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
重生八零,成為人生贏家 作者:飄血征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寒河的婚事就這麽定了。
不管咋說薛母還是找了村裏的媒人幫忙看日子,沒幾天這事兒就在整個村裏傳開了,李大柱媳婦下地的時候碰見薛母便問:“你家老二咋這麽著急呢?要我說再等兩年也不晚,你家老大以後肯定有大出息,有他幫襯老二出路肯定能更好。”
薛母歎氣:“他自己相中的咱當爹媽也不能死命攔著,再說……”
薛母這幾天憋了一肚子火,總算有個能說話的人把肚子裏的委屈都說出來,李大柱媳婦聽的眼睛都瞪大了,也跟著氣得不行:“這老二確實欠揍!”
見薛母神色不好又連忙安慰:“你也別太較真,兒孫自有兒孫福,老話不說麽,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何況咱老百姓了,你家已經有一個出息的,等以後你跟薛大哥老了也不怕,至於老二……大不了過幾年等老三、老四大了就分家,好了賴了的讓他們自己過去吧,你就甭操心了。”
薛母覺得大柱媳婦說的有理:“你說的沒錯,再過兩年看看,要是老三也能考上大學那我跟他爹就帶著老四過,剩下這麽一個小的咋地都好說,至於老二……算了。”
李大柱媳婦跟著歎氣,現在村裏人都羨慕老薛家日子過得好,可誰知道他們家能攤上這種糟心事,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當天回到家,李大柱媳婦就把這事兒跟自家男人說了,李大柱聽的直皺眉:“不是我說,老二那孩子比他大哥差遠了,以前就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混,現在又整出這事兒……不過這話你聽就聽了,千萬別往外說。”
“我咋能那麽幹,”李大柱媳婦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沒長腦子,就是跟你說一聲,反正日子都定了到時候咱去隨禮就成。”
“禮重點,”李大柱道:“薛哥對咱不錯,咱得幫薛哥做臉。”
李大柱媳婦點頭:“明兒個我就去鎮上,你放心吧。”
因著王秀英的肚子,薛母挑了個最近的日子,薛父數著月份牌上的日期:“這也沒幾天了,咱家還啥都沒準備呢。”
“你要準備啥?”薛母道:“提前兩天去鎮上把擺席用的肉買回來就成,咱也不是大操大辦就按照村裏現在的規矩隨大流,反正彩禮之前都給過了,也不用再買啥,我倒要看看老王家這麽著急嫁閨女能給帶多少陪嫁。”
說完又朝屋裏喊了一嗓子:“老二,你有時間去老王家把定好的日子告訴他們,他們家要嫁閨女該準備的也得準備起來了!”
薛寒河不做多想,問好日期就去了王家,薛母站在院子裏看著跑遠的身影越想越來氣:“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進門呢我看他連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
薛父看著氣鼓鼓的媳婦道:“老二啥樣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別生氣了,氣壞的還不是自己身體,以後咱該咋樣還咋樣,把老三老四好好培養比啥都強。”
“對,”薛母點頭:“你說的沒錯,我非得把老三老四都送上大學,到時候讓老二瞧瞧,咱家就他一個啥也不是!”
兩個村子離得不遠,薛寒河沒一會兒就到了王家,王父王母瞧見準姑爺來了都特別熱情,忙不迭的把他讓進屋裏坐。
王秀英這會兒正在炕上縫衣服,看見薛寒河進來就靦腆一笑,兩個小年輕對視的眼神直拉絲,一旁見狀的王父王母看著高興,先給姑爺倒了水才問薛寒河來意。
薛寒河被提醒這才想起正事,忙把家裏定下的日子跟二老說了,王父王母聽後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他們巴不得閨女早點嫁過去,畢竟等肚子大起來那可就難看了,現在見薛家沒為難他們,心中對這樁婚事更加滿意幾分。
等送走薛寒河,王母才回到屋裏對閨女說:“大閨女,你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了。”
王秀英麵帶羞澀:“媽,時間這麽緊,衣裳現在做還趕趟嗎?”
“趕趟,咋不趕趟呢,”王母笑笑:“上次老薛家來過禮不是帶了紅布麽,就用那個給你做,別的也不用再準備啥……”
“啊?”王秀英一愣:“咱家不是還得準備被褥嗎?這個要是來不及做那也得整兩套被麵吧,到時候還得壓箱底呢。”
“哎呀,我說你這丫頭想的可真多,”王母說道:“老薛家啥條件?還能在乎你這仨瓜倆棗的?”
王秀英一想也是:“薛寒河是說過他家頓頓有肉,可結婚是兩家人的事,咱也不能啥都指望薛家啊,到時候不好看。”
“給給給,肯定給你準備,”王母笑笑:“你這丫頭想的可真多,你放心咱家就你一個閨女,差誰也不能差了你的東西。”
“對了,有時間你讓薛寒河給他大哥寫信,就說讓他回來參加你們的婚事,到時候你們兩口子多會來點事,在他大哥麵前留點好印象,知道不?”
王秀英點頭:“薛寒河說他哥還得兩年才畢業呢,金寶、銀寶那會兒正好念完初中。”
“那不是正好麽,”王母笑著說:“他大哥成績好以後肯定差不了,讓他幫忙給你弟弟們安排個工作,肯定是手到擒來!”
王秀英也這麽覺得:“我聽說現在大學生出來分配工作直接就是幹部,薛寒河也說過他哥在學校竟拿獎學金了,以後出路肯定不會差。”
王母點點頭:“要不是為了這個我跟你爹能同意你倆的事兒?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他家要啥也不是你嫁過去幹啥?跟著喝西北風啊?還是回娘家打秋風?”
“媽,你看你說的啥話,”王秀英不樂意了。
“我就這麽一說,”王母拍拍閨女的手:“行了你先忙吧,我去給你看看新衣服咋做,還得給你準備新被麵,也不知道咱家布票還夠不夠。”
“要說還是大閨女你命好,嫁到那邊過上好日子別忘了你這倆弟弟就成,爹媽沒啥本事咱家以後就都指望你了。”
不管咋說薛母還是找了村裏的媒人幫忙看日子,沒幾天這事兒就在整個村裏傳開了,李大柱媳婦下地的時候碰見薛母便問:“你家老二咋這麽著急呢?要我說再等兩年也不晚,你家老大以後肯定有大出息,有他幫襯老二出路肯定能更好。”
薛母歎氣:“他自己相中的咱當爹媽也不能死命攔著,再說……”
薛母這幾天憋了一肚子火,總算有個能說話的人把肚子裏的委屈都說出來,李大柱媳婦聽的眼睛都瞪大了,也跟著氣得不行:“這老二確實欠揍!”
見薛母神色不好又連忙安慰:“你也別太較真,兒孫自有兒孫福,老話不說麽,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何況咱老百姓了,你家已經有一個出息的,等以後你跟薛大哥老了也不怕,至於老二……大不了過幾年等老三、老四大了就分家,好了賴了的讓他們自己過去吧,你就甭操心了。”
薛母覺得大柱媳婦說的有理:“你說的沒錯,再過兩年看看,要是老三也能考上大學那我跟他爹就帶著老四過,剩下這麽一個小的咋地都好說,至於老二……算了。”
李大柱媳婦跟著歎氣,現在村裏人都羨慕老薛家日子過得好,可誰知道他們家能攤上這種糟心事,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當天回到家,李大柱媳婦就把這事兒跟自家男人說了,李大柱聽的直皺眉:“不是我說,老二那孩子比他大哥差遠了,以前就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混,現在又整出這事兒……不過這話你聽就聽了,千萬別往外說。”
“我咋能那麽幹,”李大柱媳婦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沒長腦子,就是跟你說一聲,反正日子都定了到時候咱去隨禮就成。”
“禮重點,”李大柱道:“薛哥對咱不錯,咱得幫薛哥做臉。”
李大柱媳婦點頭:“明兒個我就去鎮上,你放心吧。”
因著王秀英的肚子,薛母挑了個最近的日子,薛父數著月份牌上的日期:“這也沒幾天了,咱家還啥都沒準備呢。”
“你要準備啥?”薛母道:“提前兩天去鎮上把擺席用的肉買回來就成,咱也不是大操大辦就按照村裏現在的規矩隨大流,反正彩禮之前都給過了,也不用再買啥,我倒要看看老王家這麽著急嫁閨女能給帶多少陪嫁。”
說完又朝屋裏喊了一嗓子:“老二,你有時間去老王家把定好的日子告訴他們,他們家要嫁閨女該準備的也得準備起來了!”
薛寒河不做多想,問好日期就去了王家,薛母站在院子裏看著跑遠的身影越想越來氣:“都說娶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進門呢我看他連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
薛父看著氣鼓鼓的媳婦道:“老二啥樣你不是早就知道了?別生氣了,氣壞的還不是自己身體,以後咱該咋樣還咋樣,把老三老四好好培養比啥都強。”
“對,”薛母點頭:“你說的沒錯,我非得把老三老四都送上大學,到時候讓老二瞧瞧,咱家就他一個啥也不是!”
兩個村子離得不遠,薛寒河沒一會兒就到了王家,王父王母瞧見準姑爺來了都特別熱情,忙不迭的把他讓進屋裏坐。
王秀英這會兒正在炕上縫衣服,看見薛寒河進來就靦腆一笑,兩個小年輕對視的眼神直拉絲,一旁見狀的王父王母看著高興,先給姑爺倒了水才問薛寒河來意。
薛寒河被提醒這才想起正事,忙把家裏定下的日子跟二老說了,王父王母聽後臉上頓時笑開了花,他們巴不得閨女早點嫁過去,畢竟等肚子大起來那可就難看了,現在見薛家沒為難他們,心中對這樁婚事更加滿意幾分。
等送走薛寒河,王母才回到屋裏對閨女說:“大閨女,你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了。”
王秀英麵帶羞澀:“媽,時間這麽緊,衣裳現在做還趕趟嗎?”
“趕趟,咋不趕趟呢,”王母笑笑:“上次老薛家來過禮不是帶了紅布麽,就用那個給你做,別的也不用再準備啥……”
“啊?”王秀英一愣:“咱家不是還得準備被褥嗎?這個要是來不及做那也得整兩套被麵吧,到時候還得壓箱底呢。”
“哎呀,我說你這丫頭想的可真多,”王母說道:“老薛家啥條件?還能在乎你這仨瓜倆棗的?”
王秀英一想也是:“薛寒河是說過他家頓頓有肉,可結婚是兩家人的事,咱也不能啥都指望薛家啊,到時候不好看。”
“給給給,肯定給你準備,”王母笑笑:“你這丫頭想的可真多,你放心咱家就你一個閨女,差誰也不能差了你的東西。”
“對了,有時間你讓薛寒河給他大哥寫信,就說讓他回來參加你們的婚事,到時候你們兩口子多會來點事,在他大哥麵前留點好印象,知道不?”
王秀英點頭:“薛寒河說他哥還得兩年才畢業呢,金寶、銀寶那會兒正好念完初中。”
“那不是正好麽,”王母笑著說:“他大哥成績好以後肯定差不了,讓他幫忙給你弟弟們安排個工作,肯定是手到擒來!”
王秀英也這麽覺得:“我聽說現在大學生出來分配工作直接就是幹部,薛寒河也說過他哥在學校竟拿獎學金了,以後出路肯定不會差。”
王母點點頭:“要不是為了這個我跟你爹能同意你倆的事兒?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他家要啥也不是你嫁過去幹啥?跟著喝西北風啊?還是回娘家打秋風?”
“媽,你看你說的啥話,”王秀英不樂意了。
“我就這麽一說,”王母拍拍閨女的手:“行了你先忙吧,我去給你看看新衣服咋做,還得給你準備新被麵,也不知道咱家布票還夠不夠。”
“要說還是大閨女你命好,嫁到那邊過上好日子別忘了你這倆弟弟就成,爹媽沒啥本事咱家以後就都指望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