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聞名鄉裏
史可法出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時,地點位於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由於家族對朝廷有功,史可法得以世襲錦衣百戶的身份,成為錦衣衛的一員。關於他的出生還有一個傳說,據說他的母親在懷孕之前曾夢見過宋代著名的忠臣文天祥進入她的居室,這個故事後來被用來解釋史可法一生的忠誠和勇敢。
史可法自幼便以孝順聞名鄉裏,他尊師重道,曾師從左光鬥學習。左光鬥是一位著名的官員,以其剛正不阿而著稱,這對史可法的性格和為人處世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左光鬥的影響下,史可法逐漸成長為一個既有學問又有道德修養的人。
崇禎元年(1628年),史可法通過科舉考試,成功登第進士。這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誌著他正式步入了政治舞台。在獲得進士身份之後,他被任命為西安府推官。這個職位意味著他需要處理地方上的法律事務,包括審判案件和執行法律等職責。在此期間,史可法以其公正無私的態度贏得了民眾的尊敬。
不久之後,他又被調任到戶部擔任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務。戶部是中國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部門之一,主要負責財政管理和物資調配等工作。在戶部任職期間,史可法展現了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清廉的品質,他在處理複雜的財務問題時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的態度,這些都為他在後來的政治生涯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鎮壓民變
崇禎八年(1635年),史可法被晉升為右參議,負責鎮守池州、太平兩地。同年秋天,總理侍郎盧象升組織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來打擊農民軍,史可法被調任為副使,巡視安慶、池州等地,監督江北的軍隊。這一年,黃梅地區的農民軍進攻了宿鬆、潛山、太湖等地,史可法率軍追擊至潛山的天堂寨,對農民軍進行圍剿。
崇禎九年(1636年),滁州的農民軍被祖寬擊敗後,向河南方向逃竄。十二月,農民軍首領馬守應聯合羅汝才、李萬慶等人從鄖陽向東進犯,史可法隨即轉移至太湖,扼守關鍵通道,防止農民軍進一步擴散。
崇禎十年(1637年),史可法被任命為僉都禦史,負責巡撫安徽的安慶、廬州、池州、太平以及河南的光州、光山、固始、羅田,湖北的蘄州、廣濟、黃梅,江西的德化、湖口等地。正月,農民軍從安慶石牌突圍而出,轉移到桐城駐紮。參將潘可大率軍擊敗了農民軍,迫使他們逃往廬、鳳兩地,但在途中再次遭遇廬、鳳兩地軍隊的阻截,不得不退回桐城,並在周圍地區進行搶掠。史可法與潘可大聯手圍剿,農民軍被迫撤退至廬江,隨後史可法與左良玉在楓香驛再次擊敗農民軍。三月,潘可大與副將程龍在攻打宿鬆的戰鬥中陣亡,農民軍則分出一部分力量組成新的部隊,號稱“搖天動”,合計約有八營超過二十萬人,分別駐紮在桐城附近的練潭、石井、淘衝等地。總兵官牟文綬、劉良佐率軍在掛車河擊敗了這些農民軍。
崇禎十一年(1638年)夏天,由於長時間未能平定農民軍,史可法受到了朝廷的責罰,被命令戴罪立功。
崇禎十二年(1639年),史可法因嶽父去世而離職。服喪期滿後,他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接替朱大典總管漕運,並巡撫鳳陽、淮安、揚州等地。在此期間,史可法積極整頓漕運係統,彈劾罷免了三個督糧道,並增設漕儲道一人,努力疏通南河,顯著改善了漕運狀況。此外,他還被調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密政務。鑒於軍隊長期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史可法上奏提出了八條改革建議,以期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三、擁立福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當史可法得知李自成的大順軍正在進攻北京時,他迅速率領軍隊北上勤王。然而,當軍隊到達浦口時,傳來了北京淪陷和崇禎帝朱由檢自縊的消息。史可法悲痛欲絕,麵向北方痛哭,甚至以頭撞擊柱子,鮮血直流。
隨後,史可法為崇禎帝發喪,並著手討論新君人選。張慎言、呂大器、薑曰廣等人提議擁立福王朱由崧,但同時指出了朱由崧的七個缺點:貪財、淫亂、酗酒、不孝、虐待下屬、不讀書、幹預官吏。史可法也認同這些觀點。不過,鳳陽總督馬士英卻與阮大铖密謀,堅持認為按照輩分和順序,福王朱由崧應該是最合適的繼承人。馬士英寫信給史可法,強調了這一點。盡管史可法列舉了朱由崧的諸多不足,馬士英還是聯合了誠意伯劉孔昭、鎮將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等人,強行將朱由崧護送到儀真,史可法隻好接受這一事實。
朱由崧到達南京後,先拜訪了孝陵和奉先殿,隨後居住在內守備府。大臣們紛紛前來朝見朱由崧,朱由崧想要回避,但被史可法勸說應當接受朝見。朝見後,史可法提出朱由崧應該身穿孝服,居住在郊外,並發兵北征,以彰顯其報國複仇的決心。朱由崧表示同意。
次日,大臣們再次討論朱由崧是否應該監國。張慎言認為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福王應該即位。史可法提出太子生死不明,如果太子出現會如何處理。劉孔昭則堅決支持福王即位,而史可法建議稍後再做決定。最終,朱由崧被確立為監國。
在推選內閣大臣時,史可法、高弘圖和薑曰廣被一致推薦。劉孔昭想要加入內閣,但被其他大臣以本朝無勳臣入閣的先例所阻。劉孔昭提議讓馬士英加入內閣,最終,馬士英也被推舉為內閣大臣。接著,他們討論填補其他重要職位的候選人,鄭三俊、劉宗周、徐石麒被推選為候選。
兩天後,史可法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馬士英、高弘圖一同被啟用。史可法繼續負責兵部事務,而馬士英則繼續督軍鎮守鳳陽。為了穩定局勢,他們參照北京的舊製,重建了京軍製度,將侍衛部隊和錦衣衛各軍納入軍隊進行操練。同時,減少了錦衣衛東西兩司房和南北兩都的撫司官的數量,以避免過多的告密行為,從而穩定人心。
四、調解諸將
馬士英一心想要成為首輔大臣。當他得知朝廷的任命後感到非常不滿,於是將史可法之前列出的朱由崧不應該即位的七個理由提交給了朱由崧。隨後,馬士英帶領軍隊入宮覲見朱由崧,遞交了奏章後便離開了。史可法意識到朝中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於是請求統帥軍隊,外出鎮守淮安、揚州兩地。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武英殿即位,宣布次年為弘光元年。史可法入朝辭別,被加封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馬士英也在同一天入朝值班,討論將江北地區劃分為四個軍事鎮守區,分別由四位將軍統領。具體分配如下:
東平伯劉澤清管轄淮、海等地,駐軍泗水,負責管理開、歸一帶。
總兵官劉良佐統轄鳳、壽等地,駐紮在臨淮,負責管理陳、杞一帶。
靖南伯黃得功統轄滁、和等地,駐軍廬州,負責管理光州、固始一帶。
史可法動身後,派遣使者尋找已故帝、後的靈柩以及太子、二王的下落,並奉命前往祭告鳳、泗二陵。
南明朝廷此時麵臨著來自清朝和李自成勢力的雙重壓力。史可法及其支持者采取的主要策略是“聯虜平寇”,希望通過與清朝合作,先消滅李自成的流寇勢力,然後再考慮如何應對清朝。然而,南明朝廷內部卻陷入了黨爭和內訌,東林黨人與馬士英、阮大铖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薑曰廣、高弘圖、劉宗周等人相繼辭職,顯示出南明朝廷無法團結一致對抗外敵。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七月二十八日,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宣稱要“聯闖平南”。史可法在回複多爾袞的信件中主要為弘光朝廷的合法性進行辯護,但並未提出有效的對策來對付清軍。到了九月,清河道總督楊方興建議多爾袞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江南地區。與此同時,清朝對南明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宣稱清朝才是正統,要求南明君臣無條件投降。
史可法離京後,馬士英和劉孔昭等人更加肆無忌憚。劉孔昭因為張慎言推舉吳甡一事而在朝堂上大吵大鬧,並持刀追趕張慎言。史可法得知此事後上疏勸解,最終阻止了福王任命吳甡。史可法完成祭拜二陵後,上書表達了對朱由崧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善始善終,時刻不忘先帝和國家的危難。朱由崧給予了史可法口頭嘉獎。
史可法失勢後自請督師江北,前往揚州統籌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等江北四鎮軍務機宜。當時,黃得功、劉澤清、高傑都想駐軍揚州。高傑率先率軍抵達揚州邊境,並沿途燒殺搶掠,使得城中居民惶恐不安,紛紛登城守備。高傑對揚州進行了兩個月的圍攻。劉澤清也在淮河流域大肆掠奪。臨淮不接納劉良佐的軍隊,結果也遭到了攻擊。朱由崧命令史可法前往調解,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都聽從了命令。當史可法到達高傑那裏時,高傑一向懼怕史可法,得知史可法要來,他連夜挖掘土坑掩埋地麵上的屍體。第二天早上,高傑在軍營中拜見史可法,麵色和言語都顯得十分緊張,汗流浹背。史可法真誠地接待了他,並用溫和的語氣與他的副將交談,這讓高傑感到意外。此後,高傑雖對史可法表示尊重,但也開始輕視他,並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保護自己,對於文牒也必定親自過目才肯傳遞。史可法簡要匯報了情況給福王,並安排高傑的兵力駐守瓜洲,這讓高傑非常滿意。等他離去後,揚州得以安定下來,史可法於是在揚州開設府署。
史可法集結了一千多名精銳士兵渡江北上,並計劃以此為基礎在揚州招募新兵,擴充軍隊。他還請求南京城支援盔甲、倭刀、盾牌、火炮、鑼鍋、軍費等物資,並提出了具體的裝備需求。六月,李自成被清軍擊敗,放棄北京後率兵向西逃跑,各地開始出現殺死李自成任命官員的情況。史可法請求朱由崧頒布監國、登極兩個詔書,以安撫山東、河北軍隊和百姓的情緒。他還設立了禮賢館,招攬各地有才智的人士,並委任監紀推官應廷吉負責此事。有人獻策讓官府出租一些街坊地產給商賈,並讓商賈籌集錢糧支持軍餉,史可法認為這是好建議並予以采納。
八月,史可法外出巡視淮安,檢閱了劉澤清的軍隊。回到揚州後,他向朝廷請求糧餉,作為北伐的費用。然而,馬士英吝嗇不肯撥款,史可法上疏朱由崧催促馬士英。借此機會,他對朱由崧說:“現在人才日益減少,入官途徑日益混亂,人們追求名聲的心態超過了求實的心態,議論多而成功的少。當前的局勢與以往不同,必須專心討伐亂賊,報複國仇。除了籌兵籌餉,不應有其他議論;除了治兵治餉,沒有所謂的人才。如果有隻會空談,謀取高官厚祿的人,必須嚴懲不貸!”朱由崧僅以詔書回應了史可法。
當時的軍閥各自在地盤上私設關稅,導致商賈不敢通行,影響了鹽務的正常運作,給民生帶來了困難。史可法在揚州建立了幕府,盡力平息各軍閥之間的紛爭,並派遣官員監督軍閥的紀律。他還設立了戶部,讓施鳳儀主持揚州鹽務,以保證食鹽市場的暢通。同時,他還設立了理餉總兵周某,開展米豆貿易以補給軍隊,並拉攏了一些商賈加入運輸貿易,分享利潤。
高傑一直請求駐紮在揚州城內,而揚州士紳極力反對。史可法同意了高傑的請求,並安排幕府駐紮在城東官邸,讓高傑居住在城西官邸。高傑入城之日,其妻邢氏管理士兵,號令嚴明,保持了秩序。邢氏本是李自成的妻子,後來與高傑私奔,她美麗而嚴厲,士兵們都服從她。
黃得功駐紮在儀真縣。史可法前往視察黃得功的軍隊,在營地全麵檢閱,並賞賜了三軍白銀一千兩。起初,史可法擔心高傑蠻橫不法,派黃得功駐軍儀真以防備高傑。九月,黃得功與高傑發生衝突,高傑處於不利地位。在史可法的調解下,衝突才得以平息。當時,黃蜚從山東登州率軍南下淮揚,黃得功率領三百騎兵前往迎接,在邗關外五十裏的土橋遭遇高傑的伏擊。高傑成功偷襲,俘獲了黃得功隊伍的戰馬,而黃得功則逃脫了。高傑還派出一千餘士兵夜襲黃得功駐紮的儀征城,但被城內的黃得功部隊擊退。黃得功和高傑的關係因此惡化,雙方準備開戰。史可法出麵調解,高傑表示雖然損失了一千多士兵,但仍願意和解。史可法抵達儀征,停舟在吾台庵附近。當時,黃得功的母親去世,史可法前往祭拜,並調停一番。史可法請高傑歸還三百匹戰馬給黃得功,但高傑隻願意歸還一百匹瘦弱的馬。當馬送到黃得功的營地時,黃得功隻接受了其中一半。剩餘的五十匹馬中,史可法挑選了二十匹並強行要黃得功收下,而其餘三十匹馬不久後病死了。史可法發出了三千兩白銀,並要求高傑交出一千兩白銀作為喪葬禮金給黃得功,最終使雙方和解。
北京投降大順的大臣們此時紛紛南下回朝,史可法上書建議:“原籍在北方的大臣,應該讓他們到吏部、兵部聽候錄用,否則恐怕會使他們南下回朝之心絕滅。”他又說:“北京的禍變,凡屬臣子的都有罪。在北方的官吏如果都應當隨先帝一道殉國,難道在南京的就不是先帝的大臣嗎?像我這樣的人,在南京主管樞機,馬士英沾了國恩擔任鳳陽總督,都沒有能率領東南的全部優勢兵力迅速支援北都。鎮守大臣劉澤清、高傑因兵力不能支持,反而向南方逃跑。先應該追究的,是我們這些大臣的罪過。竟然因為聖明的陛下您入繼王位,不僅沒加誅殺,而且一次次得到恩典。南方的大臣如此,而單單對於在北方的大臣們毫毛不放,一概繩之以法,豈不是閑散小吏,罪責反比南樞、鳳督還要重大了嗎?我認為應該選擇那罪狀顯著的降官,嚴加懲治,以示指教。如果大臣未曾接受亂賊的任命,或曾受亂賊刑罰的,可以撇開不加問罪。那些在北方逃避戰亂,猶豫多時而後才到朝廷來的,允許他們戴罪入官,討伐敵人,這些人可以到我領的軍隊裏酌情錄用。”朝廷經過討論,聽取了他的意見。
高傑駐紮在揚州,行為很不馴服。史可法對他開誠布公,用君臣大義啟發、開導他,最終高傑有所感悟,接受上方的領導。十月,高傑率領軍隊北伐,史可法到達清江浦,派遣官吏在開封屯田,為經略中原做準備。各鎮兵力劃分防守地區。從王家營向北到宿遷一帶是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史可法親自負責,並沿著黃河南岸築起了堡壘。
五、北伐宿邳
十一月,爆發了邳州之戰。十一月四日,史可法乘坐船隻駐紮於鶴鎮。這天是史可法的生日。清晨,幕府收到了偵察兵的緊急報告:清朝的總兵夏成德從剡城出發,在前一天夜裏已經進入了宿遷境內。
初五日,史可法親自統帥大軍,乘坐船隻沿大運河抵達白洋河(今洋河鎮),在那裏設立了大本營的旗纛,並舉行了誓師典禮。隨後,他命令總兵劉肇基的部隊和李棲鳳的部隊前往宿遷。
初八日,黎明時分,幕府的軍隊乘坐船隻抵達宿遷。清軍隨即撤離宿遷,並轉頭攻打邳州。邳州城內的官吏堅守城池,並向幕府軍請求支援。劉肇基的部隊和李棲鳳的部隊繼續前進,抵達邳州城外紮營,與清軍對峙。
在這幾天的時間裏,雙方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幕府軍在城外搜集物資,而清軍則宣傳說他們是南明的朋友,希望占據城池以便共同對抗其他的流寇。幕府軍依然駐紮在城外,與清軍相持了半個月才解除了邳州之圍。
戰後,清軍的總兵夏成德向北京發送戰報,聲稱殺傷了明軍六千多人。實際上,這場戰鬥並沒有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戰後,夏成德的部隊繼續駐紮在山東省南部,與幕府軍在沂水和邳州一帶對峙。
史可法的勝利戰報傳到南京後,首輔馬士英既沒有給予表彰也沒有犒賞。相反,他任命了內臣高起潛為提督江北兵馬糧餉,駐紮在揚州府城,以監視史可法的幕府。
史可法急於籌集軍費,傳令光複地區要清理屯田,以補助軍餉。為此,他指派陸遜之負責開封府一帶的清理屯田工作,而應廷吉則負責邳州、宿遷一帶的工作。史可法傳令,盡可能多地收集牲畜和糧食,以支持軍隊的需求。
在這一過程中,史可法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保障軍隊的供給。他不僅關注軍事上的勝利,同時也重視後勤保障,確保前線戰士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持續作戰。史可法的這一係列行動體現了他對戰爭全局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軍隊後勤保障的高度關注。
然而,史可法的努力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馬士英的任命內臣高起潛為提督江北兵馬糧餉,實際上是對他的一種牽製。這種內部的政治鬥爭削弱了南明軍隊的戰鬥力,也讓史可法的北伐行動變得更加艱難。
六、防禦黃河
十二月,冬季來臨。高傑率領大軍抵達徐州,當地有一支盜匪隊伍由程肖宇領導,他們歸附了高傑軍,並訂立了契約,歃血為盟,交換了禮物。然而十天後,高傑在一次酒宴上殺害了程肖宇及其親信,並吞並了這支盜匪隊伍。高傑大軍繼續沿著黃河西進,抵達了永城市。當地有一個鄉紳富豪獻上了數千兩白銀,高傑表麵上與鄉紳結盟,但很快趁機殺死了鄉紳,並吞並了富豪的財產。
高傑的北伐行動讓史可法感到高興,但隨後發生的事件讓他憂慮。史可法派遣幕府官監紀通判張鑻前往河南招撫土匪一把沙劉洪啟、李際遇、楊四等,特別囑咐要避開高傑的隊伍。此時,北伐軍一路光複了歸德、開封、河南洛陽三府,南京朝廷任命了文武官吏。張縉彥在河南省北部擔任總督兼巡撫,管轄各地駐軍武將,如王之綱、許定國、李際遇。越其傑在河南省南部擔任巡撫,管轄汝寧、南陽、黃州三府,管轄各地駐軍武將,如劉洪起、黃鼎、毛顯文。淩駉擔任巡按河南,兼督各鎮,兼理河北、山東招撫。
正月十二日夜,高傑在睢州被河南總兵許定國殺害,史稱“睢州之變”。清軍乘機南下。史可法聞訊後,長歎無法克複中原。
正月十八日,史可法得知高傑被害的消息,立即穿戴盔甲,率領幕府軍出發前往徐州城。當時各將領之間互相爭奪權力,都想獲取更多的地盤和兵力。
二十二日,各將領爭執幾乎到了兵刃相見的地步。史可法出麵處置,與眾多將領商討一夜,直到次日天亮才得出善後方案。高傑的嫡甥李本深擔任揚州提督,高傑嫡弟高某擔任副將,胡茂楨繼續擔任先鋒總兵,李成棟繼續擔任徐州總兵。其他將領也都得到了相應的地盤和兵力分配。高傑的兒子高元爵作為世子繼承伯爵,繼續做貴族。史可法與眾將結盟,原高傑部將都表示願意繼續效忠於明朝。
春季元旦之後,天氣異常惡劣,有大風吹折樹木,積雪深達數尺至人的腰部。從冬季到春季,天氣持續陰冷,沒有出現晴朗的跡象。飄雪和雨水灑落不斷,違反了日曆節氣。白洋河的河床已經幹涸,堆積了白雪和雜木,像是織就了一幅美麗的錦緞。運河無法使用,因此糧餉運輸困難,黃河前線的糧餉短缺。幕府軍在當地采集蔬菜茶葉,勉強度日。
寒風強勁,黃河一帶軍情嚴峻。幕府軍秦士奇帶隊在黃河以南沿岸築墩,放置火炮,岸墩數量極多且質量完備。多年以後,岸墩的地基依然完好。清朝調集各地軍隊,從山東省、北直隸抽調八旗軍,在黃河沿岸對峙幕府軍。
二月,高傑死訊傳遍各地,黃得功帶領軍隊抵達揚州城下,威脅當地高營家眷。揚州城幕府軍開始防守。初九,史可法得知消息,集結幕府軍大隊,班師前往揚州,並吩咐徐州李成棟等隊伍繼續防禦黃河。幕府軍黃日芳隊伍則作為黃河守軍,駐守宿遷、邳州一帶,隨時支援前線。
當時有山東人閻爾梅抵達史可法軍前,請求幕府軍放棄揚州,轉入山東、河北、河南的三省交界處,在這一帶流動遊走。但史可法拒絕了這個請求,因為幕府軍士兵大多源自揚州,家庭財產大多在揚州。史可法表示,如果閻爾梅能在北方召集義軍,可以在黃河一帶與幕府軍匯合。
十五日,史可法抵達大運河邵伯鎮,減免了高傑曾經設立的關稅,揚州商民都很高興並讚美史可法。並傳令揚州府同知曲從直、幕府中軍馬應魁,直入黃得功營地質問。黃得功想要分配得到更多的地盤,他要求得到興化、泰州、通州,包括地盤和鹽務權力,但是高營將領並不答應,雙方各自準備大戰。幕府軍支持高營軍隊。一直到皇帝出麵,發出聖旨,由大太監盧九德手持聖旨直達軍營,表態皇帝譴責黃得功,於是黃得功才撤走。
三月間,高傑死後,麾下軍隊分裂成數個派係,其中親丁隊伍大約有三千多士兵,此時都擁護邢氏和世子。高傑妻邢氏擔心兒子幼小,不能壓眾,她知道史可法沒有兒子,提出讓兒子拜史可法為義父。民間輿論認為是高傑身死,其妻子軟弱無力,無法統轄各派係,才導致這次兵變。邢氏希望將兒子過繼給史可法作為義子,互相結盟。
幕府內部討論,擔心大太監高起潛的態度。因為高起潛屬於江北提督,皇帝親信,專門監視揚州幕府,影響舉足輕重。有幕僚建議,可以讓邢氏母子拜高起潛為義父。邢氏設宴,母子拜高起潛為義父,而高起潛同意了。高起潛設宴邀請史可法,又表示讓邢氏母子拜史可法為義父,這時史可法勉強同意。
邢氏母子和三千多士兵,都表示願意跟隨史可法。南京朝廷得知此事,於是發出新任命,以原翰林院編修衛胤文總督淮揚軍事,專門管轄高家軍隊。而高家將士對此不滿,衛胤文抵達揚州就任督撫,高家軍沒人迎接他。此時的揚州,竟然有三個督府,分別是衛胤文、高起潛、史可法。幕府內部討論,認為南京朝廷在分權,這是忌憚且不信任史可法。無奈之下,史可法隻好離開揚州,轉而駐紮泗州。
此時,清朝豫親王多鐸率領大軍從陝西省出發,過虎牢關,進入河南省,占領洛陽府、開封府、歸德府。並在境內招降納叛,擴充兵力,整頓隊伍,儲備物資。徐州一帶的高營軍李本深等隊伍崩潰逃跑。清朝又抽調八旗軍,合計派遣八名參將隊伍前往濟寧一帶駐守。從此南下進攻邳州、宿遷。當地的幕府軍防守嚴密,並傳信至史可法。黃河報警,史可法發奏疏請求弘光皇帝親自下聖旨,調集江北四鎮聯合,進入黃河戰場防禦,並多發錢糧犒賞,但是不了了之。
四月初一,史可法傳令參將劉恒祚、遊擊孫桓、都司錢鼎新、於光等船隊集結出發先與黃河守軍的隊長黃日芳在淮安城清江浦會合,然後渡過洪澤湖,向泗州進發。
初二,幕府考核提拔禮賢館的諸生。應廷吉進行選拔試驗,嘉禾歸昭、昆山孫元凱等人被授予甲等或乙等官職,還有唐大章、唐妍、張大武、陸燧等人被任命為通判、推官、知縣等官職。大約二十多人被提拔,之後有十九人在揚州與史可法殉國。這天,弘光帝發詔書給史可法,要求幕府軍調集兵力到長江上遊,抵禦左良玉。
同年四月,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由武漢舉兵東下,要清君側,“除馬阮”。當時,史可法移軍駐泗州,保護明朝祖陵。
初五,清朝豫親王多鐸在歸德府集結大軍,沿汴水順流而下,往東南進攻泗州。
南京朝廷舉行議論,一些大臣請求加強江北防禦,因為清軍似乎看起來更強大。內閣首輔馬士英站在皇帝身邊,大罵這群大臣,說:“你們這群東林黨人,借口防守江北,實際上是在縱容叛逆左良玉進犯!如果清軍到來,朝廷可以考慮談判,但如果‘左逆’到來,那麽我和皇帝就會死定了!”弘光皇帝表態,支持馬士英。
馬士英命令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隻得兼程入援,抵達燕子磯,導致淮防空虛。
左良玉被黃得功所敗,嘔血而死,子左夢庚率全軍投降清朝。
史可法帶隊親兵前往長江,並把令箭授予應廷吉,便宜行事。應廷吉率領其餘隊伍前往泗州。劉澤清要求取軍器、火藥、餉銀等物。應廷吉拒絕了,並說“我們是朝廷任命的官員,是皇帝授權史可法組建的幕府,不是被藩鎮委派的。藩鎮的令箭,為何傳到我這裏!這些軍器、錢糧,是受命於閣臣史可法去泗州的。我將親自去見藩台劉澤清,麵議是否交付。”應廷吉帶隊在高郵城,匯合李成棟,就地紮營,既是防備劉澤清,也是相機行事。
初十,史可法帶兵到達南京城外草鞋峽,才得知黃得功隊伍已經擊退了左良玉。弘光皇帝發聖旨,清軍開始南下,要求史可法速速回去揚州料理,不必進入南京。旋即皇帝又下詔書,史可法速奔赴泗州城駐守。史可法請求進入南京朝拜麵見皇帝,討論軍機並請求南京派兵協防揚州,而皇帝拒絕見麵。然後史可法登上燕子磯,麵向南京拜了八次,悲痛地哭泣後離開了。
幕府隊伍駐紮在高郵城時,接到傳令:左良玉威脅南京,幕府隊伍和所有軍器、錢糧至南京城外浦口港。午刻又接到令箭,上麵說:清軍正在南下,幕府隊伍駐守揚州聽從調遣。晡後,又接到令箭,上麵說:盱眙城緊急求援,幕府隊伍可以準備前往天長城駐守。應廷吉對諸將說:這些命令顯然很混亂。豈有一日三次調遣軍隊和糧餉?頻繁的緊急情況令人驚急。揚州城必定有內部變故,南京朝廷製造了太多的幹擾。應廷吉繼續帶隊駐紮在高郵城。
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揚州,繼續抵抗清軍的進攻。
七、誌決獻身
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十三日,清軍先鋒隊伍總兵阿山率領蒙古總兵馬喇希、富喇克塔等將士奪取泗州的淮河橋。守軍侯方岩的隊伍慘敗,焚燒橋梁後撤走。清軍在泗州集結大隊,坐船渡過淮河南下,抵達盱眙城下,守軍投降歸順清朝。此時,史可法晝夜急行不顧風雨,奔入天長城,並發檄文召集諸將前去援救盱眙。突然傳來盱眙城已經投降的消息,泗州城也淪陷。史可法冒著風雨,踩踏泥濘,一晝夜抵達揚州,坐鎮幕府指揮事務。十四日,揚州城中傳言,許定國和清軍已經到達揚州,意欲徹底消滅高傑家族殘存軍隊以斬斷仇怨。淩晨,高家軍的邢氏帶隊奔向泰州,攜帶了大量的牲畜、舟楫。高家軍大約隻有數百士兵留守揚州城內,隊長為都司程秀夫。史可法傳信聯絡幕府軍各隊伍,並寫下血書奏疏,發往南京兵部求援。
十五日,幕府黃日芳的黃河守軍沿著大運河而下匯合應廷吉隊伍。看到北方的艅艎掛帆在江上,蜂擁而來,詢問得知,這是劉澤清率領的勤王軍隊。應廷吉帶隊駐紮在高郵湖,警戒劉澤清軍閥。當日有清軍使者抵達高郵城一帶,招降南明軍隊。
十六日,幕府得到情報,南下的清軍更多且更密集。黃日芳發檄文,召集川籍將領胡尚友、韓尚諒,各帶隊紮營茱萸灣。應廷吉帶領幕府軍匯合,駐紮在瓦窖鋪,形成防守的犄角之勢。這天,劉澤清的軍隊撤回淮安城。
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複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四月十七日,清軍進至距離揚州二十裏處下營,次日兵臨城下。史可法“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
十七日當天,清朝豫親王多鐸率領大軍抵達揚州城外二十裏。派先鋒隊伍宗室韓岱、梅勒章京伊爾德、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等先抵達揚州城以北紮營,沿途收集舟船一百餘。派右翼隊伍署護軍統領顧納代、伊爾都齊等先抵達揚州城以南紮營,沿途收集舟船二百餘。
郊外的居民害怕戰亂,互相扶攜要入城。無法入城者,則跪地哭號,哀聲震撼大地。史可法下令開放城門,讓平民入城,並組織義勇守城,隊長為戴之蕃、張有德。又組織醫生救助,隊長為醫士陳天拔。
十九日,史可法傳令何剛、劉肇基隊伍入駐揚州城內。劉肇基剛到,建議若清軍尚未集結,可以背城一戰突擊清軍。但此時清軍大隊已經抵達城外,史可法回應不可輕率出擊,保持守軍士氣,堅守等待機會。史可法傳信至南京,朝廷中央軍有操江軍、京營,合計水陸隊伍十八萬士兵,都在江邊觀望揚州勝敗。
此時,事態危險,命運飄搖。史可法召喚史得威,二人相持哭泣。史可法勸說史得威:“我為明朝死去,你應該活著幫助我家人。我母親年事已高,而我沒有子女,你要為我繼承家業照顧母親。我不負明朝,你也不要負我!”史得威接受遺令。
史可法隨後寫下幾封遺書,分別給弘光皇帝、清朝豫王多鐸、太夫人、夫人、伯叔父以及兄若弟。函封完成後,都交給了史得威,又囑托說:“我死後,請你將我葬在太祖高皇帝附近,如果不行,那就在梅花嶺。”
四月十九日,高傑部提督李本深率領總兵楊承祖等向清豫親王多鐸投降,廣昌伯劉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於揚州西門樓寫下四道遺書給他的家人,在他死後,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國,願歸葬鍾山明太祖孝陵之側。
二十日,清軍暫時駐紮在斑竹園,砍伐樹木,打造雲梯,等待紅衣大炮。揚州城有一名勇士,名為押住,單騎劫營偷襲清軍,勇士奪得一匹馬和斬獲一級頭顱,成功返回揚州城。史可法賞賜勇士一襲蟒紗和一百兩白銀,勇士為投靠明朝的夷丁。
二十一日,總兵張天祿、張天福帶領部下兵馬投降,隨即奉多鐸之命參加攻取揚州。甘肅鎮李棲鳳、高岐鳳隊伍四千人至揚州協防。幕府軍的梁以樟、應廷吉、張鑻、施鳳儀和禮賢館諸生隊伍,俱入揚州城守衛。
二十二日,多鐸駐紮城外,傳令歸降清朝的曾經明朝官兵,到揚州城外,派使者對史可法說:“公忠誠聞於華夏,卻沒得到朝廷的信任,那麽死去又有何益呢?”守軍射箭驅逐使者。隨後,又有數名使者招降,史可法派兵逮捕使者,投入護城河淹死。
甘肅鎮總兵李棲鳳和監軍道高歧鳳帶領部下兵馬四千入城,兩人的意思卻是劫持史可法,以揚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說道:“這是我殉國的地方,你們打算做什麽?如果想要富貴,請你們自便。”李棲鳳、高歧鳳見無機可乘,於四月二十二日率領所部並勾結城內四川將領胡尚友、韓尚良一道出門降清。
二十三日,當時揚州城外東側,大運河畔邵伯鎮,儲存有餉銀二十萬,兵器火藥十萬,諸多糧米。史可法傳令,應廷吉負責管理這些糧餉,陸續轉運至揚州城內,補給守軍。
二十四日,清軍的紅衣大炮運輸隊抵達揚州城外。清軍試射紅衣大炮,彈丸擊中揚州城官府,從早晨一直到夜晚,揚州城牆損毀嚴重,堞墮無法修複,守軍以大袋沉泥填補。清軍攻城不利,且每日消耗物資巨大,於是多鐸舉行軍議,商討是否繼續圍攻。
二十五日,早晨,八旗軍大隊集結。黃旗總兵宗室拜尹圖、公爵圖賴。藍旗總兵阿山、費揚古、富喇克塔、杜爾德。白旗總兵宗室韓岱,兼任兵部尚書。正白旗總兵阿濟格尼堪、伊爾都齊、吳喇禪、馬喇希。合計總兵十一名,包括皇室宗親二位,兵部尚書一位。估計八旗軍有數萬。
揚州守軍內,有幕府軍四名大將,劉肇基總兵,何剛總兵。中軍馬應魁,標營史德威。其餘普通副將大約二十名。一名大將統轄士兵大約二三千,合計幕府士兵估計一萬。再加上義勇民兵,守軍估計大約二萬。
豫親王多鐸傳令全軍出擊,強攻揚州城。先以紅衣大炮集中轟擊城牆西北側,炸至崩塌,而塌陷形成緩坡。八旗軍使用雲梯衝鋒,攀登緩坡缺口,與幕府軍肉搏戰鬥。史可法登上城牆督戰,且祭拜上天鼓舞士氣,幕府軍用大炮反擊。八旗軍死傷上千。雙方火炮轟炸,崩聲如雷,城牆上下慘死無數,雙方屍體堆積如山,而八旗軍士兵雙腳踩踏屍體繼續衝鋒,攻占了城牆。
揚州城陷入巷戰。史可法眼見破城,持刀要自殺。參將許謹阻止了史可法,而血濺許謹衣服。史可法沒死去,便命令史得威親自殺他,但史得威拒絕了。許謹和史得威等親兵一起,簇擁著史可法下城,一路巷戰突圍到了小東門。此時副將莊子固、參將張友福、許謹,和龔士傑的二十七名騎兵,都已經身上被箭矢射中戰死,隻剩下史得威隨從。很快又遭遇了一批八旗兵。
史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這隊八旗兵很驚喜,扣押史可法到城上鍾鼓樓,見豫王多鐸。多鐸再三勸說,但史可法堅決求死。於是多鐸說:“既然你是忠臣,就要殺你以全你的名節。”史可法說:“城已經失守,我死無悔恨,但清軍已經攻陷揚州城,請寬待民眾。因守城而死者,隻有我死就足夠了,勿殺揚州人。”多鐸沒答應,隻是下令斬殺史可法。而八旗軍憤恨史可法的抵抗,於是肢解分裂了史可法的屍體,死無全屍。
幕府士兵義勇在大街小巷繼續抵抗。清軍多鐸,傳令屠城揚州。當天,幕府有一些隊伍撤退到邵伯鎮。應廷吉則帶隊撤退到赤岸湖埜人灣,繼續等待各隊伍匯合。
二十六日,忠貫營許大成,帶隊撤退到邵伯湖北端的三溝閘,掘開河堤,淹沒道路,阻擋清軍。許大成帶隊坐船到東邊沿海的富安場。
二十九日,揚州城徹底淪陷,前後五天巷戰死者眾多。還幸存的幕府隊伍陸續撤到郊野,聚集在邵伯湖。清兵此時開始攻擊邵伯湖。幕府軍最終各自離開了。李成棟隊伍駐紮在高郵城,已經歸順清朝,但沒攻擊幕府軍,而是讓幕府軍各自離開。
都撫衛允文沉水自殺。忠貫營何剛、吳爾塤,投井自盡。知府任民育,在官府自殺,全家投井自盡。兵部右侍郎張伯鯨,戰死。同知曲從直及其兒子,戰死在東門。督修重城同知王纘爵、運使揚振興,被殺。知縣周誌畏、羅伏龍,以及他們家人都被殺。兩淮運使楊振熙,監餉知縣吳道正,縣丞王誌端,訓導李自明,都戰死。南門施誠庵,在鈔關門中箭死。禮賢館的幕客,有十九名死於揚州。盧渭,死於鈔關河。歸昭,死於西門。顧起龍、龔之厚、陸曉、唐經世和另外十三人。
都督劉肇基,分守北門,先在城上發射火炮,又率親兵四百人巷戰,全軍戰死。副將乙邦才,自殺。副將馬應魁,披白甲,書“盡忠報國”四字於背,巷戰死。副將莊子固,先率七百士兵入揚州城防守,又與參將許謹一起巷戰,中箭死。又有副將樓挺、江雲龍、李豫、王思誠、參將陶國祚、馮國用、陳光玉、李隆、徐純仁。遊擊李大忠、孫開忠。都司姚懷龍、解學曾。十三人,俱巷戰死。
高家軍,都司程秀夫。
揚州的士民死者眾多,其中包括儒生高孝纘,在學宮遺詩後自殺;王士琇設莊烈帝位,哭泣祭拜,與弟自縊死;王纘、王績、王續昆季三人,沉水死。武生戴之蕃、義勇張有德、醫士陳天拔、畫士陸榆、市民馮應昌、舟子劉某,都戰死揚州。又有史可法的家人史書者,一起死去。
結語
史可法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充滿了榮耀與悲劇。他不僅是明末抗清的名將,更是民族英雄,其忠誠和勇氣激勵著後人麵對困難時勇往直前。在今天看來,史可法的故事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提醒我們在國家危難之時,應當挺身而出,為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而戰。
史可法出生於萬曆三十年(1602年)十一月初四日寅時,地點位於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由於家族對朝廷有功,史可法得以世襲錦衣百戶的身份,成為錦衣衛的一員。關於他的出生還有一個傳說,據說他的母親在懷孕之前曾夢見過宋代著名的忠臣文天祥進入她的居室,這個故事後來被用來解釋史可法一生的忠誠和勇敢。
史可法自幼便以孝順聞名鄉裏,他尊師重道,曾師從左光鬥學習。左光鬥是一位著名的官員,以其剛正不阿而著稱,這對史可法的性格和為人處世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左光鬥的影響下,史可法逐漸成長為一個既有學問又有道德修養的人。
崇禎元年(1628年),史可法通過科舉考試,成功登第進士。這是他仕途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誌著他正式步入了政治舞台。在獲得進士身份之後,他被任命為西安府推官。這個職位意味著他需要處理地方上的法律事務,包括審判案件和執行法律等職責。在此期間,史可法以其公正無私的態度贏得了民眾的尊敬。
不久之後,他又被調任到戶部擔任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務。戶部是中國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部門之一,主要負責財政管理和物資調配等工作。在戶部任職期間,史可法展現了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清廉的品質,他在處理複雜的財務問題時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的態度,這些都為他在後來的政治生涯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鎮壓民變
崇禎八年(1635年),史可法被晉升為右參議,負責鎮守池州、太平兩地。同年秋天,總理侍郎盧象升組織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來打擊農民軍,史可法被調任為副使,巡視安慶、池州等地,監督江北的軍隊。這一年,黃梅地區的農民軍進攻了宿鬆、潛山、太湖等地,史可法率軍追擊至潛山的天堂寨,對農民軍進行圍剿。
崇禎九年(1636年),滁州的農民軍被祖寬擊敗後,向河南方向逃竄。十二月,農民軍首領馬守應聯合羅汝才、李萬慶等人從鄖陽向東進犯,史可法隨即轉移至太湖,扼守關鍵通道,防止農民軍進一步擴散。
崇禎十年(1637年),史可法被任命為僉都禦史,負責巡撫安徽的安慶、廬州、池州、太平以及河南的光州、光山、固始、羅田,湖北的蘄州、廣濟、黃梅,江西的德化、湖口等地。正月,農民軍從安慶石牌突圍而出,轉移到桐城駐紮。參將潘可大率軍擊敗了農民軍,迫使他們逃往廬、鳳兩地,但在途中再次遭遇廬、鳳兩地軍隊的阻截,不得不退回桐城,並在周圍地區進行搶掠。史可法與潘可大聯手圍剿,農民軍被迫撤退至廬江,隨後史可法與左良玉在楓香驛再次擊敗農民軍。三月,潘可大與副將程龍在攻打宿鬆的戰鬥中陣亡,農民軍則分出一部分力量組成新的部隊,號稱“搖天動”,合計約有八營超過二十萬人,分別駐紮在桐城附近的練潭、石井、淘衝等地。總兵官牟文綬、劉良佐率軍在掛車河擊敗了這些農民軍。
崇禎十一年(1638年)夏天,由於長時間未能平定農民軍,史可法受到了朝廷的責罰,被命令戴罪立功。
崇禎十二年(1639年),史可法因嶽父去世而離職。服喪期滿後,他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接替朱大典總管漕運,並巡撫鳳陽、淮安、揚州等地。在此期間,史可法積極整頓漕運係統,彈劾罷免了三個督糧道,並增設漕儲道一人,努力疏通南河,顯著改善了漕運狀況。此外,他還被調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密政務。鑒於軍隊長期缺乏訓練,戰鬥力低下,史可法上奏提出了八條改革建議,以期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三、擁立福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當史可法得知李自成的大順軍正在進攻北京時,他迅速率領軍隊北上勤王。然而,當軍隊到達浦口時,傳來了北京淪陷和崇禎帝朱由檢自縊的消息。史可法悲痛欲絕,麵向北方痛哭,甚至以頭撞擊柱子,鮮血直流。
隨後,史可法為崇禎帝發喪,並著手討論新君人選。張慎言、呂大器、薑曰廣等人提議擁立福王朱由崧,但同時指出了朱由崧的七個缺點:貪財、淫亂、酗酒、不孝、虐待下屬、不讀書、幹預官吏。史可法也認同這些觀點。不過,鳳陽總督馬士英卻與阮大铖密謀,堅持認為按照輩分和順序,福王朱由崧應該是最合適的繼承人。馬士英寫信給史可法,強調了這一點。盡管史可法列舉了朱由崧的諸多不足,馬士英還是聯合了誠意伯劉孔昭、鎮將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等人,強行將朱由崧護送到儀真,史可法隻好接受這一事實。
朱由崧到達南京後,先拜訪了孝陵和奉先殿,隨後居住在內守備府。大臣們紛紛前來朝見朱由崧,朱由崧想要回避,但被史可法勸說應當接受朝見。朝見後,史可法提出朱由崧應該身穿孝服,居住在郊外,並發兵北征,以彰顯其報國複仇的決心。朱由崧表示同意。
次日,大臣們再次討論朱由崧是否應該監國。張慎言認為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福王應該即位。史可法提出太子生死不明,如果太子出現會如何處理。劉孔昭則堅決支持福王即位,而史可法建議稍後再做決定。最終,朱由崧被確立為監國。
在推選內閣大臣時,史可法、高弘圖和薑曰廣被一致推薦。劉孔昭想要加入內閣,但被其他大臣以本朝無勳臣入閣的先例所阻。劉孔昭提議讓馬士英加入內閣,最終,馬士英也被推舉為內閣大臣。接著,他們討論填補其他重要職位的候選人,鄭三俊、劉宗周、徐石麒被推選為候選。
兩天後,史可法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馬士英、高弘圖一同被啟用。史可法繼續負責兵部事務,而馬士英則繼續督軍鎮守鳳陽。為了穩定局勢,他們參照北京的舊製,重建了京軍製度,將侍衛部隊和錦衣衛各軍納入軍隊進行操練。同時,減少了錦衣衛東西兩司房和南北兩都的撫司官的數量,以避免過多的告密行為,從而穩定人心。
四、調解諸將
馬士英一心想要成為首輔大臣。當他得知朝廷的任命後感到非常不滿,於是將史可法之前列出的朱由崧不應該即位的七個理由提交給了朱由崧。隨後,馬士英帶領軍隊入宮覲見朱由崧,遞交了奏章後便離開了。史可法意識到朝中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於是請求統帥軍隊,外出鎮守淮安、揚州兩地。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武英殿即位,宣布次年為弘光元年。史可法入朝辭別,被加封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馬士英也在同一天入朝值班,討論將江北地區劃分為四個軍事鎮守區,分別由四位將軍統領。具體分配如下:
東平伯劉澤清管轄淮、海等地,駐軍泗水,負責管理開、歸一帶。
總兵官劉良佐統轄鳳、壽等地,駐紮在臨淮,負責管理陳、杞一帶。
靖南伯黃得功統轄滁、和等地,駐軍廬州,負責管理光州、固始一帶。
史可法動身後,派遣使者尋找已故帝、後的靈柩以及太子、二王的下落,並奉命前往祭告鳳、泗二陵。
南明朝廷此時麵臨著來自清朝和李自成勢力的雙重壓力。史可法及其支持者采取的主要策略是“聯虜平寇”,希望通過與清朝合作,先消滅李自成的流寇勢力,然後再考慮如何應對清朝。然而,南明朝廷內部卻陷入了黨爭和內訌,東林黨人與馬士英、阮大铖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薑曰廣、高弘圖、劉宗周等人相繼辭職,顯示出南明朝廷無法團結一致對抗外敵。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七月二十八日,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宣稱要“聯闖平南”。史可法在回複多爾袞的信件中主要為弘光朝廷的合法性進行辯護,但並未提出有效的對策來對付清軍。到了九月,清河道總督楊方興建議多爾袞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江南地區。與此同時,清朝對南明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多爾袞致書史可法,宣稱清朝才是正統,要求南明君臣無條件投降。
史可法離京後,馬士英和劉孔昭等人更加肆無忌憚。劉孔昭因為張慎言推舉吳甡一事而在朝堂上大吵大鬧,並持刀追趕張慎言。史可法得知此事後上疏勸解,最終阻止了福王任命吳甡。史可法完成祭拜二陵後,上書表達了對朱由崧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善始善終,時刻不忘先帝和國家的危難。朱由崧給予了史可法口頭嘉獎。
史可法失勢後自請督師江北,前往揚州統籌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等江北四鎮軍務機宜。當時,黃得功、劉澤清、高傑都想駐軍揚州。高傑率先率軍抵達揚州邊境,並沿途燒殺搶掠,使得城中居民惶恐不安,紛紛登城守備。高傑對揚州進行了兩個月的圍攻。劉澤清也在淮河流域大肆掠奪。臨淮不接納劉良佐的軍隊,結果也遭到了攻擊。朱由崧命令史可法前往調解,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都聽從了命令。當史可法到達高傑那裏時,高傑一向懼怕史可法,得知史可法要來,他連夜挖掘土坑掩埋地麵上的屍體。第二天早上,高傑在軍營中拜見史可法,麵色和言語都顯得十分緊張,汗流浹背。史可法真誠地接待了他,並用溫和的語氣與他的副將交談,這讓高傑感到意外。此後,高傑雖對史可法表示尊重,但也開始輕視他,並利用自己的兵力優勢保護自己,對於文牒也必定親自過目才肯傳遞。史可法簡要匯報了情況給福王,並安排高傑的兵力駐守瓜洲,這讓高傑非常滿意。等他離去後,揚州得以安定下來,史可法於是在揚州開設府署。
史可法集結了一千多名精銳士兵渡江北上,並計劃以此為基礎在揚州招募新兵,擴充軍隊。他還請求南京城支援盔甲、倭刀、盾牌、火炮、鑼鍋、軍費等物資,並提出了具體的裝備需求。六月,李自成被清軍擊敗,放棄北京後率兵向西逃跑,各地開始出現殺死李自成任命官員的情況。史可法請求朱由崧頒布監國、登極兩個詔書,以安撫山東、河北軍隊和百姓的情緒。他還設立了禮賢館,招攬各地有才智的人士,並委任監紀推官應廷吉負責此事。有人獻策讓官府出租一些街坊地產給商賈,並讓商賈籌集錢糧支持軍餉,史可法認為這是好建議並予以采納。
八月,史可法外出巡視淮安,檢閱了劉澤清的軍隊。回到揚州後,他向朝廷請求糧餉,作為北伐的費用。然而,馬士英吝嗇不肯撥款,史可法上疏朱由崧催促馬士英。借此機會,他對朱由崧說:“現在人才日益減少,入官途徑日益混亂,人們追求名聲的心態超過了求實的心態,議論多而成功的少。當前的局勢與以往不同,必須專心討伐亂賊,報複國仇。除了籌兵籌餉,不應有其他議論;除了治兵治餉,沒有所謂的人才。如果有隻會空談,謀取高官厚祿的人,必須嚴懲不貸!”朱由崧僅以詔書回應了史可法。
當時的軍閥各自在地盤上私設關稅,導致商賈不敢通行,影響了鹽務的正常運作,給民生帶來了困難。史可法在揚州建立了幕府,盡力平息各軍閥之間的紛爭,並派遣官員監督軍閥的紀律。他還設立了戶部,讓施鳳儀主持揚州鹽務,以保證食鹽市場的暢通。同時,他還設立了理餉總兵周某,開展米豆貿易以補給軍隊,並拉攏了一些商賈加入運輸貿易,分享利潤。
高傑一直請求駐紮在揚州城內,而揚州士紳極力反對。史可法同意了高傑的請求,並安排幕府駐紮在城東官邸,讓高傑居住在城西官邸。高傑入城之日,其妻邢氏管理士兵,號令嚴明,保持了秩序。邢氏本是李自成的妻子,後來與高傑私奔,她美麗而嚴厲,士兵們都服從她。
黃得功駐紮在儀真縣。史可法前往視察黃得功的軍隊,在營地全麵檢閱,並賞賜了三軍白銀一千兩。起初,史可法擔心高傑蠻橫不法,派黃得功駐軍儀真以防備高傑。九月,黃得功與高傑發生衝突,高傑處於不利地位。在史可法的調解下,衝突才得以平息。當時,黃蜚從山東登州率軍南下淮揚,黃得功率領三百騎兵前往迎接,在邗關外五十裏的土橋遭遇高傑的伏擊。高傑成功偷襲,俘獲了黃得功隊伍的戰馬,而黃得功則逃脫了。高傑還派出一千餘士兵夜襲黃得功駐紮的儀征城,但被城內的黃得功部隊擊退。黃得功和高傑的關係因此惡化,雙方準備開戰。史可法出麵調解,高傑表示雖然損失了一千多士兵,但仍願意和解。史可法抵達儀征,停舟在吾台庵附近。當時,黃得功的母親去世,史可法前往祭拜,並調停一番。史可法請高傑歸還三百匹戰馬給黃得功,但高傑隻願意歸還一百匹瘦弱的馬。當馬送到黃得功的營地時,黃得功隻接受了其中一半。剩餘的五十匹馬中,史可法挑選了二十匹並強行要黃得功收下,而其餘三十匹馬不久後病死了。史可法發出了三千兩白銀,並要求高傑交出一千兩白銀作為喪葬禮金給黃得功,最終使雙方和解。
北京投降大順的大臣們此時紛紛南下回朝,史可法上書建議:“原籍在北方的大臣,應該讓他們到吏部、兵部聽候錄用,否則恐怕會使他們南下回朝之心絕滅。”他又說:“北京的禍變,凡屬臣子的都有罪。在北方的官吏如果都應當隨先帝一道殉國,難道在南京的就不是先帝的大臣嗎?像我這樣的人,在南京主管樞機,馬士英沾了國恩擔任鳳陽總督,都沒有能率領東南的全部優勢兵力迅速支援北都。鎮守大臣劉澤清、高傑因兵力不能支持,反而向南方逃跑。先應該追究的,是我們這些大臣的罪過。竟然因為聖明的陛下您入繼王位,不僅沒加誅殺,而且一次次得到恩典。南方的大臣如此,而單單對於在北方的大臣們毫毛不放,一概繩之以法,豈不是閑散小吏,罪責反比南樞、鳳督還要重大了嗎?我認為應該選擇那罪狀顯著的降官,嚴加懲治,以示指教。如果大臣未曾接受亂賊的任命,或曾受亂賊刑罰的,可以撇開不加問罪。那些在北方逃避戰亂,猶豫多時而後才到朝廷來的,允許他們戴罪入官,討伐敵人,這些人可以到我領的軍隊裏酌情錄用。”朝廷經過討論,聽取了他的意見。
高傑駐紮在揚州,行為很不馴服。史可法對他開誠布公,用君臣大義啟發、開導他,最終高傑有所感悟,接受上方的領導。十月,高傑率領軍隊北伐,史可法到達清江浦,派遣官吏在開封屯田,為經略中原做準備。各鎮兵力劃分防守地區。從王家營向北到宿遷一帶是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史可法親自負責,並沿著黃河南岸築起了堡壘。
五、北伐宿邳
十一月,爆發了邳州之戰。十一月四日,史可法乘坐船隻駐紮於鶴鎮。這天是史可法的生日。清晨,幕府收到了偵察兵的緊急報告:清朝的總兵夏成德從剡城出發,在前一天夜裏已經進入了宿遷境內。
初五日,史可法親自統帥大軍,乘坐船隻沿大運河抵達白洋河(今洋河鎮),在那裏設立了大本營的旗纛,並舉行了誓師典禮。隨後,他命令總兵劉肇基的部隊和李棲鳳的部隊前往宿遷。
初八日,黎明時分,幕府的軍隊乘坐船隻抵達宿遷。清軍隨即撤離宿遷,並轉頭攻打邳州。邳州城內的官吏堅守城池,並向幕府軍請求支援。劉肇基的部隊和李棲鳳的部隊繼續前進,抵達邳州城外紮營,與清軍對峙。
在這幾天的時間裏,雙方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幕府軍在城外搜集物資,而清軍則宣傳說他們是南明的朋友,希望占據城池以便共同對抗其他的流寇。幕府軍依然駐紮在城外,與清軍相持了半個月才解除了邳州之圍。
戰後,清軍的總兵夏成德向北京發送戰報,聲稱殺傷了明軍六千多人。實際上,這場戰鬥並沒有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戰後,夏成德的部隊繼續駐紮在山東省南部,與幕府軍在沂水和邳州一帶對峙。
史可法的勝利戰報傳到南京後,首輔馬士英既沒有給予表彰也沒有犒賞。相反,他任命了內臣高起潛為提督江北兵馬糧餉,駐紮在揚州府城,以監視史可法的幕府。
史可法急於籌集軍費,傳令光複地區要清理屯田,以補助軍餉。為此,他指派陸遜之負責開封府一帶的清理屯田工作,而應廷吉則負責邳州、宿遷一帶的工作。史可法傳令,盡可能多地收集牲畜和糧食,以支持軍隊的需求。
在這一過程中,史可法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保障軍隊的供給。他不僅關注軍事上的勝利,同時也重視後勤保障,確保前線戰士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持續作戰。史可法的這一係列行動體現了他對戰爭全局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軍隊後勤保障的高度關注。
然而,史可法的努力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馬士英的任命內臣高起潛為提督江北兵馬糧餉,實際上是對他的一種牽製。這種內部的政治鬥爭削弱了南明軍隊的戰鬥力,也讓史可法的北伐行動變得更加艱難。
六、防禦黃河
十二月,冬季來臨。高傑率領大軍抵達徐州,當地有一支盜匪隊伍由程肖宇領導,他們歸附了高傑軍,並訂立了契約,歃血為盟,交換了禮物。然而十天後,高傑在一次酒宴上殺害了程肖宇及其親信,並吞並了這支盜匪隊伍。高傑大軍繼續沿著黃河西進,抵達了永城市。當地有一個鄉紳富豪獻上了數千兩白銀,高傑表麵上與鄉紳結盟,但很快趁機殺死了鄉紳,並吞並了富豪的財產。
高傑的北伐行動讓史可法感到高興,但隨後發生的事件讓他憂慮。史可法派遣幕府官監紀通判張鑻前往河南招撫土匪一把沙劉洪啟、李際遇、楊四等,特別囑咐要避開高傑的隊伍。此時,北伐軍一路光複了歸德、開封、河南洛陽三府,南京朝廷任命了文武官吏。張縉彥在河南省北部擔任總督兼巡撫,管轄各地駐軍武將,如王之綱、許定國、李際遇。越其傑在河南省南部擔任巡撫,管轄汝寧、南陽、黃州三府,管轄各地駐軍武將,如劉洪起、黃鼎、毛顯文。淩駉擔任巡按河南,兼督各鎮,兼理河北、山東招撫。
正月十二日夜,高傑在睢州被河南總兵許定國殺害,史稱“睢州之變”。清軍乘機南下。史可法聞訊後,長歎無法克複中原。
正月十八日,史可法得知高傑被害的消息,立即穿戴盔甲,率領幕府軍出發前往徐州城。當時各將領之間互相爭奪權力,都想獲取更多的地盤和兵力。
二十二日,各將領爭執幾乎到了兵刃相見的地步。史可法出麵處置,與眾多將領商討一夜,直到次日天亮才得出善後方案。高傑的嫡甥李本深擔任揚州提督,高傑嫡弟高某擔任副將,胡茂楨繼續擔任先鋒總兵,李成棟繼續擔任徐州總兵。其他將領也都得到了相應的地盤和兵力分配。高傑的兒子高元爵作為世子繼承伯爵,繼續做貴族。史可法與眾將結盟,原高傑部將都表示願意繼續效忠於明朝。
春季元旦之後,天氣異常惡劣,有大風吹折樹木,積雪深達數尺至人的腰部。從冬季到春季,天氣持續陰冷,沒有出現晴朗的跡象。飄雪和雨水灑落不斷,違反了日曆節氣。白洋河的河床已經幹涸,堆積了白雪和雜木,像是織就了一幅美麗的錦緞。運河無法使用,因此糧餉運輸困難,黃河前線的糧餉短缺。幕府軍在當地采集蔬菜茶葉,勉強度日。
寒風強勁,黃河一帶軍情嚴峻。幕府軍秦士奇帶隊在黃河以南沿岸築墩,放置火炮,岸墩數量極多且質量完備。多年以後,岸墩的地基依然完好。清朝調集各地軍隊,從山東省、北直隸抽調八旗軍,在黃河沿岸對峙幕府軍。
二月,高傑死訊傳遍各地,黃得功帶領軍隊抵達揚州城下,威脅當地高營家眷。揚州城幕府軍開始防守。初九,史可法得知消息,集結幕府軍大隊,班師前往揚州,並吩咐徐州李成棟等隊伍繼續防禦黃河。幕府軍黃日芳隊伍則作為黃河守軍,駐守宿遷、邳州一帶,隨時支援前線。
當時有山東人閻爾梅抵達史可法軍前,請求幕府軍放棄揚州,轉入山東、河北、河南的三省交界處,在這一帶流動遊走。但史可法拒絕了這個請求,因為幕府軍士兵大多源自揚州,家庭財產大多在揚州。史可法表示,如果閻爾梅能在北方召集義軍,可以在黃河一帶與幕府軍匯合。
十五日,史可法抵達大運河邵伯鎮,減免了高傑曾經設立的關稅,揚州商民都很高興並讚美史可法。並傳令揚州府同知曲從直、幕府中軍馬應魁,直入黃得功營地質問。黃得功想要分配得到更多的地盤,他要求得到興化、泰州、通州,包括地盤和鹽務權力,但是高營將領並不答應,雙方各自準備大戰。幕府軍支持高營軍隊。一直到皇帝出麵,發出聖旨,由大太監盧九德手持聖旨直達軍營,表態皇帝譴責黃得功,於是黃得功才撤走。
三月間,高傑死後,麾下軍隊分裂成數個派係,其中親丁隊伍大約有三千多士兵,此時都擁護邢氏和世子。高傑妻邢氏擔心兒子幼小,不能壓眾,她知道史可法沒有兒子,提出讓兒子拜史可法為義父。民間輿論認為是高傑身死,其妻子軟弱無力,無法統轄各派係,才導致這次兵變。邢氏希望將兒子過繼給史可法作為義子,互相結盟。
幕府內部討論,擔心大太監高起潛的態度。因為高起潛屬於江北提督,皇帝親信,專門監視揚州幕府,影響舉足輕重。有幕僚建議,可以讓邢氏母子拜高起潛為義父。邢氏設宴,母子拜高起潛為義父,而高起潛同意了。高起潛設宴邀請史可法,又表示讓邢氏母子拜史可法為義父,這時史可法勉強同意。
邢氏母子和三千多士兵,都表示願意跟隨史可法。南京朝廷得知此事,於是發出新任命,以原翰林院編修衛胤文總督淮揚軍事,專門管轄高家軍隊。而高家將士對此不滿,衛胤文抵達揚州就任督撫,高家軍沒人迎接他。此時的揚州,竟然有三個督府,分別是衛胤文、高起潛、史可法。幕府內部討論,認為南京朝廷在分權,這是忌憚且不信任史可法。無奈之下,史可法隻好離開揚州,轉而駐紮泗州。
此時,清朝豫親王多鐸率領大軍從陝西省出發,過虎牢關,進入河南省,占領洛陽府、開封府、歸德府。並在境內招降納叛,擴充兵力,整頓隊伍,儲備物資。徐州一帶的高營軍李本深等隊伍崩潰逃跑。清朝又抽調八旗軍,合計派遣八名參將隊伍前往濟寧一帶駐守。從此南下進攻邳州、宿遷。當地的幕府軍防守嚴密,並傳信至史可法。黃河報警,史可法發奏疏請求弘光皇帝親自下聖旨,調集江北四鎮聯合,進入黃河戰場防禦,並多發錢糧犒賞,但是不了了之。
四月初一,史可法傳令參將劉恒祚、遊擊孫桓、都司錢鼎新、於光等船隊集結出發先與黃河守軍的隊長黃日芳在淮安城清江浦會合,然後渡過洪澤湖,向泗州進發。
初二,幕府考核提拔禮賢館的諸生。應廷吉進行選拔試驗,嘉禾歸昭、昆山孫元凱等人被授予甲等或乙等官職,還有唐大章、唐妍、張大武、陸燧等人被任命為通判、推官、知縣等官職。大約二十多人被提拔,之後有十九人在揚州與史可法殉國。這天,弘光帝發詔書給史可法,要求幕府軍調集兵力到長江上遊,抵禦左良玉。
同年四月,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由武漢舉兵東下,要清君側,“除馬阮”。當時,史可法移軍駐泗州,保護明朝祖陵。
初五,清朝豫親王多鐸在歸德府集結大軍,沿汴水順流而下,往東南進攻泗州。
南京朝廷舉行議論,一些大臣請求加強江北防禦,因為清軍似乎看起來更強大。內閣首輔馬士英站在皇帝身邊,大罵這群大臣,說:“你們這群東林黨人,借口防守江北,實際上是在縱容叛逆左良玉進犯!如果清軍到來,朝廷可以考慮談判,但如果‘左逆’到來,那麽我和皇帝就會死定了!”弘光皇帝表態,支持馬士英。
馬士英命令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隻得兼程入援,抵達燕子磯,導致淮防空虛。
左良玉被黃得功所敗,嘔血而死,子左夢庚率全軍投降清朝。
史可法帶隊親兵前往長江,並把令箭授予應廷吉,便宜行事。應廷吉率領其餘隊伍前往泗州。劉澤清要求取軍器、火藥、餉銀等物。應廷吉拒絕了,並說“我們是朝廷任命的官員,是皇帝授權史可法組建的幕府,不是被藩鎮委派的。藩鎮的令箭,為何傳到我這裏!這些軍器、錢糧,是受命於閣臣史可法去泗州的。我將親自去見藩台劉澤清,麵議是否交付。”應廷吉帶隊在高郵城,匯合李成棟,就地紮營,既是防備劉澤清,也是相機行事。
初十,史可法帶兵到達南京城外草鞋峽,才得知黃得功隊伍已經擊退了左良玉。弘光皇帝發聖旨,清軍開始南下,要求史可法速速回去揚州料理,不必進入南京。旋即皇帝又下詔書,史可法速奔赴泗州城駐守。史可法請求進入南京朝拜麵見皇帝,討論軍機並請求南京派兵協防揚州,而皇帝拒絕見麵。然後史可法登上燕子磯,麵向南京拜了八次,悲痛地哭泣後離開了。
幕府隊伍駐紮在高郵城時,接到傳令:左良玉威脅南京,幕府隊伍和所有軍器、錢糧至南京城外浦口港。午刻又接到令箭,上麵說:清軍正在南下,幕府隊伍駐守揚州聽從調遣。晡後,又接到令箭,上麵說:盱眙城緊急求援,幕府隊伍可以準備前往天長城駐守。應廷吉對諸將說:這些命令顯然很混亂。豈有一日三次調遣軍隊和糧餉?頻繁的緊急情況令人驚急。揚州城必定有內部變故,南京朝廷製造了太多的幹擾。應廷吉繼續帶隊駐紮在高郵城。
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揚州,繼續抵抗清軍的進攻。
七、誌決獻身
清順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十三日,清軍先鋒隊伍總兵阿山率領蒙古總兵馬喇希、富喇克塔等將士奪取泗州的淮河橋。守軍侯方岩的隊伍慘敗,焚燒橋梁後撤走。清軍在泗州集結大隊,坐船渡過淮河南下,抵達盱眙城下,守軍投降歸順清朝。此時,史可法晝夜急行不顧風雨,奔入天長城,並發檄文召集諸將前去援救盱眙。突然傳來盱眙城已經投降的消息,泗州城也淪陷。史可法冒著風雨,踩踏泥濘,一晝夜抵達揚州,坐鎮幕府指揮事務。十四日,揚州城中傳言,許定國和清軍已經到達揚州,意欲徹底消滅高傑家族殘存軍隊以斬斷仇怨。淩晨,高家軍的邢氏帶隊奔向泰州,攜帶了大量的牲畜、舟楫。高家軍大約隻有數百士兵留守揚州城內,隊長為都司程秀夫。史可法傳信聯絡幕府軍各隊伍,並寫下血書奏疏,發往南京兵部求援。
十五日,幕府黃日芳的黃河守軍沿著大運河而下匯合應廷吉隊伍。看到北方的艅艎掛帆在江上,蜂擁而來,詢問得知,這是劉澤清率領的勤王軍隊。應廷吉帶隊駐紮在高郵湖,警戒劉澤清軍閥。當日有清軍使者抵達高郵城一帶,招降南明軍隊。
十六日,幕府得到情報,南下的清軍更多且更密集。黃日芳發檄文,召集川籍將領胡尚友、韓尚諒,各帶隊紮營茱萸灣。應廷吉帶領幕府軍匯合,駐紮在瓦窖鋪,形成防守的犄角之勢。這天,劉澤清的軍隊撤回淮安城。
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複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四月十七日,清軍進至距離揚州二十裏處下營,次日兵臨城下。史可法“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
十七日當天,清朝豫親王多鐸率領大軍抵達揚州城外二十裏。派先鋒隊伍宗室韓岱、梅勒章京伊爾德、護軍統領阿濟格尼堪等先抵達揚州城以北紮營,沿途收集舟船一百餘。派右翼隊伍署護軍統領顧納代、伊爾都齊等先抵達揚州城以南紮營,沿途收集舟船二百餘。
郊外的居民害怕戰亂,互相扶攜要入城。無法入城者,則跪地哭號,哀聲震撼大地。史可法下令開放城門,讓平民入城,並組織義勇守城,隊長為戴之蕃、張有德。又組織醫生救助,隊長為醫士陳天拔。
十九日,史可法傳令何剛、劉肇基隊伍入駐揚州城內。劉肇基剛到,建議若清軍尚未集結,可以背城一戰突擊清軍。但此時清軍大隊已經抵達城外,史可法回應不可輕率出擊,保持守軍士氣,堅守等待機會。史可法傳信至南京,朝廷中央軍有操江軍、京營,合計水陸隊伍十八萬士兵,都在江邊觀望揚州勝敗。
此時,事態危險,命運飄搖。史可法召喚史得威,二人相持哭泣。史可法勸說史得威:“我為明朝死去,你應該活著幫助我家人。我母親年事已高,而我沒有子女,你要為我繼承家業照顧母親。我不負明朝,你也不要負我!”史得威接受遺令。
史可法隨後寫下幾封遺書,分別給弘光皇帝、清朝豫王多鐸、太夫人、夫人、伯叔父以及兄若弟。函封完成後,都交給了史得威,又囑托說:“我死後,請你將我葬在太祖高皇帝附近,如果不行,那就在梅花嶺。”
四月十九日,高傑部提督李本深率領總兵楊承祖等向清豫親王多鐸投降,廣昌伯劉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於揚州西門樓寫下四道遺書給他的家人,在他死後,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國,願歸葬鍾山明太祖孝陵之側。
二十日,清軍暫時駐紮在斑竹園,砍伐樹木,打造雲梯,等待紅衣大炮。揚州城有一名勇士,名為押住,單騎劫營偷襲清軍,勇士奪得一匹馬和斬獲一級頭顱,成功返回揚州城。史可法賞賜勇士一襲蟒紗和一百兩白銀,勇士為投靠明朝的夷丁。
二十一日,總兵張天祿、張天福帶領部下兵馬投降,隨即奉多鐸之命參加攻取揚州。甘肅鎮李棲鳳、高岐鳳隊伍四千人至揚州協防。幕府軍的梁以樟、應廷吉、張鑻、施鳳儀和禮賢館諸生隊伍,俱入揚州城守衛。
二十二日,多鐸駐紮城外,傳令歸降清朝的曾經明朝官兵,到揚州城外,派使者對史可法說:“公忠誠聞於華夏,卻沒得到朝廷的信任,那麽死去又有何益呢?”守軍射箭驅逐使者。隨後,又有數名使者招降,史可法派兵逮捕使者,投入護城河淹死。
甘肅鎮總兵李棲鳳和監軍道高歧鳳帶領部下兵馬四千入城,兩人的意思卻是劫持史可法,以揚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說道:“這是我殉國的地方,你們打算做什麽?如果想要富貴,請你們自便。”李棲鳳、高歧鳳見無機可乘,於四月二十二日率領所部並勾結城內四川將領胡尚友、韓尚良一道出門降清。
二十三日,當時揚州城外東側,大運河畔邵伯鎮,儲存有餉銀二十萬,兵器火藥十萬,諸多糧米。史可法傳令,應廷吉負責管理這些糧餉,陸續轉運至揚州城內,補給守軍。
二十四日,清軍的紅衣大炮運輸隊抵達揚州城外。清軍試射紅衣大炮,彈丸擊中揚州城官府,從早晨一直到夜晚,揚州城牆損毀嚴重,堞墮無法修複,守軍以大袋沉泥填補。清軍攻城不利,且每日消耗物資巨大,於是多鐸舉行軍議,商討是否繼續圍攻。
二十五日,早晨,八旗軍大隊集結。黃旗總兵宗室拜尹圖、公爵圖賴。藍旗總兵阿山、費揚古、富喇克塔、杜爾德。白旗總兵宗室韓岱,兼任兵部尚書。正白旗總兵阿濟格尼堪、伊爾都齊、吳喇禪、馬喇希。合計總兵十一名,包括皇室宗親二位,兵部尚書一位。估計八旗軍有數萬。
揚州守軍內,有幕府軍四名大將,劉肇基總兵,何剛總兵。中軍馬應魁,標營史德威。其餘普通副將大約二十名。一名大將統轄士兵大約二三千,合計幕府士兵估計一萬。再加上義勇民兵,守軍估計大約二萬。
豫親王多鐸傳令全軍出擊,強攻揚州城。先以紅衣大炮集中轟擊城牆西北側,炸至崩塌,而塌陷形成緩坡。八旗軍使用雲梯衝鋒,攀登緩坡缺口,與幕府軍肉搏戰鬥。史可法登上城牆督戰,且祭拜上天鼓舞士氣,幕府軍用大炮反擊。八旗軍死傷上千。雙方火炮轟炸,崩聲如雷,城牆上下慘死無數,雙方屍體堆積如山,而八旗軍士兵雙腳踩踏屍體繼續衝鋒,攻占了城牆。
揚州城陷入巷戰。史可法眼見破城,持刀要自殺。參將許謹阻止了史可法,而血濺許謹衣服。史可法沒死去,便命令史得威親自殺他,但史得威拒絕了。許謹和史得威等親兵一起,簇擁著史可法下城,一路巷戰突圍到了小東門。此時副將莊子固、參將張友福、許謹,和龔士傑的二十七名騎兵,都已經身上被箭矢射中戰死,隻剩下史得威隨從。很快又遭遇了一批八旗兵。
史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師也!”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這隊八旗兵很驚喜,扣押史可法到城上鍾鼓樓,見豫王多鐸。多鐸再三勸說,但史可法堅決求死。於是多鐸說:“既然你是忠臣,就要殺你以全你的名節。”史可法說:“城已經失守,我死無悔恨,但清軍已經攻陷揚州城,請寬待民眾。因守城而死者,隻有我死就足夠了,勿殺揚州人。”多鐸沒答應,隻是下令斬殺史可法。而八旗軍憤恨史可法的抵抗,於是肢解分裂了史可法的屍體,死無全屍。
幕府士兵義勇在大街小巷繼續抵抗。清軍多鐸,傳令屠城揚州。當天,幕府有一些隊伍撤退到邵伯鎮。應廷吉則帶隊撤退到赤岸湖埜人灣,繼續等待各隊伍匯合。
二十六日,忠貫營許大成,帶隊撤退到邵伯湖北端的三溝閘,掘開河堤,淹沒道路,阻擋清軍。許大成帶隊坐船到東邊沿海的富安場。
二十九日,揚州城徹底淪陷,前後五天巷戰死者眾多。還幸存的幕府隊伍陸續撤到郊野,聚集在邵伯湖。清兵此時開始攻擊邵伯湖。幕府軍最終各自離開了。李成棟隊伍駐紮在高郵城,已經歸順清朝,但沒攻擊幕府軍,而是讓幕府軍各自離開。
都撫衛允文沉水自殺。忠貫營何剛、吳爾塤,投井自盡。知府任民育,在官府自殺,全家投井自盡。兵部右侍郎張伯鯨,戰死。同知曲從直及其兒子,戰死在東門。督修重城同知王纘爵、運使揚振興,被殺。知縣周誌畏、羅伏龍,以及他們家人都被殺。兩淮運使楊振熙,監餉知縣吳道正,縣丞王誌端,訓導李自明,都戰死。南門施誠庵,在鈔關門中箭死。禮賢館的幕客,有十九名死於揚州。盧渭,死於鈔關河。歸昭,死於西門。顧起龍、龔之厚、陸曉、唐經世和另外十三人。
都督劉肇基,分守北門,先在城上發射火炮,又率親兵四百人巷戰,全軍戰死。副將乙邦才,自殺。副將馬應魁,披白甲,書“盡忠報國”四字於背,巷戰死。副將莊子固,先率七百士兵入揚州城防守,又與參將許謹一起巷戰,中箭死。又有副將樓挺、江雲龍、李豫、王思誠、參將陶國祚、馮國用、陳光玉、李隆、徐純仁。遊擊李大忠、孫開忠。都司姚懷龍、解學曾。十三人,俱巷戰死。
高家軍,都司程秀夫。
揚州的士民死者眾多,其中包括儒生高孝纘,在學宮遺詩後自殺;王士琇設莊烈帝位,哭泣祭拜,與弟自縊死;王纘、王績、王續昆季三人,沉水死。武生戴之蕃、義勇張有德、醫士陳天拔、畫士陸榆、市民馮應昌、舟子劉某,都戰死揚州。又有史可法的家人史書者,一起死去。
結語
史可法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充滿了榮耀與悲劇。他不僅是明末抗清的名將,更是民族英雄,其忠誠和勇氣激勵著後人麵對困難時勇往直前。在今天看來,史可法的故事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提醒我們在國家危難之時,應當挺身而出,為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