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之道 中庸與反調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道家講道,儒家講德。
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孔子說—— <blockquote>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33] </blockquote>
那麽,什麽是中庸?
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第一句話好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叫“過猶不及”。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做過頭了,等於沒做到,弄不好還會更糟糕。怎樣才對?不缺位,不越位,不過頭,不掉隊。凡事恰到好處,就是中庸之道。[34]
就說做人。
做人很難。一個人,質樸是好的,真誠是好的,坦率也是好的。但,如果一點修養都沒有,就會粗鄙、粗俗、粗魯。這在孔子那裏,就叫“質勝文則野”。相反,如果太講修飾,過於文雅,便難免裝腔作勢,顯得虛偽。這在孔子那裏,就叫“文勝質則史”。
那又如何是好?
文質彬彬。
彬彬,就是文質兼備,一家一半,配合適宜。這條原則不但適用於文雅與質樸,也適用於文與武、剛與柔,以及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因此孔子說—— <blockquote>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35] </blockquote>
這就是“中”。
再說“庸”。
有一次,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麽樣?
孔子反問: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你拿恩德回報了仇怨,請問,又拿什麽去回報恩德?當然,你也可以“以德報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回報,公平嗎?
不公平。
當然,以德報怨和以德報德,未必矛盾。因為一個人的恩德,並不見得都回報了仇怨。問題在於,這樣一種道德高標卻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做不到,又提倡,那就是唱高調了。唱高調的結果,是隻能造就偽君子。[36]
但,以德報怨做不到,以怨報怨也不能提倡。因為以怨報怨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惡性循環,沒完沒了。這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麽辦?
孔子說了八個字—— <blockquote>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37] </blockquote>
以直報怨,就是你認為應該怎麽回報,也能夠怎麽回報,那就這麽回報。這種回報,可能是以德報怨,也可能是以怨報怨,還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幹脆不報。至於是哪一種,全看應不應該,能不能夠。
這就大家都能做到了,因此是“庸”。
庸,就是不唱高調。
於是我們要問,以德報怨,是誰的主張?
老子。[38]
那麽,老子是唱高調嗎?
不,反調。
的確,老子也是不唱高調的。他的主張,是水往低處流,人也往低處躲。這又豈能是高調?
卻又恰恰是反調。
這種反調,《老子》一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大家都說弱肉強食,他說弱者生存;都說應該陽剛,他說不如陰柔;都說男尊女卑,他說女人更有優勢;都說與時俱進,他說最好退回原始時代。總之,無論什麽話,都是反著的。
正話反著說,在老子那裏就叫“正言若反”。因為反話看似有悖常理,卻其實順乎天道,這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39]
因此,上德不德,大義無義,多情無情。
這些都是反調。
但,唱反調是為了得正道。因此,既不能講以怨報怨(這是正調),也不能講以怨報德(不是正道),隻能講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報的是怨,得的是德。
這就是天道。
可惜天道遠,人道近,因此孔子要講以直報怨。可見孔子說中庸,是因為講人道;老子唱反調,是因為講天道。那麽,有沒有天道和人道都講的呢?
當然有,荀子就是。
[33]見《論語·雍也》。
[34]見《論語·先進》。
[35]見《論語·雍也》。
[36]請參看康有為《論語注》。
[37]見《論語·憲問》。
[38]見《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報怨以德”。
[39]見《老子·第七十八章》。
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孔子說—— <blockquote>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33] </blockquote>
那麽,什麽是中庸?
中,就是不走極端;庸,就是不唱高調。
第一句話好理解。孔子有句名言,叫“過猶不及”。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做過頭了,等於沒做到,弄不好還會更糟糕。怎樣才對?不缺位,不越位,不過頭,不掉隊。凡事恰到好處,就是中庸之道。[34]
就說做人。
做人很難。一個人,質樸是好的,真誠是好的,坦率也是好的。但,如果一點修養都沒有,就會粗鄙、粗俗、粗魯。這在孔子那裏,就叫“質勝文則野”。相反,如果太講修飾,過於文雅,便難免裝腔作勢,顯得虛偽。這在孔子那裏,就叫“文勝質則史”。
那又如何是好?
文質彬彬。
彬彬,就是文質兼備,一家一半,配合適宜。這條原則不但適用於文雅與質樸,也適用於文與武、剛與柔,以及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因此孔子說—— <blockquote>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35] </blockquote>
這就是“中”。
再說“庸”。
有一次,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怎麽樣?
孔子反問: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你拿恩德回報了仇怨,請問,又拿什麽去回報恩德?當然,你也可以“以德報德”。但,恩德和仇怨都用恩德回報,公平嗎?
不公平。
當然,以德報怨和以德報德,未必矛盾。因為一個人的恩德,並不見得都回報了仇怨。問題在於,這樣一種道德高標卻不是大多數人能做到的。做不到,又提倡,那就是唱高調了。唱高調的結果,是隻能造就偽君子。[36]
但,以德報怨做不到,以怨報怨也不能提倡。因為以怨報怨的結果,是冤冤相報,惡性循環,沒完沒了。這就有了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麽辦?
孔子說了八個字—— <blockquote>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37] </blockquote>
以直報怨,就是你認為應該怎麽回報,也能夠怎麽回報,那就這麽回報。這種回報,可能是以德報怨,也可能是以怨報怨,還可能是既不德,也不怨,幹脆不報。至於是哪一種,全看應不應該,能不能夠。
這就大家都能做到了,因此是“庸”。
庸,就是不唱高調。
於是我們要問,以德報怨,是誰的主張?
老子。[38]
那麽,老子是唱高調嗎?
不,反調。
的確,老子也是不唱高調的。他的主張,是水往低處流,人也往低處躲。這又豈能是高調?
卻又恰恰是反調。
這種反調,《老子》一書中比比皆是。比如大家都說弱肉強食,他說弱者生存;都說應該陽剛,他說不如陰柔;都說男尊女卑,他說女人更有優勢;都說與時俱進,他說最好退回原始時代。總之,無論什麽話,都是反著的。
正話反著說,在老子那裏就叫“正言若反”。因為反話看似有悖常理,卻其實順乎天道,這就是老子的思想方法。[39]
因此,上德不德,大義無義,多情無情。
這些都是反調。
但,唱反調是為了得正道。因此,既不能講以怨報怨(這是正調),也不能講以怨報德(不是正道),隻能講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報的是怨,得的是德。
這就是天道。
可惜天道遠,人道近,因此孔子要講以直報怨。可見孔子說中庸,是因為講人道;老子唱反調,是因為講天道。那麽,有沒有天道和人道都講的呢?
當然有,荀子就是。
[33]見《論語·雍也》。
[34]見《論語·先進》。
[35]見《論語·雍也》。
[36]請參看康有為《論語注》。
[37]見《論語·憲問》。
[38]見《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報怨以德”。
[39]見《老子·第七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