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出大事了
跟死對頭重生成男主的雙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有,有的說生了要吃紅糖,有的說要喂黃蓮,我們到時候究竟是喂紅糖還是喂黃蓮?還是先喂黃蓮後喂紅糖?”
……
宋星覺得頭也大了。
兩邊家裏都沒有可以依靠的長輩,宋星問周圍的同事,給出的也是南轅北轍的各種建議。
“要不,去問問寒秋她們?”唐紅試探的問。
宋星頭更大了,雖然他也覺得鄭家姐妹懂的確實多,但也要看是什麽,“她那麽點大,能懂什麽?”
唐紅:“我就覺得吧,她們什麽都懂。”
上學日的中午幾人都會在隔壁吃午飯,唐紅提了一袋雞蛋糕上門請教。
雖然、但是,就算是八竿子,我跟帶孩子也扯不上關係啊。
鄭寒秋覺得這個問題是真的有問題。
“覃阿姨懂的應該比我多吧?怎麽樣她都生過兩個孩子了。”
唐紅說道:“覃姨說的跟邵奶奶說的不一樣,邵奶奶說小孩子包被要像包春卷一樣,緊一點孩子不鬧騰,覃姨說孩子隨時都在長,要包鬆點孩子才能自由生長……”
說了她們之間說的各種不一樣,唐紅的結論是她也不知道該信誰。
鄭寒秋腦子裏也全都是問號,她們建議不一致我也不知道啊,“要不我問問我媽?”
唐紅道:“我已經問過你媽了。”
鄭寒秋……
唐紅又道:“她跟你奶說那個小孩子晚上吃幾次奶也說的不一樣。”
鄭寒秋……她又怎麽知道小孩子晚上吃幾次奶?
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別人媽帶著長大的啊,她懂的那點兒淺薄知識也是電視裏的各種廣告。
至於鄭橘子……她是帶過弟弟的,但都是很遠的記憶了,除了晚上被叫起來給弟弟換尿布,別的她都沒印象。
不過這事她能解決。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段誌輝坐在椅子上,看著辦公桌對麵的人……可我也不是專業的人啊。
鄭橘子:“現在國家不是提倡優生優育嗎?產前準爸爸準媽媽一些新生兒護理知識也能大大減少新生兒的死亡率,也避免一些小病變成大病害了孩子一生。”
“我知道國家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都是有指導標準的,雖然民間各種法子也能把孩子養大,但是能讓大人小孩少走點彎路,科學育兒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段叔叔,這些東西我們去說也沒啥用,你可以請縣裏的專業人士來做宣傳指導,到時候肯定也是你的政績。”
段誌輝在鄭橘子麵前也沒啥虛偽的,聽說能刷政績就心動。
但他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瞎管事,“你說的確實是件好事,鎮上的人好辦,現在大家都隻準生一個,對孩子是看重不少,鄉裏隔得近的地方也還好,但是隔得遠的地方肯定是沒人願意來聽的。”
這是現實。
以後國家正式實施義務教育了,很多家庭也會讓孩子輟學。
鄭橘子道:“這事確實沒辦法全都照顧全麵,到時候段叔叔你可以請專家下鄉去給一些大的村子講課,並且讓村幹部提前通知,若是孕婦來聽課的就發兩斤大米半斤豬肉,若是家裏的婆婆或者男人跟著一起來聽課的就再發兩斤大米。”
段誌輝有些猶豫:“辦法是個辦法,就是這米和肉……”
花錢請人來聽課,怎麽都讓人覺得別扭,更何況這活動要是持續下去,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鎮政府是真的不寬裕。
鄭橘子淡淡一笑:“段叔叔放心好了,這些東西可以跟各個企業化緣,若是別的單位都不願意分擔,就由我們家的廠子來承擔。”
知道你會賺錢,段誌輝好心勸道:“這事看起來簡單,實際並不好辦,真要折騰起來可是要花不少錢的,還有縣裏的專家也不是那麽好請的,能請個一次兩次了不起了,也不可能隨隨便便一個村子就讓縣裏專家過去講課。”
鄭橘子道:“請專家的事情得你們出麵請才行,講完課之後給紅包不算還得給人家送一麵錦旗,也不用一開始就給孕婦講課,可以先給鎮上的大夫、各個村的赤腳醫生,甚至有接生經驗在當地比較有名的穩婆都可以請來聽課,然後再在鎮上公開講一次課,以後一年來一次分享最新的經驗就成了。”
“各個村子也可以排好秩序,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去一次應該也成,隻是這樣的培訓一定不能讓計生辦的人摻進來,別搞成釣魚執法沒人敢來就成。”
“至於錢的事情,隻要我家的幾個廠子沒有破產,這錢我家就會出,為家鄉做貢獻是我們這些人的奮鬥方向。”
段誌輝聽了連連點頭,真是個好孩子。
鄭橘子接著道:“這事是我媽全力推動的,到時候給個‘三八紅旗手’正好合適,至於什麽級別的就看段叔叔了。”
段誌輝……你們父母上輩子積了什麽德才有能生出你這麽個好女兒,如此的為父母考慮?
不過這確實是好事。
有人花錢為老百姓辦實事,他這個做鎮長的自然要為自己下麵所轄的百姓謀福利。
對小女兒的散財行為穆曉雲沒有反對,尤其是這貼心的小棉襖還想為她這當母親的人謀榮譽。
男人得了個什麽傑出青年就非得把自己的獎狀掛在家裏榮譽牆最顯眼的位置,說不定她也能有一張獎狀了,多好。
“你那裏錢要是不夠了就跟媽說,這是做善事,媽支持你。”
“嗯嗯。”在鄭橘子在穆曉雲懷裏蹭了蹭,“還是媽對我最好。”
鄭寒秋感覺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期末考試剛結束沒兩天鄭萌萌就跟她們分享了一件事情。
“你們知道嗎?我舅舅家出大事了。”鄭萌萌知道,鄭橘子的八卦心重,湊到她身邊神神秘秘道。
“什麽事?”鄭橘子也沒想過自己會是喜歡八卦的三姑六婆中的一員,事實就是日子太多重複,她就想要多聽聽“新鮮”事。
鄭萌萌認認真真上了半年初中,跟當初吊兒郎當上小學時候的氣質已經大不相同,三姐妹坐在一起是真的像一家人。
……
宋星覺得頭也大了。
兩邊家裏都沒有可以依靠的長輩,宋星問周圍的同事,給出的也是南轅北轍的各種建議。
“要不,去問問寒秋她們?”唐紅試探的問。
宋星頭更大了,雖然他也覺得鄭家姐妹懂的確實多,但也要看是什麽,“她那麽點大,能懂什麽?”
唐紅:“我就覺得吧,她們什麽都懂。”
上學日的中午幾人都會在隔壁吃午飯,唐紅提了一袋雞蛋糕上門請教。
雖然、但是,就算是八竿子,我跟帶孩子也扯不上關係啊。
鄭寒秋覺得這個問題是真的有問題。
“覃阿姨懂的應該比我多吧?怎麽樣她都生過兩個孩子了。”
唐紅說道:“覃姨說的跟邵奶奶說的不一樣,邵奶奶說小孩子包被要像包春卷一樣,緊一點孩子不鬧騰,覃姨說孩子隨時都在長,要包鬆點孩子才能自由生長……”
說了她們之間說的各種不一樣,唐紅的結論是她也不知道該信誰。
鄭寒秋腦子裏也全都是問號,她們建議不一致我也不知道啊,“要不我問問我媽?”
唐紅道:“我已經問過你媽了。”
鄭寒秋……
唐紅又道:“她跟你奶說那個小孩子晚上吃幾次奶也說的不一樣。”
鄭寒秋……她又怎麽知道小孩子晚上吃幾次奶?
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別人媽帶著長大的啊,她懂的那點兒淺薄知識也是電視裏的各種廣告。
至於鄭橘子……她是帶過弟弟的,但都是很遠的記憶了,除了晚上被叫起來給弟弟換尿布,別的她都沒印象。
不過這事她能解決。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
段誌輝坐在椅子上,看著辦公桌對麵的人……可我也不是專業的人啊。
鄭橘子:“現在國家不是提倡優生優育嗎?產前準爸爸準媽媽一些新生兒護理知識也能大大減少新生兒的死亡率,也避免一些小病變成大病害了孩子一生。”
“我知道國家對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都是有指導標準的,雖然民間各種法子也能把孩子養大,但是能讓大人小孩少走點彎路,科學育兒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段叔叔,這些東西我們去說也沒啥用,你可以請縣裏的專業人士來做宣傳指導,到時候肯定也是你的政績。”
段誌輝在鄭橘子麵前也沒啥虛偽的,聽說能刷政績就心動。
但他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瞎管事,“你說的確實是件好事,鎮上的人好辦,現在大家都隻準生一個,對孩子是看重不少,鄉裏隔得近的地方也還好,但是隔得遠的地方肯定是沒人願意來聽的。”
這是現實。
以後國家正式實施義務教育了,很多家庭也會讓孩子輟學。
鄭橘子道:“這事確實沒辦法全都照顧全麵,到時候段叔叔你可以請專家下鄉去給一些大的村子講課,並且讓村幹部提前通知,若是孕婦來聽課的就發兩斤大米半斤豬肉,若是家裏的婆婆或者男人跟著一起來聽課的就再發兩斤大米。”
段誌輝有些猶豫:“辦法是個辦法,就是這米和肉……”
花錢請人來聽課,怎麽都讓人覺得別扭,更何況這活動要是持續下去,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鎮政府是真的不寬裕。
鄭橘子淡淡一笑:“段叔叔放心好了,這些東西可以跟各個企業化緣,若是別的單位都不願意分擔,就由我們家的廠子來承擔。”
知道你會賺錢,段誌輝好心勸道:“這事看起來簡單,實際並不好辦,真要折騰起來可是要花不少錢的,還有縣裏的專家也不是那麽好請的,能請個一次兩次了不起了,也不可能隨隨便便一個村子就讓縣裏專家過去講課。”
鄭橘子道:“請專家的事情得你們出麵請才行,講完課之後給紅包不算還得給人家送一麵錦旗,也不用一開始就給孕婦講課,可以先給鎮上的大夫、各個村的赤腳醫生,甚至有接生經驗在當地比較有名的穩婆都可以請來聽課,然後再在鎮上公開講一次課,以後一年來一次分享最新的經驗就成了。”
“各個村子也可以排好秩序,半年或者一個季度去一次應該也成,隻是這樣的培訓一定不能讓計生辦的人摻進來,別搞成釣魚執法沒人敢來就成。”
“至於錢的事情,隻要我家的幾個廠子沒有破產,這錢我家就會出,為家鄉做貢獻是我們這些人的奮鬥方向。”
段誌輝聽了連連點頭,真是個好孩子。
鄭橘子接著道:“這事是我媽全力推動的,到時候給個‘三八紅旗手’正好合適,至於什麽級別的就看段叔叔了。”
段誌輝……你們父母上輩子積了什麽德才有能生出你這麽個好女兒,如此的為父母考慮?
不過這確實是好事。
有人花錢為老百姓辦實事,他這個做鎮長的自然要為自己下麵所轄的百姓謀福利。
對小女兒的散財行為穆曉雲沒有反對,尤其是這貼心的小棉襖還想為她這當母親的人謀榮譽。
男人得了個什麽傑出青年就非得把自己的獎狀掛在家裏榮譽牆最顯眼的位置,說不定她也能有一張獎狀了,多好。
“你那裏錢要是不夠了就跟媽說,這是做善事,媽支持你。”
“嗯嗯。”在鄭橘子在穆曉雲懷裏蹭了蹭,“還是媽對我最好。”
鄭寒秋感覺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期末考試剛結束沒兩天鄭萌萌就跟她們分享了一件事情。
“你們知道嗎?我舅舅家出大事了。”鄭萌萌知道,鄭橘子的八卦心重,湊到她身邊神神秘秘道。
“什麽事?”鄭橘子也沒想過自己會是喜歡八卦的三姑六婆中的一員,事實就是日子太多重複,她就想要多聽聽“新鮮”事。
鄭萌萌認認真真上了半年初中,跟當初吊兒郎當上小學時候的氣質已經大不相同,三姐妹坐在一起是真的像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