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幕僚之爭


    “夫人,我親自去掖庭查過了。”明霜從掖庭回來,立刻迫不及待的跟蕭紫蘇說查到的事情。


    正在喂畫眉的蕭紫蘇立刻就放下了手裏的碗,一把就拉這明霜走進了內室,打發走了所有的宮女後,才低聲的說:“掖庭那邊說,這個琥珀掛墜確實是有兩個,是當年突利可汗向安義公主求婚的時候送的,據說兩個掛墜是一對,上麵的圖案湊到一起時一副躍馬西遊圖。這兩個掛墜一個是給了夫人,另一個則是在太子十歲的時候,陛下賞賜給了太子。”


    蕭紫蘇那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她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冷笑著,“太子?哼,我還以為這個人有利害,比起他母親來,確實有些蠢了。”


    明霜看著蕭紫蘇,欲言又止,臉色十分的難看。蕭紫蘇有些奇怪:“你怎麽了?怎麽一下子這副模樣?”


    “夫人……”明霜張開了嘴角,可是半天都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下口,最後在蕭紫蘇的催促下,她這才下定了決心一般道:“可是,太子的那個掛墜已經在大半年前就摔碎了,現在碎片都在掖庭放著呢,所以……”


    蕭紫蘇一聽這個話,頓時臉上的血色全部褪盡了,她隻覺得一股血就朝著腦子裏衝過去,眼前一片漆黑,忙一把抓住了身邊的明霜,慘白著麵孔道:“快,快去找李尚書!”


    “太子,李淵這樣支持陛下修建運河大大的不好啊!”皇甫偲雙手抱拳,滿臉的憂慮。皇甫璿連忙給他端來一個凳子,請他坐下說。


    “這興修漕運是好事。”楊昭躺在床上,重重的咳嗽了幾聲,想了一會才緩緩的說。


    “確實是好事,可是陛下,現在大隋在三年之內就打了兩次仗,這壯丁已經不多了,就算這興修漕運是天大的好事,也不能湊到一起做啊,這陛下一批就是要爭壯丁兩百萬,這兩百萬可是現在農耕壯丁的一半啊,若是……”


    楊昭的眉頭皺得厲害,皇甫偲說得沒有錯。這吐穀渾該不該打?該。這高句麗該不該打?該。這大運河該不該修?該。可是這是五十年之內才能完成的事情,若是放在五年內完成,這……


    “我記得原本父皇是應允了這事從長計議的,怎麽忽然就?”楊昭說著又咳嗽起來,皇甫璿連忙端來了湯藥喂他喝了幾口,才將那風寒壓了下去。


    “確實,原來,我們所有的朝臣都異口同聲的情陛下三思而行,陛下也說從長計議,可是不知道這李淵到甘露殿與陛下說了什麽,陛下竟然今天望朔的時候就說即日開始修建運河,這該如何是好啊!”皇甫偲憂心忡忡,他看著楊昭那有些虛弱的樣子,咽了一口口水,小聲說:“太子,要不是,我們修書一封,向皇後娘娘提及此事如何?”


    “母後現在正在忙於北方戰事,難道我們這後方的事情還要讓她操心嗎?”楊昭搖搖頭,他看著嶽父臉色微微有些尷尬,連忙又說:“而且,如果父皇若是知道,我們將這些事也要告訴母後,隻怕,對於母後也會心生芥蒂的。”


    皇甫偲轉念一想,確實也是這樣一回事,連連歎氣,“那麽現在該如何是好?”


    “現在母親不在宮裏,那個蕭婕妤分外得寵,我聽說,幾乎是夜夜侍寢。而這個女人和李淵似乎遠遠頗深,所以,這次這個主意隻怕不是李淵一個人的的主意,隻怕是這個女人也脫不了幹係。”


    “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啊!”皇甫偲一聽還涉及後宮,就更加的著急起來,要知道臣子隻能關心朝堂之事,這後宮之事,他們不要說管,連問都是不能問的。“這蕭婕妤為什麽要這麽做?”


    為什麽要這麽做?楊昭冷笑一聲,這個女人看來也不是吃素的,那日才用那琥珀掛墜警告過她,她立刻就在這些地方動腦筋。她難道為了兒子,為了那不屬於她的後位就這麽看重嗎?她難道就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楊昭實在是不明白,母親在走之前為什麽一而再,再而三的交代他,不能殺這個人,難道母親不知道這是在自找麻煩嗎?


    “這還用問?自然是想往上爬,最好能對我母親,取而代之。”楊昭冷笑著,避重就輕,幾句話就讓皇甫偲這些保後黨的人心裏燃起了熊熊大火。


    他們不比自己,他打死還是楊廣的兒子,楊廣不看僧麵看佛麵,怎麽都不會對他有什麽動作。可是,這些大臣都是外姓人,若是,皇後垮台,他們必將受牽連,所以,這些人,絕對是不會允許蕭紫蘇以及李淵對於他們的勢力造成威脅的。


    更何況……楊昭垂下了眼睛,目光轉向了一邊,落在了坐在床邊的皇甫璿的身上。他的女兒是太子妃,若是皇後倒台,對於皇甫偲來說,可不僅僅是樹倒猢猻散那麽簡單,而是對於他們整個家族的致命傷害。


    所以,他才能用蕭紫蘇想要謀取皇後之位的借口,讓這些人不論以什麽方法牢牢的圍在皇後的身邊。現在朝堂裏的臣子,近六成都是皇後的黨羽,這些人,絕對絕對會想盡辦法將這朝前和李淵的矛盾不斷擴大的。


    他們必須維持著現在的狀況,等待皇後回到大興。


    楊昭微微一笑,又抬眼看著皇甫偲道:“皇甫大人,我們必須等著母後回來,不能有任何的變化。”


    他的意思,皇甫偲再了解不過了,他們必須等待蕭婆娑的歸來,不僅僅是現在的這樣。李淵回來大興這幾年,也已經發展了很多自己的幕僚,文武皆有,若是硬碰硬一定會兩敗俱傷。所以,他們必須要把朝堂的重要位置的官員統統納入皇後的幕僚之中。


    隻要皇後還在,這大隋的朝堂就不能讓李淵和蕭婕妤說上話。


    皇甫偲站了起來衝著楊昭行了行禮:“太子請盡快養好身體,微臣告退。”說著便離開了這深遠的大興宮。(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七並收藏隋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