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重生也沒活明白4
當滿級大佬抓個係統去快穿 作者:蜂蜜的賬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染丞相這一刻是真的信了染七的話,軒轅玉真的廢後了!
那他,就反了吧!!!
反正這話江山,換一個人來坐,到時候就讓染曦登基,染七就是長公主。
軒轅玉高坐龍椅上,眉頭緊皺,早知道就早點把染墨給擼了!
多年前自己承諾的話,這一刻回旋鏢紮到了自己身上,軒轅朗神色不愉。
“丞相,你是想造反不成?”
滿朝文武都看出來皇上的不愉,不敢說話。
此刻戶部尚書站了出來,當年他考狀元的時候,本來因為科舉舞弊,他應該名落孫山,回去路上還被偷了他考卷的家族暗殺。
後來,是皇後娘娘救了他,這才讓他能夠沉冤得雪,有了現在的他!
如今,他看出皇上有心廢後,這是要負了皇後娘娘。
想到當初皇後娘娘對皇上的付出,兩人鶼鰈情深,任何人都插不進去。
還有戶部尚書的隱秘心思,從皇後娘娘救了他開始,他心裏就有了一個抹不去的倩影。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但是心裏控製不住自己的愛意。
看著皇後娘娘幸福,他已經知足。
戶部尚書不知道後宮發生的事情,卻也知道皇上早就違背了不納嬪妃的諾亞。
如今,皇上要廢後,從前他為了不讓皇後為難,從不說什麽。
想到昨晚皇後娘娘突然聯係自己做的事情,戶部尚書知道,皇後與皇上是真的離了心。
如今,皇上還想要廢後,不知道下一步還會做出什麽事情來。
他不能與皇後娘娘相守,但也希望皇後娘娘能夠活的開心。
所以,當皇後娘娘聯係他的時候,戶部尚書就答應了!
此刻,戶部尚書筆直的站在朝堂中間“陛下,當年您初等帝王就承諾皇後娘娘永遠是皇後,後宮不納嬪妃”
“如今,您已食言一半,都說陛下金口玉言,可不是食言而肥”
“李庭舟(戶部尚書的名字),說話之前想清楚你的身份”
麵對軒轅玉的憤怒,李庭舟依舊站得筆直“當年陛下的話言猶在耳,微臣從未忘記”
軒轅玉有些心梗,本以為李庭舟已經被他收入麾下,沒想到現在第一個站出來反他的就是李庭舟。
“放肆,朕是皇上,難道要看著後宮無子,以後這萬裏江山後繼無人?”
李庭舟無視軒轅玉的憤怒,他想,就算拚了這條命都是可以的。
“陛下,後宮已有嬪妃,怎會無後?”
“皇後娘娘這些年經驗商好 所有收入都上繳國庫,造福百姓,修橋鋪路施粥建學,皇後娘娘不可廢”
說著,李庭舟就把這些年天下第一商號的賬本交了出來。
“陛下,皇後娘娘功在社稷,不可廢”
此時,朝堂上的官員們才知道,這些年國庫裏撥了這麽多銀錢出來,是因為皇後娘娘。
此時,大將軍已經第一個站出來了“陛下,皇後乃天下女子之典範,唯皇後娘娘這樣的大善之人才能勝任,請皇上收回成命”
早在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就以國庫空虛為由,縮減軍隊的糧草。
那兩年,軍隊裏的兵吃著幹癟的饅頭,稀粥裏清湯寡水,米粒不多。
也就是軒轅皇朝沒有戰事,將士們這才能夠堅持下去。
後來,新帝登基,國庫充盈,這才讓他軍營裏的將士吃飽飯,每天還能吃到葷腥,比之前的日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重要的是,糧餉每個月都很準時,從來不會拖欠。
作為一個將軍,他最看中的就是自己手底下的將士,誰能給他的將士們吃飽飯過好日子,誰就是大好人。
如今,皇上要廢後,這不是他們又得回到吃不飽飯的時候了?這可不行。
於是,大將軍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不能廢後。
緊接著,許多官員都站了出來,請求軒轅玉收回成命。
皇後心懷天下,這樣一個皇後,不能因為這麽一個理由就廢棄。
皇上後宮嬪妃多,皇後又是個良善的,以後要兒子還不是很容易的事?
可這軒轅皇朝,就這麽一個天下第一商號,有了皇後,就等於他們有了錢袋子。
以後他們哪個部門要撥款的,也就容易得多了!
軒轅玉沒想到李庭舟還給他來了這麽一手,這些年他是用了不少手段想把天下第一商號掌握在自己手中。
明明現在已經慢慢滲透了,不久就可以把商號拿在手中,如今就這樣被人說破了!
軒轅玉不僅是皇上,他還是個男人,用女人的銀錢被人在朝堂上這樣拿出來說,心裏氣得不輕。
尤其是看著底下跪了一地的朝臣,一個個的都要他收回成命。
這江山是他的,他做這樣的決定居然也要受人掣肘,想著就憋屈。
同時在心裏更加確定要廢了染七的事情,她的影響力太大了,今天他隻是要廢後而已,就跪了滿地的朝臣。
未來,皇後是不是就可以帶著這些臣子逼他退位?
軒轅玉一直都知道,染七聰慧,如果染七真要和他鬧起來,那將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求陛下收回成命”
底下,朝臣的聲音此起彼伏,見軒轅玉沒有回應,他們一句句的重複。
他們跪在地上,一個個的都有皇上若是不收回成命,他們就長跪不起的意思。
軒轅玉看著滿朝文武,當年也是這群人上奏,說染七善妒,後宮不能沒有嬪妃,如今也是這一群人,逼著他不能廢後。
其實軒轅玉就是想差了,若是軒轅玉沒有納嬪妃,說不定朝臣還真的同意了。
如今軒轅玉後宮已經納妃了,有孩子是遲早了,皇後無子,將來皇子們都是她的嫡子。
將來無論哪個皇子登上帝位,生母都會有一份榮耀,還有皇後娘娘這個錢袋子。
軒轅玉看著跪倒的朝臣,指著他們“你們很好”
“都起來吧”
朝臣們知道,皇上這是妥協了,他們也順勢起了身,這件事就此揭過。
既然皇上已經這樣說了,他們也不可能真的去逼得皇上下不來台,那就是真的嫌命長了。
染丞相看著這滿朝的文武,心裏盤算著可以把哪些人收入麾下,哪些人是皇上的死忠。
那他,就反了吧!!!
反正這話江山,換一個人來坐,到時候就讓染曦登基,染七就是長公主。
軒轅玉高坐龍椅上,眉頭緊皺,早知道就早點把染墨給擼了!
多年前自己承諾的話,這一刻回旋鏢紮到了自己身上,軒轅朗神色不愉。
“丞相,你是想造反不成?”
滿朝文武都看出來皇上的不愉,不敢說話。
此刻戶部尚書站了出來,當年他考狀元的時候,本來因為科舉舞弊,他應該名落孫山,回去路上還被偷了他考卷的家族暗殺。
後來,是皇後娘娘救了他,這才讓他能夠沉冤得雪,有了現在的他!
如今,他看出皇上有心廢後,這是要負了皇後娘娘。
想到當初皇後娘娘對皇上的付出,兩人鶼鰈情深,任何人都插不進去。
還有戶部尚書的隱秘心思,從皇後娘娘救了他開始,他心裏就有了一個抹不去的倩影。
他知道自己配不上,但是心裏控製不住自己的愛意。
看著皇後娘娘幸福,他已經知足。
戶部尚書不知道後宮發生的事情,卻也知道皇上早就違背了不納嬪妃的諾亞。
如今,皇上要廢後,從前他為了不讓皇後為難,從不說什麽。
想到昨晚皇後娘娘突然聯係自己做的事情,戶部尚書知道,皇後與皇上是真的離了心。
如今,皇上還想要廢後,不知道下一步還會做出什麽事情來。
他不能與皇後娘娘相守,但也希望皇後娘娘能夠活的開心。
所以,當皇後娘娘聯係他的時候,戶部尚書就答應了!
此刻,戶部尚書筆直的站在朝堂中間“陛下,當年您初等帝王就承諾皇後娘娘永遠是皇後,後宮不納嬪妃”
“如今,您已食言一半,都說陛下金口玉言,可不是食言而肥”
“李庭舟(戶部尚書的名字),說話之前想清楚你的身份”
麵對軒轅玉的憤怒,李庭舟依舊站得筆直“當年陛下的話言猶在耳,微臣從未忘記”
軒轅玉有些心梗,本以為李庭舟已經被他收入麾下,沒想到現在第一個站出來反他的就是李庭舟。
“放肆,朕是皇上,難道要看著後宮無子,以後這萬裏江山後繼無人?”
李庭舟無視軒轅玉的憤怒,他想,就算拚了這條命都是可以的。
“陛下,後宮已有嬪妃,怎會無後?”
“皇後娘娘這些年經驗商好 所有收入都上繳國庫,造福百姓,修橋鋪路施粥建學,皇後娘娘不可廢”
說著,李庭舟就把這些年天下第一商號的賬本交了出來。
“陛下,皇後娘娘功在社稷,不可廢”
此時,朝堂上的官員們才知道,這些年國庫裏撥了這麽多銀錢出來,是因為皇後娘娘。
此時,大將軍已經第一個站出來了“陛下,皇後乃天下女子之典範,唯皇後娘娘這樣的大善之人才能勝任,請皇上收回成命”
早在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就以國庫空虛為由,縮減軍隊的糧草。
那兩年,軍隊裏的兵吃著幹癟的饅頭,稀粥裏清湯寡水,米粒不多。
也就是軒轅皇朝沒有戰事,將士們這才能夠堅持下去。
後來,新帝登基,國庫充盈,這才讓他軍營裏的將士吃飽飯,每天還能吃到葷腥,比之前的日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重要的是,糧餉每個月都很準時,從來不會拖欠。
作為一個將軍,他最看中的就是自己手底下的將士,誰能給他的將士們吃飽飯過好日子,誰就是大好人。
如今,皇上要廢後,這不是他們又得回到吃不飽飯的時候了?這可不行。
於是,大將軍第一個站了出來,表示不能廢後。
緊接著,許多官員都站了出來,請求軒轅玉收回成命。
皇後心懷天下,這樣一個皇後,不能因為這麽一個理由就廢棄。
皇上後宮嬪妃多,皇後又是個良善的,以後要兒子還不是很容易的事?
可這軒轅皇朝,就這麽一個天下第一商號,有了皇後,就等於他們有了錢袋子。
以後他們哪個部門要撥款的,也就容易得多了!
軒轅玉沒想到李庭舟還給他來了這麽一手,這些年他是用了不少手段想把天下第一商號掌握在自己手中。
明明現在已經慢慢滲透了,不久就可以把商號拿在手中,如今就這樣被人說破了!
軒轅玉不僅是皇上,他還是個男人,用女人的銀錢被人在朝堂上這樣拿出來說,心裏氣得不輕。
尤其是看著底下跪了一地的朝臣,一個個的都要他收回成命。
這江山是他的,他做這樣的決定居然也要受人掣肘,想著就憋屈。
同時在心裏更加確定要廢了染七的事情,她的影響力太大了,今天他隻是要廢後而已,就跪了滿地的朝臣。
未來,皇後是不是就可以帶著這些臣子逼他退位?
軒轅玉一直都知道,染七聰慧,如果染七真要和他鬧起來,那將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求陛下收回成命”
底下,朝臣的聲音此起彼伏,見軒轅玉沒有回應,他們一句句的重複。
他們跪在地上,一個個的都有皇上若是不收回成命,他們就長跪不起的意思。
軒轅玉看著滿朝文武,當年也是這群人上奏,說染七善妒,後宮不能沒有嬪妃,如今也是這一群人,逼著他不能廢後。
其實軒轅玉就是想差了,若是軒轅玉沒有納嬪妃,說不定朝臣還真的同意了。
如今軒轅玉後宮已經納妃了,有孩子是遲早了,皇後無子,將來皇子們都是她的嫡子。
將來無論哪個皇子登上帝位,生母都會有一份榮耀,還有皇後娘娘這個錢袋子。
軒轅玉看著跪倒的朝臣,指著他們“你們很好”
“都起來吧”
朝臣們知道,皇上這是妥協了,他們也順勢起了身,這件事就此揭過。
既然皇上已經這樣說了,他們也不可能真的去逼得皇上下不來台,那就是真的嫌命長了。
染丞相看著這滿朝的文武,心裏盤算著可以把哪些人收入麾下,哪些人是皇上的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