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杭州時認識了曲家的大管家,曲家的五老爺在刑部任侍郎,他家有個庶出的兒子到了適婚年齡,這段日子也在相看人家。我琢磨著,咱們女兒若是能嫁到京城去,那也是個再好不過的親事。別看是個庶出,我聽曲大管家說那位公子勤奮好學,雖沒有那些嫡出的子弟有前程,但若能靠著自己考取功名,加上家族的幫扶,在京中當個一官半職也不是不可能。”
甄氏自然不會在乎什麽嫡出庶出,對於他們這些商賈出身的人家,能夠攀上京城官宦子弟這些都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這事靠譜麽?他們家真的能瞧上咱們家這樣的身份?”
王承信誓旦旦的道:“當然靠譜,曲家管家說如果我有意,他就幫著說和說和。”
甄氏覺得此事甚好,便趕緊催促著王承給曲管家寫信,好探探他主家的口風。
☆、醃臢事
王若迎聽到這件事後嚇了一跳,她怎麽都不敢想會有一天嫁去京城。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算對方是庶出的公子,那官宦之家出生,不是她這小城商賈出身的姑娘能高攀的起的。
“傻丫頭,這麽好的親事還有啥琢磨的,你呀就安安心心的在家等消息,這次一定能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讓旁人都瞧瞧,我的女兒是最棒的,嫁也要嫁的好。”
甄氏最近因孫薇的事情氣頗為不順,唯獨王若迎這婚事讓她喜上眉梢,而且又是個這麽好的親事,喜悅之情一下就壓過了之前的鬱氣。
王若迎覺得,這件事極為不妥當,這心裏頭還是有點隱隱不安。就算那曲家公子礙於庶子身份無法娶到高門嫡女,但也能娶到官宦之家的庶女,就算是娶商賈之女,也應該娶到京中姑娘,怎麽想這件事都不會輪到她的身上。
思來想去,她突然想到了方衡,方衡是京中人士找他幫忙打聽打聽曲家人她不就什麽都知道了麽。事關自己人生大事,且如今她因為孫薇的事對爹做的決定著實不信任。
於是王若迎趕緊去寫信,將她和曲家公子的告訴了方衡,請求他幫忙查查那曲家公子的底細。王若迎不知道方衡在京城的住址,隻好讓人送去鈕澤縣給大姐夫,讓他代為送去京城交給方衡。
信送出去後王若迎這心裏頭惴惴不安,記掛著方衡什麽時候能給自己回信,另一方麵又怕孫薇在家裏鬧事。未曾想這孫薇如此安分守己,一直住在大房那邊不聲不響,除了每日晌午時候出來透透氣在院子裏走走,其它時間都在屋裏呆著。
本來王承是想盡快納了孫薇為妾,可奈何王世臣的婚期將至,家裏這幾日都在忙活籌辦婚禮。王承抬姨娘的事情自然是要等等,這可是裴氏親自求到了王老太爺那,說可不能讓二叔的事和王世臣的事撞到了一起。
王若迎頗為意外,她印象中裴氏應該會幫著孫薇,因為她向來喜歡和娘親對著幹。甄氏和裴氏做了這麽多年的妯娌,裴氏是個什麽心思,她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你大伯娘說起來有些拎不清,但有時候計較著呢,尤其是在兒女的事情上,又是她最偏疼的五哥兒,她怎會幫著外人擱置了親兒子的婚事。”
母女兩人又說了一會話,這時采佩急急跑進了屋裏,手裏還拿著一封信。她不知道甄氏在王若迎的屋裏,她人還未到聲音卻早就傳了進來。
“姑娘,大姑奶奶給您回信了。”
王若迎暗道這采佩冒冒失失,她偷偷讓方衡幫她調查曲家的事情自然是要瞞著甄氏的。
甄氏聽是王若福的信,便讓采佩趕緊進屋,讓王若迎打開念念她也跟著聽聽。王若迎麵露難舍,這信可是拿著大姐的名頭當幌子,內容可全都是方衡寫給她有關曲家的!
王若迎反應也快,一下就想好了對策,她接過采佩遞來的信,趕緊藏在身後,一臉羞澀扭捏的道:“我寫了許多心事給大姐,這裏麵是我們姐妹的悄悄話。不久後我可能就要嫁人了,便……便想著和大姐取取經,怎樣做個賢妻良母討夫君的歡心。”
聞聽此話,甄氏喜笑顏開,連著誇讚王若迎長大了懂事了。
“你這不是舍近求遠麽,你大姐可是娘教出來的,你有什麽要討教的問娘便是。”
王若迎欲哭無淚,不得不將這戲做下去。於是她裝著羞澀的樣子和甄氏討教,接下來將近一個時辰她就聽著甄氏絮絮叨叨說著為妻之道,如何孝順公婆,如何對待叔伯妯娌,林林總總說了一大堆。不過好在甄氏在沒有提起看信一事。
開始甄氏說著還挺高興,可說著說著就不知怎的扯到了黃薇的身上。這讓甄氏一下就沒了興致,便說自己乏了要回屋歇息。
王若迎終於鬆了一口氣,甄氏走後趕緊打開信查看裏麵的內容。
方衡說,這親事看似是王家高攀了曲家,實際上曲家是想讓王若迎嫁過去填窟窿。京城的那些大戶人家表麵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內裏有說不清楚的醃臢事。
曲家為什麽要找上小地方的王家?這都要從半年前的文靖侯府發生的一樁事情說起。
據說文靖侯爺的嫡長子看中了妻子方氏娘家的庶三姑娘。姐夫想討小姨子回去做妾,這件事方氏和方家還有文靖侯爺都不會同意。對於這件事,方家采取的態度是,將庶三姑娘隨便找個莊戶人家嫁了,眼不見心不煩。
這位庶三姑娘覺得心中不憤,就算她是個庶出,也是伯爵府的姑娘,隨便給她配個莊戶人家,明顯是在作踐她!
這庶三姑娘是個聰明的,知道被家族舍棄便琢磨著自己給自己掙個前程。正巧,這個時候家中嫡兄長帶了幾位公子來家中做客。於是她便動了旁的心思,讓自己的丫頭去細細打聽幾位公子的身份。
這其中不乏有身份顯貴的,比如八皇子,亦或是貴妃侄兒。這位庶三小姐還有些自知之明,她不敢對這些人下手。她知道那些高門大戶斷不會讓她這個庶出的進門為正妻,做妾對於她自己來說是極不情願的。
她不想一輩子都如自己姨娘那般活的委曲求全,她要成為正妻自己當家做主,於是她便把目光鎖定在了身份不上不下的刑部侍郎家嫡子身上,這位正是曲家嫡出長子。
庶三姑娘心一橫,當眾撲到了曲家公子的身上,在場所有人都瞪圓了眼睛,被她壓在身下的曲公子也是驚魂未定。見自己的目的達成,兩人的身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了接觸,然後她便轉頭哭著跑回了屋子。一路上鬧得動靜頗大,尖著嗓子說自己不清白了,沒臉活在這個世上,更是鬧著要在屋裏頭上吊。
伯爵夫人聽說後氣的半死,恨不得親手勒死這位庶三姑娘。可外頭那麽多人瞧著,更何況還有皇子在場,這事總的有個說法。
這事若沒外人瞧見,他們將事情壓著把庶三姑娘送走就是了。可這鬧得人盡皆知,她就不得不端著張老臉去了曲家提親,但提的卻是庶子。
文靖夫人這心裏頭有氣,自然不會讓庶三姑娘如願,便想著讓她嫁給曲家的庶子,這位庶子便是王承中意的那位女婿人選。
但曲夫人又自己的算盤,她根本瞧不上那位庶三姑娘,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兒子,她都不願讓庶三小姐進門給自己添堵。於是便謊稱家中庶子已經在老家那邊說了親事,就差等著兩家定日子呢。
於是曲夫人就趕緊讓人在老家物色個合適的姑娘,她還特意交代,一定不能是杭州大戶人家,挑選的人家一定不能成為庶子的助力。
那時正逢王承在杭州籌辦繡樓,王若迎可謂是完全符合曲夫人的要求,不是大戶人家,家中無權無勢。於是曲管家就找上王承有意促成好事,這便有了後來的事情。
王若迎看完了整整三頁信的內容,也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她絕對不能嫁過去!
庶子遭到嫡母打壓,還因為伯爵府庶三姑娘的事情得罪了伯爵府和侯府嫡子,這位庶子未做任何事但這前程已經被毀了一半。她嫁過去就是往火坑裏跳,那是爹娘說的富貴體麵的好親事!
王若迎發現,她還漏看了第四頁的內容,剛看了幾眼她就立刻撕了那張信紙,權當沒看見。
未曾想方衡是認真的,說自己已經試著說服家裏讓同意他們兩人的婚事,方衡讓她放心,這件事早晚能成。
王若迎仔細想了想,她決定還是說清楚為妙,於是提筆將自己無心於他的想法寫在了信上,她隻是把他當成弟弟,絕對沒有男女之間的感情。
王若迎將寫好的信交給采佩,讓她送去鈕澤縣讓大姐夫轉送給方衡,自己則帶著前三頁信去了王承的書房,然後又讓采荷去請甄氏,她必須得告訴爹娘,這婚事絕對不能答應。
王若迎將信件交給了兩人,然後又假設如果自己嫁過去後所要麵對的困境。不僅要受嫡婆婆壓製,還可能因為曲家得罪了伯爵府,伯爵府的女眷會為難自己,甚至也會遭到文靖侯府女眷們的為難,這些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且那些貴夫人都好麵子,端著身份也斷不會和她這個小地方出生的商賈之女來往,她去了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日子怕是會過得艱難。
“女兒不求高嫁,也不想高攀什麽京城官宦之家的公子,女兒隻想安分守己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王承和甄氏聽後冒了一身的冷汗,沒想到京城人家那麽複雜,光是聽這些人之間的關係他們都覺得腦子一團漿糊。
甄氏希望王若迎高嫁,其實隻希望她能過得好,但如果是嫁去受委屈,就算這親事再好,後生家裏再榮華富貴她也是不同意的。
甄氏趕緊表明立場:“方公子說的一定不會有假,這門親事我不同意。”
王承一陣後怕,心中懊惱自己又辦了件糊塗事。但他已經和曲管家表明了想要結親的意思,這突然反悔可要如何說辭啊?
☆、宋家來提親
雖然自己暫時沒有想到應對之法,但王承還是承諾王若迎一定推了此事。
王若迎見王承態度堅決,這心也就放下了一半:“爹可要趕緊同曲管家說清楚才是,事情若是拖的越久越不好辦。”
王承趕緊應下:“你放心吧,爹一定會將此事順利解決。”
甄氏和王若迎走後,王承在書房裏想破了頭都覺得此事不好辦。曲管家已經向京城那邊送信,就等著京城的曲夫人點頭。他現在通過曲大管家的引薦認識了幾個不錯的生意人,和曲家也有生意再談,他若是此刻反悔說不願和曲家結親,這以後可就要在杭州城樹敵了,那金玉繡樓的生意怕是會越做越難。
一想到這兒,王承就一個頭兩個大。
而這時,一直按兵不動的孫薇開始發力,她特地去廚房煮了自己最拿手的羹湯,特地斷進了王承的書房裏。
這些日子說不著急是假的,她這般名不正言不順的住進王家,王承也不給個說法。杭州城那邊,她娘已經給她寫信,開始追問她去了王家到底有沒有個名分,現在家裏那邊將她的名聲敗壞的破爛不堪,說自己恬不知恥沒名沒分住在男人家。
現在時間拖的越長,對她就越不利。
黃薇將羹湯放到書案上,舀了一小碗端到王承麵前,柔聲蜜語的同王承道:“爺,您嚐嚐我的手藝……”
黃薇突然發覺王承似乎想事情想的出神,根本沒有發覺她進了書房。
“老爺,老爺?”
“啊?你怎麽來了,不是讓你好生待在屋裏不要隨便出來走動麽,我和你說過,等五哥兒成完婚之後再商談麽?”王承皺著眉頭,語氣又有些不耐煩。他以為黃薇是來抱怨為什麽不早早納她進門,因為上次去見她她就提過這個事情。
黃薇麵上有些尷尬,她也看出來王承現在心情不太好,自己來的不是時候。黃薇雖不如那些漂亮年輕的姑娘招人喜歡,但她有個會審時度勢的心眼兒,最察言觀色。她也不矯情,有些失落的朝王承微微福了福身,稍顯慌張的道:“是我太不守規矩,爺您忙,我以後一定會老老實實呆在屋中。”
孫薇踏著小碎步快走出了書房,那樣子像極了受驚的山中野兔逃跑時的樣子。
見孫薇如此委屈,王承懊惱自己藏不住情緒,讓一個寄人籬下的女人這般謹小慎微,這便想著晚上過去瞧瞧孫薇,之後居然把王若迎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不得不說孫薇很會抓人的心思,許多男人都有保護弱小的情節,更別提是個惹人憐愛的嬌娘了。
當晚,甄氏聽說王承去了孫薇那處沒有多意外,反倒冷哼一聲道:“她就會到處裝弱小可憐,可偏生男人們就吃這一套。”
……
王若迎等了幾天,王承都沒有給她回複,她也有些著急了,於是急急跑到了王承的書房,問她事情解決了沒有。、
誰知王承卻含糊其辭,說起了生意場上的事情。
“爹,這事到底如何解決的,您倒是給個話呀!”王若迎急了,這可是她的終身大事啊。
王承沒辦法,隻好將事情原原本本講給王若迎聽。
“我同曲大管家玩轉表達了不願結親的意思,可他卻裝傻充愣。到了最後我都想要直接攤牌,可曲大管家就是顧左右而言其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意圖,有意回避這個問題。”
王若迎聽後恨不得捶胸頓足,看來事情沒有那麽容易解決了!曲家就是用她為了填窟窿,娶誰家的姑娘都一樣。但現在可謂是騎虎難下,曲家怕是認準了她,短時間內也沒時間去找第二個合適的人選,所以這菜裝傻充愣,對父親的意圖置若罔聞。
王若迎頭疼,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和曲家對抗,要不然找方衡幫忙?
就在兩父女焦頭爛額之際,門房的管事突然急急跑了過來,說宋家老太爺來訪!
兩父女差點沒摔下椅子摔到地上,那宋家老太爺在珺安城是何等受人尊敬的長輩,他們王家何德何能讓宋家老太爺親自拜訪!
他們和宋家沒有來往,對宋老太爺突然造訪感到非常疑惑。對於王承來說這心裏是又興奮又不安,這珺安城裏的生意人,又有哪個不想和宋家親近?能得見宋老太爺一麵,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這心裏頭也揣足了不安,怕就怕自家做了什麽事得罪了宋家,才讓宋老太爺找上門來,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太妙了。
一時間,王承的臉色變化莫測,一會紅一會青的,就像那變臉戲法。王承這會子也沒空搭理王若迎了,趕緊去花廳見了宋家老太爺。
王若迎歎了口氣,上輩子覺得爹是家裏的主心骨,怎這輩子的行事作風怎麽差這麽多,尤其是在他的婚事上總是糊裏糊塗。或許,這就是關心則亂吧。
王若迎在書房坐著等,正巧遇到來給王承送東西的範福。王若迎這才知道,原來爹正在和曲家大管家談生意,礙於在杭州的金玉繡樓剛剛起步,他也不敢輕易得罪曲大管家,這才沒敢直說,現下也是焦頭爛額著呢。
王若迎感覺到了事情有些棘手,正想著和範福在打聽打聽情況,還沒問出口呢,王承便急急回了書房。與適才那副焦頭爛額的樣子判若兩人,現在他整個人如沐春風,那歡喜的就和過年死的。走起路來的樣子都腳底生風,一看就是有什麽好事發生。
王若迎心情突然變得放鬆,想王承和宋家老太爺一定相談的非常愉快。她突然想到,若是能背靠宋家這棵大樹,他們還犯得著忌憚曲家麽?
一想到這兒,王若迎突然就有種撥開迷霧之感,她趕緊追問王承道:“宋老太爺來找爹是有什麽好事?”
王承有些控製不住內心的喜悅,咧著大嘴哈哈大笑絲毫不顧及形象:“自然是好事……”他賣起了關子,目光有意無意瞥了一眼還在屋裏的範福。
範福意識到了王承的意思,有些事不是他這樣的下人能聽的,於是恭恭敬敬的行禮退出了書房。
範福剛一出屋子,王若迎就急急拉著王承座下,緊著又倒了杯茶放到桌案上,急不可待的追問宋家老太爺的來意。
王承也不賣關子了,得意洋洋的看著王若迎,笑道:“宋老太爺是來提親的,因著咱們王家姑娘旺夫的名聲在外,所以便瞧中了咱們家姑娘。王老太爺說明日會帶著宋公子親自登門,到時候你出去見見,之後再說之後的事……”
甄氏自然不會在乎什麽嫡出庶出,對於他們這些商賈出身的人家,能夠攀上京城官宦子弟這些都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這事靠譜麽?他們家真的能瞧上咱們家這樣的身份?”
王承信誓旦旦的道:“當然靠譜,曲家管家說如果我有意,他就幫著說和說和。”
甄氏覺得此事甚好,便趕緊催促著王承給曲管家寫信,好探探他主家的口風。
☆、醃臢事
王若迎聽到這件事後嚇了一跳,她怎麽都不敢想會有一天嫁去京城。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算對方是庶出的公子,那官宦之家出生,不是她這小城商賈出身的姑娘能高攀的起的。
“傻丫頭,這麽好的親事還有啥琢磨的,你呀就安安心心的在家等消息,這次一定能讓你風風光光的出嫁,讓旁人都瞧瞧,我的女兒是最棒的,嫁也要嫁的好。”
甄氏最近因孫薇的事情氣頗為不順,唯獨王若迎這婚事讓她喜上眉梢,而且又是個這麽好的親事,喜悅之情一下就壓過了之前的鬱氣。
王若迎覺得,這件事極為不妥當,這心裏頭還是有點隱隱不安。就算那曲家公子礙於庶子身份無法娶到高門嫡女,但也能娶到官宦之家的庶女,就算是娶商賈之女,也應該娶到京中姑娘,怎麽想這件事都不會輪到她的身上。
思來想去,她突然想到了方衡,方衡是京中人士找他幫忙打聽打聽曲家人她不就什麽都知道了麽。事關自己人生大事,且如今她因為孫薇的事對爹做的決定著實不信任。
於是王若迎趕緊去寫信,將她和曲家公子的告訴了方衡,請求他幫忙查查那曲家公子的底細。王若迎不知道方衡在京城的住址,隻好讓人送去鈕澤縣給大姐夫,讓他代為送去京城交給方衡。
信送出去後王若迎這心裏頭惴惴不安,記掛著方衡什麽時候能給自己回信,另一方麵又怕孫薇在家裏鬧事。未曾想這孫薇如此安分守己,一直住在大房那邊不聲不響,除了每日晌午時候出來透透氣在院子裏走走,其它時間都在屋裏呆著。
本來王承是想盡快納了孫薇為妾,可奈何王世臣的婚期將至,家裏這幾日都在忙活籌辦婚禮。王承抬姨娘的事情自然是要等等,這可是裴氏親自求到了王老太爺那,說可不能讓二叔的事和王世臣的事撞到了一起。
王若迎頗為意外,她印象中裴氏應該會幫著孫薇,因為她向來喜歡和娘親對著幹。甄氏和裴氏做了這麽多年的妯娌,裴氏是個什麽心思,她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你大伯娘說起來有些拎不清,但有時候計較著呢,尤其是在兒女的事情上,又是她最偏疼的五哥兒,她怎會幫著外人擱置了親兒子的婚事。”
母女兩人又說了一會話,這時采佩急急跑進了屋裏,手裏還拿著一封信。她不知道甄氏在王若迎的屋裏,她人還未到聲音卻早就傳了進來。
“姑娘,大姑奶奶給您回信了。”
王若迎暗道這采佩冒冒失失,她偷偷讓方衡幫她調查曲家的事情自然是要瞞著甄氏的。
甄氏聽是王若福的信,便讓采佩趕緊進屋,讓王若迎打開念念她也跟著聽聽。王若迎麵露難舍,這信可是拿著大姐的名頭當幌子,內容可全都是方衡寫給她有關曲家的!
王若迎反應也快,一下就想好了對策,她接過采佩遞來的信,趕緊藏在身後,一臉羞澀扭捏的道:“我寫了許多心事給大姐,這裏麵是我們姐妹的悄悄話。不久後我可能就要嫁人了,便……便想著和大姐取取經,怎樣做個賢妻良母討夫君的歡心。”
聞聽此話,甄氏喜笑顏開,連著誇讚王若迎長大了懂事了。
“你這不是舍近求遠麽,你大姐可是娘教出來的,你有什麽要討教的問娘便是。”
王若迎欲哭無淚,不得不將這戲做下去。於是她裝著羞澀的樣子和甄氏討教,接下來將近一個時辰她就聽著甄氏絮絮叨叨說著為妻之道,如何孝順公婆,如何對待叔伯妯娌,林林總總說了一大堆。不過好在甄氏在沒有提起看信一事。
開始甄氏說著還挺高興,可說著說著就不知怎的扯到了黃薇的身上。這讓甄氏一下就沒了興致,便說自己乏了要回屋歇息。
王若迎終於鬆了一口氣,甄氏走後趕緊打開信查看裏麵的內容。
方衡說,這親事看似是王家高攀了曲家,實際上曲家是想讓王若迎嫁過去填窟窿。京城的那些大戶人家表麵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內裏有說不清楚的醃臢事。
曲家為什麽要找上小地方的王家?這都要從半年前的文靖侯府發生的一樁事情說起。
據說文靖侯爺的嫡長子看中了妻子方氏娘家的庶三姑娘。姐夫想討小姨子回去做妾,這件事方氏和方家還有文靖侯爺都不會同意。對於這件事,方家采取的態度是,將庶三姑娘隨便找個莊戶人家嫁了,眼不見心不煩。
這位庶三姑娘覺得心中不憤,就算她是個庶出,也是伯爵府的姑娘,隨便給她配個莊戶人家,明顯是在作踐她!
這庶三姑娘是個聰明的,知道被家族舍棄便琢磨著自己給自己掙個前程。正巧,這個時候家中嫡兄長帶了幾位公子來家中做客。於是她便動了旁的心思,讓自己的丫頭去細細打聽幾位公子的身份。
這其中不乏有身份顯貴的,比如八皇子,亦或是貴妃侄兒。這位庶三小姐還有些自知之明,她不敢對這些人下手。她知道那些高門大戶斷不會讓她這個庶出的進門為正妻,做妾對於她自己來說是極不情願的。
她不想一輩子都如自己姨娘那般活的委曲求全,她要成為正妻自己當家做主,於是她便把目光鎖定在了身份不上不下的刑部侍郎家嫡子身上,這位正是曲家嫡出長子。
庶三姑娘心一橫,當眾撲到了曲家公子的身上,在場所有人都瞪圓了眼睛,被她壓在身下的曲公子也是驚魂未定。見自己的目的達成,兩人的身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了接觸,然後她便轉頭哭著跑回了屋子。一路上鬧得動靜頗大,尖著嗓子說自己不清白了,沒臉活在這個世上,更是鬧著要在屋裏頭上吊。
伯爵夫人聽說後氣的半死,恨不得親手勒死這位庶三姑娘。可外頭那麽多人瞧著,更何況還有皇子在場,這事總的有個說法。
這事若沒外人瞧見,他們將事情壓著把庶三姑娘送走就是了。可這鬧得人盡皆知,她就不得不端著張老臉去了曲家提親,但提的卻是庶子。
文靖夫人這心裏頭有氣,自然不會讓庶三姑娘如願,便想著讓她嫁給曲家的庶子,這位庶子便是王承中意的那位女婿人選。
但曲夫人又自己的算盤,她根本瞧不上那位庶三姑娘,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兒子,她都不願讓庶三小姐進門給自己添堵。於是便謊稱家中庶子已經在老家那邊說了親事,就差等著兩家定日子呢。
於是曲夫人就趕緊讓人在老家物色個合適的姑娘,她還特意交代,一定不能是杭州大戶人家,挑選的人家一定不能成為庶子的助力。
那時正逢王承在杭州籌辦繡樓,王若迎可謂是完全符合曲夫人的要求,不是大戶人家,家中無權無勢。於是曲管家就找上王承有意促成好事,這便有了後來的事情。
王若迎看完了整整三頁信的內容,也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她絕對不能嫁過去!
庶子遭到嫡母打壓,還因為伯爵府庶三姑娘的事情得罪了伯爵府和侯府嫡子,這位庶子未做任何事但這前程已經被毀了一半。她嫁過去就是往火坑裏跳,那是爹娘說的富貴體麵的好親事!
王若迎發現,她還漏看了第四頁的內容,剛看了幾眼她就立刻撕了那張信紙,權當沒看見。
未曾想方衡是認真的,說自己已經試著說服家裏讓同意他們兩人的婚事,方衡讓她放心,這件事早晚能成。
王若迎仔細想了想,她決定還是說清楚為妙,於是提筆將自己無心於他的想法寫在了信上,她隻是把他當成弟弟,絕對沒有男女之間的感情。
王若迎將寫好的信交給采佩,讓她送去鈕澤縣讓大姐夫轉送給方衡,自己則帶著前三頁信去了王承的書房,然後又讓采荷去請甄氏,她必須得告訴爹娘,這婚事絕對不能答應。
王若迎將信件交給了兩人,然後又假設如果自己嫁過去後所要麵對的困境。不僅要受嫡婆婆壓製,還可能因為曲家得罪了伯爵府,伯爵府的女眷會為難自己,甚至也會遭到文靖侯府女眷們的為難,這些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且那些貴夫人都好麵子,端著身份也斷不會和她這個小地方出生的商賈之女來往,她去了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日子怕是會過得艱難。
“女兒不求高嫁,也不想高攀什麽京城官宦之家的公子,女兒隻想安分守己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王承和甄氏聽後冒了一身的冷汗,沒想到京城人家那麽複雜,光是聽這些人之間的關係他們都覺得腦子一團漿糊。
甄氏希望王若迎高嫁,其實隻希望她能過得好,但如果是嫁去受委屈,就算這親事再好,後生家裏再榮華富貴她也是不同意的。
甄氏趕緊表明立場:“方公子說的一定不會有假,這門親事我不同意。”
王承一陣後怕,心中懊惱自己又辦了件糊塗事。但他已經和曲管家表明了想要結親的意思,這突然反悔可要如何說辭啊?
☆、宋家來提親
雖然自己暫時沒有想到應對之法,但王承還是承諾王若迎一定推了此事。
王若迎見王承態度堅決,這心也就放下了一半:“爹可要趕緊同曲管家說清楚才是,事情若是拖的越久越不好辦。”
王承趕緊應下:“你放心吧,爹一定會將此事順利解決。”
甄氏和王若迎走後,王承在書房裏想破了頭都覺得此事不好辦。曲管家已經向京城那邊送信,就等著京城的曲夫人點頭。他現在通過曲大管家的引薦認識了幾個不錯的生意人,和曲家也有生意再談,他若是此刻反悔說不願和曲家結親,這以後可就要在杭州城樹敵了,那金玉繡樓的生意怕是會越做越難。
一想到這兒,王承就一個頭兩個大。
而這時,一直按兵不動的孫薇開始發力,她特地去廚房煮了自己最拿手的羹湯,特地斷進了王承的書房裏。
這些日子說不著急是假的,她這般名不正言不順的住進王家,王承也不給個說法。杭州城那邊,她娘已經給她寫信,開始追問她去了王家到底有沒有個名分,現在家裏那邊將她的名聲敗壞的破爛不堪,說自己恬不知恥沒名沒分住在男人家。
現在時間拖的越長,對她就越不利。
黃薇將羹湯放到書案上,舀了一小碗端到王承麵前,柔聲蜜語的同王承道:“爺,您嚐嚐我的手藝……”
黃薇突然發覺王承似乎想事情想的出神,根本沒有發覺她進了書房。
“老爺,老爺?”
“啊?你怎麽來了,不是讓你好生待在屋裏不要隨便出來走動麽,我和你說過,等五哥兒成完婚之後再商談麽?”王承皺著眉頭,語氣又有些不耐煩。他以為黃薇是來抱怨為什麽不早早納她進門,因為上次去見她她就提過這個事情。
黃薇麵上有些尷尬,她也看出來王承現在心情不太好,自己來的不是時候。黃薇雖不如那些漂亮年輕的姑娘招人喜歡,但她有個會審時度勢的心眼兒,最察言觀色。她也不矯情,有些失落的朝王承微微福了福身,稍顯慌張的道:“是我太不守規矩,爺您忙,我以後一定會老老實實呆在屋中。”
孫薇踏著小碎步快走出了書房,那樣子像極了受驚的山中野兔逃跑時的樣子。
見孫薇如此委屈,王承懊惱自己藏不住情緒,讓一個寄人籬下的女人這般謹小慎微,這便想著晚上過去瞧瞧孫薇,之後居然把王若迎的事情拋到了腦後。
不得不說孫薇很會抓人的心思,許多男人都有保護弱小的情節,更別提是個惹人憐愛的嬌娘了。
當晚,甄氏聽說王承去了孫薇那處沒有多意外,反倒冷哼一聲道:“她就會到處裝弱小可憐,可偏生男人們就吃這一套。”
……
王若迎等了幾天,王承都沒有給她回複,她也有些著急了,於是急急跑到了王承的書房,問她事情解決了沒有。、
誰知王承卻含糊其辭,說起了生意場上的事情。
“爹,這事到底如何解決的,您倒是給個話呀!”王若迎急了,這可是她的終身大事啊。
王承沒辦法,隻好將事情原原本本講給王若迎聽。
“我同曲大管家玩轉表達了不願結親的意思,可他卻裝傻充愣。到了最後我都想要直接攤牌,可曲大管家就是顧左右而言其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意圖,有意回避這個問題。”
王若迎聽後恨不得捶胸頓足,看來事情沒有那麽容易解決了!曲家就是用她為了填窟窿,娶誰家的姑娘都一樣。但現在可謂是騎虎難下,曲家怕是認準了她,短時間內也沒時間去找第二個合適的人選,所以這菜裝傻充愣,對父親的意圖置若罔聞。
王若迎頭疼,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和曲家對抗,要不然找方衡幫忙?
就在兩父女焦頭爛額之際,門房的管事突然急急跑了過來,說宋家老太爺來訪!
兩父女差點沒摔下椅子摔到地上,那宋家老太爺在珺安城是何等受人尊敬的長輩,他們王家何德何能讓宋家老太爺親自拜訪!
他們和宋家沒有來往,對宋老太爺突然造訪感到非常疑惑。對於王承來說這心裏是又興奮又不安,這珺安城裏的生意人,又有哪個不想和宋家親近?能得見宋老太爺一麵,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這心裏頭也揣足了不安,怕就怕自家做了什麽事得罪了宋家,才讓宋老太爺找上門來,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太妙了。
一時間,王承的臉色變化莫測,一會紅一會青的,就像那變臉戲法。王承這會子也沒空搭理王若迎了,趕緊去花廳見了宋家老太爺。
王若迎歎了口氣,上輩子覺得爹是家裏的主心骨,怎這輩子的行事作風怎麽差這麽多,尤其是在他的婚事上總是糊裏糊塗。或許,這就是關心則亂吧。
王若迎在書房坐著等,正巧遇到來給王承送東西的範福。王若迎這才知道,原來爹正在和曲家大管家談生意,礙於在杭州的金玉繡樓剛剛起步,他也不敢輕易得罪曲大管家,這才沒敢直說,現下也是焦頭爛額著呢。
王若迎感覺到了事情有些棘手,正想著和範福在打聽打聽情況,還沒問出口呢,王承便急急回了書房。與適才那副焦頭爛額的樣子判若兩人,現在他整個人如沐春風,那歡喜的就和過年死的。走起路來的樣子都腳底生風,一看就是有什麽好事發生。
王若迎心情突然變得放鬆,想王承和宋家老太爺一定相談的非常愉快。她突然想到,若是能背靠宋家這棵大樹,他們還犯得著忌憚曲家麽?
一想到這兒,王若迎突然就有種撥開迷霧之感,她趕緊追問王承道:“宋老太爺來找爹是有什麽好事?”
王承有些控製不住內心的喜悅,咧著大嘴哈哈大笑絲毫不顧及形象:“自然是好事……”他賣起了關子,目光有意無意瞥了一眼還在屋裏的範福。
範福意識到了王承的意思,有些事不是他這樣的下人能聽的,於是恭恭敬敬的行禮退出了書房。
範福剛一出屋子,王若迎就急急拉著王承座下,緊著又倒了杯茶放到桌案上,急不可待的追問宋家老太爺的來意。
王承也不賣關子了,得意洋洋的看著王若迎,笑道:“宋老太爺是來提親的,因著咱們王家姑娘旺夫的名聲在外,所以便瞧中了咱們家姑娘。王老太爺說明日會帶著宋公子親自登門,到時候你出去見見,之後再說之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