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有太監前來引導。
“忠興侯夫人,娘娘有請。”
這位忠興侯夫人王氏,進了宮一路向西而行,到了永安宮。
這是聖母皇太後秦氏的宮殿。
秦氏原是先帝淑妃,小皇帝三歲上下就記到了她名下,待到皇帝七歲登基,她竟以無子之身,成了皇太後。
而今宣熙十年,西太後秦氏才剛剛二十九歲。
她娘家因她水漲船高,從尋常人家直封忠興侯。
說起來,秦家原來是給宮裏進貢芋頭的皇商,先皇南巡的時候一眼瞧中了秦氏,這才帶回了宮裏。
忠興侯夫人王氏,正是秦氏母親。
王氏進了宮,便把聽來的章府的事告訴了秦太後。
“... ...說是寵得不得了,我本還想那到底是個妓,怎麽也不能真的入了章紀堂的眼,還讓你兩個堂妹等著,不是沒機會的。眼下看來,那沈如是哄男人手段厲害,你兩個堂妹什麽時候能等到?黃花菜都要涼了!”
秦太後怔了一下,神思一晃。
王氏還在嘀咕,“... ...你弟弟你也不是不知道,癡戀她幾年了?哪年不去看她登台唱戲。今年若不是你爹讓他回福建老家祭祖,沈如是嫁人,他還不得攪翻了天... ...幸而他不在,最好一時半會別回京了... ...”
王氏嘀咕了一陣,見秦太後不知想什麽,拍她的手。
“娘娘?娘娘?想什麽呢?那章紀堂的事,可怎麽辦?他那首輔新政要加稅,咱們家的生意可就慘了。這眼看著就要同咱們對著來了,娘娘還得拉攏了他才好!”
秦太後怎麽不知道,所以他爹娘想把兩個堂妹擇其一嫁給章紀堂的時候,她沒阻攔。
秦太後回了神,說不出是焦慮還是輕鬆。
“事已至此,也不是咱們說得算的了。首輔娶了沈如是,東邊不是也沒撈著嗎?定國公不怕補稅,卻怕章首輔將他們這些貴勳打散了給皇上親政讓路,那定國公夫人一早就遞牌子進宮了。”
定國公夫人徐氏,正是母後皇太後,即先帝皇後、東太後的娘家母親。
皇上欽點章紀堂做首輔之後,賜如今章府的院子,又讓宗人府送了十二個人去。
定國公夫人徐氏眼睛尖心思活,立刻也讓女兒竇太後送了八個人。
秦太後娘家沒這個眼力見,卻知道緊緊跟上,也送了八個。
所以,王氏這邊得了消息,定國公夫人處定然也得了,且人家比她先行一步進了宮。
秦太後目光向東麵看去。
“他們也一樣,沒能在婚事上得逞,且看那位徐氏夫人如何吧,她那手段可多著呢。”
*
東邊,永安宮。
竇氏本隻是繼後,她的嫡子三皇子早夭,後來又被淑妃秦氏平白無辜占了半邊天,要不是娘家得力,該不成了。
竇太後坐上首,不及四十歲的年紀,卻穿著一身降紫色,倒不及下手坐著的她母親定國公夫人徐氏穿的鮮亮。
徐氏著苔色修亭台樓閣的褙子,神情不苟言笑地同竇太後說了一遍章府的事。
竇太後從頭到尾聽著,聽完竟忍不住歎了一句,“這一樁樁的事,竟真像話本子裏寫的。”
話沒說完,她母親徐氏便皺了眉頭。
竇太後約莫也感到自己這話有失體統,清咳了一聲。
“章首輔這般,皇上沒什麽說法,朝臣們約莫也奈何不他吧?”
徐氏點頭,“娘娘說得是,堂已拜了,一時無解。若是想要拉攏,倒可以從那沈如是身上下手。”
竇太後看過去,“母親要先拉攏那沈如是麽?”
沈如是出身花樓,而她母親徐氏自來最討厭煙花女子。
果然徐氏麵露幾分難看,眉間川字印了出來。
“這事倒也不急,先看看那沈如是的手段再說。她剛成親,那府裏又亂得不像樣,且看她如何處置府中人手,便可見此人手段了。到時候再說拉攏又或者打探,也不遲。”
竇太後說是。
看來在來之前,母親在家已經同父兄商議好對策了。
“這事既然不急,母親還有旁的事嗎?”
徐氏道,“自是有了,國公爺的意思,想讓娘娘二弟調去西山大營。他在外任職許多年,前陣子抓匪賊立了功,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他去了西山大營,離娘娘近,也算是領了京兵,往後升遷有路。”
話是這麽說,但西山大營是先帝死前特特托了老臣,替皇上抓在手裏的地方。
而定國公府卻被先皇的安排,排斥在外,她父兄最擔心定國公府同皇上的關係不尷不尬,往後會沒落下去,倒想去西山大營抓些權柄,可惜不成。
二弟如今抓了幾個毛賊,就能進去?
竇太後不太看好,但沒回絕。
“探探皇上的口風吧。”
皇上如今可不好糊弄了。
徐氏看了她一眼,“娘娘還當盡力,這機會來之不易。隻有娘娘的父兄得力,娘娘才在宮中更加顯貴。”
竇太後微微低了頭,“母親說得是。”
徐氏這才和緩了幾分臉色,“娘娘忙娘娘的事情吧,章紀堂的事,國公府會再想辦法弄清楚他到底如何態度,又是什麽動作。後宮朝堂,本是一體。”
*
禦書房,章紀堂莫名一陣耳熱。
皇上趙賦抬頭正好瞧見他耳邊,“先生,是誰念叨你了?瞧這耳朵紅的?”
趙賦嘖嘖兩聲,歪著腦袋看個不停。
章紀堂無奈地輕咳一聲,“陛下,還有三道折子沒看完。”
趙賦不願,“三道折子,什麽時候不能看?況且朕不看,先生不也能替朕看嗎?”
他徑直推到了章紀堂麵前。
章紀堂二十二歲中了進士後,選中了庶吉士入了翰林院。
但彼時十二歲的趙賦聽夠了那些老翰林們講書,見章紀堂年紀輕,特特點了他。
偏偏,他講的正合趙賦所願。
宣熙五年至八年,章紀堂足足做了三年天子侍講。
便如今早已不再講學,趙賦也叫他一聲“先生”。
但趙賦的三道折子,還是被章紀堂推了回去。
“皇上年輕,還是多親力親為的好,便是臣下,也不能隨意代閱。”
趙賦翻了個白眼,“先生真是越發古板了,沒從前有趣。”
他抱怨著,忽然想到了什麽,眼睛一亮。
“先生今日就不該進宮來。朕不是給你放了半月的假?你新婚第一日便進宮,那位、那位... ...能高興嗎?”
話音沒落,章紀堂就抬眼看了過來。
“陛下到底要說什麽?”
“咳咳!”趙賦眼睛更亮了,亮成了星星眼,“朕就是問,花魁沈如是,真這麽美若天仙嗎?”
他這麽一問,章紀堂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了昨晚的情形。
大紅蓋頭挑開的那一瞬,濃密而嬌翹的羽睫下,那一雙水眸波光粼粼地映照著人... ...
思緒一掠,就被章紀堂摁住了。
他聲音一如平日沉定。
“沈如是美與不美,與臣並沒有什麽關係。臣與她並不是真夫妻,皇上難道不知曉?她隻要能助臣抵擋些亂七八糟的事,必要時替臣攪動一番京城,便也夠了。換句話說,她是臣手中一顆棋,隻要在關鍵的地方用得上,就成了。”
這話說得小皇帝趙賦直皺眉。
“先生真是麵冷心冷,連天仙下凡都不能令你動心嗎?”
章紀堂眼皮都沒抬一下,回答的幹脆。
“不能。”
趙賦撇嘴,“我不信,若是人家花魁愛上了你怎麽辦?”
這話說完,章紀堂眼簾掀了起來,眸中一片冰棱。
“她若生這癡心妄念,便不能手下留情。”
趙賦都愣了。
“天爺... ...你沒有心!”
章紀堂全然不以為意。
“陛下,看折子吧。”
第5章 手段 不知怎麽,章紀堂也跟著她心情飛……
京城,章府。
沈如是一邊由著丹竹替她梳頭發,一邊瞧了瞧章府管事送來的人名冊。
隨便一瞧,各有來頭。
十二個宗人府撥過來的,還有各八個,兩宮太後送來的。
這二十八個人都不是好動的,其餘便是章紀堂自己的人,也就是現今的管事葛誠一家。
葛誠和周嬤嬤夫妻,一個管外院一個管內院,他們這一家十二口人,才是章紀堂的心腹。
貴人賜的管不了心腹,心腹也管不了貴人賜的人。
也難怪早間吃個飯,都有這麽多閑雜人等窺探。
“忠興侯夫人,娘娘有請。”
這位忠興侯夫人王氏,進了宮一路向西而行,到了永安宮。
這是聖母皇太後秦氏的宮殿。
秦氏原是先帝淑妃,小皇帝三歲上下就記到了她名下,待到皇帝七歲登基,她竟以無子之身,成了皇太後。
而今宣熙十年,西太後秦氏才剛剛二十九歲。
她娘家因她水漲船高,從尋常人家直封忠興侯。
說起來,秦家原來是給宮裏進貢芋頭的皇商,先皇南巡的時候一眼瞧中了秦氏,這才帶回了宮裏。
忠興侯夫人王氏,正是秦氏母親。
王氏進了宮,便把聽來的章府的事告訴了秦太後。
“... ...說是寵得不得了,我本還想那到底是個妓,怎麽也不能真的入了章紀堂的眼,還讓你兩個堂妹等著,不是沒機會的。眼下看來,那沈如是哄男人手段厲害,你兩個堂妹什麽時候能等到?黃花菜都要涼了!”
秦太後怔了一下,神思一晃。
王氏還在嘀咕,“... ...你弟弟你也不是不知道,癡戀她幾年了?哪年不去看她登台唱戲。今年若不是你爹讓他回福建老家祭祖,沈如是嫁人,他還不得攪翻了天... ...幸而他不在,最好一時半會別回京了... ...”
王氏嘀咕了一陣,見秦太後不知想什麽,拍她的手。
“娘娘?娘娘?想什麽呢?那章紀堂的事,可怎麽辦?他那首輔新政要加稅,咱們家的生意可就慘了。這眼看著就要同咱們對著來了,娘娘還得拉攏了他才好!”
秦太後怎麽不知道,所以他爹娘想把兩個堂妹擇其一嫁給章紀堂的時候,她沒阻攔。
秦太後回了神,說不出是焦慮還是輕鬆。
“事已至此,也不是咱們說得算的了。首輔娶了沈如是,東邊不是也沒撈著嗎?定國公不怕補稅,卻怕章首輔將他們這些貴勳打散了給皇上親政讓路,那定國公夫人一早就遞牌子進宮了。”
定國公夫人徐氏,正是母後皇太後,即先帝皇後、東太後的娘家母親。
皇上欽點章紀堂做首輔之後,賜如今章府的院子,又讓宗人府送了十二個人去。
定國公夫人徐氏眼睛尖心思活,立刻也讓女兒竇太後送了八個人。
秦太後娘家沒這個眼力見,卻知道緊緊跟上,也送了八個。
所以,王氏這邊得了消息,定國公夫人處定然也得了,且人家比她先行一步進了宮。
秦太後目光向東麵看去。
“他們也一樣,沒能在婚事上得逞,且看那位徐氏夫人如何吧,她那手段可多著呢。”
*
東邊,永安宮。
竇氏本隻是繼後,她的嫡子三皇子早夭,後來又被淑妃秦氏平白無辜占了半邊天,要不是娘家得力,該不成了。
竇太後坐上首,不及四十歲的年紀,卻穿著一身降紫色,倒不及下手坐著的她母親定國公夫人徐氏穿的鮮亮。
徐氏著苔色修亭台樓閣的褙子,神情不苟言笑地同竇太後說了一遍章府的事。
竇太後從頭到尾聽著,聽完竟忍不住歎了一句,“這一樁樁的事,竟真像話本子裏寫的。”
話沒說完,她母親徐氏便皺了眉頭。
竇太後約莫也感到自己這話有失體統,清咳了一聲。
“章首輔這般,皇上沒什麽說法,朝臣們約莫也奈何不他吧?”
徐氏點頭,“娘娘說得是,堂已拜了,一時無解。若是想要拉攏,倒可以從那沈如是身上下手。”
竇太後看過去,“母親要先拉攏那沈如是麽?”
沈如是出身花樓,而她母親徐氏自來最討厭煙花女子。
果然徐氏麵露幾分難看,眉間川字印了出來。
“這事倒也不急,先看看那沈如是的手段再說。她剛成親,那府裏又亂得不像樣,且看她如何處置府中人手,便可見此人手段了。到時候再說拉攏又或者打探,也不遲。”
竇太後說是。
看來在來之前,母親在家已經同父兄商議好對策了。
“這事既然不急,母親還有旁的事嗎?”
徐氏道,“自是有了,國公爺的意思,想讓娘娘二弟調去西山大營。他在外任職許多年,前陣子抓匪賊立了功,是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他去了西山大營,離娘娘近,也算是領了京兵,往後升遷有路。”
話是這麽說,但西山大營是先帝死前特特托了老臣,替皇上抓在手裏的地方。
而定國公府卻被先皇的安排,排斥在外,她父兄最擔心定國公府同皇上的關係不尷不尬,往後會沒落下去,倒想去西山大營抓些權柄,可惜不成。
二弟如今抓了幾個毛賊,就能進去?
竇太後不太看好,但沒回絕。
“探探皇上的口風吧。”
皇上如今可不好糊弄了。
徐氏看了她一眼,“娘娘還當盡力,這機會來之不易。隻有娘娘的父兄得力,娘娘才在宮中更加顯貴。”
竇太後微微低了頭,“母親說得是。”
徐氏這才和緩了幾分臉色,“娘娘忙娘娘的事情吧,章紀堂的事,國公府會再想辦法弄清楚他到底如何態度,又是什麽動作。後宮朝堂,本是一體。”
*
禦書房,章紀堂莫名一陣耳熱。
皇上趙賦抬頭正好瞧見他耳邊,“先生,是誰念叨你了?瞧這耳朵紅的?”
趙賦嘖嘖兩聲,歪著腦袋看個不停。
章紀堂無奈地輕咳一聲,“陛下,還有三道折子沒看完。”
趙賦不願,“三道折子,什麽時候不能看?況且朕不看,先生不也能替朕看嗎?”
他徑直推到了章紀堂麵前。
章紀堂二十二歲中了進士後,選中了庶吉士入了翰林院。
但彼時十二歲的趙賦聽夠了那些老翰林們講書,見章紀堂年紀輕,特特點了他。
偏偏,他講的正合趙賦所願。
宣熙五年至八年,章紀堂足足做了三年天子侍講。
便如今早已不再講學,趙賦也叫他一聲“先生”。
但趙賦的三道折子,還是被章紀堂推了回去。
“皇上年輕,還是多親力親為的好,便是臣下,也不能隨意代閱。”
趙賦翻了個白眼,“先生真是越發古板了,沒從前有趣。”
他抱怨著,忽然想到了什麽,眼睛一亮。
“先生今日就不該進宮來。朕不是給你放了半月的假?你新婚第一日便進宮,那位、那位... ...能高興嗎?”
話音沒落,章紀堂就抬眼看了過來。
“陛下到底要說什麽?”
“咳咳!”趙賦眼睛更亮了,亮成了星星眼,“朕就是問,花魁沈如是,真這麽美若天仙嗎?”
他這麽一問,章紀堂腦海中不由地浮現出了昨晚的情形。
大紅蓋頭挑開的那一瞬,濃密而嬌翹的羽睫下,那一雙水眸波光粼粼地映照著人... ...
思緒一掠,就被章紀堂摁住了。
他聲音一如平日沉定。
“沈如是美與不美,與臣並沒有什麽關係。臣與她並不是真夫妻,皇上難道不知曉?她隻要能助臣抵擋些亂七八糟的事,必要時替臣攪動一番京城,便也夠了。換句話說,她是臣手中一顆棋,隻要在關鍵的地方用得上,就成了。”
這話說得小皇帝趙賦直皺眉。
“先生真是麵冷心冷,連天仙下凡都不能令你動心嗎?”
章紀堂眼皮都沒抬一下,回答的幹脆。
“不能。”
趙賦撇嘴,“我不信,若是人家花魁愛上了你怎麽辦?”
這話說完,章紀堂眼簾掀了起來,眸中一片冰棱。
“她若生這癡心妄念,便不能手下留情。”
趙賦都愣了。
“天爺... ...你沒有心!”
章紀堂全然不以為意。
“陛下,看折子吧。”
第5章 手段 不知怎麽,章紀堂也跟著她心情飛……
京城,章府。
沈如是一邊由著丹竹替她梳頭發,一邊瞧了瞧章府管事送來的人名冊。
隨便一瞧,各有來頭。
十二個宗人府撥過來的,還有各八個,兩宮太後送來的。
這二十八個人都不是好動的,其餘便是章紀堂自己的人,也就是現今的管事葛誠一家。
葛誠和周嬤嬤夫妻,一個管外院一個管內院,他們這一家十二口人,才是章紀堂的心腹。
貴人賜的管不了心腹,心腹也管不了貴人賜的人。
也難怪早間吃個飯,都有這麽多閑雜人等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