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


    一</h2>


    這兒的秋天已經很冷。


    七個乞丐般的老人用麻繩捆住自己身上又髒又破的棉袍子,挑著柴擔經過一片荒地。領頭那個看到走在最後的老人艱難地拖著步子,就說:“大夥坐下歇一歇吧!”


    不遠處有幾塊很大的石頭,大家就走過去,放下柴擔坐在石頭上。坐下才覺得,這石頭太平整、太巨大了,有兩個老人便站起來,圍著石頭走了幾圈,又蹲下身去細看石頭上的紋路。另外三個也站了起來,看了石頭再看整個荒地,快速走出幾步又低頭回來。


    大家始終沒有說話,但從表情看,都像換了一個人。眼睛亮了,眉頭皺了,身板直了。


    ——這幾個老人,是清代被流放到東北地區的南方大學者。他們都曾經是科舉考試的考官,當時全國知識界的最高精英,由於幾次不明不白的“科場案”被問罪。好些同事已經被殺,他們死裏逃生被判“流放寧古塔”。寧古塔,也就是現在黑龍江省的寧安縣。


    流放往往牽涉家人,幾千裏地的拖枷步行,妻女都隕命在半途。他們這些文弱書生到了流放地立即成了服苦役的奴隸,主要的勞役是燒石灰窯和養馬,天天挨打受辱,食不果腹。


    在苦役中,第一年,他們想得最多的是科場案的冤屈,希望哪一天遠處出現一匹快馬,送來平反昭雪的恩旨。整整一年,眼都看酸了,沒有見到這樣的快馬。第二年,他們不再惦念平反的事,想得最多的是還在家鄉的父母和死於半途的妻子。第三年,他們發覺自己幾乎已經成了地道的苦力,就不斷背誦過去所學的詩文來自救。第四年,連自救都放棄了,什麽也不再想,隻把自己當做完全不識字的草民。


    幸好,這一帶果然荒草遍地,人煙稀少,沒有一個破廟、一張門貼,能夠引起他們對文化的記憶而徒生傷感。


    但是,今天的這幾塊石頭,喚醒了他們心中一個早已封閉的角落。


    他們立即作出判斷,這是柱礎。但從體量看,柱子極大,隻能是宮殿。從荒蕪的狀態看,應該廢弛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這是什麽宮殿?哪一個年代的事兒?他們快速地走進腦海深處已經蒙塵多年的書庫,粗粗翻閱,再細細翻閱……


    他們誰也不講話。隻是,手摸石頭上的刻紋後互相看了一眼,遠眺四周後又互相看了一眼。那目光,當年在翰林院裏出現過,彼此非常熟悉。


    每個人都深感奇怪,原以為忘了多年的一切,為什麽頃刻都回來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之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山河之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