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這本書裏,包括了五部中篇小說。其中《黃金時代》一篇,從二十歲時就開始寫,到將近四十歲時才完篇,其間很多次地重寫。現在重讀當年的舊稿,幾乎每句話都會使我汗顏,隻有最後的定稿讀起來感覺不同。這篇三萬多字的小說裏,當然還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看到了以後,絲毫也沒有改動的衝動。這說明小說有這樣一種寫法,雖然困難,但還不是不可能。這種寫法就叫做追求對作者自己來說的完美。我相信對每個作者來說,完美都是存在的,隻是不能經常去追求它。據說迪倫馬特寫《法官和他的劊子手》,也寫了
很多年。寫完以後說:今後再也不能這樣寫小說了。這說明他也這樣寫過。一個人不可能在每篇作品裏做到完美,但是完美當然是最好的。
有一次,有個女孩子問我怎樣寫小說,並且說她正有要寫小說的念頭。我把寫《黃金時代》的過程告訴了她。下次再見麵,問她的小說寫得怎樣了,她說,聽說小說這麽難寫,她已經把這個念頭放下了。其實在這本書裏,大多數章節不是這樣嘔心瀝血地寫成的,但我主張,任何寫小說的人都不妨試試這種寫法。這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這本書裏有很多地方寫到性。這種寫法不但容易招致非議,本身就有媚俗的嫌疑。我也不知為什麽,就這樣寫了出來。現在回憶起來,這樣寫既不是為了找些非議,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對過去時代的回顧。眾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國處於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裏,性才會成為生活主題,正如饑餓的年代裏吃會成為生活的主題。古人說:食色性也。想愛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為人性的障礙。
然而,在我的小說裏,這些障礙本身又不是主題。真正的主題,還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思。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邏輯是:我們的生活有這麽多的障礙,真他媽的有意思。這種邏輯就叫做黑色幽默。我覺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氣質,是天生的。我小說裏的人也總是在笑,從來就不哭,我以為這樣比較有趣。喜歡我小說的人總說,從頭笑到尾,覺得很有趣等等。這說明本人的作品有自己的讀者群。當然,也有些作者以為哭比較使人感動。他們筆下的人物從來就不笑,總在哭。這也是一種寫法。他們也有自己的讀者群。有位朋友說,我的小說從來沒讓她感動過。她就是個愛哭的人,誤讀了我的小說,感到很失落。我這樣說,是為了讓讀者不再因為誤讀我的小說感到失落。
現在嚴肅小說的讀者少了,但讀者的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在現代社會裏,小說的地位和舞台劇一樣,正在成為一種高雅藝術。小說會失去一些讀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讀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讀者,感到性壓抑、尋找發泄渠道的讀者,無所事事想要消磨時光的讀者;剩下一些真正讀小說的人。小說也會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人會去下海經商,或者搞影視劇本,最後隻剩下一些真正寫小說的人。我以為這是一件好事。
很多年。寫完以後說:今後再也不能這樣寫小說了。這說明他也這樣寫過。一個人不可能在每篇作品裏做到完美,但是完美當然是最好的。
有一次,有個女孩子問我怎樣寫小說,並且說她正有要寫小說的念頭。我把寫《黃金時代》的過程告訴了她。下次再見麵,問她的小說寫得怎樣了,她說,聽說小說這麽難寫,她已經把這個念頭放下了。其實在這本書裏,大多數章節不是這樣嘔心瀝血地寫成的,但我主張,任何寫小說的人都不妨試試這種寫法。這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這本書裏有很多地方寫到性。這種寫法不但容易招致非議,本身就有媚俗的嫌疑。我也不知為什麽,就這樣寫了出來。現在回憶起來,這樣寫既不是為了找些非議,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對過去時代的回顧。眾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國處於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裏,性才會成為生活主題,正如饑餓的年代裏吃會成為生活的主題。古人說:食色性也。想愛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為人性的障礙。
然而,在我的小說裏,這些障礙本身又不是主題。真正的主題,還是對人的生存狀態的反思。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邏輯是:我們的生活有這麽多的障礙,真他媽的有意思。這種邏輯就叫做黑色幽默。我覺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氣質,是天生的。我小說裏的人也總是在笑,從來就不哭,我以為這樣比較有趣。喜歡我小說的人總說,從頭笑到尾,覺得很有趣等等。這說明本人的作品有自己的讀者群。當然,也有些作者以為哭比較使人感動。他們筆下的人物從來就不笑,總在哭。這也是一種寫法。他們也有自己的讀者群。有位朋友說,我的小說從來沒讓她感動過。她就是個愛哭的人,誤讀了我的小說,感到很失落。我這樣說,是為了讓讀者不再因為誤讀我的小說感到失落。
現在嚴肅小說的讀者少了,但讀者的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在現代社會裏,小說的地位和舞台劇一樣,正在成為一種高雅藝術。小說會失去一些讀者,其中包括想受道德教育的讀者,想看政治暗喻的讀者,感到性壓抑、尋找發泄渠道的讀者,無所事事想要消磨時光的讀者;剩下一些真正讀小說的人。小說也會失去一些作者——有些人會去下海經商,或者搞影視劇本,最後隻剩下一些真正寫小說的人。我以為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