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了老子和莊子,我們就有高度超越前麵所說的那些陷阱了。


    在這裏,我想以自己的一些負麵經曆談點體會。


    為了避免個人恩怨,我隻說與幾個傳媒的交往陷阱。


    二十幾年前,我還在上海擔任院長,曾經對一家戲劇雜誌和一家文學報紙表示出超常的友情。我同意一位副院長的提議,撥出一筆資金支援那家瀕臨倒閉的戲劇雜誌,並答應以後連續資助,使國內其他同類雜誌大惑不解;幾乎同時,我又在全國其他報刊的激烈爭奪中把新寫的長文《上海人》給了那家景況寥落的文學報紙,結果該文大受市長讚譽,出現了上海官員和文人幾乎人人皆讀的驚人熱鬧。這兩番友情,夠濃烈的了吧?


    但是,怎麽也沒有想到,在我不久辭職之後,立即遭到那家戲劇雜誌和那家文學報紙的謠言攻擊,而且聲勢浩大。謠言很快破碎,但隻有它們,不辟謠,不更正,不道歉。尤其那家文學報紙,後來一直不間斷地把攻擊延續了二十幾年。這事,用正常的邏輯永遠也解釋不通。


    國內外很多朋友對我說,這種情況,普天下隻可能在上海發生,隻可能在上海文化界發生,隻可能在上海文化界那些衰疲的角落發生。對此我不同意,認為這裏出現了一種深刻的“反邏輯”:它們超常的暴烈,正是在報複我當初超常的濃烈。


    分析這種“反邏輯”,也就能進一步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意。


    超常濃烈的友情,具有一種“不可承受之重”。不可承受卻又承受了,按照物理規律和心理規律,必然會產生一種很大的不平衡,讓人無法站穩。


    麵對這種不平衡,就像麵對一筆無法償還的債務,隻有兩個辦法,一是以服從來抵償,二是以變臉來抵賴。


    本來它們都是準備選取第一個辦法的,但我恰恰又辭職了,完全失去了“服從”的必要和可能,因此就采取了第二個辦法。好像它們與我是對立的,不可能接受過我的超常幫助。


    由此我終於明白,這裏出現的忘恩負義,首先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力學問題。造成這個力學問題的起因是我,因此屬於咎由自取。


    對此我無可奈何,可用的辦法是恢複職位或升高職位,以加倍的正麵濃烈對付反麵暴烈。這雖然隻是舉手之勞,但我還是選擇了老子、莊子的教言,選擇了濃烈的反麵。那就是,像水一樣趨低、趨下、趨弱、趨柔,而且絲毫不爭。


    既在手段上“不爭執”,又在目的上“不爭勝”。


    結果呢?


    老子說,柔能克剛。我究竟“克”了沒有?


    那些造謠者,先因我的不爭而感到安全,後因我的不爭而感到不甘。他們總是等著我出來爭辯、爭論、爭執,而我總是不爭。他們為此惱怒了很久,撩撥了很久,激將了很久,我還是不爭。於是,他們漸漸漏氣了,不耐了,發毛了。原來,他們最期盼的是濃烈,最害怕的是冷淡。他們舉著烈酒叫陣,我卻倚著冷泉打盹。終於,他們逐一退出,消失於草澤之間。


    有了這番經曆,我也終於對這個“淡”字,產生了根本的理解。


    人與人相處,本質為淡。倘若濃稠,如何個體獨立?如何若即若離?如何流轉自如?如何因時而異?


    清水之中,如果營養濃富,即成汙染;血管之中,如果黏度過高,即成疾患。人際關係,也是如此。


    人際關係中的濃度,大多由誇張、捆紮、煽動而成。時而熾熱、狂喜,時而痛苦、憤怒,其實都是以一種自欺欺人的借口造成的負麵消耗。批判、鬥爭、辯論、輿情等等,也大致如此。我之所以一直不喜歡政客、名嘴、意見領袖,也與他們故意誇張濃度有關。通觀曆史,這種誇張固然留下過偉業的傳說、盛世的故事,但主要是造成了災難,而且是無數實實在在的災難。


    當我用老子和莊子的眼睛看淡周際時,一切都變得正常、尋常、平常,連氣勢洶洶的進攻都變成了沙盤遊戲、木偶提線。憤又何在?恨又何在?隻是輕輕一笑間,如風吹葦。


    由此可知,“淡如水”,並不隻是交友術,還是一種世界觀。


    世事漠漠,恰如水墨,被人加濃,反失常態。由濃歸淡,即返自然,便得泰然。


    淡了,什麽都能接受,什麽都能諒解,於是方可說一聲:“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此,這個美好的信仰,也寄之於淡。


    其實,即使是高山流水的“至誼”,也極淡極淡。一曲琴音,短暫相遇,又天人相隔,還不淡?雖淡,卻不失其高,正合得上這四個字:天高雲淡。


    說明:本篇和以下幾篇,選題於舊著《霜冷長河》,有的重新寫了,有的作了很大修改。選的理由,是因為這些文章探討了“人生之道”,是我後來研究“君子之道”的重要準備;改的理由,是原文寫得過於滯緩、周致,已經不適合今天的閱讀。不禁邊改邊歎:才隔十幾年,中間已有世紀門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子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君子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