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感情,越是得不到,越是要慎重去要,刪除那些不理性的欲望,才能看得清自己被迷惑的深淺,要自己能要的,放自己不該得到的。
人這一生都會遇到這樣的矛盾,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
因為得不到,更容易激起心底的欲望,越是得不到,這種欲望越是膨脹,一旦我們不去正常幹預,很容易像練武功一樣走火入魔。
米巨磊入了“魔”,想要活著,就隻能斬斷這段孽緣。
即便萬般不舍,他也得斬,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和這段有緣無分的親情說再見。
“蠟燭都過時了,現在的霓虹不夠亮嗎?”
米修的一句話,讓米巨磊愣住了。
人生,還可以這麽計算嗎?
有了霓虹,就可以不要蠟燭了嗎?
“蠟燭有蠟燭的好處,可是,如果你用手握著,滴落的蠟油,燙到你你還不放手嗎?”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隻有走過最灰暗無光的日子,生活才會慢慢地好轉,世界才會更加溫暖地靠近自己。學會放手,才能獲得新生。
小時候,難過了就哭泣,哭完了就沒事了;長大後,難過了就微笑,微笑了就沒事了。隻是,當初的沒事是真的,現在的沒事是說給自己聽的。
一個人,總要學著長大,總要學著放手,總要學著不回頭。
“放手了,蠟燭會滅,但是不會消失不見。你想要的時候,隻要你點起來,它依舊會亮。亮與不亮,在你心中,而不在別人手裏。”
也許這就是米修和米巨磊的區別吧!
米修是個商人,他更願意去做取舍。
而米巨磊,一直純良,純良到不願意相信事實。
“有些時候,緣分就是這麽回事兒。有些人,終究要半路說再見。”
這個世界,相逢是意外,離別才是常態。
時間雖不語,卻在無聲中帶走許多珍貴的東西。
我們行走在世上,就像趕赴一趟不停奔馳的列車,一路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留你款款深情,有人贈你長長落寞。
每當坐在光陰裏翻閱歲月,梳理一些故人往事,既欣喜又微澀。若能沿著來時之路,再重新走一遍就好了。
那時,已然懂珍惜,知寬容,愛一個人記得一定要告訴他。而不愛你的人,你也別糾纏。
隻是風雨年華,許多刹那凝眸,都是一段悵然若失。後來把自己交給時間,任由人生的味道,被身體一寸一寸地吮吸著。
或許一切終會釋然。
或許一切終會平靜。
或許一切終會忘卻。
那些怎麽想也想不通的事情,可能終有一天會在時間那裏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那些怎麽理也理不清的思緒,可能終有一天會在時間那裏搭起一個清晰的框架;那些怎麽放也放不下的回憶,也可能終有一天會在時間那裏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時間是最完美的使者,會讓我們學著長大。
斬不斷的情絲、忘不掉的痛苦、跨不去的磨難、所有積壓的遺憾與後悔,都可能會在時間那裏一一消融。時間能帶走的,都是我們留不住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放手。
有人說:時間會讓我們淡忘一切。但讓我們淡忘的又何止是時間?不過是在日漸蒼老的歲月裏,我們慢慢成熟了一顆原本幹淨純粹的心靈,繼而看開、看輕一些人與事罷了。其實,時間帶走的不過是我們的幼稚與不成熟罷了。
又或者在這把急急慌慌的光陰裏,我們最終學會了用另外一種更平緩、更從容的方式來安置一些過往與曾經。不過是漫長歲月,我們終究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和自己和解罷了!
懂得了成長的意義,明白了人生的多舛,領悟了命運的悲歡無常,懂得了歲月無情。
於是不再吵鬧,不再糾結,那些錯失的良緣,擦肩的真愛都在此後的生命裏緘默成暖,笑著說無所謂,笑著學會不在乎,笑著笑著就哭了。
一些重要的東西就輕輕存放於心底,等著經年以後淡淡地掛在嘴邊;一些悲傷的眼淚就收在笑容裏,當想念一個人時,眸子裏不經意掠過的幾絲憂愁轉瞬就換了嘴角的一抹清淺的笑。
我們總要試著堅強與坦然,把昨昔當作一場夢,把今天當成是人生裏最美好的一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學會舍棄了,終究輕鬆了。
很多事生來就是沒有緣由的。
愛了就是愛了,不愛就是不愛;錯過便是錯過,不見便是不見。
這個世界,相逢是意外,離別才是常態。不過一路遺落,一路撿拾,許多說好的永遠竟也成了一段歎息的回首。再回首,往事如風……
沿途的風景再美,也隻可作短暫的停留;相伴的人兒再真,也總有分開的時日;青春的時光再純,也終是路過一場。
所有的舊事都不可重來,那已成事實的結局,若無力改變,也隻好平靜接受。
“最重要的是,孝與不孝,在自己的心中,不在於別人的口中。你本就是自由的鳥,何必親手折斷自己的翅膀呢?”
米修覺得,自己這輩子,能做到無愧於心。對於母親,他也會照顧到,但是,他不能走米巨磊的老路。
一輩子那麽長,總要為一個值得的人,拚一拚賭一把!
“哥,我明白了。以後,你要辛苦了。”
“我不會辛苦,我也不會讓自己辛苦。那早就知道,我不是她能掌控的,當然,我也不會讓她掌控我。但是,她會試圖掌控小樊,可是,我依舊不會給她機會。我會把小樊和她分開,絕對不會讓他們單獨相處,絕對不會!”
傅亦瑤這樣的人,都會在她手下吃悶虧,小樊那個性格……
吃了虧也不會說,就會偷偷躲起來哭,那他,得多心疼。
所以,幹脆直接保護起來吧。
“好啦,吃飯吧,吃完了,你回家,我住辦公室去。”
本來還想去看看小樊,但是米修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實在不是很理想,還是別把負麵情緒帶給自己在意的人了!那個小朋友,就應該好好被疼愛,好好被保護。
“要不然你和我走?樓下早就收拾幹淨了。”
“不去,我不是個會給自己添堵的人。”
自己本來就想女朋友了,還不能抱著女朋友,然後還要老人家濃情蜜意,何必給自己添堵呢!
“隨你,要去自己就進去,我得去接我老婆。”
米巨磊現在,就想抱抱傅亦瑤。
“走吧走吧,我也走了!”
兩兄弟,分道揚鑣了。
然後,現在就抱著傅亦瑤求安慰呢!
“好啦,未來的路那麽長!不說我們會不會變,也許,說不定你媽媽也會有所改變呢!我們能做的,會做;我們想做的,去做。無愧於心,順其自然,不留遺憾。”
傅亦瑤對這件事的態度,一直沒有改變,一直也很樂觀。
其實,改不改變對她都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在她心裏,有些人,不管做了什麽事,都是那個人自己的行為而已,隻要她不在意,那個人就不會得到滿足感,既然得不到滿足,那她就相當於跳梁小醜。
其實,自導自演的戲碼真的是太多了,傅亦瑤覺得自己沒有義務為這些人拙劣的演技貢獻收視率。這些表演,更不值得自己去為他們拍手叫好。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觀眾,每個人都是別人生活裏的局外人。可是,局外人就要有局外人的矜持,不要試圖跨越層層阻礙,把手伸進別人的生活。
大多數人都應該明白,一旦子女成家了,千萬不要越位,也不要去幹涉人家的生活。
如果自己的子女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那勸你們千萬不要越位,千萬不要去幹涉子女的生活,日子怎麽過,是人家小兩口自己的事情。
作為老人,千萬不要插手,不然特別容易引起家庭內部矛盾,也會遭到兒媳的埋怨。
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有些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理由,在年輕人中間橫插一腳,導致小兩口吵架甚至離婚。
兩代人衝突的不隻是習慣,還有觀念。
如果實在相處不來,可以選擇遠離,但是不能幹涉,更不能試圖糾正。
兩代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所以養成的習慣和觀念自然也不同,何必一定糾正?憑什麽由你糾正?你就確定自己的經驗就適用於他們的生活?
這樣的老人,不但不能幫到兒子,反而會害了自己的兒子。現實中,多少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著尊重,要學著放手。兒孫自有兒孫福。
首先,你管的多了,會讓兒子和兒媳會感到壓力,如果你總是對他們的生活,工作和子女的教育提出各種意見,那麽他們會覺得很累,甚至認為你在幹涉他們的私生活和家庭的規劃。
聽你的吧,人家不服氣也不適應,不聽你的吧,又怕被說不孝順,這種兩難,誰遇上了都會覺得不舒服。
其次,過度幹涉會影響你的親子關係,當你的兒子和兒媳婦兒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私人空間和獨立性時,他們可能會與你不絕來往,這會破壞你們原本親密的關係。新婚燕爾,你沒事在人家眼前晃來晃去,人家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兩個人想說個悄悄話都得看看門鎖沒鎖!一旦鎖門,又怕你覺得他們在防著你,你說,讓年輕人怎麽做?
最後,建議做婆婆的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別老是幹涉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決策,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自己快樂的度過晚年生活,不要單方麵的認為是為他們好,做一些多餘的事,最後讓自己老無所依,得不償失。
你沒有自己的老姐妹兒嗎?樓下沒有廣場舞、健身操嗎?圖書館不開放嗎?不行你就看看電視打打毛衣,總之,過自己的生活,少參與兒子兒媳的生活。但也要記住了,在他們需要支持的時候,你自己能力能達到的同時,也別吝嗇自己的母愛。
有些時候,錦上添花並不容易讓人感動,但是雪中送炭會讓人銘記一輩子。
雖然說父母沒有幫助孩子帶他們孩子的義務,但是,你的付出,時光不會辜負。
不過,這些也隻是適用於大部分人,對於傅亦瑤來說,就有些無所謂了。
她有錢有閑,有文化也聽勸,所以,即便未來有需要,她也會用錢解決。
當然,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是,傅亦瑤的麵臨問題,幾乎都能用錢解決。
畢竟,其他解決不了的問題,她不會讓它存在。
“嗯!好了,小孕婦,去洗漱,又要去媽那裏,又要檢查,然後還要考試,你最近真是特別忙碌啊!”
米巨磊看了一下傅亦瑤的手機備忘錄,才發現自己的老婆,真是要連軸轉的節奏啊!
“可不是,周末回家我還得把書帶著呢!”
其實傅亦瑤帶著書的目的可不單單是為了複習,完全是為了讓哥哥家兩個侄子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不然按照兩個侄子對自己的喜愛程度,現在的自己,承受不住這沉重的愛意啊!
好在,兩個小的懂事,雖然粘自己,但是也會分得清輕重,自己看書,他們也就跟著看書了。
“也行,不過,兩個侄子要是鬧騰,我就帶他們出去玩玩也行,你也別一天都不陪他們。”
米巨磊覺得,能成為家人,本身就是緣分。
尤其是傅亦瑤的家庭氛圍這麽和諧,真是難得,更應該珍惜。
不說傅亦瑤,就是他自己,在傅家人麵前,都會輕鬆很多。不自覺地會放下心裏的負擔。
輕鬆,對,就是輕鬆。回到傅家,米巨磊會覺得特別輕鬆。
首先,傅家家風好。家風好的家庭容易出人才,更容易代代傳承。
曾國藩是晚清最有影響力的重臣之一,他就非常重視家風建設。
曾國藩說:“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人這一生都會遇到這樣的矛盾,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
因為得不到,更容易激起心底的欲望,越是得不到,這種欲望越是膨脹,一旦我們不去正常幹預,很容易像練武功一樣走火入魔。
米巨磊入了“魔”,想要活著,就隻能斬斷這段孽緣。
即便萬般不舍,他也得斬,和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和這段有緣無分的親情說再見。
“蠟燭都過時了,現在的霓虹不夠亮嗎?”
米修的一句話,讓米巨磊愣住了。
人生,還可以這麽計算嗎?
有了霓虹,就可以不要蠟燭了嗎?
“蠟燭有蠟燭的好處,可是,如果你用手握著,滴落的蠟油,燙到你你還不放手嗎?”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隻有走過最灰暗無光的日子,生活才會慢慢地好轉,世界才會更加溫暖地靠近自己。學會放手,才能獲得新生。
小時候,難過了就哭泣,哭完了就沒事了;長大後,難過了就微笑,微笑了就沒事了。隻是,當初的沒事是真的,現在的沒事是說給自己聽的。
一個人,總要學著長大,總要學著放手,總要學著不回頭。
“放手了,蠟燭會滅,但是不會消失不見。你想要的時候,隻要你點起來,它依舊會亮。亮與不亮,在你心中,而不在別人手裏。”
也許這就是米修和米巨磊的區別吧!
米修是個商人,他更願意去做取舍。
而米巨磊,一直純良,純良到不願意相信事實。
“有些時候,緣分就是這麽回事兒。有些人,終究要半路說再見。”
這個世界,相逢是意外,離別才是常態。
時間雖不語,卻在無聲中帶走許多珍貴的東西。
我們行走在世上,就像趕赴一趟不停奔馳的列車,一路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留你款款深情,有人贈你長長落寞。
每當坐在光陰裏翻閱歲月,梳理一些故人往事,既欣喜又微澀。若能沿著來時之路,再重新走一遍就好了。
那時,已然懂珍惜,知寬容,愛一個人記得一定要告訴他。而不愛你的人,你也別糾纏。
隻是風雨年華,許多刹那凝眸,都是一段悵然若失。後來把自己交給時間,任由人生的味道,被身體一寸一寸地吮吸著。
或許一切終會釋然。
或許一切終會平靜。
或許一切終會忘卻。
那些怎麽想也想不通的事情,可能終有一天會在時間那裏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那些怎麽理也理不清的思緒,可能終有一天會在時間那裏搭起一個清晰的框架;那些怎麽放也放不下的回憶,也可能終有一天會在時間那裏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時間是最完美的使者,會讓我們學著長大。
斬不斷的情絲、忘不掉的痛苦、跨不去的磨難、所有積壓的遺憾與後悔,都可能會在時間那裏一一消融。時間能帶走的,都是我們留不住的,既然留不住,那就放手。
有人說:時間會讓我們淡忘一切。但讓我們淡忘的又何止是時間?不過是在日漸蒼老的歲月裏,我們慢慢成熟了一顆原本幹淨純粹的心靈,繼而看開、看輕一些人與事罷了。其實,時間帶走的不過是我們的幼稚與不成熟罷了。
又或者在這把急急慌慌的光陰裏,我們最終學會了用另外一種更平緩、更從容的方式來安置一些過往與曾經。不過是漫長歲月,我們終究學會了和自己相處,和自己和解罷了!
懂得了成長的意義,明白了人生的多舛,領悟了命運的悲歡無常,懂得了歲月無情。
於是不再吵鬧,不再糾結,那些錯失的良緣,擦肩的真愛都在此後的生命裏緘默成暖,笑著說無所謂,笑著學會不在乎,笑著笑著就哭了。
一些重要的東西就輕輕存放於心底,等著經年以後淡淡地掛在嘴邊;一些悲傷的眼淚就收在笑容裏,當想念一個人時,眸子裏不經意掠過的幾絲憂愁轉瞬就換了嘴角的一抹清淺的笑。
我們總要試著堅強與坦然,把昨昔當作一場夢,把今天當成是人生裏最美好的一天。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學會舍棄了,終究輕鬆了。
很多事生來就是沒有緣由的。
愛了就是愛了,不愛就是不愛;錯過便是錯過,不見便是不見。
這個世界,相逢是意外,離別才是常態。不過一路遺落,一路撿拾,許多說好的永遠竟也成了一段歎息的回首。再回首,往事如風……
沿途的風景再美,也隻可作短暫的停留;相伴的人兒再真,也總有分開的時日;青春的時光再純,也終是路過一場。
所有的舊事都不可重來,那已成事實的結局,若無力改變,也隻好平靜接受。
“最重要的是,孝與不孝,在自己的心中,不在於別人的口中。你本就是自由的鳥,何必親手折斷自己的翅膀呢?”
米修覺得,自己這輩子,能做到無愧於心。對於母親,他也會照顧到,但是,他不能走米巨磊的老路。
一輩子那麽長,總要為一個值得的人,拚一拚賭一把!
“哥,我明白了。以後,你要辛苦了。”
“我不會辛苦,我也不會讓自己辛苦。那早就知道,我不是她能掌控的,當然,我也不會讓她掌控我。但是,她會試圖掌控小樊,可是,我依舊不會給她機會。我會把小樊和她分開,絕對不會讓他們單獨相處,絕對不會!”
傅亦瑤這樣的人,都會在她手下吃悶虧,小樊那個性格……
吃了虧也不會說,就會偷偷躲起來哭,那他,得多心疼。
所以,幹脆直接保護起來吧。
“好啦,吃飯吧,吃完了,你回家,我住辦公室去。”
本來還想去看看小樊,但是米修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實在不是很理想,還是別把負麵情緒帶給自己在意的人了!那個小朋友,就應該好好被疼愛,好好被保護。
“要不然你和我走?樓下早就收拾幹淨了。”
“不去,我不是個會給自己添堵的人。”
自己本來就想女朋友了,還不能抱著女朋友,然後還要老人家濃情蜜意,何必給自己添堵呢!
“隨你,要去自己就進去,我得去接我老婆。”
米巨磊現在,就想抱抱傅亦瑤。
“走吧走吧,我也走了!”
兩兄弟,分道揚鑣了。
然後,現在就抱著傅亦瑤求安慰呢!
“好啦,未來的路那麽長!不說我們會不會變,也許,說不定你媽媽也會有所改變呢!我們能做的,會做;我們想做的,去做。無愧於心,順其自然,不留遺憾。”
傅亦瑤對這件事的態度,一直沒有改變,一直也很樂觀。
其實,改不改變對她都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在她心裏,有些人,不管做了什麽事,都是那個人自己的行為而已,隻要她不在意,那個人就不會得到滿足感,既然得不到滿足,那她就相當於跳梁小醜。
其實,自導自演的戲碼真的是太多了,傅亦瑤覺得自己沒有義務為這些人拙劣的演技貢獻收視率。這些表演,更不值得自己去為他們拍手叫好。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觀眾,每個人都是別人生活裏的局外人。可是,局外人就要有局外人的矜持,不要試圖跨越層層阻礙,把手伸進別人的生活。
大多數人都應該明白,一旦子女成家了,千萬不要越位,也不要去幹涉人家的生活。
如果自己的子女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那勸你們千萬不要越位,千萬不要去幹涉子女的生活,日子怎麽過,是人家小兩口自己的事情。
作為老人,千萬不要插手,不然特別容易引起家庭內部矛盾,也會遭到兒媳的埋怨。
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有些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理由,在年輕人中間橫插一腳,導致小兩口吵架甚至離婚。
兩代人衝突的不隻是習慣,還有觀念。
如果實在相處不來,可以選擇遠離,但是不能幹涉,更不能試圖糾正。
兩代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所以養成的習慣和觀念自然也不同,何必一定糾正?憑什麽由你糾正?你就確定自己的經驗就適用於他們的生活?
這樣的老人,不但不能幫到兒子,反而會害了自己的兒子。現實中,多少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要學著尊重,要學著放手。兒孫自有兒孫福。
首先,你管的多了,會讓兒子和兒媳會感到壓力,如果你總是對他們的生活,工作和子女的教育提出各種意見,那麽他們會覺得很累,甚至認為你在幹涉他們的私生活和家庭的規劃。
聽你的吧,人家不服氣也不適應,不聽你的吧,又怕被說不孝順,這種兩難,誰遇上了都會覺得不舒服。
其次,過度幹涉會影響你的親子關係,當你的兒子和兒媳婦兒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私人空間和獨立性時,他們可能會與你不絕來往,這會破壞你們原本親密的關係。新婚燕爾,你沒事在人家眼前晃來晃去,人家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兩個人想說個悄悄話都得看看門鎖沒鎖!一旦鎖門,又怕你覺得他們在防著你,你說,讓年輕人怎麽做?
最後,建議做婆婆的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別老是幹涉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決策,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自己快樂的度過晚年生活,不要單方麵的認為是為他們好,做一些多餘的事,最後讓自己老無所依,得不償失。
你沒有自己的老姐妹兒嗎?樓下沒有廣場舞、健身操嗎?圖書館不開放嗎?不行你就看看電視打打毛衣,總之,過自己的生活,少參與兒子兒媳的生活。但也要記住了,在他們需要支持的時候,你自己能力能達到的同時,也別吝嗇自己的母愛。
有些時候,錦上添花並不容易讓人感動,但是雪中送炭會讓人銘記一輩子。
雖然說父母沒有幫助孩子帶他們孩子的義務,但是,你的付出,時光不會辜負。
不過,這些也隻是適用於大部分人,對於傅亦瑤來說,就有些無所謂了。
她有錢有閑,有文化也聽勸,所以,即便未來有需要,她也會用錢解決。
當然,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是,傅亦瑤的麵臨問題,幾乎都能用錢解決。
畢竟,其他解決不了的問題,她不會讓它存在。
“嗯!好了,小孕婦,去洗漱,又要去媽那裏,又要檢查,然後還要考試,你最近真是特別忙碌啊!”
米巨磊看了一下傅亦瑤的手機備忘錄,才發現自己的老婆,真是要連軸轉的節奏啊!
“可不是,周末回家我還得把書帶著呢!”
其實傅亦瑤帶著書的目的可不單單是為了複習,完全是為了讓哥哥家兩個侄子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不然按照兩個侄子對自己的喜愛程度,現在的自己,承受不住這沉重的愛意啊!
好在,兩個小的懂事,雖然粘自己,但是也會分得清輕重,自己看書,他們也就跟著看書了。
“也行,不過,兩個侄子要是鬧騰,我就帶他們出去玩玩也行,你也別一天都不陪他們。”
米巨磊覺得,能成為家人,本身就是緣分。
尤其是傅亦瑤的家庭氛圍這麽和諧,真是難得,更應該珍惜。
不說傅亦瑤,就是他自己,在傅家人麵前,都會輕鬆很多。不自覺地會放下心裏的負擔。
輕鬆,對,就是輕鬆。回到傅家,米巨磊會覺得特別輕鬆。
首先,傅家家風好。家風好的家庭容易出人才,更容易代代傳承。
曾國藩是晚清最有影響力的重臣之一,他就非常重視家風建設。
曾國藩說:“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