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噤若寒蟬,下午的時候,乾清宮裏打發出來一個奴才,尋常時候,原本就是個大事。
那畢竟是乾清宮啊!多少奴才,擠破頭都擠不進去,結果就有奴才被打發出來了,必然是伺候得不好。
眾人心裏都有數。但那是乾清宮,也不好明著去打聽!
這是大事,也是小事。前者是因為事關乾清宮,自然是大事;後者是因為現如今宮裏正在查探,各宮的奴才們,被請到慎刑司去的,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算少。隻是有的人能完全出來了;有的人不能出來。
貞順齋的奴才也不可避免。
乾清宮打發出來一個奴才,沁柔沒太在意。宮裏人心惶惶的,說亂也亂,畢竟人都心慌,也有人想要渾水摸魚;說太亂也亂不起來。
別看宮裏現在人心惶惶的樣子,但這宮裏所呈現出來的亂象,也都還掌握在皇後、皇上手中,所以沁柔沒什麽好擔憂的。
若皇後、皇上有心要她的命,那她再多動作也不過多餘,螻蟻撼大象、蜉蝣撼大樹,怎麽可能成得了?
幹脆懶得白操心。
沁柔更是瞧了瞧她身邊伺候的三人,不怎麽在意地吩咐了一句,“這幾日沒什麽事兒就別去外頭晃蕩了,安安穩穩地過。”
若是無錯的,她也不希望自己身邊少一個奴才。畢竟是認識的人,陌生人與熟人,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若是有錯在先。沁柔笑了笑,她也不認為自己有那麽大本事,能夠保下來奴才,所以心腹什麽的,不過是笑話!皇後或是別的人,鐵了心要動,隻是揮揮手的事兒。
就像大象按死螞蟻那樣簡單。
“是。”福順幾人忙不迭應道。他們也擔憂,萬一牽連了進去,能留下一個骨灰都是大恩,死了都白死,奴才的命就是這麽不值錢。
福順又趕緊回稟道:“明德堂的幾個奴才,還都在慎刑司裏關著呢?”這就是跟錯了主子的下場。
宮裏的奴才現在都不敢提起博和裏庶妃,宮裏已經沒有博和裏庶妃了,皇後的懿旨才下去,博和裏氏就當場就被淩遲,連過夜都等不得。
別說等過夜了,就是多等上一盞茶的功夫都懶得。皇後就是這麽果決,往日裏的賢良與仁慈聽得多了,還當真以為她會心慈手軟。但其實都是錯覺!
手段不狠,地位不穩。不真正地見識上一場,都不知道皇後的手段凜冽、威勢凜凜。
“皇後娘娘吩咐是淩遲,就一刀都不會少,第一刀,切胸口;一刀下去,血流不止;第二刀,切二頭肌,然後是第三刀、第四刀、第五刀……,刀刀血流,到最後都是個血人了,地上的血都能染紅地磚了。”
“行刑的是個老手,足足八百七十八刀。人才咽了氣,屍身也叫奴才們拖出去了,一卷爛席子,往亂葬崗裏一扔,是喂野豬還是喂了別的狼犬之類的,誰知道呢?”皇後是真的動了大怒,手段淩冽起來,也叫人心驚膽寒。
博和裏氏,入妃陵是想都別想了。宮裏的名諱都沒她一個,“皇上沒殺了她全家,都是大幸。”
福順一一描繪著,這些宮裏倒是沒什麽大忌,都是庶妃奴才們能聽能知道的。
皇後之所以手段淩冽,下這種殘忍之至的懿旨,本身就是為了殺雞儆猴,震懾宮裏有了歪心的妃嬪、抑或是心思不純地奴才。
恩威並施!恩威並施!尋常時候,恩典已經給得夠多了,就需要鐵血威勢來震懾了。不然太仁善了,底下的奴才們,會造反的。
這就是控製人心。
沁柔沒有製止福順繼續說下去,這本就是皇上、皇後想要她們知道的,也是她應該要知道的。‘人’命不是人命,‘人’命如畜命。早點認識這一點,她反而能活得很清醒、很正。
越早認識這世界的殘酷,越能清醒地活著。
縱使痛苦!寧願清楚痛苦地死去,也不願糊裏糊塗、庸庸碌碌。
“聽聞前朝裏,也變動了幾位大人。”福順隱晦地提起道。不過是恰巧,那幾位大人都姓博和裏氏,原本就不是什麽大官兒,這一調,自然不會平調,隻能是左遷或是直接被貶謫。
皇上是不會以博和裏氏的過錯追究博和裏氏一族,皇上要臉麵,到底是皇上的庶妃,哪有因為庶妃的過錯,就去追究其家人的過錯的。
除非是大罪。比如謀害皇嗣、刺殺皇上之類的大罪過。
但‘過錯’這種玩意兒,也是能夠找的。官位上坐一坐,總有不幹淨、不清白、不能麵世的錯誤在。
“前朝裏什麽時候不變動了。”沁柔淡然了一句,她也隻說了這麽一句。並不放在心上的樣子,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她也不怎麽放在心上。隨它去!反正她也是不能左右。
富貴也享了,禍事自然也要共擔。
不然天下間哪有這麽好的事兒!
博和裏庶妃沒個好下場是鐵定的,博和裏氏被牽連也不奇怪。真以為皇帝是個好性子的不成,後宮的女人對他而言,就是個玩意兒。
可能還會分有沒有一點喜愛,或是有用或沒用。皇帝這麽‘大度’的人,從來不必自己動手,隻要他態度擺出來,有的是寧為獵犬的奴才去衝鋒陷陣。
“是。”福順應道。確實,前朝裏,什麽時候不變動了。
隻不過這一次變動得比較大而已,又恰巧都姓博和裏氏,能是什麽大事呢?值得大驚小怪。
這就是現實!他自認也有幾分聰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好放在台麵上講,自己心知肚明,就成了。
沁柔又在望著窗外發呆,天地間還是一片白,宮裏一片一片地紅,這麽多的血,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整個皇宮染紅。
冬日裏的景調太單調了些,看過去就是一片白色,國人素來喜歡大紅色,殷紅色的血是國人血脈裏認可的最純正地紅,可能用點血色來點綴一下,染紅一下宮中,可能會更漂亮吧!也更順眼。
沁柔有一搭沒一搭地想著。宮裏多少人都縮在寢宮裏,就擔憂禍事找上門。
那畢竟是乾清宮啊!多少奴才,擠破頭都擠不進去,結果就有奴才被打發出來了,必然是伺候得不好。
眾人心裏都有數。但那是乾清宮,也不好明著去打聽!
這是大事,也是小事。前者是因為事關乾清宮,自然是大事;後者是因為現如今宮裏正在查探,各宮的奴才們,被請到慎刑司去的,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算少。隻是有的人能完全出來了;有的人不能出來。
貞順齋的奴才也不可避免。
乾清宮打發出來一個奴才,沁柔沒太在意。宮裏人心惶惶的,說亂也亂,畢竟人都心慌,也有人想要渾水摸魚;說太亂也亂不起來。
別看宮裏現在人心惶惶的樣子,但這宮裏所呈現出來的亂象,也都還掌握在皇後、皇上手中,所以沁柔沒什麽好擔憂的。
若皇後、皇上有心要她的命,那她再多動作也不過多餘,螻蟻撼大象、蜉蝣撼大樹,怎麽可能成得了?
幹脆懶得白操心。
沁柔更是瞧了瞧她身邊伺候的三人,不怎麽在意地吩咐了一句,“這幾日沒什麽事兒就別去外頭晃蕩了,安安穩穩地過。”
若是無錯的,她也不希望自己身邊少一個奴才。畢竟是認識的人,陌生人與熟人,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若是有錯在先。沁柔笑了笑,她也不認為自己有那麽大本事,能夠保下來奴才,所以心腹什麽的,不過是笑話!皇後或是別的人,鐵了心要動,隻是揮揮手的事兒。
就像大象按死螞蟻那樣簡單。
“是。”福順幾人忙不迭應道。他們也擔憂,萬一牽連了進去,能留下一個骨灰都是大恩,死了都白死,奴才的命就是這麽不值錢。
福順又趕緊回稟道:“明德堂的幾個奴才,還都在慎刑司裏關著呢?”這就是跟錯了主子的下場。
宮裏的奴才現在都不敢提起博和裏庶妃,宮裏已經沒有博和裏庶妃了,皇後的懿旨才下去,博和裏氏就當場就被淩遲,連過夜都等不得。
別說等過夜了,就是多等上一盞茶的功夫都懶得。皇後就是這麽果決,往日裏的賢良與仁慈聽得多了,還當真以為她會心慈手軟。但其實都是錯覺!
手段不狠,地位不穩。不真正地見識上一場,都不知道皇後的手段凜冽、威勢凜凜。
“皇後娘娘吩咐是淩遲,就一刀都不會少,第一刀,切胸口;一刀下去,血流不止;第二刀,切二頭肌,然後是第三刀、第四刀、第五刀……,刀刀血流,到最後都是個血人了,地上的血都能染紅地磚了。”
“行刑的是個老手,足足八百七十八刀。人才咽了氣,屍身也叫奴才們拖出去了,一卷爛席子,往亂葬崗裏一扔,是喂野豬還是喂了別的狼犬之類的,誰知道呢?”皇後是真的動了大怒,手段淩冽起來,也叫人心驚膽寒。
博和裏氏,入妃陵是想都別想了。宮裏的名諱都沒她一個,“皇上沒殺了她全家,都是大幸。”
福順一一描繪著,這些宮裏倒是沒什麽大忌,都是庶妃奴才們能聽能知道的。
皇後之所以手段淩冽,下這種殘忍之至的懿旨,本身就是為了殺雞儆猴,震懾宮裏有了歪心的妃嬪、抑或是心思不純地奴才。
恩威並施!恩威並施!尋常時候,恩典已經給得夠多了,就需要鐵血威勢來震懾了。不然太仁善了,底下的奴才們,會造反的。
這就是控製人心。
沁柔沒有製止福順繼續說下去,這本就是皇上、皇後想要她們知道的,也是她應該要知道的。‘人’命不是人命,‘人’命如畜命。早點認識這一點,她反而能活得很清醒、很正。
越早認識這世界的殘酷,越能清醒地活著。
縱使痛苦!寧願清楚痛苦地死去,也不願糊裏糊塗、庸庸碌碌。
“聽聞前朝裏,也變動了幾位大人。”福順隱晦地提起道。不過是恰巧,那幾位大人都姓博和裏氏,原本就不是什麽大官兒,這一調,自然不會平調,隻能是左遷或是直接被貶謫。
皇上是不會以博和裏氏的過錯追究博和裏氏一族,皇上要臉麵,到底是皇上的庶妃,哪有因為庶妃的過錯,就去追究其家人的過錯的。
除非是大罪。比如謀害皇嗣、刺殺皇上之類的大罪過。
但‘過錯’這種玩意兒,也是能夠找的。官位上坐一坐,總有不幹淨、不清白、不能麵世的錯誤在。
“前朝裏什麽時候不變動了。”沁柔淡然了一句,她也隻說了這麽一句。並不放在心上的樣子,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她也不怎麽放在心上。隨它去!反正她也是不能左右。
富貴也享了,禍事自然也要共擔。
不然天下間哪有這麽好的事兒!
博和裏庶妃沒個好下場是鐵定的,博和裏氏被牽連也不奇怪。真以為皇帝是個好性子的不成,後宮的女人對他而言,就是個玩意兒。
可能還會分有沒有一點喜愛,或是有用或沒用。皇帝這麽‘大度’的人,從來不必自己動手,隻要他態度擺出來,有的是寧為獵犬的奴才去衝鋒陷陣。
“是。”福順應道。確實,前朝裏,什麽時候不變動了。
隻不過這一次變動得比較大而已,又恰巧都姓博和裏氏,能是什麽大事呢?值得大驚小怪。
這就是現實!他自認也有幾分聰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好放在台麵上講,自己心知肚明,就成了。
沁柔又在望著窗外發呆,天地間還是一片白,宮裏一片一片地紅,這麽多的血,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整個皇宮染紅。
冬日裏的景調太單調了些,看過去就是一片白色,國人素來喜歡大紅色,殷紅色的血是國人血脈裏認可的最純正地紅,可能用點血色來點綴一下,染紅一下宮中,可能會更漂亮吧!也更順眼。
沁柔有一搭沒一搭地想著。宮裏多少人都縮在寢宮裏,就擔憂禍事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