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重男輕女很嚴重
我是外賣員,搞個直播很合理吧 作者:幼兒園小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初我結婚,也是各種原因房子寫的我姐姐名字,我婆婆出的錢嘛,但是後麵都是默認房子給我們的,那個小區後來久了,然後我們賣了,也沒人說,我感覺也有個人原因,親情永遠第一位,我們家相處的都很好】
【是這樣沒錯,但是有點不厚道!樓主的意思是當初他家是用這個房子騙她結婚的(如果結婚時沒有房子樓主不一定選擇跟他老公結婚),現在婚結了娃大了房子要回去了,既然是公婆出的錢那是不是兩個人都有繼承權,趕出去實屬有點那啥了…】
【婆不喜歡媳婦可以理解,婆婆不喜歡兒子孫子喜歡女兒外孫的就很不理解了,很多嫁出去的女兒都覺得父母把自己當外人,有困難了就想到有個女兒,重男輕女很嚴重,重女輕男的沒有遇到過,可能女兒比兒子有本事,打算養老靠女兒吧】
【你換個角度看,家裏兒子沒結婚的時候,騙人家姑娘,我給你們買婚房,房子是你們兩個的。好嘛,等結了婚孩子生了,欸,房子是我女兒的名字,我想讓你住你才能住,我今天不高興了你給我滾出去。這不是純純騙婚嗎?要是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那家的姑娘會嫁過來】
【如果我是你,我寧願租房也不住那裏。骨氣不是靠嘴巴說的,而是要不靠他們一分錢過得比他更好就是最有力的回擊。我就是在外租房3年,靠自己買房,把事業做好。老公也從當初的不理解到現在跟朋友就說:當初幸虧我老婆堅持搬出來,要不然我們這個家早就散了,他也從一個媽寶男變成了一個好爸爸,好老公,至於公公婆婆堅決不住一起,反正我不阻攔孩子,老公去陪她們,節日給個紅包,大家互不幹擾,沒有家庭內耗的日子不要太好】
【她不高興的是原來結婚的時候父母和她姐姐承諾的房子是給她們夫妻買的,結果後麵又說不是吧,我個人更加偏向原來就不是給他們買的,他姐姐根本不同意,是他父母自作主張騙了她而已,說不定當初出的錢壓根也不是她公婆出的,畢竟是她姐姐的房子,老一輩的也不至於那麽看重女兒,估計當初大部分錢是她姑姐出的,他們一家為了順利結婚就騙她說給他們夫妻買的,後來看到孩子出生了就沒有必要繼續給她畫大餅了,就把房子要回去了,而且她姑姐是看他們已經有能力自己買房子才把房子收回去的,就是一家人做的局空手套白狼,她就是好騙而已,她還恨她姑姐,很好笑的,說不定她姑姐也是受害人,說不定就是她公婆拿她姑姐的東西給她做了個人情而已】
【這個當時跟她有沒有說清楚,你用她名額來買的,房子是給你們的,可能她以為占用她名額買的,給你們住而已,這個錢反正是爸媽出的,女兒有份也沒錯,主要在於公婆,看公婆要給誰,如果她們要給女兒也沒錯,以後養老一人一半就好了】
【我們去敬老院做誌願者,一個90歲的老太太說,兒子在美國,女兒在英國,好多年沒見了】
【一般在國外呆久了,思想就西化了的,我家叔叔兩個女兒也是都在美國,去了20年了,就原來父母自己花費飛美國看了她們,因2個小孩都混不好,老人家他們一個月退休金有2萬塊錢,後麵疫情期間她媽媽去世,隻有一個女兒趕回來了,後麵事情處理好後,叔叔還給她這女兒幾萬塊錢,哎!後麵叔叔自己說了,等他不行了,就把錢給保姆了和親戚得啦】
【我們這父母一個高中老師一個工程師,倆兒一個當時的山大 一個少年班 後來全出國了。媽癌症投奔在美國那個少年班就職於微軟的兒,兒態度不好,回來了,死了兒子飛機到北京 落地知道媽媽死了,直接扭頭回美國了。後來回來也不願意去祭拜母親。他媽媽就職的學校就是他母校,老校長老師們都是看著他長大的,老校長說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本來學校掛著他的光榮榜 ,把他撤下來了】
【能在國外找到體麵工作能力和人脈一定非常非常非常“說三次”強大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這個人做了非常非常非常多對祖國不好的事情作為投名狀強製融入外國人圈子而且做的足夠多融入成功了。很多再過人網上說喜歡中國都是流量或者這麽說有人給錢給吃的。現實中非常排斥如果不是現在國家強大可能會更加看不起】
【其實現實距離太遠心裏的距離就跟著遠!遠嫁的女兒很多就是,根本不想回家看看父母更別提給父母中點用了】
【看來盲目跟風,把子女都送出國也不好呀,不是那快料,送出去覺得很了不起,結果混的不好連路費都沒有】
【我哥定居在重慶,中間七年沒回過家,16年我嫂生孩子我爸媽第八年去的重慶,結婚我嫂子的媽媽說,出了月子就搬去觀音橋,那邊房子小,大學城這邊別墅,人家說不住這邊,結婚出了月子我媽就回山東,前年我爸股骨頭壞死動手術給他打電話他也沒回來,我懷孕六個月跟我老公在醫院照顧我爸,然後我哥打電話說找個護工唄】
【父母退休金有2萬,回來給父母照顧好,在找個簡單的工作,不也挺好的麽,在外麵不回來不也沒混好麽,要是混的好就不提了】
【是的,現在都說養孩子不求回報,像我爸媽這樣的,也沒要求孩子怎麽回報他們,大學四年加上工作一隻在重慶,畢業以後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平時沒事也沒要求他們怎麽樣,生病做手術都沒回來就很傷心】
【孩子這玩意,全憑運氣。有些父母對孩子打罵不愛孩子,老了吧,孩子還孝順有本事的不得了,比父母有本事。有的吧,掌心裏捧著,啥都支持孩子,愛孩子,老了吧,孩子還不想多看父母一眼。人世間,真是多元化的存在呀!】
【是這樣沒錯,但是有點不厚道!樓主的意思是當初他家是用這個房子騙她結婚的(如果結婚時沒有房子樓主不一定選擇跟他老公結婚),現在婚結了娃大了房子要回去了,既然是公婆出的錢那是不是兩個人都有繼承權,趕出去實屬有點那啥了…】
【婆不喜歡媳婦可以理解,婆婆不喜歡兒子孫子喜歡女兒外孫的就很不理解了,很多嫁出去的女兒都覺得父母把自己當外人,有困難了就想到有個女兒,重男輕女很嚴重,重女輕男的沒有遇到過,可能女兒比兒子有本事,打算養老靠女兒吧】
【你換個角度看,家裏兒子沒結婚的時候,騙人家姑娘,我給你們買婚房,房子是你們兩個的。好嘛,等結了婚孩子生了,欸,房子是我女兒的名字,我想讓你住你才能住,我今天不高興了你給我滾出去。這不是純純騙婚嗎?要是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那家的姑娘會嫁過來】
【如果我是你,我寧願租房也不住那裏。骨氣不是靠嘴巴說的,而是要不靠他們一分錢過得比他更好就是最有力的回擊。我就是在外租房3年,靠自己買房,把事業做好。老公也從當初的不理解到現在跟朋友就說:當初幸虧我老婆堅持搬出來,要不然我們這個家早就散了,他也從一個媽寶男變成了一個好爸爸,好老公,至於公公婆婆堅決不住一起,反正我不阻攔孩子,老公去陪她們,節日給個紅包,大家互不幹擾,沒有家庭內耗的日子不要太好】
【她不高興的是原來結婚的時候父母和她姐姐承諾的房子是給她們夫妻買的,結果後麵又說不是吧,我個人更加偏向原來就不是給他們買的,他姐姐根本不同意,是他父母自作主張騙了她而已,說不定當初出的錢壓根也不是她公婆出的,畢竟是她姐姐的房子,老一輩的也不至於那麽看重女兒,估計當初大部分錢是她姑姐出的,他們一家為了順利結婚就騙她說給他們夫妻買的,後來看到孩子出生了就沒有必要繼續給她畫大餅了,就把房子要回去了,而且她姑姐是看他們已經有能力自己買房子才把房子收回去的,就是一家人做的局空手套白狼,她就是好騙而已,她還恨她姑姐,很好笑的,說不定她姑姐也是受害人,說不定就是她公婆拿她姑姐的東西給她做了個人情而已】
【這個當時跟她有沒有說清楚,你用她名額來買的,房子是給你們的,可能她以為占用她名額買的,給你們住而已,這個錢反正是爸媽出的,女兒有份也沒錯,主要在於公婆,看公婆要給誰,如果她們要給女兒也沒錯,以後養老一人一半就好了】
【我們去敬老院做誌願者,一個90歲的老太太說,兒子在美國,女兒在英國,好多年沒見了】
【一般在國外呆久了,思想就西化了的,我家叔叔兩個女兒也是都在美國,去了20年了,就原來父母自己花費飛美國看了她們,因2個小孩都混不好,老人家他們一個月退休金有2萬塊錢,後麵疫情期間她媽媽去世,隻有一個女兒趕回來了,後麵事情處理好後,叔叔還給她這女兒幾萬塊錢,哎!後麵叔叔自己說了,等他不行了,就把錢給保姆了和親戚得啦】
【我們這父母一個高中老師一個工程師,倆兒一個當時的山大 一個少年班 後來全出國了。媽癌症投奔在美國那個少年班就職於微軟的兒,兒態度不好,回來了,死了兒子飛機到北京 落地知道媽媽死了,直接扭頭回美國了。後來回來也不願意去祭拜母親。他媽媽就職的學校就是他母校,老校長老師們都是看著他長大的,老校長說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本來學校掛著他的光榮榜 ,把他撤下來了】
【能在國外找到體麵工作能力和人脈一定非常非常非常“說三次”強大還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這個人做了非常非常非常多對祖國不好的事情作為投名狀強製融入外國人圈子而且做的足夠多融入成功了。很多再過人網上說喜歡中國都是流量或者這麽說有人給錢給吃的。現實中非常排斥如果不是現在國家強大可能會更加看不起】
【其實現實距離太遠心裏的距離就跟著遠!遠嫁的女兒很多就是,根本不想回家看看父母更別提給父母中點用了】
【看來盲目跟風,把子女都送出國也不好呀,不是那快料,送出去覺得很了不起,結果混的不好連路費都沒有】
【我哥定居在重慶,中間七年沒回過家,16年我嫂生孩子我爸媽第八年去的重慶,結婚我嫂子的媽媽說,出了月子就搬去觀音橋,那邊房子小,大學城這邊別墅,人家說不住這邊,結婚出了月子我媽就回山東,前年我爸股骨頭壞死動手術給他打電話他也沒回來,我懷孕六個月跟我老公在醫院照顧我爸,然後我哥打電話說找個護工唄】
【父母退休金有2萬,回來給父母照顧好,在找個簡單的工作,不也挺好的麽,在外麵不回來不也沒混好麽,要是混的好就不提了】
【是的,現在都說養孩子不求回報,像我爸媽這樣的,也沒要求孩子怎麽回報他們,大學四年加上工作一隻在重慶,畢業以後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平時沒事也沒要求他們怎麽樣,生病做手術都沒回來就很傷心】
【孩子這玩意,全憑運氣。有些父母對孩子打罵不愛孩子,老了吧,孩子還孝順有本事的不得了,比父母有本事。有的吧,掌心裏捧著,啥都支持孩子,愛孩子,老了吧,孩子還不想多看父母一眼。人世間,真是多元化的存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