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寧做不到那麽狠心殺人,但她會比較高興聽說對方一家的不如意, 而不是他們過得有多好。
“王爺想要什麽補償?”腦袋已經完全被恐懼占據,舒寧希望穆王能提出什麽要求,由他們一家去努力。
可是穆王沒有回答她,隻有漫長的沉默。
“王爺,您說說話吧,我很害怕。”
身後毫無動靜,隻有一個隨時可能會捅她一刀的狠辣王爺,舒寧真的很怕,就算他要殺她,多說幾句好歹能拖延一些時間。
“說什麽。”匕首再次轉了一圈,男人冷冷地問,聲音沒有任何起伏。
舒寧抹把額頭留下來的汗,替他找問題:“當年我們家背信棄義撕毀婚書,您不好奇我們在京城過得怎麽樣嗎?還有您這次進京,你不好奇我爹爹他們是什麽反應嗎?”
穆王不好奇,但既然她說了,他忽然想聽一聽。
“你說。”
他仍然站在她身後,看著那段白皙、嫩筍般的脖子。
他沒忘自己有過一個未婚妻,沒忘當年宋家五口進京時坊間對他的冷嘲熱諷或同情惋惜。
他不好奇,隻有恨,隻想讓這一家人跪在他麵前,悔恨當年的落井下石。
如今,有一個先過來跪他了。
他給她機會懺悔,他會聽,但絕不會原諒。
穆王願意聽她說,舒寧略鬆一口氣,隻是仍然不敢完全放鬆,一邊側目觀察他落在地上的影子,一邊說起宋大人一家在京城的生活——真的不怎麽好。
宋大人在揚州時隻是七品小官,憑借算賬的好本事進京,升了六品戶部清吏司主事。京官名頭挺好聽,每個月能拿到手的俸祿隻有七兩銀子,天子腳下,宋大人連灰色收入也不敢掙了。宋大人以前積攢的家底全花在置辦宅子上了,七兩月俸要養一家五口、六個下人,能存下來的隻有一點點,日子過得隻能說不愁溫飽,但絕不敢鋪張浪費。
“有一次我娘要去參加宴會,怕打扮得寒酸被人笑話,偷偷花五兩銀子買了一根銀簪,我爹知道後狠狠罵了她一頓,不許我娘再亂花錢,還逼我娘退了簪子,我娘哭了很久我爹才同意她留下,然而月月都要查賬,我娘再也不敢擅自用錢。”
“我爹也不容易,戶部衙門有同僚給長輩做壽,別的同僚都送五兩銀子的禮錢,我爹也要送,跟我娘要銀子,我娘不給,說我沒有祖父祖母,現在掏這份禮錢都是白掏,往後收不回來,勸我爹別打腫臉充胖子,為這個,他們又大吵了一頓。”
“我哥哥之前中舉,應酬多了,好友間輪流做東請客,我哥也想請,可家裏沒錢,我哥為此常備友人譏諷。”
“我弟弟,看別人穿錦袍戴玉佩,他也想要,要不到就哭,為此我娘沒少生氣。家裏雖然進京了,可日子還不如在揚州時過得舒服,爹爹還常常受上峰的氣,還沒到四十歲,頭上都有白頭發了,娘眼角也有了皺紋。”
一人哭慘一段,不知不覺舒寧竟然說了好多,低著頭,很是為家裏的拮據難過的樣子。
穆王站在後麵,麵無表情地看著絮絮叨叨的她。
聲音很好聽,就是太囉嗦了。
但就是這些囉嗦,竟然讓他想起了養父、生母。
他也曾聽過養父抱怨官場上的人情往來花銷大,他也曾看見生母路過首飾鋪時投過去的渴望眼神,他當年中了秀才,也曾被好友們要求做東請客,母親既高興他有出息,又為了流水般花出去的銀子而心疼。
他倒是沒有愛慕虛榮向母親索要錦衣玉佩,可養父死了,母親病逝,他什麽都沒有了。
凶神惡煞的王爺又沉默了很久。
沉默比說話更可怕,舒寧懸著心,想起自己還沒有提到宋家二姑娘的淒慘,趕緊補充道:“還有我,在揚州,我是街坊間家境最好的姑娘,同街百姓家的姑娘都羨慕我,奉承我,到了京城,我們家窮,富商家的小姐都敢嘲笑我土,高官家的閨秀更是不把我看在眼裏,過得別提多慪火了。”
穆王則想到了自己。
他現在是四皇子,是穆王,在百姓們眼中高高在上,宋家一家更是怕他,但在京城的世家勳貴眼中,在那三位皇兄甚至後宮嬪妃眼中,他隻是一個出身極不光彩的私生子,沒有人真正看得起他。
“是很慪火。”穆王淡淡道,把玩著匕首,回到了椅子上。
暫且不用被那把匕首近距離威脅性命,舒寧如釋重負。
“你還沒說,你想怎麽補償我。”看夠了她脆弱的脖子,穆王的視線又落到了她的臉上,繼而移到了她身上。一個美人的補償,宋家現在唯一能送得出手的,也隻有她。
舒寧絕對沒想獻身!一是不想走這條路,二是原著裏的宋二姑娘嚐試過了,人家穆王根本不吃這套,是個非常有原則的反派!
除了美色,宋家還能送什麽?
膽小如鼠的宋大人,徐娘半老的杜氏,一心讀書的大哥,還是初中生年紀的弟弟,宋家那四人,什麽也指望不上。
靠自己?
舒寧穿書後會繼承該角色的技藝,像林盈盈的國畫技巧。可宋家二姑娘與杜氏一樣,完全就是個花瓶,連古代閨秀都會學的女紅宋二姑娘都拿不出手,其他沒學過的,琴棋書畫舞,宋二姑娘就更不會了。
到頭來,舒寧還得求助她在現代學的那些東西。
她最擅長漫畫,但穆王殿下可能欣賞不來那麽超時代審美的東西。
剩下的……
舒寧突然想到了廚藝!她喜歡做菜,還有幾道拿手菜,那裏麵有什麽會合穆王的胃口?
舒寧開始回憶她入睡前整理的原著裏關於穆王的劇情。作為一個反派,穆王做了很多壞事,也給男主楚淩以及楚淩支持的三皇子端王找了很多麻煩,至於穆王生活方麵的設定……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舒寧想起了一段!
那段劇情,是說穆王與端王、楚淩一起去戰場帶兵,戰場上生活艱苦,連王爺們也隻能跟著將士們吃大鍋飯,包子饅頭烙餅肉粥,頂多多分點葷菜。有一天,端王突然聽到有人高呼饒命,帶著楚淩匆匆趕出去,發現是穆王在夥房興風作浪。
原來,從小在揚州長大的穆王不愛吃普通包子,隻愛吃揚州小吃三丁包,在碼頭當苦力的時候他沒得選,自從進京當了王爺,穆王殿下開始非三丁包不吃,家裏的廚子都是特意從揚州找來的。到了軍營,穆王殿下忍了很久,這天非要夥房的廚子做三丁包,做不出來就要砍腦袋。
廚子能做,但做出來的不是那個味兒。
就在這個時候,善良正直的男主角楚淩出手了,他說自己不會做三丁包,但能做一種比三丁包更好吃的麵食,保證大家都愛吃。
穆王冷笑,讓他試。
楚淩擼起袖子,發揮他現代穿越男的優勢,搗鼓出了一鍋——肉夾饃!
肉夾饃一出鍋,誘人的香氣立即征服了夥房大小廚子以及端王的鼻子,一個個捧著肉夾饃高呼美味,隻有穆王麵色陰沉,一口都沒吃。後來楚淩與端王回營帳了,第二天用側麵描寫的方式,說穆王殿下要求夥房廚子頓頓都要給他送肉夾饃。
舒寧:……
也許肉夾饃真的很美味,美味到能征服心狠手辣的穆王殿下,但舒寧不會做那個。
“回王爺,您現在身份尊貴,民女家中捉襟見肘,錢財上送不了王爺什麽,民女也沒有什麽才藝,民女想著,王爺初到京城,可能吃不慣京城的飯菜,若王爺不嫌棄,民女願意替王爺做幾道揚州常見的菜色小吃,替王爺開開胃口。”
居然不是獻身?
穆王冰封的眼底浮起一絲異色。
“你會做菜?”他看向她那雙白皙嬌嫩的手,並不像經常進廚房的。
舒寧垂眸道:“原也不會,可民女吃不慣京城菜,偶爾會背著爹娘偷偷去小廚房搗鼓。”
“味道如何?”
“應該還不錯。”
穆王嗤了一聲,似是嘲諷她的大言不慚。
舒寧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並不在意。
“來人。”穆王突然對著窗外道。
萬公公立即彎腰進來了。
穆王瞥眼舒寧,冷聲道:“帶她去廚房。”
萬公公雖然不懂書房裏發生了什麽事,但他知道聽命,馬上領著舒寧走了。
當外麵的門重新關上,周圍恢複寂靜,穆王重新拿起匕首,帶著繭子的指腹劃過鋒利的刃邊。
給她一次機會,東西做的不好吃,再殺她也不遲。
第037章
舒寧跟著萬公公來到了穆王府的廚房。
王府的廚房很氣派, 中間一圈桌子上擺著各種食材,朝南一溜七口大小不同的鍋,有的用來煮粥蒸米飯, 有的用來燉湯煎餅, 有的用來炒菜燉菜。
舒寧圍著食材轉了一圈,能湊齊做穆王最愛吃的三丁包的食材。
舒寧自己就喜歡吃淮揚菜, 能做好幾道淮揚美食, 但今天她並不打算做三丁包,她得留著三丁包做誘餌,吊著穆王的胃口。
舒寧也要感謝穆王剛剛封王,目前的主要精力在於在京城站穩腳跟,還沒有閑心找揚州廚子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然舒寧廚藝再好,擁有揚州大廚的穆王也不會給她這次機會。
洗了手,舒寧往盆裏舀了麵,再撒點鹽,開始揉麵。
今天她要做兩道常見的揚州小吃, 蔥油餅、筍肉餛飩。
王府的麵白花花的,質量不比現代麵粉差, 揉好了放到一旁醒麵,這期間舒寧就去準備餡兒料了。
蔥油餅主要是切蔥花、調酥油,筍肉餛飩的餡兒料由豬肉末、嫩筍丁構成。
在王府大小廚子的圍觀下, 舒寧拎起一塊兒五花肉,拿著菜刀蹬蹬蹬地切了起來。
性格安靜的人做什麽都很認真,舒寧口不能言,反而成就了她優秀的專注力,一旦沉下心去做事, 無論是畫畫還是做菜,舒寧都能做的很好,刀工雖然比不上專業的廚師,但她現在的身份是官家小姐,白白嫩嫩的一雙小手,彈琴作畫都不會令人吃驚,當她熟練無比地切著肉、筍,還切得那麽好,便讓圍觀的廚子們暗暗地點起頭來。
對於廚子們來說,舒寧做的這兩樣東西沒什麽稀奇的,稀奇的是她竟然會這一手。
準備就緒,舒寧先烙了五塊兒蔥油餅,碗口大小的蔥油餅,每塊兒都隻有茶杯杯壁那麽厚,兩麵金黃微,中間點綴著碧綠色的蔥花,淡淡的鹹香撲麵而來。其實蔥油餅各地都有,做法也不盡相同,舒寧的這款蔥油餅是根據她的口味來的,爸爸媽媽哥哥也都喜歡吃。
餅好了,筍肉餛飩也下了鍋。
一隻隻元寶狀的小餛飩在湯水裏下沉,沸水稍微煮一下,很快就浮了起來。薄薄的一層皮包裹著飽滿的餡兒,快出鍋前撒入香油、蔥花、紫菜、鹽調味。舒寧還準備了兩個小碟子,一碟放醋一碟放王府大廚私人調至的牛肉醬,隨便穆王取用。
別看隻是兩樣小吃,因為和麵醒麵,舒寧竟然在廚房忙了將近一個時辰。
她端著托盤一走,王府的大廚們立即抓緊時間準備王爺的午膳。
穆王仍然待在書房,老皇帝給他安排了兩位先生,輪流給他補皇子們從小到大該上的各種課。
舒寧恭敬地站在門外,等萬公公通傳。
穆王早已聽得不耐煩,趁機讓教書先生休息休息,他來到了中間的小廳堂。
萬公公領著舒寧一塊兒進去了。
穆王的目光落在了舒寧手裏的托盤上。
舒寧緊張地行了一禮,恭聲解釋道:“王爺,這是民女最常做的兩樣小吃,蔥油餅、筍肉餛飩,不知是否會和王爺的胃口。”
穆王認得這兩樣。
養父家裏沒出事前,他常吃這些,因為吃的頻繁,覺得沒什麽稀奇,甚至不喜歡吃。等家裏出事了,他在碼頭賺的那點銅板連每日填飽肚子都無法支撐的時候,街頭那些小攤鋪叫賣的餛飩、糕餅,突然就成了他想吃又吃不起的美味。
進京之前,他是關押在死牢的囚犯。
聖旨一下,當地官員爭先恐後地來奉承他,請他吃大魚大肉,那些人準備什麽,他就吃什麽,沒有提過任何要求。再之後,他被官兵護送著來到京城,身份是高了,但仍然被一些人看不起,這幾日穆王都在熟悉京城的人和事,暫且還沒有考慮口腹之欲。
如今,隻是兩樣揚州小吃,竟看得他必須壓抑吞咽口水的衝動。
“王爺想要什麽補償?”腦袋已經完全被恐懼占據,舒寧希望穆王能提出什麽要求,由他們一家去努力。
可是穆王沒有回答她,隻有漫長的沉默。
“王爺,您說說話吧,我很害怕。”
身後毫無動靜,隻有一個隨時可能會捅她一刀的狠辣王爺,舒寧真的很怕,就算他要殺她,多說幾句好歹能拖延一些時間。
“說什麽。”匕首再次轉了一圈,男人冷冷地問,聲音沒有任何起伏。
舒寧抹把額頭留下來的汗,替他找問題:“當年我們家背信棄義撕毀婚書,您不好奇我們在京城過得怎麽樣嗎?還有您這次進京,你不好奇我爹爹他們是什麽反應嗎?”
穆王不好奇,但既然她說了,他忽然想聽一聽。
“你說。”
他仍然站在她身後,看著那段白皙、嫩筍般的脖子。
他沒忘自己有過一個未婚妻,沒忘當年宋家五口進京時坊間對他的冷嘲熱諷或同情惋惜。
他不好奇,隻有恨,隻想讓這一家人跪在他麵前,悔恨當年的落井下石。
如今,有一個先過來跪他了。
他給她機會懺悔,他會聽,但絕不會原諒。
穆王願意聽她說,舒寧略鬆一口氣,隻是仍然不敢完全放鬆,一邊側目觀察他落在地上的影子,一邊說起宋大人一家在京城的生活——真的不怎麽好。
宋大人在揚州時隻是七品小官,憑借算賬的好本事進京,升了六品戶部清吏司主事。京官名頭挺好聽,每個月能拿到手的俸祿隻有七兩銀子,天子腳下,宋大人連灰色收入也不敢掙了。宋大人以前積攢的家底全花在置辦宅子上了,七兩月俸要養一家五口、六個下人,能存下來的隻有一點點,日子過得隻能說不愁溫飽,但絕不敢鋪張浪費。
“有一次我娘要去參加宴會,怕打扮得寒酸被人笑話,偷偷花五兩銀子買了一根銀簪,我爹知道後狠狠罵了她一頓,不許我娘再亂花錢,還逼我娘退了簪子,我娘哭了很久我爹才同意她留下,然而月月都要查賬,我娘再也不敢擅自用錢。”
“我爹也不容易,戶部衙門有同僚給長輩做壽,別的同僚都送五兩銀子的禮錢,我爹也要送,跟我娘要銀子,我娘不給,說我沒有祖父祖母,現在掏這份禮錢都是白掏,往後收不回來,勸我爹別打腫臉充胖子,為這個,他們又大吵了一頓。”
“我哥哥之前中舉,應酬多了,好友間輪流做東請客,我哥也想請,可家裏沒錢,我哥為此常備友人譏諷。”
“我弟弟,看別人穿錦袍戴玉佩,他也想要,要不到就哭,為此我娘沒少生氣。家裏雖然進京了,可日子還不如在揚州時過得舒服,爹爹還常常受上峰的氣,還沒到四十歲,頭上都有白頭發了,娘眼角也有了皺紋。”
一人哭慘一段,不知不覺舒寧竟然說了好多,低著頭,很是為家裏的拮據難過的樣子。
穆王站在後麵,麵無表情地看著絮絮叨叨的她。
聲音很好聽,就是太囉嗦了。
但就是這些囉嗦,竟然讓他想起了養父、生母。
他也曾聽過養父抱怨官場上的人情往來花銷大,他也曾看見生母路過首飾鋪時投過去的渴望眼神,他當年中了秀才,也曾被好友們要求做東請客,母親既高興他有出息,又為了流水般花出去的銀子而心疼。
他倒是沒有愛慕虛榮向母親索要錦衣玉佩,可養父死了,母親病逝,他什麽都沒有了。
凶神惡煞的王爺又沉默了很久。
沉默比說話更可怕,舒寧懸著心,想起自己還沒有提到宋家二姑娘的淒慘,趕緊補充道:“還有我,在揚州,我是街坊間家境最好的姑娘,同街百姓家的姑娘都羨慕我,奉承我,到了京城,我們家窮,富商家的小姐都敢嘲笑我土,高官家的閨秀更是不把我看在眼裏,過得別提多慪火了。”
穆王則想到了自己。
他現在是四皇子,是穆王,在百姓們眼中高高在上,宋家一家更是怕他,但在京城的世家勳貴眼中,在那三位皇兄甚至後宮嬪妃眼中,他隻是一個出身極不光彩的私生子,沒有人真正看得起他。
“是很慪火。”穆王淡淡道,把玩著匕首,回到了椅子上。
暫且不用被那把匕首近距離威脅性命,舒寧如釋重負。
“你還沒說,你想怎麽補償我。”看夠了她脆弱的脖子,穆王的視線又落到了她的臉上,繼而移到了她身上。一個美人的補償,宋家現在唯一能送得出手的,也隻有她。
舒寧絕對沒想獻身!一是不想走這條路,二是原著裏的宋二姑娘嚐試過了,人家穆王根本不吃這套,是個非常有原則的反派!
除了美色,宋家還能送什麽?
膽小如鼠的宋大人,徐娘半老的杜氏,一心讀書的大哥,還是初中生年紀的弟弟,宋家那四人,什麽也指望不上。
靠自己?
舒寧穿書後會繼承該角色的技藝,像林盈盈的國畫技巧。可宋家二姑娘與杜氏一樣,完全就是個花瓶,連古代閨秀都會學的女紅宋二姑娘都拿不出手,其他沒學過的,琴棋書畫舞,宋二姑娘就更不會了。
到頭來,舒寧還得求助她在現代學的那些東西。
她最擅長漫畫,但穆王殿下可能欣賞不來那麽超時代審美的東西。
剩下的……
舒寧突然想到了廚藝!她喜歡做菜,還有幾道拿手菜,那裏麵有什麽會合穆王的胃口?
舒寧開始回憶她入睡前整理的原著裏關於穆王的劇情。作為一個反派,穆王做了很多壞事,也給男主楚淩以及楚淩支持的三皇子端王找了很多麻煩,至於穆王生活方麵的設定……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舒寧想起了一段!
那段劇情,是說穆王與端王、楚淩一起去戰場帶兵,戰場上生活艱苦,連王爺們也隻能跟著將士們吃大鍋飯,包子饅頭烙餅肉粥,頂多多分點葷菜。有一天,端王突然聽到有人高呼饒命,帶著楚淩匆匆趕出去,發現是穆王在夥房興風作浪。
原來,從小在揚州長大的穆王不愛吃普通包子,隻愛吃揚州小吃三丁包,在碼頭當苦力的時候他沒得選,自從進京當了王爺,穆王殿下開始非三丁包不吃,家裏的廚子都是特意從揚州找來的。到了軍營,穆王殿下忍了很久,這天非要夥房的廚子做三丁包,做不出來就要砍腦袋。
廚子能做,但做出來的不是那個味兒。
就在這個時候,善良正直的男主角楚淩出手了,他說自己不會做三丁包,但能做一種比三丁包更好吃的麵食,保證大家都愛吃。
穆王冷笑,讓他試。
楚淩擼起袖子,發揮他現代穿越男的優勢,搗鼓出了一鍋——肉夾饃!
肉夾饃一出鍋,誘人的香氣立即征服了夥房大小廚子以及端王的鼻子,一個個捧著肉夾饃高呼美味,隻有穆王麵色陰沉,一口都沒吃。後來楚淩與端王回營帳了,第二天用側麵描寫的方式,說穆王殿下要求夥房廚子頓頓都要給他送肉夾饃。
舒寧:……
也許肉夾饃真的很美味,美味到能征服心狠手辣的穆王殿下,但舒寧不會做那個。
“回王爺,您現在身份尊貴,民女家中捉襟見肘,錢財上送不了王爺什麽,民女也沒有什麽才藝,民女想著,王爺初到京城,可能吃不慣京城的飯菜,若王爺不嫌棄,民女願意替王爺做幾道揚州常見的菜色小吃,替王爺開開胃口。”
居然不是獻身?
穆王冰封的眼底浮起一絲異色。
“你會做菜?”他看向她那雙白皙嬌嫩的手,並不像經常進廚房的。
舒寧垂眸道:“原也不會,可民女吃不慣京城菜,偶爾會背著爹娘偷偷去小廚房搗鼓。”
“味道如何?”
“應該還不錯。”
穆王嗤了一聲,似是嘲諷她的大言不慚。
舒寧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並不在意。
“來人。”穆王突然對著窗外道。
萬公公立即彎腰進來了。
穆王瞥眼舒寧,冷聲道:“帶她去廚房。”
萬公公雖然不懂書房裏發生了什麽事,但他知道聽命,馬上領著舒寧走了。
當外麵的門重新關上,周圍恢複寂靜,穆王重新拿起匕首,帶著繭子的指腹劃過鋒利的刃邊。
給她一次機會,東西做的不好吃,再殺她也不遲。
第037章
舒寧跟著萬公公來到了穆王府的廚房。
王府的廚房很氣派, 中間一圈桌子上擺著各種食材,朝南一溜七口大小不同的鍋,有的用來煮粥蒸米飯, 有的用來燉湯煎餅, 有的用來炒菜燉菜。
舒寧圍著食材轉了一圈,能湊齊做穆王最愛吃的三丁包的食材。
舒寧自己就喜歡吃淮揚菜, 能做好幾道淮揚美食, 但今天她並不打算做三丁包,她得留著三丁包做誘餌,吊著穆王的胃口。
舒寧也要感謝穆王剛剛封王,目前的主要精力在於在京城站穩腳跟,還沒有閑心找揚州廚子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然舒寧廚藝再好,擁有揚州大廚的穆王也不會給她這次機會。
洗了手,舒寧往盆裏舀了麵,再撒點鹽,開始揉麵。
今天她要做兩道常見的揚州小吃, 蔥油餅、筍肉餛飩。
王府的麵白花花的,質量不比現代麵粉差, 揉好了放到一旁醒麵,這期間舒寧就去準備餡兒料了。
蔥油餅主要是切蔥花、調酥油,筍肉餛飩的餡兒料由豬肉末、嫩筍丁構成。
在王府大小廚子的圍觀下, 舒寧拎起一塊兒五花肉,拿著菜刀蹬蹬蹬地切了起來。
性格安靜的人做什麽都很認真,舒寧口不能言,反而成就了她優秀的專注力,一旦沉下心去做事, 無論是畫畫還是做菜,舒寧都能做的很好,刀工雖然比不上專業的廚師,但她現在的身份是官家小姐,白白嫩嫩的一雙小手,彈琴作畫都不會令人吃驚,當她熟練無比地切著肉、筍,還切得那麽好,便讓圍觀的廚子們暗暗地點起頭來。
對於廚子們來說,舒寧做的這兩樣東西沒什麽稀奇的,稀奇的是她竟然會這一手。
準備就緒,舒寧先烙了五塊兒蔥油餅,碗口大小的蔥油餅,每塊兒都隻有茶杯杯壁那麽厚,兩麵金黃微,中間點綴著碧綠色的蔥花,淡淡的鹹香撲麵而來。其實蔥油餅各地都有,做法也不盡相同,舒寧的這款蔥油餅是根據她的口味來的,爸爸媽媽哥哥也都喜歡吃。
餅好了,筍肉餛飩也下了鍋。
一隻隻元寶狀的小餛飩在湯水裏下沉,沸水稍微煮一下,很快就浮了起來。薄薄的一層皮包裹著飽滿的餡兒,快出鍋前撒入香油、蔥花、紫菜、鹽調味。舒寧還準備了兩個小碟子,一碟放醋一碟放王府大廚私人調至的牛肉醬,隨便穆王取用。
別看隻是兩樣小吃,因為和麵醒麵,舒寧竟然在廚房忙了將近一個時辰。
她端著托盤一走,王府的大廚們立即抓緊時間準備王爺的午膳。
穆王仍然待在書房,老皇帝給他安排了兩位先生,輪流給他補皇子們從小到大該上的各種課。
舒寧恭敬地站在門外,等萬公公通傳。
穆王早已聽得不耐煩,趁機讓教書先生休息休息,他來到了中間的小廳堂。
萬公公領著舒寧一塊兒進去了。
穆王的目光落在了舒寧手裏的托盤上。
舒寧緊張地行了一禮,恭聲解釋道:“王爺,這是民女最常做的兩樣小吃,蔥油餅、筍肉餛飩,不知是否會和王爺的胃口。”
穆王認得這兩樣。
養父家裏沒出事前,他常吃這些,因為吃的頻繁,覺得沒什麽稀奇,甚至不喜歡吃。等家裏出事了,他在碼頭賺的那點銅板連每日填飽肚子都無法支撐的時候,街頭那些小攤鋪叫賣的餛飩、糕餅,突然就成了他想吃又吃不起的美味。
進京之前,他是關押在死牢的囚犯。
聖旨一下,當地官員爭先恐後地來奉承他,請他吃大魚大肉,那些人準備什麽,他就吃什麽,沒有提過任何要求。再之後,他被官兵護送著來到京城,身份是高了,但仍然被一些人看不起,這幾日穆王都在熟悉京城的人和事,暫且還沒有考慮口腹之欲。
如今,隻是兩樣揚州小吃,竟看得他必須壓抑吞咽口水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