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字寫的不那麽正經
穿越杜荷,開局李承乾謀反 作者:曾經也是個青澀的少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靖回過神以後,做了兩下深呼吸,這才認真看起來。
“《破陣子》?看來是一首詞!”
李靖看到詩詞名字的第一瞬間,心中已經猜到這是詩還是詞。
雖然字寫的醜,可是詞牌的名字起的不錯,他心裏也湧現出一抹期待感。
李靖一邊看,一邊高聲朗誦。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李靖抑揚頓挫念完以後,整個人呆住了。
臥了個大槽!
這詞寫到他的心坎去了!
隨著李靖呆若木雞地站立不動,現場瞬間瞬間陷入死寂一般。
杜荷微微一笑,並沒有說話。
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南宋文學大家辛棄疾所作的詞。
金戈鐵馬中,帶著壯誌難酬,英雄遲暮的氣概。
這首詞雖然和李靖不是百分百貼合,但是對於他現在英雄遲暮的年紀,解讀起來也別有一番意境。
良久。
“呼~ ”
李靖長長地呼了一口氣,舉著詩卷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他一邊小心翼翼地把詩卷放到一旁,一邊笑著對杜荷說道:“杜賢侄,你寫的這首詞的內容伯伯很滿意。”
美中不足啊!
雖然可以重新手抄一份,但是已經不是原主的真跡。
從情感上多少有些缺失。
如果杜荷知道李靖心中所想,一定會勸他趕緊重新抄一份。
畢竟他杜荷也不是原作者,他隻是詩詞的搬運工。
杜荷笑著說道:“李伯伯滿意就好。”
李靖直勾勾地盯著杜荷,搖著頭說道:“杜賢侄,這首詞無可挑剔,就是這字寫的有些不那麽正經。”
“回去以後,還是要多練練字才行。”
他的措詞很委婉。
並沒直截了當地說杜荷寫的字,就是一堆狗屎。
看來這首詞,讓杜荷在他心中的形象,加了不少分。
不等杜荷說話,李靖拍了拍他的肩膀:“杜賢侄,去我的書房詳聊,那裏有行軍地圖。”
“既然收下了你的這首好詞,伯伯也送給你一個好點子。”
既然收了杜荷的這份大禮,他也不藏著掖著。
正好他這幾天也研究出了對高句麗的作戰方案,正愁沒人傾訴。
兩人算是一拍即合。
走了一小會功夫, 杜荷跟著李靖很快來到他的書房。
書房內布置的比大堂還要好,裏麵的書架上擺滿了藏書。
而且在一側的牆上,還有一幅很大的行軍圖。
關上書房大門以後,李靖走到行軍圖前,直入主題直接開講。
“杜賢侄,我大唐水陸均與高句麗接壤,可水陸兩條路線作戰。”
李靖說話間,指了指和遼東接壤的營州,以及和平壤隔海相望的萊州。
他看到杜荷點了點頭,於是接著說道。
“陸路這條戰線,可兵出幽州、營州,遣大軍從陸路攻伐遼東。”
“遼東城是高句麗在北方的重城,城高且堅,裏麵還有重兵把守。”
“如果直接攻打遼東城,短時間根本打不下來,而新城、建安和蓋牟城的援兵就會從背後,攻擊我唐軍。”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圍城不攻,半道伏擊援軍!”
“把遼東城圍困住,半路伏擊新城、建安和蓋牟城派來的援兵,等高句麗的實力被消耗的差不多,再重兵合圍遼東城。”
“打下遼東城以後,一路大軍跨過玄菟城,一路大軍跨過蓋牟城,兩路大軍南下直逼高句麗國都平壤城。”
怕杜荷聽不懂,李靖還用手指著行軍圖,一個城一個城指出來。
緊接著,李靖指著萊州說道。
“在陸路大軍攻打遼東城的時候,為了防止平壤派援軍,水路大軍可兵出萊州,直接攻打平壤城。”
“水路大軍以牽製震懾為主,所以不能和駐守平壤城的敵軍,直接短兵相接。”
“要等陸路大軍達到以後,才能聯合起來攻伐平壤城。”
李靖說的很仔細,杜荷的腦海裏瞬間有了清晰的作戰計劃。
講完大的戰略計劃,李靖又教杜荷一些比較細節的東西。
他們一個說的投入,一個聽得入迷,就連李夫人端著水果茶水進來也沒有察覺。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麵的天色逐漸變的暗淡。
直到書房變的昏暗,有些看不清行軍地圖時,兩人這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交談。
“呼~”
杜荷收獲滿滿地長呼一口氣。
他站起身朝李靖拱手道謝:“李伯伯,多謝指點,侄兒獲益匪淺!”
李靖把一旁的詩卷重新拿在手上,笑著說道:“不必客氣,你我不過是等價交換罷了。”
在他看來,這些作戰計劃,李績和侯君集幾人也能隨手製定出來。
但是這首悲壯的詞,卻不是那麽容易作出來的。
在李靖心中,還是他占了杜荷的便宜。
杜荷搖了搖頭,認真說道:“李伯伯,一首詩詞不值一提,可李伯伯的軍政謀略卻價值萬金。”
每個人所擁有的東西不同,對待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
李靖擺了擺手,隨後指著案幾上的水果說道:“杜賢侄,嚐嚐陛下給的荔枝,現在還新鮮著,再放一兩天就沒這麽好吃了。”
“那侄兒就不客氣了。”
說了這麽久,杜荷也是口幹舌燥,饑腸轆轆。
荔枝這玩意,在長安可是個稀罕的水果。
李靖自己喝了幾大口茶,隨後饒有興趣問道:“杜賢侄,這次太子征伐高句麗,準備帶哪些將軍去?”
杜荷一愣,隨即搖頭說道:“李伯伯,太子還未決定。”
聽李靖的這個語氣,他心裏也想出征。
想想也是,一個戰鬥了大半輩子的將軍,對高句麗這種硬骨頭肯定很感興趣。
李靖接著說道:“杜賢侄,如果太子還沒定好將領,可把伯伯也安排進去。”
杜荷擔憂的看著他說道:“李伯伯,你現在已經是七十三歲的高齡,去高句麗那般苦寒之地,侄兒怕你的身子吃不消。”
如果能帶李靖這個軍神自然最好,隻是李靖現在的身體情況比較差,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
這仗就算打贏了,班師回朝恐怕也會遭受李世民的譴責。
魏王的黨羽也肯定會借題發揮,跳出來彈劾太子。
李靖一聽杜荷說他老,胡子直接翹起來,他心裏很不服氣。
“杜賢侄看好了!”
李靖高喝一聲,隨後開始打起拳來。
半套拳還沒打完,李靖就累地氣喘籲籲,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李靖無奈地坐下來說道:“哎,確實是老了,歲月不饒人啊。”
“《破陣子》?看來是一首詞!”
李靖看到詩詞名字的第一瞬間,心中已經猜到這是詩還是詞。
雖然字寫的醜,可是詞牌的名字起的不錯,他心裏也湧現出一抹期待感。
李靖一邊看,一邊高聲朗誦。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李靖抑揚頓挫念完以後,整個人呆住了。
臥了個大槽!
這詞寫到他的心坎去了!
隨著李靖呆若木雞地站立不動,現場瞬間瞬間陷入死寂一般。
杜荷微微一笑,並沒有說話。
這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南宋文學大家辛棄疾所作的詞。
金戈鐵馬中,帶著壯誌難酬,英雄遲暮的氣概。
這首詞雖然和李靖不是百分百貼合,但是對於他現在英雄遲暮的年紀,解讀起來也別有一番意境。
良久。
“呼~ ”
李靖長長地呼了一口氣,舉著詩卷的雙手,在微微顫抖。
他一邊小心翼翼地把詩卷放到一旁,一邊笑著對杜荷說道:“杜賢侄,你寫的這首詞的內容伯伯很滿意。”
美中不足啊!
雖然可以重新手抄一份,但是已經不是原主的真跡。
從情感上多少有些缺失。
如果杜荷知道李靖心中所想,一定會勸他趕緊重新抄一份。
畢竟他杜荷也不是原作者,他隻是詩詞的搬運工。
杜荷笑著說道:“李伯伯滿意就好。”
李靖直勾勾地盯著杜荷,搖著頭說道:“杜賢侄,這首詞無可挑剔,就是這字寫的有些不那麽正經。”
“回去以後,還是要多練練字才行。”
他的措詞很委婉。
並沒直截了當地說杜荷寫的字,就是一堆狗屎。
看來這首詞,讓杜荷在他心中的形象,加了不少分。
不等杜荷說話,李靖拍了拍他的肩膀:“杜賢侄,去我的書房詳聊,那裏有行軍地圖。”
“既然收下了你的這首好詞,伯伯也送給你一個好點子。”
既然收了杜荷的這份大禮,他也不藏著掖著。
正好他這幾天也研究出了對高句麗的作戰方案,正愁沒人傾訴。
兩人算是一拍即合。
走了一小會功夫, 杜荷跟著李靖很快來到他的書房。
書房內布置的比大堂還要好,裏麵的書架上擺滿了藏書。
而且在一側的牆上,還有一幅很大的行軍圖。
關上書房大門以後,李靖走到行軍圖前,直入主題直接開講。
“杜賢侄,我大唐水陸均與高句麗接壤,可水陸兩條路線作戰。”
李靖說話間,指了指和遼東接壤的營州,以及和平壤隔海相望的萊州。
他看到杜荷點了點頭,於是接著說道。
“陸路這條戰線,可兵出幽州、營州,遣大軍從陸路攻伐遼東。”
“遼東城是高句麗在北方的重城,城高且堅,裏麵還有重兵把守。”
“如果直接攻打遼東城,短時間根本打不下來,而新城、建安和蓋牟城的援兵就會從背後,攻擊我唐軍。”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圍城不攻,半道伏擊援軍!”
“把遼東城圍困住,半路伏擊新城、建安和蓋牟城派來的援兵,等高句麗的實力被消耗的差不多,再重兵合圍遼東城。”
“打下遼東城以後,一路大軍跨過玄菟城,一路大軍跨過蓋牟城,兩路大軍南下直逼高句麗國都平壤城。”
怕杜荷聽不懂,李靖還用手指著行軍圖,一個城一個城指出來。
緊接著,李靖指著萊州說道。
“在陸路大軍攻打遼東城的時候,為了防止平壤派援軍,水路大軍可兵出萊州,直接攻打平壤城。”
“水路大軍以牽製震懾為主,所以不能和駐守平壤城的敵軍,直接短兵相接。”
“要等陸路大軍達到以後,才能聯合起來攻伐平壤城。”
李靖說的很仔細,杜荷的腦海裏瞬間有了清晰的作戰計劃。
講完大的戰略計劃,李靖又教杜荷一些比較細節的東西。
他們一個說的投入,一個聽得入迷,就連李夫人端著水果茶水進來也沒有察覺。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外麵的天色逐漸變的暗淡。
直到書房變的昏暗,有些看不清行軍地圖時,兩人這才意猶未盡地結束交談。
“呼~”
杜荷收獲滿滿地長呼一口氣。
他站起身朝李靖拱手道謝:“李伯伯,多謝指點,侄兒獲益匪淺!”
李靖把一旁的詩卷重新拿在手上,笑著說道:“不必客氣,你我不過是等價交換罷了。”
在他看來,這些作戰計劃,李績和侯君集幾人也能隨手製定出來。
但是這首悲壯的詞,卻不是那麽容易作出來的。
在李靖心中,還是他占了杜荷的便宜。
杜荷搖了搖頭,認真說道:“李伯伯,一首詩詞不值一提,可李伯伯的軍政謀略卻價值萬金。”
每個人所擁有的東西不同,對待問題的看法也不一樣。
李靖擺了擺手,隨後指著案幾上的水果說道:“杜賢侄,嚐嚐陛下給的荔枝,現在還新鮮著,再放一兩天就沒這麽好吃了。”
“那侄兒就不客氣了。”
說了這麽久,杜荷也是口幹舌燥,饑腸轆轆。
荔枝這玩意,在長安可是個稀罕的水果。
李靖自己喝了幾大口茶,隨後饒有興趣問道:“杜賢侄,這次太子征伐高句麗,準備帶哪些將軍去?”
杜荷一愣,隨即搖頭說道:“李伯伯,太子還未決定。”
聽李靖的這個語氣,他心裏也想出征。
想想也是,一個戰鬥了大半輩子的將軍,對高句麗這種硬骨頭肯定很感興趣。
李靖接著說道:“杜賢侄,如果太子還沒定好將領,可把伯伯也安排進去。”
杜荷擔憂的看著他說道:“李伯伯,你現在已經是七十三歲的高齡,去高句麗那般苦寒之地,侄兒怕你的身子吃不消。”
如果能帶李靖這個軍神自然最好,隻是李靖現在的身體情況比較差,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
這仗就算打贏了,班師回朝恐怕也會遭受李世民的譴責。
魏王的黨羽也肯定會借題發揮,跳出來彈劾太子。
李靖一聽杜荷說他老,胡子直接翹起來,他心裏很不服氣。
“杜賢侄看好了!”
李靖高喝一聲,隨後開始打起拳來。
半套拳還沒打完,李靖就累地氣喘籲籲,不得不停下來休息。
李靖無奈地坐下來說道:“哎,確實是老了,歲月不饒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