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黎政府接到川電,才知劉存厚擁兵自逞,不服命令,隻好變軟為剛,將他免職示懲,隨即下令雲:
前因川、滇兩軍在成都省城衝突,疊由院部電飭雙方停止爭鬥,茲據戴兼督電稱,劉存厚於中央停止爭鬥之命,置若罔聞,仍攻督署等語。崇威將軍劉存厚,著即免職,聽候查辦。所有在省川、滇各軍,責成該兼督嚴飭各該管官長,即日開拔出城,分別駐紮,恪遵前令,不得再滋事端。倘仍延抗,軍法具在,定惟該管官長等是問。此令。
此令下後,才聞劉存厚有退兵消息。王、張兩查辦使,得安抵川境,實行調查,報告川民被難情形,由黎總統撥款賑濟,且不必細表。惟外部兵禍,似覺少紓,內部糾葛,又聞迭起。財政總長陳錦濤,入陳總統,訐發次長殷汝驪,因煉銅廠事,有代人請托情弊。黎總統方擬核辦,忽由煉銅廠商人柴瑞周等,具稟國務院,聲言陳總長令渠借墊股款,並勒寫字據等情。當派夏壽康、張誌潭查辦。複稱事涉嫌疑,不無可議,因將陳錦濤、殷汝驪一並免職,交法庭依法審辦。殷汝驪已逃匿無蹤,隻陳錦濤到案候質,留置看守所。接連又是交通總長被控案,交通部直轄津浦鐵路管理局,曾向華美公司,購辦機車,局長王家儉,總務處長童益臨,納賄舞弊,哄動京中,經交通部查明,將他撤差。總長許世英,自請失察處分,情願免職。黎總統尚欲挽留,嗣經國務院派員查複,該局確有弊混等情,且與許總長亦涉嫌疑,因呈報黎總統。黎乃準許辭職,先將局長王家儉,及前副局長盛文頤,並交法庭審理。總檢察廳且傳訊許世英,亦將他羈住看守所。陳許同時被押,可謂無獨有偶。司法總長張耀曾,動了兔死狐悲的觀念,竟劾檢察長楊蔭杭,及檢察官張汝霖,未得完全證據,遽傳訊許世英等,實屬違背職務,汙損官紳,於是許世英遂得釋放,連陳錦濤也保釋出來。究竟官官相護。惟財政交通兩席,暫由財政次長李思浩,及交通次長權量代理。嗣複提出李經羲,擬任為財政總長,經國會投票通過,老大的雲南故督,又儼然出台來了。為後文伏筆。
國務總理段祺瑞,把閣務視若輕閑,惟一心一意的對付外交,定要與德宣戰。當下電召各省督軍,及各特別區域都統,赴京會議,解決宣戰問題。山西督軍閻錫山、河南督軍趙倜、山東督軍張懷芝、江西督軍李純、湖北督軍王占元、福建督軍李厚基、吉林督軍孟恩遠、直隸督軍曹錕、安徽省長倪嗣衝、察哈爾都統田中玉、綏遠都統蔣雁行、晉北鎮守使孔庚等,奉召親行,陸續晉京。此外各省,亦均派代表到會。四月二十五日,特開軍事會議,由段總理主席,極言對德問題,非戰不可。各督軍都統等,統是雄赳赳的武夫,素奉段為領袖,段要絕德,大家均已讚成,段要戰德,何人再來反對?孟恩遠首先起座,呼出“讚成”二字,隨後便大家附和,讚成讚成的聲音,震動全院。推孟出頭,為廢國會張本。段祺瑞自然欣慰,俟散會後,即去報知黎總統。黎很是不樂,但又不便當麵駁斥,隻好淡淡的答道:“宣戰不宣戰,總須由國會議決,若但憑軍人主張,何必虛設此國會呢?”段祺瑞道:“提交國會,是應當的手續,總統宜即日谘行。”黎總統呆了半晌,才道:“請總理代擬谘文便了。”滿腹牢騷。段也不複再言,竟退出總統府,直至國務院,囑秘書擬定谘文,齎送府中蓋印。黎總統約略一瞧,文中有“本大總統為促進和平,維持公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起見,認為與德國政府,有宣戰必要”等語,不禁自笑道:“什麽叫作必要?我國的內哄,尚是未平,難道還想與外人構釁麽?”話原不錯,但受人脅製奈何?說至此,憤憤的檢取印信,向紙上蓋訖,擲付來人。那來人接手後,便齎送眾議院去了。
眾議院接到谘文,免不得議論紛紛,有一大半是不主戰的。次日由議員秘密討論,無非是主戰的少,不主戰的多,結果是由議長宣言,俟兩日後,開全院委員會,審查這種宣戰案情。哪知這風聲傳將出去,頓有許多請願書,似雪花柳絮一般,飄飄的飛入院中,有的是署著陸海軍人請願書,有的是署著五族公民請願團,有的是署著政學商界請願團,還有北京學界請願團、軍界請願團、商界請願團、市民請願團,迷離惝怳,閱不勝閱,當由院中役夫,收拾攏來,一古腦兒擲入敗字簏中。請願團化作紙團兒,中國各種團體,也應如此處置。到了五月十日,眾議院開會審查,甫經召集,門外忽嘯聚數千人,各持一小旗幟,寫著各種請願團字樣,每團有數十代表,手持傳單,一擁入院,見了議員,便將傳單分給。議員見他們無理取鬧,不願接收;或接單稍遲,他們即伸出如梃的手臂,似缽的拳頭,向議員麵前,猛擊過來。議員急忙躲閃,身上已被捶數下。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試看上文集議憲法時,同是議員,尚且彼此互毆,何怪他人乘間侮弄。霎時間院中秩序,被他們搗亂。還是議長湯化龍,有些膽量,索性向前語眾道:“諸位都是愛國的誌士,既已有誌請願,應該公同研究,如何動起蠻來?況我等為了宣戰一案,方在審查,並未倡議反對,奈何便得罪列位呢!”言未已,隻聽一片嘩聲道:“但將宣戰案通過,我等自然罷休。”湯化龍又朗聲道:“諸君是來請願,並不是來決鬥,就使今日是決鬥問題,也應守著秩序,舉出代表,何必勞動許多人員。”這數語理直氣壯,說得大眾無可辯駁,乃當場選出六人,作為全體代表,進見議長。湯化龍接入後,六人各呈名片,一是趙鵬圖,一是吳光憲,一是劉堅,一是白亮,一是張堯卿,一是劉世鈞。化龍一一瞧畢,便問道:“諸君有何見教?”趙鵬圖應聲道:“聞貴院今日開會,是解決宣戰問題,目下與德宣戰,乃是萬不得已的情形,要戰便戰,何待審查?今日如通過宣戰案,是貴院俯順輿情,我輩無不悅服,否則恐多不便。”白亮、吳光憲複接入道:“如不通過此案,應請議長聲明,不許議員出院。”這種要挾,還是袁世凱一人教之。湯化龍不覺微哂道:“我卻沒有這般權力,惟列位既已到此,請入旁聽席,少安毋躁,靜待我等解決。”六人方才無言,退至旁聽席坐下。
化龍即命將全院委員會,改作大會,自己退入後室,憑著電話,傳入國務院,請國務總理、內務總長、司法總長,速即蒞院彈壓,國務院中複詞照允。好容易挨過兩小時,才見兼署內務總長範源濂,乘輿到來,又閱兩小時,國務總理段祺瑞,始偕巡警總監吳炳湘,率領警察百名,荷槍至院。是何濡滯也?是時天已薄暮,夜色淒其,門首各種請願團,尚是喧擾不休,聲聲口口的譏罵議員。段祺瑞看不過去,當令吳炳湘婉言曉諭,仍然無效,乃借院中電話,招集馬隊,仗了馬上威風,將各請願團陸續趕散。趙鵬圖等六代表,也坐不安穩,溜了出去。待院內安靜如初,差不多將二三更天了。議員有數人受傷,先行返寓,還有日本新聞記者,亦被誤毆致傷,由警察總監吳炳湘,派警送回。段總理,範總長,也相繼歸去,議長議員等一並散歸,翌日奉黎總統令雲:
據內務部呈稱:“本月十日,眾議院開全院委員會,有多數請願團,麇集院門,發布印刷品,致有議員被毆情事。當即嚴令警察廳馳往解散,並將滋事之人查究”等語。著司法部交該管法庭從速檢察,依法究辦,並責成內務部隨時飭警,妥為保護,毋得稍涉疏懈!此令。
司法總長張耀曾,接到此令,眼見得辦理為難,竟上呈辭職。又有外交總長伍廷芳,及農商總長穀鍾秀、海軍總長程璧光,均提出辭職書,陸續送呈總統府中。看官聽著!這幾位總長,乃是國民黨中要人,與段總理感情,本不甚融洽,當時得入閣任事,亦由段氏自欲羅才,特地化除畛域,采用幾個異派的人物。但黎總統亦曾加入國民黨,黨同道合,自然沆瀣相投;就是眾議院的議員,一半入國民黨籍,他的黨旨,不願與德宣戰,所以反對段氏,隱表同情。此次各種請願團,脅迫議院,明明由主戰派指使,無拳無勇的司法部,如何辦理?且因黨見未合,不能不辭職求去。伍、穀、程三總長,無非因同黨關係,致有連帶辭職的舉動,偏黎總統並不批答,鎮日裏延宕過去。那提出辭職的總長,也不到國務院,樂得自由數天。統是心心相印。
隻有這位段總理,自信甚深,硬要達到宣戰目的,今朝催眾議院開會,明朝催眾議院議決。眾議院寂然不動,挨過了七八天,始由議員褚輔成倡議,略謂:“國務員已多數辭職,此案且從緩議,俟內閣全體改組,再行討論未遲。”當經多數表決,谘複國務院。看官!你想段總理望眼將穿,恨不得即日宣戰,偏經國會牽掣,不能由他作主,他如何不忿?如何不惱?當下與督軍團密商,設法泄恨。三個縫皮匠,比個諸葛亮,況有二十餘人,會議此事,應該想出一個絕妙的法兒,他不從宣戰上著想,偏從憲法上索瘢,因即擬定一篇改製憲法的呈文,由吉林督軍孟恩遠領銜,齎交總統府,其文雲:
竊維國家賴法律以生存,法律以憲法為根本,故憲法良否,實即國家存亡之樞。恩遠等到京以來,轉瞬月餘,目睹政象之危,匪言可喻,然猶無難變計圖善。惟日前憲法會議二讀會通過之憲法數條,內有眾議院有不信任國務員之決議時,大總統可免國務員之職或解散眾議院,惟解散時須得參議院之同意;又大總統任免國務總理,不必經國務員之副署;又兩院議決案與法律有同等效力等語,實屬震悚異常。查責任內閣之製,內閣對於國會負責,若政策不得國會同意,或國會提案彈劾,則或令內閣去職,或解散國會,訴之國民,本為相對之權責,乃得持平之維係。今竟限於有不信任之決議時,始可解散。夫政策不同意,尚有政策可憑,提案彈劾,尚須罪狀可指,所謂不信任雲者,本屬空渺無當,在憲政各國,雖有其例,究無明文。內閣相對之權,應為無限製之解散,今更限以參議院之同意,我國參眾兩院,性質本無區別,回護自在意中,欲以參議院之同意,解散眾議院,寧有能行之一日?是既陷內閣於時時顛危之地,更侵國民裁製之權,憲政精神,澌滅已盡。且內閣對於國會負責,故所有國家法令,雖以大總統名義頒行,而無一不由閣員副署,所以舉責任之實際者在此,所以堅閣員之保障者亦在此。任免總理,為國家何等大政,乃雲不必經國務員副署,是任命總理時,雖先有兩院之同意為限製,而罷免時則毫無牽礙,一惟大總統個人意旨,便可去總理如逐廝役。試問為總理者,何以盡其忠國之謀,為民宣力乎?且以兩院鄭重之同意,不惜犧牲於命令之下,將處法律於何等,又將自處於何等乎?至議決案與法律有同等效力一層,議會專製口吻,尤屬顯彰悖逆,肆無忌憚。夫議員議事之權,本法律所賦予,果令議決之案,與法律有同等效力,則議員之於法律,無不可起滅自由,與“朕開口即為法律”之口吻,更何以異?
國家所有行政司法之權,將同歸消滅,而一切官吏之去留,又不容不仰議員之鼻息,如此而欲求國家治理,能乎不能?況憲法會議近日開會情形,尤屬鬼蜮,每一條文出,既恒阻止討論,群以即付表決相嘩請,又每不循四分之三表決定例,而輒以反證表決為能事。以神聖之會議,與兒戲相終始,將來宣布後謂能有效,直欺天耳。
此等憲法,破壞責任內閣精神,掃地無餘,勢非舉內外行政各官吏,盡數變為議員仆隸,事事聽彼操縱,以暢遂其暴民專製之私欲不止。我國本以專製弊政,秕害百端,故人民將士,不惜擲頭顱,捐血肉,慘澹經營,以構成此共和局麵。而彼等乃舞文弄墨,顯攫專製之權,歸其掌握,更複何有國家?以上所舉,猶不過其犖犖大者。
其他鉗束行政,播弄私權,紕繆尚多,不勝枚舉。如認此憲法為有效,則國家直已淪胥於少數暴民之手。如憲法布而群不認為有效,則禍變相尋,何堪逆計?恩遠等觸目驚心,實不忍坐視艱辛締造之局,任令少數之人,倚法為奸,重召巨禍,欲作未雨之綢繆,應權利害之輕重,以常事與國會較,固國會重,以國會與國家較,則國家重。今日之國會,既不為國家計,是已自絕於人民,代表資格,當然不能存在。猶憶天壇草案初成,舉國惶駭時,我大總統在鄂督任內,挈銜通電,力辟其非,至理名言,今猶頌聲盈耳。議憲各員,具有天良,當能記憶,何竟變本加厲,一至於此。惟有仰懇大總統權宜輕重,毅然獨斷,如其不能改正,即將參眾兩院,即日解散,另行組織。俾議憲之局,得以早日改圖,庶幾共和政體,永得保障,奕世人民,重拜厚賜。恩遠等忝膺疆寄,與國家休戚相關,興亡之責,寧忍自後於匹夫?垂涕之言,伏祈鑒察!無任激切屏營之至!
呈文上的署名,除領銜的孟恩遠外,就是王占元、張懷芝、李厚基、趙倜、倪嗣衝、李純、閻錫山及田中玉、蔣雁行等。又有浙江代表趙禪,奉天代表楊宇霆,黑龍江代表張宣、張發宸,陝西代表瞿壽禔,甘肅代表吳中英,熱河代表馮夢雲,湖南代表張翼鵬,新疆代表錢桐,江蘇代表師景雲,貴州代表王文華,雲南代表葉荃,共得二十二人。一麵遞呈國務總理,及通電各省,這一場有分教:
蒼狗白雲多變幻,紅羊浩劫又侵尋。
欲知黎總統曾否照準,且待下回分解。
有袁世凱之脅迫議會,勾結軍閥,而段祺瑞乃欲踵而效之,彼請願團之搗亂議會,果誰使之乎?督軍團之糾劾議會,果誰使之乎?夫議會之一切舉動,固不足盡滿人意,然武夫專製之為禍,較甚於議會之專製。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袁氏且毒人自毒,段智不袁若,乃亦起而效尤,寧非大誤,國家多難,杌隉不安,顧尚堪一誤再誤耶?吾觀段氏之所為,吾尤不能無憾於袁氏矣。
前因川、滇兩軍在成都省城衝突,疊由院部電飭雙方停止爭鬥,茲據戴兼督電稱,劉存厚於中央停止爭鬥之命,置若罔聞,仍攻督署等語。崇威將軍劉存厚,著即免職,聽候查辦。所有在省川、滇各軍,責成該兼督嚴飭各該管官長,即日開拔出城,分別駐紮,恪遵前令,不得再滋事端。倘仍延抗,軍法具在,定惟該管官長等是問。此令。
此令下後,才聞劉存厚有退兵消息。王、張兩查辦使,得安抵川境,實行調查,報告川民被難情形,由黎總統撥款賑濟,且不必細表。惟外部兵禍,似覺少紓,內部糾葛,又聞迭起。財政總長陳錦濤,入陳總統,訐發次長殷汝驪,因煉銅廠事,有代人請托情弊。黎總統方擬核辦,忽由煉銅廠商人柴瑞周等,具稟國務院,聲言陳總長令渠借墊股款,並勒寫字據等情。當派夏壽康、張誌潭查辦。複稱事涉嫌疑,不無可議,因將陳錦濤、殷汝驪一並免職,交法庭依法審辦。殷汝驪已逃匿無蹤,隻陳錦濤到案候質,留置看守所。接連又是交通總長被控案,交通部直轄津浦鐵路管理局,曾向華美公司,購辦機車,局長王家儉,總務處長童益臨,納賄舞弊,哄動京中,經交通部查明,將他撤差。總長許世英,自請失察處分,情願免職。黎總統尚欲挽留,嗣經國務院派員查複,該局確有弊混等情,且與許總長亦涉嫌疑,因呈報黎總統。黎乃準許辭職,先將局長王家儉,及前副局長盛文頤,並交法庭審理。總檢察廳且傳訊許世英,亦將他羈住看守所。陳許同時被押,可謂無獨有偶。司法總長張耀曾,動了兔死狐悲的觀念,竟劾檢察長楊蔭杭,及檢察官張汝霖,未得完全證據,遽傳訊許世英等,實屬違背職務,汙損官紳,於是許世英遂得釋放,連陳錦濤也保釋出來。究竟官官相護。惟財政交通兩席,暫由財政次長李思浩,及交通次長權量代理。嗣複提出李經羲,擬任為財政總長,經國會投票通過,老大的雲南故督,又儼然出台來了。為後文伏筆。
國務總理段祺瑞,把閣務視若輕閑,惟一心一意的對付外交,定要與德宣戰。當下電召各省督軍,及各特別區域都統,赴京會議,解決宣戰問題。山西督軍閻錫山、河南督軍趙倜、山東督軍張懷芝、江西督軍李純、湖北督軍王占元、福建督軍李厚基、吉林督軍孟恩遠、直隸督軍曹錕、安徽省長倪嗣衝、察哈爾都統田中玉、綏遠都統蔣雁行、晉北鎮守使孔庚等,奉召親行,陸續晉京。此外各省,亦均派代表到會。四月二十五日,特開軍事會議,由段總理主席,極言對德問題,非戰不可。各督軍都統等,統是雄赳赳的武夫,素奉段為領袖,段要絕德,大家均已讚成,段要戰德,何人再來反對?孟恩遠首先起座,呼出“讚成”二字,隨後便大家附和,讚成讚成的聲音,震動全院。推孟出頭,為廢國會張本。段祺瑞自然欣慰,俟散會後,即去報知黎總統。黎很是不樂,但又不便當麵駁斥,隻好淡淡的答道:“宣戰不宣戰,總須由國會議決,若但憑軍人主張,何必虛設此國會呢?”段祺瑞道:“提交國會,是應當的手續,總統宜即日谘行。”黎總統呆了半晌,才道:“請總理代擬谘文便了。”滿腹牢騷。段也不複再言,竟退出總統府,直至國務院,囑秘書擬定谘文,齎送府中蓋印。黎總統約略一瞧,文中有“本大總統為促進和平,維持公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起見,認為與德國政府,有宣戰必要”等語,不禁自笑道:“什麽叫作必要?我國的內哄,尚是未平,難道還想與外人構釁麽?”話原不錯,但受人脅製奈何?說至此,憤憤的檢取印信,向紙上蓋訖,擲付來人。那來人接手後,便齎送眾議院去了。
眾議院接到谘文,免不得議論紛紛,有一大半是不主戰的。次日由議員秘密討論,無非是主戰的少,不主戰的多,結果是由議長宣言,俟兩日後,開全院委員會,審查這種宣戰案情。哪知這風聲傳將出去,頓有許多請願書,似雪花柳絮一般,飄飄的飛入院中,有的是署著陸海軍人請願書,有的是署著五族公民請願團,有的是署著政學商界請願團,還有北京學界請願團、軍界請願團、商界請願團、市民請願團,迷離惝怳,閱不勝閱,當由院中役夫,收拾攏來,一古腦兒擲入敗字簏中。請願團化作紙團兒,中國各種團體,也應如此處置。到了五月十日,眾議院開會審查,甫經召集,門外忽嘯聚數千人,各持一小旗幟,寫著各種請願團字樣,每團有數十代表,手持傳單,一擁入院,見了議員,便將傳單分給。議員見他們無理取鬧,不願接收;或接單稍遲,他們即伸出如梃的手臂,似缽的拳頭,向議員麵前,猛擊過來。議員急忙躲閃,身上已被捶數下。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試看上文集議憲法時,同是議員,尚且彼此互毆,何怪他人乘間侮弄。霎時間院中秩序,被他們搗亂。還是議長湯化龍,有些膽量,索性向前語眾道:“諸位都是愛國的誌士,既已有誌請願,應該公同研究,如何動起蠻來?況我等為了宣戰一案,方在審查,並未倡議反對,奈何便得罪列位呢!”言未已,隻聽一片嘩聲道:“但將宣戰案通過,我等自然罷休。”湯化龍又朗聲道:“諸君是來請願,並不是來決鬥,就使今日是決鬥問題,也應守著秩序,舉出代表,何必勞動許多人員。”這數語理直氣壯,說得大眾無可辯駁,乃當場選出六人,作為全體代表,進見議長。湯化龍接入後,六人各呈名片,一是趙鵬圖,一是吳光憲,一是劉堅,一是白亮,一是張堯卿,一是劉世鈞。化龍一一瞧畢,便問道:“諸君有何見教?”趙鵬圖應聲道:“聞貴院今日開會,是解決宣戰問題,目下與德宣戰,乃是萬不得已的情形,要戰便戰,何待審查?今日如通過宣戰案,是貴院俯順輿情,我輩無不悅服,否則恐多不便。”白亮、吳光憲複接入道:“如不通過此案,應請議長聲明,不許議員出院。”這種要挾,還是袁世凱一人教之。湯化龍不覺微哂道:“我卻沒有這般權力,惟列位既已到此,請入旁聽席,少安毋躁,靜待我等解決。”六人方才無言,退至旁聽席坐下。
化龍即命將全院委員會,改作大會,自己退入後室,憑著電話,傳入國務院,請國務總理、內務總長、司法總長,速即蒞院彈壓,國務院中複詞照允。好容易挨過兩小時,才見兼署內務總長範源濂,乘輿到來,又閱兩小時,國務總理段祺瑞,始偕巡警總監吳炳湘,率領警察百名,荷槍至院。是何濡滯也?是時天已薄暮,夜色淒其,門首各種請願團,尚是喧擾不休,聲聲口口的譏罵議員。段祺瑞看不過去,當令吳炳湘婉言曉諭,仍然無效,乃借院中電話,招集馬隊,仗了馬上威風,將各請願團陸續趕散。趙鵬圖等六代表,也坐不安穩,溜了出去。待院內安靜如初,差不多將二三更天了。議員有數人受傷,先行返寓,還有日本新聞記者,亦被誤毆致傷,由警察總監吳炳湘,派警送回。段總理,範總長,也相繼歸去,議長議員等一並散歸,翌日奉黎總統令雲:
據內務部呈稱:“本月十日,眾議院開全院委員會,有多數請願團,麇集院門,發布印刷品,致有議員被毆情事。當即嚴令警察廳馳往解散,並將滋事之人查究”等語。著司法部交該管法庭從速檢察,依法究辦,並責成內務部隨時飭警,妥為保護,毋得稍涉疏懈!此令。
司法總長張耀曾,接到此令,眼見得辦理為難,竟上呈辭職。又有外交總長伍廷芳,及農商總長穀鍾秀、海軍總長程璧光,均提出辭職書,陸續送呈總統府中。看官聽著!這幾位總長,乃是國民黨中要人,與段總理感情,本不甚融洽,當時得入閣任事,亦由段氏自欲羅才,特地化除畛域,采用幾個異派的人物。但黎總統亦曾加入國民黨,黨同道合,自然沆瀣相投;就是眾議院的議員,一半入國民黨籍,他的黨旨,不願與德宣戰,所以反對段氏,隱表同情。此次各種請願團,脅迫議院,明明由主戰派指使,無拳無勇的司法部,如何辦理?且因黨見未合,不能不辭職求去。伍、穀、程三總長,無非因同黨關係,致有連帶辭職的舉動,偏黎總統並不批答,鎮日裏延宕過去。那提出辭職的總長,也不到國務院,樂得自由數天。統是心心相印。
隻有這位段總理,自信甚深,硬要達到宣戰目的,今朝催眾議院開會,明朝催眾議院議決。眾議院寂然不動,挨過了七八天,始由議員褚輔成倡議,略謂:“國務員已多數辭職,此案且從緩議,俟內閣全體改組,再行討論未遲。”當經多數表決,谘複國務院。看官!你想段總理望眼將穿,恨不得即日宣戰,偏經國會牽掣,不能由他作主,他如何不忿?如何不惱?當下與督軍團密商,設法泄恨。三個縫皮匠,比個諸葛亮,況有二十餘人,會議此事,應該想出一個絕妙的法兒,他不從宣戰上著想,偏從憲法上索瘢,因即擬定一篇改製憲法的呈文,由吉林督軍孟恩遠領銜,齎交總統府,其文雲:
竊維國家賴法律以生存,法律以憲法為根本,故憲法良否,實即國家存亡之樞。恩遠等到京以來,轉瞬月餘,目睹政象之危,匪言可喻,然猶無難變計圖善。惟日前憲法會議二讀會通過之憲法數條,內有眾議院有不信任國務員之決議時,大總統可免國務員之職或解散眾議院,惟解散時須得參議院之同意;又大總統任免國務總理,不必經國務員之副署;又兩院議決案與法律有同等效力等語,實屬震悚異常。查責任內閣之製,內閣對於國會負責,若政策不得國會同意,或國會提案彈劾,則或令內閣去職,或解散國會,訴之國民,本為相對之權責,乃得持平之維係。今竟限於有不信任之決議時,始可解散。夫政策不同意,尚有政策可憑,提案彈劾,尚須罪狀可指,所謂不信任雲者,本屬空渺無當,在憲政各國,雖有其例,究無明文。內閣相對之權,應為無限製之解散,今更限以參議院之同意,我國參眾兩院,性質本無區別,回護自在意中,欲以參議院之同意,解散眾議院,寧有能行之一日?是既陷內閣於時時顛危之地,更侵國民裁製之權,憲政精神,澌滅已盡。且內閣對於國會負責,故所有國家法令,雖以大總統名義頒行,而無一不由閣員副署,所以舉責任之實際者在此,所以堅閣員之保障者亦在此。任免總理,為國家何等大政,乃雲不必經國務員副署,是任命總理時,雖先有兩院之同意為限製,而罷免時則毫無牽礙,一惟大總統個人意旨,便可去總理如逐廝役。試問為總理者,何以盡其忠國之謀,為民宣力乎?且以兩院鄭重之同意,不惜犧牲於命令之下,將處法律於何等,又將自處於何等乎?至議決案與法律有同等效力一層,議會專製口吻,尤屬顯彰悖逆,肆無忌憚。夫議員議事之權,本法律所賦予,果令議決之案,與法律有同等效力,則議員之於法律,無不可起滅自由,與“朕開口即為法律”之口吻,更何以異?
國家所有行政司法之權,將同歸消滅,而一切官吏之去留,又不容不仰議員之鼻息,如此而欲求國家治理,能乎不能?況憲法會議近日開會情形,尤屬鬼蜮,每一條文出,既恒阻止討論,群以即付表決相嘩請,又每不循四分之三表決定例,而輒以反證表決為能事。以神聖之會議,與兒戲相終始,將來宣布後謂能有效,直欺天耳。
此等憲法,破壞責任內閣精神,掃地無餘,勢非舉內外行政各官吏,盡數變為議員仆隸,事事聽彼操縱,以暢遂其暴民專製之私欲不止。我國本以專製弊政,秕害百端,故人民將士,不惜擲頭顱,捐血肉,慘澹經營,以構成此共和局麵。而彼等乃舞文弄墨,顯攫專製之權,歸其掌握,更複何有國家?以上所舉,猶不過其犖犖大者。
其他鉗束行政,播弄私權,紕繆尚多,不勝枚舉。如認此憲法為有效,則國家直已淪胥於少數暴民之手。如憲法布而群不認為有效,則禍變相尋,何堪逆計?恩遠等觸目驚心,實不忍坐視艱辛締造之局,任令少數之人,倚法為奸,重召巨禍,欲作未雨之綢繆,應權利害之輕重,以常事與國會較,固國會重,以國會與國家較,則國家重。今日之國會,既不為國家計,是已自絕於人民,代表資格,當然不能存在。猶憶天壇草案初成,舉國惶駭時,我大總統在鄂督任內,挈銜通電,力辟其非,至理名言,今猶頌聲盈耳。議憲各員,具有天良,當能記憶,何竟變本加厲,一至於此。惟有仰懇大總統權宜輕重,毅然獨斷,如其不能改正,即將參眾兩院,即日解散,另行組織。俾議憲之局,得以早日改圖,庶幾共和政體,永得保障,奕世人民,重拜厚賜。恩遠等忝膺疆寄,與國家休戚相關,興亡之責,寧忍自後於匹夫?垂涕之言,伏祈鑒察!無任激切屏營之至!
呈文上的署名,除領銜的孟恩遠外,就是王占元、張懷芝、李厚基、趙倜、倪嗣衝、李純、閻錫山及田中玉、蔣雁行等。又有浙江代表趙禪,奉天代表楊宇霆,黑龍江代表張宣、張發宸,陝西代表瞿壽禔,甘肅代表吳中英,熱河代表馮夢雲,湖南代表張翼鵬,新疆代表錢桐,江蘇代表師景雲,貴州代表王文華,雲南代表葉荃,共得二十二人。一麵遞呈國務總理,及通電各省,這一場有分教:
蒼狗白雲多變幻,紅羊浩劫又侵尋。
欲知黎總統曾否照準,且待下回分解。
有袁世凱之脅迫議會,勾結軍閥,而段祺瑞乃欲踵而效之,彼請願團之搗亂議會,果誰使之乎?督軍團之糾劾議會,果誰使之乎?夫議會之一切舉動,固不足盡滿人意,然武夫專製之為禍,較甚於議會之專製。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也,袁氏且毒人自毒,段智不袁若,乃亦起而效尤,寧非大誤,國家多難,杌隉不安,顧尚堪一誤再誤耶?吾觀段氏之所為,吾尤不能無憾於袁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