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貴族


    納蘭明珠出生於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日,他的家族背景顯赫,屬於滿洲正黃旗的葉赫那拉氏,這是一個在當時享有極高聲望的貴族家族。納蘭明珠的祖父葉赫那拉·金台吉,曾是海西女真葉赫部的貝勒,統領著葉赫部。金台吉在其鼎盛時期,曾聯合其他九個部落組成聯軍對抗建州女真,企圖阻止努爾哈赤的崛起。然而,在一次關鍵性的戰役中,金台吉不幸戰敗身亡,這標誌著葉赫部勢力的衰落。


    金台吉的兒子,即納蘭明珠的父親葉赫那拉·尼雅哈,在父親去世之後,為了保存家族的血脈和榮譽,選擇帶領殘部歸順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不僅沒有懲罰尼雅哈,反而對他表示了寬宏大量,授予他佐領的官職,從而確保了納蘭家族在新的政治格局下的地位。


    納蘭家族與愛新覺羅皇室的關係更為特殊。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是努爾哈赤的妃子之一,也是皇太極的母親。因此,納蘭家族與愛新覺羅皇室之間有著直接的血緣聯係。這種特殊的親戚關係為納蘭家族在滿洲社會中贏得了極高的地位和影響力。


    納蘭明珠本人也延續了家族的傳統,他後來迎娶了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為妻。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曾是清朝初年的重要將領。納蘭明珠與阿濟格之女的結合,不僅加強了納蘭家族與皇族之間的聯係,也讓納蘭明珠在輩分上成為了康熙皇帝的堂姑父。這種婚姻不僅鞏固了納蘭家族的地位,也為納蘭明珠日後在朝堂上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仕途順利


    納蘭明珠的仕途可以說是一路順遂,他的才能和努力讓他在康熙朝的官場上迅速崛起。康熙初年,納蘭明珠從一名普通的侍衛做起,很快就因其辦事能力而得到了提升,擔任治儀正,負責宮廷禮儀事務。不久之後,他又升遷為內務府郎中,這是負責管理皇家內務的重要職位。


    康熙三年(1664年),納蘭明珠被提拔為內務府總管,成為宮廷事務的最高長官,這表明他已經在康熙帝心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內務府總管,納蘭明珠負責宮廷的一切行政和財務事宜,包括皇室成員的生活起居、宮廷建築的維護和修繕等。


    康熙五年(1666年),納蘭明珠被任命為弘文院學士,這標誌著他開始正式參與到國家政務之中。弘文院是清代重要的學術機構,主要負責編纂官方文獻和提供政策谘詢。納蘭明珠的這一任命表明他在文化領域的才華也被認可。


    康熙七年(1668年),納蘭明珠奉命與工部尚書馬爾賽一同前往淮揚地區調查水患情況。他們在實地考察中發現,清口是淮河和黃河交匯的地方,此處水患頻發,嚴重影響了當地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納蘭明珠和馬爾賽共同商議修複白駒場的舊閘口,並決定開鑿黃河北岸的河道以分流洪水。這些措施對於改善當地的水利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納蘭明珠也因此被任命為刑部尚書,負責司法事務。


    康熙九年(1670年),納蘭明珠又獲得了都察院左都禦史的職位,並擔任經筵講官。在這一職位上,他不僅要監督官員的行為,還要負責向皇帝講解儒家經典,提供政策建議。這一職務進一步證明了納蘭明珠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和康熙帝對他的信任。


    康熙十一年(1672年),納蘭明珠改任兵部尚書,這意味著他開始涉足軍事領域。在這一時期,納蘭明珠展現出了卓越的組織能力和軍事才能。


    康熙十二年(1672年),當康熙帝前往南苑晾鷹台檢閱八旗兵時,納蘭明珠提前準備了一套詳細的訓練計劃來整頓軍紀。在檢閱當天,士兵們表現出了高度的紀律性和專業性,使得整個軍隊顯得莊嚴整齊。


    三、議撤三藩


    康熙初年,隨著清朝在南疆地區的安定,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分別駐守雲南、廣東和福建,形成了所謂的“三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三個藩鎮逐漸變得飛揚跋扈,尤其是吳三桂,其勢力尤為強大,幾乎成為獨立王國。康熙皇帝意識到三藩的存在對中央集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於是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因為憂慮吳三桂的勢力過大,擔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便上疏請求撤藩,並提出告老還鄉的願望。這一舉動引發了連鎖反應,耿精忠和吳三桂隨後也上書附和,請求撤藩。


    麵對三藩的請求,康熙皇帝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在討論中,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明確表示支持撤藩,認為應該趁機削弱三藩的力量。納蘭明珠同樣支持撤藩,認為這是消除潛在威脅的必要步驟。然而,大多數大臣保持沉默,因為他們擔心如果支持撤藩可能會引發三藩的反抗。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帝做出了果斷的決定。他認為,吳三桂等人蓄謀已久,即使不撤藩也遲早會反叛,因此主張先發製人。康熙帝批準了三藩撤藩的奏疏,並下令進行撤藩行動。


    吳三桂聞訊後立即起兵反叛,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兒子尚之信也相繼響應,三藩之亂就此爆發。麵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叛亂,朝中大臣對於是否撤藩產生了激烈的爭議。一些大臣,如大學士索額圖,甚至請求處死那些倡議撤藩的大臣,認為他們的建議導致了目前的局麵。但是,康熙帝堅持認為撤藩是正確的決策,並指出:“這是朕的旨意,他們有何罪?”


    待到三藩之亂被平定後,康熙帝回顧了撤藩的過程,並表揚了納蘭明珠,稱:“當時商議撤藩,隻有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他還提到:“當時有人建議誅殺倡導撤藩的大臣,朕若是聽信了他們,就讓忠臣含冤九泉了!”這番言論不僅彰顯了康熙帝的決斷力,也肯定了納蘭明珠在處理三藩問題上的貢獻,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納蘭明珠在朝中的地位。


    四、權傾朝野


    納蘭明珠,自康熙十四年調任吏部尚書起,便以其卓越的政務能力和深得聖心的智慧,逐步攀升至權力的巔峰。康熙十六年,他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並承擔起皇家重要著述的總纂工作,這一係列的任命不僅彰顯了他的文學與行政才能,更使他在朝野之中聲名顯赫,權勢滔天。然而,權力的膨脹也讓他逐漸迷失,表麵上的謙和背後,是他利用皇帝的信任,暗中結黨營私,貪汙納賄的真相。


    與此同時,康熙皇帝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對水利建設尤為重視。靳輔被任命為河道總督後,采取了在上遊修築堤壩以約束水勢的策略,而下遊則采取自然疏通的方式。這一決策在於成龍等官員看來,存在隱患,他們認為下遊的疏通同樣重要,以防萬一上遊堤壩失守,下遊百姓將遭受滅頂之災。雙方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康熙帝雖以“便民”、“不害百姓”為考量,傾向於於成龍的觀點,但納蘭明珠卻憑借自己在皇帝麵前的寵信,堅持支持靳輔的方案,認為靳輔經驗豐富且治河有功,應予以信任。這一僵持狀態,直接導致了康熙親自下令的疏浚下河工程進展緩慢,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卻未能及時完成。


    在朝堂之上,納蘭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的明爭暗鬥更是愈演愈烈。索額圖性格乖戾,對不順從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排擠,他與太子關係密切,是太子黨的核心成員。而納蘭明珠則以謙和的外表掩飾其狡黠的內心,他不僅樂善好施,更擅長在暗處操作,拉攏新進官員,構建自己的政治網絡。對於政敵,他則采取更為隱蔽的手段進行構陷,尤其是對那些依附太子的大臣,更是毫不留情地排擠出去,以削弱索額圖的勢力。


    五、議剿台灣


    康熙二十年(1681年),台灣島上的局勢發生了變化。鄭經病逝後,其後嗣之間爆發了權力爭奪戰。鄭經的長子被殺害,年僅12歲的次子鄭克塽繼任延平王之位,而實權則落入部將劉國軒和馮錫範手中。這一係列事件為清朝提供了收複台灣的機會。


    福建總督姚啟聖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時機,向朝廷請求出兵進剿台灣。納蘭明珠也認為這是一個解決台灣問題的好機會。在與康熙帝商議後,決定利用這一時機徹底解決台灣問題,以鞏固清朝在東南沿海的統治。


    納蘭明珠提出了一個關鍵的策略建議:鑒於以往總督和巡撫共同指揮會導致相互牽製的問題,此次應該指定一位將領來統一指揮軍事行動。康熙帝采納了納蘭明珠的建議,並選擇了福建提督施琅來領導此次軍事行動。施琅曾在明朝末年加入鄭成功的部隊,後又投靠清朝,對台灣的情況十分熟悉,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軍進攻台灣。麵對強大的清軍,台灣的鄭氏政權無力抵抗。同年,鄭克塽派遣使者請求投降,清朝順利收複了台灣。這一勝利不僅結束了台灣與大陸長達幾十年的分離狀態,也為清朝的統一事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清軍占領台灣後,如何妥善安置鄭氏集團的人物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康熙帝最終聽取了納蘭明珠的建議,決定任用一些台灣投誠的人才,這一舉措不僅穩定了台灣的社會秩序,也為清朝的治理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事實上,許多投降的人才在後來的清朝治理台灣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至於是否應該放棄台灣的問題,納蘭明珠的態度十分堅定,他主張必須固守台灣。當時,內閣學士李光地等人提出棄守台灣的觀點,認為駐守台灣會增加朝廷的財政負擔,且台灣的戰略價值不大。然而,施琅等人堅決主張固守台灣,並認為台灣對於保衛東南沿海的安全至關重要。納蘭明珠讚同施琅的意見,並成功說服了康熙帝。


    最終,康熙帝決定設立台灣府,將其劃歸福建省管轄,正式將台灣納入中央政府的直轄範圍內。這一決定不僅解決了台灣的歸屬問題,也為台灣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台灣府的設立,標誌著台灣正式成為清朝領土的一部分,對於加強東南沿海的防禦、促進台灣的開發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六、抵禦沙俄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納蘭明珠陪同康熙帝前往東北地區進行實地考察。這次考察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東北邊境的情況以及與沙俄之間的關係。他們最遠到達了烏喇地區,在那裏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規劃。


    當時,沙俄帝國不斷向東擴張,試圖控製黑龍江流域,並在雅克薩(今俄羅斯境內的阿爾巴津)建立了要塞,這對清朝的邊疆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為了應對沙俄的侵略行為,納蘭明珠協助康熙帝製定了一係列戰略計劃。


    康熙帝在納蘭明珠等人的輔助下,調派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清軍對雅克薩進行圍攻。第一次圍攻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進行的,清軍取得了初步勝利,迫使沙俄軍隊撤退。但是,沙俄並未放棄對該地區的野心,不久後再次占據了雅克薩。


    麵對沙俄的頑固,康熙帝和納蘭明珠決定采取更加果斷的措施。在第二次圍攻中,清軍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再次發動攻勢,成功迫使沙俄軍隊撤退。這些軍事行動有效地遏製了沙俄的擴張勢頭,為後續的外交談判奠定了基礎。


    在軍事壓力之下,沙俄被迫尋求和平解決方案。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俄國談判使團抵達北京,與以納蘭明珠為首的清朝代表團進行會談。在談判過程中,納蘭明珠表現出色,他按照康熙帝的指示,義正辭嚴地駁斥了沙俄的無理要求,並指出沙俄軍隊侵犯清朝領土、殺害無辜平民及接納清朝叛逃者等事實。


    在談判中,納蘭明珠強調了清朝維護領土完整的決心,並明確表示清朝不會容忍任何形式的侵犯。最終,沙俄方麵意識到繼續軍事對抗對他們不利,同意撤出雅克薩的俄軍,並釋放了清朝的戰俘。


    這次談判的成功為《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創造了重要條件。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雙方在尼布楚簽訂了這一條約,明確了中俄之間的邊界線,並確立了雙方的貿易規則。《尼布楚條約》不僅是中俄兩國間第一個正式的邊界條約,也是清朝對外交政策的一次重大勝利。


    七、晚年失勢


    康熙二十六年冬(1687年),納蘭明珠的政治生涯迎來了轉折點。直隸巡撫於成龍(小於成龍)秘密向康熙帝稟報:“官已被明珠和餘國柱賣完。”這句話揭示了納蘭明珠涉嫌貪汙納賄、賣官鬻爵的事實。於成龍的這一秘密奏報引起了康熙帝的高度關注。


    康熙帝隨後詢問高士奇為何沒有人敢於彈劾納蘭明珠。高士奇的回答“人誰不怕死?”表明了當時朝中對於納蘭明珠及其黨羽的畏懼心理。這一回答也間接揭示了納蘭明珠在朝中的權勢之大,以至於沒有人敢於站出來揭露他的不當行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禦史郭琇上疏彈劾納蘭明珠,指控他結黨營私、排斥異己。郭琇的彈劾揭開了納蘭明珠政治生涯中的陰暗麵,也標誌著康熙帝決心打擊納蘭明珠及其黨羽的決心。


    麵對郭琇的彈劾,康熙帝決定采取行動。他罷免了納蘭明珠的大學士職位,並將其交給侍衛處酌情留用。這一決定顯示了康熙帝對於納蘭明珠行為的不滿和對其黨羽的警惕。盡管不久後納蘭明珠隨康熙帝西征葛爾丹,得以官複原職,但自此以後的二十年裏,他再也沒有被賦予重任。


    康熙帝之所以沒有徹底拋棄納蘭明珠,可能是因為納蘭明珠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及處理台灣問題等方麵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納蘭明珠在朝中的影響力已經大大減弱,不再像以前那樣權傾朝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十五日,納蘭明珠病逝。康熙帝得知消息後,派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這一舉動體現了康熙帝對於納蘭明珠過往貢獻的認可。盡管納蘭明珠晚年失勢,但康熙帝仍然給予他一定的尊重,這也反映了康熙帝對於功臣的寬容和仁慈。


    結語


    納蘭明珠的政治生涯反映了清代早期官場的複雜性。他從一個不起眼的侍衛成長為權傾朝野的大臣,但最終也未能逃脫朋黨鬥爭的命運。盡管如此,納蘭明珠在康熙朝的諸多重大決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影響力不容忽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曆史著名人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之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之羽並收藏古代曆史著名人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