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停在帷帳外,疑惑地問:“王爺叫我何事?”
“服侍本王。”
舒寧:……
“這,這樣,是不是能夠再抵消一百點?”
穆王笑了,看著她單薄的身影道:“留宿一晚一百點,與一晚幾次無關。”
舒寧頓時後悔白日沒有仔細討價還價。
吐槽歸吐槽,舒寧還是像剛剛那樣溫柔小意。
穆王卻比剛剛冷靜多了,之前他還以為她多喜歡他,還會為她的熱情驚訝,甚至心底的某個位置都因那陌生的感覺而微微觸動,如今他已經明白,她隻想快點抹消他的仇恨值,隻想快點與他恩怨兩消。
表演是耗費體力的,更何況這種表演堪稱打戲。
到第三次的時候,舒寧已經沒有體力支撐了,又困又累,哭哭啼啼地推他搡他抓他。
穆王就想,這才是她的真麵目。
窗外飛來兩隻麻雀,嘰嘰喳喳,吵醒了睡在帷帳中的姑娘。
剛醒的時候,舒寧對著陌生的室內陳設一臉茫然,直到想起昨晚的那些,舒寧才發出一聲苦笑。
她竟然還無知地因為穆王的年齡比她的心理年齡小一歲而低估了他的可怕,人家可是扛了三年大米的男人,那胳膊那腰那腿,別說舒寧最多有兩袋大米那麽重,她就是一艘龐大的貨輪,穆王也能將她從港灣頂到海裏去。
揉著可憐的腰,舒寧慢慢坐了起來,找齊一件件衣裙穿上。
屋裏屋外都靜悄悄的,窗戶緊閉,舒寧也分不清現在是什麽時辰。
洗臉架上擺了一盆清水,舒寧根本彎不下腰,打濕巾子,站著擦擦臉就算了。
梳了一個最簡單的姑娘發型,舒寧腳步緩慢地走了出去,腰酸,肚子餓,舒寧隻覺得自己頭重腳輕,隨時都有暈倒的可能。
一百個點,賺得太不容易了。
廳堂的門也關著,舒寧拉開門,習慣昏暗的眼睛受不了外麵明媚的陽光,舒寧本能地扭過頭。
“姑娘醒了?”
小路子一直守在外麵,看到她立即笑著問道。
舒寧先掃了眼太陽,都已經偏西了。
“王爺在書房,姑娘要不要先吃點東西?廚房給您留了飯。”
舒寧隻想回家,不過飯也得吃,不然真要餓暈了。
點點頭,舒寧艱難地走到裏麵的桌子旁,坐下。
小路子一邊派人去廚房端菜,一邊派人去知會書房的主子。
舒寧吃飯吃到一半,聽見外麵有人喊王爺。
舒寧眼睫翕動,決定不管,先填飽肚子再說。
穆王一身錦袍走到門口,就見她側對他坐在桌子旁,一手端著碗,一手夾菜,吃得有點狼吞虎咽。昨夜她幾乎沒怎麽睡,哪怕補了大半天的覺臉色依然難看,眼底掛著一抹青黑,衣領擋不住的脖子上有一處紅痕。
腦海自動回憶著昨晚,穆王走進來,坐在了她對麵。
舒寧取出懷裏的賬本,讓他蓋印。
宋大人父子三人的仇恨值每月一扣,她這個得次次扣,以免他賴賬。
穆王笑了笑,派萬公公去取印,給她蓋了戳。
“又快黃昏了,不如今晚再扣一次?”看著她吃完最後一點米飯,穆王半真半假地道。
舒寧終於看了他一眼,懇求道:“我這麽久不回去,家人肯定很擔心,求王爺成全。”
穆王神色不悅,但還是同意了。
舒寧收好賬本,站起來的時候,因為不適而蹙眉。
穆王隻當沒看見,目光跟隨她單薄的背影,不知在想什麽。
舒寧坐穆王府的馬車回了宋家。
她不在的這大半日,宋大人已經辭了官,宋澤也去撤了自己的兩個功名,杜氏一邊擔心女兒,一邊哭哭啼啼地收拾家裏的東西,明早一家人就要搬到剛賃下的宅子去了,因為存銀有限,等搬完家,家裏的下人全都要解散,不然光靠父子三人賣體力賺的辛苦錢,連租金都無法支撐,現有的存銀除了要交房租,也要留著應急。
“凝凝,你有沒有受傷?”女兒一回來,杜氏就把女兒拉到屋裏,哭著問道。
舒寧笑笑:“沒事,就是有點累。”
杜氏更心疼了,本來以女兒的美貌,完全能嫁個好人家的。
“咱們退婚是對不起他,可害他家破人亡的又不是咱們,也不是咱們逼他去碼頭做苦力的,他為什麽要這樣對咱們?”坐在床上,杜氏越想越絕望,越想越委屈。
舒寧早看開了,一本書裏的反派如果會講道理,那就沒有反派這職業了。再說,穆王這些報複都是因為恨,畢竟宋家退婚是真的對不起他了,穆王為了發泄那股子恨,才要讓宋家人嚐嚐他當年吃過的苦。
“娘,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我跟你爹的都整理好了,我現在去收拾你哥你弟的去,忙完再來幫你。”
穆王雖然沒有直接懲罰杜氏,可沒錢雇傭下人了,杜氏要照顧丈夫與三個孩子,洗衣做飯等等,同樣辛苦。
舒寧送走杜氏,關上門,收拾自己的行囊。
要說窮,宋家也不是太窮,二姑娘從小到大也攢了一匣子首飾,太貴重的沒有,可各種銀鐲銀釵銀飾加起來,應該也能賣十來兩,再加上二姑娘多年攢下的八兩私房錢,她這裏就有這麽多,杜氏夫妻倆隻會更多。
可隨著家庭收入銳減,如果宋家不想辦法賺錢,便隻能坐吃山空。
第041章
宋家搬到了京城的東邊角, 這裏距離碼頭比較近,周圍一帶住的也全都是窮苦人家。
杜氏與宋大人都商量好了,辛苦九個月, 等年底抹消了穆王的仇恨值, 一家人就離開京城回揚州去,那裏還有宋家的祖宅, 老是老了點, 修繕修繕還能住人,一家人省吃儉用別浪費太多存銀,回去後宋大人開私塾教書,還是能生活得很不錯的。
有希望,一時的落魄就不算什麽了。
“凝凝也別怕,回去後沒人知道京城的事,我跟你爹再給你找個好人家。”杜氏安慰女兒道。
舒寧默默地聽著,忽然就接受了這一家人。
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她其實不太喜歡宋家人,當年退婚就是他們的錯, 錯了還不知道悔改,一起當縮頭烏龜, 以為這樣穆王就會忘了曾經的仇,死到臨頭才跪著求饒。穆王是狠,但宋家人身上也一堆缺點, 杜氏希望舒寧去給穆王當妾時,舒寧已經將“賣女求榮”四個字貼在了夫妻倆的頭上。
但這兩日觀察下來,舒寧發現這一家子隻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罷了,不是影視劇裏經常宣傳的至純至善的完美人物,但也絕非全是缺點的終極反麵角色。他們在這個世界認認真真地活著, 會希望有最簡單的辦法解決麻煩,解決不了時,他們也沒有對女兒抱怨指點,而是選擇一家人共同承擔。
安頓好了,也該遣散下人了。
宋家一共六個下人,宋家一倒,四個人求去,隻有老車夫兼守門的李叔、舒寧身邊的孤女小丫鬟錦兒求著留下來,寧可不要工錢也不肯走,因為離開宋家,他們再也無處可去。
李叔懇求道:“我可以上山砍柴割草,每天早晚送老爺少爺們去碼頭,還可以幫忙打掃院子。”
錦兒哭道:“我可以學做飯,家裏的衣裳我來洗,不會白吃飯的!”
宋家便留下了李叔與錦兒。
不過杜氏完全把錦兒送給了女兒,女兒去伺候穆王已經很痛苦了,杜氏舍不得再讓女兒做活兒,做飯、買菜、洗衣的事她來做,錦兒全心全意照顧女兒就好。別看杜氏做了這麽多年的官夫人,她其實是農家出身,小時候天天幫家裏做事,家裏有錢她樂意享福,必須吃苦了,杜氏也能熬。
宋大人父子三個反而沒有杜氏堅強,當然也是碼頭搬運太辛苦,才幹了三天,爺仨的肩膀、後背、腳底都磨出了水泡。
杜氏一邊給爺仨上藥,一邊掉眼淚。
舒寧沒敢去看三人的傷,她怕自己也會哭,但每天看著爺仨憔悴離開的身影、回來時一臉的疲憊,也夠舒寧難受的。與此同時,舒寧也更加明白了穆王為何會那麽恨隻是退婚的宋家,因為穆王也曾活得這麽辛苦,甚至更苦,年少的他將宋家視為救命稻草,可宋家非但沒救,還落井下石,為他淒慘的處境添了一層羞辱。
穆王用這種方式懲罰宋家,宋家其實很冤了,罪不至此,可這是一個皇權大於天的時代,為了活命,宋家隻能忍,隻能老老實實地還債。
舒寧不讚同穆王的報複手段,但她也不恨穆王,她就是來完成任務的,任務結束,這個世界就自動停止消散了,變成她做過的一場夢。
休養了兩天,身體一切恢複正常,舒寧想去外麵走走。
她想做點生意賺錢,實現自力更生。
如果宋大人還是六品京官,她做生意的計劃肯定會受到夫妻倆的強烈反對,現在形勢急轉,宋家變成普通的百姓之家了,反而替舒寧提供了便利。
“叫李叔陪你去,這邊亂,小心點。”杜氏必須留在家裏看家,安排李叔隨身保護女兒,李叔都五十多歲了,走在女兒身邊,沒人會誤會什麽。
舒寧就帶上李叔,揣著荷包出門了。
這一帶治安確實不如京城的富貴之地,不過大多數男人們都去碼頭賣力氣賺錢了,偶爾遇到一兩個賴皮漢,也都是瘦瘦小小還不如李叔強壯的小個子,隻敢對著舒寧吹吹口哨,光天化日的,不敢做什麽。
從宋家租的宅子出來,往東走一刻鍾左右,就是京城的東城門。
這邊擺了很多地攤,有賣包子饅頭等便宜吃食的,也有賣梳子胭脂等日常用品的,每個攤子前都站著幾個婦人挑挑揀揀,生意似乎還挺不錯。除了早晚外出打工的窮苦百姓,也有商旅、附近的百姓來京城看熱鬧,客流量雖然不如南北主城門,但也超出了舒寧的預料。
舒寧能在古代賺錢的手藝隻有廚藝,包子這邊有攤了,而且三丁包成本比較高,舒寧逛完所有的小吃攤,發現她可以擺個早、晚攤鋪,賣蔥油餅與小餛飩,物美價廉,隻想吃餅的拿了餅就可以走,想吃餛飩的坐下來,家裏提前包好餛飩,下鍋一煮就熟,吃完餅子喝口湯,肚子也舒服。
然而城裏麵的地攤位置都滿了,商鋪也沒有要出讓的。
舒寧想出城看看,可她沒有路引,侍衛大哥不許她出,不過舒寧已經看到城外的情況了,官路兩邊光禿禿的,沒有一個攤子。
她問侍衛大哥:“外麵不能擺攤嗎?”
小姑娘杏眼桃腮,長得標致動人,聲音也清甜嬌軟,侍衛大哥心情不錯,解釋道:“外麵的商旅雖然有錢,但他們很少會在地攤停留,攤主們賺的主要還是城裏百姓的生意,你把攤子擺在外麵,那些出城做苦工的都在裏麵吃過了,出來不會再去你那邊,沒想出城的百姓出門不會帶路引,就算在裏麵看到你的攤子,人家願意跑回去拿路引嗎?多費事。”
舒寧想了想,道:“可外麵的苦工傍晚還會回來,我的攤子擺在外麵,他們最先看到的就是我。”
侍衛大哥笑道:“小丫頭真是什麽都不懂,苦工們下工晚,回來的時候城門也要關了,進了城門可以慢慢吃,在外麵吃你的東西,城門關了怎麽辦?”
舒寧:……
她確實沒有想到城門關閉的問題。
這一早上無功而返。
李叔覺得姑娘的心思挺大,偷偷將此事告訴了傍晚歸家的宋大人。
吃晚飯的時候,宋大人就訓了女兒一頓,說他還能養家,不用女兒去拋頭露麵。
杜氏這才聽說女兒去外麵做什麽了,跟著丈夫一起批評女兒。
舒寧低著頭道:“我跟王爺的事早晚都會傳開,你們想瞞也瞞不住,反正都嫁不進體麵人家了,還不如出去做生意賺錢,手裏有錢了,興許還有窮酸秀才願意娶我。我看那邊擺攤的好多都是夫妻倆一起,感情挺好的,可見拋頭露麵的女人也會有丈夫疼。”
一個女人,待在家裏洗衣做飯看似做了很多事,可她沒有賺錢,在丈夫眼裏就沒多大用處似的,白養一樣,出去賺錢了,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拿回家,除了那種死要麵子的男人,哪個務實的丈夫會不喜歡?
權貴書生畢竟隻是少數,古代更多的是普通百姓,在百姓們心裏,過好日子才是第一位,禮儀規矩都是屁。
宋大人沒想那些,他隻是愧對女兒,都怪他沒本事,讓女兒白白被穆王欺辱,竟自輕自賤到要拋頭露麵做生意,丈夫人選也限定在了擺攤的小販與窮酸秀才。
杜氏仔細想了想,反而覺得女兒的話有道理!
“服侍本王。”
舒寧:……
“這,這樣,是不是能夠再抵消一百點?”
穆王笑了,看著她單薄的身影道:“留宿一晚一百點,與一晚幾次無關。”
舒寧頓時後悔白日沒有仔細討價還價。
吐槽歸吐槽,舒寧還是像剛剛那樣溫柔小意。
穆王卻比剛剛冷靜多了,之前他還以為她多喜歡他,還會為她的熱情驚訝,甚至心底的某個位置都因那陌生的感覺而微微觸動,如今他已經明白,她隻想快點抹消他的仇恨值,隻想快點與他恩怨兩消。
表演是耗費體力的,更何況這種表演堪稱打戲。
到第三次的時候,舒寧已經沒有體力支撐了,又困又累,哭哭啼啼地推他搡他抓他。
穆王就想,這才是她的真麵目。
窗外飛來兩隻麻雀,嘰嘰喳喳,吵醒了睡在帷帳中的姑娘。
剛醒的時候,舒寧對著陌生的室內陳設一臉茫然,直到想起昨晚的那些,舒寧才發出一聲苦笑。
她竟然還無知地因為穆王的年齡比她的心理年齡小一歲而低估了他的可怕,人家可是扛了三年大米的男人,那胳膊那腰那腿,別說舒寧最多有兩袋大米那麽重,她就是一艘龐大的貨輪,穆王也能將她從港灣頂到海裏去。
揉著可憐的腰,舒寧慢慢坐了起來,找齊一件件衣裙穿上。
屋裏屋外都靜悄悄的,窗戶緊閉,舒寧也分不清現在是什麽時辰。
洗臉架上擺了一盆清水,舒寧根本彎不下腰,打濕巾子,站著擦擦臉就算了。
梳了一個最簡單的姑娘發型,舒寧腳步緩慢地走了出去,腰酸,肚子餓,舒寧隻覺得自己頭重腳輕,隨時都有暈倒的可能。
一百個點,賺得太不容易了。
廳堂的門也關著,舒寧拉開門,習慣昏暗的眼睛受不了外麵明媚的陽光,舒寧本能地扭過頭。
“姑娘醒了?”
小路子一直守在外麵,看到她立即笑著問道。
舒寧先掃了眼太陽,都已經偏西了。
“王爺在書房,姑娘要不要先吃點東西?廚房給您留了飯。”
舒寧隻想回家,不過飯也得吃,不然真要餓暈了。
點點頭,舒寧艱難地走到裏麵的桌子旁,坐下。
小路子一邊派人去廚房端菜,一邊派人去知會書房的主子。
舒寧吃飯吃到一半,聽見外麵有人喊王爺。
舒寧眼睫翕動,決定不管,先填飽肚子再說。
穆王一身錦袍走到門口,就見她側對他坐在桌子旁,一手端著碗,一手夾菜,吃得有點狼吞虎咽。昨夜她幾乎沒怎麽睡,哪怕補了大半天的覺臉色依然難看,眼底掛著一抹青黑,衣領擋不住的脖子上有一處紅痕。
腦海自動回憶著昨晚,穆王走進來,坐在了她對麵。
舒寧取出懷裏的賬本,讓他蓋印。
宋大人父子三人的仇恨值每月一扣,她這個得次次扣,以免他賴賬。
穆王笑了笑,派萬公公去取印,給她蓋了戳。
“又快黃昏了,不如今晚再扣一次?”看著她吃完最後一點米飯,穆王半真半假地道。
舒寧終於看了他一眼,懇求道:“我這麽久不回去,家人肯定很擔心,求王爺成全。”
穆王神色不悅,但還是同意了。
舒寧收好賬本,站起來的時候,因為不適而蹙眉。
穆王隻當沒看見,目光跟隨她單薄的背影,不知在想什麽。
舒寧坐穆王府的馬車回了宋家。
她不在的這大半日,宋大人已經辭了官,宋澤也去撤了自己的兩個功名,杜氏一邊擔心女兒,一邊哭哭啼啼地收拾家裏的東西,明早一家人就要搬到剛賃下的宅子去了,因為存銀有限,等搬完家,家裏的下人全都要解散,不然光靠父子三人賣體力賺的辛苦錢,連租金都無法支撐,現有的存銀除了要交房租,也要留著應急。
“凝凝,你有沒有受傷?”女兒一回來,杜氏就把女兒拉到屋裏,哭著問道。
舒寧笑笑:“沒事,就是有點累。”
杜氏更心疼了,本來以女兒的美貌,完全能嫁個好人家的。
“咱們退婚是對不起他,可害他家破人亡的又不是咱們,也不是咱們逼他去碼頭做苦力的,他為什麽要這樣對咱們?”坐在床上,杜氏越想越絕望,越想越委屈。
舒寧早看開了,一本書裏的反派如果會講道理,那就沒有反派這職業了。再說,穆王這些報複都是因為恨,畢竟宋家退婚是真的對不起他了,穆王為了發泄那股子恨,才要讓宋家人嚐嚐他當年吃過的苦。
“娘,東西都收拾好了嗎?”
“我跟你爹的都整理好了,我現在去收拾你哥你弟的去,忙完再來幫你。”
穆王雖然沒有直接懲罰杜氏,可沒錢雇傭下人了,杜氏要照顧丈夫與三個孩子,洗衣做飯等等,同樣辛苦。
舒寧送走杜氏,關上門,收拾自己的行囊。
要說窮,宋家也不是太窮,二姑娘從小到大也攢了一匣子首飾,太貴重的沒有,可各種銀鐲銀釵銀飾加起來,應該也能賣十來兩,再加上二姑娘多年攢下的八兩私房錢,她這裏就有這麽多,杜氏夫妻倆隻會更多。
可隨著家庭收入銳減,如果宋家不想辦法賺錢,便隻能坐吃山空。
第041章
宋家搬到了京城的東邊角, 這裏距離碼頭比較近,周圍一帶住的也全都是窮苦人家。
杜氏與宋大人都商量好了,辛苦九個月, 等年底抹消了穆王的仇恨值, 一家人就離開京城回揚州去,那裏還有宋家的祖宅, 老是老了點, 修繕修繕還能住人,一家人省吃儉用別浪費太多存銀,回去後宋大人開私塾教書,還是能生活得很不錯的。
有希望,一時的落魄就不算什麽了。
“凝凝也別怕,回去後沒人知道京城的事,我跟你爹再給你找個好人家。”杜氏安慰女兒道。
舒寧默默地聽著,忽然就接受了這一家人。
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她其實不太喜歡宋家人,當年退婚就是他們的錯, 錯了還不知道悔改,一起當縮頭烏龜, 以為這樣穆王就會忘了曾經的仇,死到臨頭才跪著求饒。穆王是狠,但宋家人身上也一堆缺點, 杜氏希望舒寧去給穆王當妾時,舒寧已經將“賣女求榮”四個字貼在了夫妻倆的頭上。
但這兩日觀察下來,舒寧發現這一家子隻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罷了,不是影視劇裏經常宣傳的至純至善的完美人物,但也絕非全是缺點的終極反麵角色。他們在這個世界認認真真地活著, 會希望有最簡單的辦法解決麻煩,解決不了時,他們也沒有對女兒抱怨指點,而是選擇一家人共同承擔。
安頓好了,也該遣散下人了。
宋家一共六個下人,宋家一倒,四個人求去,隻有老車夫兼守門的李叔、舒寧身邊的孤女小丫鬟錦兒求著留下來,寧可不要工錢也不肯走,因為離開宋家,他們再也無處可去。
李叔懇求道:“我可以上山砍柴割草,每天早晚送老爺少爺們去碼頭,還可以幫忙打掃院子。”
錦兒哭道:“我可以學做飯,家裏的衣裳我來洗,不會白吃飯的!”
宋家便留下了李叔與錦兒。
不過杜氏完全把錦兒送給了女兒,女兒去伺候穆王已經很痛苦了,杜氏舍不得再讓女兒做活兒,做飯、買菜、洗衣的事她來做,錦兒全心全意照顧女兒就好。別看杜氏做了這麽多年的官夫人,她其實是農家出身,小時候天天幫家裏做事,家裏有錢她樂意享福,必須吃苦了,杜氏也能熬。
宋大人父子三個反而沒有杜氏堅強,當然也是碼頭搬運太辛苦,才幹了三天,爺仨的肩膀、後背、腳底都磨出了水泡。
杜氏一邊給爺仨上藥,一邊掉眼淚。
舒寧沒敢去看三人的傷,她怕自己也會哭,但每天看著爺仨憔悴離開的身影、回來時一臉的疲憊,也夠舒寧難受的。與此同時,舒寧也更加明白了穆王為何會那麽恨隻是退婚的宋家,因為穆王也曾活得這麽辛苦,甚至更苦,年少的他將宋家視為救命稻草,可宋家非但沒救,還落井下石,為他淒慘的處境添了一層羞辱。
穆王用這種方式懲罰宋家,宋家其實很冤了,罪不至此,可這是一個皇權大於天的時代,為了活命,宋家隻能忍,隻能老老實實地還債。
舒寧不讚同穆王的報複手段,但她也不恨穆王,她就是來完成任務的,任務結束,這個世界就自動停止消散了,變成她做過的一場夢。
休養了兩天,身體一切恢複正常,舒寧想去外麵走走。
她想做點生意賺錢,實現自力更生。
如果宋大人還是六品京官,她做生意的計劃肯定會受到夫妻倆的強烈反對,現在形勢急轉,宋家變成普通的百姓之家了,反而替舒寧提供了便利。
“叫李叔陪你去,這邊亂,小心點。”杜氏必須留在家裏看家,安排李叔隨身保護女兒,李叔都五十多歲了,走在女兒身邊,沒人會誤會什麽。
舒寧就帶上李叔,揣著荷包出門了。
這一帶治安確實不如京城的富貴之地,不過大多數男人們都去碼頭賣力氣賺錢了,偶爾遇到一兩個賴皮漢,也都是瘦瘦小小還不如李叔強壯的小個子,隻敢對著舒寧吹吹口哨,光天化日的,不敢做什麽。
從宋家租的宅子出來,往東走一刻鍾左右,就是京城的東城門。
這邊擺了很多地攤,有賣包子饅頭等便宜吃食的,也有賣梳子胭脂等日常用品的,每個攤子前都站著幾個婦人挑挑揀揀,生意似乎還挺不錯。除了早晚外出打工的窮苦百姓,也有商旅、附近的百姓來京城看熱鬧,客流量雖然不如南北主城門,但也超出了舒寧的預料。
舒寧能在古代賺錢的手藝隻有廚藝,包子這邊有攤了,而且三丁包成本比較高,舒寧逛完所有的小吃攤,發現她可以擺個早、晚攤鋪,賣蔥油餅與小餛飩,物美價廉,隻想吃餅的拿了餅就可以走,想吃餛飩的坐下來,家裏提前包好餛飩,下鍋一煮就熟,吃完餅子喝口湯,肚子也舒服。
然而城裏麵的地攤位置都滿了,商鋪也沒有要出讓的。
舒寧想出城看看,可她沒有路引,侍衛大哥不許她出,不過舒寧已經看到城外的情況了,官路兩邊光禿禿的,沒有一個攤子。
她問侍衛大哥:“外麵不能擺攤嗎?”
小姑娘杏眼桃腮,長得標致動人,聲音也清甜嬌軟,侍衛大哥心情不錯,解釋道:“外麵的商旅雖然有錢,但他們很少會在地攤停留,攤主們賺的主要還是城裏百姓的生意,你把攤子擺在外麵,那些出城做苦工的都在裏麵吃過了,出來不會再去你那邊,沒想出城的百姓出門不會帶路引,就算在裏麵看到你的攤子,人家願意跑回去拿路引嗎?多費事。”
舒寧想了想,道:“可外麵的苦工傍晚還會回來,我的攤子擺在外麵,他們最先看到的就是我。”
侍衛大哥笑道:“小丫頭真是什麽都不懂,苦工們下工晚,回來的時候城門也要關了,進了城門可以慢慢吃,在外麵吃你的東西,城門關了怎麽辦?”
舒寧:……
她確實沒有想到城門關閉的問題。
這一早上無功而返。
李叔覺得姑娘的心思挺大,偷偷將此事告訴了傍晚歸家的宋大人。
吃晚飯的時候,宋大人就訓了女兒一頓,說他還能養家,不用女兒去拋頭露麵。
杜氏這才聽說女兒去外麵做什麽了,跟著丈夫一起批評女兒。
舒寧低著頭道:“我跟王爺的事早晚都會傳開,你們想瞞也瞞不住,反正都嫁不進體麵人家了,還不如出去做生意賺錢,手裏有錢了,興許還有窮酸秀才願意娶我。我看那邊擺攤的好多都是夫妻倆一起,感情挺好的,可見拋頭露麵的女人也會有丈夫疼。”
一個女人,待在家裏洗衣做飯看似做了很多事,可她沒有賺錢,在丈夫眼裏就沒多大用處似的,白養一樣,出去賺錢了,實打實的真金白銀拿回家,除了那種死要麵子的男人,哪個務實的丈夫會不喜歡?
權貴書生畢竟隻是少數,古代更多的是普通百姓,在百姓們心裏,過好日子才是第一位,禮儀規矩都是屁。
宋大人沒想那些,他隻是愧對女兒,都怪他沒本事,讓女兒白白被穆王欺辱,竟自輕自賤到要拋頭露麵做生意,丈夫人選也限定在了擺攤的小販與窮酸秀才。
杜氏仔細想了想,反而覺得女兒的話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