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花美眷》
作者:李息隱
文案:
潘家敗落,潘嬈也一夜間由京城第一美人成了罪臣之女。
流落鄉間,最終被迫嫁給了當地富商傅世安。
傅公子姿容絕色,卻無官職加身,所有人都在等著看潘嬈笑話。
可忽然有一天,傅公子認祖歸宗了,潘嬈一躍成為皇孫妃。
————————
起初潘嬈以為自己和傅公子不過隻是掛名夫妻,遲早要分開的。他有他的意中人,而她的未婚夫很快也會來接她。
直到有一日,傅公子將她抵在牆角,鳳眸輕垂,聲音冷冷刺耳:“以後不許再想他!想一回,罰一次。”
她這才知道,原來當初他們成婚,是他一手算計好的。
他會狠狠罰她,直到她哭著求饒為止。
他也會低下他高貴的頭顱,蹲在洗腳盆邊,親手幫她洗腳,溫柔又耐心。
表麵溫潤實則陰冷腹黑狗男人vs貌美如花溫柔可愛小姐姐
本文強寵強撩,高糖高甜
溫馨提示:
1男主心狠手辣,絕非善類
2男女主漸漸會有前世記憶(算重生叭)
3文是認真寫的!
內容標簽:婚戀 甜文 爽文
主角:潘嬈 ┃ 配角:預收《王妃娘娘想開了》 ┃ 其它:
一句話簡介:陰冷腹黑狗男人x貌美如花小姐姐
==============
第1章 【1】
金秋十月,涼風徐徐。
農閑時節,百姓無事可做,故而更愛湊熱鬧些。
此刻闔村村民圍住的是一戶薛姓人家,薛家在秀水村算是富戶,頗有些錢財和田地。且薛家三郎今年春時剛剛考中秀才,故而這薛家,一時在秀水村和臨近幾個村名聲大噪。
而今天引起大家關注的,卻不是薛三郎,是前兩日剛剛寄住到薛家的一個遠房表姑娘。
那日薛三郎趕著牛車帶著這個遠房表妹入村時,許多村裏人都是看到了的。但凡見過這表姑娘的,無不讚一句天仙下凡,都道和薛三郎郎才女貌,正當般配。
薛家心裏也是這麽想的,更是有這個打算。
隻可惜,那表姑娘姿色卓絕,實在過於耀眼,遠非薛家這樣的農戶人家可以護得了的。
這薛家,雖在秀水村有些威望,但和富甲一方的何員外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今天來薛家,向這表姑娘提親的,正是何員外。
薛家心裏十分抗拒,那何員外都五十開外了,家中小妾更是數不勝數,誰家把姑娘嫁去就是把姑娘往火坑裏推。
可薛家縱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麵上對何員外打發來的媒娘,也得客客氣氣的,實在不敢得罪。
“趙媒娘,這實在為難了些。我這外甥女,剛剛和我家三郎定了親。”薛母寧氏和顏悅色,言語間有些卑微的姿態。
那趙媒娘是受了何員外之托,才不把薛家放在眼裏。
“別說這姑娘和你家三郎定了親,便是已經嫁入你家門了,隻要何員外看中,他若執意要搶,你又能如何?”
“這……”寧氏心裏窩火,卻隻能幹著急。
旁邊薛父也隻是個農家漢子,老實巴交,氣得悶哼,卻也沒什麽主意。
偏薛三郎這會人在縣裏書院讀書,不在家。而薛大薛二又和其父一樣,都老實嘴笨不善言辭,加上此刻二人又都被各自媳婦拉著,他們也不敢說什麽。
還是薛家的姑娘薛月盈,頗有些膽量,站出來問那趙媒娘:
“我表姐不過才來我家數日,且這幾日一直呆在家足不出戶,是如何入了何員外的眼的?這何員外,日理萬機,又是一方富戶,總不能屈尊降貴來過我們村吧?”
這個趙媒娘倒是不知,她是拿錢做事的,問那許多作甚?
趙媒娘笑:“興是有村裏人瞧見了,驚為天人,這一傳十、十傳百的,就傳開了。”她不欲再與薛家人周旋,顯然也不覺得他們這細胳膊能擰得過何員外那粗大腿,所以,表明來意後,趙媒娘就起身告辭了。
“你們準備準備吧,娶妾也無需大操大辦。三日後何府會有轎子來接新人,這一百兩銀子你們拿好,好好準備準備,莫要得罪貴人。”
趙媒娘言詞霸道,寧氏無法,隻能急得哭。薛月盈雖潑,但畢竟也怕那何員外,一時也不敢說什麽。
正當薛家舉家都著急無奈時,外頭院子裏,又想起一道女聲來。
“薛家當家人可在?”
寧氏聽這女聲陌生,一時聽不出來是誰,便抬袖子擦了擦眼淚,起身迎了出去。
外頭庭院裏,立著個約摸四十上下的女子。瞧著女子的妝扮,倒和那趙媒娘有幾分相似,寧氏不由心頭又是一緊,本能也戒備起來。
“你是誰?你找誰?”寧氏問。
“我姓張,是鬆陽縣的媒娘。今兒來,是受人所托,上門提親的。”張媒娘笑顏靨靨,觀之可親,倒比那目中無人的趙媒娘要好許多。
縣城裏來的媒人,自不可能是衝著她家月盈來的,想必,又是哪個貴人瞧中了嬈兒。
不管是哪方的貴人,薛家這樣的人家都得罪不起。所以,縱寧氏對這張媒娘也無甚好感,但還是將人請了進去。
進了堂屋,張媒娘隻瞥了趙媒娘一眼,而後自報家門。
“鬆陽縣的傅家三爺,欲明媒正娶潘姑娘為正妻,傅三爺特命我來提親。”
“傅家?可是那個傅家?”
薛家人還沒言語,倒是趙媒娘,率先問起張媒娘來。
張媒娘笑答:“這鬆陽縣還有幾個提得起名號的傅家,自是那個。”又說,“傅三爺說了,潘姑娘曾有恩於他,如今潘姑娘落難,他定會好好護著姑娘。”
確定了身份,趙媒娘也隻是有一瞬的遲疑,繼而說:“提親也講究個先來後到,此番可是我先來的。”聲音弱了下去,明顯有些底氣不足了。
張媒娘說:“那薛家可應允了?”
話雖問的趙媒娘,但張媒娘眼睛卻是看向薛家人的。
寧氏忙說:“自是沒有應下的。”
張媒娘笑:“這結親素來講究結兩姓之好,和和氣氣的才行。姻緣這事兒,得講個你情我願,薛家既不應你,你便不能仗著身份欺壓。”
這傅家,趙媒娘自然是知道的。尤其這個傅三爺,比起其父來,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行商老辣狠厲,自接手傅家生意後,短短幾年時間,便將生意蔓延至臨近各個縣,甚至省城金陵府,如今也有傅家的一席之地。
傅家得罪不起,傅三爺更是。
“既如此,那我便不打攪了。”趙媒娘臉色十分難看,“告辭。”
此番事情沒辦成,謝媒銀丟了是小事,差事沒辦好,回去挨何員外的數落,才是大事。甚至日後,她連飯碗都得丟。
趙媒娘走後,薛家人皆徹底鬆了口氣。
“張媒人,快請坐。”寧氏熱絡招呼,又吩咐女兒薛月盈,“快去,沏壺好茶來。”
方才兩位媒娘幾番言語較量下來,薛家人早聽得明明白白。這傅家遠近聞名,薛家雖是農戶,但頗有些錢,平時沒少進城去逛,所以自然知道傅家。
能把外甥女嫁去傅家做少奶奶,寧氏覺得,總算能對得起她姐姐姐夫。
至於她家的三郎……
三郎原也配不上嬈娘,若不是潘家敗落,嬈娘孤苦無依尋到此處來,哪裏輪得到三郎肖想他這個表妹。
那傅三爺,她雖沒見過,但卻有所耳聞。聽說是豐神俊朗,溫文爾雅,是個極為不錯的青年。
“方才聽說,我那外甥女有恩於傅三爺?這可從何說起。”寧氏問。
張媒娘道:“來前,三爺交代了,此事務必要與潘姑娘說。隻是……”她目光在堂屋轉了一圈,也沒看到她覺得合身份的女子,便問,“這潘姑娘呢?”
寧氏揚聲朝西屋喊了聲:“嬈娘,你出來吧。”
話音才落,便從西屋走出來個花容月貌的年輕女子。
張媒娘盯著這年輕女子瞧,竟一時失了神。
她活到如今四十歲,做了近二十年媒娘,年輕貌美的女子見過許多,可從沒哪個會讓她有今天這樣的反應。
什麽叫冰肌玉骨,什麽叫國色天姿,什麽叫纖纖窈窕,她今兒算明白了。這宮裏的娘娘,也不過如此吧?
“姨父,姨母。”走近了,潘嬈略福身子,請了安,教養極好。
來前,她自是瞧見過那傅家三爺的,當時她就想,那樣芝蘭玉樹仙姿玉骨的男子,這世間,又有哪個女子配得上?如今倒是瞧見了。
這二人,當真是天賜的一段良緣,般配得很。
潘嬈自來了秀水村姨母家後,便隻穿農家布衣,隻梳最簡單的髻。可她天生膚白似雪,眉眼絕色,又從小接受最好的教養,通身氣質更是上乘,所以此番即便是布衣荊釵,也是絕美的。
“好孩子,過來坐。”
寧氏十分疼惜這個外甥女,知她認生,故叫她去了身邊後,又把自己兩個兒子和兒媳打發走。
“大郎二郎,你們都先出去。”
薛家是寧氏做主,寧氏說一不二,沒人敢反抗。
四人出去後,張媒娘這才問潘嬈:“那年三爺進京做生意,虧了本錢,身無分文,流落街頭。虧得姑娘心善,出手也大方,給了他五十兩。三爺說,那年冬天很冷,若無姑娘施舍的那五十兩,他怕是凍死在街頭都無人收屍。”
“這些,姑娘可還記得?”
《如花美眷》
作者:李息隱
文案:
潘家敗落,潘嬈也一夜間由京城第一美人成了罪臣之女。
流落鄉間,最終被迫嫁給了當地富商傅世安。
傅公子姿容絕色,卻無官職加身,所有人都在等著看潘嬈笑話。
可忽然有一天,傅公子認祖歸宗了,潘嬈一躍成為皇孫妃。
————————
起初潘嬈以為自己和傅公子不過隻是掛名夫妻,遲早要分開的。他有他的意中人,而她的未婚夫很快也會來接她。
直到有一日,傅公子將她抵在牆角,鳳眸輕垂,聲音冷冷刺耳:“以後不許再想他!想一回,罰一次。”
她這才知道,原來當初他們成婚,是他一手算計好的。
他會狠狠罰她,直到她哭著求饒為止。
他也會低下他高貴的頭顱,蹲在洗腳盆邊,親手幫她洗腳,溫柔又耐心。
表麵溫潤實則陰冷腹黑狗男人vs貌美如花溫柔可愛小姐姐
本文強寵強撩,高糖高甜
溫馨提示:
1男主心狠手辣,絕非善類
2男女主漸漸會有前世記憶(算重生叭)
3文是認真寫的!
內容標簽:婚戀 甜文 爽文
主角:潘嬈 ┃ 配角:預收《王妃娘娘想開了》 ┃ 其它:
一句話簡介:陰冷腹黑狗男人x貌美如花小姐姐
==============
第1章 【1】
金秋十月,涼風徐徐。
農閑時節,百姓無事可做,故而更愛湊熱鬧些。
此刻闔村村民圍住的是一戶薛姓人家,薛家在秀水村算是富戶,頗有些錢財和田地。且薛家三郎今年春時剛剛考中秀才,故而這薛家,一時在秀水村和臨近幾個村名聲大噪。
而今天引起大家關注的,卻不是薛三郎,是前兩日剛剛寄住到薛家的一個遠房表姑娘。
那日薛三郎趕著牛車帶著這個遠房表妹入村時,許多村裏人都是看到了的。但凡見過這表姑娘的,無不讚一句天仙下凡,都道和薛三郎郎才女貌,正當般配。
薛家心裏也是這麽想的,更是有這個打算。
隻可惜,那表姑娘姿色卓絕,實在過於耀眼,遠非薛家這樣的農戶人家可以護得了的。
這薛家,雖在秀水村有些威望,但和富甲一方的何員外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今天來薛家,向這表姑娘提親的,正是何員外。
薛家心裏十分抗拒,那何員外都五十開外了,家中小妾更是數不勝數,誰家把姑娘嫁去就是把姑娘往火坑裏推。
可薛家縱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麵上對何員外打發來的媒娘,也得客客氣氣的,實在不敢得罪。
“趙媒娘,這實在為難了些。我這外甥女,剛剛和我家三郎定了親。”薛母寧氏和顏悅色,言語間有些卑微的姿態。
那趙媒娘是受了何員外之托,才不把薛家放在眼裏。
“別說這姑娘和你家三郎定了親,便是已經嫁入你家門了,隻要何員外看中,他若執意要搶,你又能如何?”
“這……”寧氏心裏窩火,卻隻能幹著急。
旁邊薛父也隻是個農家漢子,老實巴交,氣得悶哼,卻也沒什麽主意。
偏薛三郎這會人在縣裏書院讀書,不在家。而薛大薛二又和其父一樣,都老實嘴笨不善言辭,加上此刻二人又都被各自媳婦拉著,他們也不敢說什麽。
還是薛家的姑娘薛月盈,頗有些膽量,站出來問那趙媒娘:
“我表姐不過才來我家數日,且這幾日一直呆在家足不出戶,是如何入了何員外的眼的?這何員外,日理萬機,又是一方富戶,總不能屈尊降貴來過我們村吧?”
這個趙媒娘倒是不知,她是拿錢做事的,問那許多作甚?
趙媒娘笑:“興是有村裏人瞧見了,驚為天人,這一傳十、十傳百的,就傳開了。”她不欲再與薛家人周旋,顯然也不覺得他們這細胳膊能擰得過何員外那粗大腿,所以,表明來意後,趙媒娘就起身告辭了。
“你們準備準備吧,娶妾也無需大操大辦。三日後何府會有轎子來接新人,這一百兩銀子你們拿好,好好準備準備,莫要得罪貴人。”
趙媒娘言詞霸道,寧氏無法,隻能急得哭。薛月盈雖潑,但畢竟也怕那何員外,一時也不敢說什麽。
正當薛家舉家都著急無奈時,外頭院子裏,又想起一道女聲來。
“薛家當家人可在?”
寧氏聽這女聲陌生,一時聽不出來是誰,便抬袖子擦了擦眼淚,起身迎了出去。
外頭庭院裏,立著個約摸四十上下的女子。瞧著女子的妝扮,倒和那趙媒娘有幾分相似,寧氏不由心頭又是一緊,本能也戒備起來。
“你是誰?你找誰?”寧氏問。
“我姓張,是鬆陽縣的媒娘。今兒來,是受人所托,上門提親的。”張媒娘笑顏靨靨,觀之可親,倒比那目中無人的趙媒娘要好許多。
縣城裏來的媒人,自不可能是衝著她家月盈來的,想必,又是哪個貴人瞧中了嬈兒。
不管是哪方的貴人,薛家這樣的人家都得罪不起。所以,縱寧氏對這張媒娘也無甚好感,但還是將人請了進去。
進了堂屋,張媒娘隻瞥了趙媒娘一眼,而後自報家門。
“鬆陽縣的傅家三爺,欲明媒正娶潘姑娘為正妻,傅三爺特命我來提親。”
“傅家?可是那個傅家?”
薛家人還沒言語,倒是趙媒娘,率先問起張媒娘來。
張媒娘笑答:“這鬆陽縣還有幾個提得起名號的傅家,自是那個。”又說,“傅三爺說了,潘姑娘曾有恩於他,如今潘姑娘落難,他定會好好護著姑娘。”
確定了身份,趙媒娘也隻是有一瞬的遲疑,繼而說:“提親也講究個先來後到,此番可是我先來的。”聲音弱了下去,明顯有些底氣不足了。
張媒娘說:“那薛家可應允了?”
話雖問的趙媒娘,但張媒娘眼睛卻是看向薛家人的。
寧氏忙說:“自是沒有應下的。”
張媒娘笑:“這結親素來講究結兩姓之好,和和氣氣的才行。姻緣這事兒,得講個你情我願,薛家既不應你,你便不能仗著身份欺壓。”
這傅家,趙媒娘自然是知道的。尤其這個傅三爺,比起其父來,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行商老辣狠厲,自接手傅家生意後,短短幾年時間,便將生意蔓延至臨近各個縣,甚至省城金陵府,如今也有傅家的一席之地。
傅家得罪不起,傅三爺更是。
“既如此,那我便不打攪了。”趙媒娘臉色十分難看,“告辭。”
此番事情沒辦成,謝媒銀丟了是小事,差事沒辦好,回去挨何員外的數落,才是大事。甚至日後,她連飯碗都得丟。
趙媒娘走後,薛家人皆徹底鬆了口氣。
“張媒人,快請坐。”寧氏熱絡招呼,又吩咐女兒薛月盈,“快去,沏壺好茶來。”
方才兩位媒娘幾番言語較量下來,薛家人早聽得明明白白。這傅家遠近聞名,薛家雖是農戶,但頗有些錢,平時沒少進城去逛,所以自然知道傅家。
能把外甥女嫁去傅家做少奶奶,寧氏覺得,總算能對得起她姐姐姐夫。
至於她家的三郎……
三郎原也配不上嬈娘,若不是潘家敗落,嬈娘孤苦無依尋到此處來,哪裏輪得到三郎肖想他這個表妹。
那傅三爺,她雖沒見過,但卻有所耳聞。聽說是豐神俊朗,溫文爾雅,是個極為不錯的青年。
“方才聽說,我那外甥女有恩於傅三爺?這可從何說起。”寧氏問。
張媒娘道:“來前,三爺交代了,此事務必要與潘姑娘說。隻是……”她目光在堂屋轉了一圈,也沒看到她覺得合身份的女子,便問,“這潘姑娘呢?”
寧氏揚聲朝西屋喊了聲:“嬈娘,你出來吧。”
話音才落,便從西屋走出來個花容月貌的年輕女子。
張媒娘盯著這年輕女子瞧,竟一時失了神。
她活到如今四十歲,做了近二十年媒娘,年輕貌美的女子見過許多,可從沒哪個會讓她有今天這樣的反應。
什麽叫冰肌玉骨,什麽叫國色天姿,什麽叫纖纖窈窕,她今兒算明白了。這宮裏的娘娘,也不過如此吧?
“姨父,姨母。”走近了,潘嬈略福身子,請了安,教養極好。
來前,她自是瞧見過那傅家三爺的,當時她就想,那樣芝蘭玉樹仙姿玉骨的男子,這世間,又有哪個女子配得上?如今倒是瞧見了。
這二人,當真是天賜的一段良緣,般配得很。
潘嬈自來了秀水村姨母家後,便隻穿農家布衣,隻梳最簡單的髻。可她天生膚白似雪,眉眼絕色,又從小接受最好的教養,通身氣質更是上乘,所以此番即便是布衣荊釵,也是絕美的。
“好孩子,過來坐。”
寧氏十分疼惜這個外甥女,知她認生,故叫她去了身邊後,又把自己兩個兒子和兒媳打發走。
“大郎二郎,你們都先出去。”
薛家是寧氏做主,寧氏說一不二,沒人敢反抗。
四人出去後,張媒娘這才問潘嬈:“那年三爺進京做生意,虧了本錢,身無分文,流落街頭。虧得姑娘心善,出手也大方,給了他五十兩。三爺說,那年冬天很冷,若無姑娘施舍的那五十兩,他怕是凍死在街頭都無人收屍。”
“這些,姑娘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