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問題,一味地指責、說狠話,隻會給對方的心裏留下陰影,把彼此的關係搞僵,柔和的語言,卻能春風化雨,讓對方願意接受。遇見事兒就解決事兒,多餘的話語隻會“敗好感”,不管你幫沒幫著解決問題,你的“多言多語”隻會磨削人家對你的感恩之情。


    說話時有“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雖是善意,卻總是不招人待見,人們喜歡那種說話柔和,把對方放在心上的人。硬話軟說,是能力,也是人情世故,是你心疼別人的表現,也是你獲取別人好感的重要途徑。


    大話小說,把自己看小,把事情做大。晚清重臣曾國藩有一句名言:“不說大話,不務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不誇大事實,實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是把事情雲淡風輕的說出來,體現的是你的穩重,也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擔心和恐慌。


    驕傲是失敗的開頭,狂妄是智慧的盡頭,一個人若是太高估自己,結果往往就會輸得一敗塗地。欲使人滅亡,必使其瘋狂,這是策略,更是現實。


    人這輩子,做人不要太過,做事不要太絕,因為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高談闊論,吹噓自己,而是在低調中不斷完善自身。事不做絕,話也不要說絕,因為你絕的不單是他人的未來,還有可能是自己的後路。


    成熟的麥穗都懂得低頭,而不是把自己看得太大,高高在上,聲調越高的人,越不會有太大的出息,因為真正有實力的人,嗓門從來都不大。悶聲的人,都能幹大事兒,都能成大事兒。


    說話是本能,但是想要會說話,卻是人生需要不斷學習的必修課,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懂得掌握開口的態度,把握言語的分寸。


    在人際關係中,如果你有一張會說話的嘴,讓對方感到舒服,心情愉悅,同時,也能助我們在處理問題時事半功倍,在生活中如魚得水。


    說話是一個人的重要能力,會說話,不僅能溫暖他人,還能成就更好的自己,願我們都能成為一個會用心說話的人。


    顯然,米修忘記了,會說話、能說話、敢說話,本身就是肖薇薇的本事。


    也許,在外人眼裏肖薇薇像一個“花蝴蝶”,到處亂飛,說話還咋咋呼呼的,可是,大家也都忘記了,人都是有偽裝的,這種不靠譜的形象,其實正是肖薇薇的偽裝。


    隻有真正了解她的人,才知道,肖薇薇認真起來,也是有一拚的。這些人也不想想,傅亦瑤不在的這麽多年,要是沒點真本事,就靠一張嘴,真的能讓如風走到如今的地步嗎?


    其實,人啊,有依靠的時候,誰不樂得清閑?有傅亦瑤在,肖薇薇習慣性地依賴她、指望她。但是傅亦瑤需要她的時候,她從來也沒畏懼過,更沒有退縮過。


    她和傅亦瑤相輔相成,她可以依賴傅亦瑤,也可以輔佐傅亦瑤,也可以獨當一麵。


    正是通過這次的事情,米修看穿了肖薇薇“扮豬吃老虎”的真正麵目,他也明白了: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看起來往往很“弱”。


    他承認,是他輕視了肖薇薇,是他愚蠢了,是他沒有格局了。


    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


    人生路上,有一些人,看起來不聲不響,相貌普通,從不出風頭,不搶魁首。他們深知槍打出頭鳥的危害,他們知道韜光養晦的厲害。他們會默默地把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慢慢地堅不可摧。


    但是,正是這些看著“柔弱不堪”到“不堪一擊”的人,在真正危難來臨之際,卻能表現出超出於常人的實力。


    一個真正厲害的人,看起來往往很“弱”,最重要的是,他們也懂得示弱。


    真正厲害的人,不喜歡語言上的爭執。與人相處,有一些矛盾,會選擇忍讓。不涉及原則和底線,願意以和為貴。


    一個人,不逞強,往往對一件事情有非常強的把控能力。即便自己已經滿肚子委屈,滿心的不高興,他還是願意為了大局,笑一笑。


    真正厲害的人,總是讓人看起來很“弱”,他們下定決心想要去做一件事情,不會讓自己太吃力。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人們習慣性地會同情弱者,保護弱者,甚至弱者優先,所以,示弱並不是無能,而是一種手段。


    遇到太強的對手,在沒有做好準備之前,保存實力,懂得放棄,不會強攻,這是自我保存的本性,也是一種實力。


    喜歡示弱的人,並不代表他平庸無能。相反,喜歡示弱的人,善於以退為進,默默地積蓄力量,不斷提高自己的層次,肖薇薇的今非昔比,不就證明了這一點嗎?


    米修想想,自己當初的想法的確有點可笑了,與其一直爭做第一,還不如像肖薇薇這樣韜光養晦來得痛快。畢竟,肖薇薇出手,幾乎沒有铩羽而歸的時候。


    現在想想,人生在世,我們總是需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與人相處,真正厲害的人,產生矛盾時,從不爭辯。常與同好爭高下,不共傻瓜論短長。何必拉低了自己的品味呢?


    善於示弱的人,往往更有遠見。能管住嘴的人,更有格局。


    廉頗為什麽會負荊請罪?還不是藺相如當初的“軟弱躲避”?


    真正厲害的人,有時表麵上看著文文弱弱,總是一副甘願吃虧的樣子,其實是有更深層次的算計。


    凡能成大事者,自身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做任何事情都必然會更加謹慎。


    不爭一時的輸贏,其實是為了大局在考慮。


    思想境界高的人,做事不會爭一時輸贏,不會與人爭辯。而是,懂得妥協,把握全局,看得更遠。


    有大局觀的人,向來不屑於口舌之爭,他們想要的,一直清楚明白,不會為了一時的委屈就放棄自己的心中理想。


    在肖薇薇的身上,米修也明白了,真正有能力的人,善於“放棄”,不輕易逞強。


    一個人,懂得適時放棄,保持自我實力,往往能厚積薄發,成就一番事業。肖薇薇適時地放棄,不逞強,是為了更好地贏。肖薇薇放棄了大眾對她的“好評”,也放棄了她在別人眼中的“端莊穩重”,用“無能”,換來了如風的蒸蒸日上。


    米修現在回想了一下,要是傅亦瑤的名聲在外,肖薇薇再“雄起”,那麽,如風會麵對什麽樣的境地?威脅論會讓多家同行聯手,讓如風寸步難行。瓦解論會讓其他人認為如風兩個領導人“雌競”,試圖內部瓦解如風。其實,無論哪種想法,對如風來說,都是百害無一利的。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一味地證明自己有多麽強大,而是會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能夠為更多的人活得更好,做出卓越的貢獻。


    現在米修明白了,肖薇薇就是傅亦瑤背後的人,她的默默付出,是韜光養晦。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境界是不一樣的,所作出的選擇也大相徑庭。


    年少的時候或許有很多東西都不明白,隨著年歲的增長,有了更多的見識和閱曆,就會明白不逞強更是真英雄的一種作為。


    真正有能力的人,懂得放棄,有時也是一種保守的力量。


    在肖薇薇的身上,米修同樣看到了:做人,不鑽牛角尖,及時轉彎。


    肖薇薇的性格,就像她在人前表現的那樣:咋咋呼呼,大大咧咧。其實,她和傅亦瑤一樣,並沒有把名利看得那麽重。


    她不在乎別人嘴裏挑撥離間的言論,她是真的在乎傅亦瑤,她也是真的信任傅亦瑤。至於“功勞”屬於誰,她並不在乎。


    所以,她從來不鑽牛角尖,也不為了“誰更厲害”而糾結。她和傅亦瑤一樣,都認為對方好,就是自己好。


    她明白:人生之路,並不是一條平坦而寬廣的陽光大道。相反,它像崎嶇的山路,充滿了挫折、失敗,以及各種各樣的考驗。


    真正有能力的人,懂得及時轉彎,避開危險之地。


    她不會因為“嫉妒心作祟”,失去自己的朋友。


    她知道,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很多的欲望,不管是夢想,還是其他別的貪戀,如果太過於執拗,往往物極而必反。


    她也清楚,一個人,如若自身沒有足夠強的實力,付出再多的代價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所以,她勸自己:人活著,應該清醒一點,認清自己,認清大環境和局勢,然後再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學習,去提升自己,慢慢地去靠近目標。


    人生路上,做人不要鑽牛角尖,學會看淡,學會放下,學會轉彎,都是智慧。


    當腳下的路,走不通時,請及時轉彎,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也許,換一個角度,就能突破困局。肖薇薇明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她也明白: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他們都相信:真正有能力的人,懂得示弱,總是能逢凶化吉,能轉彎,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人,要掌握好分寸,懂得進退有度,才能把控好人生的方向,穩步地前進。


    其實,人生路上,就是一場修心的修行。


    老子說:“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


    真正厲害的人,平時不會炫耀自身有多少技能,儲存了多大的能量。更多的時候是沉默不語,默默地修行。


    真正有能力的人,總是保持著“弱勢”的狀態,喜歡放低姿態,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


    那些喜歡示弱的人,凡事都想考慮得更加周全,會站在眾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不願意輕易與人結怨。而是,懂得轉彎,懂得示弱的解決問題。


    處處示弱的人,看似不聲不響,其實內有乾坤。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那些懂得示弱的人,他們心中裝著更廣闊的天地,眼睛也能看到更高更遠的地方,也有更高的格局。


    米修知道,自己明白的有點晚,但是,還在,還不算太晚,一切還都來得及。


    同時,米修也看到了肖薇薇對傅亦瑤的維護和真心。


    這個世界,紛紛擾擾的世界,利益至上的世界,這樣的真心太難得。


    之前,她不理解傅亦瑤為什麽可以為肖薇薇付出那麽多。因為在他看來,她們本就沒有什麽血緣關係,又不像他和米巨磊一樣,共用過一個天底下最貴、最溫暖的房子。


    兩個人,不過是萍水相逢,少年時期的相互依偎罷了!他也以為,傅亦瑤做了這麽多,不過是因為她懂得感恩罷了!


    可現在他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她自己的獨特魅力,肖薇薇值得傅亦瑤的付出,值得傅亦瑤的真心。因為,她也同樣對待著傅亦瑤。


    她們兩個人讓他明白:友情和愛情一樣,要雙向奔赴才有意義!


    每當談到友情,總是有人會想起一些讓人憤恨或無奈的往事,我始終相信友情是美好的,是存在的,然而人性過於複雜,長久的友情畢竟太少,誰也無法保證眼前一臉坦誠的人是否可信,也無法確保人心不變。


    日久見人心,但是,真心也須真心來換!


    說到底,友情和愛情的本質沒有區別,相互之間,總是要雙向奔赴才能更加長遠。天高路遠,真心相交的朋友,能擁有一兩個已經是足夠幸運。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做朋友。


    你會突然發現,之前關係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突然就變了,發過去消息收不到回複,想約出來吃個飯卻總是被拒絕,甚至連新年祝福都被對方忽視,明明之前還是好朋友,怎麽突然就有了距離呢?


    其實,維護感情是需要一定成本的,耐心、關心和時間,若是身邊的朋友還好說,遠方的朋友就需要時刻掛念,所以有些人放棄了。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你的朋友,而你現在的朋友,也未必一直是朋友,人生路上坎坷很多,能留下的人一定是少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君重逢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歸的倦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歸的倦鳥並收藏與君重逢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