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時期


    盧象升生於萬曆二十八年三月四日(1600年4月16日),出生在一個位於常州府宜興縣張渚鎮的鄉紳家庭。他是唐代著名詩人盧照鄰的後裔,其祖先盧湛在南宋時期因在宜興擔任縣令而從浙江鄞縣遷居至宜興茗嶺,因此被稱為“茗嶺盧氏”。盧象升的祖父盧立誌後來又遷居到了張渚鎮。盧象升本人膚色白皙,身材瘦削,臂膀上有一根異常粗大的骨頭,這使得他擁有異於常人的力量。


    少年時期的盧象升在當時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中成長,他的同學們大多專注於科舉考試的學習,而他則在準備科舉的同時,還廣泛涉獵曆史和政治方麵的知識,特別是對於古代傑出將相和名臣的事跡情有獨鍾。他對張巡和嶽飛等忠臣良將的故事尤其感興趣,並立誌要做一個像他們那樣為國為民的人。


    天啟元年(1621年),盧象升在應天鄉試中一舉成名,考中了舉人。隨後,在天啟二年(1622年)的殿試中,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二甲二十五名,被賜予進士出身。之後,他在兵部進行了為期一段時間的實習。


    天啟四年(1624年)二月,盧象升被正式任命為戶部貴州司主事。八月,他開始督導臨清倉的工作,這一職責持續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盧象升展現了出色的行政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盈餘資金,並清償了大量的欠款。這些成就讓他在考核中多次被評為最高等級,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評價。


    天啟七年(1627年)三月,盧象升晉升為戶部山西司員外郎,依舊負責臨清倉的管理工作。同年同月,他又被提升為大名知府,並在六月正式接任該職務。在任期間,他始終遵循“清慎勤”這三個字的原則來要求自己,即清廉、謹慎、勤勉。在當時,宦官魏忠賢權傾朝野,但盧象升始終保持獨立的態度,從未向魏忠賢請托或獻媚。當山東巡撫李精白為了討好魏忠賢而修建生祠並邀請官員們前來簽名時,盧象升堅決拒絕參與這一活動。此外,他還與東林黨人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因此在後來被編入《東林列傳》之中,成為了東林黨的一員。


    二、嶄露頭角


    崇禎元年(1628年),盧象升在大名府展現了卓越的治理才能。正月,他巧妙設計,成功擒獲了被稱為“巨盜”的馬翩翩。同年冬天,因在征收遼餉方麵表現出色,他被晉升了一級。這些成就為他在官場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率領清軍繞過袁崇煥堅守的關寧錦防線,從大安口等處突入關內,威脅京師,引發了著名的“己巳之變”。麵對如此緊急的情況,盧象升迅速行動,招募了三千人前往京城勤王,為保衛京師做出了重要貢獻。當清軍撤退後,他又回到了大名府繼續任職。


    崇禎三年(1630年),盧象升被擢升為山東布政使右參政,負責整飭大名兵備道,管轄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當時,太行、恒山一帶出現了不少所謂的“盜賊”,盧象升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防止其蔓延。他組織民兵,抽集壯丁,並訓練鄉勇,這些民兵後來被稱為“天雄軍”。


    崇禎四年(1631年),盧象升的政績逐漸被崇禎帝所了解,皇帝決定給予他更多的機會和支持。這一年九月,他被加封為山東按察使銜,仍然擔任大名兵備道。在此期間,他根據地形特點,在高處建設堡壘,在低窪地帶挖掘壕溝,並分發守禦器械給百姓,有效地保障了地方的安全。


    崇禎六年(1633年),盧象升在對抗農民軍的過程中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正月,山西的農民軍侵入北直隸,占領了臨城西山。盧象升指揮軍隊,連續擊敗了農民軍。他不僅親自上陣,還利用戰術優勢,如在莽林中設下埋伏,以伏擊農民軍。三月,農民軍攻打臨洺縣時,盧象升及時增援,在摩天嶺將其擊退。四月,農民軍圍困遊擊董維坤於冷水村,盧象升在石城南部設下埋伏,大敗農民軍,並在青龍岡再次取得勝利。這一係列戰鬥迫使農民軍撤退至武安,而那裏已經超出了盧象升的管轄範圍。據統計,盧象升在這次戰鬥中先後斬殺了農民軍的十一位首領,並殲滅了大量敵軍,還收降和遣返了兩萬名男女群眾。


    盧象升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即使自己的坐騎被農民軍的兵刃擊中也不退縮。有一次,在追趕農民軍時,他被箭射中額頭,又一支箭射死了他的仆夫,但盧象升提刀更加勇猛作戰。農民軍見到此景,紛紛逃跑,相互告誡不要招惹盧象升。因為他的英勇表現,農民軍給他起了“盧閻王”的綽號,一聽說盧象升的名字就避之不及。他的名聲也因此大振。


    三、督軍平亂


    崇禎七年(1634年),盧象升被任命為右僉都禦史、鄖陽撫治,接替蔣允儀,負責應對進入湖廣地區的農民軍。上任後,他提出了“十議”和“八則”,旨在集思廣益,穩定民心。五月,農民軍從四川返回湖廣,駐紮在黃龍灘。盧象升與總督陳奇瑜合作,分路夾擊農民軍,在多個地點連續取得勝利,幾乎消滅了漢江以南的所有農民軍。十二月,農民軍進攻鄖陽,盧象升再次成功擊退他們,並促使農民軍北上南陽一帶。他還向朝廷申請增兵、減稅、修城等一係列措施,有效穩定了鄖陽的局麵。


    崇禎八年(1635年)五月,盧象升出任右副都禦史、湖廣巡撫,駐軍襄樊,負責堵截農民軍。隨著農民軍勢力的增強,朝廷在八月設立了“五省總理”的職位,盧象升被任命為五省總理,統轄南直隸、河南、山東、四川、湖廣五省軍務,並被賜予尚方寶劍,與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共同負責圍剿農民軍。盧象升提出了一係列策略,包括“平寇十要”和“三大機宜”,獲得了朝廷的支持。


    同年十一月,盧象升得知高迎祥、李自成等農民軍欲侵犯顯陵,遂迅速調兵追擊至汝州。經過晝夜激戰,盧象升的軍隊最終擊敗農民軍,斬首數百,並俘虜多名敵軍將領。十二月,農民軍攻占光州南城,盧象升率軍追至信陽,在確山再次擊敗農民軍。基於這些戰績,盧象升被崇禎帝委以更大的責任,管理山西、陝西軍務,並成為“七省總理”。在此期間,盧象升以身作則,鼓舞士氣,得到了將士們的擁護。


    崇禎九年(1636年),盧象升在鳳陽召集眾將,提出了改革軍餉供給、調整兵力部署等建議,針對當時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高迎祥、李自成等農民軍攻陷含山、和州,進圍滁州。盧象升派遣總兵祖寬等人連夜支援,並親自率領楊世恩的部隊分道進擊,在滁州城東五裏橋與農民軍激戰,成功擊敗農民軍,斬殺敵軍將領搖天動。二月,盧象升的部隊在龍山穀熟集遭遇農民軍,雖遭受一定損失,但農民軍也被迫轉移至登封與伊洛、嵩山一帶的農民軍會合。


    在南陽,盧象升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派遣祖大樂守汝寧、祖寬守鄧州,並親自率軍追擊李自成。但由於其他將領的失誤,農民軍得以逃脫並進入鄖陽山區。盧象升隨後組織了新的圍剿行動,但遼東騎兵在險要地帶作戰不利,加之軍餉短缺,使得局麵變得複雜。在此背景下,盧象升與洪承疇商議後,決定將遼東騎兵調往關中地區,以適應更廣闊的戰場環境。


    六月,農民軍攻破鄖西諸縣,進攻襄陽,王夢尹向盧象升求援。盧象升隨即渡過淅河,南下湖廣,繼續追剿農民軍,並對唐王府的不法行為進行了參劾。


    四、鎮守宣大


    崇禎九年(1636年)六月,清軍第四次入塞劫掠,威脅京師,史稱“丙子之變”。盧象升奉調入京勤王,九月抵達京城時,清軍已經撤退。盧象升隨即出塞,成功解救了七千多名被俘虜的民眾,並在木葉山與清軍交鋒後返回。鑒於盧象升在之前的軍事行動中表現出色,崇禎帝決定讓他取代梁廷棟,負責鎮守宣府、大同一帶。九月二十二日,盧象升被任命為宣大總督,兼任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僉都禦史,並第二次被賜予尚方寶劍。盧象升於十月初一日在居庸關正式就任,之後駐紮在陽和(今山西陽高)。


    盧象升到北方後,河南、湖廣一帶的農民軍趁機迅速發展,但這並未影響他在宣大地區的軍事部署。上任後,盧象升大力推行屯田政策,甚至親自參與耕種以鼓勵農民。在他的領導下,軍屯麵積達到了三十萬畝,儲存了二十多萬石穀米,並額外儲備了四萬多石穀物。這些成就得到了崇禎帝的高度讚賞,他指示其他邊疆重鎮效仿宣府和大同的做法。


    盧象升還改變了以往封疆大吏出行時清道的傳統做法,選擇微服巡邊,直接從基層士兵那裏獲取關於邊防的真實信息,以便做出更精準的決策。此外,他還開放了殺胡口等處的馬市,從卜(土默特)、哈(喀爾喀)等蒙古部落購買戰馬,並試圖利用這些部落的力量來牽製清朝,以增強邊防實力。


    崇禎十年(1637年)春天,盧象升聽說宣府地區出現戰警,當即在夜間騎馬趕往天城。此時,各地的戰報不斷傳來,報告稱蒙古首領乞炭率領的騎兵橫排四十裏大舉而來。盧象升判斷這是大規模的入侵,並推測敵軍可能是想向東侵犯雲陽、晉陽,誘使宣府的明軍集中於此,然後趁虛而入。據此,他命令雲陽、晉陽的部隊按兵不動,自己則帶領部隊駐紮在右衛,告誡邊防官員不要輕易開戰。


    與敵人相持了一個月後,盧象升認為敵軍已經懈怠,可以發起反擊。他通過偵察發現敵軍距離防護牆隻有六十裏,於是秘密調集雲陽部隊西進,宣府軍隊東進,自己則親自率領部隊坐鎮子午,從羊房堡出發,約定了決戰的時間。乞炭得知盧象升的部署後,立即撤退。盧象升在陽和駐軍,使乞炭不敢再來騷擾邊界。


    五、主戰抗清


    崇禎十一年(1638年)二月,皇太極親征騷擾歸化城的喀爾喀蒙古劄薩克圖汗素巴第,並在途中向明朝邊臣致書要求“講和開市”。盧象升對此堅決反對,強調“他夷可撫,東虜斷斷不宜輕撫”,並對皇太極嚴陣以待。同年四月十八日,盧象升的父親盧國霦在陽和探望盧象升後返鄉途中去世。五月,盧象升得知父喪的消息,悲痛欲絕,連續上書七次,請求丁憂守製。崇禎帝批準了他的請求,並任命原來的宣府巡撫陳新甲為新的宣大總督,令盧象升穿著喪服等待交接。七月,崇禎帝晉升盧象升為兵部尚書,繼續負責防秋重任。


    八月二十三日,皇太極任命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統左翼軍,貝勒嶽托為揚武大將軍,統右翼軍,以及貝勒杜度等人為副將,分兩路征明。九月二十二日,嶽托從密雲北邊牆子嶺毀長城而入,多爾袞則於九月二十八日於青山關毀長城而入,兩軍在京郊通州會師,引發“戊寅之變”。


    當時,盧象升剛剛與陳新甲完成交接,但朝臣們都推薦他來抵禦清兵。於是崇禎帝命令盧象升率領宣、大、山西三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衛京師,並督天下援兵,第三次被賜予尚方劍。盧象升聽到消息後,伏地痛哭,請求解任,但崇禎帝沒有答應。十月初四日黎明,崇禎帝在建極殿後的平台召見盧象升。盧象升針對兵部尚書楊嗣昌的主撫(即主和)之議,對崇禎帝說:“皇上命臣督師,臣意主戰!”崇禎帝麵色一變,隨後表示朝廷並未言撫,這是外界的議論,並提醒盧象升在對清作戰時不要像圍剿農民軍那樣身先士卒。隨後,崇禎帝又命盧象升與楊嗣昌和關寧總監高起潛等人在安定門開會,盧象升大談主戰,滿座沉默,隻有司禮太監曹化淳說:“畢竟盧老先生是正論!”十月初五日,崇禎帝拿出內帑金犒師,盧象升出城到昌平領兵,楊嗣昌前去送他,並私下告誡盧象升“無浪戰”。到了昌平後,崇禎帝又派人賜給盧象升銀幣、禦馬等物,盧象升感歎朝廷態度堅決,但楊嗣昌卻持和議,堅定了主戰之心。


    盧象升采取主動出擊的方針,命令各將領挑選三百精兵,準備在十月十五日半夜分四路十麵偷襲牛欄清營。十月十二日夜,他接到駐通州的總監高起潛的信,信中反對夜襲,且提前把盧象升麾下的總兵陳國威調往東路。盧象升感到十分沮喪,認為這是高起潛和楊嗣昌合夥阻止他的行動。十月十四日,盧象升在鞏華城誓師,慷慨陳詞,泣如雨下。當晚,他接到楊嗣昌的揭帖,說清軍已南下,要他去通州麵見高起潛。盧象升認為這是楊、高兩人合夥阻止他的偷襲行動,夜不能寐。十五日,盧象升率兵至順義,對清軍展開襲擊,先勝後敗。十七日,楊嗣昌親自出城到盧象升軍營,盧象升斥責楊嗣昌“沮師養寇之罪”,楊嗣昌則逼盧象升對他用尚方寶劍,結果雙方鬧了個不歡而散。之後,楊嗣昌回城並與盧象升互通書信,約定以大局為重。


    十月十九日,盧象升與高起潛在安定門商議戰略,他仍主張主動出擊,但高起潛以野戰是清軍所長為由反對。此次會議後,盧象升一度考慮請求讓陳新甲代替自己,但被幕客許德士勸阻,擔心此舉正好符合楊嗣昌的意圖,因為陳新甲是楊嗣昌的人,必然會主和。盧象升便打消了這個念頭,並致函楊嗣昌表示自己將繼續戰鬥。


    六、戰死賈莊


    崇禎十一年(1638年)十一月初九日,盧象升進據保定,指揮軍隊與清軍在慶都(今河北望都)展開激戰,斬殺清軍三百人。然而,由於軍中缺乏糧餉,盧象升無法進一步擴大戰果。清宛縣令左其人、真定巡撫張其平都拒絕為其運送糧餉,即使盧象升緊急向兵部求援也未能得到回應。監軍太監方正化秘密上疏彈劾盧象升“縻餉逗留”,導致崇禎帝對盧象升產生不滿。


    隨著京畿地區的失守,包括真定、河間等十幾個州縣相繼落入清軍之手,甚至致仕重臣孫承宗也在戰亂中遇難。內閣首輔劉宇亮請求親自前往前線督察軍情,以減輕皇帝的憂慮。崇禎帝隨即下令革除盧象升職務,由劉宇亮代之總督天下兵馬。然而,在楊嗣昌的堅持下,崇禎帝雖然收回成命,但仍剝奪了盧象升的兵部尚書職位,降為侍郎銜督師,要求他戴罪立功。


    到了十二月,盧象升的實際掌控兵力僅剩五千人(一說七千人)。他曾任職的大名等三府父老建議他南下大名等地招募新兵,但盧象升不願放棄前線,也不願意連累大名等地的百姓,因此拒絕了這一提議。十二月十日,盧象升率軍進駐钜鹿賈莊,當地生員姚東照捐贈七百斛糧食,使軍心稍振。高起潛此時駐紮在雞澤,距離賈莊五十裏,指揮著關寧鐵騎。盧象升派人聯絡,希望能夠次日清晨聯合對抗清軍。但高起潛未應允,並向東撤退至臨清。


    十二月十一日早晨,盧象升決心赴死,走出營帳向四方拜別,激勵部下說:“吾與將士同受國恩,患不得死,不患不得生。”士兵們無不淚如雨下。隨後,盧象升率師出征,在蒿水橋遭遇清軍,經過一天激戰,雙方均有重大傷亡。當夜,盧象升回到營地。


    十二日清晨,清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賈莊大本營。麵對重重包圍,盧象升指揮士兵布置防線,使用巨炮、弩矢迎敵,士兵們拚死抵抗。午後,明軍炮矢耗盡,與清軍展開了肉搏戰。在清軍的猛烈攻勢下,明軍傷亡慘重。虎大威試圖挽住盧象升的馬,勸他突圍,但盧象升堅決地說:“將軍死綏,有前無卻!”隨即衝入清軍之中。盧象升身中數箭數刀,最終英勇犧牲。


    盧象升陣亡的第二天,死訊尚未傳到京師,崇禎帝仍在指責盧象升“偵探不明,調度無方”。十二月十五日,副總兵劉欽找到了盧象升的遺體,並將其運至真定東關。盧象升遺體被發現時怒目圓睜,宛如生前。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民眾為盧象升的死訊哀痛不已,許多人因悲痛過度而病逝。直到楊嗣昌確認盧象升的死訊後,朝廷才開始處理盧象升的身後事。盡管盧象升家屬請求褒恤,但崇禎帝最初並未同意。直至楊嗣昌去世後,崇禎帝才追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並賜予祭葬。南明弘光年間,追諡盧象升為忠烈。到了清朝乾隆時期,盧象升被追贈“忠肅”的諡號。


    結語


    盧象升的一生,是對明朝末年動蕩局勢最真實的寫照。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領袖,更是一位忠誠的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之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之羽並收藏古代曆史著名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