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分手吧,我要考哈佛! 作者:詞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仁老教授點頭,“今天上午我不給病人看診,醫學部那邊有個小朋友要過來實習,我親自帶。嚴瀝,你去找一套新的白大褂過來,手套也準備上兩雙。”
嚴瀝問,“是來咱們科室實習嗎?要是來咱們科室的話,需不需要給手術室裏安排一個助手的位置?”
謝仁老教授擺手,“不是,今天先去急診那邊。是一個從來沒碰過實踐的小朋友,我先把她送去急診的不同科室摸摸底,看看她的動手天賦怎麽樣。你不用操心這些,幫我把白大褂拿來就行。要是有病人想掛我的號,你就同他們說,下午開始掛號,今天就不開放多餘的名額了,隻開放十五個。”
嚴瀝趕緊跑去準備,結果前腳才出謝仁老教授辦公室的門,後腳就又縮了回去,“謝主任,那來實習的小醫生姓什麽叫什麽啊,身高體重多少?我找白大褂也好心裏有個數。”
“姓謝,和我的姓氏一樣,名叫書堯,書本的書,堯舜禹的堯。身高體重,我也不大清楚,你就按照最常用的尺碼拿就行,實在不行再換。”
白大褂這東西又不是緊身衣,隻要尺碼不是太離譜,穿上身都沒啥大問題。
聽謝仁老教授這麽已介紹,嚴瀝心裏就什麽都‘明白’了,能讓謝仁老教授這麽重視的人,還剛好也姓謝,定然是謝仁老教授的後輩,說不定就是孫子孫女之流呢!
隻可惜謝書堯這個名字有點中性化,她也判斷不出到底是男是女來。
嚴瀝一邊在心裏嘀咕一邊往外走,她回到護士站的那一瞬間,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一張仙氣飄飄的畫麵在她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是謝書堯要來京大醫學部附屬醫院實習!
就是那個拍《善圍傳奇》中的小胡善圍,《仙奈我何》中飾演洛三詩的女演員啊!
她之前聽護士站的護士們八卦過,那個年紀不大演技卻十分能打的女演員還是個大學霸,在京大醫學部讀書,聽說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都特別厲害,附屬醫院這邊興師動眾搞的糖尿病特效藥臨床試驗就是那謝書堯搞出來的……當時護士站中的護士們還感慨,有些人天生就是聰明,幹一行,行一行,行行幹,行行行,襯托得其他人都像是投胎來湊數的。
沒想到謝書堯居然要來附屬醫院實習了!
有近距離接觸到idol的機會了!
嚴瀝護士長臉上保持著不苟言笑的表情走進護士站,下一秒就化身成為尖叫的土撥鼠,將這一則好消息分享給了護士站的其它護士們。
護士站傳來一陣驚呼,有一個自稱是謝書堯鐵粉的護士上網查了一下謝書堯的百科詞條,直接將謝書堯的身高體重都查到,嚴瀝便讓人取了尺碼合適的白大褂來,還附帶著給謝書堯取了一個實習生十有**永不到的聽診器,還是全新未開封的!
謝書堯生怕路上堵車,提前一個小時就出門了,最終還是被堵到無奈,踩著與謝仁老教授約定好的時間堪堪趕到心腦血管科。
她才路過護士站,就被一群有備而來的護士給圍了上來,“idol,能給我簽個名嗎?我帶本子了!我特別喜歡你演的洛三詩,後麵黑化之後真的好好看啊!”
一個相互攙著走過樓道的老大爺和老大媽見到這一幕,納悶地說,“這是明星也來看病了?我瞧著這明星看起來挺年輕的啊,怎麽就也得心腦血管疾病了?一定是不好好吃飯還熬夜熬的!”
第60章 第六十站
謝仁老教授的及時到來將謝書堯給解救了出來, 他一邊把謝書堯往急診科帶,一邊問謝書堯,“小謝,聽說你打算畢業後去金陵藥科大學任教?是覺得京大醫學部不好嗎?”
他這是故意在詐謝書堯的態度。
謝書堯實話實說,“暫時還沒想好,如果到時候沒人要的話, 可能就過去了。但我已經把家安在了京城,能留在京城, 自然是更好的,到時候看哪個學校要我吧。”
謝仁老教授稍稍放了心,他將話題切回了正題上,“是小孫讓我給你先安排到急診科的,我大概給你講講醫院裏的情況, 你最好做到想心中有數。”
“對於咱這種搞醫學研究的人來說, 研究室是第一戰場,醫院就是第二戰場,空有一身武藝, 要是不來醫院發揮一下, 那實在有些浪費才能。當然,對於很多搞醫學研究的人來說,醫院也是賺錢的地方。”
“從功利點的角度來看,我就給你排個順序, 先去外科練手, 把手上的真功夫練出來, 再去內科,最後內外兼修。”
“對於你們這些臨床專業的學生來說,外科練的是手上的基礎功夫,得從早就開始抓,這個和天賦也有關係,而內科靠的是積澱,就算天賦差些,隻要勤快,勤也能補拙。要是能內外兼修,自然更好,內科也有很多手術需要做的,手上的基本功夠不夠,就是導致醫生們貧富差距的根源。”
“當然,不管是內科還是外科,你隻要達到專家級的水準,那就沒什麽差別了,你不會缺病人,自然就不會缺錢。”
謝書堯十分認可謝仁老教授的這番話,隻不過她想走的是前世醫仙門諸多醫仙的那種全能型路子,甭管遇到什麽病人,都能上手醫治,也都能醫好。
“那您覺得……這三個月的時間,我應該怎麽安排?”
謝仁老教授想了想,帶著謝書堯走了拐路,“先別急著去急診科,跟著我先去醫教科,起碼得把急診科常用的器材以及其它科室慣常用的基本檢測手段、基本儀器操作手法給學會了,不然去了急診科也施展不開拳腳。”
二人到了醫教科,謝仁老教授找到醫教科的負責人,那人又給謝書堯指了一個護士,讓護士帶著謝書堯在醫教科熟悉。
這也是謝書堯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醫療設備。
她雖然是醫學生,但從剛剛入學開始,就將自己的精力放到了科研上,哪怕後來從顧兆豐教授那裏拿到不少醫學檢測數據以及臨床反饋數據,也寫出不少與臨床相結合的文章,實際上,她對這些醫療器械還是相當陌生的。
急診科作為一個醫院內機動反應速度最快的部分,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室中會遇到的急性病,其中又以諸多外科手術為最多。
比如說某地發生車禍,一般都會將人送來急診,病情較輕的患者在急診就處理好了,病情較重的患者,一般也是在急診進行緊急救治,等情況稍微穩定一些之後,再轉去住院部,供那些專家們進行後續治療。
除了車禍之外,絕大多數事故性傷亡,都是由急診科來接診的。當然,急診科也會遇到一些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等情況……
謝書堯根據那護士給的器械說明與操作說明,詳細地將所有器械都熟悉了一遍,有些剪刀、鉗子與縫合針,她還親自上手試了試手感,對醫教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現代醫學中,隻要涉及到手術,就會有一個逃不過的問題——縫合。
開顱手術、開胸手術等就不必多說了,哪怕是小孩走路上摔了一跤磕破膝蓋,如果傷口比較嚴重的話,也是需要清創縫合的。
縫合這一關,便是無數外科醫生拿起手術刀前必須做的一關,又稱為基礎關。
醫教科的護士掐了倆肥碩的白大鼠過來,刀起刀落,兩隻白大鼠的尾巴就被切了下來,她將那兩條尾巴遞給謝書堯,道:“每一根尾巴都切三十次,然後再用顯微縫合設備給縫合好就行。你知道縫合的標準是什麽嗎?”
謝書堯已經拿起手術刀開始切大鼠的尾巴了,她用手大致丈量了一下大鼠的尾巴長度,捏起手術刀就整齊劃一地切了下去,邊切邊回答,“傷口恢複原狀。”
護士:“……”
這確實是正確答案,沒有任何毛病,但正常醫學生在麵臨這個問題時,基本上不會這樣回答,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相當得不現實。
正常答案是,在不影響血液流通的情況下,盡量保持傷口美觀。
可醫生心裏都知道,‘不影響血液流通’已經很苛刻了,這直接關係著病人術後的恢複情況,至於美觀不美觀,很多醫生是直接忽略的,他們是治病救人的,又不是醫美專家。
最讓那護士驚訝的,並不是謝書堯的答案,而是謝書堯切大鼠尾巴時的手法……這手法看著不像是一個醫生,反倒是像一個新東方培養出來的職業廚師。
‘篤篤篤’幾下,長度相差無幾的大鼠尾巴就出現在了消過毒的不鏽鋼盤中。
如果不是周邊情況與做菜格格不入,這護士都快懷疑謝書堯是不是要下鍋炒一盤大鼠尾了。
“小姑娘,你這切工不錯啊,一看就在家裏常做菜。”護士發自內心地誇獎。
謝書堯點點頭,將設備調整過來,一邊熟悉這些設備的使用,一邊尋找下針的地方,然後……一針就刺了下去。
針起針落、來來回回,護士的眼睛一直都盯在屏幕上,根據看顯微針尖顫動的頻率,就可以看出一個外科醫生的基本功。
若是針尖抖的像是得了帕金森,那絕對沒辦法去直接做縫合手術的,病人是來讓醫生給縫合血管的,而不是讓醫生把血管給捅成篩子的。
這會兒透過屏幕看顯微傷口中的針尖,基本上看不到顫動,再看大鼠尾巴中的血管,明明有縫合線穿過,卻看不到那些血管有被拉扯過的痕跡。
最讓那護士震驚的,是謝書堯的縫合手法,簡直就是‘雜拚’手法,很多醫生在縫合傷口時,都有自己的特定手法。
比如說有些‘求穩’的醫生喜歡‘十字架 ’型縫合法,因為這種縫合方法可以極大程度地保證病患的傷口不會輕易裂開。
有些醫生喜歡每縫合一針就打個結,還有的醫生雖然精通多種縫合手法,但遇到病人後,都會不由自主地選擇自己最常用的那種縫合手法……
縫合這種手術看起來小,但實際上卻是帶有濃鬱個人特色的,對於眼光毒辣的護士來說,根據病人傷口的縫合情況,就能判斷出這個病人的主治醫生是誰。
這會兒看謝書堯的縫合方式,一條大鼠尾巴被切了三十次,三十個傷口中已經有十六個傷口處理完畢,其中用到的縫合手法都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縫合得都很好。
若不是因為縫合線用的是深色線,基本上是看不到縫合痕跡的,傷口的吻合情況也相當好。
護士趕緊跑去喊醫教科的主任以及謝仁老教授,等她把人喊來時,謝書堯已經將一整條大鼠的尾巴給複原了,她正在對另外一條大鼠尾巴進行縫合。
醫教科主任的眼光要比護士毒辣很多,他盯著那屏幕看了幾眼就叮囑護士說,“嚐試去做一下通路測試,看看小謝這血管吻合手術的血管連通程度能達到多少。”
整個通路測試大概需要五分鍾的時間,在大鼠尾巴的一端通入水流,並加入一定的壓力,並在大鼠尾巴的另外一端測定流體流出量以及流體噴出速度,通過一係列的複雜計算過程,便可以計算出流體在大鼠尾部血管中的損失量,以此來評價血管的連通程度。
通路測試還沒有結束,顯示儀器上的通路指標層層攀升,越過百分之三十的時候,醫教科主任臉上已經有了笑容,這代表縫合手術已經成功了,而那指標還在上升。
大概過了半分鍾時間,指標越過了百分之五十,醫教科主任臉上的笑容越發多了,這代表縫合手術完成的相當成功,能確保傷患不為功能性正常了,而那指標還在攀升。
謝仁老教授這會兒的眼睛瞪得相當大,要不是那指標攀升速度十分正常,他都快懷疑醫教科的通路測試設備是不是出現故障了。
指標晃晃悠悠地越過了百分之八十,朝著百分之九十的大關逼近,醫教科主任臉上的笑容就快溢出來了,他相當感謝謝仁老教授,“老謝,你這是從哪兒撿到的寶?百分之九十的血管連通量,這已經算是業內老手的縫合水平了吧!外科那邊的‘杜一刀’也就這個水平。”
謝仁老教授還是有些謹慎,他指了一下謝書堯縫合完的另外一條大鼠尾巴,道:“一條尾巴的縫合成功證明不了什麽,待會兒再拿另外一條尾巴也做一下通路測試,要是兩條尾巴都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通路,人不用往急診科送了,我直接帶回心腦血管科去,之後我所有的手術,都指定她來縫合。”
醫教科的主任卻不著急,他嘴裏說著‘再等等,這指標還在上升呢’,實際上卻已經開始盤算怎麽同急診科打招呼的事情了。
人才是大家的,憑什麽被心腦血管科給獨占了?
這百分之九十多的血管通路可不是隻縫合一次導致的血管通路,而是在一條斷成三十一段的尾巴縫合起來的,能有百分之八十的血管通路就已經算是超神逆天了!
這手術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難到飛起,試想一下,讓正常人在雪地裏腳尖對腳跟地向前走,有幾個人能走出一條筆直的直線來?
第61章 第六十一站
第一條大鼠尾巴的通路測試結果最終停滯在百分之九十三上, 通過核磁共振技術,流體在大鼠尾巴中的流動過程顯現了出來。
謝書堯盯著核磁成像看了一會兒,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懊惱道:“第十七段這兒,我怎麽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護士數到第十七段,盯著看了一會兒也沒看出問題來, 她問謝書堯,“犯什麽錯誤了?”
謝書堯指著第十六段、第十七段與第十八段, 將核磁圖片放大了十倍,在圖片上找到一個‘楔形體’出來,道:“第十七段的前後縫反了,大鼠的尾巴本來就是從粗到細的,血管也是這樣, 我將本來該與十八段縫合的那一麵與十六段縫合了起來, 導致流體通過十六段與十七段的吻合處時,遇到了瓶頸性創口,流體通過量明顯降低, 流體在第十七段內發生了聚集, 到了十七段與十八段的吻合處,有遇到了一個瓶頸性創口……這應該就是導致那百分之七誤差的情況。第二條尾巴也做一下通路測試吧,我看看第二條尾巴的通路測試指標有多少。”
護士往醫教科主任那邊看了一眼,見醫教科主任點頭, 便動手操作了起來。
第一條縫合起來的尾巴本來是應當丟入垃圾桶的, 但那護士想著這縫合技術相當漂亮, 可以製成標本給之後再來醫教科學習的實習生們看,就將那條尾巴放進了冷凍箱裏。
第二條大鼠尾巴的通路測試結果在七分鍾後也出來了,通路測試指標為百分之九十七點四,距離完全複原隻有百分之二點六,謝書堯盯著核磁成像的片子看了好一會兒,想找出導致那百分之二點六誤差的原因。
在她分析這點誤差的時候,護士已經將那條還未在冷凍箱中待夠十分鍾的鼠尾拿出來丟進醫療廢棄物安置桶裏去了,有了縫合效果更好的第二條大鼠尾,還要第一條大鼠尾幹啥?
第一條縫合好的大鼠尾慘遭遺棄,謝書堯也剛好找到了導致那百分之二點六誤差的原因。她指著每個縫合口周圍出現的一條細細的毛細線說,
“問題出在這兒。傷口破了就是破了,再好的縫合技術,也無法用幾針幾線就在短時間內將傷口複原如初。”
“不過這不算問題,像這種高度吻合的創口,大概隻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就能自動愈合,最慢也就一周時間。到那時候,傷患之處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功能性複原了,應該不會留下什麽後遺症。”
連著兩條大鼠尾巴的多次疊加縫合都成功了,而且通路測試指標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醫教科主任就仿佛看到白求恩轉世一樣,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問謝書堯,
“你這縫合手藝是怎麽練出來的?還有你的手臂力量,看著胳膊也不算粗啊……我剛剛看你進行顯微縫合的時候,針尖基本上都不抖,這個太難了……你是怎麽練的?”
謝書堯想說大實話‘沒怎麽練’,可是她轉念想到這種說法可能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她不實誠的印象,到嘴邊的話立馬就變了。
“沒什麽特別的方法,手裏經常拿根針縫水果皮就是了,不一定非要縫香蕉皮、橘子皮橙子皮柚子皮這些都可以,遇到了就縫上幾針,用吹毛求疵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如果想要訓練力道的話,建議縫皺紋紙和衛生紙,稍微一用力,紙麵立馬就變形了,還可以將好幾層紙摞在一塊兒一起縫,來模擬自己分層縫合的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隻要用力練,都能練出來。”
“您剛剛說拿縫合針的手不抖這個,其實對於做藥學實驗來說,這是相當正常的事情。這種縫合手術都隻是比毫米低了一個數量級,做藥學實驗的話,經常用到微米級甚至是納米級的實驗,難度比這個高多了。勤學苦練,都能練出來。”
別看她說的頭頭是道,其實全部都是瞎扯淡。
可怕的是,醫教科的主任還偏偏就信了,他吩咐那護士,道:“之後再來實習生時,你記得將這些話轉達給他們。就拿小謝來舉例子,人家是利用這個法子將血管縫合流通量練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這兒,證明這方法一定正確,讓實習生們都嚐試嚐試。”
護士趕緊記了下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護士才懂了謝書堯之前回答的那個縫合標準並非空話。
在謝書堯這兒,縫合的目的就是將傷口盡快複原。其它醫生慣用的那一套標準放在謝書堯這兒,就和敷衍一樣。
嚴瀝問,“是來咱們科室實習嗎?要是來咱們科室的話,需不需要給手術室裏安排一個助手的位置?”
謝仁老教授擺手,“不是,今天先去急診那邊。是一個從來沒碰過實踐的小朋友,我先把她送去急診的不同科室摸摸底,看看她的動手天賦怎麽樣。你不用操心這些,幫我把白大褂拿來就行。要是有病人想掛我的號,你就同他們說,下午開始掛號,今天就不開放多餘的名額了,隻開放十五個。”
嚴瀝趕緊跑去準備,結果前腳才出謝仁老教授辦公室的門,後腳就又縮了回去,“謝主任,那來實習的小醫生姓什麽叫什麽啊,身高體重多少?我找白大褂也好心裏有個數。”
“姓謝,和我的姓氏一樣,名叫書堯,書本的書,堯舜禹的堯。身高體重,我也不大清楚,你就按照最常用的尺碼拿就行,實在不行再換。”
白大褂這東西又不是緊身衣,隻要尺碼不是太離譜,穿上身都沒啥大問題。
聽謝仁老教授這麽已介紹,嚴瀝心裏就什麽都‘明白’了,能讓謝仁老教授這麽重視的人,還剛好也姓謝,定然是謝仁老教授的後輩,說不定就是孫子孫女之流呢!
隻可惜謝書堯這個名字有點中性化,她也判斷不出到底是男是女來。
嚴瀝一邊在心裏嘀咕一邊往外走,她回到護士站的那一瞬間,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一張仙氣飄飄的畫麵在她腦海中浮現了出來。
是謝書堯要來京大醫學部附屬醫院實習!
就是那個拍《善圍傳奇》中的小胡善圍,《仙奈我何》中飾演洛三詩的女演員啊!
她之前聽護士站的護士們八卦過,那個年紀不大演技卻十分能打的女演員還是個大學霸,在京大醫學部讀書,聽說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都特別厲害,附屬醫院這邊興師動眾搞的糖尿病特效藥臨床試驗就是那謝書堯搞出來的……當時護士站中的護士們還感慨,有些人天生就是聰明,幹一行,行一行,行行幹,行行行,襯托得其他人都像是投胎來湊數的。
沒想到謝書堯居然要來附屬醫院實習了!
有近距離接觸到idol的機會了!
嚴瀝護士長臉上保持著不苟言笑的表情走進護士站,下一秒就化身成為尖叫的土撥鼠,將這一則好消息分享給了護士站的其它護士們。
護士站傳來一陣驚呼,有一個自稱是謝書堯鐵粉的護士上網查了一下謝書堯的百科詞條,直接將謝書堯的身高體重都查到,嚴瀝便讓人取了尺碼合適的白大褂來,還附帶著給謝書堯取了一個實習生十有**永不到的聽診器,還是全新未開封的!
謝書堯生怕路上堵車,提前一個小時就出門了,最終還是被堵到無奈,踩著與謝仁老教授約定好的時間堪堪趕到心腦血管科。
她才路過護士站,就被一群有備而來的護士給圍了上來,“idol,能給我簽個名嗎?我帶本子了!我特別喜歡你演的洛三詩,後麵黑化之後真的好好看啊!”
一個相互攙著走過樓道的老大爺和老大媽見到這一幕,納悶地說,“這是明星也來看病了?我瞧著這明星看起來挺年輕的啊,怎麽就也得心腦血管疾病了?一定是不好好吃飯還熬夜熬的!”
第60章 第六十站
謝仁老教授的及時到來將謝書堯給解救了出來, 他一邊把謝書堯往急診科帶,一邊問謝書堯,“小謝,聽說你打算畢業後去金陵藥科大學任教?是覺得京大醫學部不好嗎?”
他這是故意在詐謝書堯的態度。
謝書堯實話實說,“暫時還沒想好,如果到時候沒人要的話, 可能就過去了。但我已經把家安在了京城,能留在京城, 自然是更好的,到時候看哪個學校要我吧。”
謝仁老教授稍稍放了心,他將話題切回了正題上,“是小孫讓我給你先安排到急診科的,我大概給你講講醫院裏的情況, 你最好做到想心中有數。”
“對於咱這種搞醫學研究的人來說, 研究室是第一戰場,醫院就是第二戰場,空有一身武藝, 要是不來醫院發揮一下, 那實在有些浪費才能。當然,對於很多搞醫學研究的人來說,醫院也是賺錢的地方。”
“從功利點的角度來看,我就給你排個順序, 先去外科練手, 把手上的真功夫練出來, 再去內科,最後內外兼修。”
“對於你們這些臨床專業的學生來說,外科練的是手上的基礎功夫,得從早就開始抓,這個和天賦也有關係,而內科靠的是積澱,就算天賦差些,隻要勤快,勤也能補拙。要是能內外兼修,自然更好,內科也有很多手術需要做的,手上的基本功夠不夠,就是導致醫生們貧富差距的根源。”
“當然,不管是內科還是外科,你隻要達到專家級的水準,那就沒什麽差別了,你不會缺病人,自然就不會缺錢。”
謝書堯十分認可謝仁老教授的這番話,隻不過她想走的是前世醫仙門諸多醫仙的那種全能型路子,甭管遇到什麽病人,都能上手醫治,也都能醫好。
“那您覺得……這三個月的時間,我應該怎麽安排?”
謝仁老教授想了想,帶著謝書堯走了拐路,“先別急著去急診科,跟著我先去醫教科,起碼得把急診科常用的器材以及其它科室慣常用的基本檢測手段、基本儀器操作手法給學會了,不然去了急診科也施展不開拳腳。”
二人到了醫教科,謝仁老教授找到醫教科的負責人,那人又給謝書堯指了一個護士,讓護士帶著謝書堯在醫教科熟悉。
這也是謝書堯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醫療設備。
她雖然是醫學生,但從剛剛入學開始,就將自己的精力放到了科研上,哪怕後來從顧兆豐教授那裏拿到不少醫學檢測數據以及臨床反饋數據,也寫出不少與臨床相結合的文章,實際上,她對這些醫療器械還是相當陌生的。
急診科作為一個醫院內機動反應速度最快的部分,幾乎囊括了所有科室中會遇到的急性病,其中又以諸多外科手術為最多。
比如說某地發生車禍,一般都會將人送來急診,病情較輕的患者在急診就處理好了,病情較重的患者,一般也是在急診進行緊急救治,等情況稍微穩定一些之後,再轉去住院部,供那些專家們進行後續治療。
除了車禍之外,絕大多數事故性傷亡,都是由急診科來接診的。當然,急診科也會遇到一些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等情況……
謝書堯根據那護士給的器械說明與操作說明,詳細地將所有器械都熟悉了一遍,有些剪刀、鉗子與縫合針,她還親自上手試了試手感,對醫教科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在現代醫學中,隻要涉及到手術,就會有一個逃不過的問題——縫合。
開顱手術、開胸手術等就不必多說了,哪怕是小孩走路上摔了一跤磕破膝蓋,如果傷口比較嚴重的話,也是需要清創縫合的。
縫合這一關,便是無數外科醫生拿起手術刀前必須做的一關,又稱為基礎關。
醫教科的護士掐了倆肥碩的白大鼠過來,刀起刀落,兩隻白大鼠的尾巴就被切了下來,她將那兩條尾巴遞給謝書堯,道:“每一根尾巴都切三十次,然後再用顯微縫合設備給縫合好就行。你知道縫合的標準是什麽嗎?”
謝書堯已經拿起手術刀開始切大鼠的尾巴了,她用手大致丈量了一下大鼠的尾巴長度,捏起手術刀就整齊劃一地切了下去,邊切邊回答,“傷口恢複原狀。”
護士:“……”
這確實是正確答案,沒有任何毛病,但正常醫學生在麵臨這個問題時,基本上不會這樣回答,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相當得不現實。
正常答案是,在不影響血液流通的情況下,盡量保持傷口美觀。
可醫生心裏都知道,‘不影響血液流通’已經很苛刻了,這直接關係著病人術後的恢複情況,至於美觀不美觀,很多醫生是直接忽略的,他們是治病救人的,又不是醫美專家。
最讓那護士驚訝的,並不是謝書堯的答案,而是謝書堯切大鼠尾巴時的手法……這手法看著不像是一個醫生,反倒是像一個新東方培養出來的職業廚師。
‘篤篤篤’幾下,長度相差無幾的大鼠尾巴就出現在了消過毒的不鏽鋼盤中。
如果不是周邊情況與做菜格格不入,這護士都快懷疑謝書堯是不是要下鍋炒一盤大鼠尾了。
“小姑娘,你這切工不錯啊,一看就在家裏常做菜。”護士發自內心地誇獎。
謝書堯點點頭,將設備調整過來,一邊熟悉這些設備的使用,一邊尋找下針的地方,然後……一針就刺了下去。
針起針落、來來回回,護士的眼睛一直都盯在屏幕上,根據看顯微針尖顫動的頻率,就可以看出一個外科醫生的基本功。
若是針尖抖的像是得了帕金森,那絕對沒辦法去直接做縫合手術的,病人是來讓醫生給縫合血管的,而不是讓醫生把血管給捅成篩子的。
這會兒透過屏幕看顯微傷口中的針尖,基本上看不到顫動,再看大鼠尾巴中的血管,明明有縫合線穿過,卻看不到那些血管有被拉扯過的痕跡。
最讓那護士震驚的,是謝書堯的縫合手法,簡直就是‘雜拚’手法,很多醫生在縫合傷口時,都有自己的特定手法。
比如說有些‘求穩’的醫生喜歡‘十字架 ’型縫合法,因為這種縫合方法可以極大程度地保證病患的傷口不會輕易裂開。
有些醫生喜歡每縫合一針就打個結,還有的醫生雖然精通多種縫合手法,但遇到病人後,都會不由自主地選擇自己最常用的那種縫合手法……
縫合這種手術看起來小,但實際上卻是帶有濃鬱個人特色的,對於眼光毒辣的護士來說,根據病人傷口的縫合情況,就能判斷出這個病人的主治醫生是誰。
這會兒看謝書堯的縫合方式,一條大鼠尾巴被切了三十次,三十個傷口中已經有十六個傷口處理完畢,其中用到的縫合手法都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縫合得都很好。
若不是因為縫合線用的是深色線,基本上是看不到縫合痕跡的,傷口的吻合情況也相當好。
護士趕緊跑去喊醫教科的主任以及謝仁老教授,等她把人喊來時,謝書堯已經將一整條大鼠的尾巴給複原了,她正在對另外一條大鼠尾巴進行縫合。
醫教科主任的眼光要比護士毒辣很多,他盯著那屏幕看了幾眼就叮囑護士說,“嚐試去做一下通路測試,看看小謝這血管吻合手術的血管連通程度能達到多少。”
整個通路測試大概需要五分鍾的時間,在大鼠尾巴的一端通入水流,並加入一定的壓力,並在大鼠尾巴的另外一端測定流體流出量以及流體噴出速度,通過一係列的複雜計算過程,便可以計算出流體在大鼠尾部血管中的損失量,以此來評價血管的連通程度。
通路測試還沒有結束,顯示儀器上的通路指標層層攀升,越過百分之三十的時候,醫教科主任臉上已經有了笑容,這代表縫合手術已經成功了,而那指標還在上升。
大概過了半分鍾時間,指標越過了百分之五十,醫教科主任臉上的笑容越發多了,這代表縫合手術完成的相當成功,能確保傷患不為功能性正常了,而那指標還在攀升。
謝仁老教授這會兒的眼睛瞪得相當大,要不是那指標攀升速度十分正常,他都快懷疑醫教科的通路測試設備是不是出現故障了。
指標晃晃悠悠地越過了百分之八十,朝著百分之九十的大關逼近,醫教科主任臉上的笑容就快溢出來了,他相當感謝謝仁老教授,“老謝,你這是從哪兒撿到的寶?百分之九十的血管連通量,這已經算是業內老手的縫合水平了吧!外科那邊的‘杜一刀’也就這個水平。”
謝仁老教授還是有些謹慎,他指了一下謝書堯縫合完的另外一條大鼠尾巴,道:“一條尾巴的縫合成功證明不了什麽,待會兒再拿另外一條尾巴也做一下通路測試,要是兩條尾巴都能達到百分之八十五的通路,人不用往急診科送了,我直接帶回心腦血管科去,之後我所有的手術,都指定她來縫合。”
醫教科的主任卻不著急,他嘴裏說著‘再等等,這指標還在上升呢’,實際上卻已經開始盤算怎麽同急診科打招呼的事情了。
人才是大家的,憑什麽被心腦血管科給獨占了?
這百分之九十多的血管通路可不是隻縫合一次導致的血管通路,而是在一條斷成三十一段的尾巴縫合起來的,能有百分之八十的血管通路就已經算是超神逆天了!
這手術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難到飛起,試想一下,讓正常人在雪地裏腳尖對腳跟地向前走,有幾個人能走出一條筆直的直線來?
第61章 第六十一站
第一條大鼠尾巴的通路測試結果最終停滯在百分之九十三上, 通過核磁共振技術,流體在大鼠尾巴中的流動過程顯現了出來。
謝書堯盯著核磁成像看了一會兒,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懊惱道:“第十七段這兒,我怎麽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護士數到第十七段,盯著看了一會兒也沒看出問題來, 她問謝書堯,“犯什麽錯誤了?”
謝書堯指著第十六段、第十七段與第十八段, 將核磁圖片放大了十倍,在圖片上找到一個‘楔形體’出來,道:“第十七段的前後縫反了,大鼠的尾巴本來就是從粗到細的,血管也是這樣, 我將本來該與十八段縫合的那一麵與十六段縫合了起來, 導致流體通過十六段與十七段的吻合處時,遇到了瓶頸性創口,流體通過量明顯降低, 流體在第十七段內發生了聚集, 到了十七段與十八段的吻合處,有遇到了一個瓶頸性創口……這應該就是導致那百分之七誤差的情況。第二條尾巴也做一下通路測試吧,我看看第二條尾巴的通路測試指標有多少。”
護士往醫教科主任那邊看了一眼,見醫教科主任點頭, 便動手操作了起來。
第一條縫合起來的尾巴本來是應當丟入垃圾桶的, 但那護士想著這縫合技術相當漂亮, 可以製成標本給之後再來醫教科學習的實習生們看,就將那條尾巴放進了冷凍箱裏。
第二條大鼠尾巴的通路測試結果在七分鍾後也出來了,通路測試指標為百分之九十七點四,距離完全複原隻有百分之二點六,謝書堯盯著核磁成像的片子看了好一會兒,想找出導致那百分之二點六誤差的原因。
在她分析這點誤差的時候,護士已經將那條還未在冷凍箱中待夠十分鍾的鼠尾拿出來丟進醫療廢棄物安置桶裏去了,有了縫合效果更好的第二條大鼠尾,還要第一條大鼠尾幹啥?
第一條縫合好的大鼠尾慘遭遺棄,謝書堯也剛好找到了導致那百分之二點六誤差的原因。她指著每個縫合口周圍出現的一條細細的毛細線說,
“問題出在這兒。傷口破了就是破了,再好的縫合技術,也無法用幾針幾線就在短時間內將傷口複原如初。”
“不過這不算問題,像這種高度吻合的創口,大概隻需要兩到三天的時間,就能自動愈合,最慢也就一周時間。到那時候,傷患之處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功能性複原了,應該不會留下什麽後遺症。”
連著兩條大鼠尾巴的多次疊加縫合都成功了,而且通路測試指標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醫教科主任就仿佛看到白求恩轉世一樣,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問謝書堯,
“你這縫合手藝是怎麽練出來的?還有你的手臂力量,看著胳膊也不算粗啊……我剛剛看你進行顯微縫合的時候,針尖基本上都不抖,這個太難了……你是怎麽練的?”
謝書堯想說大實話‘沒怎麽練’,可是她轉念想到這種說法可能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她不實誠的印象,到嘴邊的話立馬就變了。
“沒什麽特別的方法,手裏經常拿根針縫水果皮就是了,不一定非要縫香蕉皮、橘子皮橙子皮柚子皮這些都可以,遇到了就縫上幾針,用吹毛求疵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如果想要訓練力道的話,建議縫皺紋紙和衛生紙,稍微一用力,紙麵立馬就變形了,還可以將好幾層紙摞在一塊兒一起縫,來模擬自己分層縫合的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隻要用力練,都能練出來。”
“您剛剛說拿縫合針的手不抖這個,其實對於做藥學實驗來說,這是相當正常的事情。這種縫合手術都隻是比毫米低了一個數量級,做藥學實驗的話,經常用到微米級甚至是納米級的實驗,難度比這個高多了。勤學苦練,都能練出來。”
別看她說的頭頭是道,其實全部都是瞎扯淡。
可怕的是,醫教科的主任還偏偏就信了,他吩咐那護士,道:“之後再來實習生時,你記得將這些話轉達給他們。就拿小謝來舉例子,人家是利用這個法子將血管縫合流通量練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這兒,證明這方法一定正確,讓實習生們都嚐試嚐試。”
護士趕緊記了下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護士才懂了謝書堯之前回答的那個縫合標準並非空話。
在謝書堯這兒,縫合的目的就是將傷口盡快複原。其它醫生慣用的那一套標準放在謝書堯這兒,就和敷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