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五年後,孟子到了魏國。


    這時的魏國已遷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梁惠王是戰國七雄中除楚以外第一個稱王的,可見魏國實力之雄厚。然而五年前,他們敗於齊國孫臏;第二年,又敗於秦國商鞅。梁惠王很是著急。


    因此,孟子來見他時,梁惠王開口便說:老伯!不遠千裏而來,總該對寡人的國家有點好處吧?


    孟子卻頂回去:王!何必言利,講講仁義就好。[1]


    這真是話不投機。


    話不投機是肯定的。因為梁惠王的切膚之痛,是“兵三折於外,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很需要有些管用的東西,哪有工夫聽這老頭慢慢吞吞講仁義?[2]


    嗬嗬,梁惠王有實際需求,孟軻則空談誤國。


    但,孟子卻非講不可。


    這是他的使命。


    孟子是一個使命感很強的人。他曾兩次說,老天爺誕育萬民,就是要“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讓我們這些社會精英去啟迪和教育人民。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做,誰做,又有誰能做?[3]


    是的。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4]


    所以孟子要辦“國王培訓班”,給他們換腦子,講王道和仁政。培訓班起先開在齊國,學員是齊宣王,授課方式則是一起聊聊。


    哈,啟發式。


    有一次,孟子與齊宣王聊音樂。


    孟子說:聽說王上喜歡音樂,有這事嗎?


    宣王馬上就臉紅了。因為他喜歡的並非古典音樂,而是流行歌曲。這在貴族,是丟人的。


    孟子說:喜歡流行歌曲也沒什麽不好,音樂都是一樣的嘛!不過臣想問一個問題:王上認為欣賞音樂,是一個人快樂呢,還是跟別人一起快樂?


    宣王說:當然是跟別人一起啦!


    孟子又問:是跟少數人快樂呢,還是跟多數人一起快樂?


    宣王說:當然是跟多數人啦!


    孟子說:那麽好了,跟全國人民一起快樂,豈不是最快樂?要知道,與民同樂,就是王道呀!


    齊宣王問:王道和仁政,怎樣實行呢?


    孟子說:減輕人民負擔,放寬各項政策,關注弱勢群體,就像周文王當年那樣。


    宣王說:先生這話說得真好!


    孟子說:王上既然認為好,為什麽不做呢?


    宣王說:寡人有病,喜歡錢財。


    孟子說:這有什麽關係?王上喜歡錢財,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


    宣王又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又說:這有什麽關係?王上喜歡女人,老百姓也喜歡,王上跟民眾一起喜歡不就行了?[5]


    齊宣王無話可說,但也不照做。


    孟子隻好去培訓梁惠王。


    梁惠王那裏就更談不攏。想想也是,秦國用誰?商鞅。楚國用誰?吳起。齊國用誰?孫臏。結果怎麽樣?富國強兵,轉敗為勝,稱霸稱王。這樣的事孟子做得了嗎?做不了。那梁惠王為什麽要聽他的?[6]


    也隻好霸王硬上弓。


    孟子問:用棍子殺人和用刀子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說:沒有。


    孟子又問:用刀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區別嗎?


    梁惠王說:也沒有。


    孟子就說:現在,王上廚房有肥肉,馬廄有駿馬,民眾卻麵有菜色,田有屍體。這是什麽?是率領野獸來吃人!獸類相殘,人類尚且厭惡;主持國家政治,卻率領野獸來吃人,又有什麽資格為民父母?[7]


    嗬嗬,這哪裏是上課,明明是訓人。


    孟子為什麽要這樣教訓國王?


    難道他要革命麽?


    也許是的。


    [1]見《孟子·梁惠王上》。


    [2]請參看《史記·魏世家》。


    [3]孟子這話說了兩次,一次在《萬章上》,一次在《萬章下》。


    [4]見《孟子·公孫醜下》。


    [5]見《孟子·梁惠王下》。


    [6]請參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7]見《孟子·梁惠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