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謝沅錦走進門,他登時起身迎上來,語帶關切地問候道:“冷不冷?屋內有暖爐,先過來烤烤火。”話落,他伸手就要替謝沅錦解開身上的鬥篷。
然而,謝沅錦卻不動聲色地躲開了連景淮的手,徑直往內裏走去。
她躲閃的幅度很小,連景淮倒沒發現有什麽異常,仍舊亦步亦趨地跟在她身後,說道:“你最近都在忙些什麽,怎的也不給我捎封信?”
謝沅錦現在根本沒有心思和他調情,於是答非所問道:“連景淮,你認為夫妻之間應不應該坦誠相待?”
連景淮聞言一愣,雖不明白她為何突然提起如此嚴肅的話題,但還是收斂起玩笑的神情,道:“這總也得看情況吧?能相互坦誠自然是最好,但夫妻間也並非事事都要刨根問底。倘若你有什麽藏在心底的秘密不願說,我哪怕再抓心撓肺地想要知道,也不會勉強。”
聽他這話的意思,敢情是以為有所隱瞞的人是謝沅錦了?簡直倒打一耙!
思及此,謝沅錦頓時控製不住內心翻湧的心情,反問:“那你呢?你有沒有隱瞞著我什麽事情?”
連景淮並未深思,而是下意識地辯駁道:“沒有。”
謝沅錦見他這副不假思索的模樣,便知道他壓根兒沒有往重生的事情上頭想,隻得慢慢引導道:“從前我就經常在思考,你身邊不缺女人,環肥燕瘦,要什麽樣的都有,為何獨獨對我表現得情有獨鍾?”
連景淮正欲回答,卻又被她搶先打斷:“別說是因為性格,那會兒距離我們初見,滿打滿算也不過幾個時辰,你壓根就還不了解我——”
話至此處,謝沅錦停頓片刻,目光灼灼地注視著他,問:“所以到底是為什麽呢?”
聽到這裏,連景淮若是還察覺不出謝沅錦的異樣,那也算是白活兩世了。他沉吟片刻,然後模棱兩可地回答道:“為什麽,你不是都知道了嗎?”
“知道歸知道,但你難道不需要給我個說法嗎?”謝沅錦寸步不讓地說:“我希望從你口中聽到真相,毫無隱瞞的真相。”
連景淮嘴唇囁嚅幾下,終於還是張了開來:“圓圓,我不是有意欺瞞你的。最初是因為重生一事過於玄乎,我怕你會聯想到巫蠱邪術那方麵,誤以為我是入魔了,所以無法開口。”
謝沅錦輕輕應了一聲,道:“這個部分我能夠理解,那麽後來呢?你明明知道我全身心地相信著你,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以道出實情……可是,你沒有。”
“不是這樣的!”因為過於激動,連景淮陡然拔高了聲音道:“我曾經無數次想過要向你坦白,隻不過越到後麵,越是不敢開口。”
“真的很難開口。”連景淮再三強調道:“但是圓圓你相信我,從頭到尾,我對你沒有哪怕半分假意。如有虛言,我情願受天打五雷轟身。”
盡管他說出如此狠毒的誓言,謝沅錦的表情也隻是片刻的不自在,隨即又恢複成平靜疏離的模樣。
連景淮從未想過,像謝沅錦這樣性子和軟的姑娘,也會有硬下心腸的時候,頓時變得不知所措。
他頹廢地捂著臉,語氣近乎哀求:“是我不好,我不該掩蓋事實,可是你能否念在我一片真心的份上,原諒我這回?”
“圓圓,我愛你。”
世人皆道武賢王生性多疑,處世絕情,卻沒有人知道,當他以那種溫柔到極致的口吻說話時,能夠不動幹戈地懾走姑娘的魂魄。
謝沅錦承認,自己有瞬間的動搖。她不恨他,甚至還是很喜歡他,但正是因為如此,才要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否則這件事情會變成疙瘩,存在彼此心中,對於感情來說,反倒是種極為深重的傷害。
“錯就是錯,沒錯就是沒錯,或許我們都需要冷靜一段時間。”話落,不等連景淮拒絕,謝沅錦便要轉身離開。
連景淮當即拽住她纖細的皓腕,挽留道:“要我怎麽做,你才肯原諒我?”
“放手。”謝沅錦用力甩了幾下胳膊,都沒甩脫,最後隻得撇過頭去不搭理他。
連景淮看著她緊繃的側臉,抿起的嘴唇,沒忍住歎了口氣道:“你知道死纏爛打不是我的風格,我可以鬆手讓你走,但你得答應給我個機會重新彌補,好嗎?”
謝沅錦眼瞼低垂,目光望向連景淮腰間那枚翡翠雕龍玉佩,淡淡道:“再說罷。”語畢,她再度嚐試掙脫,而這回很輕易地便掙開了他的禁錮。
甫一邁出門檻,琉璃便急匆匆上前來接應。她攙扶著謝沅錦坐進馬車,然後低聲問道:“姑娘把話兒都和王爺說明白了麽?”
“嗯。”謝沅錦略一頷首道:“回去吧。”
話雖如此,可在返程的路上她都鬱鬱寡歡,比來時看起來更消沉。琉璃問她怎麽了,謝沅錦也隻是沉默,良久之後才驀然感歎道:“我覺得,我應當是徹底淪陷了。”
“我原先想著,他既然敢糊弄我,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種毛病不能慣著,得治,所以我故意同他置氣,想讓他受些罪。”
“然而,”謝沅錦苦笑著說道:“等到真正看見他傷懷的樣子,我卻又心疼得緊,這下子竟不知道是在處罰誰了。”
琉璃過去雖然是武賢王府的家生婢子,但是打從連景淮將她指派給謝沅錦的那日開始,她效忠的對象便隻剩下後者了。
因此,她現在可以毫無負罪感地出賣舊主,道:“小姐無需感到歉疚。盡管奴婢並不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既然錯在王爺,那麽這些罪他活該受著!”
謝沅錦聞言,頓時有些忍俊不禁:“瞧你這話說的,好似比我這個當事者還生氣。”
“那可不,小姐你就是心太軟了。”琉璃同仇敵愾地道:“當初不願說,那以後就別說了,有些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覆水難收。”
謝沅錦無奈地搖頭,笑道:“旁人都是勸合不勸分,你倒是與眾不同。”
“小姐這話,奴婢可不依。”琉璃笑嘻嘻地抱著謝沅錦的手臂撒嬌道:“賜婚聖旨已下,奴婢怎麽可能勸分?奴婢隻是覺得小姐可以端起架子,讓王爺苦苦追求您個十天半月的,再與他和好。”
“這麽做對我有什麽好處?”謝沅錦屈指,在她的腦門兒上不
輕不重地彈了一下。
琉璃哎呦一聲,揉著額頭,理直氣壯地答道:“怎麽會沒有好處?當然是仗著王爺如今寵您,嚐嚐恃寵而驕的滋味啦。”
雖然琉璃的話聽起來不甚靠譜,但謝沅錦卻不得不承認,因為她這幾句插科打渾,自個兒的心情明朗了許多。
“你的意見我接受了,但在那之前,還得先解決正經事兒。”比如說,揪出那名指使婢女在她的湯藥裏下毒的幕後黑手。
“本王明日要出府,你去著手安排下。”簡單地吩咐完,連景淮便擺擺手示意魏梁可以離開。
其實早在這之前,連景淮就考慮過要帶盛沅錦出門逛逛。畢竟年紀輕輕的女孩子,成天悶在屋子裏也不是個事兒,總得找尋機會透透氣。
更何況,別出新裁的約會必定比千篇一律的生活,更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於是翌日早晨,盛沅錦才剛睜眼,便見琉璃急吼吼地朝自己走來:“哎呀我的姑奶奶,您可趕緊起床洗漱吧!王爺在暖閣裏等著呢。”
“……”許是因為腦袋仍處在混沌的狀態,盛沅錦緩了很久才聽明白這句話。“王爺在暖閣裏等著……我?難道是有什麽要緊事嗎?”
“甭管什麽事情,總歸不能讓王爺久等。”琉璃邊張羅著給她端盆遞毛巾,邊補充道:“不過王爺的神色看起來挺和緩的,估計沒什麽壞事。”
話雖如此,盛沅錦也不敢放鬆,三下五除二地梳洗完,便過去請安。
不同於盤著宮髻時的端莊,今日她把頭發披散下來,倒顯出了幾分女兒家的嬌憨。
連景淮下意識地想要去揉揉盛沅錦的腦袋,但顧忌到她臉皮子薄,手伸到一半又收回來,改為掩唇輕咳道:“陪本王上街走走。”
說罷,他不由分說地拽住她的皓腕。
“等、等等……”盛沅錦像根釘子般固定在原地,腳步不肯挪動分毫,“奴婢還未妝扮過呢。”
連景淮自然知道她平時敷粉畫眉點絳唇,一絲不苟,然而他卻由衷地欣賞盛沅錦脂粉未施的模樣。
“不必。”他沒鬆手,那雙深邃的黑眸直直望進盛沅錦的眼睛裏,“你現在這樣就挺好看的。”聞言,盛沅錦腦袋嗡的一下炸開,雙腿也莫名發軟。
於是當連景淮手臂再度用力的時候,盛沅錦腳下就沒穩住,稀裏糊塗地隨他去了。
“我對玉井胡同的角角落落都很熟悉。”
褪去包袱後,連景淮以一種話家常的語氣說道:“街邊那頭兒有間早點攤,口味不錯,販賣的種類也多。從前父王上朝時,總會停下來買兩塊芝麻燒餅,搭配著鹵得酥軟綿爛的蘇造肉一同入口,當真是吃了十數年都不膩。”
番外1
又是一年春天,武賢王府內的紫玉蘭花再度盛開,謝沅錦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園子裏,邊忙庶務,邊賞景兒,小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娘娘,”琉璃屈膝稟告道:“太子殿下來了。”
謝沅錦聞言,當即擱下手中的帳本道:“趕緊請他進來。”
小太子今年剛滿七歲,尚且年幼,但卻被教養得既懂事又明事理,即便課業再繁重,也會隔三差五地出宮探望謝沅錦這個義母。這不,今個兒又帶著宮裏禦廚特製的山楂糕過來請安了。
他先是端端正正地行了個禮,然後便開始噓寒問暖:“兒子聽孫太醫說,幹娘的預產期就在這半個月,您最近要多注意著些,但凡有點兒動靜,都得即刻告知太醫院,做好接生的準備。”
看著他人小鬼大的模樣,謝沅錦沒忍住噗哧笑出聲。“好好好,我知道了,還是我們瑜哥兒真體貼,會關心幹娘。”說罷,她便將男孩小小的身軀摟進懷裏。
男孩抱起來像個糯米團子,軟軟糯糯,令人愛不釋手,謝沅錦不禁又使了幾分力度摟得更緊。
男孩被她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得一僵,下意識想躲避,但又因為害怕傷到謝沅錦而不敢掙紮,隻好梗著脖子,任由她擺弄。
太子自幼時起就被當作儲君培育,鮮少有人會將他當作普通孩子看待,更別提如此親昵地擁抱。這會兒他早已羞赧得不知所措,耳根漲紅,兩隻玻璃珠似的眼睛骨碌碌地亂轉。
目光遊移間,他瞥見石桌上擺放著一本攤開的帳冊,字裏行間還有用朱砂作的批注,顯然這些帳目是經謝沅錦仔細核對過的。思及此,他不由氣鼓鼓地奪過帳本,質問道:“您如今懷胎九月,正是最關鍵的時期,不好生歇息,忙活這些作甚?”
見謝沅錦不吭聲,模樣有些無辜,太子頓時軟下心腸,並放緩了語調說道:“兒子的意思是,這種事情暫且交由底下人去打理便是,什麽都比不上您的身子要緊。”
謝沅錦剛想開口答話,可還沒等她張嘴,就聽另一道聲音橫插進來:“瑜哥兒說得對,你別忙東忙西的了,好好待產才是正理。”
謝沅錦循聲望去,發現說話的人正是連景淮,他提起手中拎著的油紙包晃了晃,道:“瞧我給你帶了什麽回來?是你最喜歡的酸梅糕。”
這句話其實說得不太準確,因為謝沅錦的口味向來偏甜,是直到懷孕之後才開始變得嗜酸的。
當時她還曾經向太醫詢問過飲食習慣改變的原因,得到的答覆是——民間傳聞酸兒辣女,其中必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凡事都不能過早下結論,僅憑這點就斷定胎兒的性別仍舊有些草率。
謝沅錦聽罷,倒也沒有放在心上,對她來說無論生男還是生女都很好,她都喜歡。
琉璃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接過油紙包,拆開來,見裏頭規規整整地盛放著幾塊切割成菱形的酸梅糕,不由感歎道:“趕巧太子殿下也帶了點心過來,主子一個人怕是吃不完這麽多。”
連景淮聞言挑了挑眉,看向佇立在不遠處的太子,眼底調笑的意味濃厚。“想不到,你這小子還挺有心的啊?”
許是顧慮到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禁不起逗,連景淮隻稍微打趣了幾句,便走到謝沅錦身旁,彎下腰,用大手輕輕覆蓋住她渾圓高聳的肚皮。“寶寶今個兒乖麽?”
謝沅錦偏頭思索半晌,而後答道:“挺乖的,難得不吵不鬧。”
連景淮薄唇輕揚,低低地笑了兩聲:“那孩子他娘乖麽?”
聽出他話裏的旖旎之意,謝沅錦估摸著自己若是不加以阻止,話題定然會越來越偏,於是她不得不伸手拍打了下連景淮的胳膊以示警告。“還有孩子在場呢,你收斂著點兒,別總是沒個正形的。”
說完,謝沅錦便不再搭理他,舉著筷子就夾起一塊紅潤晶瑩的山楂糕放入口中。
宮中禦廚非但手藝是頂尖的,用料也十分精細,好比這山楂糕,便是果粒飽滿,且山楂餡兒熬煮得軟糯爽滑,糕凍入口即化,直叫人從喉間湧起一股酸甜的好滋味。
把嚼碎的糕點咽下去後,謝沅錦隻覺得齒頰留香,很快她就忍不住又吃了一塊。看那樣子,似乎有些停不下來。
連景淮光是從旁邊看著都感到胃裏泛酸,不禁勸道:“吃這麽多不嫌膩味麽?別到時候消化不良,導致積食了。”
謝沅錦聽在耳裏,略一思考,感覺有幾分道理,遂朝著琉璃吩咐道:“把剩下這些糕點都收起來吧,我晚點兒再用。”言畢,她便在連景淮的攙扶下緩緩站起身。
太子尾隨其後,亦步亦趨地跟著,嘴上還不忘時刻叮囑道:“當心路滑,別摔著。”
兩大一小慢悠悠地在園子裏散起步來,侍從們不敢掉以輕心,紛紛簇擁在謝沅錦的周圍,看上去頗有一種眾星拱月的意味。
“瑜哥兒。”謝沅錦一手托著圓滾滾的肚子,另一手則探過去牽住了太子。“你比較想要弟弟還是妹妹呀?”
太子低垂著腦袋,思索了好半晌,才抬起頭答道:“若要詢問我的意見,我自然是更想要個玉雪可愛的妹妹,但……將來武賢王府的家業總歸是得由世子承襲,所以還是祝願幹娘誕下麟兒吧。”
聽聞此言,連景淮頗有些無法讚同地說道:“憑什麽女孩兒就不能繼承家產?大不了招個額駙入贅便是。”
這番話如果從其他人嘴裏說出來,就是無稽之談、可笑至極,但偏偏出自連景淮口中,包括太子在內的所有人,竟都覺得甚是合理,仿佛事情本該如此。
於是太子稍微思忖片刻,便頷了頷首道:“倘或真是個女孩兒,待她出生那日,我立馬為她請封郡主……不對,還是直接封作公主罷。”
太子之所以這麽說,倒不是故意兒戲,而是因為寧朝皇室向來陽盛陰衰,為此史料中不乏有將宗室女冊封為公主,並接進宮撫育的先例。
連景淮多少也耳聞過這類的事情,可公主又如何,他的女兒難道還需要經過冊封才能彰顯出貴重麽?思及此,他不禁沒好氣地說道:“不行,你父皇還年輕,多的是機會生下女兒,休想與我爭搶。”
然而,謝沅錦卻不動聲色地躲開了連景淮的手,徑直往內裏走去。
她躲閃的幅度很小,連景淮倒沒發現有什麽異常,仍舊亦步亦趨地跟在她身後,說道:“你最近都在忙些什麽,怎的也不給我捎封信?”
謝沅錦現在根本沒有心思和他調情,於是答非所問道:“連景淮,你認為夫妻之間應不應該坦誠相待?”
連景淮聞言一愣,雖不明白她為何突然提起如此嚴肅的話題,但還是收斂起玩笑的神情,道:“這總也得看情況吧?能相互坦誠自然是最好,但夫妻間也並非事事都要刨根問底。倘若你有什麽藏在心底的秘密不願說,我哪怕再抓心撓肺地想要知道,也不會勉強。”
聽他這話的意思,敢情是以為有所隱瞞的人是謝沅錦了?簡直倒打一耙!
思及此,謝沅錦頓時控製不住內心翻湧的心情,反問:“那你呢?你有沒有隱瞞著我什麽事情?”
連景淮並未深思,而是下意識地辯駁道:“沒有。”
謝沅錦見他這副不假思索的模樣,便知道他壓根兒沒有往重生的事情上頭想,隻得慢慢引導道:“從前我就經常在思考,你身邊不缺女人,環肥燕瘦,要什麽樣的都有,為何獨獨對我表現得情有獨鍾?”
連景淮正欲回答,卻又被她搶先打斷:“別說是因為性格,那會兒距離我們初見,滿打滿算也不過幾個時辰,你壓根就還不了解我——”
話至此處,謝沅錦停頓片刻,目光灼灼地注視著他,問:“所以到底是為什麽呢?”
聽到這裏,連景淮若是還察覺不出謝沅錦的異樣,那也算是白活兩世了。他沉吟片刻,然後模棱兩可地回答道:“為什麽,你不是都知道了嗎?”
“知道歸知道,但你難道不需要給我個說法嗎?”謝沅錦寸步不讓地說:“我希望從你口中聽到真相,毫無隱瞞的真相。”
連景淮嘴唇囁嚅幾下,終於還是張了開來:“圓圓,我不是有意欺瞞你的。最初是因為重生一事過於玄乎,我怕你會聯想到巫蠱邪術那方麵,誤以為我是入魔了,所以無法開口。”
謝沅錦輕輕應了一聲,道:“這個部分我能夠理解,那麽後來呢?你明明知道我全身心地相信著你,明明有很多機會可以道出實情……可是,你沒有。”
“不是這樣的!”因為過於激動,連景淮陡然拔高了聲音道:“我曾經無數次想過要向你坦白,隻不過越到後麵,越是不敢開口。”
“真的很難開口。”連景淮再三強調道:“但是圓圓你相信我,從頭到尾,我對你沒有哪怕半分假意。如有虛言,我情願受天打五雷轟身。”
盡管他說出如此狠毒的誓言,謝沅錦的表情也隻是片刻的不自在,隨即又恢複成平靜疏離的模樣。
連景淮從未想過,像謝沅錦這樣性子和軟的姑娘,也會有硬下心腸的時候,頓時變得不知所措。
他頹廢地捂著臉,語氣近乎哀求:“是我不好,我不該掩蓋事實,可是你能否念在我一片真心的份上,原諒我這回?”
“圓圓,我愛你。”
世人皆道武賢王生性多疑,處世絕情,卻沒有人知道,當他以那種溫柔到極致的口吻說話時,能夠不動幹戈地懾走姑娘的魂魄。
謝沅錦承認,自己有瞬間的動搖。她不恨他,甚至還是很喜歡他,但正是因為如此,才要把話說得清楚明白。否則這件事情會變成疙瘩,存在彼此心中,對於感情來說,反倒是種極為深重的傷害。
“錯就是錯,沒錯就是沒錯,或許我們都需要冷靜一段時間。”話落,不等連景淮拒絕,謝沅錦便要轉身離開。
連景淮當即拽住她纖細的皓腕,挽留道:“要我怎麽做,你才肯原諒我?”
“放手。”謝沅錦用力甩了幾下胳膊,都沒甩脫,最後隻得撇過頭去不搭理他。
連景淮看著她緊繃的側臉,抿起的嘴唇,沒忍住歎了口氣道:“你知道死纏爛打不是我的風格,我可以鬆手讓你走,但你得答應給我個機會重新彌補,好嗎?”
謝沅錦眼瞼低垂,目光望向連景淮腰間那枚翡翠雕龍玉佩,淡淡道:“再說罷。”語畢,她再度嚐試掙脫,而這回很輕易地便掙開了他的禁錮。
甫一邁出門檻,琉璃便急匆匆上前來接應。她攙扶著謝沅錦坐進馬車,然後低聲問道:“姑娘把話兒都和王爺說明白了麽?”
“嗯。”謝沅錦略一頷首道:“回去吧。”
話雖如此,可在返程的路上她都鬱鬱寡歡,比來時看起來更消沉。琉璃問她怎麽了,謝沅錦也隻是沉默,良久之後才驀然感歎道:“我覺得,我應當是徹底淪陷了。”
“我原先想著,他既然敢糊弄我,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這種毛病不能慣著,得治,所以我故意同他置氣,想讓他受些罪。”
“然而,”謝沅錦苦笑著說道:“等到真正看見他傷懷的樣子,我卻又心疼得緊,這下子竟不知道是在處罰誰了。”
琉璃過去雖然是武賢王府的家生婢子,但是打從連景淮將她指派給謝沅錦的那日開始,她效忠的對象便隻剩下後者了。
因此,她現在可以毫無負罪感地出賣舊主,道:“小姐無需感到歉疚。盡管奴婢並不清楚,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但既然錯在王爺,那麽這些罪他活該受著!”
謝沅錦聞言,頓時有些忍俊不禁:“瞧你這話說的,好似比我這個當事者還生氣。”
“那可不,小姐你就是心太軟了。”琉璃同仇敵愾地道:“當初不願說,那以後就別說了,有些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覆水難收。”
謝沅錦無奈地搖頭,笑道:“旁人都是勸合不勸分,你倒是與眾不同。”
“小姐這話,奴婢可不依。”琉璃笑嘻嘻地抱著謝沅錦的手臂撒嬌道:“賜婚聖旨已下,奴婢怎麽可能勸分?奴婢隻是覺得小姐可以端起架子,讓王爺苦苦追求您個十天半月的,再與他和好。”
“這麽做對我有什麽好處?”謝沅錦屈指,在她的腦門兒上不
輕不重地彈了一下。
琉璃哎呦一聲,揉著額頭,理直氣壯地答道:“怎麽會沒有好處?當然是仗著王爺如今寵您,嚐嚐恃寵而驕的滋味啦。”
雖然琉璃的話聽起來不甚靠譜,但謝沅錦卻不得不承認,因為她這幾句插科打渾,自個兒的心情明朗了許多。
“你的意見我接受了,但在那之前,還得先解決正經事兒。”比如說,揪出那名指使婢女在她的湯藥裏下毒的幕後黑手。
“本王明日要出府,你去著手安排下。”簡單地吩咐完,連景淮便擺擺手示意魏梁可以離開。
其實早在這之前,連景淮就考慮過要帶盛沅錦出門逛逛。畢竟年紀輕輕的女孩子,成天悶在屋子裏也不是個事兒,總得找尋機會透透氣。
更何況,別出新裁的約會必定比千篇一律的生活,更能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於是翌日早晨,盛沅錦才剛睜眼,便見琉璃急吼吼地朝自己走來:“哎呀我的姑奶奶,您可趕緊起床洗漱吧!王爺在暖閣裏等著呢。”
“……”許是因為腦袋仍處在混沌的狀態,盛沅錦緩了很久才聽明白這句話。“王爺在暖閣裏等著……我?難道是有什麽要緊事嗎?”
“甭管什麽事情,總歸不能讓王爺久等。”琉璃邊張羅著給她端盆遞毛巾,邊補充道:“不過王爺的神色看起來挺和緩的,估計沒什麽壞事。”
話雖如此,盛沅錦也不敢放鬆,三下五除二地梳洗完,便過去請安。
不同於盤著宮髻時的端莊,今日她把頭發披散下來,倒顯出了幾分女兒家的嬌憨。
連景淮下意識地想要去揉揉盛沅錦的腦袋,但顧忌到她臉皮子薄,手伸到一半又收回來,改為掩唇輕咳道:“陪本王上街走走。”
說罷,他不由分說地拽住她的皓腕。
“等、等等……”盛沅錦像根釘子般固定在原地,腳步不肯挪動分毫,“奴婢還未妝扮過呢。”
連景淮自然知道她平時敷粉畫眉點絳唇,一絲不苟,然而他卻由衷地欣賞盛沅錦脂粉未施的模樣。
“不必。”他沒鬆手,那雙深邃的黑眸直直望進盛沅錦的眼睛裏,“你現在這樣就挺好看的。”聞言,盛沅錦腦袋嗡的一下炸開,雙腿也莫名發軟。
於是當連景淮手臂再度用力的時候,盛沅錦腳下就沒穩住,稀裏糊塗地隨他去了。
“我對玉井胡同的角角落落都很熟悉。”
褪去包袱後,連景淮以一種話家常的語氣說道:“街邊那頭兒有間早點攤,口味不錯,販賣的種類也多。從前父王上朝時,總會停下來買兩塊芝麻燒餅,搭配著鹵得酥軟綿爛的蘇造肉一同入口,當真是吃了十數年都不膩。”
番外1
又是一年春天,武賢王府內的紫玉蘭花再度盛開,謝沅錦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園子裏,邊忙庶務,邊賞景兒,小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娘娘,”琉璃屈膝稟告道:“太子殿下來了。”
謝沅錦聞言,當即擱下手中的帳本道:“趕緊請他進來。”
小太子今年剛滿七歲,尚且年幼,但卻被教養得既懂事又明事理,即便課業再繁重,也會隔三差五地出宮探望謝沅錦這個義母。這不,今個兒又帶著宮裏禦廚特製的山楂糕過來請安了。
他先是端端正正地行了個禮,然後便開始噓寒問暖:“兒子聽孫太醫說,幹娘的預產期就在這半個月,您最近要多注意著些,但凡有點兒動靜,都得即刻告知太醫院,做好接生的準備。”
看著他人小鬼大的模樣,謝沅錦沒忍住噗哧笑出聲。“好好好,我知道了,還是我們瑜哥兒真體貼,會關心幹娘。”說罷,她便將男孩小小的身軀摟進懷裏。
男孩抱起來像個糯米團子,軟軟糯糯,令人愛不釋手,謝沅錦不禁又使了幾分力度摟得更緊。
男孩被她突如其來的舉動驚得一僵,下意識想躲避,但又因為害怕傷到謝沅錦而不敢掙紮,隻好梗著脖子,任由她擺弄。
太子自幼時起就被當作儲君培育,鮮少有人會將他當作普通孩子看待,更別提如此親昵地擁抱。這會兒他早已羞赧得不知所措,耳根漲紅,兩隻玻璃珠似的眼睛骨碌碌地亂轉。
目光遊移間,他瞥見石桌上擺放著一本攤開的帳冊,字裏行間還有用朱砂作的批注,顯然這些帳目是經謝沅錦仔細核對過的。思及此,他不由氣鼓鼓地奪過帳本,質問道:“您如今懷胎九月,正是最關鍵的時期,不好生歇息,忙活這些作甚?”
見謝沅錦不吭聲,模樣有些無辜,太子頓時軟下心腸,並放緩了語調說道:“兒子的意思是,這種事情暫且交由底下人去打理便是,什麽都比不上您的身子要緊。”
謝沅錦剛想開口答話,可還沒等她張嘴,就聽另一道聲音橫插進來:“瑜哥兒說得對,你別忙東忙西的了,好好待產才是正理。”
謝沅錦循聲望去,發現說話的人正是連景淮,他提起手中拎著的油紙包晃了晃,道:“瞧我給你帶了什麽回來?是你最喜歡的酸梅糕。”
這句話其實說得不太準確,因為謝沅錦的口味向來偏甜,是直到懷孕之後才開始變得嗜酸的。
當時她還曾經向太醫詢問過飲食習慣改變的原因,得到的答覆是——民間傳聞酸兒辣女,其中必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凡事都不能過早下結論,僅憑這點就斷定胎兒的性別仍舊有些草率。
謝沅錦聽罷,倒也沒有放在心上,對她來說無論生男還是生女都很好,她都喜歡。
琉璃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接過油紙包,拆開來,見裏頭規規整整地盛放著幾塊切割成菱形的酸梅糕,不由感歎道:“趕巧太子殿下也帶了點心過來,主子一個人怕是吃不完這麽多。”
連景淮聞言挑了挑眉,看向佇立在不遠處的太子,眼底調笑的意味濃厚。“想不到,你這小子還挺有心的啊?”
許是顧慮到這個年紀的男孩子禁不起逗,連景淮隻稍微打趣了幾句,便走到謝沅錦身旁,彎下腰,用大手輕輕覆蓋住她渾圓高聳的肚皮。“寶寶今個兒乖麽?”
謝沅錦偏頭思索半晌,而後答道:“挺乖的,難得不吵不鬧。”
連景淮薄唇輕揚,低低地笑了兩聲:“那孩子他娘乖麽?”
聽出他話裏的旖旎之意,謝沅錦估摸著自己若是不加以阻止,話題定然會越來越偏,於是她不得不伸手拍打了下連景淮的胳膊以示警告。“還有孩子在場呢,你收斂著點兒,別總是沒個正形的。”
說完,謝沅錦便不再搭理他,舉著筷子就夾起一塊紅潤晶瑩的山楂糕放入口中。
宮中禦廚非但手藝是頂尖的,用料也十分精細,好比這山楂糕,便是果粒飽滿,且山楂餡兒熬煮得軟糯爽滑,糕凍入口即化,直叫人從喉間湧起一股酸甜的好滋味。
把嚼碎的糕點咽下去後,謝沅錦隻覺得齒頰留香,很快她就忍不住又吃了一塊。看那樣子,似乎有些停不下來。
連景淮光是從旁邊看著都感到胃裏泛酸,不禁勸道:“吃這麽多不嫌膩味麽?別到時候消化不良,導致積食了。”
謝沅錦聽在耳裏,略一思考,感覺有幾分道理,遂朝著琉璃吩咐道:“把剩下這些糕點都收起來吧,我晚點兒再用。”言畢,她便在連景淮的攙扶下緩緩站起身。
太子尾隨其後,亦步亦趨地跟著,嘴上還不忘時刻叮囑道:“當心路滑,別摔著。”
兩大一小慢悠悠地在園子裏散起步來,侍從們不敢掉以輕心,紛紛簇擁在謝沅錦的周圍,看上去頗有一種眾星拱月的意味。
“瑜哥兒。”謝沅錦一手托著圓滾滾的肚子,另一手則探過去牽住了太子。“你比較想要弟弟還是妹妹呀?”
太子低垂著腦袋,思索了好半晌,才抬起頭答道:“若要詢問我的意見,我自然是更想要個玉雪可愛的妹妹,但……將來武賢王府的家業總歸是得由世子承襲,所以還是祝願幹娘誕下麟兒吧。”
聽聞此言,連景淮頗有些無法讚同地說道:“憑什麽女孩兒就不能繼承家產?大不了招個額駙入贅便是。”
這番話如果從其他人嘴裏說出來,就是無稽之談、可笑至極,但偏偏出自連景淮口中,包括太子在內的所有人,竟都覺得甚是合理,仿佛事情本該如此。
於是太子稍微思忖片刻,便頷了頷首道:“倘或真是個女孩兒,待她出生那日,我立馬為她請封郡主……不對,還是直接封作公主罷。”
太子之所以這麽說,倒不是故意兒戲,而是因為寧朝皇室向來陽盛陰衰,為此史料中不乏有將宗室女冊封為公主,並接進宮撫育的先例。
連景淮多少也耳聞過這類的事情,可公主又如何,他的女兒難道還需要經過冊封才能彰顯出貴重麽?思及此,他不禁沒好氣地說道:“不行,你父皇還年輕,多的是機會生下女兒,休想與我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