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官僚政治 政事堂
易中天中華史:隋唐定局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說隋唐,先得看漢。
漢代中央政府的組織製度是三公九卿。三公,在西漢是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在東漢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他們都是宰相。九卿則是九個或九個以上的部門負責人,相當於政府部長。三公有府,公府相當於三省;九卿有寺,卿寺相當於六部。隋唐政改,就是要以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盡管為了這一天,魏晉南北朝準備了三百六十九年。
這就有了四個問題:第一,為什麽要改?第二,改了哪些地方?第三,怎樣改的?第四,效果如何?
先看六部和九卿。
表麵上看,六部與九卿沒有區別。九卿是政府部長,六部尚書也是。但,九卿的工作卻是政務與事務不分。主管國家財政經濟的大司農就是政務官,相當於戶部尚書;負責皇帝出行的太仆則是事務官,管的還是皇家事務。
如此不清不楚,不該改革嗎?
當然應該。
隋唐的辦法,是政務全歸六部,事務全歸寺監。比如太常寺管祭祀,光祿寺管宴會,衛尉寺管器械,宗正寺管宗室等等。至於皇帝的飲食起居之類,交給殿中省和內侍省。事務與政務分類,皇家與國家分離,尚書省下屬的六部成為純粹的國家機關和職能部門,改革完全成功。
六部製一直延續下來,原因也在這裏。
那麽,三公又有什麽問題?
權力太大。
按照漢初的製度,帝國的行政、軍事和監察之權都掌握在三公手裏。三公各自開府,獨立辦公。遇到大事則由三公會議,拿出方案再由皇帝批準。皇帝五日一朝,不過聽取匯報表示可否,並不參與決策,簡直就是橡皮圖章。
這當然為強勢皇帝如漢武等人所不能接受,這才有了內朝和外朝,有了尚書事和尚書台。可惜,幫助皇帝奪取了相權的,自己又成為新的宰相,皇帝也隻好另起爐灶。結果是什麽呢?尚書之後有中書,中書之後有門下,沒完沒了。
顯然,必須有一個治本的辦法。
三省製就是這樣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將一個接一個從宮內走到宮外的省,全部正式變成取代公府的宰相機構,但不承認三省是相府,也不承認三省長官毋庸置疑地就是宰相。即便是,也要分割他們的相權。
這裏麵當然有一個過程。在隋代,尚書省的左右仆射都是被視為宰相的。唐代尚書省的長官卻是尚書令。尚書令當然是宰相,可是沒人敢當,因為唐太宗即位之前擔任過這一職務。於是,尚書省就隻有兩個副長官,即左右仆射。左右仆射是不是宰相呢?對不起,要看情況。
什麽情況?
是否有資格並實際上參加政事堂會議。
什麽是政事堂?就是中書門下兩省長官開會的地方。兩省長官為什麽要開會呢?因為分工不同。簡單地說,中書省的任務是草擬法令,門下省的任務是進行審核。中書門下兩省機關麵對麵,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他們也必須打交道。
事實上,法令的起草雖然歸中書省,能否頒發卻要看門下省。一種情況是中書省起草完畢加蓋印章後,呈送皇帝簽署,就形成詔書。另一種是文本形成後先送門下省,由門下省的長官侍中、副長官門下侍郎及其屬官複核,沒有問題才由皇帝“畫敕頒下”(畫一個敕字下達尚書省)。
但即便是第一種情況,皇帝簽署後仍然要送門下省。沒有門下省的副署,詔書仍然沒有法律效力。中書省送到門下省的文件,如果門下省覺得有問題,更可以將原件塗改以後送回,叫“塗歸”,也叫封駁、封還、駁還。[9]
也就是說,門下省不同意,中書省就無法作為。
這裏麵自有深刻意義(詳後)。至少,唐人已經懂得執政也好立法也罷,必須講程序,不能由著性子胡來。可惜這個製度似乎並未當真實行。為了講效率,也因為怕麻煩,唐代的宰相們采取了一個變通的辦法,即行文之前先開會。兩省意見一致,再行文,就不會“封駁”了。
開會的地方,就叫“政事堂”。
政事堂起先在門下省,後來改在中書省,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幹脆改名為“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的會議,兩省的正副長官都參加,尚書省的負責人則或者參加或者不參加。所以在唐人的心目中,隻有中書門下才是真宰相。所有的命令,也隻有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才算合法。
那麽,政事堂就是中央政府嗎?
也是也不是。因為政事堂不是機關部門,隻不過是個開會的地方,就像人民大會堂。盡管後來它也被稱為“政府”(意思是政事堂之府),但那是開元十一年為政事堂設立了辦事機構以後的事。唐玄宗以前,沒人整天在那裏辦公。
參加政事堂會議的人數也沒有一定之規,最多的時候十幾個,最少的時候兩三個。最尷尬的是尚書省的副長官左右仆射。他們的官階比中書門下的正職還高(前者從二品,後者正三品,代宗時才升為正二品),但如果不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就沒有資格參加會議,也不是宰相。
相反,官階較低的其他官員,如果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頭銜,就可以參會,也是宰相。這就跟兩漢不同。兩漢的宰相就是三公。其中除丞相可能兩人,其餘都是一人,不會像唐代這樣一群人當宰相,還人數不定,時多時少。
政事堂這個“中央政府”也沒有總理,會議則隻有一個輪值主席,叫“執政事筆”,也叫“執筆”。執筆由參加會議的人輪流擔任,有時十天一輪,有時一天一換。顯然,唐代隻有“國務會議”和“國務委員”,沒有“國務總理”,當然也沒有“國務院”或“宰相府”。[10]
三省六部,大不同於三公九卿。
但,兩種製度也有相同之處。
相同在於分割相權,隻不過方式不同。兩漢的辦法是三權分列,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禦史大夫管監察。唐代的辦法,則是相互製衡,中書管出令,門下管複核,尚書管執行。尚書有行政權無決策權;中書有決策權無審核權;門下雖有審核權,卻既無行政權,更無決策權。
結果,誰都不能一家獨大。
權力製衡的結果,是尚書省虧損最多。尤其是唐玄宗開元以後,左右仆射不再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從此徹底退出宰相行列。與此同時,政事堂行文則改用中書門下之印,三省體製變成了中書門下體製。
直到這時,政事堂才由國務委員們的會議廳,變成了帝國政務的運作中心,多少有了“國務院”的意思。但,終有唐一代,都沒有兩漢相國或大司馬那樣的職務。權相李林甫和楊國忠的大權獨攬,隻是特例,不是製度。
因此,即便政事堂是中央政府,也是有政府無首腦。
這就為後來的政治體製變革留下了伏筆。宋代,三省合為政事堂,與管軍事的樞密院、管財政的三司並列,構成所謂“二府三司”體係。元代,又廢除尚書、門下兩省,讓中書省、樞密院與禦史台成為三大並列機構。最後,中書省也被朱元璋撤消,宰相製度永遠退出了曆史舞台。
隋唐政改的意義,豈容小覷?
[9]先由門下審核再由皇帝簽署的是製書,先由皇帝簽署再由門下副署的是敕書。請參看劉後濱《從三省體製到中書門下體製》。
[10]所以錢穆先生說,漢代宰相是“領袖製”,唐代宰相是“委員製”,見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漢代中央政府的組織製度是三公九卿。三公,在西漢是丞相、太尉和禦史大夫,在東漢是太尉、司徒和司空,他們都是宰相。九卿則是九個或九個以上的部門負責人,相當於政府部長。三公有府,公府相當於三省;九卿有寺,卿寺相當於六部。隋唐政改,就是要以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盡管為了這一天,魏晉南北朝準備了三百六十九年。
這就有了四個問題:第一,為什麽要改?第二,改了哪些地方?第三,怎樣改的?第四,效果如何?
先看六部和九卿。
表麵上看,六部與九卿沒有區別。九卿是政府部長,六部尚書也是。但,九卿的工作卻是政務與事務不分。主管國家財政經濟的大司農就是政務官,相當於戶部尚書;負責皇帝出行的太仆則是事務官,管的還是皇家事務。
如此不清不楚,不該改革嗎?
當然應該。
隋唐的辦法,是政務全歸六部,事務全歸寺監。比如太常寺管祭祀,光祿寺管宴會,衛尉寺管器械,宗正寺管宗室等等。至於皇帝的飲食起居之類,交給殿中省和內侍省。事務與政務分類,皇家與國家分離,尚書省下屬的六部成為純粹的國家機關和職能部門,改革完全成功。
六部製一直延續下來,原因也在這裏。
那麽,三公又有什麽問題?
權力太大。
按照漢初的製度,帝國的行政、軍事和監察之權都掌握在三公手裏。三公各自開府,獨立辦公。遇到大事則由三公會議,拿出方案再由皇帝批準。皇帝五日一朝,不過聽取匯報表示可否,並不參與決策,簡直就是橡皮圖章。
這當然為強勢皇帝如漢武等人所不能接受,這才有了內朝和外朝,有了尚書事和尚書台。可惜,幫助皇帝奪取了相權的,自己又成為新的宰相,皇帝也隻好另起爐灶。結果是什麽呢?尚書之後有中書,中書之後有門下,沒完沒了。
顯然,必須有一個治本的辦法。
三省製就是這樣一個“一攬子”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將一個接一個從宮內走到宮外的省,全部正式變成取代公府的宰相機構,但不承認三省是相府,也不承認三省長官毋庸置疑地就是宰相。即便是,也要分割他們的相權。
這裏麵當然有一個過程。在隋代,尚書省的左右仆射都是被視為宰相的。唐代尚書省的長官卻是尚書令。尚書令當然是宰相,可是沒人敢當,因為唐太宗即位之前擔任過這一職務。於是,尚書省就隻有兩個副長官,即左右仆射。左右仆射是不是宰相呢?對不起,要看情況。
什麽情況?
是否有資格並實際上參加政事堂會議。
什麽是政事堂?就是中書門下兩省長官開會的地方。兩省長官為什麽要開會呢?因為分工不同。簡單地說,中書省的任務是草擬法令,門下省的任務是進行審核。中書門下兩省機關麵對麵,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他們也必須打交道。
事實上,法令的起草雖然歸中書省,能否頒發卻要看門下省。一種情況是中書省起草完畢加蓋印章後,呈送皇帝簽署,就形成詔書。另一種是文本形成後先送門下省,由門下省的長官侍中、副長官門下侍郎及其屬官複核,沒有問題才由皇帝“畫敕頒下”(畫一個敕字下達尚書省)。
但即便是第一種情況,皇帝簽署後仍然要送門下省。沒有門下省的副署,詔書仍然沒有法律效力。中書省送到門下省的文件,如果門下省覺得有問題,更可以將原件塗改以後送回,叫“塗歸”,也叫封駁、封還、駁還。[9]
也就是說,門下省不同意,中書省就無法作為。
這裏麵自有深刻意義(詳後)。至少,唐人已經懂得執政也好立法也罷,必須講程序,不能由著性子胡來。可惜這個製度似乎並未當真實行。為了講效率,也因為怕麻煩,唐代的宰相們采取了一個變通的辦法,即行文之前先開會。兩省意見一致,再行文,就不會“封駁”了。
開會的地方,就叫“政事堂”。
政事堂起先在門下省,後來改在中書省,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幹脆改名為“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的會議,兩省的正副長官都參加,尚書省的負責人則或者參加或者不參加。所以在唐人的心目中,隻有中書門下才是真宰相。所有的命令,也隻有加蓋“中書門下之印”才算合法。
那麽,政事堂就是中央政府嗎?
也是也不是。因為政事堂不是機關部門,隻不過是個開會的地方,就像人民大會堂。盡管後來它也被稱為“政府”(意思是政事堂之府),但那是開元十一年為政事堂設立了辦事機構以後的事。唐玄宗以前,沒人整天在那裏辦公。
參加政事堂會議的人數也沒有一定之規,最多的時候十幾個,最少的時候兩三個。最尷尬的是尚書省的副長官左右仆射。他們的官階比中書門下的正職還高(前者從二品,後者正三品,代宗時才升為正二品),但如果不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就沒有資格參加會議,也不是宰相。
相反,官階較低的其他官員,如果加授“同中書門下三品”頭銜,就可以參會,也是宰相。這就跟兩漢不同。兩漢的宰相就是三公。其中除丞相可能兩人,其餘都是一人,不會像唐代這樣一群人當宰相,還人數不定,時多時少。
政事堂這個“中央政府”也沒有總理,會議則隻有一個輪值主席,叫“執政事筆”,也叫“執筆”。執筆由參加會議的人輪流擔任,有時十天一輪,有時一天一換。顯然,唐代隻有“國務會議”和“國務委員”,沒有“國務總理”,當然也沒有“國務院”或“宰相府”。[10]
三省六部,大不同於三公九卿。
但,兩種製度也有相同之處。
相同在於分割相權,隻不過方式不同。兩漢的辦法是三權分列,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禦史大夫管監察。唐代的辦法,則是相互製衡,中書管出令,門下管複核,尚書管執行。尚書有行政權無決策權;中書有決策權無審核權;門下雖有審核權,卻既無行政權,更無決策權。
結果,誰都不能一家獨大。
權力製衡的結果,是尚書省虧損最多。尤其是唐玄宗開元以後,左右仆射不再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從此徹底退出宰相行列。與此同時,政事堂行文則改用中書門下之印,三省體製變成了中書門下體製。
直到這時,政事堂才由國務委員們的會議廳,變成了帝國政務的運作中心,多少有了“國務院”的意思。但,終有唐一代,都沒有兩漢相國或大司馬那樣的職務。權相李林甫和楊國忠的大權獨攬,隻是特例,不是製度。
因此,即便政事堂是中央政府,也是有政府無首腦。
這就為後來的政治體製變革留下了伏筆。宋代,三省合為政事堂,與管軍事的樞密院、管財政的三司並列,構成所謂“二府三司”體係。元代,又廢除尚書、門下兩省,讓中書省、樞密院與禦史台成為三大並列機構。最後,中書省也被朱元璋撤消,宰相製度永遠退出了曆史舞台。
隋唐政改的意義,豈容小覷?
[9]先由門下審核再由皇帝簽署的是製書,先由皇帝簽署再由門下副署的是敕書。請參看劉後濱《從三省體製到中書門下體製》。
[10]所以錢穆先生說,漢代宰相是“領袖製”,唐代宰相是“委員製”,見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