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8年也許是劃時代的。前一年,西晉最後一個皇帝被殺。這一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為東晉元帝。下一年,匈奴“漢國”皇帝劉曜更改國號,是為前趙;羯族將領石勒稱王建國,是為後趙。


    從此,東晉據有江南,前趙據有關中,後趙據有關東,南方和北方都換了主人或主角。


    北方是胡族做主,南方是士族當家。


    胡族和士族,是書寫這段曆史的兩支筆。


    南方成為士族的天下並不奇怪,因為東晉的第一個皇帝司馬睿並沒有多少政治資本。他能夠建立流亡政府並登上帝位,完全依靠士族的擁戴和支持。更幸運的是,這些士族還有一個高明的政治家作為主持人。


    他就是王導。


    王導出身名門望族,琅邪人(琅邪讀如郎牙,也寫作琅琊,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跟原本是琅邪王的司馬睿是老朋友,東晉帝業其實出自他的深謀遠慮。王導很早就看出中國將亂,便勸司馬睿謀得安東將軍職位,渡江移鎮建鄴(晉湣帝時改名建康),為將來做準備。[16]


    事實證明王導很有遠見。九年後,西晉果然滅亡。北方士族沒了故鄉,南方士族沒了中央。在政治和文化兩方麵都舉足輕重的大族紛紛南下(史稱“衣冠南渡”),流亡的難民雲集建鄴(建康),建鄴成為另一個洛陽。


    司馬睿的稱帝,似乎順理成章。


    然而初來乍到的司馬睿卻沒什麽威望。北方士族對他沒有信心,南方士族對他心存疑慮,就連司馬睿自己也覺得寄人籬下,頗有些惴惴不安。


    做工作的又是王導。


    王導很清楚,中原必將淪陷,晉室不可複興,唯一的出路是偏安江左,與北方胡族劃江而治。如此,或許還能保住世家大族的既得利益,華夏文明的薪盡火傳。


    這就需要有一個司馬家族的人來當皇帝,也需要南北士族的通力合作。有了前者,才能維持“華夏正宗”的名分;有了後者,新政權才不至於是空中樓閣。


    永嘉之亂後,中原世族南遷主要有兩條路線——遷往長江下遊與長江上遊。青徐之地的上層階級,多遷往首都建鄴附近,而殖產興利,則在會稽、臨海之間的區域。次等氏族為避開江左名宗,則遷往京口、晉陵(今江蘇)一帶。南陽、新野地區(今河南)的次等氏族及雍秦流民,則遷居襄陽(今湖北),形成一個由中層社會階級組成的強大的武力集團。


    可惜這很難。北方士族視江東為“蠻夷之地”,視南人為“亡國之餘”(孫吳政權的殘渣餘孽);南方士族則把北方士族看作入侵者,痛恨他們侵犯自己的地盤和利益。調和二者之間的矛盾,成為關鍵。


    為此,王導殫精竭慮。他甚至學會了說吳語,不像其他北方士族那樣堅持隻說洛陽話。他又發明僑寄法,在南方士族勢力較弱的地區設立僑州、僑郡、僑縣,相當於北方豪門在江東的特區和領地。這就兼顧了雙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他爭取到了南方士族領袖的支持。[17]


    比如顧榮。


    顧榮出身吳郡四大家族,祖父顧雍是孫權的丞相。由於王導的努力,顧榮率先向司馬睿表示擁戴和支持,而且兩人有過一次意味深長的對話。


    司馬睿說:寄居在別人的國土上,很是慚愧。


    顧榮則跪下來回答說:王者以天下為家,請陛下不必對遷都一事過於在意。[18]


    這其實就是一種默契了。司馬睿代表新政權和北方僑居士族承認江東的真正主人是當地土著,顧榮則代表江東土著士族承認司馬政權是華夏正宗,並與之合作。從此南北一團和氣,東晉和南朝的基業也由此奠定。[19]


    王導成功了。


    顯然,沒有王導,就沒有東晉。


    對此,司馬睿心知肚明。因此登基之日,他竟然一再邀請王導跟他同坐禦床,接受百官朝賀。王導隻好謙恭地推辭說:如果太陽與萬物同輝,臣下將如何瞻仰?


    司馬睿這才作罷。[20]


    不過,王導沒有與東晉皇帝並尊,晉帝也無法與王家爭權。東晉初年,行政權在王導手裏,軍事權則由王導的堂兄王敦掌握。王導內執朝政,王敦外掌兵符,實際權力絕不在皇室之下,時人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究竟是誰家的,豈非一目了然?


    實際上,君臣共治是東晉一朝的特色,隻不過這個王朝隻有半壁江山,參與政治的權臣也不僅王導一家。準確地說,東晉政治是高級士族輪流坐莊,權威和影響最大的則是四大家族(以執掌朝政先後為序):  <blockquote>


    王氏:王導;


    庾氏:庾亮;


    桓氏:桓溫;


    謝氏:謝安。  </blockquote>


    舊時王謝堂前燕,即此之謂。


    的確,對東晉政權貢獻最大的,就是王導和謝安。王導開創了基業,謝安則保衛了它。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大舉出兵,以壓倒優勢進攻東晉。執政的謝安以弟弟謝石為統帥,侄子謝玄為先鋒,禦敵於國門之外,並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一舉擊敗了苻堅的進攻。


    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意義非凡。當時,北方淪入胡族之手,南方也並未徹底漢化。漢民族和漢文化以江東為壁壘,可謂命懸一線。因此,謝安、謝石和謝玄的勝利,便不但挽救了東晉王朝,也挽救了華夏文明。


    君臣共治,豈非很好?


    可惜,東晉政治雖有“虛君共和”的意味,卻沒有製度和法律的保障。晉元帝和他的後代不甘心大權旁落,權臣中也不乏陰謀家和野心家。王敦和桓溫就企圖篡位,桓溫的小兒子桓玄則終於稱帝。畢竟,魏晉兩朝皆因“禪讓”立國,司馬家族也沒法不讓人模仿他們的祖宗。


    因此東晉政治之亂並不亞於西晉,隻不過西晉是皇室與皇室鬥,東晉是皇室與權臣爭。權臣士族之間(如王導和庾亮、桓溫和殷浩),北方士族與南方士族、高級士族與低級士族、世家大族與寒門庶族,也都矛盾重重。


    結果是什麽呢?


    動亂頻繁。淝水之戰前,有王敦之亂、蘇峻之亂,以及桓溫未遂的篡位圖謀。淝水之戰後,則有孫恩之亂、桓玄之亂、盧循之亂。蘇峻之亂時,建康宮闕被焚毀;桓玄之亂時,國號被改為楚。至於內戰,當然更在所難免。


    東晉並不安寧。


    最後的結果,是政權落入庶族出身的劉裕之手,而且把魏代漢、晉代魏的程序也走了一遍。公元420年(元熙二年),晉恭帝司馬德文讓位於宋王劉裕。東晉終於在內亂中滅亡,共一百零四年,十一帝。


    劉裕的新王朝國號宋,史稱“劉宋”,以區別於後來既有北又有南的“趙宋”。劉裕自己,則為南朝宋武帝。他稱帝十九年後,北魏滅亡北涼,魏晉十六國時代終,南北朝時代始(詳見本中華史第十二卷《南朝,北朝》)。


    [16]見《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引鄧粲《晉紀》。


    [17]王導事凡未另注者均見《晉書·王導傳》。


    [18]見《世說新語·言語》。


    [19]請參看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駱玉明《世說新語精讀》。


    [20]見《晉書·王導傳》、《世說新語·寵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