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製度 王莽失敗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屋大維成為奧古斯都三十四年後,王莽稱帝。[1]
稱帝之前的王莽低調而謙恭,盡管他們家可能是皇室之外最顯貴的一族。沒錯,王莽的姑媽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後,漢成帝的生母。從成帝時期開始,王家共有九個人封侯,五個人做大司馬,堪稱炙手可熱。
然而王莽卻完全沒有皇親國戚的飛揚跋扈、紈絝子弟的聲色犬馬、豪門大族的仗勢欺人。他是一個書生,一個知識分子,甚至一個學問家。他的許多時光是在讀書中度過的,學問之好則連政敵們也不否認。
與精神的充實相反,王莽的物質生活極其儉樸。他在王家子弟中鶴立雞群地安貧樂道,他的妻子甚至因為著裝過於簡單,而被來訪的客人誤認為是女傭。
節儉的王莽對老母和寡嫂極盡孝道,對朋友和賓客慷慨大方。皇帝的賞賜都被他分給部下,兄長的遺孤則送去上學,而且在恭恭敬敬拜訪這孩子老師的同時,也沒忘記給每個同學一份禮物。他甚至因為某人沒有兒子,而為這位朋友物色了一個據說宜男的女孩。
結果,自然是“宗族稱孝,師友歸仁”。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他獲得廣泛好評。他的二兒子王獲殺了一個家奴,王莽不但沒有包庇,反倒責令其自殺,為這個冤死的奴隸償命。這在王朝時代,也不容易。
這樣的王莽,堪稱謙謙君子、道德楷模。
當然,所有這些好評都是在他稱帝之前。或者更準確地說,都在他失敗之前。當他和他的新王朝被反叛者一刀殺死後,前麵說的這些善行便都被解釋為做秀,即在公眾和他人麵前刻意和虛偽地樹立形象。
失去了皇冠的王莽隻能戴上另一頂草帽:偽君子。
王莽虛偽嗎?
看起來是。
我們知道,王莽的皇位,是從一個九歲小孩的手上奪取的,這就已經讓人於心不忍。然而王莽還要拉著小皇帝的手痛哭流涕地說:當年周公攝政,最終還政成王。我迫於皇天威命,竟不能如願以償,悲哀呀!
這在許多人看來,就是鱷魚的眼淚,假惺惺了。
譴責並非沒有道理,事情也並不複雜。隻要把王莽的故事梳理一遍,就多少能夠發現點什麽。
王莽是在漢哀帝駕崩後真正開始執政的。此時,從王政君的哥哥王鳳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的名義輔政算起,王家已經積累了三十年的權勢。於是,王莽和太皇太後王政君讓一個九歲的孩子繼承皇位,是為漢平帝。
眾望所寄的王莽也重新擔任大司馬。此前,他被漢哀帝及其外戚排斥,曾經一度失去了這個職位。
一年後,王莽加封為安漢公。
三年後,又加“宰衡”稱號。
到第五年,十四歲的漢平帝突然神秘地死去,民間傳說是王莽毒殺的。這其實未必可靠。靠得住的,是他又立了一個兩歲的孩子當皇帝,史稱孺子嬰。
王莽自己,則成為“假皇帝”,又稱“攝皇帝”。
此事的直接起因,據說是在武功縣的一口井裏發現了一塊白石頭,上圓下方,象征著天圓地方。而且石頭上還有一行紅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太皇太後王政君倒是不信這一套。不過,當王莽的黨羽告訴她這隻是要讓王莽當假皇帝,王莽自己也信誓旦旦表示隻做周公時,老太太心軟了。
此後,神跡和符瑞不斷出現。公元8年11月的某個黃昏,一位穿黃衣服的人出現在高皇帝劉邦的廟中。他留下了一個銅盒,裏麵的圖文明確表示王莽該當真皇帝。
王莽決定服從天意,做真天子。
現在看來,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場戲,而且比屋大維的演出差得多。但問題在於,我們又怎麽知道,王莽起初就一定不是想學周公呢?又有誰能證明,他對於天命所歸和神秘預兆,就一定不當真呢?
何況民意似乎也看好王莽,他當宰衡那年,上書擁戴的吏民據說竟有四十八萬七千多人次,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
然而王莽失敗以後,這些人又到哪裏去了?似乎一夜之間全都變成了另一副嘴臉。
成王敗寇。在道德評價和輿論領域,也難免。
不過,王莽畢竟背叛了隻做周公的誓言,這讓他永遠擺脫不了作偽的嫌疑。問題是作偽者必有所圖,否則完全犯不著。那麽,王莽圖的又是什麽?
實現政治理想。
王莽稱帝之後,改革全麵展開。他憤怒聲討過去幾十年的不公平,下令大地主將超過法定數量的田產分給農民,禁止土地和奴婢的買賣,穩定物價並提供低息貸款,削減官員的薪水,降低王侯的規格,實行鹽、鐵、酒類和鑄銅的國營。他自己也以身作則,減少了宮廷的開支。
這就是王莽的變法和改製。毫無疑問,他的動機應該是良善的,難怪有人稱他為“最早的社會主義者”。
然而結果怎麽樣呢?
一敗塗地。
失敗是必然的,因為根本就不切實際。且不說他得罪了多少既得利益者,也不說許多理想其實不過是幻想,單是貨幣改革就導致了經濟混亂。王莽廢除了通行已久的五銖錢,改為金、銀、龜、貝、泉、布等貨幣,幣種多達二十八個。結果農商俱損,經濟蕭條,民怨沸騰。
據翦伯讚《秦漢史》。
老天爺也不幫他的忙,自然災害頻頻發生。走投無路的農民揭竿而起,不甘失敗的舊族趁火打劫。兩股力量加在一起,王莽就被送上了斷頭台。
一個情商和智商看起來都很高的人,居然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做如此荒唐的事情,實在令人費解。因此直到現在,人們依然說不清他到底是改革家還是野心家,革命者還是偽君子,機靈鬼還是糊塗蟲。
但要說他是書呆子,則毋庸置疑。
王莽的書生氣比比皆是,最突出的表現是他對改變製度的癡迷。班固就說,王莽以為隻要確立製度,天下自然太平。因此一門心思製禮作樂,坐而論道,議而不決,置民生、訴訟、吏治等當務之急於不顧,豈能不敗?
其實就連這種說法,都抬舉了王莽。實際上他的某些改革,與其說是改製,不如說是更名。比方說,把兩位財政部長的官名改成神話人物的名字,負責朝廷財政的大司農叫羲和,負責宮廷財政的少府叫共工。
這簡直就是視政治如兒戲。
看來,王莽根本就沒有真正讀懂孔子,也不知道什麽叫正名。他書生氣十足地以為隻要改個名字,所有事情都會發生根本變化,他的理想也就能夠實現。
事實證明,王莽錯了。
實際上,製度固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決定性的,更重要的是人與製度的關係。這種關係包括三個方麵:一是這種製度是否符合國情和民意,二是這種製度是否符合文化傳統,三是製度的製定者和執行者是否能夠與之融為一體。合則成,不合則敗。
這一點,看看屋大維就知道。
[1]王莽事跡均請參看《漢書·王莽傳》。
稱帝之前的王莽低調而謙恭,盡管他們家可能是皇室之外最顯貴的一族。沒錯,王莽的姑媽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後,漢成帝的生母。從成帝時期開始,王家共有九個人封侯,五個人做大司馬,堪稱炙手可熱。
然而王莽卻完全沒有皇親國戚的飛揚跋扈、紈絝子弟的聲色犬馬、豪門大族的仗勢欺人。他是一個書生,一個知識分子,甚至一個學問家。他的許多時光是在讀書中度過的,學問之好則連政敵們也不否認。
與精神的充實相反,王莽的物質生活極其儉樸。他在王家子弟中鶴立雞群地安貧樂道,他的妻子甚至因為著裝過於簡單,而被來訪的客人誤認為是女傭。
節儉的王莽對老母和寡嫂極盡孝道,對朋友和賓客慷慨大方。皇帝的賞賜都被他分給部下,兄長的遺孤則送去上學,而且在恭恭敬敬拜訪這孩子老師的同時,也沒忘記給每個同學一份禮物。他甚至因為某人沒有兒子,而為這位朋友物色了一個據說宜男的女孩。
結果,自然是“宗族稱孝,師友歸仁”。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他獲得廣泛好評。他的二兒子王獲殺了一個家奴,王莽不但沒有包庇,反倒責令其自殺,為這個冤死的奴隸償命。這在王朝時代,也不容易。
這樣的王莽,堪稱謙謙君子、道德楷模。
當然,所有這些好評都是在他稱帝之前。或者更準確地說,都在他失敗之前。當他和他的新王朝被反叛者一刀殺死後,前麵說的這些善行便都被解釋為做秀,即在公眾和他人麵前刻意和虛偽地樹立形象。
失去了皇冠的王莽隻能戴上另一頂草帽:偽君子。
王莽虛偽嗎?
看起來是。
我們知道,王莽的皇位,是從一個九歲小孩的手上奪取的,這就已經讓人於心不忍。然而王莽還要拉著小皇帝的手痛哭流涕地說:當年周公攝政,最終還政成王。我迫於皇天威命,竟不能如願以償,悲哀呀!
這在許多人看來,就是鱷魚的眼淚,假惺惺了。
譴責並非沒有道理,事情也並不複雜。隻要把王莽的故事梳理一遍,就多少能夠發現點什麽。
王莽是在漢哀帝駕崩後真正開始執政的。此時,從王政君的哥哥王鳳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的名義輔政算起,王家已經積累了三十年的權勢。於是,王莽和太皇太後王政君讓一個九歲的孩子繼承皇位,是為漢平帝。
眾望所寄的王莽也重新擔任大司馬。此前,他被漢哀帝及其外戚排斥,曾經一度失去了這個職位。
一年後,王莽加封為安漢公。
三年後,又加“宰衡”稱號。
到第五年,十四歲的漢平帝突然神秘地死去,民間傳說是王莽毒殺的。這其實未必可靠。靠得住的,是他又立了一個兩歲的孩子當皇帝,史稱孺子嬰。
王莽自己,則成為“假皇帝”,又稱“攝皇帝”。
此事的直接起因,據說是在武功縣的一口井裏發現了一塊白石頭,上圓下方,象征著天圓地方。而且石頭上還有一行紅字:告安漢公莽為皇帝。
太皇太後王政君倒是不信這一套。不過,當王莽的黨羽告訴她這隻是要讓王莽當假皇帝,王莽自己也信誓旦旦表示隻做周公時,老太太心軟了。
此後,神跡和符瑞不斷出現。公元8年11月的某個黃昏,一位穿黃衣服的人出現在高皇帝劉邦的廟中。他留下了一個銅盒,裏麵的圖文明確表示王莽該當真皇帝。
王莽決定服從天意,做真天子。
現在看來,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場戲,而且比屋大維的演出差得多。但問題在於,我們又怎麽知道,王莽起初就一定不是想學周公呢?又有誰能證明,他對於天命所歸和神秘預兆,就一定不當真呢?
何況民意似乎也看好王莽,他當宰衡那年,上書擁戴的吏民據說竟有四十八萬七千多人次,這在當時可是天文數字。
然而王莽失敗以後,這些人又到哪裏去了?似乎一夜之間全都變成了另一副嘴臉。
成王敗寇。在道德評價和輿論領域,也難免。
不過,王莽畢竟背叛了隻做周公的誓言,這讓他永遠擺脫不了作偽的嫌疑。問題是作偽者必有所圖,否則完全犯不著。那麽,王莽圖的又是什麽?
實現政治理想。
王莽稱帝之後,改革全麵展開。他憤怒聲討過去幾十年的不公平,下令大地主將超過法定數量的田產分給農民,禁止土地和奴婢的買賣,穩定物價並提供低息貸款,削減官員的薪水,降低王侯的規格,實行鹽、鐵、酒類和鑄銅的國營。他自己也以身作則,減少了宮廷的開支。
這就是王莽的變法和改製。毫無疑問,他的動機應該是良善的,難怪有人稱他為“最早的社會主義者”。
然而結果怎麽樣呢?
一敗塗地。
失敗是必然的,因為根本就不切實際。且不說他得罪了多少既得利益者,也不說許多理想其實不過是幻想,單是貨幣改革就導致了經濟混亂。王莽廢除了通行已久的五銖錢,改為金、銀、龜、貝、泉、布等貨幣,幣種多達二十八個。結果農商俱損,經濟蕭條,民怨沸騰。
據翦伯讚《秦漢史》。
老天爺也不幫他的忙,自然災害頻頻發生。走投無路的農民揭竿而起,不甘失敗的舊族趁火打劫。兩股力量加在一起,王莽就被送上了斷頭台。
一個情商和智商看起來都很高的人,居然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做如此荒唐的事情,實在令人費解。因此直到現在,人們依然說不清他到底是改革家還是野心家,革命者還是偽君子,機靈鬼還是糊塗蟲。
但要說他是書呆子,則毋庸置疑。
王莽的書生氣比比皆是,最突出的表現是他對改變製度的癡迷。班固就說,王莽以為隻要確立製度,天下自然太平。因此一門心思製禮作樂,坐而論道,議而不決,置民生、訴訟、吏治等當務之急於不顧,豈能不敗?
其實就連這種說法,都抬舉了王莽。實際上他的某些改革,與其說是改製,不如說是更名。比方說,把兩位財政部長的官名改成神話人物的名字,負責朝廷財政的大司農叫羲和,負責宮廷財政的少府叫共工。
這簡直就是視政治如兒戲。
看來,王莽根本就沒有真正讀懂孔子,也不知道什麽叫正名。他書生氣十足地以為隻要改個名字,所有事情都會發生根本變化,他的理想也就能夠實現。
事實證明,王莽錯了。
實際上,製度固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決定性的,更重要的是人與製度的關係。這種關係包括三個方麵:一是這種製度是否符合國情和民意,二是這種製度是否符合文化傳統,三是製度的製定者和執行者是否能夠與之融為一體。合則成,不合則敗。
這一點,看看屋大維就知道。
[1]王莽事跡均請參看《漢書·王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