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渠道日漸式微,互聯網渠道風生水起。


    碎片化、數據化、o2o、供應鏈重構、廠商新關係…一堆又一堆聞所未聞的新詞匯,不斷的衝擊著我們對渠道的固有認知。


    這個商業世界越來越讓人看不懂,幾十年來我們賴以發家致富的東西,竟然一夜之間變得連自己也都不認識了。


    然而,如果我們今天不革自己的命,明天就會被別人革了我們的命。


    在電商行業轟轟烈烈的“攻城拔寨”下,受到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競爭激烈的服裝行業。


    2012年上半年,運動服裝企業李寧關閉了1200家門店。


    傳統家電連鎖則是另一個受衝擊比較嚴重的行業。


    而2012年全國81家大中型百貨商場,銷售總額為2282.7億元,同比僅增長8.92%,相比2006年至2011年行業平均增長率16.5%有明顯下滑。


    線下商戶和百貨商場,2012年再次見識了光棍節的瘋狂之後,無奈紛紛加入到促銷活動中來。


    新的營銷方式、新的商業流程、新的商業生態係統,對於傳統商業將會開展一次革命性的顛覆。


    消費者的消費由“產品、服務、價格”三種因素決定。


    目前中國產品的品牌弱化,服務質量還沒全麵達到精耕細作,因此一直以來,價格都是中國產品快速占領市場的重要手段。


    電商行業一波一波的價格戰讓人目不暇接。隻是,線上的大戰越打越激烈,也沒見哪個大佬被打趴下。


    分析人士指出,“1111”相當於在本來可以平滑的銷售曲線上,人為的拱出一個波峰。


    由於蠶食效應未必真能帶來多大的實際增量,還讓商家、物流、客服等環節直衝瓶頸。


    此外,還進一步強化了中國消費者唯價格是從的陋習。


    樂淘ceo畢勝在2012年年底的演講中就曾表態“電子商務就是一個騙局”。


    首先,電子商務要比傳統企業擁有更多物流成本。傳統企業是在店麵提貨,電商需要配送,而物流成本占10%左右。


    倉儲成本占10%。傳統企業的倉儲叫做流轉倉,用來把貨物分配到店麵。


    電子商務的叫做銷售倉,也就是說,銷售倉中的貨物是等著出售的,不是走過場的,所以傳統企業的倉儲即店麵,店麵即倉儲。


    其次,有一個“反向物流成本”,占3%。比如,你到商場去買一件商品,之後發現不合適,就去商場退貨。


    對於電子商務而言,退貨就得再寄回去,這費用大部分是企業承擔的。如果你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來做,中間就有損耗,成為“貨損”。


    還有,傳統的線下零售,不存在“呼叫中心”的概念,因為他們任何一個員工就是一個銷售員。


    而在任何電商公司裏,都有一個“呼叫中心”,電話訂單的成本,大概占1%。


    此外,電商企業必須有大型服務器及機房,技術成本大概占到4%。其人員管理費用約為10%。


    你還得花錢買流量。這叫“流量獲取成本”,任何一個電商能把這項成本控製在10%就算不錯的了。


    電商還有一個“跌價損耗”。傳統零售跟商場有協議。商品沒賣完,商場是不收錢的,支個攤就可以在商場附近減價促銷了,但你在線上賣東西,你照樣還要花錢買流量促銷。


    還有包裝費用。


    以上成本全加,差不多50%的比例。


    假設你賣別人的東西。毛利潤有30%,那你減去以上50%的成本就是負20%。


    這還隻是“假設毛利潤”。因為網民用戶習慣於比價,在這個比價的過程中,品牌商的毛利必須下降,就是所謂的“價格戰”,毛利潤能到10%就已經很不錯了,那麽你的淨利潤就成了-40%。


    看明白了嗎?


    支持畢勝論點的電商人士認為,電商一直虧本做生意就是一個“龐氏騙局”,終究是撐不住的,最後接棒的投資人會血本無歸。


    當然也有反對的聲音,說你隻看到了電商高於線下成本的方麵,並未關注低於線下成本高企的部分。


    線上壓根不需要場地、水電、導購員工資、導購培訓、展台、進店費、報紙廣告費用等。


    其實歸根到底,線下零售和線上零售最大的區別在於:線上沒有地域限製,而從實體店開設的那一天起,這個實體店的人流就限製在所在地域範圍多少公裏的半徑內了。


    線上的優勢是跨地域,實體店的優勢恰恰是吸引人流到門店。


    擱下線上線下優劣不談,大勢所趨之下,傳統渠道該怎麽做呢?


    什麽是買賣?按照我們傳統的認知,就是消費者和供應商在某個環境中完成交易。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交易的環境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從最開始的實體店,到目錄(包括免費派發和郵寄),再到無線廣播,及至如今的電子商務。


    這些不同的銷售渠道,無一不是在做同一件事情:突破買賣雙方在物理空間上的距離,同時拉近與消費者的心理距離。


    種種數據表明,電商已在新興經濟中占主導。但電商再火爆,人們還是需要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


    同時,電商提供的僅是更便利的購物方式,是傳統企業擴大營收的一種應用平台,但它仍然脫離不了傳統商業的支撐。


    我們可以看到,在信息碎片化社會到來的時候,商業渠道進入了線上和線下互動的“濕”營銷時代。


    也就是說,“點對點”新營銷手段將取代傳統的“點對麵”營銷手段,這就是o2o的社會化營銷。


    正確的方法是:建立在線下商品數字化的基礎上,以線上營銷吸引顧客到線下消費體驗的“反其道”模式。


    隻有這種引流到線下消費體驗,才能進入線下零售企業最熟悉的“高周轉+低毛利”運營模式,遏製住線上電商企業的進攻。


    陳景雲迫不及待的想要和蔣璐溝通。因為做線下珠寶店的蔣璐,似乎燒的三把火就是線下和線上完美的結合,陳景雲不由的暗暗佩服。


    這個蔣璐,還真是個有本事的女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向幸福花向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蒙塵外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蒙塵外套並收藏心向幸福花向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