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邊塞詩
直播:給老祖們來些新震撼 作者:是阿久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密密麻麻的關心鹿呦鳴也平複了許多。想要和老祖宗們聊會天,但這深更半夜的其他人都睡了,房間隔音又不好隻能作罷,刷會視頻吧!
【邊塞詩為啥唐朝以後就不行了?】
看著這個標題,唐朝不少詩人原本還有些困現在也都清醒了,邊塞詩隻要寫好了就能通過軍隊進入朝堂,多好的題材,為啥後世衰落了。
【唐朝邊塞詩:要去邊疆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家,好悲傷。ip地址:吉爾吉斯斯坦。
宋朝邊塞詩:從前世上本沒有邊塞,隻不過輸的多了,我家就成了邊塞。又過了幾年,家鄉被占領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家,好悲傷。ip地址:江蘇。】
【宋朝的邊塞遍布天南海北,位於大散關、位於瓜州、位於零丁洋,這些地方無一不是邊塞,豐富的邊塞資源,造就了宋朝獨特的邊塞文體。】
【你把我臨安放哪,看看這首題臨安山水。
萬裏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這個詩人是完顏亮,聽著不像是漢人吧!他確實不是漢人,他隻是一位金朝皇帝而已,這首詩還有個別名《南征至維揚望江左》。】
【最後一位邊塞詩人是清朝詩人吳兆騫,他是江蘇人。
你說一個江蘇人怎麽成了邊塞詩人?那就不得不提順治14年科舉,他也被牽連進那場科舉案中,被流放寧古塔了。
讓我們一起感謝清朝,成就最後的邊塞詩人。】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唐.岑參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遊
眾所周知前者描述的是實景,輪台地處唐長安以西3000公裏。後者是比喻,當時的邊塞往後縮了2800公裏,所謂的邊塞距離長安隻有200公裏。】
【唐朝的邊塞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宋朝的邊塞詩: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唐朝的邊塞詩:漢家旌旗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宋朝的邊塞詩:家山回首三千裏,目斷天南無雁飛。】
在極度尷尬的情況下隻需用沉默就好,你宋朝挨的每一句罵都是你應得的。我想過你輸掉安南,輸掉西域,甚至我都想過你輸掉北方草原退回長城以南,但我萬萬沒想到你能輸掉長安。
打開評論區
(唐:都護在燕然。
宋:燕然未勒歸無計。)
(我是真的心疼辛棄疾,如果他生在漢唐,他有可能成為一代名將。可惜他生在宋朝,隻能抑鬱而終。
好多人提起他第一反應就是豪放派詞人,但他文武雙全,一身武藝能夠帶著50名士兵深入敵營擒獲叛徒張安國,他一生的夢想都是帶兵北伐,恢複中原啊!)
(宋朝你說說你對的起誰嶽飛、辛棄疾、狄青、郭進、韓世忠等等。你對的起哪一個。
嶽飛、辛棄疾倆人被後世稱南宋愛國詞人,你宋朝永遠都洗不白。)
(邊塞詩就像中等收入陷阱一樣,能掉進中等收入陷阱,你首先得有中等收入。同樣,能吐槽邊疆生活艱苦,你也得先有邊疆。)
(唐朝邊塞詩也得是盛唐以前才有,安史之亂以後丟了河西走廊就變成了“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了)
(但唐朝至少有個近百年啊,他宋朝是從未擁有,隻在失去。而且唐安史之亂以後還有“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在唐末還收複了河西,不要辱唐。)
(唐朝邊塞詩人要親自趕路去邊塞,宋朝邊塞詩人就厲害了,他們待在家裏,邊塞自會向他們走來。)
(哈哈哈哈哈,這是什麽地獄笑話。)
(人家宋朝詩人也有話說,唐朝極盛的邊塞在哪裏,他在中亞啊!你再看看宋朝的邊塞在哪裏,沒這個能力知道吧。邊塞從北京退到安徽再退到廣東,然後沒得退了,這能寫嗎?)
宋朝詩人表示自己狀態良好,你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說的是我們這些詩人嗎?
皇帝們則沉默著,宋朝以前的大一統王朝實在是不能想象,看看那個名單,你在幹嘛?之前還曾隱約看到後世有人解釋宋朝戰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對手處於巔峰期,可是這和你害死這些一心為國的武將是兩碼事吧!
宋朝以後的王朝對於宋朝幹了些什麽,他們了解的可比後世人清楚的多了。
趙匡胤不知道多少次在屏幕上發出自己的疑問了“宋朝後麵的皇帝是哪一支的。”,現在的他已經不想著什麽千古一帝不世之功了,就想知道這些後代到底是自己哪一個兒子的,自己要清理門戶,替天下蒼生處理掉這個禍害。
終於有人看不下去“宋太祖皇帝,你趙家經曆十八位皇帝,你死後登上皇位的是趙光義。北宋九位皇帝,你死後皇位一直都是你弟他家那一脈的。南宋九位皇帝,除了開國皇帝是趙光義一脈的,後麵都是你這一脈的”
趙德昭和趙德芳兄弟二人看著屏幕抱頭痛哭,青天大老爺啊!我們終於沉冤得雪了。自從父皇從屏幕上得知我宋朝拉垮,就天天送我們倆個吃“竹筍炒肉”再這樣打下去我們怕是熬不過今年了。
看著兩個老大不小,邊哭還邊打哭嗝的兒子。趙匡胤伸手習慣性摸著鞭子,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兄弟二人條件反射,迅速將自己蜷縮起來,雙手緊抱,等待著鞭子的降臨。
等了好半天,想象中的疼痛都沒有降臨,趙德芳偷偷用餘光向上掃。就看到自家父親手握鞭子站在一旁,端的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整個人渾身一個哆嗦,雙手立馬死死的捂住自己的臉。
趙匡胤直接被氣笑了,估計趙光義能夠坐上皇位自己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就這倆不爭氣的玩意,皇位交到他倆手上早晚要被他叔叔吃幹抹淨,若是皇位落趙光義手裏,這兩傻小子還能留個後。
【邊塞詩為啥唐朝以後就不行了?】
看著這個標題,唐朝不少詩人原本還有些困現在也都清醒了,邊塞詩隻要寫好了就能通過軍隊進入朝堂,多好的題材,為啥後世衰落了。
【唐朝邊塞詩:要去邊疆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家,好悲傷。ip地址:吉爾吉斯斯坦。
宋朝邊塞詩:從前世上本沒有邊塞,隻不過輸的多了,我家就成了邊塞。又過了幾年,家鄉被占領了,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家,好悲傷。ip地址:江蘇。】
【宋朝的邊塞遍布天南海北,位於大散關、位於瓜州、位於零丁洋,這些地方無一不是邊塞,豐富的邊塞資源,造就了宋朝獨特的邊塞文體。】
【你把我臨安放哪,看看這首題臨安山水。
萬裏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這個詩人是完顏亮,聽著不像是漢人吧!他確實不是漢人,他隻是一位金朝皇帝而已,這首詩還有個別名《南征至維揚望江左》。】
【最後一位邊塞詩人是清朝詩人吳兆騫,他是江蘇人。
你說一個江蘇人怎麽成了邊塞詩人?那就不得不提順治14年科舉,他也被牽連進那場科舉案中,被流放寧古塔了。
讓我們一起感謝清朝,成就最後的邊塞詩人。】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唐.岑參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遊
眾所周知前者描述的是實景,輪台地處唐長安以西3000公裏。後者是比喻,當時的邊塞往後縮了2800公裏,所謂的邊塞距離長安隻有200公裏。】
【唐朝的邊塞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宋朝的邊塞詩: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唐朝的邊塞詩:漢家旌旗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宋朝的邊塞詩:家山回首三千裏,目斷天南無雁飛。】
在極度尷尬的情況下隻需用沉默就好,你宋朝挨的每一句罵都是你應得的。我想過你輸掉安南,輸掉西域,甚至我都想過你輸掉北方草原退回長城以南,但我萬萬沒想到你能輸掉長安。
打開評論區
(唐:都護在燕然。
宋:燕然未勒歸無計。)
(我是真的心疼辛棄疾,如果他生在漢唐,他有可能成為一代名將。可惜他生在宋朝,隻能抑鬱而終。
好多人提起他第一反應就是豪放派詞人,但他文武雙全,一身武藝能夠帶著50名士兵深入敵營擒獲叛徒張安國,他一生的夢想都是帶兵北伐,恢複中原啊!)
(宋朝你說說你對的起誰嶽飛、辛棄疾、狄青、郭進、韓世忠等等。你對的起哪一個。
嶽飛、辛棄疾倆人被後世稱南宋愛國詞人,你宋朝永遠都洗不白。)
(邊塞詩就像中等收入陷阱一樣,能掉進中等收入陷阱,你首先得有中等收入。同樣,能吐槽邊疆生活艱苦,你也得先有邊疆。)
(唐朝邊塞詩也得是盛唐以前才有,安史之亂以後丟了河西走廊就變成了“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了)
(但唐朝至少有個近百年啊,他宋朝是從未擁有,隻在失去。而且唐安史之亂以後還有“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在唐末還收複了河西,不要辱唐。)
(唐朝邊塞詩人要親自趕路去邊塞,宋朝邊塞詩人就厲害了,他們待在家裏,邊塞自會向他們走來。)
(哈哈哈哈哈,這是什麽地獄笑話。)
(人家宋朝詩人也有話說,唐朝極盛的邊塞在哪裏,他在中亞啊!你再看看宋朝的邊塞在哪裏,沒這個能力知道吧。邊塞從北京退到安徽再退到廣東,然後沒得退了,這能寫嗎?)
宋朝詩人表示自己狀態良好,你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說的是我們這些詩人嗎?
皇帝們則沉默著,宋朝以前的大一統王朝實在是不能想象,看看那個名單,你在幹嘛?之前還曾隱約看到後世有人解釋宋朝戰敗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對手處於巔峰期,可是這和你害死這些一心為國的武將是兩碼事吧!
宋朝以後的王朝對於宋朝幹了些什麽,他們了解的可比後世人清楚的多了。
趙匡胤不知道多少次在屏幕上發出自己的疑問了“宋朝後麵的皇帝是哪一支的。”,現在的他已經不想著什麽千古一帝不世之功了,就想知道這些後代到底是自己哪一個兒子的,自己要清理門戶,替天下蒼生處理掉這個禍害。
終於有人看不下去“宋太祖皇帝,你趙家經曆十八位皇帝,你死後登上皇位的是趙光義。北宋九位皇帝,你死後皇位一直都是你弟他家那一脈的。南宋九位皇帝,除了開國皇帝是趙光義一脈的,後麵都是你這一脈的”
趙德昭和趙德芳兄弟二人看著屏幕抱頭痛哭,青天大老爺啊!我們終於沉冤得雪了。自從父皇從屏幕上得知我宋朝拉垮,就天天送我們倆個吃“竹筍炒肉”再這樣打下去我們怕是熬不過今年了。
看著兩個老大不小,邊哭還邊打哭嗝的兒子。趙匡胤伸手習慣性摸著鞭子,大男人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兄弟二人條件反射,迅速將自己蜷縮起來,雙手緊抱,等待著鞭子的降臨。
等了好半天,想象中的疼痛都沒有降臨,趙德芳偷偷用餘光向上掃。就看到自家父親手握鞭子站在一旁,端的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整個人渾身一個哆嗦,雙手立馬死死的捂住自己的臉。
趙匡胤直接被氣笑了,估計趙光義能夠坐上皇位自己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就這倆不爭氣的玩意,皇位交到他倆手上早晚要被他叔叔吃幹抹淨,若是皇位落趙光義手裏,這兩傻小子還能留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