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別談那麽遠吧。
你怎麽理解“文藝複興”?
我最早辦的雜誌《獨唱團》,取的名字就叫“文藝複興”,但當時這名字沒被批下來,說帶“文藝”倆字的都不批新雜誌了。我聽信了,當時就取了第二備選名字《獨唱團》。結果沒過多久,好多帶“文藝”倆字的雜誌就出來了,如《文藝風賞》啊什麽的。後來我才弄明白,“文藝複興”這四個字裏,“文藝”沒問題,“複興”有問題。
“文藝複興”這個詞語更多的是指意大利的文藝複興,但我覺得對中國人來說,心中的那段文藝複興的情節,可能特指的就是1930年代,那時仿佛有過一陣子文藝複興的意味——有一些啟蒙運動,一些好的文學冒尖,此後是一個低穀。現在因為互聯網,文藝發展又比以前稍微好一些了,但是離“複興”、“茂盛”還差很遠。
在現有體製下,中國有可能實現文藝複興嗎?
體製是可以被人心架空的。文藝能不能複興,其實也是人心的問題。如果人心沒有複興的話,那再多的基金、再多的口號,都沒有用。有的時候,很多事情——我個人比較悲觀——過了就是過了,比如交筆友的那個年代,手抄本的那個年代,搖滾起來的那個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它過了就不再來。
你相信現在的人心嗎?
現在的人心其實相信的是情緒。人們都是跟著情緒走的,無所謂誰對誰錯,隻在於看哪個順眼,聽哪個順耳。
你有些悲觀。
對,還是那句話,過去的就過去了。
但是,總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現在的文藝很難像以前那麽興旺,因為它的載體發生了變化。當時我辦雜誌,就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在文藝方麵受到重視。大家都想要出名,但如果沒有一個很合適的、好的載體讓他們出名的話,他們就很容易去走嘩眾取寵的道路,人們也不會想看我們這樣正兒八經的訪談。
微博時代是否會樂觀些?
如果把文藝複興理解成小的概念,從純粹的文藝角度講,那它無所謂難或者容易。如果理解得大一點,理解成“人的覺醒”的話,就會存在一個問題——重複啟蒙。在互聯網時代,你看著很多事情散布得很快,但其實挺難的,因為我發現受眾其實是同一批。
如果這批被啟蒙的受眾是兩百萬,那麽啟蒙就一直在這兩百萬人中進行,很難打破壁壘,走向那些喜歡曾軼可的人,喜歡李宇春的人,喜歡看美劇的人……文藝複興或者說個人覺醒,隻是成了一個美劇的劇種,就像你們這批人是喜歡看《絕望主婦》的,而我們這批人是喜歡看《文藝複興》的,就會變成這樣,而每個壁壘都很高。微博相對自由,但在微博上,隨著知識分子的話說得越來越多,加上自身的內鬥,他們的公信力會下降得很快。
知識分子的公信力為什麽會下降?
我覺得很多原因要從知識分子身上去找:一沒共識,二沒合力。這就像我們去加油一樣,大家要去往同樣一個地方,都在同一輛大巴上,我說咱們先省點錢,加93號吧;有人覺得我們要走快點,加97號吧;還有更極端的,說這車得加98號,跑得最快,直達目的地。結果想去同一個目的地的三夥人自己先吵起來了,把加油站炸了,然後旁邊一群人就笑這幫傻逼。現在很容易會麵臨這樣的問題。
看起來微博能改變很多東西,但事實上,這很艱難。在傳統媒體時代,你發現很多報紙真的改變了一些東西,改變了一些製度、一些走向,甚至改變了很多官員的命運。但是在微博時代,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得太快了,有些特別重大的公共話題也隻能延續一天甚至半天。在形成合力的過程中,隨便哪個傻逼出來喊一嗓子,注意力就會被分散。
有什麽途徑可以打破你所說的壁壘嗎?
其實挺難的,唯一的途徑就是從最早的基礎教育入手。教育是最堅固的一個壁壘。
比如說一個班有五十多人,麵對同一個問題,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二十五個人無所謂,二十個人人雲亦雲,最終隻有四五個人有一些自我覺醒。有很多我們所了解的人,會覺得某某如何,覺得他做了多少壞事,大家有多麽不喜歡他,但是當你去參加同學會,一打聽,發現周圍隻有你一個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要從最早的教育開始突破。
我想給自己的小孩編教材,自己出版。包括我朋友的一些出版計劃,我都希望能有一些新的課外教材,但在審批上根本就不可能。
在你心目中,中國最近的文藝繁榮時代是在什麽時候?
“五四”,還有20世紀80年代,前者有自由,後者有熱情。
比起同樣製度下的蘇聯文學,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作家都挺虛弱的。你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麽?
主要是不同的民族性格使然。中國人有時候不認可自己人也是一個原因,就算一個中國人和一個老外幹了一樣的事情,也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人不行。“寧贈友邦不給家奴”的思想擴展開來,也會造成我們自己的相輕。許多原因加在一起,時代的、性格的、語言的、民族的,總之就是倒黴悲催地加在一塊,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除了外在的環境,中國作家、藝術家自身還欠缺什麽?和當代外國文學相比,你覺得中國當代文學的差距有多大?
不缺什麽,缺讀者,缺高的稿酬,缺社會保障。我們的社會變遷曆程和文字都太特別,我不是特別建議用我們的當代文學去對比外國文學。
就你接觸過的中國作家來看,你最看不慣他們的哪些毛病?
文人相輕。我在早期也有這樣的傾向,看不慣其他作家,覺得寫得差。自己再放幾句沒有根據的狠話,覺得很不錯。但相輕來相輕去,很容易變成互相詆毀。有人覺得中國作家圈子意識很重,但這無可厚非,人有自己的交友自由。
思想在文藝複興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目前,中國要實現文藝複興,更需要的是思想還是勇氣?
沒有什麽文藝複興了。這個時代東西太多了,就算文藝複興到來,新的工業革命再來,我們也不會在這個時代的當時就覺察到。思想,別談那麽遠吧。
所謂的青年作家,目前主要就是70後、80後、90後,但比起50後、60後作家來說,這幾代作家都顯得成熟很晚,還遠沒有創作出足以和後者抗衡的當代經典作品。這是為什麽?
無可否認,50後、60後的作家寫出了很多優秀作品,但人們總是習慣於不認可當下,追溯過往。等到三十年後,一樣會有人問,現在的20後、30後很暢銷,很受關注,但比起上一批的80後、90後,還沒有創作出可以抗衡……
有學者認為,曆史在中國80後文學中是缺席的。對此,你怎麽看?
據我所知,很多年輕作家有不少對曆史的描述。某些學者所謂的年輕作家作品中的曆史缺席,其實說到底就是年輕作家沒有把作品背景放到“文革”、“大躍進”、“反右”、“上山下鄉”等他們所經曆的特殊時期。說真的,我雖然對那段曆史略知一二,但要我把小說或者散文的背景直接放到一個我沒有經曆過,但在人類文明史上又極其特殊的年代裏,我沒有那個勇氣和信心,況且見證者大多都在世,年輕作家寫起來很容易鬧笑話。那個時代,沒有經曆過的人相信很難體會。很明顯,就算年輕作家寫了,某些學者也會跳出來冷嘲熱諷地說,小作家還是要活在當下,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代,把背景放到父輩的特殊經曆中是不可取的,因為你們寫得漏洞百出,你看,那年代裏,xx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新世紀以來,80後文學一直被貼著“青春文學”的市場標簽,80後更優秀的嚴肅文學創作被遮蔽了。
文學就是文學,青春文學、嚴肅文學,甚至穿越、宮鬥、科幻,都是文學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更優秀的嚴肅文學創作。文學隻有好的、壞的,好看的、難看的。當然,這個好壞的評判標準因人而異。
編者按:本文根據2012年11月《南都周刊》專訪整理。
你怎麽理解“文藝複興”?
我最早辦的雜誌《獨唱團》,取的名字就叫“文藝複興”,但當時這名字沒被批下來,說帶“文藝”倆字的都不批新雜誌了。我聽信了,當時就取了第二備選名字《獨唱團》。結果沒過多久,好多帶“文藝”倆字的雜誌就出來了,如《文藝風賞》啊什麽的。後來我才弄明白,“文藝複興”這四個字裏,“文藝”沒問題,“複興”有問題。
“文藝複興”這個詞語更多的是指意大利的文藝複興,但我覺得對中國人來說,心中的那段文藝複興的情節,可能特指的就是1930年代,那時仿佛有過一陣子文藝複興的意味——有一些啟蒙運動,一些好的文學冒尖,此後是一個低穀。現在因為互聯網,文藝發展又比以前稍微好一些了,但是離“複興”、“茂盛”還差很遠。
在現有體製下,中國有可能實現文藝複興嗎?
體製是可以被人心架空的。文藝能不能複興,其實也是人心的問題。如果人心沒有複興的話,那再多的基金、再多的口號,都沒有用。有的時候,很多事情——我個人比較悲觀——過了就是過了,比如交筆友的那個年代,手抄本的那個年代,搖滾起來的那個年代,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它過了就不再來。
你相信現在的人心嗎?
現在的人心其實相信的是情緒。人們都是跟著情緒走的,無所謂誰對誰錯,隻在於看哪個順眼,聽哪個順耳。
你有些悲觀。
對,還是那句話,過去的就過去了。
但是,總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現在的文藝很難像以前那麽興旺,因為它的載體發生了變化。當時我辦雜誌,就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在文藝方麵受到重視。大家都想要出名,但如果沒有一個很合適的、好的載體讓他們出名的話,他們就很容易去走嘩眾取寵的道路,人們也不會想看我們這樣正兒八經的訪談。
微博時代是否會樂觀些?
如果把文藝複興理解成小的概念,從純粹的文藝角度講,那它無所謂難或者容易。如果理解得大一點,理解成“人的覺醒”的話,就會存在一個問題——重複啟蒙。在互聯網時代,你看著很多事情散布得很快,但其實挺難的,因為我發現受眾其實是同一批。
如果這批被啟蒙的受眾是兩百萬,那麽啟蒙就一直在這兩百萬人中進行,很難打破壁壘,走向那些喜歡曾軼可的人,喜歡李宇春的人,喜歡看美劇的人……文藝複興或者說個人覺醒,隻是成了一個美劇的劇種,就像你們這批人是喜歡看《絕望主婦》的,而我們這批人是喜歡看《文藝複興》的,就會變成這樣,而每個壁壘都很高。微博相對自由,但在微博上,隨著知識分子的話說得越來越多,加上自身的內鬥,他們的公信力會下降得很快。
知識分子的公信力為什麽會下降?
我覺得很多原因要從知識分子身上去找:一沒共識,二沒合力。這就像我們去加油一樣,大家要去往同樣一個地方,都在同一輛大巴上,我說咱們先省點錢,加93號吧;有人覺得我們要走快點,加97號吧;還有更極端的,說這車得加98號,跑得最快,直達目的地。結果想去同一個目的地的三夥人自己先吵起來了,把加油站炸了,然後旁邊一群人就笑這幫傻逼。現在很容易會麵臨這樣的問題。
看起來微博能改變很多東西,但事實上,這很艱難。在傳統媒體時代,你發現很多報紙真的改變了一些東西,改變了一些製度、一些走向,甚至改變了很多官員的命運。但是在微博時代,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得太快了,有些特別重大的公共話題也隻能延續一天甚至半天。在形成合力的過程中,隨便哪個傻逼出來喊一嗓子,注意力就會被分散。
有什麽途徑可以打破你所說的壁壘嗎?
其實挺難的,唯一的途徑就是從最早的基礎教育入手。教育是最堅固的一個壁壘。
比如說一個班有五十多人,麵對同一個問題,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二十五個人無所謂,二十個人人雲亦雲,最終隻有四五個人有一些自我覺醒。有很多我們所了解的人,會覺得某某如何,覺得他做了多少壞事,大家有多麽不喜歡他,但是當你去參加同學會,一打聽,發現周圍隻有你一個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我覺得很多時候要從最早的教育開始突破。
我想給自己的小孩編教材,自己出版。包括我朋友的一些出版計劃,我都希望能有一些新的課外教材,但在審批上根本就不可能。
在你心目中,中國最近的文藝繁榮時代是在什麽時候?
“五四”,還有20世紀80年代,前者有自由,後者有熱情。
比起同樣製度下的蘇聯文學,不得不承認,我們的作家都挺虛弱的。你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麽?
主要是不同的民族性格使然。中國人有時候不認可自己人也是一個原因,就算一個中國人和一個老外幹了一樣的事情,也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人不行。“寧贈友邦不給家奴”的思想擴展開來,也會造成我們自己的相輕。許多原因加在一起,時代的、性格的、語言的、民族的,總之就是倒黴悲催地加在一塊,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除了外在的環境,中國作家、藝術家自身還欠缺什麽?和當代外國文學相比,你覺得中國當代文學的差距有多大?
不缺什麽,缺讀者,缺高的稿酬,缺社會保障。我們的社會變遷曆程和文字都太特別,我不是特別建議用我們的當代文學去對比外國文學。
就你接觸過的中國作家來看,你最看不慣他們的哪些毛病?
文人相輕。我在早期也有這樣的傾向,看不慣其他作家,覺得寫得差。自己再放幾句沒有根據的狠話,覺得很不錯。但相輕來相輕去,很容易變成互相詆毀。有人覺得中國作家圈子意識很重,但這無可厚非,人有自己的交友自由。
思想在文藝複興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目前,中國要實現文藝複興,更需要的是思想還是勇氣?
沒有什麽文藝複興了。這個時代東西太多了,就算文藝複興到來,新的工業革命再來,我們也不會在這個時代的當時就覺察到。思想,別談那麽遠吧。
所謂的青年作家,目前主要就是70後、80後、90後,但比起50後、60後作家來說,這幾代作家都顯得成熟很晚,還遠沒有創作出足以和後者抗衡的當代經典作品。這是為什麽?
無可否認,50後、60後的作家寫出了很多優秀作品,但人們總是習慣於不認可當下,追溯過往。等到三十年後,一樣會有人問,現在的20後、30後很暢銷,很受關注,但比起上一批的80後、90後,還沒有創作出可以抗衡……
有學者認為,曆史在中國80後文學中是缺席的。對此,你怎麽看?
據我所知,很多年輕作家有不少對曆史的描述。某些學者所謂的年輕作家作品中的曆史缺席,其實說到底就是年輕作家沒有把作品背景放到“文革”、“大躍進”、“反右”、“上山下鄉”等他們所經曆的特殊時期。說真的,我雖然對那段曆史略知一二,但要我把小說或者散文的背景直接放到一個我沒有經曆過,但在人類文明史上又極其特殊的年代裏,我沒有那個勇氣和信心,況且見證者大多都在世,年輕作家寫起來很容易鬧笑話。那個時代,沒有經曆過的人相信很難體會。很明顯,就算年輕作家寫了,某些學者也會跳出來冷嘲熱諷地說,小作家還是要活在當下,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代,把背景放到父輩的特殊經曆中是不可取的,因為你們寫得漏洞百出,你看,那年代裏,xx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新世紀以來,80後文學一直被貼著“青春文學”的市場標簽,80後更優秀的嚴肅文學創作被遮蔽了。
文學就是文學,青春文學、嚴肅文學,甚至穿越、宮鬥、科幻,都是文學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更優秀的嚴肅文學創作。文學隻有好的、壞的,好看的、難看的。當然,這個好壞的評判標準因人而異。
編者按:本文根據2012年11月《南都周刊》專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