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轉戰·鵬城
重生八零,成為人生贏家 作者:飄血征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板見葉桐對遊戲機感興趣,連忙從口袋裏掏出兩節五號電池裝上,一邊操作開機一邊給他介紹裏麵的遊戲。
“我這個遊戲機有兩款遊戲呢,”老板說:“瞧見沒,這是第一個遊戲,疊方塊,主要是把一排填滿,然後就可以自動消除,最後到頂就算失敗;還有這個是第二款,在迷宮裏吃豆子,把豆子吃光就算通關。”
“你試試很好玩的,現在特別受歡迎!”
黑色的塑料機身,上麵帶著幾個黃色和紅色的塑料按鈕,打開後是黑白屏幕,會有音樂聲,葉桐試玩了一會兒覺得還挺有意思,難怪那便宜兒子哭著喊著要。
“這個怎麽賣的?”葉桐問。
“你要多少啊,靚仔?”老板看著他的穿著打扮道:“二十五塊一台。”
“這麽貴?”葉桐假裝驚訝的出聲:“這可趕上一個月工資了!”
“所以說它是稀罕貨麽,”老板賣力的推銷:“我跟你說我這裏很緊俏,不抓緊時間的話很容易訂不到。”
“你自己生產的還能訂不到?”葉桐開始試探。
“我要有那本事就不在這擺攤了,”老板看他年紀小並沒防備:“我跟你說這可是港城的貨,我背過來很辛苦的!”
“港城?”葉桐眼眸微閃:“老板你不會是騙我吧,就這個?還港城?”
“你不信?”老板不樂意了:“不信你可以去打聽打聽啊,鵬城那有很多……”
他說到這忽然閉了嘴,轉而看向葉桐:“靚仔你到底要不要啊?”
葉桐似是為難的點頭:“太貴了,不瞞你說我這次是來進服裝的,你這一台遊戲機的價格都夠我進十條牛仔褲的了,不劃算。”
老板見葉桐不是真心想買頓時沒了推銷的意思,恰好這時又有人過來,老板連忙又去招呼那個客人。
葉桐看了看他這攤子,發現隻有這一種遊戲機,其餘都是小家電之類的,他又看了看周圍的幾家,這才轉身離開。
葉桐對這個遊戲機很有興趣,而且在他印象裏這款遊戲機確實火了很多年,甚至不光是小孩兒,就連大人都特別喜歡玩,葉桐忽然覺得他有必要去一趟鵬城,剛剛那老板說漏了嘴,鵬城那裏一定有生產這種遊戲機的工廠。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要再給薛寒江打個電話。
另一邊,因為前幾天的實驗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項目組所有人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推進,終於把最關鍵的技術難題給攻破了,今天一大早教授就帶著薛寒江和劉學文去科研所進行匯報,幾人在科研所又忙了一天,直到下班才重新趕回工大。
“我看你們一會兒都回家吧,”教授說:“這幾天大家都十分辛苦,回去好好睡個覺,明天再來。”
“那我就不客氣了,”劉學文笑著說:“我這幾天沒回家我媽肯定又要嘮叨,我得回去哄哄她。”
教授點點頭又看向薛寒江:“小薛呢?”
“我還是算了,”薛寒江笑笑:“我底子薄還是留在這,有些基礎知識我不太了解,正好趁機學一學。”
劉學文給他比了個大拇指:“佩服!”
教授表情中透露著滿意的神情,“那你就留在實驗室吧,對了這是我辦公桌的鑰匙,最上麵那個抽屜裏有我的筆記,你要是不嫌棄可以看看作為參考。
“那哪能嫌棄啊,”薛寒江立刻接過鑰匙笑著說:“謝謝老師,明兒早上我給您買早飯!”
教授笑著擺擺手:“我可不吃你們那套,你師娘肯定在家給我熬了粥,我這年紀還是喝點粥最好。”
告別兩人,薛寒江這才重新回去實驗室,他先打開教授的抽屜拿出筆記,然後又從自己抽屜裏拿出之前剩下的一個饅頭,好在現在天熱吃著也不涼,就這麽一邊啃饅頭,一邊抄錄老師的筆記。
當電話響起時,薛寒江瞬間回過神,他幾乎是小跑過去接起電話:“哪位?”
“哥,是我。”葉桐聽出了電話那邊薛寒江的聲音:“我到羊城了。”
“那就好,一切順利吧。”薛寒江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葉桐跟他簡單說了下這邊的情況,然後又問:“哥,你吃飯了嗎?”
薛寒江下意識回頭看了眼辦公桌上的半個饅頭隨即道:“在食堂吃的,饅頭、炒豆芽、茄子燉土豆,你呢?吃了腸粉?”
見薛寒江這麽說葉桐也沒懷疑,“不是腸粉,是煲仔飯,裏麵有臘肉和青菜還挺好吃的。”
“吃飽了就好,”薛寒江笑:“那邊好吃的多,你可以多嚐試嚐試。”
兩人又說了幾句,葉桐便提出要去鵬城的事。
“那款商品我覺得很好,我想去鵬城找找廠家,價格上肯定有優惠。”
薛寒江明白既然葉桐這麽說想必是已經做好了打算,他並不會勸阻對方,相反既然已經去了那邊,那就該把想了解的都了解清楚,也算是不白去一趟。
因為長途電話費貴,兩人並沒有聊太久就掛了電話,葉桐跟招待所工作人員打聽了下這裏到鵬城的車每天有幾班以及時間,順便又交了兩天的住宿費。
鵬城離羊城不遠,每天來往班車有好幾趟,葉桐決定明天一早坐車去那邊看看,如果可以當天晚上他就能重新回到羊城。
鵬城和羊城相比,地理位置上具有更多的優勢,鵬城靠海,岸邊建有不少港口碼頭,對岸的港城是亞洲著名的金融中心,站在岸邊甚至能一眼看到對麵的寫字樓上的招牌。
改革開放政策到目前為止施行已有兩年,葉桐一下車就看到周圍很多在建工地,雖然整體來看鵬城還有些老舊,但這裏已然孕發出勃勃生機。
“這邊批發市場分門別類,”三輪車師傅告訴葉桐:“還有幾個大型工業區,不過工業區那邊不對外,你要是想批發商品還得去批發市場,看你想買什麽。”
葉桐說想看看電子產品,師傅點頭直接蹬上三輪車:“我知道了,這就帶你去。”
“我這個遊戲機有兩款遊戲呢,”老板說:“瞧見沒,這是第一個遊戲,疊方塊,主要是把一排填滿,然後就可以自動消除,最後到頂就算失敗;還有這個是第二款,在迷宮裏吃豆子,把豆子吃光就算通關。”
“你試試很好玩的,現在特別受歡迎!”
黑色的塑料機身,上麵帶著幾個黃色和紅色的塑料按鈕,打開後是黑白屏幕,會有音樂聲,葉桐試玩了一會兒覺得還挺有意思,難怪那便宜兒子哭著喊著要。
“這個怎麽賣的?”葉桐問。
“你要多少啊,靚仔?”老板看著他的穿著打扮道:“二十五塊一台。”
“這麽貴?”葉桐假裝驚訝的出聲:“這可趕上一個月工資了!”
“所以說它是稀罕貨麽,”老板賣力的推銷:“我跟你說我這裏很緊俏,不抓緊時間的話很容易訂不到。”
“你自己生產的還能訂不到?”葉桐開始試探。
“我要有那本事就不在這擺攤了,”老板看他年紀小並沒防備:“我跟你說這可是港城的貨,我背過來很辛苦的!”
“港城?”葉桐眼眸微閃:“老板你不會是騙我吧,就這個?還港城?”
“你不信?”老板不樂意了:“不信你可以去打聽打聽啊,鵬城那有很多……”
他說到這忽然閉了嘴,轉而看向葉桐:“靚仔你到底要不要啊?”
葉桐似是為難的點頭:“太貴了,不瞞你說我這次是來進服裝的,你這一台遊戲機的價格都夠我進十條牛仔褲的了,不劃算。”
老板見葉桐不是真心想買頓時沒了推銷的意思,恰好這時又有人過來,老板連忙又去招呼那個客人。
葉桐看了看他這攤子,發現隻有這一種遊戲機,其餘都是小家電之類的,他又看了看周圍的幾家,這才轉身離開。
葉桐對這個遊戲機很有興趣,而且在他印象裏這款遊戲機確實火了很多年,甚至不光是小孩兒,就連大人都特別喜歡玩,葉桐忽然覺得他有必要去一趟鵬城,剛剛那老板說漏了嘴,鵬城那裏一定有生產這種遊戲機的工廠。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要再給薛寒江打個電話。
另一邊,因為前幾天的實驗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項目組所有人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推進,終於把最關鍵的技術難題給攻破了,今天一大早教授就帶著薛寒江和劉學文去科研所進行匯報,幾人在科研所又忙了一天,直到下班才重新趕回工大。
“我看你們一會兒都回家吧,”教授說:“這幾天大家都十分辛苦,回去好好睡個覺,明天再來。”
“那我就不客氣了,”劉學文笑著說:“我這幾天沒回家我媽肯定又要嘮叨,我得回去哄哄她。”
教授點點頭又看向薛寒江:“小薛呢?”
“我還是算了,”薛寒江笑笑:“我底子薄還是留在這,有些基礎知識我不太了解,正好趁機學一學。”
劉學文給他比了個大拇指:“佩服!”
教授表情中透露著滿意的神情,“那你就留在實驗室吧,對了這是我辦公桌的鑰匙,最上麵那個抽屜裏有我的筆記,你要是不嫌棄可以看看作為參考。
“那哪能嫌棄啊,”薛寒江立刻接過鑰匙笑著說:“謝謝老師,明兒早上我給您買早飯!”
教授笑著擺擺手:“我可不吃你們那套,你師娘肯定在家給我熬了粥,我這年紀還是喝點粥最好。”
告別兩人,薛寒江這才重新回去實驗室,他先打開教授的抽屜拿出筆記,然後又從自己抽屜裏拿出之前剩下的一個饅頭,好在現在天熱吃著也不涼,就這麽一邊啃饅頭,一邊抄錄老師的筆記。
當電話響起時,薛寒江瞬間回過神,他幾乎是小跑過去接起電話:“哪位?”
“哥,是我。”葉桐聽出了電話那邊薛寒江的聲音:“我到羊城了。”
“那就好,一切順利吧。”薛寒江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葉桐跟他簡單說了下這邊的情況,然後又問:“哥,你吃飯了嗎?”
薛寒江下意識回頭看了眼辦公桌上的半個饅頭隨即道:“在食堂吃的,饅頭、炒豆芽、茄子燉土豆,你呢?吃了腸粉?”
見薛寒江這麽說葉桐也沒懷疑,“不是腸粉,是煲仔飯,裏麵有臘肉和青菜還挺好吃的。”
“吃飽了就好,”薛寒江笑:“那邊好吃的多,你可以多嚐試嚐試。”
兩人又說了幾句,葉桐便提出要去鵬城的事。
“那款商品我覺得很好,我想去鵬城找找廠家,價格上肯定有優惠。”
薛寒江明白既然葉桐這麽說想必是已經做好了打算,他並不會勸阻對方,相反既然已經去了那邊,那就該把想了解的都了解清楚,也算是不白去一趟。
因為長途電話費貴,兩人並沒有聊太久就掛了電話,葉桐跟招待所工作人員打聽了下這裏到鵬城的車每天有幾班以及時間,順便又交了兩天的住宿費。
鵬城離羊城不遠,每天來往班車有好幾趟,葉桐決定明天一早坐車去那邊看看,如果可以當天晚上他就能重新回到羊城。
鵬城和羊城相比,地理位置上具有更多的優勢,鵬城靠海,岸邊建有不少港口碼頭,對岸的港城是亞洲著名的金融中心,站在岸邊甚至能一眼看到對麵的寫字樓上的招牌。
改革開放政策到目前為止施行已有兩年,葉桐一下車就看到周圍很多在建工地,雖然整體來看鵬城還有些老舊,但這裏已然孕發出勃勃生機。
“這邊批發市場分門別類,”三輪車師傅告訴葉桐:“還有幾個大型工業區,不過工業區那邊不對外,你要是想批發商品還得去批發市場,看你想買什麽。”
葉桐說想看看電子產品,師傅點頭直接蹬上三輪車:“我知道了,這就帶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