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的夏季才剛剛過去,伴隨著涼爽秋意而來的,不止是豐收的喜悅,還有那一個又一個的大事件,將整個大漢天下所有的百姓都震得瞠目結舌。
第一件大事是西域之變,隨著那些精通漢語,不遠萬裏到大漢內談買賣的胡商足跡遍布涼、益、幽三州,張良在那裏做的大事瞬間就傳遍了整個天下。
威壓鄯善頌定遠,兵臨於闐揚漢威,怒揮衣袖平六國,烏壘城內鬥奸賊,妙施奇計亂龜茲。
兄弟情義值萬金,不遠萬裏赴西域,金戈鐵馬碎胡膽,引蛇出動打七寸,聲東擊西巧解圍,怒興瘟疫行天罰,驅虎吞狼滅烏孫,天師一怒百萬屍,從此西域諸國定。
怎麽說呢,所有百姓感觀都很複雜,有心想罵一兩句血屠,但人家確實揚了漢朝天威。
東西南北,現在唯一沒有被謔謔的南蠻正在瑟瑟發抖,以前還時不時入侵一些相鄰的邊郡搶點東西或者女人。
現在竟然知道以物易物,想要之物拿山裏的藥材、皮毛、醃製的肉幹或者獵物去換。至於搶人之事雖未絕跡,但與之前相比已經好了非常多。
更戲劇化的是那些羌人,韓無咎原本派人到處散播消息挑撥漢羌矛盾,準備行那火中取栗之策,借誅滅馬超之際,順便將所有羌人殺絕。
想以此來搏得南郡乃至荊州所有漢人百姓的好感,憑借此窺視南陽,趁著二袁未歸之際奪得那片風水寶地。
但沒想到就在剛點好三軍準備出兵之時,那些行商在拿了幽州的好處之後,迫不及待地發動一切關係,把三王兵敗以及張良在西域所行殺戮之事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天下。
其他地方倒還好說,但在原本就熱鬧的南郡,就猶如在滾燙的油鍋裏滴入數滴水,瞬間就炸翻了天。
跟著馬超剛找回點安全感的羌人又開始變得不安,那個血屠張良在西域殺的血流成河,伏屍百萬,他要是回來知道江陵慘案會後又會怎麽做。
這個想法就如夢魘一樣籠罩在每個羌人頭上,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每天都活在恐懼中。
終於內亂不可抑止地爆發了,人性就是如此,一半的羌人認為江陵之事與他們無關,憑什麽要為別人的錯誤買賬,還要站在所有漢人的對立麵。
是,或許大家都動機不純,心裏有想過搶那些富裕的鄰居,可還沒有動手不是。現在得快速與江陵城那部分切割開來。
在襄陽城內,不少羌人頭領悄悄勾連上了那些因為楊彪被殺而對馬超極其不滿的世家,發動了一場內亂。
因挑撥漢羌關係竊奪劉表基業的馬超終於嚐到了苦果,他根本就阻止不了羌人之間發生的內鬥,偌大的勢力瞬間土崩瓦解。
最終如喪家之犬一般,帶著數千馬氏舊部護衛著家小逃離了襄陽,往扶風老家而去。這自然是為了另投新主以求得庇護,縱觀天下,除了劉備之外也沒有人敢收留他。
這場鬧劇並沒有因為馬超的離開而停止,為給新主曹操拿出投名狀,死中求活,在各大世家的支持下,那些獲勝的羌人把原來分在江陵縣附近所有的部落全部給屠了。
那些部落無論男女老少皆被斬首,頭顱被拉在車上,獲勝者丟下武器,穿著白衣前去孱陵認罪,請求新主曹操垂憐,重新賜予他們漢民的身份。
那場麵太震撼了,數十萬羌人內鬥,最終死的隻剩八萬,襄陽城內的漢人百姓一根毛都未掉,由此可見血屠之威。
漢人本質還是很善良與包容的,荊州百姓的滔天怒火就此而息,不然能怎麽辦呢,人家都自砍一刀,主動用幾十萬同族的頭顱謝罪了。
而且那八萬人裏青壯又不足三成,還都缺手缺腳,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在加起來擁有上百萬漢人的南郡與南陽兩地,實在是微不足道,再也翻不起任何浪花。
第二件大事自然是三王之敗。因為扣留在敦煌的商人被釋放,世人這才知道劉備早就回了大漢,而且就一直屯兵在西涼的敦煌郡。
就在公孫瓚進入山道的數天後,隴西全境不戰而降,一夜之間換了主人。許多聰明人這才琢磨明白,為何去年初張良要對西域動手。
真他娘的是個驚世騙局,為漢人討公道恐怕隻是個幌子,他先後兩次驅使遼東諸部去揍人家西涼羌人,嚇得那些人拖家帶口南下投靠劉表,也為後來發生的悲劇埋下伏筆。
再是興兵強奪隴西,最後還假惺惺的退還了一半,想必暗子早在那時布下。也許劉表不是不想掐斷幽益兩州往來,而是他根本做不到。
隴西被奪後,關羽與張飛很快就帶兵進了漢中,晉陽王公孫瓚在陳倉道亡於人屠張飛之手。
之後隨著二袁敗北,十二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之事傳開,暗度陳倉真正的目的才被一些聰明人看出,真相從而大白於天下。
原來打陳倉是為了挖空城牆地基為袁軍設下殺局,從頭到尾公孫瓚都不是主要目標,袁紹與袁術才是。
將袁軍騙進十麵埋伏之地的逢紀和張繡徹底出名了,他們成了反間計的主角。隨著那些逃出的袁軍殘部而為人所知,隻不過少不了奸賊的罵名就是了。
那個被韓旭堵住嘴綁走的田豐,世人皆以為其是因為無力救主而心生憤懣,鬱結於心。這才在途中一病不起,最後亡於茂陵。不少人因此落淚,作了好多詞賦來歌頌其忠。
第三件大事就是劉備稱王,王號為漢,封王儀式將在秋分之前舉行。主要是為了等張良從西域回來,到時登壇拜相,厘定文武,大封群臣,兵臨天下。
相比於前兩件大事,這最後一件才是最讓天下震撼的。那個之前被世人嘲笑作編席織履之輩的劉大耳,隻用一個王號就讓所有人沉默。
劉備稱王沒有什麽好稀奇的,因為就連袁紹、袁術等人都大小是個王了,能打敗那三人,而他又姓劉,如今就是公然稱帝也夠格。
不過從未有人能猜到王號為漢,之前因為諸多世家對劉備不遺餘力的抹黑,在許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眼中其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漢賊。
但劉備在打敗眾多諸侯,有資格一窺帝位之時,他竟然選擇了漢這個有特殊意義的字。之前稱漢王的,可是高祖劉邦。
之後一句更令世人動容的口號傳出,乃是幽州自「漢胡不兩立,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後的第二句,「天命在漢,既壽永昌」。
第一件大事是西域之變,隨著那些精通漢語,不遠萬裏到大漢內談買賣的胡商足跡遍布涼、益、幽三州,張良在那裏做的大事瞬間就傳遍了整個天下。
威壓鄯善頌定遠,兵臨於闐揚漢威,怒揮衣袖平六國,烏壘城內鬥奸賊,妙施奇計亂龜茲。
兄弟情義值萬金,不遠萬裏赴西域,金戈鐵馬碎胡膽,引蛇出動打七寸,聲東擊西巧解圍,怒興瘟疫行天罰,驅虎吞狼滅烏孫,天師一怒百萬屍,從此西域諸國定。
怎麽說呢,所有百姓感觀都很複雜,有心想罵一兩句血屠,但人家確實揚了漢朝天威。
東西南北,現在唯一沒有被謔謔的南蠻正在瑟瑟發抖,以前還時不時入侵一些相鄰的邊郡搶點東西或者女人。
現在竟然知道以物易物,想要之物拿山裏的藥材、皮毛、醃製的肉幹或者獵物去換。至於搶人之事雖未絕跡,但與之前相比已經好了非常多。
更戲劇化的是那些羌人,韓無咎原本派人到處散播消息挑撥漢羌矛盾,準備行那火中取栗之策,借誅滅馬超之際,順便將所有羌人殺絕。
想以此來搏得南郡乃至荊州所有漢人百姓的好感,憑借此窺視南陽,趁著二袁未歸之際奪得那片風水寶地。
但沒想到就在剛點好三軍準備出兵之時,那些行商在拿了幽州的好處之後,迫不及待地發動一切關係,把三王兵敗以及張良在西域所行殺戮之事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了天下。
其他地方倒還好說,但在原本就熱鬧的南郡,就猶如在滾燙的油鍋裏滴入數滴水,瞬間就炸翻了天。
跟著馬超剛找回點安全感的羌人又開始變得不安,那個血屠張良在西域殺的血流成河,伏屍百萬,他要是回來知道江陵慘案會後又會怎麽做。
這個想法就如夢魘一樣籠罩在每個羌人頭上,讓他們惶惶不可終日,每天都活在恐懼中。
終於內亂不可抑止地爆發了,人性就是如此,一半的羌人認為江陵之事與他們無關,憑什麽要為別人的錯誤買賬,還要站在所有漢人的對立麵。
是,或許大家都動機不純,心裏有想過搶那些富裕的鄰居,可還沒有動手不是。現在得快速與江陵城那部分切割開來。
在襄陽城內,不少羌人頭領悄悄勾連上了那些因為楊彪被殺而對馬超極其不滿的世家,發動了一場內亂。
因挑撥漢羌關係竊奪劉表基業的馬超終於嚐到了苦果,他根本就阻止不了羌人之間發生的內鬥,偌大的勢力瞬間土崩瓦解。
最終如喪家之犬一般,帶著數千馬氏舊部護衛著家小逃離了襄陽,往扶風老家而去。這自然是為了另投新主以求得庇護,縱觀天下,除了劉備之外也沒有人敢收留他。
這場鬧劇並沒有因為馬超的離開而停止,為給新主曹操拿出投名狀,死中求活,在各大世家的支持下,那些獲勝的羌人把原來分在江陵縣附近所有的部落全部給屠了。
那些部落無論男女老少皆被斬首,頭顱被拉在車上,獲勝者丟下武器,穿著白衣前去孱陵認罪,請求新主曹操垂憐,重新賜予他們漢民的身份。
那場麵太震撼了,數十萬羌人內鬥,最終死的隻剩八萬,襄陽城內的漢人百姓一根毛都未掉,由此可見血屠之威。
漢人本質還是很善良與包容的,荊州百姓的滔天怒火就此而息,不然能怎麽辦呢,人家都自砍一刀,主動用幾十萬同族的頭顱謝罪了。
而且那八萬人裏青壯又不足三成,還都缺手缺腳,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在加起來擁有上百萬漢人的南郡與南陽兩地,實在是微不足道,再也翻不起任何浪花。
第二件大事自然是三王之敗。因為扣留在敦煌的商人被釋放,世人這才知道劉備早就回了大漢,而且就一直屯兵在西涼的敦煌郡。
就在公孫瓚進入山道的數天後,隴西全境不戰而降,一夜之間換了主人。許多聰明人這才琢磨明白,為何去年初張良要對西域動手。
真他娘的是個驚世騙局,為漢人討公道恐怕隻是個幌子,他先後兩次驅使遼東諸部去揍人家西涼羌人,嚇得那些人拖家帶口南下投靠劉表,也為後來發生的悲劇埋下伏筆。
再是興兵強奪隴西,最後還假惺惺的退還了一半,想必暗子早在那時布下。也許劉表不是不想掐斷幽益兩州往來,而是他根本做不到。
隴西被奪後,關羽與張飛很快就帶兵進了漢中,晉陽王公孫瓚在陳倉道亡於人屠張飛之手。
之後隨著二袁敗北,十二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之事傳開,暗度陳倉真正的目的才被一些聰明人看出,真相從而大白於天下。
原來打陳倉是為了挖空城牆地基為袁軍設下殺局,從頭到尾公孫瓚都不是主要目標,袁紹與袁術才是。
將袁軍騙進十麵埋伏之地的逢紀和張繡徹底出名了,他們成了反間計的主角。隨著那些逃出的袁軍殘部而為人所知,隻不過少不了奸賊的罵名就是了。
那個被韓旭堵住嘴綁走的田豐,世人皆以為其是因為無力救主而心生憤懣,鬱結於心。這才在途中一病不起,最後亡於茂陵。不少人因此落淚,作了好多詞賦來歌頌其忠。
第三件大事就是劉備稱王,王號為漢,封王儀式將在秋分之前舉行。主要是為了等張良從西域回來,到時登壇拜相,厘定文武,大封群臣,兵臨天下。
相比於前兩件大事,這最後一件才是最讓天下震撼的。那個之前被世人嘲笑作編席織履之輩的劉大耳,隻用一個王號就讓所有人沉默。
劉備稱王沒有什麽好稀奇的,因為就連袁紹、袁術等人都大小是個王了,能打敗那三人,而他又姓劉,如今就是公然稱帝也夠格。
不過從未有人能猜到王號為漢,之前因為諸多世家對劉備不遺餘力的抹黑,在許多不明真相的百姓眼中其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漢賊。
但劉備在打敗眾多諸侯,有資格一窺帝位之時,他竟然選擇了漢這個有特殊意義的字。之前稱漢王的,可是高祖劉邦。
之後一句更令世人動容的口號傳出,乃是幽州自「漢胡不兩立,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後的第二句,「天命在漢,既壽永昌」。