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 科技的力量?(求訂閱)
我在現實世界單機種田 作者:鋼絲上跳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主任不必大驚小怪!”
“時代不一樣了,這片灘塗地的地質20多年前搞不定,不代表現在搞不定。”
“其實這些長樁用的材料,是我們方塊科技聯合了幾家金屬材料研究院共同研製開發的新型特種船用鋼。中間用了訂製的加強緊固件拚接,表麵噴塗了納米級的防腐防鏽塗料。”
“看著很細,實際上拿來做20萬噸級的集裝箱貨輪的船舶龍骨都行,用來充當地基建材算是大材小用了。”
見馮誌強和一群跑來吃瓜的園區老板們都發出了質疑聲,陳絕便微微一笑開始拿著提前編好的資料賣弄了起來。
當然了,陳絕也不是胡亂扯研究院的旗幟來口嗨。
而是已經提前向國內幾家金屬研究院發起了捐贈,各家都意思了幾百萬,甚至連捐贈證書和獎牌都已經寄到了手上,和一份從網上下載的多語種的船用鋼公開發明專利一起被擺在了這個展覽室內。
“什麽?”
“居然是特種船用鋼!”
“那不是可以用來造軍艦、造航母?”
“我的乖乖隆地咚!這得多少錢一根才造的出來?”
在場的吃瓜老板們一聽這長樁的來曆,瞬間就炸開了鍋。
在這群精打細算的老板們眼裏,那根懸吊起的拚接長樁,此刻仿佛和金錢劃上了等號一般。
“一根幾百米下去造價大概100多萬吧!確實有夠貴的。”陳絕聳了聳肩,露出了一副凡爾賽的無奈表情。
國內的鋼企技術早就登上了世界巔峰,像機械廠裏常見的鋼條料,曾經還搞出過一根一萬多米一次成型的鋼條,拿來造勢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區區百米的金屬船用龍骨,在長度上確實沒什麽值得誇耀的。
“啥玩意兒?100多萬一根?剛才我看那個施工動畫裏,最少用上了上千根這樣的長樁。”
“那豈不是光是為了打個地基就要花十幾個億?”
那位馮主任一聽這個逆天的造價,同樣整個人都快麻了!
再仰著脖子一瞥,那十幾台已經在明華造船廠原址上馬力全開的重型工程機械。剛剛被黑科技震撼到才勉強重塑起來的世界觀,這一會兒又有了快崩塌的跡象。
先不論那些金屬長樁的逆天造價,就單是這十幾台重型工程機械24小時內持續不斷開動,每天光是耗油量就要十幾萬打底。
更不用說園區裏還停著幾十輛專門拿來拉材料的全新卡車,反正每一樣都要不惜血本地瘋狂砸錢。
隻能說這位方塊科技的陳總有錢任性,燒的慌!
有這尼瑪經濟實力,還跑來辦什麽廠啊?
普通小老板有這資本實力早選擇放飛自我,整天泡夜店、會所摟著嫩模都能嗨皮好幾輩子了!
不過讓現場這些吃瓜群眾完全想不到的是,陳絕砸錢營造出的方塊科技動工儀式,其實都是為了給mc係統做的表麵障眼法。
除了拿2.8億質押貸款分期買下了一大堆極具逼格的重型工程機械和貨車以外,陳絕還買下了一家具備施工資質的建築公司做打底。
派到這工地上的幾十號司機、工人,也全都是鐵傀儡換了【普通人皮膚】扮演的。
就像電影裏演的那樣,裁判、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甲方和乙方全部都是陳絕的人。
專門演著給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的。
以此來達到彰顯方塊科技的雄厚實力同時,實現mc方塊不聲不響地出現在世人麵前。
當然了,這場扯著工業、科技大旗的‘套路式’首秀演到這裏還隻是剛開場而已。
等到第一台履帶式樁機鑽探到地下的硬質岩層,開車的鐵傀儡用對講機報出了個“1號鑽杆深度256.2米”的數據後。
到場的一群園區老板和馮主任這些工人人員,全都有些不淡定了,抻著脖子往露天的施工現場裏張望。
“第一個洞就打了256米多深?”
“這也太誇張了!”
“聽說以前明華造船廠這片地是打算拿來建深水碼頭的,都還沒去到海裏打個地基就要這麽深,難怪縣裏草草把這個項目爛尾掉。”
“這要是不及時刹住車,光靠鋼筋混凝土做傳統地基,砸幾百個億下去估計都隻能濺幾個水花出來。”幾個在園區裏混的時間比較長的企業老板開口議論道。
“快300米了!太深了!”
“這根‘龍骨樁’看著長,實際上也夠不到地底啊?”
“這該咋辦?”
還有幾個小老板甚至學四代目,給那根被超級重吊懸吊在半空測試應力的百米長樁,取了個霸氣中透著幾分土鱉氣質的新稱呼。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像是磁鐵一樣被牢牢吸附在了上麵。
因為對講機裏報出的這個深度數值,可是遠遠超出了百米尺寸。
這要是隨便往下打,還沒釘到硬質岩層,這根下放的‘龍骨樁’就要被鑽探出的深洞給輕易吞沒。
到時候再想挖出來可就不容易了。
正當所有人皺著眉頭思索該如何解決時,陳絕拿起對講機開始了繼續表演:“2號、3號跟上!”
話音一落,隻見那根‘龍骨樁’被超級重吊快速橫移到了1號鑽探口,豎直懸起後對準了黑黢黢不斷往外滲泥漿和海水的洞口開始一點點地往地底深埋。
等到整根‘龍骨樁’紮進深洞就剩一截數米長的末端時,轟隆隆的機械運作聲再次從另一頭響起。
隻見剩下兩台2400噸級的超級重吊同時展開,一前一後就跟搭積木一樣,將兩根新拚接出的百米‘龍骨樁’續接了上去。
這看著極度違背常識的科幻一幕,讓這些吃瓜群眾們看得雞皮疙瘩差點掉了一地。
剛才還在質疑的馮主任,此刻在看見這三根拚接成一根的長樁一點點釘入地底,隨便那些超級吊機如何暴力拉扯測試都不會斷裂彎折,穩固地就跟孫大聖的如意金箍棒一樣。
更是驚得雙手發抖,從褲兜口袋裏掏出了一瓶速效救心丸出來,提前含了一顆進嘴裏。
這尼瑪再震驚下去,他怕自己待會就要心率失衡,嗝屁送醫院了!
“接上就能直接往下釘?這也太方便了!”
“我看那些緊固件應該也是特製的,應該用了某種很高級的技術。”
“不會是焊航母的工藝吧?”
“有技術底蘊的就是不一樣!”
造船廠外圍聚的那些普通人,在見到這搭積木的一幕後更是各種腦補。
“那以後在這片爛地蓋樓,豈不是都可以用這種龍骨樁?”
現場一位腦子轉得不夠快的小老板一出聲,就遭到了身邊朋友們投來的白眼。
有這幾十億資金花來打地基,隻要願意花時間和精力,甚至都能把這片地上的淤泥層全部圈起來鏟平了。
人家小陳總之所以這麽搞,目的就是圖省事,圖快捷,順便小小炫技一下給自家企業打名氣。
沒看見剛才vcr上播放的施工動畫裏顯示的,整個工程主體從地基到完工隻需要短短一周時間。
能與之對比的,也就隻有時下短視頻新聞上常見的諸如‘5天建26層住宅’‘29小時蓋11層大樓’的模塊化預製建築了。
當然了,讓現場這些吃瓜群眾打破腦袋都想不到的是。
就在這看似大陣仗、充滿科技力量感的打樁地底深處,此刻正有一小隊鐵傀儡在鐵老六的帶領下,舉著手裏的岩石方塊嚴陣以待,抬頭緊盯著那根從鑽洞中剛深紮下來的【鐵條】。
“咚咚咚~”的幾聲放置方塊,利用mc方塊的固定特性,將手裏的岩石方塊墊接了上去!
上架第二更~
“時代不一樣了,這片灘塗地的地質20多年前搞不定,不代表現在搞不定。”
“其實這些長樁用的材料,是我們方塊科技聯合了幾家金屬材料研究院共同研製開發的新型特種船用鋼。中間用了訂製的加強緊固件拚接,表麵噴塗了納米級的防腐防鏽塗料。”
“看著很細,實際上拿來做20萬噸級的集裝箱貨輪的船舶龍骨都行,用來充當地基建材算是大材小用了。”
見馮誌強和一群跑來吃瓜的園區老板們都發出了質疑聲,陳絕便微微一笑開始拿著提前編好的資料賣弄了起來。
當然了,陳絕也不是胡亂扯研究院的旗幟來口嗨。
而是已經提前向國內幾家金屬研究院發起了捐贈,各家都意思了幾百萬,甚至連捐贈證書和獎牌都已經寄到了手上,和一份從網上下載的多語種的船用鋼公開發明專利一起被擺在了這個展覽室內。
“什麽?”
“居然是特種船用鋼!”
“那不是可以用來造軍艦、造航母?”
“我的乖乖隆地咚!這得多少錢一根才造的出來?”
在場的吃瓜老板們一聽這長樁的來曆,瞬間就炸開了鍋。
在這群精打細算的老板們眼裏,那根懸吊起的拚接長樁,此刻仿佛和金錢劃上了等號一般。
“一根幾百米下去造價大概100多萬吧!確實有夠貴的。”陳絕聳了聳肩,露出了一副凡爾賽的無奈表情。
國內的鋼企技術早就登上了世界巔峰,像機械廠裏常見的鋼條料,曾經還搞出過一根一萬多米一次成型的鋼條,拿來造勢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區區百米的金屬船用龍骨,在長度上確實沒什麽值得誇耀的。
“啥玩意兒?100多萬一根?剛才我看那個施工動畫裏,最少用上了上千根這樣的長樁。”
“那豈不是光是為了打個地基就要花十幾個億?”
那位馮主任一聽這個逆天的造價,同樣整個人都快麻了!
再仰著脖子一瞥,那十幾台已經在明華造船廠原址上馬力全開的重型工程機械。剛剛被黑科技震撼到才勉強重塑起來的世界觀,這一會兒又有了快崩塌的跡象。
先不論那些金屬長樁的逆天造價,就單是這十幾台重型工程機械24小時內持續不斷開動,每天光是耗油量就要十幾萬打底。
更不用說園區裏還停著幾十輛專門拿來拉材料的全新卡車,反正每一樣都要不惜血本地瘋狂砸錢。
隻能說這位方塊科技的陳總有錢任性,燒的慌!
有這尼瑪經濟實力,還跑來辦什麽廠啊?
普通小老板有這資本實力早選擇放飛自我,整天泡夜店、會所摟著嫩模都能嗨皮好幾輩子了!
不過讓現場這些吃瓜群眾完全想不到的是,陳絕砸錢營造出的方塊科技動工儀式,其實都是為了給mc係統做的表麵障眼法。
除了拿2.8億質押貸款分期買下了一大堆極具逼格的重型工程機械和貨車以外,陳絕還買下了一家具備施工資質的建築公司做打底。
派到這工地上的幾十號司機、工人,也全都是鐵傀儡換了【普通人皮膚】扮演的。
就像電影裏演的那樣,裁判、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所有的單位,甲方和乙方全部都是陳絕的人。
專門演著給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的。
以此來達到彰顯方塊科技的雄厚實力同時,實現mc方塊不聲不響地出現在世人麵前。
當然了,這場扯著工業、科技大旗的‘套路式’首秀演到這裏還隻是剛開場而已。
等到第一台履帶式樁機鑽探到地下的硬質岩層,開車的鐵傀儡用對講機報出了個“1號鑽杆深度256.2米”的數據後。
到場的一群園區老板和馮主任這些工人人員,全都有些不淡定了,抻著脖子往露天的施工現場裏張望。
“第一個洞就打了256米多深?”
“這也太誇張了!”
“聽說以前明華造船廠這片地是打算拿來建深水碼頭的,都還沒去到海裏打個地基就要這麽深,難怪縣裏草草把這個項目爛尾掉。”
“這要是不及時刹住車,光靠鋼筋混凝土做傳統地基,砸幾百個億下去估計都隻能濺幾個水花出來。”幾個在園區裏混的時間比較長的企業老板開口議論道。
“快300米了!太深了!”
“這根‘龍骨樁’看著長,實際上也夠不到地底啊?”
“這該咋辦?”
還有幾個小老板甚至學四代目,給那根被超級重吊懸吊在半空測試應力的百米長樁,取了個霸氣中透著幾分土鱉氣質的新稱呼。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像是磁鐵一樣被牢牢吸附在了上麵。
因為對講機裏報出的這個深度數值,可是遠遠超出了百米尺寸。
這要是隨便往下打,還沒釘到硬質岩層,這根下放的‘龍骨樁’就要被鑽探出的深洞給輕易吞沒。
到時候再想挖出來可就不容易了。
正當所有人皺著眉頭思索該如何解決時,陳絕拿起對講機開始了繼續表演:“2號、3號跟上!”
話音一落,隻見那根‘龍骨樁’被超級重吊快速橫移到了1號鑽探口,豎直懸起後對準了黑黢黢不斷往外滲泥漿和海水的洞口開始一點點地往地底深埋。
等到整根‘龍骨樁’紮進深洞就剩一截數米長的末端時,轟隆隆的機械運作聲再次從另一頭響起。
隻見剩下兩台2400噸級的超級重吊同時展開,一前一後就跟搭積木一樣,將兩根新拚接出的百米‘龍骨樁’續接了上去。
這看著極度違背常識的科幻一幕,讓這些吃瓜群眾們看得雞皮疙瘩差點掉了一地。
剛才還在質疑的馮主任,此刻在看見這三根拚接成一根的長樁一點點釘入地底,隨便那些超級吊機如何暴力拉扯測試都不會斷裂彎折,穩固地就跟孫大聖的如意金箍棒一樣。
更是驚得雙手發抖,從褲兜口袋裏掏出了一瓶速效救心丸出來,提前含了一顆進嘴裏。
這尼瑪再震驚下去,他怕自己待會就要心率失衡,嗝屁送醫院了!
“接上就能直接往下釘?這也太方便了!”
“我看那些緊固件應該也是特製的,應該用了某種很高級的技術。”
“不會是焊航母的工藝吧?”
“有技術底蘊的就是不一樣!”
造船廠外圍聚的那些普通人,在見到這搭積木的一幕後更是各種腦補。
“那以後在這片爛地蓋樓,豈不是都可以用這種龍骨樁?”
現場一位腦子轉得不夠快的小老板一出聲,就遭到了身邊朋友們投來的白眼。
有這幾十億資金花來打地基,隻要願意花時間和精力,甚至都能把這片地上的淤泥層全部圈起來鏟平了。
人家小陳總之所以這麽搞,目的就是圖省事,圖快捷,順便小小炫技一下給自家企業打名氣。
沒看見剛才vcr上播放的施工動畫裏顯示的,整個工程主體從地基到完工隻需要短短一周時間。
能與之對比的,也就隻有時下短視頻新聞上常見的諸如‘5天建26層住宅’‘29小時蓋11層大樓’的模塊化預製建築了。
當然了,讓現場這些吃瓜群眾打破腦袋都想不到的是。
就在這看似大陣仗、充滿科技力量感的打樁地底深處,此刻正有一小隊鐵傀儡在鐵老六的帶領下,舉著手裏的岩石方塊嚴陣以待,抬頭緊盯著那根從鑽洞中剛深紮下來的【鐵條】。
“咚咚咚~”的幾聲放置方塊,利用mc方塊的固定特性,將手裏的岩石方塊墊接了上去!
上架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