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母點頭,“是他親自係上去的,不過不是為了獻祭,而是為了求神。”
杉靈好奇,問,“求什麽?”
“求能讓我的兒媳素娘往生極樂。”說罷老人歎了一口氣,“軒兒這孩子用情太深,素娘病去後,每過一日,他便在槐樹上係上一根紅綢帶,這麽久過去了,一直沒斷過。”
“一天係上一條麽?”孟杉靈看著滿樹纏纏繞繞的淒涼紅綢帶,暗自想道:那麽這素娘是故去多久才能綁上這滿樹紅色呢?這癡情的男人竟在妻子病逝後,每天都是在思念中度過嗎?
突然,木母一臉恐懼地看向杉靈,問道,“孟姑娘,你說,那拐走我兒魂魄的妖孽,是……是素娘的鬼魂嗎?”
第二章 總角之宴
若不是素娘,木軒這時候大抵就是狀元爺了——知曉木家情況的人都這麽說。
木軒的才情遠近皆知,年紀輕輕便連中二甲,來日狀元登科,必成大器。而素娘,自小就和木軒青梅竹馬。幼時兩小無猜,大時兩情相悅。木母亦是喜歡這個性子恬靜的姑娘,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隻可惜紅顏薄命,二人新婚不久,素娘就因病去世,木軒悲痛欲絕,形容枯槁,除了每日到槐樹上係紅綢帶之外,竟再也做不得其他事情,連書都不碰一下,更不要說去考科舉了。
木母恨鐵不成鋼,卻又無可奈何,隻得讓木軒繼續這樣頹廢下去,直到突然一天,木軒得了怪病,躺在床上不死不活,眼看就要不行了,木母用盡各種辦法,皆沒有用處,無奈之下,她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巫術,便拿來胡亂一試。她本以為,這個法子無非就是求神一類的儀式,同進廟拜神的意味是一樣的。
哪知她那紙竟沒有被火焰燒毀,上頭原本寫的字也變了!
——已見字。孟杉靈致上。
字體娟秀靈氣,絕對不是木母所書!木母當即驚嚇得將紙張又丟回火中,隻聽“噗”的一聲,薄薄的宣紙遇上尚未熄滅的火星,迅速燃燒起來,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撮紙灰。
而那名為孟杉靈的姑娘,竟真的在第二天出現了。
經過一係列的詭譎之事後,縱然木母再是固執,也不得不相信這世上有她所不能理解的怪異之事,這來曆不明的孟姑娘能一紙召喚而來,那麽木軒也有可能是素娘害的!
杉靈聽聞木母這麽一說,頓了頓,問道,“木夫人,素娘生前是怎樣的人?”
“她是個好孩子,性子善良安靜,我自小看著她長大,現世裏極少孩子像她這般純明了……”
“那她生前待你和木公子如何?”
“自然是極好的。”
“既然是極好的,那她為什麽要在死去之後,加害於木公子呢?”杉靈微微一笑,又道,“木夫人,你這宅子裏不帶一絲戾氣,更沒有一點鬼魂的氣息,想是素娘此刻已經安然離去,轉世投胎了罷。”
“那我兒……”
“是有其他不安生的東西在作怪。”說罷孟杉靈轉身看向這房中周遭——也許是不讓木軒觸景傷情,房中有關於素娘的一切都被拿走了,她來到書案前,將木軒的練字拿起來細細查看——滿滿一遝宣紙上,寫滿了兩個字:素兒。
素兒。素兒。素兒。
滿紙筆墨就單單書寫著這二字,初時字體尚且方正,後來便是胡亂,左一筆右一劃,不成樣子。他下筆極重,墨汁甚至浸透了下麵的紙。
杉靈收斂了笑容,歎了口氣,拈起一張字來,收入懷中。
“木夫人,我這就將木公子的魂魄給找回來。不過,杉靈這裏有一個規矩,杉靈做法時,外人是不能窺探的,所以,從今日到明日落日之後,木夫人都要離開這裏,離得越遠越好。”
“那軒兒他……”
“我要給他招魂,他自然要留在這裏了。”
木母不再說話,她似乎不放心獨子一人留在這裏。
“木夫人放心,杉靈會好好保護木公子的。生人不得離魂七日,倘若超過七日,魂魄便自動歸去黃泉,到那時可就回天乏術了。這木公子如今隻有杉靈有把握救治,所以還請木夫人不要猶豫才是。”
木母又是一陣躊躇,她問道,“孟姑娘不要怪我唐突,雖然是我將姑娘請來的,但卻不知姑娘身份是何……”
“我麽?”好脾氣的姑娘又眯眯笑起來,“我的身份不便告之夫人,但是我曾在地藏王菩薩座下聆聽過佛法,算是菩薩的半個弟子,如此,夫人可信我?”說著,杉靈展開手掌,方才還是空落落的手掌,在她一翻一展間,一朵千瓣蓮花綻放在她的指尖上。
那蓮花純白顏色,花瓣幾近透明,且自帶佛光,在這晦暗的天氣裏,照亮了二人周遭範圍。
“這是菩薩送於我的白蓮,他說,但凡世人見了它,便會相信杉靈了。”
木母離開之前,打來了熱水,為木軒洗了手臉,末了還緊了緊他的被子。杉靈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突然,她開口問道,“老夫人,木公子他有喜歡吃的點心嗎?”
“他喜歡吃我做的棗泥卷。”說著,她端起水盆來,問,“姑娘問這個做什麽?”
杉靈甜甜笑起來,“我是想,待明日木公子醒後,倘若能吃到老夫人親手做的點心,定會很開心吧?”
這個身份神秘的年輕姑娘,每一句話語都給人極為溫暖的感覺。她用了確定的語氣告訴老夫人明日會還她一個活生生的兒子。
老夫人一步三回頭地坐上青牛小車離去了。
宅院中沒有了他人,便再也不見那些美好的回憶了,杉靈在偌大的屋苑中轉了幾轉,又回到庭院中那株大槐樹下。
“真是個不負責任的小子,活人活著就是為了死人麽?沒出息透了。”少女坐在槐樹下,抬頭看著那些紅綢帶,此刻雨已經停了,二月的天氣不定,方才還是蒙蒙細雨,此刻太陽就露頭了,她眯起眼睛,透過紅綢帶間絲絲縷縷的縫隙看著溫暖的太陽。
她仰起頭來,閉上眼睛,雙手攏在嘴邊,發出一聲清脆的鳥鳴。
奇異的事情發生了,隨著杉靈那聲足可以以假亂真的鳥鳴,隻聽空中一陣撲啦啦的聲響,接著是一片遮天蔽日的陰雲迅速飄來,待那烏雲飄得近了,才看清,這哪是什麽烏雲,分明是成千上萬隻鳥兒!
那些鳥兒各不相同,小的有山鴉、沙雀、百靈,大的有仙鶴、孔雀,更有許多不曾見過的模樣,它們大小不一,叫聲不一,模樣不一,當真是叫人眼花繚亂。這些鳥兒在空中盤旋數周後,皆是落在木家宅院中,有的落在屋簷牆頭上,有的停駐在槐樹枝丫上,更有一隻調皮的,則站立在杉靈的肩頭上,用圓滾滾,毛茸茸的小腦袋去蹭她的臉頰。
杉靈用指尖撫了撫鳥兒的腦袋,爾後看向四周,見眾鳥都睜著黑豆似的眼睛,歪著腦袋看著自己,她掏出了懷中那張宣紙,抖開了,展開在鳥兒們的麵前,“你們當中,有誰見過寫這字的人?或是他的魂魄?”
鳥兒們盯著宣紙看了好一會兒,爾後俱是嘰嘰喳喳起來,杉靈的目光一一掃過它們後,輕聲笑道,“你們還是喜歡這樣搶著說話。好了,我都知道了。”
眾鳥兒聽了,好不容易都安靜下來,有幾隻頗有靈性的鳥兒飛下屋簷,踱步到杉靈麵前,撲騰著翅膀,似乎很焦急的樣子。甚至已經有鳥兒用喙拉住她的衣角,似乎不讓她離開一般。
“沒事的,”杉靈柔聲安慰著它們,“雖然我的力量被封住了大半,但總不至於受欺負。你們也想我早早收到善果是不是?”
一直站在她肩頭的鳥兒撲起翅膀,嘰喳了一句,似乎是叫她萬事小心。
“放心,我隻是去那個地方將木公子帶回來而已。”
第三章 槐安鎮
孟杉靈要去的地方,叫槐安鎮。
槐安鎮,因槐安台而名。據說槐安台是神仙建的地兒——槐安鎮上的百姓不用勞作,缺糧的時候隻需到槐安台走一遭,便可得到足夠口糧。
槐安台之於槐安鎮居民,是一個比祖廟還要重要的地方,自然而然,這般能自給自足的鎮子,也不屑於與外來人交流。
因此,當孟杉靈踏入這個鎮子時,鎮上騷動了起來,本是閑適的百姓見這麵孔衣著皆陌生的少女,臉上閃過詫異的神色,其中有驚奇,不解,乃至畏懼……
孟杉靈提了提褡褳,一張盈盈笑臉對著鎮上的居民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我不會傷害你們,我來這裏,隻是為了尋找我的一位朋友,待找到了他,我就離開。”
槐安鎮是個熱鬧的城鎮,除去槐安台之外,鎮中的一切與別處無異:青牆黑瓦,小橋流水。若外人途經此地,隻怕會以為走進了另一個寐鎮中。鎮中男女老幼皆是穿著一身駝色衣裳,男子一身短打裝束,女子著駝色衣裙,發髻也沒有飾上任何珠釵,而是簪著一兩朵春日開的小花,十分俏麗。
這樣一個安詳的城鎮,在杉靈行走其中時,卻沒有一人對她投以善意的目光,而是一臉戒備地看著她,就連那活潑的孩子,在她經過時,也被娘強行拉著躲進了屋裏。
杉靈好似習慣了一般,對周遭毫不在意,她伸出青蔥一樣的手指,掐指一算,爾後信步朝那鎮子的下遊走去。
隻是才走幾步,就聽得前頭一聲長喝:“老祖行過!讓道!讓道!”
隨著那細細的長喝聲越來越近,杉靈看見有一頂華麗的十八人大轎朝自己這邊緩緩行來。
那是一支在這樸實鎮上看起來頗為奢靡華麗的隊伍,前頭是身著棕色碎花襦裙的侍女,手持寶傘、香爐和花籃。隊伍兩旁是神情嚴肅的侍衛。居中的十八抬大轎外漆著金粉描摹的百花圖騰,門窗上垂墜著珍珠簾子,轎頂上一溜翠綠的流蘇,在轎子行進的過程中晃晃蕩蕩,著實好看。
那方才喊話的人是一個身材精瘦的小個子男人,也是一身駝色短打。他一人走在隊伍的最前頭,提著一盞幽幽而亮的小宮燈,街麵上的人隻要一看見那盞小宮燈,便紛紛自覺回避,唯有杉靈一人,光明正大地站在街市上,一臉微笑地等著隊伍靠近。
小個子男人一蹦一跳地從坡下爬上來,在見到沒有絲毫回避的杉靈後先是愣了一下,爾後走到她跟前來,瞪著一雙小眼睛,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起她來。半晌後,他突然恍然大悟一般,尖叫一聲,然後是飛快往後退了幾步,一手捂著胸口,一手伸出食指來,對著杉靈指啊指的,“你、你……鳥……”幾個字在他嘴巴裏吞吞吐吐的,半天也沒成句。這時那華麗的隊伍已經走近了,那男人像是見到救命稻草一般,飛奔回去,高聲道,“老祖宗!是她,就是她!”聽那語氣好像他魂魄都被嚇走七分一般。
杉靈依舊是笑眯眯的,她扭頭看向那頂轎子,輕聲道,“杉靈見過槐安府君。”
珠簾後依稀可見懶洋洋地斜躺著一個人,聽到杉靈的聲音後,那人道,“姑娘不必客氣,說起來老身還應該向姑娘行禮呢,隻不過老身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所以還望姑娘贖罪。”那個聲音雖然自稱“老身”,卻是嬌滴滴的少女聲,透過那珠簾甚至還可以看見,那轎中應該是一個身姿曼妙的女子,“不知姑娘此番突然來到槐安鎮,為的是什麽?”
“來找一個人。”
“人?”簾子後的人咯咯笑起來,“老身這槐安鎮裏有妖,有精怪,有鬼神,什麽都有,但偏偏……就是沒有人。”
“不找找怎麽會知道呢?”杉靈依舊是笑眯眯的。
“姑娘也是喜歡玩笑。找?不要說找了,即便是姑娘出現在這鎮上,都會嚇壞老身這些子孫們。姑娘還是快些離開的好。這是在槐安鎮老身的地盤上,即便是如姑娘這般厲害的人物,在這裏,可都是鬥不過老身的。”
見老祖宗說得這般不留情麵,方才還被嚇得心膽俱裂的引路侍從竟也壯起膽子來,尖著嗓子喊道,“就是就是!你們這些災星,世人壽命短不知道便罷了,別當我們槐安鎮的眾生不知道!你們都是些犯下滔天大錯的災星,若不是地藏王菩薩慈悲庇佑,隻怕你們早就被捆上誅仙台給天劫雷擊得魂飛魄散了!你,還有那些個叫什麽陸離……”
言及同伴,杉靈的笑容陡然消失了,她忽然皺起眉頭來,扭頭看向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侍從,隻不過縱然是生氣了,她說話的腔調依舊是柔柔的,“你,閉嘴。”
說話間,她身後陡然幻化出一隻火紅色鳳凰的影子來,影子巨大,帶著太陽一般灼熱而明亮的光暈。那隻鳳凰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爾後雙翅一展,作勢就要啄過來!
“哎呀媽呀!老祖宗救命!”侍從丟了小鼓,哧溜一下躲到了轎子後邊,就連抬轎的轎夫以及侍女,皆是抖了三抖,連帶那轎子也晃了一晃。
那鳳凰的影子隻不過出現一瞬,就見杉靈脖子上那刻著花鳥紋路的項圈亮了亮,爾後紅色的影子湮滅於無形。
那轎中的女子似乎也被杉靈驀然露出的本相給駭到,嬌滴滴的聲音中竟帶著幾分顫抖,“你想要動手麽?”
“槐安府君說笑了,杉靈跟隨菩薩修行,需擯棄嗔怒,更是不能動手。”說著她頓了頓,繼而水靈靈的眼睛彎成兩個月牙兒,她用那亙古不變的軟糯語氣說道,“但是菩薩曾經教導杉靈,若是碰上無端害人性命的邪魔,杉靈也是可以用法術自衛的……”
對方一溜隊伍齊齊響起倒吸涼氣的聲音。
“當然杉靈知道,槐安府君作為這一方水土的神明,自然不會無端坑害他人性命,所以,還請交還被帶到此地的木公子。”
“什麽?!”簾子後那半躺的身影陡然坐起來,“你說你在尋木軒木公子?”
“正是,他的魂魄被拘在了槐安鎮。生魂不得離體七日,木公子的魂魄已經消失三天了……”
“不可能!”槐安府君斷然否認,“木公子乃是我槐安鎮的大恩人,怎敢有人將他的魂魄拘來?!”
“那槐安府君不妨細細感應一下,這槐安鎮中,是否有一絲這樣的氣息。”說著杉靈將袖中那張寫有木軒字跡的紙張掏出來,隨手一揚,那紙張便無風自動,飄向轎子。
一隻白嫩的手從珠簾後伸了出來,五指若蔥,指甲粉紅,渾圓的手腕上還戴著數個鑲嵌著綠寶石的金釧。那隻漂亮的手拈起紙張,繼而又收回去。
許久的寂靜後。
“放肆!”一聲極端的憤怒自轎中響起來,“……這槐安鎮中,竟真有生人的氣息!”
第四章 書生
夜深,露重。
槐安鎮的百姓似乎都習慣早早歇息,在入夜後,大家皆是關閉了門戶,熄滅了燭火。
天上不見一顆星子,地上亦沒有一點光亮。
由粗砂鋪就的蜿蜒小路上,涼風襲來,吹得周遭的春草發出簌簌聲響,宛若蠶啃食桑葉那般細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在那不見丁點光亮的小道那頭,忽然傳來一個小郎君清朗的歌聲,歌聲合著手上的拍子,有一下沒一下地唱著,聲音卻是極好聽,讓這昏暗的夜都顯得不那樣恐怖了。
杉靈好奇,問,“求什麽?”
“求能讓我的兒媳素娘往生極樂。”說罷老人歎了一口氣,“軒兒這孩子用情太深,素娘病去後,每過一日,他便在槐樹上係上一根紅綢帶,這麽久過去了,一直沒斷過。”
“一天係上一條麽?”孟杉靈看著滿樹纏纏繞繞的淒涼紅綢帶,暗自想道:那麽這素娘是故去多久才能綁上這滿樹紅色呢?這癡情的男人竟在妻子病逝後,每天都是在思念中度過嗎?
突然,木母一臉恐懼地看向杉靈,問道,“孟姑娘,你說,那拐走我兒魂魄的妖孽,是……是素娘的鬼魂嗎?”
第二章 總角之宴
若不是素娘,木軒這時候大抵就是狀元爺了——知曉木家情況的人都這麽說。
木軒的才情遠近皆知,年紀輕輕便連中二甲,來日狀元登科,必成大器。而素娘,自小就和木軒青梅竹馬。幼時兩小無猜,大時兩情相悅。木母亦是喜歡這個性子恬靜的姑娘,於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隻可惜紅顏薄命,二人新婚不久,素娘就因病去世,木軒悲痛欲絕,形容枯槁,除了每日到槐樹上係紅綢帶之外,竟再也做不得其他事情,連書都不碰一下,更不要說去考科舉了。
木母恨鐵不成鋼,卻又無可奈何,隻得讓木軒繼續這樣頹廢下去,直到突然一天,木軒得了怪病,躺在床上不死不活,眼看就要不行了,木母用盡各種辦法,皆沒有用處,無奈之下,她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巫術,便拿來胡亂一試。她本以為,這個法子無非就是求神一類的儀式,同進廟拜神的意味是一樣的。
哪知她那紙竟沒有被火焰燒毀,上頭原本寫的字也變了!
——已見字。孟杉靈致上。
字體娟秀靈氣,絕對不是木母所書!木母當即驚嚇得將紙張又丟回火中,隻聽“噗”的一聲,薄薄的宣紙遇上尚未熄滅的火星,迅速燃燒起來,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撮紙灰。
而那名為孟杉靈的姑娘,竟真的在第二天出現了。
經過一係列的詭譎之事後,縱然木母再是固執,也不得不相信這世上有她所不能理解的怪異之事,這來曆不明的孟姑娘能一紙召喚而來,那麽木軒也有可能是素娘害的!
杉靈聽聞木母這麽一說,頓了頓,問道,“木夫人,素娘生前是怎樣的人?”
“她是個好孩子,性子善良安靜,我自小看著她長大,現世裏極少孩子像她這般純明了……”
“那她生前待你和木公子如何?”
“自然是極好的。”
“既然是極好的,那她為什麽要在死去之後,加害於木公子呢?”杉靈微微一笑,又道,“木夫人,你這宅子裏不帶一絲戾氣,更沒有一點鬼魂的氣息,想是素娘此刻已經安然離去,轉世投胎了罷。”
“那我兒……”
“是有其他不安生的東西在作怪。”說罷孟杉靈轉身看向這房中周遭——也許是不讓木軒觸景傷情,房中有關於素娘的一切都被拿走了,她來到書案前,將木軒的練字拿起來細細查看——滿滿一遝宣紙上,寫滿了兩個字:素兒。
素兒。素兒。素兒。
滿紙筆墨就單單書寫著這二字,初時字體尚且方正,後來便是胡亂,左一筆右一劃,不成樣子。他下筆極重,墨汁甚至浸透了下麵的紙。
杉靈收斂了笑容,歎了口氣,拈起一張字來,收入懷中。
“木夫人,我這就將木公子的魂魄給找回來。不過,杉靈這裏有一個規矩,杉靈做法時,外人是不能窺探的,所以,從今日到明日落日之後,木夫人都要離開這裏,離得越遠越好。”
“那軒兒他……”
“我要給他招魂,他自然要留在這裏了。”
木母不再說話,她似乎不放心獨子一人留在這裏。
“木夫人放心,杉靈會好好保護木公子的。生人不得離魂七日,倘若超過七日,魂魄便自動歸去黃泉,到那時可就回天乏術了。這木公子如今隻有杉靈有把握救治,所以還請木夫人不要猶豫才是。”
木母又是一陣躊躇,她問道,“孟姑娘不要怪我唐突,雖然是我將姑娘請來的,但卻不知姑娘身份是何……”
“我麽?”好脾氣的姑娘又眯眯笑起來,“我的身份不便告之夫人,但是我曾在地藏王菩薩座下聆聽過佛法,算是菩薩的半個弟子,如此,夫人可信我?”說著,杉靈展開手掌,方才還是空落落的手掌,在她一翻一展間,一朵千瓣蓮花綻放在她的指尖上。
那蓮花純白顏色,花瓣幾近透明,且自帶佛光,在這晦暗的天氣裏,照亮了二人周遭範圍。
“這是菩薩送於我的白蓮,他說,但凡世人見了它,便會相信杉靈了。”
木母離開之前,打來了熱水,為木軒洗了手臉,末了還緊了緊他的被子。杉靈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突然,她開口問道,“老夫人,木公子他有喜歡吃的點心嗎?”
“他喜歡吃我做的棗泥卷。”說著,她端起水盆來,問,“姑娘問這個做什麽?”
杉靈甜甜笑起來,“我是想,待明日木公子醒後,倘若能吃到老夫人親手做的點心,定會很開心吧?”
這個身份神秘的年輕姑娘,每一句話語都給人極為溫暖的感覺。她用了確定的語氣告訴老夫人明日會還她一個活生生的兒子。
老夫人一步三回頭地坐上青牛小車離去了。
宅院中沒有了他人,便再也不見那些美好的回憶了,杉靈在偌大的屋苑中轉了幾轉,又回到庭院中那株大槐樹下。
“真是個不負責任的小子,活人活著就是為了死人麽?沒出息透了。”少女坐在槐樹下,抬頭看著那些紅綢帶,此刻雨已經停了,二月的天氣不定,方才還是蒙蒙細雨,此刻太陽就露頭了,她眯起眼睛,透過紅綢帶間絲絲縷縷的縫隙看著溫暖的太陽。
她仰起頭來,閉上眼睛,雙手攏在嘴邊,發出一聲清脆的鳥鳴。
奇異的事情發生了,隨著杉靈那聲足可以以假亂真的鳥鳴,隻聽空中一陣撲啦啦的聲響,接著是一片遮天蔽日的陰雲迅速飄來,待那烏雲飄得近了,才看清,這哪是什麽烏雲,分明是成千上萬隻鳥兒!
那些鳥兒各不相同,小的有山鴉、沙雀、百靈,大的有仙鶴、孔雀,更有許多不曾見過的模樣,它們大小不一,叫聲不一,模樣不一,當真是叫人眼花繚亂。這些鳥兒在空中盤旋數周後,皆是落在木家宅院中,有的落在屋簷牆頭上,有的停駐在槐樹枝丫上,更有一隻調皮的,則站立在杉靈的肩頭上,用圓滾滾,毛茸茸的小腦袋去蹭她的臉頰。
杉靈用指尖撫了撫鳥兒的腦袋,爾後看向四周,見眾鳥都睜著黑豆似的眼睛,歪著腦袋看著自己,她掏出了懷中那張宣紙,抖開了,展開在鳥兒們的麵前,“你們當中,有誰見過寫這字的人?或是他的魂魄?”
鳥兒們盯著宣紙看了好一會兒,爾後俱是嘰嘰喳喳起來,杉靈的目光一一掃過它們後,輕聲笑道,“你們還是喜歡這樣搶著說話。好了,我都知道了。”
眾鳥兒聽了,好不容易都安靜下來,有幾隻頗有靈性的鳥兒飛下屋簷,踱步到杉靈麵前,撲騰著翅膀,似乎很焦急的樣子。甚至已經有鳥兒用喙拉住她的衣角,似乎不讓她離開一般。
“沒事的,”杉靈柔聲安慰著它們,“雖然我的力量被封住了大半,但總不至於受欺負。你們也想我早早收到善果是不是?”
一直站在她肩頭的鳥兒撲起翅膀,嘰喳了一句,似乎是叫她萬事小心。
“放心,我隻是去那個地方將木公子帶回來而已。”
第三章 槐安鎮
孟杉靈要去的地方,叫槐安鎮。
槐安鎮,因槐安台而名。據說槐安台是神仙建的地兒——槐安鎮上的百姓不用勞作,缺糧的時候隻需到槐安台走一遭,便可得到足夠口糧。
槐安台之於槐安鎮居民,是一個比祖廟還要重要的地方,自然而然,這般能自給自足的鎮子,也不屑於與外來人交流。
因此,當孟杉靈踏入這個鎮子時,鎮上騷動了起來,本是閑適的百姓見這麵孔衣著皆陌生的少女,臉上閃過詫異的神色,其中有驚奇,不解,乃至畏懼……
孟杉靈提了提褡褳,一張盈盈笑臉對著鎮上的居民說道,“你們不用擔心,我不會傷害你們,我來這裏,隻是為了尋找我的一位朋友,待找到了他,我就離開。”
槐安鎮是個熱鬧的城鎮,除去槐安台之外,鎮中的一切與別處無異:青牆黑瓦,小橋流水。若外人途經此地,隻怕會以為走進了另一個寐鎮中。鎮中男女老幼皆是穿著一身駝色衣裳,男子一身短打裝束,女子著駝色衣裙,發髻也沒有飾上任何珠釵,而是簪著一兩朵春日開的小花,十分俏麗。
這樣一個安詳的城鎮,在杉靈行走其中時,卻沒有一人對她投以善意的目光,而是一臉戒備地看著她,就連那活潑的孩子,在她經過時,也被娘強行拉著躲進了屋裏。
杉靈好似習慣了一般,對周遭毫不在意,她伸出青蔥一樣的手指,掐指一算,爾後信步朝那鎮子的下遊走去。
隻是才走幾步,就聽得前頭一聲長喝:“老祖行過!讓道!讓道!”
隨著那細細的長喝聲越來越近,杉靈看見有一頂華麗的十八人大轎朝自己這邊緩緩行來。
那是一支在這樸實鎮上看起來頗為奢靡華麗的隊伍,前頭是身著棕色碎花襦裙的侍女,手持寶傘、香爐和花籃。隊伍兩旁是神情嚴肅的侍衛。居中的十八抬大轎外漆著金粉描摹的百花圖騰,門窗上垂墜著珍珠簾子,轎頂上一溜翠綠的流蘇,在轎子行進的過程中晃晃蕩蕩,著實好看。
那方才喊話的人是一個身材精瘦的小個子男人,也是一身駝色短打。他一人走在隊伍的最前頭,提著一盞幽幽而亮的小宮燈,街麵上的人隻要一看見那盞小宮燈,便紛紛自覺回避,唯有杉靈一人,光明正大地站在街市上,一臉微笑地等著隊伍靠近。
小個子男人一蹦一跳地從坡下爬上來,在見到沒有絲毫回避的杉靈後先是愣了一下,爾後走到她跟前來,瞪著一雙小眼睛,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起她來。半晌後,他突然恍然大悟一般,尖叫一聲,然後是飛快往後退了幾步,一手捂著胸口,一手伸出食指來,對著杉靈指啊指的,“你、你……鳥……”幾個字在他嘴巴裏吞吞吐吐的,半天也沒成句。這時那華麗的隊伍已經走近了,那男人像是見到救命稻草一般,飛奔回去,高聲道,“老祖宗!是她,就是她!”聽那語氣好像他魂魄都被嚇走七分一般。
杉靈依舊是笑眯眯的,她扭頭看向那頂轎子,輕聲道,“杉靈見過槐安府君。”
珠簾後依稀可見懶洋洋地斜躺著一個人,聽到杉靈的聲音後,那人道,“姑娘不必客氣,說起來老身還應該向姑娘行禮呢,隻不過老身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所以還望姑娘贖罪。”那個聲音雖然自稱“老身”,卻是嬌滴滴的少女聲,透過那珠簾甚至還可以看見,那轎中應該是一個身姿曼妙的女子,“不知姑娘此番突然來到槐安鎮,為的是什麽?”
“來找一個人。”
“人?”簾子後的人咯咯笑起來,“老身這槐安鎮裏有妖,有精怪,有鬼神,什麽都有,但偏偏……就是沒有人。”
“不找找怎麽會知道呢?”杉靈依舊是笑眯眯的。
“姑娘也是喜歡玩笑。找?不要說找了,即便是姑娘出現在這鎮上,都會嚇壞老身這些子孫們。姑娘還是快些離開的好。這是在槐安鎮老身的地盤上,即便是如姑娘這般厲害的人物,在這裏,可都是鬥不過老身的。”
見老祖宗說得這般不留情麵,方才還被嚇得心膽俱裂的引路侍從竟也壯起膽子來,尖著嗓子喊道,“就是就是!你們這些災星,世人壽命短不知道便罷了,別當我們槐安鎮的眾生不知道!你們都是些犯下滔天大錯的災星,若不是地藏王菩薩慈悲庇佑,隻怕你們早就被捆上誅仙台給天劫雷擊得魂飛魄散了!你,還有那些個叫什麽陸離……”
言及同伴,杉靈的笑容陡然消失了,她忽然皺起眉頭來,扭頭看向這不知天高地厚的侍從,隻不過縱然是生氣了,她說話的腔調依舊是柔柔的,“你,閉嘴。”
說話間,她身後陡然幻化出一隻火紅色鳳凰的影子來,影子巨大,帶著太陽一般灼熱而明亮的光暈。那隻鳳凰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爾後雙翅一展,作勢就要啄過來!
“哎呀媽呀!老祖宗救命!”侍從丟了小鼓,哧溜一下躲到了轎子後邊,就連抬轎的轎夫以及侍女,皆是抖了三抖,連帶那轎子也晃了一晃。
那鳳凰的影子隻不過出現一瞬,就見杉靈脖子上那刻著花鳥紋路的項圈亮了亮,爾後紅色的影子湮滅於無形。
那轎中的女子似乎也被杉靈驀然露出的本相給駭到,嬌滴滴的聲音中竟帶著幾分顫抖,“你想要動手麽?”
“槐安府君說笑了,杉靈跟隨菩薩修行,需擯棄嗔怒,更是不能動手。”說著她頓了頓,繼而水靈靈的眼睛彎成兩個月牙兒,她用那亙古不變的軟糯語氣說道,“但是菩薩曾經教導杉靈,若是碰上無端害人性命的邪魔,杉靈也是可以用法術自衛的……”
對方一溜隊伍齊齊響起倒吸涼氣的聲音。
“當然杉靈知道,槐安府君作為這一方水土的神明,自然不會無端坑害他人性命,所以,還請交還被帶到此地的木公子。”
“什麽?!”簾子後那半躺的身影陡然坐起來,“你說你在尋木軒木公子?”
“正是,他的魂魄被拘在了槐安鎮。生魂不得離體七日,木公子的魂魄已經消失三天了……”
“不可能!”槐安府君斷然否認,“木公子乃是我槐安鎮的大恩人,怎敢有人將他的魂魄拘來?!”
“那槐安府君不妨細細感應一下,這槐安鎮中,是否有一絲這樣的氣息。”說著杉靈將袖中那張寫有木軒字跡的紙張掏出來,隨手一揚,那紙張便無風自動,飄向轎子。
一隻白嫩的手從珠簾後伸了出來,五指若蔥,指甲粉紅,渾圓的手腕上還戴著數個鑲嵌著綠寶石的金釧。那隻漂亮的手拈起紙張,繼而又收回去。
許久的寂靜後。
“放肆!”一聲極端的憤怒自轎中響起來,“……這槐安鎮中,竟真有生人的氣息!”
第四章 書生
夜深,露重。
槐安鎮的百姓似乎都習慣早早歇息,在入夜後,大家皆是關閉了門戶,熄滅了燭火。
天上不見一顆星子,地上亦沒有一點光亮。
由粗砂鋪就的蜿蜒小路上,涼風襲來,吹得周遭的春草發出簌簌聲響,宛若蠶啃食桑葉那般細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在那不見丁點光亮的小道那頭,忽然傳來一個小郎君清朗的歌聲,歌聲合著手上的拍子,有一下沒一下地唱著,聲音卻是極好聽,讓這昏暗的夜都顯得不那樣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