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


    庶盶堅定認為,自己在繼承崇尚智慧、團結互助和知古便知今等家庭傳統的基礎上,無巧不巧的先後奠定了曆史、生物等紮實基礎,結合自幼對蜜蜂、螞蟻井然有序的整體化行為的觀察,以及對中醫、電子等知識的涉獵,尤其是實踐摸索出紙筆預演的方法,當突然遭遇企業管理瓶頸泰山壓頂般襲來時,六神無主中抓住企業如同人體概念的救命稻草,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沿著利益連帶關係,逐步深入客觀循環鏈的微觀因果聯係。從而形成源於實踐並反複接受實踐檢驗的、較為完整的獨具特色的微觀洞察視角。


    物質資源有限性的客觀實際,初看之下,似乎除了弱肉強食的相互掠奪外,再也沒有捷徑可走了。當我們深入前因後果的微觀本質後,就會發現:這種隻看表象、忽視來因去果本質的認識,實際上是脫離實際的、缺乏全要素視角的一孔之見。恰如瞎子摸象一樣,“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杆;其觸腳者,言象如木白……”


    其實,不論以什麽視角看問題並不重要,關鍵是不能帶有習慣性的偏見偏信偏執——不遺漏決定其命運的相關要素就好。否則,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真正問題的症結之所在。全要素視角隻是為我們提供了正確認識,解決問題尚需正確方法。全要素視角的優越性在於,哪怕是完全陌生者,起碼能夠依據全要素的合理搭配供給類推,或限製某要素的反證等,準確找到各類症結之所在和正確方法。通過全要素視角,能夠順利實現“智者見於未萌”的預知預案預備預控,避免“愚者暗於成事”的盲動或幹瞪眼。


    類似於“寧願打夥穿一條褲子,不可打夥做生意”等單打獨鬥認識,曾經在我國曆時彌久、所涉範圍甚廣,這是我國數千年小農經濟思想的縮影。一家一戶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曾經為我國的繁榮富強做出了居功至偉的貢獻。設若整個人類始終都停留在農耕經濟——沒有工業經濟的蓬勃發展,或許小農經濟的弊端就永遠難以體現,其習以為常的慣性,也就不會導致思想束縛與思維僵化的後果。


    先秦的商鞅變法(多為吸取強魏經驗),立足重農抑商強軍,使弱秦變強而統一中國。先秦偏居一隅,人口基數十分有限,在農耕技術並不發達的環境條件下,重農抑商的配套舉措,具有高度科學性和必然性。此後的強漢盛唐,均以優先發展農耕而迅速強大。與此同時,強漢盛唐都有對內開放流通、對外通商等促進物質循環的係列措施。可惜的是,自“鄭和下西洋”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思想弊端逐步顯現,最終喪失了望、參與、躋身工業知識與技術之列的相互作用機會。


    有人將有限責任製稱之為最偉大發明,竊以為一語中的。因為,資本是規模經濟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有限責任製出現之前,合夥資本主要出於航海需要為目的,即以一次性航海為周期,不論虧盈,合夥資本即告結束。航海風險大但利潤高,以一次航海為周期的臨時性資本聚散,要麽血本無歸,要麽盆滿缽滿,然多次性航海卻總體上是隻賺不賠。以所出資本承擔相應責任和享受相應權利,為合夥資本成為無限期常設機構,鏟平道路。自此,以合夥資本為主體的公司,開始風起雲湧。也為人際合作奠定了意義深遠的人文基礎。


    人類曆史經驗表明,打夥生意不僅可以做,而且是人類規模經濟的必由之路。我們的祖先普遍反對合作經商,是因為受小農經濟思想束縛,對於怎樣才能廣泛、深入、持久的合夥經商,存在著實踐經驗的空白,嚴重製約了經濟的發展步伐。不破不立,不能徹底擺脫小農經濟思想體係的束縛,人際間的信息——智慧循環將阻力重重,從而嚴格製約人才、技術等各要素的發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Pk時代前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HKcan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HKcanx並收藏Pk時代前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