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你自己去和女帝說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帥,如今長安收複,朝廷也理當該遷回舊都對吧,說句逾越的話,您如今身懷滔天巨功,在陛下麵前提幾句也應該不是難事。”
“長孫家主所言不錯,大楚朝堂喊了二百多年光複舊都,如今舊都光複了,按理說也確實該重遷回長安。”
說著,沈浪起身走到一盆裝有冰塊的銅盆前,將手按在上麵摩挲了一陣。
“隻是沈某剛才也說了,遷都一事牽扯實在太大,朝廷即便要遷回長安,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馬上就能決定,又何必急在這一時。”
長孫陽不自覺起身看向沈浪,剛要說什麽,卻被沈浪抬手製止了。
“第一個沈某之前就說了,西涼蠻夷尚未平定,
此刻遷都回長安需要直麵應對西北羌胡的騷擾,
這種時候任提出遷都之議,隻會遭遇朝野上下一致反彈。”
長孫陽忙道:“沈帥領王師一路勢如破竹,西涼之地收複不出三月定可光複,如此長安外患可減輕不少啊。”
沈浪一笑,再次把手按回冰塊上:“話雖如此,西涼滅了可還有衛藏國,
那可是西夏國力更加昌盛,更加野蠻的部族帝國,我不得不防。”
長孫陽立馬聽出了沈浪弦外之音,拱手回道:“沈帥,王爺!容在下炫個底,隻要王師在關中一日,
軍中所需糧草軍餉,我等關中豪族都會一文不少的送往軍中!
如若不信,在下今晚回去就可以籌集六百萬兩白銀,一百萬石糧草,明日就可送往沈帥手中!”
他回答的鏗鏘有力,語氣中顯得十分自信。
但沈浪卻隻是笑了笑,把手從冰盆中抽了回來,沒有第一時間回話。
倒是薑尚賢被這“六百萬兩”白銀的天文數字給震的一愣一愣的。
長孫陽迫切等著沈浪開口應答。
隻要沈浪開口,最少保證就是能讓朝廷兵馬可以開駐關中地區了,這樣關中豪族的產業就有了保障。
然而,沈浪卻早已聽出這話裏弦外之音,笑著回道:“長孫家主,您這是做什麽,上回您送的三百萬石糧草已經救了河洛多地百姓,
要是軍費再讓你們出資,這又如何說的過去呢,讓朝廷那些個嚼舌頭的彈劾一本,沈某可得吃不了兜著走呢。”
長孫陽眼神一凝,這層話外之音看似隨和,實則殺機四伏。
是啊,三百萬石糧草送到洛陽,還可以用賑濟災民,替朝廷分憂這個理由來解釋。
但直接給邊軍送軍費,那麽問題來了。
這到底是朝廷的軍隊,還是你關中豪族的軍隊?
以後這支軍隊到底該聽誰的?
想到這裏,長孫陽不由驚出一身冷汗,真的很想給自己一巴掌。
這也不能怪他,長孫家族自楚國遷都後,已經有兩百多年沒有在楚國朝廷為官了,一直以來奉行的都是西夏那一套。
若不是經沈浪這一點撥,怕是自家九族都要記在女帝名冊上了。
曆來有誌帝王最忌諱的就是擁兵自重,自己為近衛軍提供糧餉,即便眼下相安無事,往後一旦追究,長孫家就是第一個被滅滿門的下場。
一陣後怕過後,他忙向沈浪作揖行禮:“沈帥說的是,都是我思慮不周,還請見諒。”
沈浪平靜回道:“長孫家主不必如此,還是談談遷都問題吧,長孫家主以為帝都遷徙,最重要的是什麽?”
長孫陽回道:“自然是水土為先,長安素有帝王之氣……”
沈浪直接打斷他:“看來長孫家主還是對我楚國目前國策不太了解啊,還是讓沈某給你說幾句吧,
女帝登基後,最重的便是務實之道,什麽玄學風水,這些都不過是怪力亂神的說辭罷了,
通俗點說吧,長安今日沈某也見到了,似乎與印象中的大氣磅礴氣象出入很大,
入眼望去房屋殘破,民有菜色,你覺得陛下見了,會放棄繁華的金陵,急著趕來長安定都麽?”
長孫陽一愣,忙道:“請沈帥安心,在下回頭就組織百姓重修長安城,打造宮牆迎陛下返京。”
沈浪搖搖頭:“隻修繕長安城就夠了?長孫家主不會以為這麽簡單吧?”
“還請沈帥示下。”
“這樣吧,沈某陪陛下一起在宮裏待過一段時間,就跟你算筆賬,
陛下的個人府庫全是來自江南各地的稅賦,每年合計為六十萬兩白銀,精米十五萬石,絲綢兩千五百匹,
這是玄元二年的數字,如今陛下的府庫一年收入約為一百一十五萬兩黃金,精米四十三萬石,絲綢一萬三千匹,
敢問長孫家主,若是陛下遷都長安後,她府庫內能有多少收入?嗯?”
長孫陽頓時額頭冒汗。
隻聽沈浪繼續說道:“另外,陛下的上林苑合計占地為二十八萬畝,
其中八萬畝是上等皇田,每畝年產兩季,每季得稻穀約五百二十斤,
另有一萬畝種桑,一萬畝種植宮廷禦用蔬果,
其餘田畝專為為編練新軍之用,陛下若是遷都至長安,
也能保證金陵的上林苑可以複刻到此麽?”
長孫陽繼續不語。
“最後,長安的戶籍,人口,稅收都無法統計,陛下治下無人,難道要她一個人當孤家寡人不成?”
沈浪說完最後一句話,長孫陽驚的直接癱坐在椅背上。
薑尚賢和飄絮聽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明白兩人對話內容有什麽問題。
但長孫陽已經明白沈浪這番話要表達什麽了。
翻譯過來就是:長安已經收複,你們關中豪族吞並本該由皇室和朝廷掌控的土地、人口、各類資源必須要吐出來了,不然王師的槍口必然會先對準你們。
厲害啊,真的厲害啊。
長孫陽內心對沈浪這番不動聲色的說辭,感到由衷的佩服。
他自認為老成謀國,有人臣之姿。
不想跟這隻小狐狸比起來,還是差了一大截。
“長孫家主,您這是怎麽了?”
見長孫陽麵色蒼白,雙眼無神時,沈浪自知今日目的已經達到一半,立馬裝出一副關切的模樣上前為他倒了杯水。
長孫陽忙道:“沈帥,請您教教我,該怎麽做才好?”
沈浪笑道:“這樣吧長孫家主,沈某親筆給陛下寫封信,就由您和下屬一起去往長安麵聖,
有什麽難處什麽想法,親自去跟陛下說怎麽樣?”
長孫陽眼前頓時一亮,忙要起身下拜。
沈浪一把扶住他:“長孫家主,您這是做什麽?趕緊起來,要說我是晚輩,可受不得你的大禮。”
“能有機會親往京師麵聖,乃是天大榮耀,多謝沈帥成全!”
長孫陽不敢不謝,沈浪讓他去金陵麵聖,等同側麵告訴自己,至少你長孫家可以重返朝堂了。
而且有沈浪的信舉薦,此事斷然能成。
想要女帝遷都,首先必須要入仕,隻有入了朝閣才有機會接近女帝,知道她喜好和脾性,也能了解如今大楚朝野的變化。
這就是沈浪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長孫陽直到現在才明白過來。
“沈帥,我……”
“好了,長孫家主,你的意思我都懂,回頭我就將寫給陛下的信給你送來,你收到後就啟程吧。”
“謝,謝沈帥……”
長孫陽頓時老淚縱橫,重回大楚官場就是他家族幾輩子的心願,如今馬上就要實現了,自然是感慨萬分。
沈浪忙上前將其攙扶起來:“長孫家主何必如此,你為王師所付出一切,沈某都銘記在心,
這樣吧,你將之前答應的六百萬兩白銀軍費和一百萬石糧草全都以關中豪族的名義捐給陛下,
由沈某代為處理,如此一來,既沒有沒了關中各大豪族的心意,也不會為此受到牽連。”
原本在飄絮身上流連的薑尚賢聽到沈浪說出這番話,頓時額頭凝成黑線。
“好家夥,繞了這麽半天,居然還是沒放下那筆軍餉。”
長孫陽卻是麵帶一絲喜色。
像他們這樣的人最怕什麽,禮送出去人不收。
現在沈浪收了,就說明自己和關中豪族入仕的事基本十拿九穩,也不會有收買軍方嫌疑。
畢竟,這名義上是關中豪族孝敬陛下的,也讓人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於是,他立馬端起酒杯。
“沈帥,這杯酒,在下敬你!”
“長孫家主,真是太客氣了,往後關中各還需要你多多幫襯。”
“為陛下效力,是在下的畢生心願。”
這頓飯,雙方都滿意了,沈浪得到了軍資,全程沒花朝廷一分錢。
長孫陽得到了入仕朝野的機會,並得到了沈浪極力支持,關中豪族的安危也保住了。
可謂是皆大歡喜。
“長孫家主所言不錯,大楚朝堂喊了二百多年光複舊都,如今舊都光複了,按理說也確實該重遷回長安。”
說著,沈浪起身走到一盆裝有冰塊的銅盆前,將手按在上麵摩挲了一陣。
“隻是沈某剛才也說了,遷都一事牽扯實在太大,朝廷即便要遷回長安,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馬上就能決定,又何必急在這一時。”
長孫陽不自覺起身看向沈浪,剛要說什麽,卻被沈浪抬手製止了。
“第一個沈某之前就說了,西涼蠻夷尚未平定,
此刻遷都回長安需要直麵應對西北羌胡的騷擾,
這種時候任提出遷都之議,隻會遭遇朝野上下一致反彈。”
長孫陽忙道:“沈帥領王師一路勢如破竹,西涼之地收複不出三月定可光複,如此長安外患可減輕不少啊。”
沈浪一笑,再次把手按回冰塊上:“話雖如此,西涼滅了可還有衛藏國,
那可是西夏國力更加昌盛,更加野蠻的部族帝國,我不得不防。”
長孫陽立馬聽出了沈浪弦外之音,拱手回道:“沈帥,王爺!容在下炫個底,隻要王師在關中一日,
軍中所需糧草軍餉,我等關中豪族都會一文不少的送往軍中!
如若不信,在下今晚回去就可以籌集六百萬兩白銀,一百萬石糧草,明日就可送往沈帥手中!”
他回答的鏗鏘有力,語氣中顯得十分自信。
但沈浪卻隻是笑了笑,把手從冰盆中抽了回來,沒有第一時間回話。
倒是薑尚賢被這“六百萬兩”白銀的天文數字給震的一愣一愣的。
長孫陽迫切等著沈浪開口應答。
隻要沈浪開口,最少保證就是能讓朝廷兵馬可以開駐關中地區了,這樣關中豪族的產業就有了保障。
然而,沈浪卻早已聽出這話裏弦外之音,笑著回道:“長孫家主,您這是做什麽,上回您送的三百萬石糧草已經救了河洛多地百姓,
要是軍費再讓你們出資,這又如何說的過去呢,讓朝廷那些個嚼舌頭的彈劾一本,沈某可得吃不了兜著走呢。”
長孫陽眼神一凝,這層話外之音看似隨和,實則殺機四伏。
是啊,三百萬石糧草送到洛陽,還可以用賑濟災民,替朝廷分憂這個理由來解釋。
但直接給邊軍送軍費,那麽問題來了。
這到底是朝廷的軍隊,還是你關中豪族的軍隊?
以後這支軍隊到底該聽誰的?
想到這裏,長孫陽不由驚出一身冷汗,真的很想給自己一巴掌。
這也不能怪他,長孫家族自楚國遷都後,已經有兩百多年沒有在楚國朝廷為官了,一直以來奉行的都是西夏那一套。
若不是經沈浪這一點撥,怕是自家九族都要記在女帝名冊上了。
曆來有誌帝王最忌諱的就是擁兵自重,自己為近衛軍提供糧餉,即便眼下相安無事,往後一旦追究,長孫家就是第一個被滅滿門的下場。
一陣後怕過後,他忙向沈浪作揖行禮:“沈帥說的是,都是我思慮不周,還請見諒。”
沈浪平靜回道:“長孫家主不必如此,還是談談遷都問題吧,長孫家主以為帝都遷徙,最重要的是什麽?”
長孫陽回道:“自然是水土為先,長安素有帝王之氣……”
沈浪直接打斷他:“看來長孫家主還是對我楚國目前國策不太了解啊,還是讓沈某給你說幾句吧,
女帝登基後,最重的便是務實之道,什麽玄學風水,這些都不過是怪力亂神的說辭罷了,
通俗點說吧,長安今日沈某也見到了,似乎與印象中的大氣磅礴氣象出入很大,
入眼望去房屋殘破,民有菜色,你覺得陛下見了,會放棄繁華的金陵,急著趕來長安定都麽?”
長孫陽一愣,忙道:“請沈帥安心,在下回頭就組織百姓重修長安城,打造宮牆迎陛下返京。”
沈浪搖搖頭:“隻修繕長安城就夠了?長孫家主不會以為這麽簡單吧?”
“還請沈帥示下。”
“這樣吧,沈某陪陛下一起在宮裏待過一段時間,就跟你算筆賬,
陛下的個人府庫全是來自江南各地的稅賦,每年合計為六十萬兩白銀,精米十五萬石,絲綢兩千五百匹,
這是玄元二年的數字,如今陛下的府庫一年收入約為一百一十五萬兩黃金,精米四十三萬石,絲綢一萬三千匹,
敢問長孫家主,若是陛下遷都長安後,她府庫內能有多少收入?嗯?”
長孫陽頓時額頭冒汗。
隻聽沈浪繼續說道:“另外,陛下的上林苑合計占地為二十八萬畝,
其中八萬畝是上等皇田,每畝年產兩季,每季得稻穀約五百二十斤,
另有一萬畝種桑,一萬畝種植宮廷禦用蔬果,
其餘田畝專為為編練新軍之用,陛下若是遷都至長安,
也能保證金陵的上林苑可以複刻到此麽?”
長孫陽繼續不語。
“最後,長安的戶籍,人口,稅收都無法統計,陛下治下無人,難道要她一個人當孤家寡人不成?”
沈浪說完最後一句話,長孫陽驚的直接癱坐在椅背上。
薑尚賢和飄絮聽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明白兩人對話內容有什麽問題。
但長孫陽已經明白沈浪這番話要表達什麽了。
翻譯過來就是:長安已經收複,你們關中豪族吞並本該由皇室和朝廷掌控的土地、人口、各類資源必須要吐出來了,不然王師的槍口必然會先對準你們。
厲害啊,真的厲害啊。
長孫陽內心對沈浪這番不動聲色的說辭,感到由衷的佩服。
他自認為老成謀國,有人臣之姿。
不想跟這隻小狐狸比起來,還是差了一大截。
“長孫家主,您這是怎麽了?”
見長孫陽麵色蒼白,雙眼無神時,沈浪自知今日目的已經達到一半,立馬裝出一副關切的模樣上前為他倒了杯水。
長孫陽忙道:“沈帥,請您教教我,該怎麽做才好?”
沈浪笑道:“這樣吧長孫家主,沈某親筆給陛下寫封信,就由您和下屬一起去往長安麵聖,
有什麽難處什麽想法,親自去跟陛下說怎麽樣?”
長孫陽眼前頓時一亮,忙要起身下拜。
沈浪一把扶住他:“長孫家主,您這是做什麽?趕緊起來,要說我是晚輩,可受不得你的大禮。”
“能有機會親往京師麵聖,乃是天大榮耀,多謝沈帥成全!”
長孫陽不敢不謝,沈浪讓他去金陵麵聖,等同側麵告訴自己,至少你長孫家可以重返朝堂了。
而且有沈浪的信舉薦,此事斷然能成。
想要女帝遷都,首先必須要入仕,隻有入了朝閣才有機會接近女帝,知道她喜好和脾性,也能了解如今大楚朝野的變化。
這就是沈浪真正要表達的意思,長孫陽直到現在才明白過來。
“沈帥,我……”
“好了,長孫家主,你的意思我都懂,回頭我就將寫給陛下的信給你送來,你收到後就啟程吧。”
“謝,謝沈帥……”
長孫陽頓時老淚縱橫,重回大楚官場就是他家族幾輩子的心願,如今馬上就要實現了,自然是感慨萬分。
沈浪忙上前將其攙扶起來:“長孫家主何必如此,你為王師所付出一切,沈某都銘記在心,
這樣吧,你將之前答應的六百萬兩白銀軍費和一百萬石糧草全都以關中豪族的名義捐給陛下,
由沈某代為處理,如此一來,既沒有沒了關中各大豪族的心意,也不會為此受到牽連。”
原本在飄絮身上流連的薑尚賢聽到沈浪說出這番話,頓時額頭凝成黑線。
“好家夥,繞了這麽半天,居然還是沒放下那筆軍餉。”
長孫陽卻是麵帶一絲喜色。
像他們這樣的人最怕什麽,禮送出去人不收。
現在沈浪收了,就說明自己和關中豪族入仕的事基本十拿九穩,也不會有收買軍方嫌疑。
畢竟,這名義上是關中豪族孝敬陛下的,也讓人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於是,他立馬端起酒杯。
“沈帥,這杯酒,在下敬你!”
“長孫家主,真是太客氣了,往後關中各還需要你多多幫襯。”
“為陛下效力,是在下的畢生心願。”
這頓飯,雙方都滿意了,沈浪得到了軍資,全程沒花朝廷一分錢。
長孫陽得到了入仕朝野的機會,並得到了沈浪極力支持,關中豪族的安危也保住了。
可謂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