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曆史 被殺的豈止是愷撒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前45年,蓋約·朱裏亞·愷撒有了一大堆官銜和頭銜:任期五年的執政官,終身保民官,終身獨裁官,大元帥,大教長。此外還有一個尊號:祖國之父。
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有學者認為,共和政體在這時其實已經死去,隻不過還需要一段埋葬的時間。
其實愷撒的大權獨攬,並非羅馬人從共和邁向帝製的第一步。第一步是蘇拉邁出的,頭銜是無任期獨裁官。這個頭銜非常重要,正如王莽篡漢必須先當大司馬。
那麽,什麽是獨裁官?
跟西漢的大司馬一樣,羅馬的獨裁官也是在原來的製度之外發明出來的。隻不過,漢武帝發明大司馬是要向宰相奪權,而羅馬人發明獨裁官卻是為了授權。
事情得從執政官說起。
前麵說過,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是兩個人。這當然是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和王政的複辟,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問題多多,尤其是在戰爭年代。戰爭,必須令行禁止,獨斷專行,兩個人權力相當可怎麽指揮呢?
早期的辦法,是一個執政官帶兵出擊,另一個留守家中;或者一個指揮騎兵,一個指揮步兵。最可笑的是按日輪流指揮,結果當然一塌糊塗。
於是,獨裁官產生了。
按照規定,當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時,元老院有權任命獨裁官。除了無權改變政體,獨裁官享有絕對的權力。在他行使這一特權期間,執政官和其他高級長官都必須停止活動,或者聽命於獨裁官,所以叫獨裁。
當然,既然叫獨裁官,那就隻有一個人。
為此,羅馬人規定,獨裁官可以有二十四個肩扛法西斯的刀斧手做開路先鋒。這是執政官的兩倍。意思也很清楚:集兩個執政官的權力於一人。
不難看出,這樣的獨裁官很容易就會變成國王。然而要保住一個政體,有時就得做出有違這種政體理念的事情,隻不過必須小心翼翼,並加以限製。
因此,獨裁官的任期隻有六個月。
這樣看,蘇拉成為無任期獨裁官意味著什麽,也就不言而喻。雖然三年後他就辭去職務隱居鄉下,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蘇拉破了例,勢必後繼有人。
現在輪到愷撒。
愷撒是亞曆山大的崇拜者,業績和魅力卻絲毫都不遜於亞曆山大。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他是目光敏銳的政治家,戰無不勝的軍事家,口才一流的演說家,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孟德斯鳩曾經這樣評價愷撒:無論率領哪支軍隊,他都是勝利者;無論生在哪個國家,他都是領導者。
當然,愷撒也有毛病。
他虛榮。為了掩蓋禿頂,會長年戴一頂桂冠。他好色。他的生活放蕩不羈,一生中有許多女人。他驕傲。他在公元前47年前往小亞細亞平叛時,寫給元老院的捷報居然隻有單數第一人稱的三個拉丁文詞語:veni,vidi,vici,意思是:我到了,我見了,我勝了。
然而,盡管愷撒備受爭議,有兩點卻毋庸置疑:他不是偽君子,也不是膽小鬼。公元前49年1月1日,被政敵龐培操控的元老院下令收回他的兵權,繼而又宣布他為人民公敵,愷撒卻在十天後就到了盧比孔河。
這是山南高盧行省與羅馬本土的界河。身為行省總督的愷撒一旦過河,依法就要被視為造反。
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了。
愷撒義無反顧地下令渡河。他對戰士們說:骰子已經擲下去了,向諸神等待的地方前進吧!
結果,愷撒長驅直入進了羅馬。反對派首領龐培則是先逃到希臘,後逃到埃及,最後在埃及被托勒密十三世殺死。龐培的頭顱送到亞曆山大港時,愷撒哭了。
龐培被殺,是在公元前48年9月28日。三年多以後,即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也被殺死在元老院龐培的立像下,距離他五十八歲生日隻差四個月。
謀殺愷撒的,是所謂共和派。
共和派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愷撒已經成為帝王。除了前麵說過的那些頭銜,他還擁有眾多特權。他甚至開創了一個先例:在貨幣上刻印自己的側麵頭像。雖然僅僅出現在銀幣上,但已經足以讓人心生警惕。
該銀幣鑄於公元前35年,直徑30毫米。
更讓共和派擔心的是,愷撒還要遠征帕提亞(也就是攔住了班超使者甘英一行的國家)。以愷撒之英勇善戰,勝利幾乎是必然的。那時,恐怕誰都擋不住他稱帝。元老院甚至會以推舉他為王的方式,來預祝他的凱旋。
何況愷撒本人雖然拒絕王者稱號和冠冕,卻並不諱言對共和製度的不滿。畢竟,擁有十八個行省的羅馬實際上已是帝國,舊的製度豈能適應!
因此,愷撒總有一天會跨過另一條盧比孔河,即從共和走向帝製。這是當時許多人的共識。
也因此,要保衛共和,就必須刺殺愷撒。
刺殺是在元老院會議開始之前進行的。十四個共和派議員一擁而上,手持短劍刺向愷撒,寡不敵眾的愷撒則倒在了血泊中。為了死得有尊嚴,他用披風裹住了全身。
愷撒死了,共和保住了嗎?
沒有。
讓共和派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們高呼“暴君死了”、“我們自由了”等口號走上街頭時,沒有得到市民們的任何反應。相反,當愷撒的遺體火化時,市民們卻用熊熊燃燒的火焰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潮水般湧向刺殺者的宅邸。
保衛共和的英雄,居然成了過街老鼠。
曆史的進程更具戲劇性。
公元前43年11月28日,刺殺集團的要犯名單被當局公布。他們的精神領袖西塞羅雖然沒有直接參加行刺,也在12月7日被殺。這位羅馬一流評論家的腦袋和手都被砍下來在廣場上示眾,舌頭上還釘了釘子。
公元前42年1月1日,元老院通過決議,將亡故的愷撒尊為神。這是繼開國之君羅慕路斯之後,第二位成為神族一員的羅馬領導人。
公元前27年1月16日,愷撒的養子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意思是至聖至尊。此前,他已經被稱為“普林斯”,意思是元首、第一公民、首席元老。而且,他一直連選連任執政官,也是終身保民官,還是大元帥和凱旋將軍,並在公元前12年擔任了大祭司長。
羅馬第一個皇帝誕生了,雖然名義上不叫皇帝。
共和國就這樣變成了帝國。那些保衛共和的人在謀殺愷撒的同時,也殺死了這個政體。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不能肯定這就是愷撒的遺願,但屋大維確實是愷撒生前指定的繼承人。這是元老院和許多人都沒想到的,不少人之前連屋大維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因此,他們的問題也是我們的問題:
為什麽是屋大維?
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有學者認為,共和政體在這時其實已經死去,隻不過還需要一段埋葬的時間。
其實愷撒的大權獨攬,並非羅馬人從共和邁向帝製的第一步。第一步是蘇拉邁出的,頭銜是無任期獨裁官。這個頭銜非常重要,正如王莽篡漢必須先當大司馬。
那麽,什麽是獨裁官?
跟西漢的大司馬一樣,羅馬的獨裁官也是在原來的製度之外發明出來的。隻不過,漢武帝發明大司馬是要向宰相奪權,而羅馬人發明獨裁官卻是為了授權。
事情得從執政官說起。
前麵說過,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是兩個人。這當然是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和王政的複辟,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問題多多,尤其是在戰爭年代。戰爭,必須令行禁止,獨斷專行,兩個人權力相當可怎麽指揮呢?
早期的辦法,是一個執政官帶兵出擊,另一個留守家中;或者一個指揮騎兵,一個指揮步兵。最可笑的是按日輪流指揮,結果當然一塌糊塗。
於是,獨裁官產生了。
按照規定,當國家處於緊急狀態時,元老院有權任命獨裁官。除了無權改變政體,獨裁官享有絕對的權力。在他行使這一特權期間,執政官和其他高級長官都必須停止活動,或者聽命於獨裁官,所以叫獨裁。
當然,既然叫獨裁官,那就隻有一個人。
為此,羅馬人規定,獨裁官可以有二十四個肩扛法西斯的刀斧手做開路先鋒。這是執政官的兩倍。意思也很清楚:集兩個執政官的權力於一人。
不難看出,這樣的獨裁官很容易就會變成國王。然而要保住一個政體,有時就得做出有違這種政體理念的事情,隻不過必須小心翼翼,並加以限製。
因此,獨裁官的任期隻有六個月。
這樣看,蘇拉成為無任期獨裁官意味著什麽,也就不言而喻。雖然三年後他就辭去職務隱居鄉下,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蘇拉破了例,勢必後繼有人。
現在輪到愷撒。
愷撒是亞曆山大的崇拜者,業績和魅力卻絲毫都不遜於亞曆山大。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他是目光敏銳的政治家,戰無不勝的軍事家,口才一流的演說家,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孟德斯鳩曾經這樣評價愷撒:無論率領哪支軍隊,他都是勝利者;無論生在哪個國家,他都是領導者。
當然,愷撒也有毛病。
他虛榮。為了掩蓋禿頂,會長年戴一頂桂冠。他好色。他的生活放蕩不羈,一生中有許多女人。他驕傲。他在公元前47年前往小亞細亞平叛時,寫給元老院的捷報居然隻有單數第一人稱的三個拉丁文詞語:veni,vidi,vici,意思是:我到了,我見了,我勝了。
然而,盡管愷撒備受爭議,有兩點卻毋庸置疑:他不是偽君子,也不是膽小鬼。公元前49年1月1日,被政敵龐培操控的元老院下令收回他的兵權,繼而又宣布他為人民公敵,愷撒卻在十天後就到了盧比孔河。
這是山南高盧行省與羅馬本土的界河。身為行省總督的愷撒一旦過河,依法就要被視為造反。
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了。
愷撒義無反顧地下令渡河。他對戰士們說:骰子已經擲下去了,向諸神等待的地方前進吧!
結果,愷撒長驅直入進了羅馬。反對派首領龐培則是先逃到希臘,後逃到埃及,最後在埃及被托勒密十三世殺死。龐培的頭顱送到亞曆山大港時,愷撒哭了。
龐培被殺,是在公元前48年9月28日。三年多以後,即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也被殺死在元老院龐培的立像下,距離他五十八歲生日隻差四個月。
謀殺愷撒的,是所謂共和派。
共和派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愷撒已經成為帝王。除了前麵說過的那些頭銜,他還擁有眾多特權。他甚至開創了一個先例:在貨幣上刻印自己的側麵頭像。雖然僅僅出現在銀幣上,但已經足以讓人心生警惕。
該銀幣鑄於公元前35年,直徑30毫米。
更讓共和派擔心的是,愷撒還要遠征帕提亞(也就是攔住了班超使者甘英一行的國家)。以愷撒之英勇善戰,勝利幾乎是必然的。那時,恐怕誰都擋不住他稱帝。元老院甚至會以推舉他為王的方式,來預祝他的凱旋。
何況愷撒本人雖然拒絕王者稱號和冠冕,卻並不諱言對共和製度的不滿。畢竟,擁有十八個行省的羅馬實際上已是帝國,舊的製度豈能適應!
因此,愷撒總有一天會跨過另一條盧比孔河,即從共和走向帝製。這是當時許多人的共識。
也因此,要保衛共和,就必須刺殺愷撒。
刺殺是在元老院會議開始之前進行的。十四個共和派議員一擁而上,手持短劍刺向愷撒,寡不敵眾的愷撒則倒在了血泊中。為了死得有尊嚴,他用披風裹住了全身。
愷撒死了,共和保住了嗎?
沒有。
讓共和派意想不到的是,當他們高呼“暴君死了”、“我們自由了”等口號走上街頭時,沒有得到市民們的任何反應。相反,當愷撒的遺體火化時,市民們卻用熊熊燃燒的火焰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潮水般湧向刺殺者的宅邸。
保衛共和的英雄,居然成了過街老鼠。
曆史的進程更具戲劇性。
公元前43年11月28日,刺殺集團的要犯名單被當局公布。他們的精神領袖西塞羅雖然沒有直接參加行刺,也在12月7日被殺。這位羅馬一流評論家的腦袋和手都被砍下來在廣場上示眾,舌頭上還釘了釘子。
公元前42年1月1日,元老院通過決議,將亡故的愷撒尊為神。這是繼開國之君羅慕路斯之後,第二位成為神族一員的羅馬領導人。
公元前27年1月16日,愷撒的養子屋大維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意思是至聖至尊。此前,他已經被稱為“普林斯”,意思是元首、第一公民、首席元老。而且,他一直連選連任執政官,也是終身保民官,還是大元帥和凱旋將軍,並在公元前12年擔任了大祭司長。
羅馬第一個皇帝誕生了,雖然名義上不叫皇帝。
共和國就這樣變成了帝國。那些保衛共和的人在謀殺愷撒的同時,也殺死了這個政體。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不能肯定這就是愷撒的遺願,但屋大維確實是愷撒生前指定的繼承人。這是元老院和許多人都沒想到的,不少人之前連屋大維的名字都沒聽說過。
因此,他們的問題也是我們的問題:
為什麽是屋大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