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經磨難
楊秀清的早年生活充滿了艱辛和挑戰,這為他後來成為太平天國的重要領袖奠定了獨特的人生背景。他的祖籍是廣東嘉應州,由於家族在清朝雍正年間遭遇了生存危機,曾祖父不得不攜帶著僅有的衣物,遷徙至廣西桂平縣的大宣裏。在那裏,生活依舊艱難,他們不得不繼續遷移,最終定居在平隘山(鵬隘山)的東旺衝,開始了艱苦的墾荒生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楊家逐漸在這個偏僻的地方紮下了根,人口也逐漸增多。
1823年農曆八月十九日,楊秀清在這個貧窮的家庭中誕生。不幸的是,他五歲時失去了父親,九歲時又失去了母親,幼小的他不得不依靠伯父楊慶善撫養成人。由於家庭條件有限,楊秀清未能接受正規教育,長大後依然不識文字,但他繼承了祖輩的勤勞傳統,繼續以耕山燒炭為生。生活的重壓使他身體狀況不佳,身形矮小,麵容憔悴,甚至有一隻眼睛失明。
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楊秀清並未因此而消沉。他與族內的許多兄弟姐妹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與下古棚村的蕭朝貴關係密切。蕭朝貴後來也成為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之一。此外,楊秀清的堂姐嫁給了大衝村的富戶曾家,這為他後來接觸到上帝會提供了一個契機。通過曾家的關係網,楊秀清開始了解並參與到上帝會的活動中。
楊秀清用賣炭所得的錢購買酒水,邀請所謂的“俠徒”來家中聚會,這些活動不僅是對當時社會壓抑的一種反抗形式,也體現了他對改變現狀的渴望。據記載,楊秀清在路上常常放聲歌唱,表現出一種豪邁的氣質,同時也表明他內心懷有反清複明的理想。
二、入會掌權
楊秀清加入上帝會的過程以及他如何逐步掌握實權的曆史,反映了他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與馮雲山在廣東、廣西兩地創立了上帝會,並開始傳播其獨特的教義。馮雲山在尋找反清的秘密基地時,選擇了紫荊山和平隘山地區,並以塾師身份在當地宣傳教義。到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在楊秀清堂姐的兒子曾玉珍的幫助下,楊秀清和蕭朝貴等人加入了上帝會。
最初,楊秀清隻是上帝會的一名普通成員,沒有任何顯赫的地位或權力。然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末,隨著馮雲山被捕,洪秀全返回廣東處理事務,廣西地區的上帝會陷入了混亂之中,人心渙散,組織麵臨著瓦解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楊秀清利用當地民眾對降童巫術的迷信,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假托“天父”下凡,聲稱自己是耶和華的代言人。他通過模仿昏迷狀態,然後突然站起來,用威嚴的聲音傳達“天父”的旨意,命令會眾團結一致對抗清廷,成功地穩定了人心,挽救了上帝會即將崩潰的局麵。
半年後,蕭朝貴效仿楊秀清,也開始假托“天兄”(耶穌基督)下凡,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宗教發言人。洪秀全回到廣西後,正式確認了楊秀清和蕭朝貴作為“天父”和“天兄”代言人的身份。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楊秀清和蕭朝貴在上帝會中的地位,還使得他們能夠排擠早期信徒,包括賜穀王(黃)家和大衝曾家的勢力。
楊秀清除了成為“天父”的代言人外,還獲得了“上帝第四子”的地位,僅次於洪秀全(上帝次子)和馮雲山(上帝三子)。蕭朝貴則因其妻子楊宣嬌被認為是上帝的女兒,而成為“帝婿”,其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至此,楊秀清和蕭朝貴在組織內部的權力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馮雲山。
然而,就在楊秀清權力日益鞏固的時候,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他突然患病,病情持續惡化,到了八月已經嚴重到幾乎無法正常交流的地步。在此期間,蕭朝貴暫時接過了領導權。但是到了十月初一日,楊秀清“複開金口”,恢複了健康,並立即重新奪回了領導權。他否定了蕭朝貴較為保守的策略,轉而采取更為激進的措施,積極迎接會眾的到來,並準備與清軍正麵衝突。
在這一係列的行動中,楊秀清表現出了果敢的決策力。十月十八日,他派遣部隊前往大洋墟迎接前來金田團營的陸川上帝會賴九所部,並與清軍發生激戰,最終成功讓賴九所部安全渡過潯江,抵達金田。緊接著,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楊秀清再次派遣蒙得恩前往平南縣花洲迎接洪秀全和馮雲山。在思旺圩擊敗了清軍的阻撓後,洪秀全和馮雲山順利回到了金田團營,這次行動被稱為“迎主之戰”。
三、天國創業
金田起義之後,太平天國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楊秀清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宣告太平天國成立,並自稱“太平王”。隨後,洪秀全在武宣東鄉自稱“天王”,並任命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石達開、韋昌輝為五軍主將,其中楊秀清被任命為中軍主將、左輔正軍師,地位僅次於洪秀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在占領永安州後,正式封楊秀清為東王、九千歲,並賦予他管治東方各國的權力。同時,其他四位王(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均需聽命於東王楊秀清,確立了他在太平天國中僅次於洪秀全的絕對權威地位。
在太平天國的創業階段,楊秀清雖然較少親自指揮前線作戰,但他對於內部軍政的管理和戰略規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起義初期,農民軍隊存在著嚴重的散漫和自私現象,這直接影響到了戰鬥力。楊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的宗教手段,多次對軍隊進行說教,傳達必勝的信念,成功凝聚了全軍的力量和意誌。尤其是在永安封王四天後,楊秀清處理了太平軍內部的叛徒周錫能事件。周錫能在脫離太平軍後投降清軍,並被派回太平軍內部企圖行刺洪秀全。楊秀清通過“天父下凡”的方式揭露了周錫能的真實目的,並將其處決,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給太平天國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危機。這一事件極大地提升了楊秀清在太平軍中的威望。
隨著太平軍撤離永安州,向北發展成為必然選擇。在攻打桂林失利後,楊秀清提出了“略城堡、舍要害、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的戰略構想,即主張放棄攻占重要城市,直接向東進發,占據江寧(今南京)作為革命的根本基地。這一構想得到了洪秀全的認可和支持。太平軍進入湖南後,楊秀清與蕭朝貴聯合發布了多篇檄文,號召漢族人民參與反清鬥爭,擴大了太平天國的影響範圍。
太平天國壬子二年(1852年,清鹹豐二年)十二月初九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攻克武昌,進一步增強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在此基礎上,太平軍繼續東進,於太平天國癸醜三年二月十四日(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寧,將其改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正式建立了“小天堂”。楊秀清初時以朝陽門內江寧將軍署為東王府,後因地理位置問題搬至漢西門前長蘆鹽運使何其興的府邸。楊秀清的東王府雖然不如洪秀全的天王府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極為豪華,被譽為“琳琅錦繡,煥若天宮”。
楊秀清每次出行的排場十分盛大,乘坐由五十六名轎夫抬著的大轎,沿途人員必須回避或者跪拜,否則將麵臨嚴厲的懲罰。
四、穩定政權
定都天京後,楊秀清憑借其卓越的組織能力和軍事才能,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隨著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的相繼犧牲,楊秀清在太平天國中的權力愈發集中。他通過居中調度和部署各類軍事行動,使洪秀全實際上退居幕後,成為“虛君”。與此同時,楊秀清被加封了一係列宗教稱號,如“禾乃師”、“贖病主”、“勸慰師”、“聖神風”等,這不僅提高了他在宗教上的地位,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政權中的核心地位。
在太平天國的日常運作中,所有的決策和命令都出自楊秀清之手。無論是軍事上的獎懲升降,還是文官的任免,都由他來決定,洪秀全僅負責最後的批準。所有奏章必須經過楊秀清的審查並加蓋印章後才能呈交給洪秀全,即使是北王韋昌輝也不能繞過這一程序直接上奏。楊秀清還享有“立而不跪”的特權,在覲見洪秀全時無需下跪,這在等級森嚴的太平天國體製中顯得尤為不同尋常。
立足天京之後,楊秀清開始部署北伐與西征。太平軍雖然在數量上遠不及清軍,但他仍然決定將有限的兵力分成三部分,既要防守天京,又要進行北伐與西征。北伐軍由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人數僅有兩萬,盡管一度推進到了天津府靜海縣,但由於缺乏支援,最終在饑餓和寒冷中被迫撤退,並在阜城被圍困。楊秀清派出的救援部隊也未能成功,最終導致北伐軍全軍覆沒。這一戰略決策被後世評價為太平天國的重大失誤之一。
相比之下,西征軍的情況要好得多。雖然初期因為兵力不足而難以攻克南昌,但楊秀清及時調整策略,命令撤圍九江,增兵西進。太平軍在1854年春季第二次占領武昌,並進一步攻入湖南。然而,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湘潭、城陵磯等地接連擊敗太平軍,形勢再度緊張。楊秀清隨即命令秦日綱和韋俊等守衛田家鎮,並在湘軍水師攻破田家鎮江麵防線後,派翼王石達開督師湖口,集中兵力與湘軍決戰。最終,太平軍在1854年冬季大破湘軍水師,解除了九江之圍,並在次年春季第三次攻克武昌,取得了西征的勝利。
麵對清軍在孝陵衛組建的江南大營和在揚州組建的江北大營對天京的威脅,楊秀清在1856年春天指揮了擊破清軍兩大營的戰役。他首先派遣秦日綱率領精銳部隊東援鎮江,打破了清軍的包圍。接著,太平軍分道渡江,東西夾擊江北大營,摧毀了清軍的營壘一百二十餘座。隨後,全軍南渡,攻克高資,擊斃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並攻破九華山清營。楊秀清命令各部必須按時進攻,違者斬首。與此同時,石達開率領的援軍也趕到天京,從西路進攻。太平軍內外夾擊,最終迫使清軍江南大營全線崩潰,清將向榮逃往丹陽,不久後病逝。此次戰役徹底解除了天京的外部威脅。然而,正當楊秀清計劃進一步調動石達開和韋昌輝等人進攻江北,進軍蘇杭之時,不幸發生了“天京事變”。
五、死於內訌
隨著太平天國勢力的壯大,楊秀清的權力也隨之膨脹。他不僅在軍事上屢建奇功,在政治上也逐漸掌握了實權,成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權者。然而,楊秀清的野心也隨之增長,他經常假托“天父”下凡,淩駕於天王洪秀全和其他官員之上,任意羞辱和處罰他人,包括處死天官正丞相曾水源、東府吏部尚書李壽春、仆射黃仕珍等人,將燕王秦日綱等多人罰為奴,杖責北王韋昌輝,並將洪秀全之兄洪仁達關入東牢。
楊秀清的專橫行為讓洪秀全感到極大的壓力,同時也引起了其他高層將領的不滿,特別是北王韋昌輝,他對楊秀清的專權深惡痛絕。1856年夏天,隨著太平軍擊破了江南、江北大營,清軍向榮敗死,楊秀清認為時機成熟,決定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權威。同年七月初九(陰曆七月十五日,1856年8月15日),楊秀清再次假托“天父”下凡,召洪秀全來東王府,並強迫洪秀全承認他應該被稱為“萬歲”,而不是“九千歲”。洪秀全被迫同意這一稱呼,並宣布“今後遵天父聖旨,東王稱萬歲,東世子也稱萬歲”,計劃在楊秀清生日當天舉行稱萬歲的典禮。
不久之後,佐天侯陳承鎔向洪秀全告密,稱楊秀清意圖弑殺洪秀全而奪其位。洪秀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密召正在前線作戰的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韋昌輝接受了這個任務,並將秦日綱拉入計劃。同年七月二十六日(陰曆八月初三日,1856年9月1日)深夜,陳承鎔打開城門迎接韋昌輝。韋昌輝接到洪秀全的詔書後,在次日淩晨攻打東王府。
據記載,韋昌輝先派人傳喚楊秀清到天王府議事,但楊秀清拒絕前去,並殺掉了韋昌輝的使者。隨後,楊秀清派東殿尚書傅學賢在漢西門大街嚴陣以待。然而,韋昌輝已經從後街攻入東王府。楊秀清登上望樓擂鼓示警,但最終被韋昌輝的部下許宗揚發現並抓獲。楊秀清請求韋昌輝不要殺他,但韋昌輝表示,如果不殺楊秀清,自己就會死。於是,韋昌輝的手下砍死了楊秀清,同時遇難的還有楊秀清的二十七名“親丁”、五十四名“王娘”以及一名有孕侍女。傅學賢率領東王府的部眾與韋昌輝交戰,但很快就被全部消滅。
楊秀清遇害後的當天早晨,洪秀全即下詔貶楊秀清為“東孽”,並向軍民宣布他“竊據神器,妄稱萬歲,已遭天殛”。這一事件即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
事後,洪秀全誅殺了韋昌輝,並恢複了楊秀清生前的部分封號。隨著時間的推移,洪秀全不斷為楊秀清加封,直到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楊秀清被追封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傳天父上主真神真聖旨聖神上帝之風雷勸慰師後師左輔正軍師頂天扶朝綱東王”。
結語
楊秀清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貧困的燒炭工成長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控者,期間展現出了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然而,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性結局,這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楊秀清的早年生活充滿了艱辛和挑戰,這為他後來成為太平天國的重要領袖奠定了獨特的人生背景。他的祖籍是廣東嘉應州,由於家族在清朝雍正年間遭遇了生存危機,曾祖父不得不攜帶著僅有的衣物,遷徙至廣西桂平縣的大宣裏。在那裏,生活依舊艱難,他們不得不繼續遷移,最終定居在平隘山(鵬隘山)的東旺衝,開始了艱苦的墾荒生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楊家逐漸在這個偏僻的地方紮下了根,人口也逐漸增多。
1823年農曆八月十九日,楊秀清在這個貧窮的家庭中誕生。不幸的是,他五歲時失去了父親,九歲時又失去了母親,幼小的他不得不依靠伯父楊慶善撫養成人。由於家庭條件有限,楊秀清未能接受正規教育,長大後依然不識文字,但他繼承了祖輩的勤勞傳統,繼續以耕山燒炭為生。生活的重壓使他身體狀況不佳,身形矮小,麵容憔悴,甚至有一隻眼睛失明。
盡管生活條件艱苦,但楊秀清並未因此而消沉。他與族內的許多兄弟姐妹保持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與下古棚村的蕭朝貴關係密切。蕭朝貴後來也成為太平天國的重要人物之一。此外,楊秀清的堂姐嫁給了大衝村的富戶曾家,這為他後來接觸到上帝會提供了一個契機。通過曾家的關係網,楊秀清開始了解並參與到上帝會的活動中。
楊秀清用賣炭所得的錢購買酒水,邀請所謂的“俠徒”來家中聚會,這些活動不僅是對當時社會壓抑的一種反抗形式,也體現了他對改變現狀的渴望。據記載,楊秀清在路上常常放聲歌唱,表現出一種豪邁的氣質,同時也表明他內心懷有反清複明的理想。
二、入會掌權
楊秀清加入上帝會的過程以及他如何逐步掌握實權的曆史,反映了他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與馮雲山在廣東、廣西兩地創立了上帝會,並開始傳播其獨特的教義。馮雲山在尋找反清的秘密基地時,選擇了紫荊山和平隘山地區,並以塾師身份在當地宣傳教義。到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在楊秀清堂姐的兒子曾玉珍的幫助下,楊秀清和蕭朝貴等人加入了上帝會。
最初,楊秀清隻是上帝會的一名普通成員,沒有任何顯赫的地位或權力。然而,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末,隨著馮雲山被捕,洪秀全返回廣東處理事務,廣西地區的上帝會陷入了混亂之中,人心渙散,組織麵臨著瓦解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楊秀清利用當地民眾對降童巫術的迷信,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假托“天父”下凡,聲稱自己是耶和華的代言人。他通過模仿昏迷狀態,然後突然站起來,用威嚴的聲音傳達“天父”的旨意,命令會眾團結一致對抗清廷,成功地穩定了人心,挽救了上帝會即將崩潰的局麵。
半年後,蕭朝貴效仿楊秀清,也開始假托“天兄”(耶穌基督)下凡,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宗教發言人。洪秀全回到廣西後,正式確認了楊秀清和蕭朝貴作為“天父”和“天兄”代言人的身份。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楊秀清和蕭朝貴在上帝會中的地位,還使得他們能夠排擠早期信徒,包括賜穀王(黃)家和大衝曾家的勢力。
楊秀清除了成為“天父”的代言人外,還獲得了“上帝第四子”的地位,僅次於洪秀全(上帝次子)和馮雲山(上帝三子)。蕭朝貴則因其妻子楊宣嬌被認為是上帝的女兒,而成為“帝婿”,其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至此,楊秀清和蕭朝貴在組織內部的權力實際上已經超過了馮雲山。
然而,就在楊秀清權力日益鞏固的時候,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他突然患病,病情持續惡化,到了八月已經嚴重到幾乎無法正常交流的地步。在此期間,蕭朝貴暫時接過了領導權。但是到了十月初一日,楊秀清“複開金口”,恢複了健康,並立即重新奪回了領導權。他否定了蕭朝貴較為保守的策略,轉而采取更為激進的措施,積極迎接會眾的到來,並準備與清軍正麵衝突。
在這一係列的行動中,楊秀清表現出了果敢的決策力。十月十八日,他派遣部隊前往大洋墟迎接前來金田團營的陸川上帝會賴九所部,並與清軍發生激戰,最終成功讓賴九所部安全渡過潯江,抵達金田。緊接著,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楊秀清再次派遣蒙得恩前往平南縣花洲迎接洪秀全和馮雲山。在思旺圩擊敗了清軍的阻撓後,洪秀全和馮雲山順利回到了金田團營,這次行動被稱為“迎主之戰”。
三、天國創業
金田起義之後,太平天國的創建和發展過程中,楊秀清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宣告太平天國成立,並自稱“太平王”。隨後,洪秀全在武宣東鄉自稱“天王”,並任命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石達開、韋昌輝為五軍主將,其中楊秀清被任命為中軍主將、左輔正軍師,地位僅次於洪秀全。同年十月二十五日,洪秀全在占領永安州後,正式封楊秀清為東王、九千歲,並賦予他管治東方各國的權力。同時,其他四位王(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均需聽命於東王楊秀清,確立了他在太平天國中僅次於洪秀全的絕對權威地位。
在太平天國的創業階段,楊秀清雖然較少親自指揮前線作戰,但他對於內部軍政的管理和戰略規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起義初期,農民軍隊存在著嚴重的散漫和自私現象,這直接影響到了戰鬥力。楊秀清利用“天父下凡”的宗教手段,多次對軍隊進行說教,傳達必勝的信念,成功凝聚了全軍的力量和意誌。尤其是在永安封王四天後,楊秀清處理了太平軍內部的叛徒周錫能事件。周錫能在脫離太平軍後投降清軍,並被派回太平軍內部企圖行刺洪秀全。楊秀清通過“天父下凡”的方式揭露了周錫能的真實目的,並將其處決,從而避免了一場可能給太平天國帶來毀滅性打擊的危機。這一事件極大地提升了楊秀清在太平軍中的威望。
隨著太平軍撤離永安州,向北發展成為必然選擇。在攻打桂林失利後,楊秀清提出了“略城堡、舍要害、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的戰略構想,即主張放棄攻占重要城市,直接向東進發,占據江寧(今南京)作為革命的根本基地。這一構想得到了洪秀全的認可和支持。太平軍進入湖南後,楊秀清與蕭朝貴聯合發布了多篇檄文,號召漢族人民參與反清鬥爭,擴大了太平天國的影響範圍。
太平天國壬子二年(1852年,清鹹豐二年)十二月初九日(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攻克武昌,進一步增強了太平天國的實力。在此基礎上,太平軍繼續東進,於太平天國癸醜三年二月十四日(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寧,將其改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正式建立了“小天堂”。楊秀清初時以朝陽門內江寧將軍署為東王府,後因地理位置問題搬至漢西門前長蘆鹽運使何其興的府邸。楊秀清的東王府雖然不如洪秀全的天王府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極為豪華,被譽為“琳琅錦繡,煥若天宮”。
楊秀清每次出行的排場十分盛大,乘坐由五十六名轎夫抬著的大轎,沿途人員必須回避或者跪拜,否則將麵臨嚴厲的懲罰。
四、穩定政權
定都天京後,楊秀清憑借其卓越的組織能力和軍事才能,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力地位。隨著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的相繼犧牲,楊秀清在太平天國中的權力愈發集中。他通過居中調度和部署各類軍事行動,使洪秀全實際上退居幕後,成為“虛君”。與此同時,楊秀清被加封了一係列宗教稱號,如“禾乃師”、“贖病主”、“勸慰師”、“聖神風”等,這不僅提高了他在宗教上的地位,也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政權中的核心地位。
在太平天國的日常運作中,所有的決策和命令都出自楊秀清之手。無論是軍事上的獎懲升降,還是文官的任免,都由他來決定,洪秀全僅負責最後的批準。所有奏章必須經過楊秀清的審查並加蓋印章後才能呈交給洪秀全,即使是北王韋昌輝也不能繞過這一程序直接上奏。楊秀清還享有“立而不跪”的特權,在覲見洪秀全時無需下跪,這在等級森嚴的太平天國體製中顯得尤為不同尋常。
立足天京之後,楊秀清開始部署北伐與西征。太平軍雖然在數量上遠不及清軍,但他仍然決定將有限的兵力分成三部分,既要防守天京,又要進行北伐與西征。北伐軍由林鳳祥和李開芳率領,人數僅有兩萬,盡管一度推進到了天津府靜海縣,但由於缺乏支援,最終在饑餓和寒冷中被迫撤退,並在阜城被圍困。楊秀清派出的救援部隊也未能成功,最終導致北伐軍全軍覆沒。這一戰略決策被後世評價為太平天國的重大失誤之一。
相比之下,西征軍的情況要好得多。雖然初期因為兵力不足而難以攻克南昌,但楊秀清及時調整策略,命令撤圍九江,增兵西進。太平軍在1854年春季第二次占領武昌,並進一步攻入湖南。然而,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湘潭、城陵磯等地接連擊敗太平軍,形勢再度緊張。楊秀清隨即命令秦日綱和韋俊等守衛田家鎮,並在湘軍水師攻破田家鎮江麵防線後,派翼王石達開督師湖口,集中兵力與湘軍決戰。最終,太平軍在1854年冬季大破湘軍水師,解除了九江之圍,並在次年春季第三次攻克武昌,取得了西征的勝利。
麵對清軍在孝陵衛組建的江南大營和在揚州組建的江北大營對天京的威脅,楊秀清在1856年春天指揮了擊破清軍兩大營的戰役。他首先派遣秦日綱率領精銳部隊東援鎮江,打破了清軍的包圍。接著,太平軍分道渡江,東西夾擊江北大營,摧毀了清軍的營壘一百二十餘座。隨後,全軍南渡,攻克高資,擊斃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並攻破九華山清營。楊秀清命令各部必須按時進攻,違者斬首。與此同時,石達開率領的援軍也趕到天京,從西路進攻。太平軍內外夾擊,最終迫使清軍江南大營全線崩潰,清將向榮逃往丹陽,不久後病逝。此次戰役徹底解除了天京的外部威脅。然而,正當楊秀清計劃進一步調動石達開和韋昌輝等人進攻江北,進軍蘇杭之時,不幸發生了“天京事變”。
五、死於內訌
隨著太平天國勢力的壯大,楊秀清的權力也隨之膨脹。他不僅在軍事上屢建奇功,在政治上也逐漸掌握了實權,成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權者。然而,楊秀清的野心也隨之增長,他經常假托“天父”下凡,淩駕於天王洪秀全和其他官員之上,任意羞辱和處罰他人,包括處死天官正丞相曾水源、東府吏部尚書李壽春、仆射黃仕珍等人,將燕王秦日綱等多人罰為奴,杖責北王韋昌輝,並將洪秀全之兄洪仁達關入東牢。
楊秀清的專橫行為讓洪秀全感到極大的壓力,同時也引起了其他高層將領的不滿,特別是北王韋昌輝,他對楊秀清的專權深惡痛絕。1856年夏天,隨著太平軍擊破了江南、江北大營,清軍向榮敗死,楊秀清認為時機成熟,決定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權威。同年七月初九(陰曆七月十五日,1856年8月15日),楊秀清再次假托“天父”下凡,召洪秀全來東王府,並強迫洪秀全承認他應該被稱為“萬歲”,而不是“九千歲”。洪秀全被迫同意這一稱呼,並宣布“今後遵天父聖旨,東王稱萬歲,東世子也稱萬歲”,計劃在楊秀清生日當天舉行稱萬歲的典禮。
不久之後,佐天侯陳承鎔向洪秀全告密,稱楊秀清意圖弑殺洪秀全而奪其位。洪秀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刻密召正在前線作戰的韋昌輝回京誅殺楊秀清。韋昌輝接受了這個任務,並將秦日綱拉入計劃。同年七月二十六日(陰曆八月初三日,1856年9月1日)深夜,陳承鎔打開城門迎接韋昌輝。韋昌輝接到洪秀全的詔書後,在次日淩晨攻打東王府。
據記載,韋昌輝先派人傳喚楊秀清到天王府議事,但楊秀清拒絕前去,並殺掉了韋昌輝的使者。隨後,楊秀清派東殿尚書傅學賢在漢西門大街嚴陣以待。然而,韋昌輝已經從後街攻入東王府。楊秀清登上望樓擂鼓示警,但最終被韋昌輝的部下許宗揚發現並抓獲。楊秀清請求韋昌輝不要殺他,但韋昌輝表示,如果不殺楊秀清,自己就會死。於是,韋昌輝的手下砍死了楊秀清,同時遇難的還有楊秀清的二十七名“親丁”、五十四名“王娘”以及一名有孕侍女。傅學賢率領東王府的部眾與韋昌輝交戰,但很快就被全部消滅。
楊秀清遇害後的當天早晨,洪秀全即下詔貶楊秀清為“東孽”,並向軍民宣布他“竊據神器,妄稱萬歲,已遭天殛”。這一事件即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變”。
事後,洪秀全誅殺了韋昌輝,並恢複了楊秀清生前的部分封號。隨著時間的推移,洪秀全不斷為楊秀清加封,直到太平天國辛酉十一年(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楊秀清被追封為“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傳天父上主真神真聖旨聖神上帝之風雷勸慰師後師左輔正軍師頂天扶朝綱東王”。
結語
楊秀清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貧困的燒炭工成長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控者,期間展現出了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然而,權力鬥爭的複雜性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性結局,這也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