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之道 兵道與兵法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的確,老子像孫子。
孫子就是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據說,他當過吳王闔閭的軍事顧問、教官和將領,年代比《老子》一書的作者早,所以說老子像孫子,而非孫子像老子。
老和孫,都喜歡水。孫子就說—— <blockquote>
兵形象水。 </blockquote>
這裏說的兵,就是用兵作戰;形,則是戰略戰術、方式方法。所以,兵形就是形兵,即指揮戰鬥;象則是象形,即模擬和仿效。所謂“兵形象水”,也就是用兵之道和形兵之法,要向水學習。
學習也容易。比方說,水“避高而趨下”,兵就要“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就要“因敵而製勝”。水並不一定非得怎麽流,仗也不一定非得怎麽打。這就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因此孫子認為,戰爭的最高境界,就該像行雲流水,順其自然又變幻莫測。隻要能牽著敵人的鼻子走,就是用兵如神(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於是孫子又說—— <blockquote>
形兵之極,至於無形。[11] </blockquote>
嗬嗬,他也崇尚無。
但,“上善若水”跟“兵形象水”,一樣嗎?
不一樣。
表麵上看,老和孫都主張“水往低處流”。然而老子的“為之下”,是真的低姿態,甚至當真與世無爭。孫子的意思,卻是專挑敵人虛弱的地方下手。就像水,哪兒低,哪兒有空隙,就往哪兒去。
那麽,空隙在哪兒?
孫子列了五條。
第一條叫“必死可殺”,就是還沒開戰,先想犧牲,這樣的人不難讓他去死。第二叫“必生可虜”,就是還沒殺敵,先想活命。這樣的人,一抓一個準。第三叫“忿速可侮”,就是但凡性急、暴躁、易怒的人,都可以戲弄。第四叫“廉潔可辱”,就是對那些愛惜羽毛看重名譽的人,可以用羞辱的辦法讓他中計。第五叫“愛民可煩”,就是可以利用對方的心軟,進行騷擾和要挾。[12]
類似的話,老子也說過。
隻不過,是反過來說的。
老子說,真正善於當兵的,不英武;善於作戰的,不憤怒;善於勝敵的,不跟敵人正麵交鋒。這就叫“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13]
為什麽要不武、不怒、不與?
如果按照孫子的思路,當然是不給敵人可乘之機。孫子有句名言,叫“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也就是說,敗不敗,在自己。勝不勝,在敵人。自己不犯錯誤,就不會失敗。敵人不犯錯誤,我方也不可能勝利。勝與敗,不看誰有本事,全看誰犯錯誤。[14]
這就不能武,不能怒,不能與。因為武,則“必死可殺”;怒,則“忿速可侮”;與,則“廉潔可辱”。如此這般不知克製,豈非把勝利送給敵人,失敗留給自己?
如果孫子來做解釋,理應如此。
據程國政《孫子兵法知識地圖》繪製。
老子也是這意思嗎?
不是。
在老子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謀略,也不在策略,甚至不在戰略,而在如何看待戰爭,看待勇敢。戰爭當然需要勇敢。兩軍相敵勇者勝,也幾乎是常識。然而老子卻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兩種勇敢,一種叫“勇於敢”,一種叫“勇於不敢”。老子說—— <blockquote>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15] </blockquote>
這段話,很容易被理解為活命哲學:膽敢衝上去的就死,不敢衝上去的就活。但如果本意如此,則原文就應該是“敢則殺,不敢則活”。那麽,老子為什麽還要在這兩句話的前麵,加上“勇於”二字呢?
因為真正的勇敢,不是“敢做”,而是“敢不”。敢做固然了不起,敢不卻更需要勇氣。事實上,不敢不過本能,敢不才是境界。顯然,勇於不敢,才是最大的勇敢。用蘇東坡的話說,就叫“大勇若怯”。[16]
這就不是兵法,而是兵道了。
所以,老子懂兵而不用兵。他的觀點很明確:兵乃“不祥之器”,隻能“不得已而用之”。[17]
因此,天下有道,戰馬都會用來耕田,叫“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懷孕的母馬都會被征用,小馬駒都會生在疆場上,叫“戎馬生於郊”。[18]
也因此,以正道輔佐君主的,決不窮兵黷武,決不爭強好勝,決不以武力爭霸於天下。[19]
這就不但是兵道,而且是王道了。
王道,就是王者之道,也是王者之師的兵道。其核心則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即慈愛,儉即節製;不敢為天下先,則其實就是“不打第一槍”。[20]
或者用老子的話說,就是我不敢主動進攻,隻敢被動防守;不敢前進一寸,隻敢後退一尺。[21]
此即王師,將有天助。
老子這樣說,絲毫都不奇怪。因為他的主張,原本就是“天擇物競,弱者生存”。因此在戰爭中,誰是弱者,老天爺疼愛嗬護誰。這就叫“天將救之,以慈衛之”。[22]
也叫“稱兵相若,則哀者勝矣”。[23]
王道即天道。天道偏愛哀兵,豈非很仁慈?
不,無情無義。
[11]以上見《孫子兵法·虛實》。
[12]見《孫子兵法·九變》。
[13]見《老子·第六十八章》。
[14]見《孫子兵法·軍形》。
[15]見《老子·第七十三章》。
[16]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17]見《老子·第三十一章》。
[18]見《老子·第四十六章》。
[19]見《老子·第三十章》。
[20]見《老子·第六十七章》。
[21]見《老子·第六十九章》。
[22]見《老子·第六十七章》。
[23]見《老子·第六十九章》。
孫子就是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據說,他當過吳王闔閭的軍事顧問、教官和將領,年代比《老子》一書的作者早,所以說老子像孫子,而非孫子像老子。
老和孫,都喜歡水。孫子就說—— <blockquote>
兵形象水。 </blockquote>
這裏說的兵,就是用兵作戰;形,則是戰略戰術、方式方法。所以,兵形就是形兵,即指揮戰鬥;象則是象形,即模擬和仿效。所謂“兵形象水”,也就是用兵之道和形兵之法,要向水學習。
學習也容易。比方說,水“避高而趨下”,兵就要“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就要“因敵而製勝”。水並不一定非得怎麽流,仗也不一定非得怎麽打。這就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因此孫子認為,戰爭的最高境界,就該像行雲流水,順其自然又變幻莫測。隻要能牽著敵人的鼻子走,就是用兵如神(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於是孫子又說—— <blockquote>
形兵之極,至於無形。[11] </blockquote>
嗬嗬,他也崇尚無。
但,“上善若水”跟“兵形象水”,一樣嗎?
不一樣。
表麵上看,老和孫都主張“水往低處流”。然而老子的“為之下”,是真的低姿態,甚至當真與世無爭。孫子的意思,卻是專挑敵人虛弱的地方下手。就像水,哪兒低,哪兒有空隙,就往哪兒去。
那麽,空隙在哪兒?
孫子列了五條。
第一條叫“必死可殺”,就是還沒開戰,先想犧牲,這樣的人不難讓他去死。第二叫“必生可虜”,就是還沒殺敵,先想活命。這樣的人,一抓一個準。第三叫“忿速可侮”,就是但凡性急、暴躁、易怒的人,都可以戲弄。第四叫“廉潔可辱”,就是對那些愛惜羽毛看重名譽的人,可以用羞辱的辦法讓他中計。第五叫“愛民可煩”,就是可以利用對方的心軟,進行騷擾和要挾。[12]
類似的話,老子也說過。
隻不過,是反過來說的。
老子說,真正善於當兵的,不英武;善於作戰的,不憤怒;善於勝敵的,不跟敵人正麵交鋒。這就叫“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13]
為什麽要不武、不怒、不與?
如果按照孫子的思路,當然是不給敵人可乘之機。孫子有句名言,叫“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也就是說,敗不敗,在自己。勝不勝,在敵人。自己不犯錯誤,就不會失敗。敵人不犯錯誤,我方也不可能勝利。勝與敗,不看誰有本事,全看誰犯錯誤。[14]
這就不能武,不能怒,不能與。因為武,則“必死可殺”;怒,則“忿速可侮”;與,則“廉潔可辱”。如此這般不知克製,豈非把勝利送給敵人,失敗留給自己?
如果孫子來做解釋,理應如此。
據程國政《孫子兵法知識地圖》繪製。
老子也是這意思嗎?
不是。
在老子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謀略,也不在策略,甚至不在戰略,而在如何看待戰爭,看待勇敢。戰爭當然需要勇敢。兩軍相敵勇者勝,也幾乎是常識。然而老子卻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兩種勇敢,一種叫“勇於敢”,一種叫“勇於不敢”。老子說—— <blockquote>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15] </blockquote>
這段話,很容易被理解為活命哲學:膽敢衝上去的就死,不敢衝上去的就活。但如果本意如此,則原文就應該是“敢則殺,不敢則活”。那麽,老子為什麽還要在這兩句話的前麵,加上“勇於”二字呢?
因為真正的勇敢,不是“敢做”,而是“敢不”。敢做固然了不起,敢不卻更需要勇氣。事實上,不敢不過本能,敢不才是境界。顯然,勇於不敢,才是最大的勇敢。用蘇東坡的話說,就叫“大勇若怯”。[16]
這就不是兵法,而是兵道了。
所以,老子懂兵而不用兵。他的觀點很明確:兵乃“不祥之器”,隻能“不得已而用之”。[17]
因此,天下有道,戰馬都會用來耕田,叫“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懷孕的母馬都會被征用,小馬駒都會生在疆場上,叫“戎馬生於郊”。[18]
也因此,以正道輔佐君主的,決不窮兵黷武,決不爭強好勝,決不以武力爭霸於天下。[19]
這就不但是兵道,而且是王道了。
王道,就是王者之道,也是王者之師的兵道。其核心則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即慈愛,儉即節製;不敢為天下先,則其實就是“不打第一槍”。[20]
或者用老子的話說,就是我不敢主動進攻,隻敢被動防守;不敢前進一寸,隻敢後退一尺。[21]
此即王師,將有天助。
老子這樣說,絲毫都不奇怪。因為他的主張,原本就是“天擇物競,弱者生存”。因此在戰爭中,誰是弱者,老天爺疼愛嗬護誰。這就叫“天將救之,以慈衛之”。[22]
也叫“稱兵相若,則哀者勝矣”。[23]
王道即天道。天道偏愛哀兵,豈非很仁慈?
不,無情無義。
[11]以上見《孫子兵法·虛實》。
[12]見《孫子兵法·九變》。
[13]見《老子·第六十八章》。
[14]見《孫子兵法·軍形》。
[15]見《老子·第七十三章》。
[16]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17]見《老子·第三十一章》。
[18]見《老子·第四十六章》。
[19]見《老子·第三十章》。
[20]見《老子·第六十七章》。
[21]見《老子·第六十九章》。
[22]見《老子·第六十七章》。
[23]見《老子·第六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