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跟死對頭重生成男主的雙胞胎姐姐 作者:八千少女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邊除了種辣椒,也能砍竹子,我們家買的這幾片竹林要是不夠的話也能在那邊收。”穆曉雲對竹器廠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不過有些時候為了趕禮盒,說是竹子不夠生產一次性筷子。
也不單單是竹子不夠,砍竹子本身就是辛苦活,砍了再從山上弄下來,是要耗費不少人力的。
尋常未必需要這麽多人,但工期趕的時候就會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人手不夠竹子自然就不夠用。
鄭橘子覺得這主意不錯,“我們可以直接在那邊開個小作坊,弄兩台機器過去劈竹子就行了,到時候那邊砍好的竹子直接劈好、打磨再送這邊來加工,不但能省去原料不足的風險,還能給那些地方一些賺錢的機會。”
整個東湖市的竹子都不少,他們董集鎮也是如此,也有一些竹子的小作坊。
比如平塘村以前就有竹席廠,隻是加工了也賣不出去,賣出去周圍都是差不多的貨樣也賣不到幾個錢,一些小打小鬧最後都是關門大吉,稍微大點的主要也是做些籃子和竹席啥的簡單東西。
他們家的竹器廠本來做的也不是啥高端,涼席啥的走的都是薄利多銷的路子。
真正賺錢的是禮盒和一次性筷子,禮盒是用竹子最外麵的一層做的好看輕便,一根竹子隻有那麽多皮,所以有時候會材料緊張。
若是能增加個小“分廠”是能解決不少事情,兩件事情也能分配給兩個舅舅,讓外婆家的人收益也能讓她媽心情舒坦一些。
最重要的是還能帶動更多人的就業,鄭橘子決定有時間就去找段叔叔聯絡聯絡感情。
自己村裏的事情好談,別的村的事情她不是不能搞定,但能找個更有威望的人出麵搞定,以後肯能省去不少麻煩,畢竟做的可是長期生意,何必為難自己。
初三雖然開學早點,但是節日的氛圍楞是到元宵節才結束。
“轉眼就是89年了,你還記得今年發生了什麽大事嗎?”鄭橘子問旁邊的人。
鄭寒秋道:“已經沒有關係了,你好好念書。”
“為什麽總是我好好念書?”
“不是你說的女狀元嗎?不好好念書哪裏來的女狀元。”
鄭橘子……“我覺得我自己挖了個坑把自己埋了。”
鄭寒秋:“好好的在坑裏待著就行了,又不會要你的命。”
“鄭寒秋,我們倆好好說說,為什麽總是我第一你前十?你就不能努力點,至少也做個第二嗎?”鄭橘子覺得這事真的不對勁,班上的同學、老師對自己真的是過分關注了。
鄭寒秋嘴角微微上揚,“你喜歡做第一就做第一,為什麽非要我做第二?”
“我是真搞不懂了,你明明也能爭第一的,為什麽總是把名次控製在前十?要穩定的做前十不但要學得好,還要能把分數控製在不上不下的程度,這麽玩遊戲嗎?你是不是有點變態?”
就算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跳級之後也知道了。
她不是不行,而是不想。
平心而論,爭第一隻要竭盡全力就行了,將自己的成績控製在前十,不但要有實力,還要清楚別的同學的實力才行,費這麽大力氣保持前十,這不是變態是什麽?
鄭寒秋依舊是微笑:“我就喜歡這麽玩。”
鄭橘子:“你真的是變態。”
“你不懂。”
“我是真不懂,今天你必須跟我說清楚,不然我總想著這事情。”
鄭寒秋的眼神微微閃躲了幾分,“這有什麽好說的。”
鄭橘子抗議:“我對你可是無話不說。”
“這話你自己信嗎?”
“我不管,你必須告訴我!”人生何必總是講道理,鄭橘子現在就是想要個答案,“你不是說你以前也都是第一嗎?不會現在是姐妹情深讓著我吧?”
她們可以公平競爭,她不需要她來讓。
“那都是過去了。”鄭寒秋也不記得自己什麽時候不想爭第一了,就覺得那種感覺早就已經厭煩了。“我父母從小就對我寄予厚望,給我的都是最好的,要求也是我做到最好。”
“我從有記憶開始,他們就要求我凡事都要爭第一,我記得我小學的時候有次考試打了99分,然後他們對我發了好大一通脾氣,那種害怕的感覺我現在都還記得,就感覺這扣掉的1分會讓他們再也不愛我了一樣強烈。
我當時還不懂,就覺得我若不夠優秀他們可能就不會愛我了,之後的每一次考試、比賽都是如此,我隻有竭盡全力才能得到第一,其實也不過證明我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高三後我的成績再不是年級第一了,他們甚至都接受不了現實,想盡辦法送我出國。”
“所以,你現在懂了嗎?”
鄭橘子抱了抱她,“沒想到你這麽多年也不容易。”
鄭寒秋推開了她:“你別說得這麽惡心。”
“知道你是個普通人,真的是太好了。”鄭橘子對她的感同總是無法身受的轉彎,“虧得在公司我還以為你是天兵天將呢。”
“滾!”
“下次考試我休息一下,你肯定不用竭盡全力也能得第一的。”鄭橘子好心的建議。
“嗬嗬。”鄭寒秋冷笑兩聲,依舊是那個驕傲的姐姐,眉梢一挑:“我用得著你讓?”
“我們是姐妹,相親相愛一家人你不用你有心裏負擔的。”鄭橘子再勸道,“真的,雖說這身體的嗓音不太好,但天賦都是天生的,說不定有別的天賦加持呢?”
“你就別做夢了,好好去念書。”
鄭橘子臉都苦了,她這是被算計了啊,“為什麽啊?為什麽你就能放棄以前的追求呢?你是不知道語數外三課老師現在都想把我用膠水膠在課桌旁邊,真的好累啊。”
鄭寒秋點頭,“我知道啊。”
同樣的,鄭寒秋對這個妹妹也是感同不身受。“不然我怎麽會激勵你做女狀元呢?”
鄭橘子怒,哇哇亂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鄭寒秋道:“死道友不死貧道不懂嗎?”
也不單單是竹子不夠,砍竹子本身就是辛苦活,砍了再從山上弄下來,是要耗費不少人力的。
尋常未必需要這麽多人,但工期趕的時候就會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人手不夠竹子自然就不夠用。
鄭橘子覺得這主意不錯,“我們可以直接在那邊開個小作坊,弄兩台機器過去劈竹子就行了,到時候那邊砍好的竹子直接劈好、打磨再送這邊來加工,不但能省去原料不足的風險,還能給那些地方一些賺錢的機會。”
整個東湖市的竹子都不少,他們董集鎮也是如此,也有一些竹子的小作坊。
比如平塘村以前就有竹席廠,隻是加工了也賣不出去,賣出去周圍都是差不多的貨樣也賣不到幾個錢,一些小打小鬧最後都是關門大吉,稍微大點的主要也是做些籃子和竹席啥的簡單東西。
他們家的竹器廠本來做的也不是啥高端,涼席啥的走的都是薄利多銷的路子。
真正賺錢的是禮盒和一次性筷子,禮盒是用竹子最外麵的一層做的好看輕便,一根竹子隻有那麽多皮,所以有時候會材料緊張。
若是能增加個小“分廠”是能解決不少事情,兩件事情也能分配給兩個舅舅,讓外婆家的人收益也能讓她媽心情舒坦一些。
最重要的是還能帶動更多人的就業,鄭橘子決定有時間就去找段叔叔聯絡聯絡感情。
自己村裏的事情好談,別的村的事情她不是不能搞定,但能找個更有威望的人出麵搞定,以後肯能省去不少麻煩,畢竟做的可是長期生意,何必為難自己。
初三雖然開學早點,但是節日的氛圍楞是到元宵節才結束。
“轉眼就是89年了,你還記得今年發生了什麽大事嗎?”鄭橘子問旁邊的人。
鄭寒秋道:“已經沒有關係了,你好好念書。”
“為什麽總是我好好念書?”
“不是你說的女狀元嗎?不好好念書哪裏來的女狀元。”
鄭橘子……“我覺得我自己挖了個坑把自己埋了。”
鄭寒秋:“好好的在坑裏待著就行了,又不會要你的命。”
“鄭寒秋,我們倆好好說說,為什麽總是我第一你前十?你就不能努力點,至少也做個第二嗎?”鄭橘子覺得這事真的不對勁,班上的同學、老師對自己真的是過分關注了。
鄭寒秋嘴角微微上揚,“你喜歡做第一就做第一,為什麽非要我做第二?”
“我是真搞不懂了,你明明也能爭第一的,為什麽總是把名次控製在前十?要穩定的做前十不但要學得好,還要能把分數控製在不上不下的程度,這麽玩遊戲嗎?你是不是有點變態?”
就算開始的時候不知道,跳級之後也知道了。
她不是不行,而是不想。
平心而論,爭第一隻要竭盡全力就行了,將自己的成績控製在前十,不但要有實力,還要清楚別的同學的實力才行,費這麽大力氣保持前十,這不是變態是什麽?
鄭寒秋依舊是微笑:“我就喜歡這麽玩。”
鄭橘子:“你真的是變態。”
“你不懂。”
“我是真不懂,今天你必須跟我說清楚,不然我總想著這事情。”
鄭寒秋的眼神微微閃躲了幾分,“這有什麽好說的。”
鄭橘子抗議:“我對你可是無話不說。”
“這話你自己信嗎?”
“我不管,你必須告訴我!”人生何必總是講道理,鄭橘子現在就是想要個答案,“你不是說你以前也都是第一嗎?不會現在是姐妹情深讓著我吧?”
她們可以公平競爭,她不需要她來讓。
“那都是過去了。”鄭寒秋也不記得自己什麽時候不想爭第一了,就覺得那種感覺早就已經厭煩了。“我父母從小就對我寄予厚望,給我的都是最好的,要求也是我做到最好。”
“我從有記憶開始,他們就要求我凡事都要爭第一,我記得我小學的時候有次考試打了99分,然後他們對我發了好大一通脾氣,那種害怕的感覺我現在都還記得,就感覺這扣掉的1分會讓他們再也不愛我了一樣強烈。
我當時還不懂,就覺得我若不夠優秀他們可能就不會愛我了,之後的每一次考試、比賽都是如此,我隻有竭盡全力才能得到第一,其實也不過證明我是個平凡的普通人。
高三後我的成績再不是年級第一了,他們甚至都接受不了現實,想盡辦法送我出國。”
“所以,你現在懂了嗎?”
鄭橘子抱了抱她,“沒想到你這麽多年也不容易。”
鄭寒秋推開了她:“你別說得這麽惡心。”
“知道你是個普通人,真的是太好了。”鄭橘子對她的感同總是無法身受的轉彎,“虧得在公司我還以為你是天兵天將呢。”
“滾!”
“下次考試我休息一下,你肯定不用竭盡全力也能得第一的。”鄭橘子好心的建議。
“嗬嗬。”鄭寒秋冷笑兩聲,依舊是那個驕傲的姐姐,眉梢一挑:“我用得著你讓?”
“我們是姐妹,相親相愛一家人你不用你有心裏負擔的。”鄭橘子再勸道,“真的,雖說這身體的嗓音不太好,但天賦都是天生的,說不定有別的天賦加持呢?”
“你就別做夢了,好好去念書。”
鄭橘子臉都苦了,她這是被算計了啊,“為什麽啊?為什麽你就能放棄以前的追求呢?你是不知道語數外三課老師現在都想把我用膠水膠在課桌旁邊,真的好累啊。”
鄭寒秋點頭,“我知道啊。”
同樣的,鄭寒秋對這個妹妹也是感同不身受。“不然我怎麽會激勵你做女狀元呢?”
鄭橘子怒,哇哇亂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鄭寒秋道:“死道友不死貧道不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