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茵:“當我沒說。”
今日上元,魏氏也給許珩放了一日假,特意吩咐了小廝跟緊姊弟三人。
許珩開心倒是挺開心就是不大滿意要和許文茵一道,免不了諷刺幾句:“鄉巴佬隻怕沒見過這麽多花燈吧?好好瞧瞧咱們帝京——”
話沒說完就被許三娘掐了一把順便被送了一記“再敢叭叭叭就給我滾回家去”的眼神,許珩這才將頭一扭,閉嘴安靜了。
許文茵並沒看見這兩人的動作,她在仰頭瞧夜空中不斷升起的煙火。在襄州時花燈的確見過不少,卻沒欣賞過這般盛大的煙花。
絢麗的異彩綻開在天際,映得她眼底熠熠生輝,直到連耳邊吵雜的人聲都消弭不見。
消弭不見……?
她回神,發現方才還在身邊的許三娘和許珩已不見人影。隻剩下來來去去的小販行人,許家的馬車倒是停在不遠處的路邊。
她對遊街並無興趣,想著既和人走散,不若先回馬車上等。
“這位娘子。”
正要調頭往回,還沒邁出幾步,人群中忽然竄出一人攔住她的去路。
那人臉上覆麵,麵具上繪著一隻白狗,耳尖額門一抹紅,倒是可愛。
許文茵微愣著沒答話,那人便將麵具往上掀起一角,露出掩在其下的半張臉,膚白紅唇,雙眸微彎著,眼角淚痣在煙火下泛著瀲灩微光。
“……謝小郎君?”
這倒叫她沒想到,因謝九上回什麽也沒說,許文茵自己早已在腦內描繪了一出私生子從小被關在道觀不許下山來的故事。
原是她多想了。
“二娘子好久不見,今夜真是巧了,”謝傾扯起謊來行雲流水,將兩盞花燈拎在手裏掂量了下,“反正正好撞見,不若同我一起尋個地方,把這燈給放了?”
一盞花燈燈麵上繪著紅瞳小白狗,一盞繪著金眼小黑貓,筆觸綿軟圓滑,和尋常花燈長得不大一樣。
許文茵驀地就想起方才在宮廊下撞見的謝傾,又抬眼看麵前的謝九,雖說生得相似,謝九給人的感覺卻像這兩盞燈,柔軟而平易近人,不像謝十三,狡猾專橫。
“好吧。”她道。
許文茵忽然改變注意了。
既然夢裏的自己和謝十三有理不清的瓜葛,眼下躲他不也無濟於事,到最後隻會變成夢中那樣。
那還不如。
她瞥了眼身旁的謝九,還不如從謝十三的這位孿生兄長身上下手。
“這花燈方才我去買時隻剩下最後兩盞了,如何,好看麽?”
謝傾正好轉頭看過來,許文茵便彎起雙眸,聲音又輕又柔,“嗯,好看。”
這是謝傾第一次看她笑,向上微翹的唇角像極了天際綻開的千絲花火,他不由頓了兩秒,撇開視線。
二人沿著街邊江渠走到一棵楊柳樹下,此處清靜,再往上遊去便有不少人聚在一起放燈,許文茵也沒問謝傾為何挑了這兒,一抬手,將花燈舉到眼前細細端詳,“謝小郎君還沒告訴我。”
謝傾不解:“什麽?”
“上回在道觀,我不是問過你為何會和謝十三生得一模一樣麽,”她道,“那時你想說什麽?”
哦,這個啊,差點忘了這茬了,謝傾道:“這事我隻告訴你一人。”
許文茵點點頭。
“其實呢,”謝傾偏頭看她,“謝十三,也是私生子。”
許文茵:“哦,原來謝十三也是私……”聲音戛然而止。
她一頓,遲緩地轉過頭與謝傾四目相視,他的眼睛裏還帶著點淺笑。
但許文茵約莫是沒想到會從他嘴裏蹦出來這麽一個“其實”,尚有些沒反應得過來。
她舔舔唇瓣:“你,再說一遍……?”
“謝十三與我乃孿生兄弟,總不能他是從正妻肚子裏蹦出來的,我就是外頭的女人生的吧?”
謝傾晃晃手裏花燈,那燈裏燒著蠟燭,被他一搖一晃的竟沒有燒著半點燈紙,穩穩當當。
但許文茵可沒空去看什麽燈紙,她還在沉浸在謝傾方才那番乍一聽很像在鬼扯但細想竟沒有半點問題的發言中。
鎮北侯夫人是難產而死的,聽說那時差點就沒能將孩子救回來。若要照謝九這麽說,其實真正的嫡子已經死了,謝十三是被當做了鎮北侯夫人的兒子送進府中養大的?
許文茵一通思索後竟覺得毫無破綻,故而更難以置信。她緩緩蹲下身,將花燈捧在手中,頓了頓才問他:“所以……你才會被養在道觀裏?沒有人知道你?”
聽起來不是什麽好滋味。
“道觀沒什麽不好的,”謝傾道,“我這樣的性子就算生在謝家也爭不過旁人,謝十三就不一樣了,他聰明也足夠狠心。所以當初被帶走的是他,不是我。”
說這話時他眼皮垂著,叫許文茵看不清眼底情緒,隻覺得這話裏影影綽綽地似暗藏著什麽深意。
一出神,手不自覺地一鬆,手裏花燈墜進江裏,掀起一小片水花,好在沒有翻,隻被水流衝得晃了晃,飄在了江麵上。
謝傾見狀,指尖微抬,掌中花燈被他拋起,力道正好,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精準地落在她那盞貓兒花燈的旁邊。兩盞花燈挨在一起,順著水流往下飄。
“謝十三自己知道這件事嗎?”她靜靜望著遠處花燈。
“他當然知道,從他記事起,他就知道了。”
果然,他並非像表麵上那樣無法無天。也是,若真表裏如一,又怎麽能統帥大軍,逼宮破城。
江麵上燈火絢爛,泛著一層朦朧暖光,許文茵無暇欣賞,手中還殘存著江水冰冷濕潤的觸感,凍得她打了個寒顫,四肢發僵。
“謝小郎君。”
一捏指尖,似乎下定決心,她緩緩側過眸,那雙翦水秋瞳般的眸又彎起來,“謝謝你,願意把這些事告訴我。”
一頓,聲音比方才更柔更輕:“以後,我可以時常上道觀去尋你說話嗎?”
作者有話要說: 小公雞:嗯?
第17章
許文茵打定主意要從謝九身上下手,翌日卯時便起了。
她沒幹別的,叫澤蘭施了粉黛,點了眉心花鈿,挑了件極襯自己膚色的煙青襦裙,方才披了銀狐鬥篷出門。
許珩今日放了天假,正和許三娘一起在屋中用早膳,魏氏有賬目要理,沒同他們一起。
許三娘見許文茵進來,招呼道:“二姐,快來坐。”
她說完這句本要立時起身,待看清自門外步進來的許文茵,整個人都呆了一呆。
女子麵若銀盤,螓首蛾眉,額間殷紅的花鈿襯得她膚色皙白如雪,屋外幾簇紅梅似乎都因那雙微翹的幽蘭水眸沉寂失色。
有美人兮,當是如此。
還是身旁許珩喚了聲“阿姊?”她才回過神,忙叫婢女布筷,等許文茵落座便問:“二姐怎麽來了?”
許文茵通常都在自己屋裏用膳,不同他們一道。
許文茵執起銀筷不答,反而帶笑地看了許珩一眼。
旁邊許珩本就不滿她突然闖入,被這一看當即如臨大敵,“你看什麽看?”
許文茵:“許小郎君之前出門補的小馬駒,如今可補好了?”
“補沒補好,與你何幹?”
用不著許文茵提醒,他也在惦記此事。可魏氏輕易不許他出府,許三娘又整日和小姐妹有約,他開始盤算要不要故技重施,再摔一跤。
才剛說完,膝蓋被人從桌底下踹了一腳,一抬頭,發現對麵許三娘正盯著自己,眼帶警告。
許珩一噎,勉強訂正:“我還沒出去瞧過,不知道。”
許文茵笑道:“那不如,我去同母親說,你我二人今日就出府去?”
此話一出,不僅許珩,許三娘也愣住了。
他當即皺起眉:“你想打什麽壞主意?我可不是阿姊,不吃你這套!”
“許小郎君這話見外,”許文茵彎了雙眸:“你我乃嫡親姊弟,弟弟有難,我自當施以援手。昨日上元,母親才特許你休一日假,若錯過今日,再要出府可就不知得等到什麽時候了。”
最後一句話才是她的重點。許珩一反應過來許文茵半威脅的意思,氣得騰一下拍桌起身。
“用不著你個鄉巴佬教我!”
許珩當然清楚她說的話不無道理,可他那比天還高一截的自尊心接受不了要許文茵幫忙,擰著個眉頭默了又默,才扭頭冷哼一聲:“既然你這般央求,我考慮考慮。”說罷推門而出。
這有什麽好考慮的?
旁邊許三娘嘖嘖搖頭:“跟個爆竹似的,一點就著。”
不過口是心非如許珩,他這麽說基本就等於同意了。
一起去向魏氏請示時,也不知是不是因著有許三娘在旁邊奮力幫腔,魏氏稍作猶豫便點頭應了此事,還叫人備了車,要他們日落前趕回來。
誰知馬車才剛駛出許家府門,許文茵就衝駕車的小廝道:“去平陽觀。”
許珩:???
不顧他一路抗議,馬車在山門前停穩,許文茵一撩帷幕下車,衝車內怒目圓瞪的許珩拋下一句:“許小郎君不服,大可自己駕車回去,若不回去,那就跟我來。”
這,他不是根本沒得選嗎!許珩憤然跳下車,扭頭看清駕馬的小廝竟是許文茵院裏的下人,難怪自己嚷嚷一路,他裝聾作啞。
想著回了家定要叫阿娘將他逐出府去,那邊許文茵已徑自邁上青石台階,他忙跟上去。
“你……來道觀做什麽?”他問。
“為祖母燒香禮佛。”
說完這話,許文茵眸光兀然黯淡:“珩哥兒也許不知,祖母年壽已高,我卻不孝地離了她身側,如今相隔遙遠,不能侍奉祖母左右,隻敢這樣偷偷為她祈福。”
許珩看在眼裏,麵色微滯,沒料到許文茵私自跑來此處竟是因為這個。
阿娘和祖母不合之事他是知道的,但具體為何卻沒人告訴他,他也沒見過。
魏氏分明那般年輕,老太太卻已是高壽……
沒想到鄉巴佬這般有孝心。
二人一路沉默地步上石階,卻沒走正門,許文茵尋著昨日謝九告訴她的路,在山間竹林小徑上尋到了一處小門,門上沒有落鎖。
伴隨著吱呀一聲,她推門而入,竟是直通道觀後院,自己初次遇見謝九的地方。
今日上元,魏氏也給許珩放了一日假,特意吩咐了小廝跟緊姊弟三人。
許珩開心倒是挺開心就是不大滿意要和許文茵一道,免不了諷刺幾句:“鄉巴佬隻怕沒見過這麽多花燈吧?好好瞧瞧咱們帝京——”
話沒說完就被許三娘掐了一把順便被送了一記“再敢叭叭叭就給我滾回家去”的眼神,許珩這才將頭一扭,閉嘴安靜了。
許文茵並沒看見這兩人的動作,她在仰頭瞧夜空中不斷升起的煙火。在襄州時花燈的確見過不少,卻沒欣賞過這般盛大的煙花。
絢麗的異彩綻開在天際,映得她眼底熠熠生輝,直到連耳邊吵雜的人聲都消弭不見。
消弭不見……?
她回神,發現方才還在身邊的許三娘和許珩已不見人影。隻剩下來來去去的小販行人,許家的馬車倒是停在不遠處的路邊。
她對遊街並無興趣,想著既和人走散,不若先回馬車上等。
“這位娘子。”
正要調頭往回,還沒邁出幾步,人群中忽然竄出一人攔住她的去路。
那人臉上覆麵,麵具上繪著一隻白狗,耳尖額門一抹紅,倒是可愛。
許文茵微愣著沒答話,那人便將麵具往上掀起一角,露出掩在其下的半張臉,膚白紅唇,雙眸微彎著,眼角淚痣在煙火下泛著瀲灩微光。
“……謝小郎君?”
這倒叫她沒想到,因謝九上回什麽也沒說,許文茵自己早已在腦內描繪了一出私生子從小被關在道觀不許下山來的故事。
原是她多想了。
“二娘子好久不見,今夜真是巧了,”謝傾扯起謊來行雲流水,將兩盞花燈拎在手裏掂量了下,“反正正好撞見,不若同我一起尋個地方,把這燈給放了?”
一盞花燈燈麵上繪著紅瞳小白狗,一盞繪著金眼小黑貓,筆觸綿軟圓滑,和尋常花燈長得不大一樣。
許文茵驀地就想起方才在宮廊下撞見的謝傾,又抬眼看麵前的謝九,雖說生得相似,謝九給人的感覺卻像這兩盞燈,柔軟而平易近人,不像謝十三,狡猾專橫。
“好吧。”她道。
許文茵忽然改變注意了。
既然夢裏的自己和謝十三有理不清的瓜葛,眼下躲他不也無濟於事,到最後隻會變成夢中那樣。
那還不如。
她瞥了眼身旁的謝九,還不如從謝十三的這位孿生兄長身上下手。
“這花燈方才我去買時隻剩下最後兩盞了,如何,好看麽?”
謝傾正好轉頭看過來,許文茵便彎起雙眸,聲音又輕又柔,“嗯,好看。”
這是謝傾第一次看她笑,向上微翹的唇角像極了天際綻開的千絲花火,他不由頓了兩秒,撇開視線。
二人沿著街邊江渠走到一棵楊柳樹下,此處清靜,再往上遊去便有不少人聚在一起放燈,許文茵也沒問謝傾為何挑了這兒,一抬手,將花燈舉到眼前細細端詳,“謝小郎君還沒告訴我。”
謝傾不解:“什麽?”
“上回在道觀,我不是問過你為何會和謝十三生得一模一樣麽,”她道,“那時你想說什麽?”
哦,這個啊,差點忘了這茬了,謝傾道:“這事我隻告訴你一人。”
許文茵點點頭。
“其實呢,”謝傾偏頭看她,“謝十三,也是私生子。”
許文茵:“哦,原來謝十三也是私……”聲音戛然而止。
她一頓,遲緩地轉過頭與謝傾四目相視,他的眼睛裏還帶著點淺笑。
但許文茵約莫是沒想到會從他嘴裏蹦出來這麽一個“其實”,尚有些沒反應得過來。
她舔舔唇瓣:“你,再說一遍……?”
“謝十三與我乃孿生兄弟,總不能他是從正妻肚子裏蹦出來的,我就是外頭的女人生的吧?”
謝傾晃晃手裏花燈,那燈裏燒著蠟燭,被他一搖一晃的竟沒有燒著半點燈紙,穩穩當當。
但許文茵可沒空去看什麽燈紙,她還在沉浸在謝傾方才那番乍一聽很像在鬼扯但細想竟沒有半點問題的發言中。
鎮北侯夫人是難產而死的,聽說那時差點就沒能將孩子救回來。若要照謝九這麽說,其實真正的嫡子已經死了,謝十三是被當做了鎮北侯夫人的兒子送進府中養大的?
許文茵一通思索後竟覺得毫無破綻,故而更難以置信。她緩緩蹲下身,將花燈捧在手中,頓了頓才問他:“所以……你才會被養在道觀裏?沒有人知道你?”
聽起來不是什麽好滋味。
“道觀沒什麽不好的,”謝傾道,“我這樣的性子就算生在謝家也爭不過旁人,謝十三就不一樣了,他聰明也足夠狠心。所以當初被帶走的是他,不是我。”
說這話時他眼皮垂著,叫許文茵看不清眼底情緒,隻覺得這話裏影影綽綽地似暗藏著什麽深意。
一出神,手不自覺地一鬆,手裏花燈墜進江裏,掀起一小片水花,好在沒有翻,隻被水流衝得晃了晃,飄在了江麵上。
謝傾見狀,指尖微抬,掌中花燈被他拋起,力道正好,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精準地落在她那盞貓兒花燈的旁邊。兩盞花燈挨在一起,順著水流往下飄。
“謝十三自己知道這件事嗎?”她靜靜望著遠處花燈。
“他當然知道,從他記事起,他就知道了。”
果然,他並非像表麵上那樣無法無天。也是,若真表裏如一,又怎麽能統帥大軍,逼宮破城。
江麵上燈火絢爛,泛著一層朦朧暖光,許文茵無暇欣賞,手中還殘存著江水冰冷濕潤的觸感,凍得她打了個寒顫,四肢發僵。
“謝小郎君。”
一捏指尖,似乎下定決心,她緩緩側過眸,那雙翦水秋瞳般的眸又彎起來,“謝謝你,願意把這些事告訴我。”
一頓,聲音比方才更柔更輕:“以後,我可以時常上道觀去尋你說話嗎?”
作者有話要說: 小公雞:嗯?
第17章
許文茵打定主意要從謝九身上下手,翌日卯時便起了。
她沒幹別的,叫澤蘭施了粉黛,點了眉心花鈿,挑了件極襯自己膚色的煙青襦裙,方才披了銀狐鬥篷出門。
許珩今日放了天假,正和許三娘一起在屋中用早膳,魏氏有賬目要理,沒同他們一起。
許三娘見許文茵進來,招呼道:“二姐,快來坐。”
她說完這句本要立時起身,待看清自門外步進來的許文茵,整個人都呆了一呆。
女子麵若銀盤,螓首蛾眉,額間殷紅的花鈿襯得她膚色皙白如雪,屋外幾簇紅梅似乎都因那雙微翹的幽蘭水眸沉寂失色。
有美人兮,當是如此。
還是身旁許珩喚了聲“阿姊?”她才回過神,忙叫婢女布筷,等許文茵落座便問:“二姐怎麽來了?”
許文茵通常都在自己屋裏用膳,不同他們一道。
許文茵執起銀筷不答,反而帶笑地看了許珩一眼。
旁邊許珩本就不滿她突然闖入,被這一看當即如臨大敵,“你看什麽看?”
許文茵:“許小郎君之前出門補的小馬駒,如今可補好了?”
“補沒補好,與你何幹?”
用不著許文茵提醒,他也在惦記此事。可魏氏輕易不許他出府,許三娘又整日和小姐妹有約,他開始盤算要不要故技重施,再摔一跤。
才剛說完,膝蓋被人從桌底下踹了一腳,一抬頭,發現對麵許三娘正盯著自己,眼帶警告。
許珩一噎,勉強訂正:“我還沒出去瞧過,不知道。”
許文茵笑道:“那不如,我去同母親說,你我二人今日就出府去?”
此話一出,不僅許珩,許三娘也愣住了。
他當即皺起眉:“你想打什麽壞主意?我可不是阿姊,不吃你這套!”
“許小郎君這話見外,”許文茵彎了雙眸:“你我乃嫡親姊弟,弟弟有難,我自當施以援手。昨日上元,母親才特許你休一日假,若錯過今日,再要出府可就不知得等到什麽時候了。”
最後一句話才是她的重點。許珩一反應過來許文茵半威脅的意思,氣得騰一下拍桌起身。
“用不著你個鄉巴佬教我!”
許珩當然清楚她說的話不無道理,可他那比天還高一截的自尊心接受不了要許文茵幫忙,擰著個眉頭默了又默,才扭頭冷哼一聲:“既然你這般央求,我考慮考慮。”說罷推門而出。
這有什麽好考慮的?
旁邊許三娘嘖嘖搖頭:“跟個爆竹似的,一點就著。”
不過口是心非如許珩,他這麽說基本就等於同意了。
一起去向魏氏請示時,也不知是不是因著有許三娘在旁邊奮力幫腔,魏氏稍作猶豫便點頭應了此事,還叫人備了車,要他們日落前趕回來。
誰知馬車才剛駛出許家府門,許文茵就衝駕車的小廝道:“去平陽觀。”
許珩:???
不顧他一路抗議,馬車在山門前停穩,許文茵一撩帷幕下車,衝車內怒目圓瞪的許珩拋下一句:“許小郎君不服,大可自己駕車回去,若不回去,那就跟我來。”
這,他不是根本沒得選嗎!許珩憤然跳下車,扭頭看清駕馬的小廝竟是許文茵院裏的下人,難怪自己嚷嚷一路,他裝聾作啞。
想著回了家定要叫阿娘將他逐出府去,那邊許文茵已徑自邁上青石台階,他忙跟上去。
“你……來道觀做什麽?”他問。
“為祖母燒香禮佛。”
說完這話,許文茵眸光兀然黯淡:“珩哥兒也許不知,祖母年壽已高,我卻不孝地離了她身側,如今相隔遙遠,不能侍奉祖母左右,隻敢這樣偷偷為她祈福。”
許珩看在眼裏,麵色微滯,沒料到許文茵私自跑來此處竟是因為這個。
阿娘和祖母不合之事他是知道的,但具體為何卻沒人告訴他,他也沒見過。
魏氏分明那般年輕,老太太卻已是高壽……
沒想到鄉巴佬這般有孝心。
二人一路沉默地步上石階,卻沒走正門,許文茵尋著昨日謝九告訴她的路,在山間竹林小徑上尋到了一處小門,門上沒有落鎖。
伴隨著吱呀一聲,她推門而入,竟是直通道觀後院,自己初次遇見謝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