一、鎮守遼東


    左良玉在明末動蕩的曆史舞台上,以其獨特的經曆和複雜的性格成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人物。早在崇禎元年(1628年),他就因為寧遠衛發生的兵變而丟掉了官職。這次兵變導致巡撫畢自肅自殺身亡,作為遼東車右營都司的左良玉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不過,在崇禎三年(1630年),左良玉的命運出現了轉機,他得以複官,並被總理馬世龍委派隨同遊擊將軍曹文詔支援玉田、豐潤等地。在這個過程中,左良玉與曹文詔一起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洪橋、大塹山、遵化等地進行了多次交鋒。這些戰鬥不僅考驗了左良玉的軍事才能,也證明了他的勇氣和領導能力。戰後,左良玉與曹文詔一同獲得了增秩的賞賜,這是對他們英勇表現的認可。


    隨後,左良玉被安排在昌平督治侍郎侯恂麾下效力。到了崇禎四年(1631年)七月,當時高第撤除了寧錦防線,導致右屯、大淩河等城遭到破壞。當清軍突然來圍攻這些地區時,總兵官尤世威因為需要守護皇陵而無法親自出征,於是推薦了左良玉代替自己率兵前去救援。左良玉接受了這個重任,他迅速集結兵力,趕往前線應對清軍的進攻。


    左良玉的表現得到了侯恂的讚賞,後者隨後推薦左良玉擔任副將一職,並帶領軍隊在鬆山、杏山下與後金軍進行了一係列戰鬥。在這次戰役中,左良玉展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勇猛的戰鬥精神,最終取得了勝利。由於在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左良玉被認定為立下了首功,這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明軍中的地位。


    二、鎮壓民兵


    崇禎五年(1632年),隨著陝西地區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起義軍逐漸擴散到了鄰近的河南省,意圖攻占懷慶。麵對這一局勢,明廷采取了緊急措施,派遣左良玉率領昌平的軍隊前往河南,負責鎮壓當地的農民軍。


    左良玉接到了命令後,迅速組織部隊,開赴河南。他的首要任務是進攻在修武和清化一帶活動的農民軍。就在左良玉的部隊即將與農民軍交戰之際,農民軍卻突然竄入平陽地區,這迫使朝廷再次調整部署,命令左良玉轉戰山西,阻止農民軍的進一步擴張。在山西的戰鬥中,左良玉的部隊表現出了極高的戰鬥力,不僅成功地殺傷和俘獲了大量的農民軍,還有效地遏製了農民軍的發展勢頭。


    鑒於左良玉在山西的出色表現,河南巡撫樊尚瞡建議將左良玉的部隊駐紮在澤州,這裏位於河南與山西之間,是一個戰略要地,可以扼守兩地之間的交通要道,同時也能作為支援周邊地區的機動力量。這一提議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認可,左良玉的部隊因此被調遣至澤州駐紮。


    與此同時,朝廷還命令左良玉接受樊尚瞡的節製,與陝西的將領曹文詔協同作戰。曹文詔此時正率領陝西的軍隊在該地區鎮壓農民軍。兩支軍隊的任務是共同對付農民軍,一旦任何一方遇到危急情況,另一方應立即提供援助。具體來說,如果陝西方向出現危機,則陝西的兵力會向東移動,而河南的兵力則向西支援,左良玉的軍隊則從中間進行截擊,形成三麵夾擊之勢。


    三、征戰中原


    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農民軍繼續擴大其活動範圍,進攻隰州並攻占了陽城。左良玉率軍在涉縣的西陂與農民軍交戰,取得了一定的勝利。然而,在二月份的武安之戰中,左良玉的軍隊遭受了重創,河南巡撫尚瞡因此被罷免,由太常少卿元默接替其職位。


    三月,農民軍再次侵入河內,左良玉從輝縣出發,追擊農民軍至修武。農民軍在此地擊敗了明軍,殺死了遊擊將領越效忠,並追趕參將陶希謙,陶希謙在戰鬥中落馬身亡。左良玉隨後在萬善驛與農民軍交戰,最終在柳樹口附近大敗農民軍,俘獲了數位農民軍首領。農民軍隨後向西撤退。


    河南的明軍兵力僅有七千人,經過與農民軍的多次交戰,已傷亡慘重。左良玉率領的昌平軍僅有兩千多人,盡管在與農民軍的戰鬥中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其兵力相對於農民軍而言顯得十分薄弱。為了增強左良玉的力量,朝廷命令剛剛在萊州立功的總兵鄧玘率領川軍,並加上四川石砫土司馬鳳儀的兵力前來支援左良玉。不幸的是,不久之後,馬鳳儀在侯家莊遭遇農民軍,孤軍奮戰的結果是全軍覆沒。


    這一時期,農民軍的勢力已經極為強大,其活動範圍覆蓋了三晉、京城周邊以及黃河以北的廣大區域。多位將領如曹文詔、李卑、艾萬年、湯九州、鄧玘、左良玉等先後與農民軍交戰,戰果互有勝負。左良玉和鄧玘主要負責河南的戰事,在官村、沁河、清化、萬善等地多次擊敗農民軍。左良玉還在武安八德地方設防,殺敵眾多。


    此時,崇禎帝朱由檢任命倪寵和王樸為總兵,率領六千京營兵力赴河南,派宦官楊進朝、盧九德督軍,並另派宦官監督左良玉等將領的軍隊。對此,職方郎中李繼貞表示擔憂,指出左良玉和李卑身經百戰,地位卻低於倪寵和王樸,可能會打擊他們的士氣。因此,朝廷任命左良玉和李卑為都督僉事,擔任援剿總兵官,地位與倪寵、王樸相當。京營軍隊的到來增強了明軍的實力,聯合攻擊農民軍,取得了多次勝利。左良玉在濟源、河內等地擊敗農民軍,又在永寧、青山嶺、銀洞溝等地獲勝,並從葉縣一路追擊到小武當山,斬殺了大量農民軍。


    然而,將領們對於宦官督軍感到不滿。同年冬季,西逃的農民軍再度轉向東部。左良玉和湯九州在前方設防,京營軍隊緊隨其後,使農民軍陷入困境。明軍在柳泉、猛虎村連續取勝。農民軍將領張妙手、賀雙全等三十六家兵偽稱請求招安,通過監軍楊進朝向崇禎帝報告。明軍將領們等待朝廷的指示,未敢輕易出擊。到了冬季,黃河冰封,農民軍借此機會越過黃河。元默率領左良玉、湯九州、李卑、鄧玘的兵力在對岸迎擊。農民軍隨後逃入盧氏山區,之後輾轉進入川中、湖北一帶,再繞道攻掠秦隴地區,最後再次出沒於川中、湖北,伺機進犯河南。這一連串的行動導致中原地區更加殘破,而三晉和京城周邊地區則相對安寧,避免了長時間的戰亂。


    四、驕橫自恣


    崇禎七年(1634年),隨著農民軍渡過黃河,左良玉與其他將領被分配到各自的防區。此時,陳奇瑜和盧象升分別在陝西和湖北地區鎮壓農民軍。夏天,中州地區暫時沒有大規模的戰鬥。然而,陳奇瑜在車箱峽放走了李自成,這一舉動促使朝廷考慮聯合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的兵力從四麵圍剿農民軍。


    農民軍隨後兵分三路:一路向慶陽方向挺進,一路進入鄖陽,還有一路出關後直奔河南。進入河南的農民軍又分成三個分支,對各地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左良玉負責扼守新安、澠池,而其他將領如陳治邦駐守汝州,陳永福扼守南陽。這些將領們大多采取了守勢,未能有效地對抗農民軍。


    農民軍的每個兵營擁有數萬士兵,能夠輪番作戰,且軍糧供應充足。相比之下,官軍數量較少,且分散防守,糧食和軍餉補給困難。農民軍騎兵速度快,一天之內可以行軍數百裏,而官軍以步兵為主,行軍速度慢,長途跋涉後疲憊不堪,因此官軍普遍存在畏敵心理。


    在懷慶的時候,左良玉與當地督撫的意見不合,這使得他心中產生了私心,不再全力追擊農民軍,而是開始收留投降的將領以擴充自己的勢力。督撫用文書征調他的軍隊時,左良玉也不按時響應,顯示出他逐漸變得驕橫自恣的跡象。


    到了十二月,在磁山與農民軍相遇時,左良玉與其部下與農民軍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戰鬥。這些戰鬥異常激烈,左良玉率領的軍隊追擊農民軍超過了一百多裏。雖然左良玉在戰鬥中表現出了一定的軍事才能,但由於他與督撫之間的矛盾和個人野心的增長,導致他未能全力以赴地對抗農民軍,從而為後來的局勢埋下了隱患。


    五、屢戰闖軍


    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農民軍在潁州發動攻勢,破壞了鳳陽的皇陵。在農民軍攻占鹿邑、柘城、寧陵、通許等地時,左良玉駐軍許州,未能及時前往救援。四月,督師洪承疇駐紮汝州,命令各位將領分地攔截農民軍。尤世威把守洛南,陳永福控製盧氏、永寧兩地,鄧玘、尤翟文、張應昌、許成名在湖廣阻擊農民軍。考慮到吳村、瓦屋是內鄉、淅川的戰略要地,左良玉被命令與湯九州一同帶領五千人扼守。


    不久,鄧玘因士兵嘩變而死,曹文詔在陝西征討農民軍時也在真寧兵敗身亡。農民軍的氣勢愈發高漲,他們越過盧氏,直逼永寧。巡撫元默被捕還未離任時,命令左良玉從內鄉與陳治邦、馬良文一起前去援助盧氏。八月,左良玉在鄢城擊敗農民軍。九月,左良玉追擊農民軍至郟縣的神篨山。農民軍的營地綿延數十裏,采用輪換作戰的方式消耗明軍的體力,左良玉意識到形勢不利,決定撤回兵力,停止了戰鬥。農民軍隨後進攻密縣,左良玉從郟縣出兵援救,迫使農民軍撤離。十月,左良玉抵達靈寶,與遼東總兵官祖寬的軍隊聯合,在澗口、焦村殲滅農民軍。十一月,李自成離開朱陽關,張獻忠長期占據靈寶,闖王高迎祥也與他聯手。左良玉與祖寬在靈寶阻截,但未能抵擋住農民軍的強大攻勢,導致陝州失陷。農民軍接著向東進攻洛陽,左良玉與祖寬跟隨巡撫陳必謙解救洛陽,迫使農民軍撤退。高迎祥、李自成的部隊前往偃師、鞏縣,張獻忠則逃往嵩縣、汝州。左良玉從洛陽出發追擊高迎祥和李自成,祖寬則分兵打擊張獻忠,救援汝州。此時,總理盧象升從湖廣趕來,與祖寬一起在汝州西部大敗農民軍,並命令偏裨將領在宜陽的黃澗口再次擊敗農民軍。


    崇禎九年(1636年)二月,農民軍在登封的郜城鎮被擊敗,逃往石陽關,並與伊陽、嵩縣的農民軍會合。原總兵官湯九州從嵩縣深入,與左良玉夾攻農民軍。然而,在戰鬥中,左良玉中途撤退,湯九州孤軍深入追擊四十裏,最終因孤立無援而戰敗犧牲。左良玉卻將這場戰鬥當作捷報上報朝廷。五月,盧象升派遣祖寬、李重鎮隨陝西總督洪承疇向西推進。左良玉的軍隊實力最強,且大部分士兵來自中州,因此他獨自留在河南。由於左良玉性格驕橫傲慢,難以駕馭,朝廷派遣孔道光代替他的偏將趙柱駐守靈寶,防守洛西;左良玉與羅岱則駐守宜陽、永城兩地,防守洛東。七月,左良玉的軍隊抵達開封,從登封的唐莊深入,從清晨激戰至下午,迫使農民軍向西撤退。陳永福剛剛在唐河擊敗敵人,農民軍到達田家營時,左良玉渡河進攻,殺死、俘虜了許多農民軍士兵。九月,巡撫楊繩武彈劾左良玉回避敵人,朝廷責令他立功贖罪。


    崇禎十年(1637年)正月,農民軍將領老回回聯合曹操、闖塌天的各部兵力沿江東下,安慶傳來警報。朝廷命令左良玉從中葉出發前去援救。左良玉途中剿殺了南陽的土匪楊田、侯馭民、郭三海,隨後急速抵達六安,與農民軍相遇。部將羅岱、道興乘勝作戰,連連獲勝。農民軍逃往霍山和潛山。與此同時,馬爌、劉良佐在桐城、廬州、六安也多次擊敗農民軍,滁州、和州兩地的農民軍也向西撤退,江北的危急狀況有所緩解。


    六、擁兵自重


    崇禎十一年(1638年),左良玉與總兵陳洪範在鄖西大敗農民軍。張獻忠企圖以官府的名義襲擊南陽,駐紮在南關。左良玉剛好趕到,心中起疑,便召見張獻忠,張獻忠見狀逃跑。左良玉追趕並射箭,射中張獻忠的肩膀,又揮刀砍擊,張獻忠滿臉是血。幸虧他的部下及時救援,才得以逃脫,隨後逃往穀城,並不久請求投降。左良玉認為張獻忠是假裝投降,竭力請求向他進攻,但總理熊文燦不同意。九月,熊文燦進攻鄖陽、襄陽兩地的農民軍,斬獲兩千首級。十二月,河南巡撫常道立派遣左良玉前往陝州。農民軍趁盧氏守備空虛,逃往內鄉、淅川兩地。這個月,許州發生兵變,左良玉的家眷安置在許州,在兵變中遭到殺害。


    崇禎十三年(1640年),督軍楊嗣昌推薦左良玉,稱其具有“大將之才,兵亦可用”,任命他為平賊將軍。之後,在川陝交界的平利一帶與張獻忠遭遇,張獻忠大敗,其妻妾被俘,農民軍的重要人物也被殺。左良玉因此被加封為太子少保。盡管楊嗣昌任命左良玉為平賊將軍,但仍覺得此人難以駕馭。除了督師約束左良玉外,他還暗許賀人龍可以在適當時候取代左良玉的職位。正當賀人龍躍躍欲試急於取代左良玉的時候,左良玉在瑪瑙山與農民軍交鋒中,大破農民軍。楊嗣昌對賀人龍說,關於任命的事以後再說。賀人龍因此懷恨在心,並將此事告訴了左良玉。左良玉記恨在心,於是在川陝一戰中,楊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農民軍時,左良玉袖手旁觀。盡管楊嗣昌多次下令,左良玉仍然置之不理。由於左良玉未參與戰鬥,張獻忠從容出川攻打襄陽,農民軍大勝,楊嗣昌因此氣憤至極,最終湯水不進而亡。崇禎十四年(1641年),左良玉被削職,戴罪立功自贖。


    崇禎十五年(1642年),督師侯恂撥款五十萬犒賞左良玉的部下。左良玉與李自成在朱仙鎮會戰,結果左良玉大敗,退至襄陽。在開封再次交戰時,左良玉不敢迎戰。李自成隨後攻打襄陽,左良玉撤退至武昌。在武昌,左良玉向楚王索要兵員和糧餉,但都沒有得到補給,於是開始掠奪武昌,包括漕糧鹽舶。到達九江後,左良玉擁兵二十萬,采取觀望自保的態度。後來,張獻忠攻克武昌,朝廷嚴厲命令左良玉出兵。左良玉這才出戰,大敗立足未穩的張獻忠,收複了漢陽。待張獻忠進入四川後,左良玉出兵收複武昌。


    七、進爵為侯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隨著北京被李自成攻陷的消息傳來,明廷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穩定局勢,朝廷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伯,並授予他的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的大印,承諾大功告成後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此外,朝廷還命令給事中左懋第順路經過時督促左良玉出兵作戰。左良玉於是製定了詳細的出兵計劃,並提交給了朝廷。


    然而,左良玉的奏疏尚未得到回複,北京已被李自成攻占的消息就已經傳來。左良玉部下的將領們聞訊後人心惶惶,因為江南已經擁立了福王朱由菘為新的君主,他們請求率兵東下。左良玉得知後痛哭失聲,並發誓不允許他們東下。副將馬士秀堅定地支持左良玉,他說:“哪個不聽左公命令要東下,我殺了他!”並且在大船上架起了大炮,截斷了長江航線,這一舉動穩定了軍心。


    福王即位後,晉升左良玉為侯,並蔭封他的一個兒子為錦衣衛正千戶,同時加封黃得功、高傑、劉澤清、劉良佐為四鎮軍官,也都蔭封他們的子孫世襲官職。長江上遊的事務則專門委托給了左良玉,並不久加封他為太子太傅。此時,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左良玉利用這個時機收複了湖北西部的荊州、德安、承天等地。湖廣巡撫何騰蛟以及總督袁繼鹹當時居住在江西,他們與左良玉關係友好,因此南明朝廷將這一帶視為重要的屏障。


    左良玉的忠誠和軍事實力成為了南明政權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由於他與東林黨人侯恂的關係密切,這讓權臣馬士英和阮大铖感到不安。他們擔心左良玉會支持東林黨,進而威脅到自己的權力。為此,馬士英和阮大铖開始策劃削弱左良玉的力量。


    八、已老且病


    左良玉擁有龐大的軍隊,號稱八十萬兵力,實際上可能接近百萬之眾。他的軍隊分為前後十個營,其中前五個營是他的親兵,後五個營則是投降過來的士兵。每年春秋時節,左良玉都會在武昌附近的山頭上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演習時,每一座山上都豎立著一種顏色的旗幟,山穀間旗幟遍布,蔚為壯觀。演習的方法獨特,通常是由兩名士兵並排騎馬飛馳,這種訓練被稱為“過對”。馬蹄聲震耳欲聾,如同響雷一般,幾裏之外都能聽到。東部各鎮的軍隊中,高傑的部隊被認為是最強的,但與左良玉的兵力相比,還是相形見絀。


    然而,自從左良玉在朱仙鎮與李自成的農民軍交戰中遭遇慘敗之後,他的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之後歸附他的大多是烏合之眾,雖然表麵上軍容壯麗,但實際上左良玉已經無法很好地駕馭他的部下。此外,左良玉的家族在許昌遭遇兵變,家人被殺害,這對他的打擊非常沉重。在武昌時,左良玉的各軍營將領經常通宵達旦地宴飲,有歌妓舞女相伴,而左良玉本人卻始終潔身自好,不與這些風氣為伍。


    有一次,左良玉深夜宴請部下,他召來了十多名軍妓上酒。這些軍妓在房間內來回走動,左良玉忽然向左邊輕輕咳嗽了幾聲,軍妓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依次退出房間。賓客們對這一幕肅然起敬,沒有人敢抬頭看左良玉。左良玉對部下的駕馭非常得體,這種細節處理讓他在軍中贏得了極高的威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左良玉已經年老多病,失去了年輕時的銳氣和收複中原的決心。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這不僅影響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也使得他對未來的規劃變得更加模糊。盡管左良玉依然保持著一定的軍事實力,但他的鬥誌已經不如從前,他的軍隊也開始呈現出鬆散的狀態。


    九、起兵東下


    左良玉早年曾得到侯恂的賞識和推薦,而侯恂本身就是東林黨人。在馬士英、阮大铖掌握實權後,他們擔心東林黨人會借助左良玉的力量與自己作對,因此表麵上與左良玉保持友好關係,暗中卻對他心存忌憚,並修建了板磯城作為西部的防禦屏障。左良玉察覺到了這種微妙的變化,不禁感歎:“現在哪裏還需要防西,恐怕是防我吧!”


    隨著南明朝廷內部矛盾的加劇,監軍禦史黃澍倚仗左良玉的勢力,公然與馬士英、阮大铖發生衝突。黃澍返回後,朝廷派遣錦衣衛官員前來逮捕黃澍,左良玉拒絕交出黃澍。於是黃澍和其他一些將官每天請求左良玉起兵“清君側”,清除朝廷中的奸佞之徒。左良玉內心猶豫,一直沒有作出決定。不久,“北來太子”事件爆發,黃澍借此機會煽動軍心,意圖報複自己的仇怨,並拉攏了三十六營的大將與自己結盟。


    在這種情況下,左良玉終於下定了起兵的決心,發布檄文討伐馬士英。他率領龐大的艦隊,從漢口一直延伸到蘄州,長達二百多裏,浩浩蕩蕩地順江東下。然而,此時左良玉的身體狀況已經非常糟糕。當他到達九江後,邀請總督袁繼鹹進入自己的船隻,並從袖中拿出一份密旨,聲稱這是皇太子送來的,企圖以此來脅迫當地的將領加入自己的陣營。但袁繼鹹嚴詞拒絕了左良玉的要求。


    左良玉的部將郝效忠秘密進入九江城,點燃大火後離開。左良玉看到城中的火光,感慨地說:“我對不起袁公啊!”隨即吐血數升,當天夜裏去世。


    左良玉去世的時間是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他的部下將領們秘不發喪,共同推舉他的兒子左夢庚為軍主。七天後,大軍繼續東下。朝廷命令黃得功渡江防守,與左夢庚的部隊交戰。最終,左夢庚率領剩餘的部隊投降了清朝。


    左良玉的這次起兵,雖然是出於對朝廷內部腐敗的不滿,但在執行過程中卻顯得倉促且缺乏周全的考慮。他的去世和隨後左夢庚的投降,不僅結束了左良玉個人的軍事生涯,也使得南明政權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支柱。


    結語


    左良玉去世後,其子左夢庚繼承了他的部隊,並最終選擇投降清朝。左良玉的一生充滿了忠誠與背叛、勝利與失敗的交織。他對明朝末年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成為了曆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之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之羽並收藏古代曆史著名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