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挑撥·聽信
重生八零,成為人生贏家 作者:飄血征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支書特意跑去薛父信裏說的那幾家一趟,詢問他們想不想去省城跟薛父幹活兒,說著就把薛父的信給他們看。
“活兒應該不多,就是蓋個房子,”村支書在一旁說道:“說是活兒幹完了就回來,我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們商量商量去不去,我好給老薛回個信兒。”
幾個木工和瓦匠看完薛父的信其實都有些蠢蠢欲動,他們知道薛父這人從不說大話,既然說讓他們去幹活兒那肯定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的,再說這上麵說的工錢可比他們出去打零工掙得多,而且有薛父兜底他們也不用擔心到時候工錢不好要。
“我們去,”其中一個領頭的說:“老薛說讓我們盡快,這樣我們等會兒各自回家收拾一下,順便跟家裏頭說說,明兒個一早在村口集合。”
“行,”村支書點頭:“老薛這人說話準成,你們不用擔心。”
辦好這件事後村支書就回了家,支書媳婦見他哼著歌便問:“咋地了心情這麽好?”
村支書笑笑:“我以前就覺得老薛家那小子肯定出息人,這才哪到哪啊,以後你瞧著吧老薛家肯定飛黃騰達。”
支書媳婦就笑:“人家出息把你得意夠嗆,要我說能想著拉幫咱村裏人一起發達那才叫好樣的,別的都白扯。”
“你說的對,”村支書笑笑:“還是媳婦你覺悟高。”
第二天一早,村支書早早到村口等著統計去省城的人,結果薛父信上寫的那些人隻除了一個其他都來了。
“王老四他咋回事?”村支書皺眉:“昨天說好的事兒這還能忘?”
另一個剛到的瓦匠開口:“支書,咱不用等他了,昨兒晚上我聽見他家吵吵把火的,肯定是他媳婦跟老娘又鬧起來了不讓他去。”
村支書搖頭歎氣:“這不是不分好賴麽,那行你們先走吧,我讓牛車送你們去縣城坐車,到了記得打老薛信上留的號碼,他好去接你們啊。”
幾個人拎著幹活兒用的工具和各自行李坐上牛車,村支書送走他們想了想還是去了王老四家一趟,雖說兩口子吵架這事兒不歸他管,但他還是想問問連送到手的錢都不想掙,到底是因為啥。
村支書趕到老王家的時候,王老四媳婦正在院子裏喂雞,看到村支書急忙過來開門:“啥風把支書吹來了,您趕緊進屋坐。”
村支書笑笑:“沒啥事隨便過來看看,老四幹啥去了?”
“在後院兒收拾柴火呢,我這就去叫他。”
村支書進屋剛坐下,就看到王老四的娘從後屋出來,他便打了聲招呼:“老嬸兒忙著呢。”
王老四娘笑笑:“支書來啦,是不是想問我家老四去幹活兒的事兒?”
“可不是麽,”村支書聞言便直截了當的說:“人老薛給介紹個好活兒,工錢也不低,還指名道姓找的咱村裏這幾個幹活利索的人家,您咋沒讓老四去呢?”
王老四娘撇撇嘴:“他說是好活兒那就是好活兒啊?這麽老遠撇家舍業的萬一幹完活不給錢咋整?我們上哪要去。”
村支書笑容有些尷尬:“那不是還有老薛麽,有他在您怕啥?”
“就是熟人才好坑呢!”王老四的娘嗓門極大:“都是一個村的,你說我們到時候又不能去他家要錢,這不一看就是啞巴虧麽,我們可不傻!”
正說著,王老四從外麵進來了,他拍打著身上沾的柴火葉子道:“支書,就因為這事兒昨天晚上我們兩口子吵了半天,算了,這活兒我不去了。”
村支書看著他這樣一臉怒其不爭道:“人都走了,你現在就是想去也趕不上趟,行吧,既然你們自己商量好就成,沒啥事我回去了,家還老些活要幹呢。”
這邊村支書前腳走了,後腳王老四媳婦就出門找人嘮嗑去了,宋母看到王老四媳婦便問:“你家老四沒去吧?”
王老四媳婦搖頭:“我說啥都沒讓他去,嫂子你說的對,萬一不給錢那不是白忙活。”
“可不是咋地,”宋母一本正經道:“不是我看不起人,就老薛家那樣的能給介紹什麽靠譜的活?再說就算真有好活他咋不可著自己家人用還來找別人?這裏頭一看就有貓膩。”
王老四媳婦覺得宋母說的對極了,忙不迭跟著點頭:“聽說那幾家都去了,等著瞧吧有他們哭的時候。”
兩人說了會兒話,王老四媳婦就回去做飯了,宋母這才進屋道:“老薛家那人可真有意思,整點活兒還指名道姓找人去幹,不就是蓋個房子麽,瞧給他嘚瑟的,好像誰不會似的。”
宋父看了媳婦一眼:“人不是說活少麽,用不了那麽多人。”
“我呸,”宋母一臉憤憤:“我看他們就是沒瞧起咱家,要不憑啥不叫你去?我可聽說一天就給兩三塊呢,這可不是小數。”
宋父心裏其實也覺得宋母說的沒錯,不就是蓋房子麽,他以前在村裏又不是沒幹過,城裏頭的房子還能有啥不一樣的?要他說薛家就是故意挑事,活該他們這活兒幹不好,最好拿不到錢 ,到時候看老薛家還有啥臉在村裏待著!
另一邊幹活的人們坐了一天的客車終於到了省城,領頭的李大柱在車站門口找到個公用電話給薛父打電話,很快電話那邊就有人接聽了,不過不是薛父而是薛家老大。
“我們在汽車站這呢,”李大柱說:“大小子你能找著我們不?”
兩人在電話裏簡單說了幾句就掛斷了,旁邊幾人連忙湊上來問:“老薛咋說的?”
李大柱笑笑:“等會兒寒江來接咱們,別著急咱們在這等一會兒。”
其他幾人點頭,這才放下心來,還有人好奇問:“咋是他家老大?老薛呢?這活跟他家老大有關係?”
“聽說老薛還在工地沒回來呢,”李大柱笑笑:“先別想那麽多,等會兒見了寒江咱問問不就啥都知道了。”
“也是,”另一人點頭:“寒江是念大書的人,他肯定不會騙咱。”
“活兒應該不多,就是蓋個房子,”村支書在一旁說道:“說是活兒幹完了就回來,我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們商量商量去不去,我好給老薛回個信兒。”
幾個木工和瓦匠看完薛父的信其實都有些蠢蠢欲動,他們知道薛父這人從不說大話,既然說讓他們去幹活兒那肯定是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的,再說這上麵說的工錢可比他們出去打零工掙得多,而且有薛父兜底他們也不用擔心到時候工錢不好要。
“我們去,”其中一個領頭的說:“老薛說讓我們盡快,這樣我們等會兒各自回家收拾一下,順便跟家裏頭說說,明兒個一早在村口集合。”
“行,”村支書點頭:“老薛這人說話準成,你們不用擔心。”
辦好這件事後村支書就回了家,支書媳婦見他哼著歌便問:“咋地了心情這麽好?”
村支書笑笑:“我以前就覺得老薛家那小子肯定出息人,這才哪到哪啊,以後你瞧著吧老薛家肯定飛黃騰達。”
支書媳婦就笑:“人家出息把你得意夠嗆,要我說能想著拉幫咱村裏人一起發達那才叫好樣的,別的都白扯。”
“你說的對,”村支書笑笑:“還是媳婦你覺悟高。”
第二天一早,村支書早早到村口等著統計去省城的人,結果薛父信上寫的那些人隻除了一個其他都來了。
“王老四他咋回事?”村支書皺眉:“昨天說好的事兒這還能忘?”
另一個剛到的瓦匠開口:“支書,咱不用等他了,昨兒晚上我聽見他家吵吵把火的,肯定是他媳婦跟老娘又鬧起來了不讓他去。”
村支書搖頭歎氣:“這不是不分好賴麽,那行你們先走吧,我讓牛車送你們去縣城坐車,到了記得打老薛信上留的號碼,他好去接你們啊。”
幾個人拎著幹活兒用的工具和各自行李坐上牛車,村支書送走他們想了想還是去了王老四家一趟,雖說兩口子吵架這事兒不歸他管,但他還是想問問連送到手的錢都不想掙,到底是因為啥。
村支書趕到老王家的時候,王老四媳婦正在院子裏喂雞,看到村支書急忙過來開門:“啥風把支書吹來了,您趕緊進屋坐。”
村支書笑笑:“沒啥事隨便過來看看,老四幹啥去了?”
“在後院兒收拾柴火呢,我這就去叫他。”
村支書進屋剛坐下,就看到王老四的娘從後屋出來,他便打了聲招呼:“老嬸兒忙著呢。”
王老四娘笑笑:“支書來啦,是不是想問我家老四去幹活兒的事兒?”
“可不是麽,”村支書聞言便直截了當的說:“人老薛給介紹個好活兒,工錢也不低,還指名道姓找的咱村裏這幾個幹活利索的人家,您咋沒讓老四去呢?”
王老四娘撇撇嘴:“他說是好活兒那就是好活兒啊?這麽老遠撇家舍業的萬一幹完活不給錢咋整?我們上哪要去。”
村支書笑容有些尷尬:“那不是還有老薛麽,有他在您怕啥?”
“就是熟人才好坑呢!”王老四的娘嗓門極大:“都是一個村的,你說我們到時候又不能去他家要錢,這不一看就是啞巴虧麽,我們可不傻!”
正說著,王老四從外麵進來了,他拍打著身上沾的柴火葉子道:“支書,就因為這事兒昨天晚上我們兩口子吵了半天,算了,這活兒我不去了。”
村支書看著他這樣一臉怒其不爭道:“人都走了,你現在就是想去也趕不上趟,行吧,既然你們自己商量好就成,沒啥事我回去了,家還老些活要幹呢。”
這邊村支書前腳走了,後腳王老四媳婦就出門找人嘮嗑去了,宋母看到王老四媳婦便問:“你家老四沒去吧?”
王老四媳婦搖頭:“我說啥都沒讓他去,嫂子你說的對,萬一不給錢那不是白忙活。”
“可不是咋地,”宋母一本正經道:“不是我看不起人,就老薛家那樣的能給介紹什麽靠譜的活?再說就算真有好活他咋不可著自己家人用還來找別人?這裏頭一看就有貓膩。”
王老四媳婦覺得宋母說的對極了,忙不迭跟著點頭:“聽說那幾家都去了,等著瞧吧有他們哭的時候。”
兩人說了會兒話,王老四媳婦就回去做飯了,宋母這才進屋道:“老薛家那人可真有意思,整點活兒還指名道姓找人去幹,不就是蓋個房子麽,瞧給他嘚瑟的,好像誰不會似的。”
宋父看了媳婦一眼:“人不是說活少麽,用不了那麽多人。”
“我呸,”宋母一臉憤憤:“我看他們就是沒瞧起咱家,要不憑啥不叫你去?我可聽說一天就給兩三塊呢,這可不是小數。”
宋父心裏其實也覺得宋母說的沒錯,不就是蓋房子麽,他以前在村裏又不是沒幹過,城裏頭的房子還能有啥不一樣的?要他說薛家就是故意挑事,活該他們這活兒幹不好,最好拿不到錢 ,到時候看老薛家還有啥臉在村裏待著!
另一邊幹活的人們坐了一天的客車終於到了省城,領頭的李大柱在車站門口找到個公用電話給薛父打電話,很快電話那邊就有人接聽了,不過不是薛父而是薛家老大。
“我們在汽車站這呢,”李大柱說:“大小子你能找著我們不?”
兩人在電話裏簡單說了幾句就掛斷了,旁邊幾人連忙湊上來問:“老薛咋說的?”
李大柱笑笑:“等會兒寒江來接咱們,別著急咱們在這等一會兒。”
其他幾人點頭,這才放下心來,還有人好奇問:“咋是他家老大?老薛呢?這活跟他家老大有關係?”
“聽說老薛還在工地沒回來呢,”李大柱笑笑:“先別想那麽多,等會兒見了寒江咱問問不就啥都知道了。”
“也是,”另一人點頭:“寒江是念大書的人,他肯定不會騙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