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9
正值農閑,加之連綿落雨天,理所當然成為難得的清閑日子。剛吃過早餐,天上仍然飄著毛毛細雨。庶盶陪著孩子正在一張大方桌上翻閱書畫,突然一大群近鄰親友魚貫而來。正在招呼之際,見嶽父也隨即進入,庶盶瞬間明白是怎麽回事了。這是企圖找人勸解說服本人,目的還是不讓帶走孩子。
自己還在盡量避免數落嶽父母的不是,現在倒是他們極力想在大眾廣庭中聽聽自己的錯誤行徑了,可本人尚且保持著高度節製呢。庶盶一時怒火中燒,拍案而起,嚇得孩子瞪起驚恐大眼四顧,張開嘴巴數度隻差沒有哭出聲來。庶盶安撫著孩子,氣憤道:“豈有此理,簡直是荒唐透頂!”
嶽父也不失時機、高聲大喉嚨道:“你在這麽多長輩麵前,居然拍桌子揚板凳,還有沒有老少規矩,成何體統?”沒想到嶽父這次還真會搶占道理,庶盶瞬間也是深感無言應對,但絕不能喪失道義的製高點。庶盶憑借搖晃、安撫孩子的機會,起身離開座位,緊急開動腦筋。
自己被無限期剝奪合法權益,當然不缺義正言辭:“時至今日,拍桌子揚板凳,恐怕算是最輕的了。我首先要問問你,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今天,當著這麽多親友長輩們的麵,你必須給我一個明確交代。”“是你的,孩子是你的,沒有哪個說不是你的。”
“既然孩子是我的,那我又要請問,本人現在還是不是一個大活人啊?咹?既然孩子的親爹還是個大活人,這天底下究竟還有哪個狂妄到無法無天地步,膽敢對孩子的去留問題說三道四?是你嶽父大人嗎?還是另有其人?你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者是站出來讓我看看!”
嶽父愣在當地一時無言以對,庶盶抓住時機:“拿孩子的親生父親,不當一個大活人看待,說輕了叫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往重裏說就叫良心溟滅、傷天害理。若還要一意孤行,就叫喪心病狂,國法不容,天理不容。果真到了天公發怒、人神共憤那一刻,你吃得消嗎?
“按道理說,我要帶走自己的親生骨肉,需要和哪個商量?可轉眼大半年了,還企圖拿我這個孩子的親爹,當作麵團疙瘩,想怎麽捏就怎麽捏。事情已鬧到這步天地,我拍桌子揚板凳,算不算是最輕的一起?若還要長此以往,難道拍桌子揚板凳,就能了事大吉?你的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太幼稚了吧?”
一行眾親友鴉雀無聲。小睿的堂舅拿出煙卷敬煙,首先遞給庶盶一支。庶盶立即一改嚴肅姿態,接過香煙,隨即一手舉起孩子,一手掏出打火機給大家點煙。
經過好一陣子的悄無聲息,嶽父終於發聲道:“你要是把孩子帶走,你是把他養不活的啊。”“笑話,你該不會說連我都是你們養活的吧?或者說我本人離開你們都會被餓死吧?”嶽父又經過一陣沉默後說:“直說了吧,你把孩子留在這裏由我們兩個老的照看,你安心去找錢,起碼還能夠把你們箍成一個家。你要是把孩子一帶走,你們這個家就直接散了啊。”
總算是去掉虛偽麵紗,說出了一句真心話。威脅自己與曉暉家庭的根本原因,是在寥寥無幾的骨肉同胞成員中拉幫結派、占山為王,隻會“槽裏無食豬嗊豬”——兄弟鬩牆手足相殘,如此敗絮其內的不良家風,這才是破壞我家庭團結的根本症結。
任何的來因去果,都是由多方麵因素演化而來,所謂料事如神和不諳世事的區別,不過是單一麵和全方麵認識不同的區別。然而,還得顧忌嶽父母的情麵,語言需要委婉甚至轉彎抹角,這個道理就並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在當前這種場合下,切忌長篇大論,當言簡意賅才是正途。
略加思索,庶盶以平和語氣說:“我早已表明,對二老的好意是心存感激。否則,今天的境遇恐怕在半年之前就出現了。現在的關鍵,是要為孩子的成長、學習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條件。所謂‘養子不教父之過’,能不能確保孩子成才,是一個父親必須擔當的根本責任,而不是曉暉或者你們外公外婆能夠擔當得起的擔子。不能確保孩子成才,背負罵名的不是曉暉和你們。
“所以,為孩子提供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條件,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至於說家庭問題,那隻能退居其次。在孩子何去何從的問題上,我可以拿出足夠的耐心同你們商量,但如果始終商量不出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結果來,我最終隻能獨斷專行。事態業已充分表明,本人已經跨出了獨斷專行的第一步。如果還是商量不出利於孩子成長的結果來,料想任何人都已經清楚了,本人接下來會怎麽做。”
親友們開始交頭接耳,紛紛議論,繼而嶽父的大哥站起身道:“看來,隻有把曉暉叫回來,由他們兩個商量孩子的去留問題,才是唯一的辦法!”對於這個提議,庶盶立即回敬以善意姿態,表示默認。不再有人提出其它意見,事情暫時告一段落。
14.20
帶走自己的親生骨肉,原本是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沒想到居然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在度日如年的煎熬中,七八個月的時間悄悄溜走,事情尚未最後結束。
七八個月時間,足以讓一個企業強勢崛起,開啟橫掃千軍萬馬的新征程;半年多時間,且不說對經濟收入的影響,單就為恢複業務所備之需的現金也基本消耗殆盡;半年多時間,勞務輸出、技術培訓乃至飼料添加劑等市場必然發生諸多變化,如何興利除弊,又需要用時間和金錢來解決;半年多時間,多少客觀實際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為恢複業務增加了多少難以克服的困難無法預料,又需要增加多少成本去重新調查核實?半年多時間,一班人馬的人事變化、心態變化更是難以預料,或許已成覆水難收同樣殊為難知。如果喪失了團隊基礎,所有的事業基礎都將變成難以預料和掌控。
孩子寸步不離自己左右,欲調查核實恢複業務的相關基礎條件等信息,首先需要安頓好孩子,可自己如今連交付孩子的入托費用都變得無能為力。從嚴格意義上講,一是匯款單基礎尚存,二是化工廠骨幹力量從人員構成和心態沒有太大變化,三是自己身上得有能夠維持一兩周時間的現金。隻要具備這幾個必備條件,無論多麽艱難困苦,將能夠打拚出一番輝煌事業來。
當前的最大問題有二,一是孩子的去留問題尚在繼續拖延之中,什麽時候是個頭,還難以預估,拖的愈久將愈加艱難。二是身上現金即將枯竭,‘君子無錢寸步難行’,自己或將避無可避地再次陷入爛沼澤之中難以自救。世事變幻無常,墎州的事業已經拖延到幾近難以挽回的邊緣。如果墎州的事業基礎不再,隻身帶著孩子回老家,將成為唯一選擇。
交回化工廠所有證件等轉眼又是兩三個月,盤活墎州原有資源的可能性愈來愈渺茫。近幾個月,咽喉、牙床老是發炎,疼痛難當,隔三差五得看醫生,掏錢買藥。再這樣拖下去,過不了多久連藥錢都是問題,更別說恢複什麽業務了。
帶著一個寸步不離的孩子回老家,在沒有資金來源和事業基礎的前提下,加上還要將主要精力放在照看孩子上,未來的日子會是怎樣的艱難困苦,將不言而喻。但是,無論將會麵臨怎樣的艱難困苦,無論未來的道路去向何方,“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底氣和自信心,從來都未曾缺失,將後也不會缺失。
嶽父母對待庶盶的態度出現大幅軟化,嶽母多次對庶盶說“曉暉包產田地的股子在這裏,生活不愁,隨便找點錢,以後的日子好過得很。”庶盶也隻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予回應。或許是庶盶已經在著手準備回老家的跡象明顯,嶽父也多次勸庶盶去找這個找那個,並表示他們會幫忙的,庶盶同樣不加理會。大概,他們認為庶盶在墎州發展遠比回老家要好,可能希望庶盶還是不離開墎州的好。
庶盶明白,在這一帶有普遍的人都認為,有老的幫忙照看孩子,那是太多太多人連做夢都在期盼的大好事,別人連盼都盼不來的大“期頭”,庶盶憑啥不要?或許正因如此,嶽父母可能一直認為,孩子由他們照看是完全可能的,故而始終不曾放棄這種想法。
嶽母很可能是在去小鍾家的時候,遇見了梁哥,她回家時側重提及:“老梁願意出本錢,要你去外省學最先進的豆腐生產技術。他說,一切本錢都是他的,叫你安心學好技術就是了!”
梁哥雖說有時也犯些糊塗,卻非常義氣,在自己經營化工廠期間,他主動給予資金支持,至今未還。當初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他易大海事件真相,原因是梁哥的關係網遠比本人更為寬廣,更比本人容易獲得事件來龍去脈的真相。此外,通過他自己的渠道獲得的相關真相,更能直接反映誰是誰非的是非曲直。
現在,梁哥在本人人生低穀中念念不忘要拉扯一把,顯然早已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了。不過,梁哥的這個提議雖然可行,但最根本的還是難以解決孩子的問題,庶盶在嶽母麵前未作任何回應。嶽母還提到梁哥的一句話“那麽多的匯款單,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句話令庶盶久久難以平靜,超過三個月的匯款單,究竟是一如既往地被停滯等待,還是被一律退回?僅憑這句話,實在難以琢磨透。看來,要得出正確結論,少不了要到郵局一趟。如果匯款單沒有被退回,現在大概已經積累了萬元左右,事業基礎堅如磐石。可是,當前連隨意跑一趟市郵局的路費,都感到沉甸甸的壓力,不敢輕舉妄動。
正值農閑,加之連綿落雨天,理所當然成為難得的清閑日子。剛吃過早餐,天上仍然飄著毛毛細雨。庶盶陪著孩子正在一張大方桌上翻閱書畫,突然一大群近鄰親友魚貫而來。正在招呼之際,見嶽父也隨即進入,庶盶瞬間明白是怎麽回事了。這是企圖找人勸解說服本人,目的還是不讓帶走孩子。
自己還在盡量避免數落嶽父母的不是,現在倒是他們極力想在大眾廣庭中聽聽自己的錯誤行徑了,可本人尚且保持著高度節製呢。庶盶一時怒火中燒,拍案而起,嚇得孩子瞪起驚恐大眼四顧,張開嘴巴數度隻差沒有哭出聲來。庶盶安撫著孩子,氣憤道:“豈有此理,簡直是荒唐透頂!”
嶽父也不失時機、高聲大喉嚨道:“你在這麽多長輩麵前,居然拍桌子揚板凳,還有沒有老少規矩,成何體統?”沒想到嶽父這次還真會搶占道理,庶盶瞬間也是深感無言應對,但絕不能喪失道義的製高點。庶盶憑借搖晃、安撫孩子的機會,起身離開座位,緊急開動腦筋。
自己被無限期剝奪合法權益,當然不缺義正言辭:“時至今日,拍桌子揚板凳,恐怕算是最輕的了。我首先要問問你,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今天,當著這麽多親友長輩們的麵,你必須給我一個明確交代。”“是你的,孩子是你的,沒有哪個說不是你的。”
“既然孩子是我的,那我又要請問,本人現在還是不是一個大活人啊?咹?既然孩子的親爹還是個大活人,這天底下究竟還有哪個狂妄到無法無天地步,膽敢對孩子的去留問題說三道四?是你嶽父大人嗎?還是另有其人?你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者是站出來讓我看看!”
嶽父愣在當地一時無言以對,庶盶抓住時機:“拿孩子的親生父親,不當一個大活人看待,說輕了叫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往重裏說就叫良心溟滅、傷天害理。若還要一意孤行,就叫喪心病狂,國法不容,天理不容。果真到了天公發怒、人神共憤那一刻,你吃得消嗎?
“按道理說,我要帶走自己的親生骨肉,需要和哪個商量?可轉眼大半年了,還企圖拿我這個孩子的親爹,當作麵團疙瘩,想怎麽捏就怎麽捏。事情已鬧到這步天地,我拍桌子揚板凳,算不算是最輕的一起?若還要長此以往,難道拍桌子揚板凳,就能了事大吉?你的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太幼稚了吧?”
一行眾親友鴉雀無聲。小睿的堂舅拿出煙卷敬煙,首先遞給庶盶一支。庶盶立即一改嚴肅姿態,接過香煙,隨即一手舉起孩子,一手掏出打火機給大家點煙。
經過好一陣子的悄無聲息,嶽父終於發聲道:“你要是把孩子帶走,你是把他養不活的啊。”“笑話,你該不會說連我都是你們養活的吧?或者說我本人離開你們都會被餓死吧?”嶽父又經過一陣沉默後說:“直說了吧,你把孩子留在這裏由我們兩個老的照看,你安心去找錢,起碼還能夠把你們箍成一個家。你要是把孩子一帶走,你們這個家就直接散了啊。”
總算是去掉虛偽麵紗,說出了一句真心話。威脅自己與曉暉家庭的根本原因,是在寥寥無幾的骨肉同胞成員中拉幫結派、占山為王,隻會“槽裏無食豬嗊豬”——兄弟鬩牆手足相殘,如此敗絮其內的不良家風,這才是破壞我家庭團結的根本症結。
任何的來因去果,都是由多方麵因素演化而來,所謂料事如神和不諳世事的區別,不過是單一麵和全方麵認識不同的區別。然而,還得顧忌嶽父母的情麵,語言需要委婉甚至轉彎抹角,這個道理就並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在當前這種場合下,切忌長篇大論,當言簡意賅才是正途。
略加思索,庶盶以平和語氣說:“我早已表明,對二老的好意是心存感激。否則,今天的境遇恐怕在半年之前就出現了。現在的關鍵,是要為孩子的成長、學習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環境條件。所謂‘養子不教父之過’,能不能確保孩子成才,是一個父親必須擔當的根本責任,而不是曉暉或者你們外公外婆能夠擔當得起的擔子。不能確保孩子成才,背負罵名的不是曉暉和你們。
“所以,為孩子提供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條件,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至於說家庭問題,那隻能退居其次。在孩子何去何從的問題上,我可以拿出足夠的耐心同你們商量,但如果始終商量不出有利於孩子成長的結果來,我最終隻能獨斷專行。事態業已充分表明,本人已經跨出了獨斷專行的第一步。如果還是商量不出利於孩子成長的結果來,料想任何人都已經清楚了,本人接下來會怎麽做。”
親友們開始交頭接耳,紛紛議論,繼而嶽父的大哥站起身道:“看來,隻有把曉暉叫回來,由他們兩個商量孩子的去留問題,才是唯一的辦法!”對於這個提議,庶盶立即回敬以善意姿態,表示默認。不再有人提出其它意見,事情暫時告一段落。
14.20
帶走自己的親生骨肉,原本是簡簡單單的一件事,沒想到居然成為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在度日如年的煎熬中,七八個月的時間悄悄溜走,事情尚未最後結束。
七八個月時間,足以讓一個企業強勢崛起,開啟橫掃千軍萬馬的新征程;半年多時間,且不說對經濟收入的影響,單就為恢複業務所備之需的現金也基本消耗殆盡;半年多時間,勞務輸出、技術培訓乃至飼料添加劑等市場必然發生諸多變化,如何興利除弊,又需要用時間和金錢來解決;半年多時間,多少客觀實際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為恢複業務增加了多少難以克服的困難無法預料,又需要增加多少成本去重新調查核實?半年多時間,一班人馬的人事變化、心態變化更是難以預料,或許已成覆水難收同樣殊為難知。如果喪失了團隊基礎,所有的事業基礎都將變成難以預料和掌控。
孩子寸步不離自己左右,欲調查核實恢複業務的相關基礎條件等信息,首先需要安頓好孩子,可自己如今連交付孩子的入托費用都變得無能為力。從嚴格意義上講,一是匯款單基礎尚存,二是化工廠骨幹力量從人員構成和心態沒有太大變化,三是自己身上得有能夠維持一兩周時間的現金。隻要具備這幾個必備條件,無論多麽艱難困苦,將能夠打拚出一番輝煌事業來。
當前的最大問題有二,一是孩子的去留問題尚在繼續拖延之中,什麽時候是個頭,還難以預估,拖的愈久將愈加艱難。二是身上現金即將枯竭,‘君子無錢寸步難行’,自己或將避無可避地再次陷入爛沼澤之中難以自救。世事變幻無常,墎州的事業已經拖延到幾近難以挽回的邊緣。如果墎州的事業基礎不再,隻身帶著孩子回老家,將成為唯一選擇。
交回化工廠所有證件等轉眼又是兩三個月,盤活墎州原有資源的可能性愈來愈渺茫。近幾個月,咽喉、牙床老是發炎,疼痛難當,隔三差五得看醫生,掏錢買藥。再這樣拖下去,過不了多久連藥錢都是問題,更別說恢複什麽業務了。
帶著一個寸步不離的孩子回老家,在沒有資金來源和事業基礎的前提下,加上還要將主要精力放在照看孩子上,未來的日子會是怎樣的艱難困苦,將不言而喻。但是,無論將會麵臨怎樣的艱難困苦,無論未來的道路去向何方,“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底氣和自信心,從來都未曾缺失,將後也不會缺失。
嶽父母對待庶盶的態度出現大幅軟化,嶽母多次對庶盶說“曉暉包產田地的股子在這裏,生活不愁,隨便找點錢,以後的日子好過得很。”庶盶也隻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予回應。或許是庶盶已經在著手準備回老家的跡象明顯,嶽父也多次勸庶盶去找這個找那個,並表示他們會幫忙的,庶盶同樣不加理會。大概,他們認為庶盶在墎州發展遠比回老家要好,可能希望庶盶還是不離開墎州的好。
庶盶明白,在這一帶有普遍的人都認為,有老的幫忙照看孩子,那是太多太多人連做夢都在期盼的大好事,別人連盼都盼不來的大“期頭”,庶盶憑啥不要?或許正因如此,嶽父母可能一直認為,孩子由他們照看是完全可能的,故而始終不曾放棄這種想法。
嶽母很可能是在去小鍾家的時候,遇見了梁哥,她回家時側重提及:“老梁願意出本錢,要你去外省學最先進的豆腐生產技術。他說,一切本錢都是他的,叫你安心學好技術就是了!”
梁哥雖說有時也犯些糊塗,卻非常義氣,在自己經營化工廠期間,他主動給予資金支持,至今未還。當初之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他易大海事件真相,原因是梁哥的關係網遠比本人更為寬廣,更比本人容易獲得事件來龍去脈的真相。此外,通過他自己的渠道獲得的相關真相,更能直接反映誰是誰非的是非曲直。
現在,梁哥在本人人生低穀中念念不忘要拉扯一把,顯然早已清楚其中的是非曲直了。不過,梁哥的這個提議雖然可行,但最根本的還是難以解決孩子的問題,庶盶在嶽母麵前未作任何回應。嶽母還提到梁哥的一句話“那麽多的匯款單,實在是太可惜了。”
這句話令庶盶久久難以平靜,超過三個月的匯款單,究竟是一如既往地被停滯等待,還是被一律退回?僅憑這句話,實在難以琢磨透。看來,要得出正確結論,少不了要到郵局一趟。如果匯款單沒有被退回,現在大概已經積累了萬元左右,事業基礎堅如磐石。可是,當前連隨意跑一趟市郵局的路費,都感到沉甸甸的壓力,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