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導乾隆
在清朝的曆史上,朱軾作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不僅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員,更是在文化教育方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對皇四子愛新覺羅·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的教育上,朱軾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雍正帝深知良好的教育對於皇子成長的重要性,因此特地選中了學識淵博且品德高尚的朱軾作為弘曆的老師,希望他能夠引導弘曆成長為一位賢明的君主。
懋勤殿設壇行拜師禮,這一儀式不僅是對朱軾學識的認可,也是對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朱軾對弘曆的要求十分嚴格,他堅信隻有嚴格的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有一次,雍正帝見兒子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出於父愛,他向朱軾表達了自己的一些擔憂,認為即便是皇子,也不必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朱軾回答道:“教則為堯舜,不教則為桀紂”,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對於塑造一個人性格和品質的重要性。即使貴為皇子,也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否則可能會走向歧途。雍正帝聽後,深以為然,不再幹預朱軾的教學方式。
正是因為有了朱軾這樣嚴謹的教導,弘曆才得以成長為一位有著深遠影響的帝王——乾隆。乾隆登基後,始終銘記著老師的教誨,對於朱軾充滿了感激之情。傳說中,乾隆曾經親自前往高安探望朱軾,這不僅是對老師的一種尊敬,也是對朱軾人格魅力的認可。在這次會麵中,朱軾用四盤二碗的簡樸宴席款待了乾隆,這頓飯簡單而不失禮儀,體現了朱軾一貫的生活作風——樸素而不失莊重。據說,這種宴席形式後來在高安地區流行開來,被稱為“朱公席”,成為了當地人民待客的一種傳統方式。
二、政績顯著
朱軾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不僅以其清廉審慎的品質贏得了百姓的尊敬,更以卓越的政績獲得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信任與重用。自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進士並擔任潛江知縣以來,朱軾便以其廉潔奉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任期內,始終將“清吏治,正風俗”視為首要任務,倡導獎勵廉潔、懲辦貪汙,以及禁止奢侈、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他取消了巡府衙門的額外攤派,並簡化了巡府的儀仗隊規模,這些舉措有效地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樹立了良好的官風。
在擔任浙江巡撫期間,朱軾更是以其務實的態度和創新的思維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當地的海患問題。通過對海寧、上虞一帶的實地考察,他發現原有的海堤因建造在浮沙之上而難以持久。為此,朱軾創造性地提出了“水櫃法”來加固海堤,這種方法通過使用耐水木材製作成水櫃,內部填充碎石,橫向排列於堤基之下,再覆蓋以大石構築堤身,並在堤外側砌築巨石以保護堤腳。這一方法的成功應用,使得海堤更加穩固,有效防止了海潮侵襲,極大地減少了沿海地區的自然災害,為當地居民帶來了福祉。
康熙五十九年,朱軾晉升為左都禦史,繼續在救濟災民、鞏固邊防等方麵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康熙六十年山西、陝西遭遇大旱之際,朱軾被派遣至山西組織賑災工作。他不僅嚴懲了趁火打劫的貪官汙吏,還鼓勵富戶和紳士捐糧捐款,幫助災民渡過難關。此外,朱軾還積極整頓漕河水道,暫停征收米船課稅,促進糧食流通,並設立醫療機構救治患病災民。他還建議在山西建立社倉以備荒年,並大力興修水利設施,引入泉水灌溉農田,使得民眾從中受益匪淺。
進入雍正朝後,朱軾被授予文華殿大學士之職,承擔起宰相的職責。他得到了雍正帝的高度信任,被禦賜“朝堂良佐”匾額,並多次晉升,直至太子太傅。乾隆即位後,朱軾繼續擔任重要職務,成為乾隆倚重的大臣之一。
三、朝堂良佐
朱軾作為清朝早期的一位傑出政治家和學者,其一生的事跡充分展現了他對於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他出生於江西省高安市的一個普通農家,自幼立誌於學,勤奮苦讀,終於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進士,開始了他長達數十年的仕宦生涯。朱軾的政治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推崇朱熹學說,秉持“君主專製+道德教化”的為官之道,強調通過教化來改變民風民俗。
在擔任潛江知縣期間,朱軾將“教民易俗”作為施政的重點,他利用當地的方言編寫訓解材料,每月定期向鄉民宣講,推廣聖諭十六條,旨在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無論在何地任職,朱軾都堅持推行儒家思想,創辦書院,提倡儒學教育。他曾三次主持會試,選拔人才的標準不僅看重考生的學問,更注重其能否理解並發揚儒家經典的精神實質。
朱軾在政務上的成就同樣顯著。他在浙江巡撫任內,麵對嚴重的海患問題,采取了“木櫃法”進行海堤建設,這種方法通過使用耐水木材製成水櫃,內部填塞碎石,以此加固堤基,再在外層砌築巨石,確保了海堤的穩固。這一工程大大減少了海潮對沿海地區的影響,保障了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被譽為“朱軾所修不塌”。
朱軾還特別關注民生問題,他深知“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因此在潛江任職之初便頒布了一係列減負措施,減輕了百姓的經濟負擔。對於水利建設,朱軾更是親自參與規劃和監督,確保每一項工程都能切實惠及百姓。他的這些做法,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被尊稱為“大清官”。
朱軾一生廉潔奉公,生活簡樸,為人所稱道。據傳,他在宴請乾隆帝時,僅用四盤二碗的簡單菜式招待,這種宴席形式後來在高安地區流傳開來,被稱為“朱公席”。朱軾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他的學術成就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學術端醇,器資凝厚”。
四、禦賜折扇
禦賜折扇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朱軾在雍正朝時的正直與廉潔。這把珍貴的折扇不僅是朱軾個人榮譽的象征,更是他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品質的真實寫照。根據朱軾後裔的介紹,這把折扇背後隱藏著一段關於科考公正性的故事。
在雍正朝的一次科考前夕,朱軾被任命為主考官,而劉碧則擔任副主考官。按照慣例,皇帝會在考試前秘密召見兩位主考官,告知他們考題。然而,在這次科考中,出現了意外的情況。就在考題確定之後不久,國舅通過其親信向兩位主考官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貴重禮品,意圖讓主考官照顧其子在科考中的表現。與此同時,其他幾位朝廷要員也紛紛效仿,試圖通過送禮的方式為其親友謀取利益。
麵對這種情況,劉碧選擇了接受禮物,並將考題泄露給了送禮者,以換取更多的利益。然而,朱軾卻沒有被眼前的財物所動,他深知科考的公平性對於選拔真正的人才至關重要。於是,朱軾在收到禮物後的第一時間,帶著所有的禮品和禮單連夜進宮,向雍正帝匯報了此事。雍正帝聽後勃然大怒,準備立即懲治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的人。
朱軾卻建議雍正帝暫時不要處理這些官員,而是先更換考題,以保證考試的公正性。雍正帝采納了他的建議,重新製定了考題。考試結束後,那些試圖通過賄賂獲得好處的官員們的親屬子女並沒有出現在合格名單上,反而是那些真正有才華、見解獨特的人才脫穎而出。
雍正帝對朱軾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盡撥佳文、摒除弊端”,並為了表彰他的正直與貢獻,特地賜給他一麵題有詩句的折扇。扇麵上的詩“高嶽生良佐,興朝瑞老臣……”不僅讚揚了朱軾的品格,也體現了雍正帝對他的信任與器重。
五、晚年
朱軾的一生,是奉獻與忠誠的寫照,他始終堅守在國家發展的前沿,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乾隆元年(1736年),朱軾因長期操勞過度,最終在北京病逝。他的一生,不僅見證了清朝盛世的到來,更是為這一盛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朱軾自幼家境貧寒,但他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才智,從寒門學子一步步成長為朝廷重臣。他不僅在政壇上屢建奇功,還以清廉剛正的品格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朱軾始終將國家和民眾的利益置於首位,無論是在潛江知縣任上,還是在浙江巡撫的高位,他都堅持以民為本,推行一係列有利於民生的政策。
晚年時,朱軾雖已身居高位,但仍舊勤勉於政務,始終保持著一顆為國為民的心。他關心民生疾苦,重視教育事業,倡導道德教化,力圖通過提升民眾的文化素質來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朱軾依舊堅持工作,直到身體不堪重負,最終因積勞成疾而離世。
朱軾逝世的消息傳至皇宮,乾隆皇帝深感痛惜。乾隆帝深知朱軾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他不僅是一位忠誠的臣子,更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為了表彰朱軾一生的貢獻,乾隆帝決定追贈他為太傅,並賜予“文端”的諡號。這一諡號是對朱軾一生廉潔奉公、剛正不阿品格的高度認可,體現了朝廷對於朱軾道德風範的肯定與敬仰。
在清朝的曆史上,朱軾作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不僅是朝廷中的重要官員,更是在文化教育方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對皇四子愛新覺羅·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的教育上,朱軾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雍正帝深知良好的教育對於皇子成長的重要性,因此特地選中了學識淵博且品德高尚的朱軾作為弘曆的老師,希望他能夠引導弘曆成長為一位賢明的君主。
懋勤殿設壇行拜師禮,這一儀式不僅是對朱軾學識的認可,也是對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肯定。朱軾對弘曆的要求十分嚴格,他堅信隻有嚴格的教育才能夠培養出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有一次,雍正帝見兒子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出於父愛,他向朱軾表達了自己的一些擔憂,認為即便是皇子,也不必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朱軾回答道:“教則為堯舜,不教則為桀紂”,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教育對於塑造一個人性格和品質的重要性。即使貴為皇子,也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否則可能會走向歧途。雍正帝聽後,深以為然,不再幹預朱軾的教學方式。
正是因為有了朱軾這樣嚴謹的教導,弘曆才得以成長為一位有著深遠影響的帝王——乾隆。乾隆登基後,始終銘記著老師的教誨,對於朱軾充滿了感激之情。傳說中,乾隆曾經親自前往高安探望朱軾,這不僅是對老師的一種尊敬,也是對朱軾人格魅力的認可。在這次會麵中,朱軾用四盤二碗的簡樸宴席款待了乾隆,這頓飯簡單而不失禮儀,體現了朱軾一貫的生活作風——樸素而不失莊重。據說,這種宴席形式後來在高安地區流行開來,被稱為“朱公席”,成為了當地人民待客的一種傳統方式。
二、政績顯著
朱軾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不僅以其清廉審慎的品質贏得了百姓的尊敬,更以卓越的政績獲得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信任與重用。自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進士並擔任潛江知縣以來,朱軾便以其廉潔奉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任期內,始終將“清吏治,正風俗”視為首要任務,倡導獎勵廉潔、懲辦貪汙,以及禁止奢侈、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他取消了巡府衙門的額外攤派,並簡化了巡府的儀仗隊規模,這些舉措有效地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樹立了良好的官風。
在擔任浙江巡撫期間,朱軾更是以其務實的態度和創新的思維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當地的海患問題。通過對海寧、上虞一帶的實地考察,他發現原有的海堤因建造在浮沙之上而難以持久。為此,朱軾創造性地提出了“水櫃法”來加固海堤,這種方法通過使用耐水木材製作成水櫃,內部填充碎石,橫向排列於堤基之下,再覆蓋以大石構築堤身,並在堤外側砌築巨石以保護堤腳。這一方法的成功應用,使得海堤更加穩固,有效防止了海潮侵襲,極大地減少了沿海地區的自然災害,為當地居民帶來了福祉。
康熙五十九年,朱軾晉升為左都禦史,繼續在救濟災民、鞏固邊防等方麵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康熙六十年山西、陝西遭遇大旱之際,朱軾被派遣至山西組織賑災工作。他不僅嚴懲了趁火打劫的貪官汙吏,還鼓勵富戶和紳士捐糧捐款,幫助災民渡過難關。此外,朱軾還積極整頓漕河水道,暫停征收米船課稅,促進糧食流通,並設立醫療機構救治患病災民。他還建議在山西建立社倉以備荒年,並大力興修水利設施,引入泉水灌溉農田,使得民眾從中受益匪淺。
進入雍正朝後,朱軾被授予文華殿大學士之職,承擔起宰相的職責。他得到了雍正帝的高度信任,被禦賜“朝堂良佐”匾額,並多次晉升,直至太子太傅。乾隆即位後,朱軾繼續擔任重要職務,成為乾隆倚重的大臣之一。
三、朝堂良佐
朱軾作為清朝早期的一位傑出政治家和學者,其一生的事跡充分展現了他對於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他出生於江西省高安市的一個普通農家,自幼立誌於學,勤奮苦讀,終於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進士,開始了他長達數十年的仕宦生涯。朱軾的政治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尤其推崇朱熹學說,秉持“君主專製+道德教化”的為官之道,強調通過教化來改變民風民俗。
在擔任潛江知縣期間,朱軾將“教民易俗”作為施政的重點,他利用當地的方言編寫訓解材料,每月定期向鄉民宣講,推廣聖諭十六條,旨在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無論在何地任職,朱軾都堅持推行儒家思想,創辦書院,提倡儒學教育。他曾三次主持會試,選拔人才的標準不僅看重考生的學問,更注重其能否理解並發揚儒家經典的精神實質。
朱軾在政務上的成就同樣顯著。他在浙江巡撫任內,麵對嚴重的海患問題,采取了“木櫃法”進行海堤建設,這種方法通過使用耐水木材製成水櫃,內部填塞碎石,以此加固堤基,再在外層砌築巨石,確保了海堤的穩固。這一工程大大減少了海潮對沿海地區的影響,保障了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被譽為“朱軾所修不塌”。
朱軾還特別關注民生問題,他深知“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因此在潛江任職之初便頒布了一係列減負措施,減輕了百姓的經濟負擔。對於水利建設,朱軾更是親自參與規劃和監督,確保每一項工程都能切實惠及百姓。他的這些做法,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廣泛讚譽,被尊稱為“大清官”。
朱軾一生廉潔奉公,生活簡樸,為人所稱道。據傳,他在宴請乾隆帝時,僅用四盤二碗的簡單菜式招待,這種宴席形式後來在高安地區流傳開來,被稱為“朱公席”。朱軾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學者,他的學術成就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學術端醇,器資凝厚”。
四、禦賜折扇
禦賜折扇的故事生動地展現了朱軾在雍正朝時的正直與廉潔。這把珍貴的折扇不僅是朱軾個人榮譽的象征,更是他為官清廉、公正無私品質的真實寫照。根據朱軾後裔的介紹,這把折扇背後隱藏著一段關於科考公正性的故事。
在雍正朝的一次科考前夕,朱軾被任命為主考官,而劉碧則擔任副主考官。按照慣例,皇帝會在考試前秘密召見兩位主考官,告知他們考題。然而,在這次科考中,出現了意外的情況。就在考題確定之後不久,國舅通過其親信向兩位主考官送去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貴重禮品,意圖讓主考官照顧其子在科考中的表現。與此同時,其他幾位朝廷要員也紛紛效仿,試圖通過送禮的方式為其親友謀取利益。
麵對這種情況,劉碧選擇了接受禮物,並將考題泄露給了送禮者,以換取更多的利益。然而,朱軾卻沒有被眼前的財物所動,他深知科考的公平性對於選拔真正的人才至關重要。於是,朱軾在收到禮物後的第一時間,帶著所有的禮品和禮單連夜進宮,向雍正帝匯報了此事。雍正帝聽後勃然大怒,準備立即懲治那些企圖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的人。
朱軾卻建議雍正帝暫時不要處理這些官員,而是先更換考題,以保證考試的公正性。雍正帝采納了他的建議,重新製定了考題。考試結束後,那些試圖通過賄賂獲得好處的官員們的親屬子女並沒有出現在合格名單上,反而是那些真正有才華、見解獨特的人才脫穎而出。
雍正帝對朱軾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盡撥佳文、摒除弊端”,並為了表彰他的正直與貢獻,特地賜給他一麵題有詩句的折扇。扇麵上的詩“高嶽生良佐,興朝瑞老臣……”不僅讚揚了朱軾的品格,也體現了雍正帝對他的信任與器重。
五、晚年
朱軾的一生,是奉獻與忠誠的寫照,他始終堅守在國家發展的前沿,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乾隆元年(1736年),朱軾因長期操勞過度,最終在北京病逝。他的一生,不僅見證了清朝盛世的到來,更是為這一盛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朱軾自幼家境貧寒,但他憑借著自身的努力與才智,從寒門學子一步步成長為朝廷重臣。他不僅在政壇上屢建奇功,還以清廉剛正的品格贏得了百姓的愛戴。朱軾始終將國家和民眾的利益置於首位,無論是在潛江知縣任上,還是在浙江巡撫的高位,他都堅持以民為本,推行一係列有利於民生的政策。
晚年時,朱軾雖已身居高位,但仍舊勤勉於政務,始終保持著一顆為國為民的心。他關心民生疾苦,重視教育事業,倡導道德教化,力圖通過提升民眾的文化素質來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朱軾依舊堅持工作,直到身體不堪重負,最終因積勞成疾而離世。
朱軾逝世的消息傳至皇宮,乾隆皇帝深感痛惜。乾隆帝深知朱軾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他不僅是一位忠誠的臣子,更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為了表彰朱軾一生的貢獻,乾隆帝決定追贈他為太傅,並賜予“文端”的諡號。這一諡號是對朱軾一生廉潔奉公、剛正不阿品格的高度認可,體現了朝廷對於朱軾道德風範的肯定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