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這話說的,我瞧著挺好的。是貴妾又不是賤妾,到底沾了個貴字。咱們家四姐兒什麽名聲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郝家願意要她,也是她的造化,雖然是去給人家做小,但也好比嫁給個泥腿子受苦。”裴氏說的眉飛色舞,把一旁的甄氏氣的夠嗆,半晌沒說出一個字來。
裴氏見甄氏吃癟,她就更來勁兒,又繼續說道:“弟妹也不用藏著掖著,現在這外邊傳的沸沸揚揚的,說四姐兒要嫁給一個泥腿子。但在此之前啊,咱們四姐兒在城外山下遊玩時弄濕了衣裳,郝二公子憐香惜玉,便拿了丫頭的衣服替她解圍。這怎說也是被瞧了身子的,不嫁郝二公子又能嫁給誰呢……”
“胡說八道,替四姐兒解圍的明明是個好心的姑娘,你個嘴裏吐不出象牙的東西。我平日裏沒少被你藏著蓋著,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拿家裏的錢貼補娘家。賬上我都留了底子,我不建議到爹麵前說道說道。旁人家裏出了事都是一直對外,你是王家的媳婦還是旁人家的媳婦?”
裴氏聽了這話,麵上得意之色盡數散去,心虛的看向王襲。
就見他一臉怒色,一巴掌就拍在了茶幾上。茶幾上的杯子被震落,瓷片碎了一地,王襲一雙怒目直直瞪向裴氏,張口就罵:“你個做大伯娘的,怎麽還胳膊肘往外拐,往自己侄女身上潑髒水,咱們王家姑娘名聲毀了對你有什麽好處!”
罵完裴氏,王襲又端著一張笑臉衝著甄氏溫聲道:“弟妹莫惱,雖然那郝明提了這事,但我也沒應承什麽,我到底是個做大伯的,怎好摻和侄女的婚事。”
王襲顧左右兒言其他,故意掩蓋裴氏私拿家裏銀兩之事。感情裴氏偷拿家裏的錢貼補娘家,王襲是知曉!不過甄氏細一琢磨就明了,或許這裴氏私自拿走的錢,絕大部分是到了王襲的手中。
甄氏泄了氣,若是牽扯到王襲她就更不好發作了。公爹偏疼他這個大伯兄,拿了自己家的錢無可厚非,若是真的鬧起來,保不齊會被公爹訓斥自己苛待大哥大嫂。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四姐兒因名聲受損不得好姻緣,你以為六姐兒就能嫁的好?”
聽了甄氏的話,裴氏就算心中在憋著氣,現下也不敢發作。甄氏見狀也不再揪著不放,此刻的氣也消了大半。她在這邊和裴氏吵嘴也是無用功,現在王乘不在,女兒的事她得多上些心才是,和柳家談妥的婚事和不能再出什麽差錯。
王襲尷尬一笑,親自為甄氏到了杯茶,笑著勸道:“弟妹別生氣,你大嫂就是個拎不清的。弟妹過幾天不是要回老家麽?不若就提前幾天避避風頭,你們從老家回來了,興許那郝明就不惦記這事了。”
甄氏沒再說什麽,朝王襲微微頷了頷首後便出了屋子。甄氏剛回到西院正房,就見劉媽媽一臉急色的跑了進來。
“太太,外頭有人再傳,說咱們家四姐兒上趕子要給郝二公子做妾。郝二公子婚事在即,自然不能同意,所以今日特地登門拜訪,為的就是推脫了這份厚愛。”
劉媽媽進來傳話時並不知道甄氏在東院那邊生了氣,這廂再被刺激一下,甄氏直接兩眼一翻險些暈過去。劉媽媽趕緊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順背,這才讓甄氏平靜了下來。
甄氏一睜眼,就哭的肝腸寸斷:“我的四姐兒怎麽這麽命苦,親事艱難也就罷了,還讓人這麽糟踐……”
怪不得那郝明沒有來西院,而是去東院見了王襲。他不過是走個過場,見誰都一樣,相比較而言王襲更好應付一些。那郝明不過是想搞臭四姐兒的名聲罷了。
“太太您別著急,我們把四姐兒和柳家哥兒早早訂婚的消息傳出去,這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麽!事情都已經定了下來,這事早晚都要說出去的。”
甄氏眼睛一亮,不住的點頭:“對,對,我怎麽沒想到。我們兩家是先訂的親,郝明是後上的門!。”
主仆二人打算的好,前腳剛想去找柳家人,柳家的人後腳就登門造訪。甄氏心虛,怕柳家人聽到什麽不好的言論,會對他們四姐兒抱有成見。
“這些都是謠言,我們家女兒是在賢惠不過的。想必兩位也聽說過,我們家女兒和郝家大公子曾經定過親,後來婚事退了,他們這才懷恨在心想破壞我女兒的名聲。說不準……說不準我們四姐兒後麵的幾樁姻緣都是他們家暗中做的破壞!”
這話說的沒憑沒據,但甄氏就這麽說了。既然郝家誠心和自家過不去,那他們王家也沒道理讓人摁在地上打的道理!
柳氏夫婦聽後一臉為難,最後還是柳父說明了來意:“我們……是來和王家退婚的。”
“什麽!”甄氏被驚得站起身,一下沒控製住,驚呼聲傳出去老遠。
柳氏夫婦嚇了一跳,如坐針氈。柳父趕緊起身和甄氏賠罪:“我們也是極喜歡四姑娘的,可這……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
突然,柳母一聲嚎啕,眼淚似落雨般止不住的往下落:“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是我的錯!王二奶奶要是怪罪,就怪罪我這蠢婦吧!”柳母的大兄得罪了郝家人,郝二公子說隻要他們家退了和王家的婚事,她大兄的事便既往不咎,否則就把人送去衙門。
甄氏沉了眸子,再無之前客氣的語氣。她和王乘之所以為女兒選了柳家,就是想女兒低嫁後不會受委屈。可現今柳家都欺負到他們頭上了,這可如何能忍!
“笑話,你們柳家要定親就定親,要退親就退親,當我們王家是隨便欺辱的麽?今日這事怎麽都要給個說法!這婚絕對不能退!”
甄氏雖然不滿柳家的態度,但這婚可萬萬再退不得了,不然讓四姐兒一個姑娘家以後還怎麽嫁人?以後還如何出門見人!
之所以堅持不退婚,其實她還有另一層打算。這件事過去之後,四姐兒嫁過去一定不會受委屈,畢竟柳家做虧心事在前,他們王家為女兒撐腰便有了足夠的底氣!
“娘!”甄氏的話被王若迎的聲音打斷,便見王若迎帶著采荷走進花廳,舉止優雅,當走到柳氏夫婦跟前時還不忘屈膝行了晚輩禮。
柳氏夫婦受寵若驚,趕忙往旁邊閃開兩步,柳父趕緊回禮道:“四姑娘,使不得使不得,我們……我們受之有愧……”
王若迎微笑頷首後便不再和柳氏夫婦多說什麽,而是轉向甄氏道:“娘,我同意退婚!”
☆、算賬
郝明做的那些事不論是家裏還是外頭都傳的沸沸揚揚,饒是王若迎沒有故意打聽,這不好的言論也像長了腿兒似的直往她耳朵裏鑽兒。
“四姐兒,大人說話沒你插嘴的份,這件事娘會處理好的。”
“娘,我主意已定,若要退婚可以,但這婚必須由我王家退。”王若迎說的斬釘截鐵,絲毫不留餘地。
柳氏夫婦點頭如搗蒜,對王若迎感恩戴德,千恩萬謝:“隻要這婚事能夠退了,怎麽說都成。”郝二公子讓他們上門退婚,但沒特地交代怎麽退。
說者無意聽者有意,這話讓甄氏不滿。
王若迎雖知曉柳氏夫婦沒有貶損的意思,可她還是聽著極不舒服,微微蹙了眉頭。
“這件事我是你們柳家做的不地道,我王家不計較不代表你們就高枕無憂了。對外該如何說如何做便不用我多教了。我到底是個女兒家,兩位長輩都是有女兒的人,這點你們應該深有體會。”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兩家不可能在成為親家,強扭的瓜不甜,她王若迎還沒有到逼著旁人娶自己的地步。更何況,她也不屑去針對柳家這樣貧寒的人家,這把怒火要燒也應燒到郝明的身上。
柳氏夫婦被說的沒臉,弓著背低著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
婚事作罷,甄氏去請王老太爺當個見證,兩家退還了定親信物,王若迎和柳小栓從此再無幹係。
這番折騰後,王老太爺對甄氏和王乘選的人家頗為不滿,王承不在他就把甄氏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通。
“不是說要去鈕澤縣老家麽,你們母女就在老家多呆些日子,四姐兒的婚事也別著急了,免得壞了六姐兒的姻緣。”王老太爺罵到最後也累了,不耐煩的擺擺手,現在他一聽到王若迎的名字,他就一個頭兩個大。
甄氏低著頭不敢吭聲,她知道這些日子裴氏和王襲正在給六姐兒物色人家,老太爺這般說是瞧著四姐兒礙眼,敗壞了王家姑娘的名聲。
即便心裏委屈,甄氏也不敢反駁,恭恭敬敬的將王老太爺送回了東院。
王老太爺走後,甄氏不由埋怨起王若迎來。
“你現在翅膀硬了,都敢做自己的主了。現在不論是咱們退婚,還是對方退婚,名聲受損的依舊是身為女子的你啊!”甄氏戳了戳王若應迎的腦門,心中氣她自作主張,但又心疼她姻緣不順,受了諸多委屈,這責備的話卡再嗓子眼裏怎麽也說不出口。
“娘,姻緣天注定,許是我的真命天子還沒有出現,所以老天爺才剪了我和柳小栓之間的紅線。而且我們兩家鬧得這般僵硬,郝明那廝又在背後使壞,這門婚事到最後估計也成不了。女兒不想求柳家娶自己,就算名聲受損也不能自貶身份不是?”
甄氏紅了眼眶,一個勁的摸著她的臉柔聲安慰道:“好女兒,等你爹回來,再讓他給你尋了個好親事。”
王若迎對退婚一事並沒有多介懷,強扭的瓜不甜,就算她對柳小栓的印象再好,也犯不上逼迫柳家認下她這個媳婦。
甄氏本意是過幾天再去鈕澤老家,但現在王若迎要給郝明做妾之事傳的沸沸揚揚。老太爺已經過來催過許多次,讓他們趕緊回老家避避風頭,等事情過去了再回來。
甄氏心裏頭憋屈但也無法,隻能先收拾東西準備回鈕澤老家。
王若迎這幾天也沒閑著,她讓人去打聽郝明的事情,意外得知和郝明訂婚的那位胡家姑娘,胡繡繡昨日來了珺安城,
她聽說和郝明訂婚的那位胡家姑娘,胡繡秀,昨日到了珺安城拜訪郝家老太爺。
王若迎心下有了計較,便想從胡繡繡下手。她拿出了二十多兩銀子,讓采佩分給珺安城裏的一些混混們,讓他們守在胡繡秀暫住的客棧附近,隻要她有所動作就來王家報信。
第二日王若迎得到消息,胡秀繡在去過郝家後,便和同行的表妹去金玉繡樓。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胡繡秀竟然去了他們家開的繡樓。這樣一來,她行事便多了幾分把握!
王若迎不做耽擱,為了不惹人注目她和采佩采荷都戴著麵紗。她們從王家後門溜了出去,從人少的小巷子裏七拐八拐的繞到了金玉繡樓的後門。他們盡量避開在繡樓裏挑選商品的顧客,一路上了二樓。
好巧不巧,王若迎正好碰到佟掌櫃在招待胡繡秀挑選屏風。
王若迎上一世曾遠遠見過胡繡秀一麵,大致記得她的長相。不過今日一見,有了近距離打量胡繡秀的機會,這不由讓她在心底驚歎了一聲:果然是書香世家出身的姑娘,舉手投足之間溫婉得體,一顰一笑拿捏得當,雖不是出挑的長相,但由內而外散發的優雅氣質,卻讓人一見難忘。
思及那紈絝驕橫的郝明,王若迎突然明白劉媽媽口中所言,這天下的好白菜大部分都是被豬拱了。
王若迎並未急急上前,而是站在拐角處靜靜聽他們之間的對話。
“過些日子是我曾祖母九十大壽,你們樓裏可還有其他屏風?這些固然好看,但總覺得欠缺寫什麽。”胡繡秀瞧著二樓擺出來的圖樣,沒一個合她心意的。
佟掌櫃為難的道:“樓中屏風都擺出來了,要不小的請樓裏的圖樣師傅為姑娘定製一副花樣如何?”
“那樣需要多久?”
“這花樣畫出來,再找繡娘繡製成屏風,怎麽也要三個月之久。”佟掌櫃滿臉笑意的道。
“這麽久可不行,我可等不得三個月。”十天後就是曾祖母的壽宴,那些個表姐表妹都爭搶著在曾祖母麵前孝敬,她可不能落人之後。
她本來是準備了一尊極不錯的白玉雕的觀音雕像,未曾想她大表姐也準備送尊觀音雕像。她要送就要送一個別出心裁,獨一無二的壽禮才行。
珺安城的水紋繡千金一求,他們杭州那邊不少夫人小姐都極喜歡這種刺繡。她琢磨著曾祖母打出生起就沒離開過杭州,外地的新鮮物件向來是極喜愛的,且又是聞名遐邇的水紋繡,於是便借著來探望郝老爺的名頭來了珺安城。
這時,跟在胡秀繡身邊的丫頭突然道:“姑娘,不如去錢錦繡莊,那裏也有許多不錯的繡品。”
胡秀繡連連搖頭:“不行,我要的是正宗水紋繡,錢錦繡莊雖會模仿,但難學到其精髓。我若帶回去一件仿品,那不就是等著別人來看自己的笑話麽?”
佟掌櫃在旁驕傲的直點頭,水紋繡可是他們金玉繡樓的招牌,旁人怎能輕易學到。
胡秀繡見沒有滿意圖案的屏風,心中有些煩躁,琢磨著要不要選個其他樣式的。可刺繡這東西,隻有屏風方能彰顯大氣,她總不能買個帕子亦或是買套衣服給曾祖母做壽禮吧!
見狀,站在旁處的王若迎心中有了計較,便從拐角處走了出來,態度謙和的向胡秀繡福了福身:“胡姑娘,我這裏有副不錯的屏風,不知胡姑娘可有興趣?”
胡秀繡聞聲看去,便見一個長相傾國傾城的美人兒朝自己微笑。她眼中雖有些驚豔,但也未多有羨慕之色,想必這就是書香之家貴女與生俱來的端莊之氣吧。
胡秀繡朝王若迎回禮,做到禮數周全後才開口詢問:“不知姑娘是……”
未等王若迎搭話,佟掌櫃便立刻向胡秀繡介紹道:“這位是我們主家的四姑娘。”
胡秀繡挑高了眉頭,眼神中突然充滿了輕蔑。王若迎有些詫異,難道這位胡姑娘是認識自己?細細一琢磨也就明白了,胡家和郝家定親,郝明又對自己積怨頗深,胡繡秀聽說過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一來便就好辦了。
王若迎也不急,就笑盈盈的看著胡秀繡,等她拿個主意。
胡秀繡想了想,就算有沒有遇到王若迎,這屏風她都要買回去給曾祖母做壽禮。若不是為了屏風,她才不會給王若迎這個麵子。
“那就勞煩四姑娘帶路了。”
王若迎鬆了一口氣,說實在的她不並了解這個胡秀繡。在來之前她做了種種預想,最壞的情況就是這位胡家小姐是個被寵壞的跋扈性格,自己想要達成目的怕是要費一番周折,鬧起來都是極有可能的。
不過現在看來,顯然是她多心了。
王若迎麵上端著和善的笑意,禮數周全的將人請進了一間雅房,命丫頭上茶伺候後,這才吩咐佟掌櫃去庫房把一副繡有福壽齊天的山水畫樣的屏風抬了出來。
“這屏風雖在我名下,但從未被使用過。”
製作屏風的木材都是上好的金絲楠木,每個角上都有金鑲玉的護角,外觀華貴不說,繡麵上的山水畫是連綿不絕的山峰,白瀑之下,旭日當空。畫這繡樣的人當年也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師,這屏風可以算是金玉繡樓的鎮店之寶了。
胡秀繡一眼便瞧中了,立刻就讓丫頭掏出一千兩銀票。
王若迎可下了血本,這幅屏風本是王承留給她的陪嫁,一直存放在繡樓的倉庫內。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況且王若迎也不甚喜歡著副屏風。上輩子她帶著這個屏風嫁給白清墨,為了在珺安城買下宅子,又不想像娘家開口,於是她變賣了這幅屏風,當時好像就隻賣了三四百兩銀子。
她瞧見這個屏風,就想起上輩子。眼不見為淨,不如就賣給胡秀繡,還能多賺些銀子,何樂而不為呢?
胡秀繡得了好東西,心情明朗不少,對王若迎的偏見也少了幾分。
“多謝四姑娘割愛將這屏風讓於我,也全了我孝順曾祖母的心意,你的情分我胡秀繡記下了。”胡秀繡適才聽佟掌櫃說起,這屏風其實是王若迎的陪嫁。
王若迎客氣道:“胡姑娘言重了,到最後我也是賺了銀子的。”
胡秀繡掩嘴一笑,看王若迎順眼了幾分。
裴氏見甄氏吃癟,她就更來勁兒,又繼續說道:“弟妹也不用藏著掖著,現在這外邊傳的沸沸揚揚的,說四姐兒要嫁給一個泥腿子。但在此之前啊,咱們四姐兒在城外山下遊玩時弄濕了衣裳,郝二公子憐香惜玉,便拿了丫頭的衣服替她解圍。這怎說也是被瞧了身子的,不嫁郝二公子又能嫁給誰呢……”
“胡說八道,替四姐兒解圍的明明是個好心的姑娘,你個嘴裏吐不出象牙的東西。我平日裏沒少被你藏著蓋著,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拿家裏的錢貼補娘家。賬上我都留了底子,我不建議到爹麵前說道說道。旁人家裏出了事都是一直對外,你是王家的媳婦還是旁人家的媳婦?”
裴氏聽了這話,麵上得意之色盡數散去,心虛的看向王襲。
就見他一臉怒色,一巴掌就拍在了茶幾上。茶幾上的杯子被震落,瓷片碎了一地,王襲一雙怒目直直瞪向裴氏,張口就罵:“你個做大伯娘的,怎麽還胳膊肘往外拐,往自己侄女身上潑髒水,咱們王家姑娘名聲毀了對你有什麽好處!”
罵完裴氏,王襲又端著一張笑臉衝著甄氏溫聲道:“弟妹莫惱,雖然那郝明提了這事,但我也沒應承什麽,我到底是個做大伯的,怎好摻和侄女的婚事。”
王襲顧左右兒言其他,故意掩蓋裴氏私拿家裏銀兩之事。感情裴氏偷拿家裏的錢貼補娘家,王襲是知曉!不過甄氏細一琢磨就明了,或許這裴氏私自拿走的錢,絕大部分是到了王襲的手中。
甄氏泄了氣,若是牽扯到王襲她就更不好發作了。公爹偏疼他這個大伯兄,拿了自己家的錢無可厚非,若是真的鬧起來,保不齊會被公爹訓斥自己苛待大哥大嫂。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四姐兒因名聲受損不得好姻緣,你以為六姐兒就能嫁的好?”
聽了甄氏的話,裴氏就算心中在憋著氣,現下也不敢發作。甄氏見狀也不再揪著不放,此刻的氣也消了大半。她在這邊和裴氏吵嘴也是無用功,現在王乘不在,女兒的事她得多上些心才是,和柳家談妥的婚事和不能再出什麽差錯。
王襲尷尬一笑,親自為甄氏到了杯茶,笑著勸道:“弟妹別生氣,你大嫂就是個拎不清的。弟妹過幾天不是要回老家麽?不若就提前幾天避避風頭,你們從老家回來了,興許那郝明就不惦記這事了。”
甄氏沒再說什麽,朝王襲微微頷了頷首後便出了屋子。甄氏剛回到西院正房,就見劉媽媽一臉急色的跑了進來。
“太太,外頭有人再傳,說咱們家四姐兒上趕子要給郝二公子做妾。郝二公子婚事在即,自然不能同意,所以今日特地登門拜訪,為的就是推脫了這份厚愛。”
劉媽媽進來傳話時並不知道甄氏在東院那邊生了氣,這廂再被刺激一下,甄氏直接兩眼一翻險些暈過去。劉媽媽趕緊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順背,這才讓甄氏平靜了下來。
甄氏一睜眼,就哭的肝腸寸斷:“我的四姐兒怎麽這麽命苦,親事艱難也就罷了,還讓人這麽糟踐……”
怪不得那郝明沒有來西院,而是去東院見了王襲。他不過是走個過場,見誰都一樣,相比較而言王襲更好應付一些。那郝明不過是想搞臭四姐兒的名聲罷了。
“太太您別著急,我們把四姐兒和柳家哥兒早早訂婚的消息傳出去,這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麽!事情都已經定了下來,這事早晚都要說出去的。”
甄氏眼睛一亮,不住的點頭:“對,對,我怎麽沒想到。我們兩家是先訂的親,郝明是後上的門!。”
主仆二人打算的好,前腳剛想去找柳家人,柳家的人後腳就登門造訪。甄氏心虛,怕柳家人聽到什麽不好的言論,會對他們四姐兒抱有成見。
“這些都是謠言,我們家女兒是在賢惠不過的。想必兩位也聽說過,我們家女兒和郝家大公子曾經定過親,後來婚事退了,他們這才懷恨在心想破壞我女兒的名聲。說不準……說不準我們四姐兒後麵的幾樁姻緣都是他們家暗中做的破壞!”
這話說的沒憑沒據,但甄氏就這麽說了。既然郝家誠心和自家過不去,那他們王家也沒道理讓人摁在地上打的道理!
柳氏夫婦聽後一臉為難,最後還是柳父說明了來意:“我們……是來和王家退婚的。”
“什麽!”甄氏被驚得站起身,一下沒控製住,驚呼聲傳出去老遠。
柳氏夫婦嚇了一跳,如坐針氈。柳父趕緊起身和甄氏賠罪:“我們也是極喜歡四姑娘的,可這……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
突然,柳母一聲嚎啕,眼淚似落雨般止不住的往下落:“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是我的錯!王二奶奶要是怪罪,就怪罪我這蠢婦吧!”柳母的大兄得罪了郝家人,郝二公子說隻要他們家退了和王家的婚事,她大兄的事便既往不咎,否則就把人送去衙門。
甄氏沉了眸子,再無之前客氣的語氣。她和王乘之所以為女兒選了柳家,就是想女兒低嫁後不會受委屈。可現今柳家都欺負到他們頭上了,這可如何能忍!
“笑話,你們柳家要定親就定親,要退親就退親,當我們王家是隨便欺辱的麽?今日這事怎麽都要給個說法!這婚絕對不能退!”
甄氏雖然不滿柳家的態度,但這婚可萬萬再退不得了,不然讓四姐兒一個姑娘家以後還怎麽嫁人?以後還如何出門見人!
之所以堅持不退婚,其實她還有另一層打算。這件事過去之後,四姐兒嫁過去一定不會受委屈,畢竟柳家做虧心事在前,他們王家為女兒撐腰便有了足夠的底氣!
“娘!”甄氏的話被王若迎的聲音打斷,便見王若迎帶著采荷走進花廳,舉止優雅,當走到柳氏夫婦跟前時還不忘屈膝行了晚輩禮。
柳氏夫婦受寵若驚,趕忙往旁邊閃開兩步,柳父趕緊回禮道:“四姑娘,使不得使不得,我們……我們受之有愧……”
王若迎微笑頷首後便不再和柳氏夫婦多說什麽,而是轉向甄氏道:“娘,我同意退婚!”
☆、算賬
郝明做的那些事不論是家裏還是外頭都傳的沸沸揚揚,饒是王若迎沒有故意打聽,這不好的言論也像長了腿兒似的直往她耳朵裏鑽兒。
“四姐兒,大人說話沒你插嘴的份,這件事娘會處理好的。”
“娘,我主意已定,若要退婚可以,但這婚必須由我王家退。”王若迎說的斬釘截鐵,絲毫不留餘地。
柳氏夫婦點頭如搗蒜,對王若迎感恩戴德,千恩萬謝:“隻要這婚事能夠退了,怎麽說都成。”郝二公子讓他們上門退婚,但沒特地交代怎麽退。
說者無意聽者有意,這話讓甄氏不滿。
王若迎雖知曉柳氏夫婦沒有貶損的意思,可她還是聽著極不舒服,微微蹙了眉頭。
“這件事我是你們柳家做的不地道,我王家不計較不代表你們就高枕無憂了。對外該如何說如何做便不用我多教了。我到底是個女兒家,兩位長輩都是有女兒的人,這點你們應該深有體會。”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兩家不可能在成為親家,強扭的瓜不甜,她王若迎還沒有到逼著旁人娶自己的地步。更何況,她也不屑去針對柳家這樣貧寒的人家,這把怒火要燒也應燒到郝明的身上。
柳氏夫婦被說的沒臉,弓著背低著頭,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
婚事作罷,甄氏去請王老太爺當個見證,兩家退還了定親信物,王若迎和柳小栓從此再無幹係。
這番折騰後,王老太爺對甄氏和王乘選的人家頗為不滿,王承不在他就把甄氏劈頭蓋臉的罵了一通。
“不是說要去鈕澤縣老家麽,你們母女就在老家多呆些日子,四姐兒的婚事也別著急了,免得壞了六姐兒的姻緣。”王老太爺罵到最後也累了,不耐煩的擺擺手,現在他一聽到王若迎的名字,他就一個頭兩個大。
甄氏低著頭不敢吭聲,她知道這些日子裴氏和王襲正在給六姐兒物色人家,老太爺這般說是瞧著四姐兒礙眼,敗壞了王家姑娘的名聲。
即便心裏委屈,甄氏也不敢反駁,恭恭敬敬的將王老太爺送回了東院。
王老太爺走後,甄氏不由埋怨起王若迎來。
“你現在翅膀硬了,都敢做自己的主了。現在不論是咱們退婚,還是對方退婚,名聲受損的依舊是身為女子的你啊!”甄氏戳了戳王若應迎的腦門,心中氣她自作主張,但又心疼她姻緣不順,受了諸多委屈,這責備的話卡再嗓子眼裏怎麽也說不出口。
“娘,姻緣天注定,許是我的真命天子還沒有出現,所以老天爺才剪了我和柳小栓之間的紅線。而且我們兩家鬧得這般僵硬,郝明那廝又在背後使壞,這門婚事到最後估計也成不了。女兒不想求柳家娶自己,就算名聲受損也不能自貶身份不是?”
甄氏紅了眼眶,一個勁的摸著她的臉柔聲安慰道:“好女兒,等你爹回來,再讓他給你尋了個好親事。”
王若迎對退婚一事並沒有多介懷,強扭的瓜不甜,就算她對柳小栓的印象再好,也犯不上逼迫柳家認下她這個媳婦。
甄氏本意是過幾天再去鈕澤老家,但現在王若迎要給郝明做妾之事傳的沸沸揚揚。老太爺已經過來催過許多次,讓他們趕緊回老家避避風頭,等事情過去了再回來。
甄氏心裏頭憋屈但也無法,隻能先收拾東西準備回鈕澤老家。
王若迎這幾天也沒閑著,她讓人去打聽郝明的事情,意外得知和郝明訂婚的那位胡家姑娘,胡繡繡昨日來了珺安城,
她聽說和郝明訂婚的那位胡家姑娘,胡繡秀,昨日到了珺安城拜訪郝家老太爺。
王若迎心下有了計較,便想從胡繡繡下手。她拿出了二十多兩銀子,讓采佩分給珺安城裏的一些混混們,讓他們守在胡繡秀暫住的客棧附近,隻要她有所動作就來王家報信。
第二日王若迎得到消息,胡秀繡在去過郝家後,便和同行的表妹去金玉繡樓。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胡繡秀竟然去了他們家開的繡樓。這樣一來,她行事便多了幾分把握!
王若迎不做耽擱,為了不惹人注目她和采佩采荷都戴著麵紗。她們從王家後門溜了出去,從人少的小巷子裏七拐八拐的繞到了金玉繡樓的後門。他們盡量避開在繡樓裏挑選商品的顧客,一路上了二樓。
好巧不巧,王若迎正好碰到佟掌櫃在招待胡繡秀挑選屏風。
王若迎上一世曾遠遠見過胡繡秀一麵,大致記得她的長相。不過今日一見,有了近距離打量胡繡秀的機會,這不由讓她在心底驚歎了一聲:果然是書香世家出身的姑娘,舉手投足之間溫婉得體,一顰一笑拿捏得當,雖不是出挑的長相,但由內而外散發的優雅氣質,卻讓人一見難忘。
思及那紈絝驕橫的郝明,王若迎突然明白劉媽媽口中所言,這天下的好白菜大部分都是被豬拱了。
王若迎並未急急上前,而是站在拐角處靜靜聽他們之間的對話。
“過些日子是我曾祖母九十大壽,你們樓裏可還有其他屏風?這些固然好看,但總覺得欠缺寫什麽。”胡繡秀瞧著二樓擺出來的圖樣,沒一個合她心意的。
佟掌櫃為難的道:“樓中屏風都擺出來了,要不小的請樓裏的圖樣師傅為姑娘定製一副花樣如何?”
“那樣需要多久?”
“這花樣畫出來,再找繡娘繡製成屏風,怎麽也要三個月之久。”佟掌櫃滿臉笑意的道。
“這麽久可不行,我可等不得三個月。”十天後就是曾祖母的壽宴,那些個表姐表妹都爭搶著在曾祖母麵前孝敬,她可不能落人之後。
她本來是準備了一尊極不錯的白玉雕的觀音雕像,未曾想她大表姐也準備送尊觀音雕像。她要送就要送一個別出心裁,獨一無二的壽禮才行。
珺安城的水紋繡千金一求,他們杭州那邊不少夫人小姐都極喜歡這種刺繡。她琢磨著曾祖母打出生起就沒離開過杭州,外地的新鮮物件向來是極喜愛的,且又是聞名遐邇的水紋繡,於是便借著來探望郝老爺的名頭來了珺安城。
這時,跟在胡秀繡身邊的丫頭突然道:“姑娘,不如去錢錦繡莊,那裏也有許多不錯的繡品。”
胡秀繡連連搖頭:“不行,我要的是正宗水紋繡,錢錦繡莊雖會模仿,但難學到其精髓。我若帶回去一件仿品,那不就是等著別人來看自己的笑話麽?”
佟掌櫃在旁驕傲的直點頭,水紋繡可是他們金玉繡樓的招牌,旁人怎能輕易學到。
胡秀繡見沒有滿意圖案的屏風,心中有些煩躁,琢磨著要不要選個其他樣式的。可刺繡這東西,隻有屏風方能彰顯大氣,她總不能買個帕子亦或是買套衣服給曾祖母做壽禮吧!
見狀,站在旁處的王若迎心中有了計較,便從拐角處走了出來,態度謙和的向胡秀繡福了福身:“胡姑娘,我這裏有副不錯的屏風,不知胡姑娘可有興趣?”
胡秀繡聞聲看去,便見一個長相傾國傾城的美人兒朝自己微笑。她眼中雖有些驚豔,但也未多有羨慕之色,想必這就是書香之家貴女與生俱來的端莊之氣吧。
胡秀繡朝王若迎回禮,做到禮數周全後才開口詢問:“不知姑娘是……”
未等王若迎搭話,佟掌櫃便立刻向胡秀繡介紹道:“這位是我們主家的四姑娘。”
胡秀繡挑高了眉頭,眼神中突然充滿了輕蔑。王若迎有些詫異,難道這位胡姑娘是認識自己?細細一琢磨也就明白了,胡家和郝家定親,郝明又對自己積怨頗深,胡繡秀聽說過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如此一來便就好辦了。
王若迎也不急,就笑盈盈的看著胡秀繡,等她拿個主意。
胡秀繡想了想,就算有沒有遇到王若迎,這屏風她都要買回去給曾祖母做壽禮。若不是為了屏風,她才不會給王若迎這個麵子。
“那就勞煩四姑娘帶路了。”
王若迎鬆了一口氣,說實在的她不並了解這個胡秀繡。在來之前她做了種種預想,最壞的情況就是這位胡家小姐是個被寵壞的跋扈性格,自己想要達成目的怕是要費一番周折,鬧起來都是極有可能的。
不過現在看來,顯然是她多心了。
王若迎麵上端著和善的笑意,禮數周全的將人請進了一間雅房,命丫頭上茶伺候後,這才吩咐佟掌櫃去庫房把一副繡有福壽齊天的山水畫樣的屏風抬了出來。
“這屏風雖在我名下,但從未被使用過。”
製作屏風的木材都是上好的金絲楠木,每個角上都有金鑲玉的護角,外觀華貴不說,繡麵上的山水畫是連綿不絕的山峰,白瀑之下,旭日當空。畫這繡樣的人當年也是個小有名氣的畫師,這屏風可以算是金玉繡樓的鎮店之寶了。
胡秀繡一眼便瞧中了,立刻就讓丫頭掏出一千兩銀票。
王若迎可下了血本,這幅屏風本是王承留給她的陪嫁,一直存放在繡樓的倉庫內。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況且王若迎也不甚喜歡著副屏風。上輩子她帶著這個屏風嫁給白清墨,為了在珺安城買下宅子,又不想像娘家開口,於是她變賣了這幅屏風,當時好像就隻賣了三四百兩銀子。
她瞧見這個屏風,就想起上輩子。眼不見為淨,不如就賣給胡秀繡,還能多賺些銀子,何樂而不為呢?
胡秀繡得了好東西,心情明朗不少,對王若迎的偏見也少了幾分。
“多謝四姑娘割愛將這屏風讓於我,也全了我孝順曾祖母的心意,你的情分我胡秀繡記下了。”胡秀繡適才聽佟掌櫃說起,這屏風其實是王若迎的陪嫁。
王若迎客氣道:“胡姑娘言重了,到最後我也是賺了銀子的。”
胡秀繡掩嘴一笑,看王若迎順眼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