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集我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曹操是可愛的奸雄,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先來說“奸雄”,再來看“可愛”。


    什麽叫奸雄?“奸雄”這個概念包括了兩個內容,就是奸和雄,隻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夠叫做英雄。比如像明朝的奸臣嚴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使用的是陰柔手段,奸而不雄,這個隻能叫奸賊;如果像東漢末年的董桌那樣,橫行霸道,專橫跋扈,雄而不奸,使用的是暴力手段,那隻能叫梟雄。梟雄就是強硬而又有野心的人物,奸賊就是奸猾而又有賊心的人物,奸雄是奸詐而又有雄心的人物,那麽曹操是不是這樣的人呢?是。


    曹操這個人從小就奸猾。曹操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史書上的說法說他是相國曹參之後,這是胡說,為什麽呢?因為曹操的父親叫曹嵩,曹嵩是什麽人呢?是太監曹滕的養子,太監是不生孩子的,曹嵩是養子而非生子,那麽我們即便考證出曹騰的祖上是西漢初年的相國曹參,跟曹操有什麽關係?而且在東漢末年我們知道,“亂國者宦官也”,那麽一個宦官的養子的兒子,在當時的上流社會是沒有地位的,人家是看不起的,認為這是一個孽種。所以曹操的出身是不好的。


    當然家境很好,因為他的這個養祖父和他的父親都在朝廷中做官,家境好,而出身門第應該說不好。曹操小時候受的教育也不好,曹操後來有一首詩回憶自己的童年,“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什麽叫“三徙教”呢?三徙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孟母擇鄰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三次搬家,叫做三徙,所以孟子母親的這種教育叫做三徙教,曹操說這個事兒我們家是沒有的;“不聞過庭語”是什麽意思呢?講的是孔子和他兒子孔鯉的故事,說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裏,他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什麽叫“趨”呢,“趨”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動作,在上級麵前、在長輩麵前你走路要“趨”,低著頭,很快很快地這樣走過去,這叫“趨”。那麽孔鯉看見父親孔子站在庭院裏麵,於是低著頭“趨”,孔子說站住,學詩了嗎?沒有。不學詩何以言,你不學詩你怎麽會說話?是,退而學詩。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裏,孔鯉又“趨而過庭”,孔子說,站住,學禮了嗎?還沒有。不學禮何以立,不學禮你怎麽做人?是,退而學禮。這個故事就叫做“過庭語”,也叫“庭訓”,父親對兒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訓”。曹操說這個事情我們家也是沒有的。所以家教不好。


    曹操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時候的表現也不好。


    喜歡什麽呢?飛鷹走狗,四處遊蕩,不務正業,遊手好閑,和一群紈絝子弟胡作非為。那他的紈絝子弟的朋友有袁紹,有張邈,都是些高幹子弟了,這些人當中就數曹操的壞主意和鬼點子最多。大概當時也是鬧得不太像話,於是曹操有個叔叔就跟他父親說,說你這個兒子實在是調皮搗蛋,不守規矩,管教管教。曹操的父親就來管教他,曹操就對他叔叔有意見,他就想了一個歪主意,有一天他叔叔走過來以後,曹操馬上把嘴巴一歪,叔叔說你怎麽了?中風了。叔叔一看很緊張,馬上向他父親報告說你兒子中風了,你快看看。曹操的父親過來以後,曹操非常正常。他說你不是中風了嗎?誰中風了,誰說我中風了,沒中風啊,誰說的?你叔叔說的啊,你叔叔說你中風了。爸,我叔不喜歡我,看見我就煩,他說我中風爸你能相信嗎?曹操的爸爸從此不相信他的叔叔。


    更離譜的是什麽呢?是有一天這幾個高幹子弟在那兒百無聊賴,說今天都沒有什麽好玩兒的,那個時候的確好玩的東西也不多,不像現在可以上網。我們都無聊啊,有什麽好玩的嗎?曹操說,有件好玩兒的事,今天有人結婚,我們去鬧一鬧。袁紹他們說,鬧什麽鬧?偷新娘子。袁紹說好,我們就去偷新娘子。然後一夥人就跑到結婚的人家,到了晚上快要入洞房了,大家都在喝喜酒,曹操就大喊一聲:有賊啊!所有的賓客都跑出來抓賊,賊在哪兒?曹操就衝進洞房,把新娘子偷出來,偷出來往外跑,袁紹笨一點,一頭鑽進一個灌木叢,灌木把衣服都鉤住了,跑不脫。袁紹說曹操你快幫忙,我這個地方跑不出來了!曹操又把手往袁紹那一指:大家看,賊在這兒!袁紹一聽著急,這麽一使勁蹦出來了。所以曹操是一個從小就調皮搗蛋的家夥,也很狡詐,這樣的孩子大概是不討人喜歡的。其實啊依我看,這個男孩小時候也是要搗蛋一點,男孩小時候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可是大家都不喜歡他,史書上的說法是世人“未之奇也”,當時的人也沒把他當回事。


    * 通過易中天先生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到,小時候的曹操鬼點子多,調皮搗蛋,不討人喜歡,也不被人重視。但曹操在青年時期卻受到當時最高軍事長官的另眼相看,而且還得到另一個著名人物的高度評價,這個評價竟然流傳千古。那麽,這個著名人物是誰?他到底是怎樣評價曹操的呢?


    但是有一個人非常看重曹操,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太尉橋玄,太尉是什麽官?三軍總司令,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橋玄非常看重曹操,說曹操這個人是個難得的人才。所以橋玄找到曹操說,我們現在遇到的將是一個亂世,這個亂世非“命世之才”不可,我看你就是將來平定天下的人,我橋某已經老了,我把我的妻子和我的子孫就托付給你了。那時候曹操才二十歲啊,那麽橋玄為什麽這樣看重曹操呢?就是因為曹操雖然調皮搗蛋,不守規矩,胡作非為,但他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紈絝子弟。第一,他才藝過人,文章寫得好,文筆非常之好,自己就是文學家;第二,武功好,據說曹操有一次行刺張讓的時候被人發現,他是用手武著戟,一邊武戟一邊往後退,全身而退。武藝好,而且好讀書。這點非常重要,好讀書,尤好兵書,跟據史書上的記載,曹操終其一生都是愛讀書的,即便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手不釋卷。那麽這樣一個文武全才,又很狡猾,那就是亂世當中平定天下的人。


    而且橋玄不但自己賞識他,還介紹他去拜見許劭,許劭是什麽人呢?許劭是當時有名的鑒賞家。東漢末年有一個風氣,就是要進行人物鑒賞,或者叫人物品評,一個人要成為一個人物,要出人頭地,要進入上流社會,必須有著名的人物鑒賞家給他寫一個鑒定,這樣才能得到社會的承認。許劭就是一個有名的鑒賞家,他在,每個月初的初一,要對當時的人物發表一次評論,就像我們現在開新聞發布會一樣,每月初一,所以叫月旦評。橋玄就跟曹操說,你曹操要進入上流社會,出人頭地,你一定要得到許劭的評語。那麽曹操就決定去找許劭,許劭拒絕發表意見,許劭為什麽拒絕發表意見呢現在我們不知道,也可能他是看不上曹操,也可能他覺得曹操這個人不好說,也可能有別的什麽考慮反正不知道什麽原因,許劭是死活都不肯講。但是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曹操使了一個什麽手段,這個沒有任何記載,但是我估計曹操是使用了一點不正當的手段,逼著許劭發表意見,許劭逼得沒有辦法說了一句有名的話,他說你這個人啊,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那麽曹操聽到這句話後的反應是什麽,也就是說曹操是否認奸雄可這個評語?正史上的記載是這樣的,“太祖大笑”,就是曹操一聽許劭說你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就哈哈大笑,哈哈哈哈……這句話到了《三國演義》裏麵做了改動,改成什麽呢,“操聞之大喜”。一個是大笑,一個是大喜,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別,表現了什麽呢,表現了小說的膚淺,《三國演義》這個小說他是要貶低曹操的,它為了貶低曹操他不惜把大笑改成大喜。“大喜”給人的感覺就是曹操這個人好像從小立誌就要當一個奸雄,聽說我可以當個奸雄,他高興得不得了!這不是事實,它也不合邏輯,你說哪有一個人從小立誌我就是要當個賊,我從小就下定決心要當個強盜,我從小就立下誌向要當竊國大盜,不可能的,奸雄那是逼出來的,奸雄要碰到亂世嘛,碰到亂世他當能臣當不了,他隻好去當奸雄了。所以改成大喜是很膚淺的。


    我們來看許劭的這個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什麽意思?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你曹操如果身逢治世,那你能夠成為一個能臣;你如果身逢亂世,那你就是一個奸雄。那也就是說曹操是做能臣還是做奸雄,看什麽呢,看客觀條件,是不是,看你處於一個什麽時代。第二種解釋是你曹操如果治理天下,那你就是能臣;如果擾亂天下,那你就是奸雄。成為能臣還是成為奸雄看曹操的主觀願望,所以他這一句話是有兩種可能的,有兩種解釋的,而甚至可能許劭說的這兩層意思都有。


    那麽曹操大笑就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我怎麽會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呢,太可笑了,嗬嗬太可笑了,大笑。第二種是,哦,我如果處在治世就是能臣,處在亂世就是奸雄,成為一個能臣“固所願也”,哎,打個折扣,成奸雄也不錯,哈哈哈哈哈大笑。第三種,哦,我要想成能臣我就能成能臣,我想做奸雄就能做奸雄,我想治理天下我就是能臣,想擾亂天下我就是奸雄,反正我什麽都能幹,哈哈哈哈,這太好了。那麽曹操完全有可能是這三種原因大笑,但是在我們看來曹操這個人可能是後兩種原因大笑,因為曹操這個人是一定要做一番事業的,這個是肯定的,我立誌要做一番事業,我要轟轟烈烈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逢治世則造福一方,逢亂世我就稱霸一方,反正我不能碌碌無為地平平淡淡地了此一生。這就是我曹操,這話說到我心裏去了,哈哈哈哈——。至於給我一個什麽頭銜,是能臣的頭銜呢,還是奸雄的頭銜呢,無所謂。這種無所謂的精神正是一種大氣,是一種雄視天下、笑傲江湖的英雄氣。所以我們說曹操雖然被稱為奸雄,雖然很多人都關注到他的奸,但是我認為更本質的是雄,曹操一生都表現出了這種雄,我行我素,笑傲江湖。曹操是非常喜歡笑的,如果我們去讀曆史,我們會發現許多書上講到曹操遇到什麽事情的時候都有笑這個字。


    那麽曹操最可愛之處,是他說真話。大家可能要說了,曹操不是個奸雄嗎,不是個奸詐的人嗎,他會說真話嗎?是的,曹操也說假話,他要進行政治鬥爭,要進行軍事鬥爭,要在官場上混,一點假話不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曹操隻要有機會他就說真話。他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做《讓縣自明本誌令》,又叫做《述誌令》,這可以算得上是曹操的政治綱領,那是一點官話都沒有,說得非常實在。


    曹操一開始說,我這個人其實是沒有什麽雄心壯誌的,因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當然他沒有說我是太監的養子的兒子,他說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種很清高的、很知名的那些人士,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一個郡守,“好作政教”,好好地把這個地方治理好,讓大家都知道我曹操雖然出身不好,工作能力還是有的。後來國家遇到了動亂,我覺得一個男子漢應該為國家效勞,建功立業,我出來帶兵打仗,這個時候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當個什麽呢?我想當個征西將軍,我死了以後能夠在我的墓碑上寫上一行字,“故征西大將軍曹侯之墓”,哎呀,我就心滿意足了。可是後來董桌造亂,諸侯並起,我這個時候不能不出來保衛國家,保衛皇上。即便是這個時候,我也不想多帶兵,所以我每打一次勝仗,我的部隊增加了以後,我要裁軍。為什麽呢?因為我的實力越大,我的敵人就越多啊,人家都要來打我,我保不住自己,所以我勝利一回我裁軍一回。這說明什麽,說明我的誌向是有限的,但是我也沒有想到怎麽現如今我給弄出這麽大動靜來了!那麽現在我的野心大一點了,我想當個什麽呢?當個齊桓公,晉文公,因為現在是天下大亂,諸侯割據,我隻想稱霸,不想稱帝,我現在已經是漢朝的丞相了,作為人臣之貴,已經到了極點,我心滿意足,再無奢望。但是我必須在這個位置上坐著。


    他下麵說了句有名的話,他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不是我曹操在這個地方鎮住,什麽孫權,什麽劉備,七七八八的那些人不早就稱皇帝了,就是因為我曹某人在這兒鎮住嘛!我這些話不光是跟諸位說說,我經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說,甚直我對我的老婆、我的那些妾們說,我死了以後你們一定要改嫁,為什麽呢?以便把我這個誌向傳播出去啊。但是現在有人說我曹操應該功成身退了,我應該到我封的那個侯國去安度晚年啊,我應該把我的職務和權力交出來了。對不起,不行,職務我是不辭的,權力我是不交的,為什麽?我現在手握兵權,才有了這一呼百應的權威,我一旦把這軍權交出去,那你們不害我嗎?你們肯定都起來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絕不交權。至於皇上封給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麽多土地幹什麽呢?這個我讓出去。


    所以曹操說了這麽十六個字,“江湖未靜,不得讓位,至於邑土,可得而辭。”就是我可以讓一些虛的東西出去,實的東西那我是不讓的,這叫做“不得幕虛名,而處實禍也。”這話說得實在吧!說得再實在沒有了,你說我沒有野心,我有一點,而且我的野心是一點一點大起來的;你說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當皇帝,我隻想當晉文公,齊桓公,九合諸侯,統一中國;你說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實在得很,我的權力、我的實惠我一點都不讓;你說我不忍讓,我忍讓啊,你封給我那些虛的東西,什麽土地啊、頭銜啊我都讓出去。而且最可愛的在於什麽,曹操還明明白白說,我為什麽要寫這篇文章,我為什麽要說這些話?就是想讓你們天下人都沒話可說,都給我把嘴巴閉起來。實在是不能再實在了。這種話也隻有曹操這樣大氣的奸雄才說得出來。


    曹操這樣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為他非常知道在一個人人都說假話的時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話。因為人家都說假話,你說真話,人家就沒轍了,他的戲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鏡就拆穿了,把戲就不能玩了,隻好不吭起了。當然曹操這樣說也不完全是出於鬥爭的策略,也出於他的天性,他確實是一個說真話的人,因此隻要有機會,他是一定會說真話的。哪怕是說假話,或者說一些半真半假的話,或者是把假話藏在真話的後麵,曹操也做得非常自然。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於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品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品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