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
崽被讀心後,暴君黑臉抓出男太後 作者:妙芝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臣們抱著感恩地心開始寫反思。
第一天上交,除了王丞相,皇帝繼續將他們噴得狗血淋頭。
第二天上午,除了李丞相,皇帝怒斥他們心不誠。
第三天上午,除了戶部尚書,皇帝直接拎出來一位官吏的反思嘲諷,直接降職。
……
除了順利上岸的稀少的幾位官吏,其他朝臣人都麻了。
這要怎麽寫才能讓陛下滿意啊!
兵部尚書憋不住直接找上了王丞相,拱手問道:“王相,不知,這關於做官的自我檢討要如何寫?!”
王丞相一臉懵,怔怔地看向兵部尚書:“怎麽就要寫當官的檢討?”
兵部尚書理所當然地開口:“陛下不是讓臣等反思嗎?反思,不就得寫為官的不足嗎?”
路過的戶部尚書險些一個踉蹌摔地上,無語地看著兵部尚書:怪不得你怎麽寫怎麽不過。根本就沒抓住核心啊!
“陛下並不是這個意思。”王丞相仔細看向兵部尚書,發現對方是真的沒發現陛下的遷怒與潛台詞時,才無奈道,“陛下是讓我們以這次事件為警示,約束各家子弟,日後不能遇到什麽事就去麻煩國師。並不是為官問題。”
兵部尚書還有點蒙:“哦。原來如此。”開始轉圈思考。
王丞相一眼就看出對方沒明白,但也懶得好為人師。
兵部尚書在回去的路上,抓耳撓腮,冥思苦想。
因為過於沉迷,以至於他出宮的時候沒怎麽看路,體格很大,一路上撞了好幾位尚書。
戶部尚書的奏章掉地上,刑部尚書被兵部尚書踩了一腳,袖口中的糕點全掉地上碎了。
禮部尚書更慘,他新戴的官帽掉了,啊,與之一起掉下的還有編織在官帽上的假發。
幾位·順利通關·尚書:……
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向兵部尚書的背影,眯了眯眼。
戶部尚書率先動了,他忽然扯住兵部尚書,道:“看你苦惱怎麽寫,不如老夫提點你一句。”
兵部尚書一愣,連連點頭。
戶部尚書道:“陛下說過一句‘欺小國師年幼’,老臣想著,陛下應當是暗示某些人上門求助國師時,不該空手。在路邊隨便找人算一卦還要花錢呢。”
兵部尚書:?
陛下能有這麽摳門的意思?
刑部尚書也走上來:“老夫認為,陛下是拿這件事提點臣等如何判案。比如那些情殺案件發生的原因,家庭背景……”
兵部尚書表情更懵逼了:?
陛下那番話,還能解讀出“如何解決情殺案件”的意思嗎?
最後,禮部尚書忽然走過來,輕聲道:“其實陛下在批評我們去拜見國師的禮數不足,你應該在奏章中引經據典,反思自己會成為知禮的人……”
兵部尚書心下一緊:陛下還有這個意思?嫌棄我莽夫了!
……
王丞相嘴角微微抽搐,這幾個尚書有一個算一個全在忽悠,偏偏兵部尚書沒看出來,還很信服地記小本本了。這內容真送過去,兵部尚書要倒大黴了。
不過比起過去爾虞我詐的朝堂,現在這樣鬧騰的朝堂更不錯,王丞相心情不錯地捏了捏翹起來的胡須尖尖。
他一轉身,恰好看見吏部尚書與李丞相攜手出來,但很快,吏部尚書就走開了。
王丞相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李相忽然拍拍手,示意出宮官道的同僚們看過來。
他開口道:“諸位,我想到了諸位無法通過的原因。”
朝臣們瞬間湧過去。
頓了頓,李丞相繼續道:“你們說。陛下是不是借著這一次的事件,實際上在警告我們,有關各地學子前來京城抗議的事?”
朝臣們一愣,除了兵部尚書還丈二摸不著頭腦,其他文臣,尤其與科考直接掛鉤的太子下屬,以及吏部一脈官吏。
他們的臉色肉眼可見地變綠了。
李丞相說的是,隨著科舉政策的下發,最先鬧騰起來的不是他們以為的六品以下的官吏,也不是今年被舉薦的那一批人,居然是諸侯王封地的學子。
他們提出的異議是,科舉考試,隻重學識不看品德,會選拔對國家有害的官吏。
而且他們不光口頭鬧事。
在這幾個月時間,各地學子陸續抵達京都,他們在各個酒肆高聲闊論科舉的不好之處。
昨日,有曾經淮南王封地的學子,重重敲打菜口的大鼓,聲稱,自己在為大夏民眾請願,要從源頭杜絕品德敗壞的官吏當官,要以舉薦製為主等等發言。
這時,吏部尚書忽然上前,道:“李相,這與來京城的各地學子們有什麽關係?首先學子們輕易見不到國師,其次,他們反對冒名科舉,但國師並不涉及科舉。”
李丞相道:“我收到消息。有個差點病死的學子被國師春祭下的雨救活了,從此變成國師狂熱朝拜者,他不停地宣揚,想要改變上層的科舉想法,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國師。隻有國師才能影響陛下。”
朝臣們:……
話糙理不糙,但是……國師才是最不會給陛下拆台的存在。
吏部尚書:“他們居然這麽天真?那無房了。反正在座各位不可能引薦學子們去找小國師拆台。”
其他朝臣認可地點頭。
李丞相依舊眉頭鎖緊:“諸位大人自然不會。但那些不了解國事的官吏呢?比如,京都六品以下的官吏,以及諸侯王封地從未進京過的屬臣。”
眾人沉默:確實,那些吃不到瓜的人,確實有可能亂來。
李丞相又道:“諸位大人,陛下今日擺明了說,讓我們克己守禮,不可打擾國師。但若過幾日,國師又被打擾到了,諸位認為陛下會如何應對?陛下今日能為國師修心養性,明日也能為國師血濺三尺。”
朝臣們心神一凜。
這時,吏部尚書又一次開口道:“那李相您的意思是?”
李丞相道:“諸侯王屬臣我們管不到。但京都六品以下的官吏,皆是在座各位的下屬。老夫認為,諸位大人約束好自家下屬如何?”
朝臣們對視一眼,紛紛點頭。
王相忽然嗤笑一聲:“可以。不過李相,在座諸位皆是忠心耿耿的朝臣。你大可不必又是棍棒又是蜜糖地耍小心思,坦蕩告知即可。”
李丞相拍了拍長袖,行禮道:“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望大人見諒。”
王丞相一頓。
兩位丞相對話一出,連兵部尚書都領會到意思了。
李丞相和吏部尚書剛剛是在唱雙簧,要諸位大人表態約束下屬呢。
兵部尚書卻低聲嘀咕:“李相這人好沒意思,都知道陛下要推冒名製科舉了,難道誰還會縱容屬下麽?”
戶部尚書無語地看著兵部尚書,想說點“世家籮卜坑”“丟小卒前去試探”等理論,但看著對方清澈的雙眸。
戶部尚書拍拍他的肩膀:“嗯。你就這麽想吧。”
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不解道:“咋?難道真有朝臣會幫那些外地學子?”
戶部尚書想了想,道:“起碼這次不會。”給李丞相麵子是一方麵,最主要的還是中庸之道,想多旁觀。
兵部尚書不解,但他向來清楚自己不會的事,跟風就好了。
他點了點頭,準備回去約束族人。
第一天上交,除了王丞相,皇帝繼續將他們噴得狗血淋頭。
第二天上午,除了李丞相,皇帝怒斥他們心不誠。
第三天上午,除了戶部尚書,皇帝直接拎出來一位官吏的反思嘲諷,直接降職。
……
除了順利上岸的稀少的幾位官吏,其他朝臣人都麻了。
這要怎麽寫才能讓陛下滿意啊!
兵部尚書憋不住直接找上了王丞相,拱手問道:“王相,不知,這關於做官的自我檢討要如何寫?!”
王丞相一臉懵,怔怔地看向兵部尚書:“怎麽就要寫當官的檢討?”
兵部尚書理所當然地開口:“陛下不是讓臣等反思嗎?反思,不就得寫為官的不足嗎?”
路過的戶部尚書險些一個踉蹌摔地上,無語地看著兵部尚書:怪不得你怎麽寫怎麽不過。根本就沒抓住核心啊!
“陛下並不是這個意思。”王丞相仔細看向兵部尚書,發現對方是真的沒發現陛下的遷怒與潛台詞時,才無奈道,“陛下是讓我們以這次事件為警示,約束各家子弟,日後不能遇到什麽事就去麻煩國師。並不是為官問題。”
兵部尚書還有點蒙:“哦。原來如此。”開始轉圈思考。
王丞相一眼就看出對方沒明白,但也懶得好為人師。
兵部尚書在回去的路上,抓耳撓腮,冥思苦想。
因為過於沉迷,以至於他出宮的時候沒怎麽看路,體格很大,一路上撞了好幾位尚書。
戶部尚書的奏章掉地上,刑部尚書被兵部尚書踩了一腳,袖口中的糕點全掉地上碎了。
禮部尚書更慘,他新戴的官帽掉了,啊,與之一起掉下的還有編織在官帽上的假發。
幾位·順利通關·尚書:……
他們不約而同地看向兵部尚書的背影,眯了眯眼。
戶部尚書率先動了,他忽然扯住兵部尚書,道:“看你苦惱怎麽寫,不如老夫提點你一句。”
兵部尚書一愣,連連點頭。
戶部尚書道:“陛下說過一句‘欺小國師年幼’,老臣想著,陛下應當是暗示某些人上門求助國師時,不該空手。在路邊隨便找人算一卦還要花錢呢。”
兵部尚書:?
陛下能有這麽摳門的意思?
刑部尚書也走上來:“老夫認為,陛下是拿這件事提點臣等如何判案。比如那些情殺案件發生的原因,家庭背景……”
兵部尚書表情更懵逼了:?
陛下那番話,還能解讀出“如何解決情殺案件”的意思嗎?
最後,禮部尚書忽然走過來,輕聲道:“其實陛下在批評我們去拜見國師的禮數不足,你應該在奏章中引經據典,反思自己會成為知禮的人……”
兵部尚書心下一緊:陛下還有這個意思?嫌棄我莽夫了!
……
王丞相嘴角微微抽搐,這幾個尚書有一個算一個全在忽悠,偏偏兵部尚書沒看出來,還很信服地記小本本了。這內容真送過去,兵部尚書要倒大黴了。
不過比起過去爾虞我詐的朝堂,現在這樣鬧騰的朝堂更不錯,王丞相心情不錯地捏了捏翹起來的胡須尖尖。
他一轉身,恰好看見吏部尚書與李丞相攜手出來,但很快,吏部尚書就走開了。
王丞相若有所思。
過了一會,李相忽然拍拍手,示意出宮官道的同僚們看過來。
他開口道:“諸位,我想到了諸位無法通過的原因。”
朝臣們瞬間湧過去。
頓了頓,李丞相繼續道:“你們說。陛下是不是借著這一次的事件,實際上在警告我們,有關各地學子前來京城抗議的事?”
朝臣們一愣,除了兵部尚書還丈二摸不著頭腦,其他文臣,尤其與科考直接掛鉤的太子下屬,以及吏部一脈官吏。
他們的臉色肉眼可見地變綠了。
李丞相說的是,隨著科舉政策的下發,最先鬧騰起來的不是他們以為的六品以下的官吏,也不是今年被舉薦的那一批人,居然是諸侯王封地的學子。
他們提出的異議是,科舉考試,隻重學識不看品德,會選拔對國家有害的官吏。
而且他們不光口頭鬧事。
在這幾個月時間,各地學子陸續抵達京都,他們在各個酒肆高聲闊論科舉的不好之處。
昨日,有曾經淮南王封地的學子,重重敲打菜口的大鼓,聲稱,自己在為大夏民眾請願,要從源頭杜絕品德敗壞的官吏當官,要以舉薦製為主等等發言。
這時,吏部尚書忽然上前,道:“李相,這與來京城的各地學子們有什麽關係?首先學子們輕易見不到國師,其次,他們反對冒名科舉,但國師並不涉及科舉。”
李丞相道:“我收到消息。有個差點病死的學子被國師春祭下的雨救活了,從此變成國師狂熱朝拜者,他不停地宣揚,想要改變上層的科舉想法,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國師。隻有國師才能影響陛下。”
朝臣們:……
話糙理不糙,但是……國師才是最不會給陛下拆台的存在。
吏部尚書:“他們居然這麽天真?那無房了。反正在座各位不可能引薦學子們去找小國師拆台。”
其他朝臣認可地點頭。
李丞相依舊眉頭鎖緊:“諸位大人自然不會。但那些不了解國事的官吏呢?比如,京都六品以下的官吏,以及諸侯王封地從未進京過的屬臣。”
眾人沉默:確實,那些吃不到瓜的人,確實有可能亂來。
李丞相又道:“諸位大人,陛下今日擺明了說,讓我們克己守禮,不可打擾國師。但若過幾日,國師又被打擾到了,諸位認為陛下會如何應對?陛下今日能為國師修心養性,明日也能為國師血濺三尺。”
朝臣們心神一凜。
這時,吏部尚書又一次開口道:“那李相您的意思是?”
李丞相道:“諸侯王屬臣我們管不到。但京都六品以下的官吏,皆是在座各位的下屬。老夫認為,諸位大人約束好自家下屬如何?”
朝臣們對視一眼,紛紛點頭。
王相忽然嗤笑一聲:“可以。不過李相,在座諸位皆是忠心耿耿的朝臣。你大可不必又是棍棒又是蜜糖地耍小心思,坦蕩告知即可。”
李丞相拍了拍長袖,行禮道:“是老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望大人見諒。”
王丞相一頓。
兩位丞相對話一出,連兵部尚書都領會到意思了。
李丞相和吏部尚書剛剛是在唱雙簧,要諸位大人表態約束下屬呢。
兵部尚書卻低聲嘀咕:“李相這人好沒意思,都知道陛下要推冒名製科舉了,難道誰還會縱容屬下麽?”
戶部尚書無語地看著兵部尚書,想說點“世家籮卜坑”“丟小卒前去試探”等理論,但看著對方清澈的雙眸。
戶部尚書拍拍他的肩膀:“嗯。你就這麽想吧。”
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不解道:“咋?難道真有朝臣會幫那些外地學子?”
戶部尚書想了想,道:“起碼這次不會。”給李丞相麵子是一方麵,最主要的還是中庸之道,想多旁觀。
兵部尚書不解,但他向來清楚自己不會的事,跟風就好了。
他點了點頭,準備回去約束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