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新帝劉啟即位,初登大寶,他身姿挺拔,麵容剛毅似鐵,劍眉之下,一雙深邃的眼睛猶如寒星閃爍,透著堅定與睿智。


    雖年輕卻有著帝王的威嚴,舉手投足間盡顯果敢決斷之氣。


    劉啟深知,要想實現大漢的昌盛,必須革除積弊,重振朝綱,組建新臣。


    而他身旁的智囊晁錯,身材修長,宛如青竹,麵容清瘦卻精神矍鑠,那犀利的目光炯炯有神,時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心懷天下,一心輔佐新帝成就大業。


    晁錯性格剛直,言辭犀利,為了推行新政,不懼得罪權貴。


    朝堂之上,老臣們倚老賣老,對新帝的政令多有掣肘。


    丞相申屠嘉,自恃三朝元老,位高權重。


    他身材臃腫,滿臉橫肉,花白的胡須隨著不滿的話語微微顫抖,渾濁的眼神中透露出對新帝的不屑。


    每次朝議,他那趾高氣昂的姿態,好像將自己視為朝堂的主宰。


    一日,退朝後,劉啟將晁錯召至禦書房。


    屋內燭光搖曳,映照著四壁精美的壁畫。


    劉啟眉頭緊鎖,在鋪著華麗地毯的地上來回踱步,腳下的每一步都顯得沉重而焦慮,沉聲道:


    “晁愛卿,如今這朝堂局勢,朕若不整頓,何以實現朕的治國之誌?朕每每念及此,便夜不能寐,食不知味。”


    晁錯拱手作揖,微微彎腰,目光堅定地望著劉啟,鄭重地說:


    “陛下,老臣們因循守舊,已成新政大礙。臣願為陛下出謀劃策,清除障礙,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劉啟停下腳步,雙手背後,注視著晁錯,目光中充滿期待,問去,講~


    “那依愛卿之見,當從何處入手?此事需謹慎謀劃,切不可打草驚蛇。”


    晁錯略作思索,理了理衣袖,回道!


    “陛下,可先從丞相申屠嘉處著手。此人雖位高權重,卻常陽奉陰違。臣已派人暗中調查多日,發現他私自挪用了一筆本該用於修繕宮廷建築的款項,給自己的府宅進行了奢華的擴建。那府宅雕梁畫棟,美輪美奐,所用之材皆是上乘,耗費之巨令人咋舌。若能抓住其把柄,將其罷黜,必能震懾其他老臣。”


    劉啟微微點頭,若有所思,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發出篤篤的聲響。


    緊接著,晁錯繼續說:


    “再者,禦史大夫陶青、郎中令周仁等,皆頑固保守。臣也在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逐一清查他們的過失。禦史大夫陶青在處理政務時常常敷衍塞責,對陛下交辦之事能拖則拖,毫無責任心可言。郎中令周仁在處理地方災情時,不僅拖延懈怠,導致災民得不到及時救助,還中飽私囊,將朝廷撥發的救災糧款據為己有,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隻要證據確鑿,便可將他們依法處置。”


    聽完,劉啟緊握拳頭,關節發白,咬著牙說道:


    “朕意已決,定要讓這朝堂煥然一新,還百姓一個清明盛世。隻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引起朝堂動蕩。”


    不久,申屠嘉挪用公款之事,就被晁錯抓住把柄。


    原來,晁錯派去的親信經過多日蹲守和秘密調查,終於發現了申屠嘉的賬目漏洞。


    那些賬目被篡改得麵目全非,但細心的親信還是從中找到了蛛絲馬跡。


    他們還找到了為其修建府宅的工匠和材料供應商,這些人在晁錯親信的勸說和利誘下,紛紛站出來作為證人。


    晁錯將這些證據整理成冊,詳細稟報給皇帝劉啟。


    劉啟聽聞後,龍顏大怒,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筆墨都跳了起來,墨汁濺出,染黑了一方錦緞。


    立刻下令徹查!


    在證據麵前,申屠嘉百口莫辯,他癱倒在地,冷汗直流,肥胖的身軀不停地顫抖,如同風中殘燭。


    見此,劉啟立即抓住機會,將丞相申屠嘉罷免了職務!


    這個消息一傳出,整個朝堂都為之震動~


    那些年老的大臣們個個驚恐不安,感覺就像是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一般。


    然而,劉啟和晁錯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他們的步伐。


    禦史大夫陶青,一直以來都是個固執己見、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對於劉啟提出的削藩政策,他極力表示反對。


    他身材高大,但卻總是駝著背,給人一種老態龍鍾的印象。


    每次在朝堂上,他都會瞪大雙眼,情緒激動地陳述著皇帝劉啟的新政策,帶來的種種弊端,硬要說服劉啟改變主意,聽他的!


    他的聲音尖銳刺耳,如同破裂的銅鑼聲一樣難聽。


    就這樣,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劉啟毅然決然地決定免去陶青的官職。


    陶青得知自己被免職的消息後,氣得臉色鐵青,在家裏大發雷霆,摔碎了不少瓷器,那清脆的破碎聲在府中回蕩,卻也無可奈何。


    郎中令周仁,自踏入仕途以來已曆經多年風雨,但如今卻早已喪失了銳意進取的心誌,變得保守而僵化。


    他那瘦弱的身軀顯得有些佝僂,麵容也呈現出一種病態的憔悴,雙眼更是透露出深深的疲倦與麻木。


    在日常處理政務時,周仁總是墨守成規,固執地依照過去的慣例行事,不願意嚐試任何新的方法或思路。


    晁錯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羅列了周仁的種種過失。


    例如,在處理地方災情時,周仁不但辦事拖遝、態度消極,使得眾多災民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甚至還趁機貪汙了救災的款項。


    那些本應拯救生命的錢糧,竟然都被他藏匿於自己家中的庫房之中。


    如此之舉真是,天怒人怨!


    當這些真相被揭露出來後,劉啟不禁怒火中燒,憤怒地質問周仁為何如此不作為,並下令將他逐出朝堂,按大漢律法嚴辦。


    隨著一位位老臣的離去,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場大規模的洗牌!


    新上任的官員們個個充滿朝氣與活力,積極貫徹落實劉啟的新政。


    他們年輕且有才華,更對皇帝忠心耿耿,致力於為朝廷注入新的氣象。


    每天清晨,他們都會早早入宮,全身心投入到政務處理當中,直到日落西山,仍不知疲倦地忙碌著,隻為了讓大漢王朝走向更加的繁榮昌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